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作文素材;改造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08:28:30 字数作文
作文素材;改造字数作文

篇一:【作文 兵法】写作素材的改造与运用

【作文 兵法】写作素材的改造与运用

一、入木三分:热素材的冷处理

热素材指的是国内外新近发生的热点事件。运用热素材的好处是新颖而有时代感,不足之处是容易人云亦云,被舆论和当下的主流观点所左右。对于热素材,最好的办法就是冷静分析,入木三分,是谓之冷处理。

我曾经要求学生对铁道部发布的“今年铁路春运票价不上浮将惠及几亿人”的信息发表自己的看法,结果学生无一例外地跟着主流观点走,大谈特谈如何给民众带来优惠云云。我在评价时首先肯定了学生见解稳妥不偏不倚,同时也指出了他们在对热素材处理上的经验不足。从纵向看,尤其是与前些年“提价”相比,这一举措确实能使乘客受益。但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恐怕就只有应和媒体的份儿了。只要稍微作横向比较,就可发现问题所在。我向学生出示了春节期间火车站乘客拥挤的照片,介绍了自己“挤”火车的经历,并在此基础上提醒学生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服务质量”与“售票价格”的关系,然后再来发表意见。这样,学生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有的学生很精准地分析出“春运期间服务质量下降,按经济学原理,其票价不应该涨,而应该跌”的道理;还有的学生指出,铁道部及其所属机构作为国家职能部门,本身肩负着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根本不存在什么“惠及”一说。一个热点素材,经过冷静分析,自然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小切深挖:大素材的小处理

大素材指的是古今中外的大人物大事件。运用大素材的好处是典型而有说服力,不足之处是容易宽泛空洞,被前人和经典的观点所束缚。对于大素材,最好的办法就是小切口,深挖掘,是谓之小处理。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因社保案被停职查处的信息发布当天,我让学生就此事展开讨论。学生的观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陈的问题是变相的贪污;(2)陈凌驾于法律之上,被查处是其权力膨胀的恶果;(3)陈在大事面前擅自做主是个人英雄主义;(4)陈用社保基金填补企业漏洞是地方保护主义。从学生的激烈讨论中,我感受到了他们对国家大事积极关注的热忱之心,感到十分欣慰。我及时地肯定了这一点,随后又把话锋回到了大素材的处理问题上。这是一个集“大”与“热”于一体的素材,学生从多个侧面分析了陈良宇其人其事。这从思维上来说,值得提倡。但如果每篇文章在写作时都这样面面俱到,实际上其结果只能是“面面不到”。究其原因主要是过大过空,不能谈深刻谈具体,自然也就不能以理服人。如果从一个侧面切入,如从“绝对权力与法制监督”方面来谈,则容易切中时弊,举一反三。同样是涉及省部级高官的要案,陈良宇案件的性质与郑筱萸绝然不同。郑的案件性质很清楚,就是堕落腐化,违法犯罪,泯灭党性人格;陈的案件则是新时期凸现出来的新问题,是违纪,是个人权力绝对化的必然结局。这样分析和写作,才能言之有物,不落俗套。

三、联想化:虚素材的实处理

虚素材指的是并非实际存在的人和事,如童话、寓言等。运用虚素材的好处是别致而有跌宕感,不足之处是容易节外生枝,被现象和虚幻所迷惑。对于虚素材,最好的办法就是联想化,虚而实之,是谓之实处理。

有一位学生在演讲时谈到自己很喜欢看《西游记》,起初他的观点引起了全班同学善意的哄笑。哄笑他的原因可能是高中生已经不再是喜欢《西游记》的年龄了。可他接下来的理由却为自己赢得了掌声。他说,看《西游记》时一直有一个现象困扰着他,就是每次孙悟空降妖除魔而不胜,都是妖魔仗着主人(神仙佛祖)的法宝横行造成的。后来他想通了,这就跟现实社会差不多,达官贵人的亲戚走狗狐假虎威、仗势欺人,执法者拿他们根本没辙,实在气愤。这话如果出自《西游记》研究专家之口,也许算不上新论,可这位学生能如此诚恳

