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借景抒情的作文高中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22:38:29 体裁作文
借景抒情的作文高中作文体裁作文

篇一:《借景抒情》作文指导课实录

《借景抒情》作文指导课实录

《借景抒情》作文指导课实录

吴建方

一、 理解“借景抒情”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个

借景抒情的作文高中作文

词,谁来读?

生读“借景抒情”。

师:这个词听说过吗?什么叫借景抒情?

生:借景抒情就是借助景物的描写抒发作者的感情。

师:你讲得很对,借景抒情,是一种十分美妙的写作手法,它具有很强艺术感染力,从古至今很多文章里面都有借景抒情的运用。

二、 古人借景抒情

大屏幕上出现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谁来读?

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看这里诗人借什么景抒什么情?

生:借对月亮的描写抒发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

师:咦,诗人为什么会看着月亮就会产生思乡情呢?

生:因为中秋月圆时正是万家团聚时,所以诗人看着皎洁的明月会情不自禁产生思乡之情。

大屏幕上出现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师:这个诗句又是借什么景抒什么情?

生:这里是借月亮的阴晴圆缺抒发人的悲欢离合之情。

师小结:可见描写的这个景物和要抒发的感情之间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板书:景物

↓ 相似

情感

大屏幕上出现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师:再看这两句诗又是借景的什么特点抒发诗人怎样的感情?

生:第一句是借桃花潭水的千尺深抒发诗人与汪伦之间的深厚友情;第二句是说诗人的愁思就像这一江东流的春水绵绵不绝。

师总结:讲得多好啊!其实在诗人的眼里还有很多景物都可以借来抒情,比如说柳树、荷花、梅花??

三、 课本中的借景抒情

师:其实在我们学习过的很多课文中也有借景抒情的内容。看这句话,是《最后的姿势》课文的第二小节,作者写这个天空有什么意图?

大屏幕上出现诗句:“天空阴沉沉的”

生:“天空阴沉沉的”这句话写天气很差,借景抒情,预示着一场灾难的降临,将会令人痛心疾首。

师:再看这几句话,也都在文章的前面,请分学习小组研究一下有什么效果? 大屏幕上出现:

1、薄雾笼罩着大海。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个阴森森的往前翘起的船头。 《船长》第二小节

2、1830年11月的一天,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霭。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第二小节

3、那是一个漂浮着橘黄色光影的美丽黄昏,??

《爱如茉莉》第一小节

4、天色微明,晨雾如轻纱般漂浮在黄海滩涂上。

《麋鹿》第一小节

学生分学习小组进行交流。

生:我说第一句,玛丽号是一艘豪华的巨轮,而课文中却写是“阴森森的往前翘起的船头”,这样写就预示会有可怕的事情发生。

师:是呀,在沉沉的夜雾中突然冒出,真是让人心惊胆战,可见写景就是为了抒发作者自己当时的心情。

生:我说第二句,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霭,这雾霭就像是笼罩在肖邦心头的忧愁愤恨。

师:讲得多好啊!肖邦此时此刻何尝不是笼罩着一片雾霭呀!

生:我说第三句,这句话描写了黄昏时的美丽景象,让我们知道在这样一个美好的环境下将会发生许多幸福的事。

生:第四句,晨雾如轻纱般漂浮在黄海滩涂上。我从中可以感受到麋鹿生活得十分幸福、快乐,惨遭厄运的麋鹿终于能过上安定的生活,薄雾如轻纱般笼罩在黄海滩涂上,体现了那场面的十分静谧美好。

师:你讲得太在理了,其实作者这样写也就是这样的目的。

生:这里四句话都写到了雾,但同样是雾,却表现了不一样的情感,一二两句借雾写出了人物心中的不安甚至是恐怖;三四两句则是借雾写出了人间的温馨温暖,给人一种祥和幸福的感觉。

师:你观察得真是仔细,你真是太有水平了,确实如此,同样的景物在不同的文章里是可以借来抒发不一样的情感。这里四句写的都是雾,你们可以在广泛阅读的过程中留意借景抒情的写法,看看是不是还有这种情况。

师:通过对这四句文章开头处的景物描写的研究,可以看出具有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的作用。

总结并板书: 渲染气氛

师:同学们,不仅在文章开头有借景抒情的描写,在结尾也有,自由读一读,作者借景色的描写想抒发怎样的感情?