地谈出自己的阅读体会,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他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也给我以启示,那就是虚素材如何实处理的问题。解读像《西游记》这样的神话小说,如果仅仅满足于离奇的故事情节和几个丰富的人物形象,是肤浅的。同样,运用这类虚素材进行写作时,也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解决的办法就是像这位学生那样,借助联想化,化虚为实,达到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后来,我勉励这位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成文章,结果在学校寒假征文中获得了一等奖。

四、独辟蹊径:老素材的新处理

老素材主要是指那些古老而显得过时的人、事、箴言、警句等。运用老素材的好处是典雅而有文化品位,不足之处是容易老生常谈,被旧论及其思维所牵制。对于老素材,最好的办法就是独辟蹊径,推陈出新,是谓之新处理。

如学生对于项羽及其乌江自刎的故事很感兴趣。我简单地归纳了一下,学生对于这个古老素材的运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用来证明英雄末路的或悲哀或悲壮的情怀,二是用来论证“成王败寇”的历史潜规则,三是稍作修改使之成为新编历史故事,四是从性格悲剧的角度阐发领袖人物的情商。看起来这一历史素材似乎已经被运用得比较充分了,事实上却形成了一个始终无法突破的怪圈。我指导学生对这个素材进行了创新式的探究,提出了“四个走出”的策略:一是走出悲剧怪圈,把项羽当作一个喜剧人物,用旁观者的视角看他临终前的种种表演;二是走出英雄怪圈,把项羽当作一个普通人来看待,破釜沉舟也只是垂死的挣扎而已;三是走出个人崇拜怪圈,爱江山更爱美人其实很傻,皮(江山)之不存,毛(美人)将焉附;四是走出敬仰怪圈,多些批判,多些理性。

篇二:2014年高考作文素材集锦

2014年高考作文素材: 2013中国十大流行语及其评论

1、记得住乡愁

12月12日至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主要任务。其中,“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表述让人耳目一新,“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迅速引起舆论遐思翩翩。《“记得住乡愁”是民意的诗意呈现》、《“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令人神往的未来中国》、《“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方显人性温度》等一篇篇评论文章广泛传播于舆论场。可以预见,未来中国的城镇化,注定了我们无法抛却“乡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融入自然。

2、老虎苍蝇一起打

这是2013年掷地有声的反腐誓言。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习近平说,“我们所说的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决不是一句空话。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要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2013年触目惊心的落马官员名单上,薄熙来、刘铁男、蒋洁敏、季建业、廖少华、李东生等数名“老虎”赫然在列,昭示了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反腐倡廉、制约权力的“笼子”越织越密。

3、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

这句话在2013年的夏季成为安全生产的“警示牌”。针对上半年五六月份全国多个地区接连发生的多起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具体情况,正在国外访问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此高度重视,于6月6日就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再次作出重要指示。他表示,接连发生的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4、鞋子理论

源自习近平2013年3月出访俄罗斯的一次演讲。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他说:“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各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只能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去管,世界上的事情只能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来办。这是处理国际事务的民主原则,国际社会应该共同遵守。”这段“鞋子理论”用清晰而传神的语言,准确表述了

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5、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2013年是改革被频繁提及的一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央将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明确改革路线图,确定到2020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的时间表。而早在3月1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一句“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已释放出新一届政府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的信号。李克强说:“我们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如果说到重点的话,那就是去推进能够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

6、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

这句话源自李克强在2013年全国两会上的一段答记者问。在回答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有关这次国家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问题时,李克强表示,这次改革方案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当然也是简政放权。他说:“不是说政府有错位的问题吗?那就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这是削权,是自我革命,会很痛,甚至有割腕的感觉,但这是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的愿望。我们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言出必行,说到做到,决不明放暗不放,避重就轻,更不能搞变相游戏。”机构改革、简政放权,已经成为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头等大事。本届政府成立以来,国务院有关部门已经取消、下放了334项行政审批事项。

7、不能一边高楼林立 一边棚户连片

2013年2月3日,李克强在考察内蒙古包头市棚户区时告诫当地官员:“我们不能让城市一边高楼林立,一边棚户连片。”一个月后,在就任总理的首次新闻发布会上,他公开承诺:“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再改造1000万户以上各类棚户区,这既是解决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也是降低城镇化的门槛。”实施棚户区改造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兼顾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4个月后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的意见》明确了1000万户改造的具体目标。根据有关部署,在过去5年改造各类棚户区1260万户基础上,2013年至2017年将再改造各类棚户区1000万户。截至11月底,2013年304万户的棚改任务已超额完成。作为中共十八大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一部分,棚户区改造堪称一项巨大的惠民工程,真正践行了“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8、光盘行动

这是民间自发组织的,响应中央“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的一项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全国行动。“光盘”行动由一群热心公益的人发起,于2013年1月16日在北京正式启动。这个迅速传遍全国的行动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带动大家珍

惜粮食。一段时间里,“晒光盘照片”成为全国网民的一项新潮生活方式,而各大餐饮行业也纷纷响应,“浪费可耻”“响应光盘”等口号成为随处可见的餐桌标语。在光盘行动面前,从舌尖开始的浪费,得到了较大程度的纠正。

9、常回家看看

2013人气最高的法律新规。依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相关条款,从2013年7月1日起,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当空巢老人成为社会常态时,看望或问候老人必须成为一种责任,而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常回家看看”最终会回归到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习惯之中,代代相传。

10、大爷不讹人

2013年12月19日,沈阳网友“沈阳陈鸿博”在微博中晒出了温暖一幕:一位老人在被电动车撞倒后,对撞人者说:“孩子,我没事,我有医保,你赶紧上班去吧。”一句“我有医保”,感动无数网友。12月22日,有记者找到了这位被撞的沈阳大爷王福顺,60岁的王大爷每月工资1700元左右,根本没有医保。“当时这么说,就是为了给撞我的小伙子解解围,我也没啥大事儿。”沈阳街头的这一幕温暖,一定程度上融化了同样发生于今年的“三少年扶四川达川老太遭讹”的寒意。愿新的一年,“老人摔倒不扶”的冷漠不再,相亲相爱成为社会信任的常态。

【附】评论

安放乡愁,共享红利,成就梦想

《瞭望周刊》评论员

“记得住乡愁”这神来之笔,不仅仅是文风的改变,而是执政者人文情怀的自然彰显,是“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的逻辑延伸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如此洋溢人文情怀、如此“接地气”的文字,出现在历来“公报式”的中央重要会议报道中,给2013年的岁末注入了一种特别的温暖。

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城镇化飞速推进的紧要时刻,最高决策者提醒各级主政者,城镇化切切不可被“水泥钢铁森林”迷失了眼,“不能一边是高楼林立,一边是棚户连片”,而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融入自然,以人为核心,让民众“记得住乡愁”。“乡愁”,给“城镇化”这个似乎无关“温度”的经济学词汇,赋予了一种温热的人文气息。

“记得住乡愁”这神来之笔,不仅是文风的改变,更是执政者人文情怀的彰显,是“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的逻辑延伸。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

梦”——为了人民过上安放“乡愁”的美好生活,为了“庙堂”与“草野”无缝对接、同心共力成就梦想,改革开放依然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之一。

整个2013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践行承诺,敢于涉险滩、敢啃硬骨头,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不仅点燃亿万人民的改革热情,绘制出可操作的改革“路线图”,更言出必行、壮士断腕,以坚定、稳健的“削权”和“自我革命”,改革行政体制、简政放权,“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让“改革红利”逐项释放。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只要是民之所盼、民之所望,再艰难再复杂的改革,也要甩开膀子干。2013年,密集的好消息让民心为之一振:“单独二孩”放开了,劳教制度废止了,高考改革提速了,办证办事容易了?