大屏幕上出现:

病房里,那簇茉莉显得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 《爱如茉莉》倒数第二小节

小音乐家扬科睁着眼睛,眼珠已经不再动了。白桦树哗哗地响,在扬科的头上不住地号叫。

《小音乐家杨科》最后一节

生:第一句在文章中起总结全文的作用,告诉我们:爱就像茉莉花一样纯净洁白、平淡无奇,散发着幽香令人陶醉,叫人感到幸福。作者借对茉莉花香的描写表达父母之间的真爱,家庭的幸福温暖笼罩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头。生:第二句借白桦树的号叫控诉社会的残忍、冷漠??

师:通过这两句文章结尾处的环境描写我们可以看出它们具有点明主题,升华情感的作用。

总结板书: 点明主题

师:同学们,借景抒情写法的运用不仅仅出现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在中间也会出现,也都具有一定的表达作用。

四、 学习《爱之链》中的借景抒情

师:学习借景抒情,就不得不讲一讲我们这学期学过的一篇课文——《爱之链》。打开书,读一读,找到文中两处写景的文字。

生:第一处在课文的第一小节。

师: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看看课文的第一小节描写了哪些景物?

生:纷纷飘落的雪花。

师:可见这天气怎样?

生:很糟糕。

生:有一条乡间公路。

师:这是一条怎样的路?

生:这是一条坎坷不平的路。

生:一辆破旧的汽车。

师:是呀,你们看,作者写了这样一些景物:一辆破汽车、一条破路,又恰逢一个破天气。诶,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就不能写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一辆崭新的汽车正行进在一条平坦的高速公路上呢?

生:不能,因为这样写就更加突出了乔伊当时内心的凄凉。

师:可见借景抒情,借的这个景必须和要抒发的情相吻合。还有哪里有写景的内容? 生:在课文的第10小节,餐馆里十分破旧,光线昏暗。

师:为什么不写成“餐馆里的窗台上摆着一盆花,叶儿如碧玉,花儿如白钻,墙上挂着一幅油墨画。”呢?这样不更美吗?

生:不能,因为此时此刻的女店主生活非常艰难,乔伊下了岗丢了工作,生活没有了保障,她内心很凄凉。

师:你分析得真好。请看课文最后一小节,替作者补写一段环境描写,注意要符合人物心情,以“清晨,乔伊醒过来??”开头,要用上“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学生写作。5分钟后陆续有学生写好举手。)

师:刚才大家写得非常专心,谁愿意把自己写的来和大家共享?

生:早上,乔伊起来,拉开窗帘,看见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如同天使下凡,这景象让乔伊心中充满了希望,他想:“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师:同样的雪花也可以抒发不一样的情感。在你这里的雪花是希望的象征。

生:第二天清晨,乔伊醒来。一缕阳光悄悄地探了进来,照亮了里屋。乔伊赶忙穿上衣服,无意间拨动了房门上的一串风铃,“丁丁零零”的声音如同小溪般缓缓流淌到了他的心田。乔伊闭上眼睛,静静地倾听着,他想起了妻子和未出生的宝宝,想起了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突然,他对生活又重新充满了希望,暗暗地想:“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教室里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师总结:看样子,同学们对怎样借景抒情已经有了深刻的理解了,刚才的交流足以展示了你们的水平。下面布置一篇习作,希望你们能够静心思考,认真构思,学以致用。

五、 作文中借景抒情

题目:让我_________的一件事

要求:

请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能恰当地穿插几处景物描写,达到渲染气氛、抒发感情的作用。

附板书设计:

借景抒情

景物 渲染气氛 ↓ 相似

情感 点明主题

篇二:借景抒情,意境深远论文

借景抒情,意境深远

借景抒情是写景类文章最常用的表现手法,即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大自然绚丽多姿,一草一木、一花一鸟、一枝一叶,时时会触动我们的心灵。古人有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一切景语皆情语”。写作时如果把景物描写和抒情结合起来,就可以创造出深远的意境。

借景抒情可以分以下几种类型。

一、触景生情

即看到眼前的景物,引起了作者某种内在的思想感情,这是借景抒情最基本的写法。如茅盾《风景谈》中有这样一个写景片段:“这时候,太阳已经下山,却将它的余辉幻成了满天的彩霞,河水喧哗得更响了,跌在石上的便喷出了雪白的泡沫,人们把沾着黄土的脚伸在水里,任它冲刷,或者掬起水来,洗一把脸??”既有自然之景,又有人的活动,接着作者借这一特定景抒发内心的感受;“在这里,蓝天明月,秃顶的山,单调的黄土,浅濑的水,似乎都是最恰当不过的背景,无可更换。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借风景的描绘赞颂了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的活动。

二、融情于景

即作者带着自己的某种主观感情(如欢乐、悲哀、苦闷等)去描写客观景物,自觉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感情熔铸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中,达到景与情的和谐统一。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清脆的

水声,写姿态各异的石头,写清澈的潭水,写游鱼的情态,如画的景物让作者陶醉,连鱼儿也“似与游者相乐”。但这种欢娱只是暂时的,小石谭环境的“清”勾起了作者内心的痛,于是眼前的美景让人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人景同一,作者在景物描写上留下了内心情感的深刻印记。再如黄河浪的散文《故乡的榕树》中有这样一段:“我怀念从故乡的后山流下来,流过榕树旁的清澈的小溪,溪水中彩色的鹅卵石,到溪畔洗衣和汲水的少女,在水面嘎嘎嘎地追逐欢笑的鸭子;我怀念榕树下洁白的石桥,桥头兀立的刻字的石碑,桥栏杆上被人抚摸光滑了的小石狮子??”作者把对故乡特定景物的描写和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巧妙融合在一起,情景交融,意境幽远。

三、以景写情

即作者在描绘景物时,不直接抒情,而是借描绘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来渗透自己的主观感情。如苏雪林的《溪水》:“水是怎样的开心呵,她将那可怜的失路的小红叶儿,推推挤挤的推到一个漩涡里,使他滴滴溜溜的打圆转儿;那叶向前不得,向后不能,急得几乎哭出来;水笑嘻嘻的将手一松,他才一溜烟的逃走了。”溪水的快乐,融入的其实是作者的快乐。再如朱自清的散文《绿》中对于梅雨潭绿的描写:“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滑滑的明亮着,

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借写景传达出作者对梅雨潭绿色的无比喜爱之情。又如下面文章: 春之怀古

张晓风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会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的。

??

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放风筝时猛然感觉到的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舒适,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江畔浣纱时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音来为这季节命名——“春”。

??

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 点评:读张晓风的散文《春之怀古》,犹如一股清新的风扑面而来,脑海里泛满了一片绿色。这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拟人、比喻、反复、排比等)描绘了一系列春天的意象(云、花、柳、鸟、蝶等),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活力四射的春景图。作者笔下的春天,有个性、有灵性,读罢此文,我们感觉出春天就是一个霸道、俏皮、可爱的小姑娘。作者融情于景,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春天的无比喜爱之情。结尾一段点明主旨,至此我们明白,作者所写的只是古代的春天,现在的春天烟囱如林,以古衬今,表达出作者对环境污染的控诉。

【责编 张景贤】

篇三:高考作文 第十七讲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作文 第十七讲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写作教学

0308 1139

第十七讲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知识要点:

1、景物描写是思想感情的具体体现,具有说明事情发生的环境、烘托人物心情等作用。

2、借助具体的物象,含蓄地表达文章的主旨。

3、满怀真情,做到融情于物,借物抒情,使人能受到感染。考试说明:

1、写景三注意

景物描写在记叙文写作中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可是许多同学在写作中不懂得景物描写的特点,有的描写模糊不清,有的分不清主次,有的缺乏情感,出现了许多不应有的败笔。那么,在记叙文的写作中应该怎样去描写自然景色呢?具体来说,景物描写应注意一下三个问题:

(1)写景要有顺序。人们观赏景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或定点环顾,或边走边看。描写时也应该“顺其自然”。例如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一文,描写济南城周围的环境时写道:“小山把济南整个儿围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景物描写与的定点鸟瞰相吻合,自然清晰,形象准确。又如凡妮的《野景偶拾》一文,按照沿途所见,依次描写绕村的溪流,山梁的小路、盆地的高粱、山坡的谷穗、旷野的幽静、落日的霞光、宛如绸带的河流和公路、华美如贝雕的田野和山林。移步换形,有如移舟前进,时过景迁,景观随之改换,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2)写景要有选择。写景时应要有所取有所弃,抓住最能代表彼时彼地特征的景物加以描写,其它的景色则略写或不写。老舍先生的《在烈日和暴雨下》,为了突出天气变化的过程,就着力描写了杨柳的动态:“一点风也没有时——枝条一动懒得动;有一点凉风时——枝条微微动了两下;风大起来时——柳条横着飞。”通过杨柳的动态。显示了风的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而对暴风雨降临时其它景象的变化,作了简略处理。这样,抓住特征,既形象地表现了天气变化的过程,又避免了描写的呆板重复,使得文字准确而精练。

(3)写景要有情致。人们观赏景物总是要带有某种感情的。因此,描写时也应该将这种感情一起表达出来,做到寓情于景,情景相映。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反映旧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时,笔下的景色是“苍黄的天空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而脑海中闪现出少年闰土的美好形象时,则为“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景物

描写之中渗透着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以景促情,情景交融,有力地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2、抒情三要求

抒情有好几种方式,而表现出来,却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强烈的、紧张的;一种是轻淡的、弛缓的。比如同是欢乐,可以欢呼狂叫,也可以别有会心;同是悲哀,可以痛苦流涕,也可以别有凄心。不同的抒情方法,会收到不同的表达效果。紧张的抒情,直抒所感,不加节制,也不隐晦和改易,只要内蕴的情感真切、深沉,就会写出很好的抒情文字。弛缓的抒情,则把内蕴的丰富感情,表露出一部分来,于平淡中抓取精神实质,能给读者以暗示和启发,自有感人至深之处。那么,对抒情有哪些要求呢?

(1)要真挚自然。对表现的事物,要有深切的感受,情感要发自内心,这样的抒情,才是真挚的、诚恳的,也才能是深沉的、感人的。感情要自然地流露出来。抒情最不能作伪,虚假的、矫柔造作的东西,是最要不得的,那种抒情,不仅不能感染读者,而只能使人产生厌恶的情绪。

(2)要健康向上。我们抒发的感情,必须具有健康的情趣,用健康的、朝气蓬勃的思想感情去打动读者。那种低级、消极、颓废等不健康的感情,我们要坚决反对。

(3)要具体生动。抒情要生动,切忌呆板和干瘪,重复老一套的东西,是不能给人以新鲜感的。不新鲜、不生动,也就不能感动读者、打动读者。感情是比较抽象的东西,要抒发得具体,是不容易的。而过于抽象或空洞的抒情,是没有力量的。我们要善于把抽象的、不易表达的感情写得具体,这要有些手段。例如:“不是年轻的为年老的写纪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鲁迅先生这一段抒情,写得十分深沉。他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把对在国民党白色恐怖下牺牲的战友的怀念之情具体、真挚而深刻地表现出来了。

[17—1] 以“池塘春早”为题,通过写一个或几个池塘的早春景色,反映“池塘春早”。

导思: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应注意如下几点:

1、早春和仲春、暮春的景色不同,应抓住早春的景色特征来写。如池塘的冰开始融化;塘边柳枝突出米粒似的新芽;蔚蓝的天空略带暖意的风??早春季节农民种藕的情景,也是绝美的景色。

2、写作时可变换立足点,先写远景,再写近景,另外动景、静景可结合写,有助于表现早春的景色。

3、写景和写人要结合,写景和抒情要结合。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17—2] 夏夜的星空,是那么美,那么遥远。触景生情,人们往往由宇宙无情、人生有限的感慨而产生种种思索。请以“遥望星空”为题,写一篇短文。

要求:①注意情、景、理的结合。②700字左右。③不用诗歌形式。导思:这是一道命题作文,只不过在题目以外,加了一些启发性的文字,借以引发考生的思路罢了。

1、从命题要求看,写作这道文题,应该在文章的内容上包含情、景、理

这三项要素。既要描写出夏夜的景色,要触景而生情,抒发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还要进一步因景因情而发出议论,作一些理性上的思考与探讨。而情、景、理这三者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要写好这样题目的文章,是有一定难度的。

2、这类文章的写作,景是基础,因景才能生情,所以要有简洁的写景文字;情是引线,因情才能明理,所以抒情既要充分,但又要落到理性的思索,不能有情无理。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