“甩开膀子”有胆魄,关键是“打铁还要自身硬”。

“老虎苍蝇一起打”,掷地有声的反腐誓言与行动,震慑着贪腐官员,提振了人民对党和政府的信心;坚决落实“八项规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深刻地改变着吏治。给权力涂上防腐剂,织密制约权力的“笼子”,为政清廉取信于民、秉公用权赢得人心,改革才能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收获更多的红利。强力荡涤“四风”,不仅清明了官风政风,也改变了社会风气。扫除奢靡之风,与体现民间自觉的“光盘行动”,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以气召气”,给整个民族打开了抵御“物质主义”的精神天空。

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所以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不可逾越的红线,在2013年画得更粗更重。治国理政惦记人民的“乡愁”,为经济社会发展画出一抹亮色。

从安全生产铁令到“空气保卫战”,让人民感知到,党和政府焦虑着我的焦虑,烦忧着我的烦忧。共同生活在祖先埋骨之地的我们,“同呼吸、共努力”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党和政府温热的关怀中,所激发出的凝聚力与创造力,将长久造福于我们的时代,厚泽我们的后人。

改革很温热,“乡愁”很温热,“常回家看看”入法同样很温热。有“温热施政”导向,风行草上,社会层面的价值重建可期,温暖必定驱走冷漠,唤回纯美善良。东北街头那位被撞大爷“我有医保、你快走”的善良“谎言”,融化了“讹”寒,让“老人摔倒不扶”者汗颜。

“信心是命运的主宰”,中国梦激起千层浪,2013年,因“改革红利”而更加彰显“三个自信”的中国,对“合脚的鞋子”更加珍惜。

本刊编辑部梳理的一个个“年度热词”,也是观察社会、感知民心的一个个窗口,透过窗口,我们能看到阳光。重温这一年来对中国社会带来重大影响的金句名言,我们将会以更明朗的心情,迎来更加“温热”的一年。

安放“乡愁”,共享“红利”,成就梦想。共和国每一幢房顶上的袅袅炊烟,都是我们温暖的家,都给远行的人以力量。

篇三:作文素材 技巧篇

作文素材 技巧篇

一、高考作文素材应用技法之理例结合

所谓理例结合,就是在作文中将举例和引用原理或名言相结合,使具体事例和科学原理、名人名言相得益彰,发挥更好的效用。特别是在议论文的写作中,既讲究理论论据,又讲究事实论据,事实可以直观地再现情景,引用可以借名人之语增强议论的力度,二者的结合是议论文常用的写法。

下面我们先看两个事例:

是爱迪生吧?他一手持蛋,一手持表,准备把蛋下锅煮五分钟,但是他心里想的是一桩发明,竟把表投在锅里,两眼盯着那个蛋。

是牛顿吧?专心做一项实验,忘了吃摆在桌上的一餐饭。有人故意戏弄他,把那一盘菜肴换为一盘吃剩的骨头。他饿极了,走过去吃,看到盘里的骨头叹口气说:“我真胡涂,我已经吃过了。”

这两件事其实都不能算是健忘,都是因为心有所旁鹜,心不在焉而已??

忘不一定是坏事。能主动地彻底地忘,需要上乘的功夫才办得到。人之大患在于有身,能忘其身即是到了忘我的境界。而一个人只有到达忘我的境界,才能有大作为。

在上面文段中,围绕“健忘”这个主题,作者精心选材,通过“爱迪生”“牛顿”的事例说明“健忘”的涵义、范围,之后又引用孔子的话说明“忘不一定是坏事”。这些材料都为人们所熟悉,引用恰当有力,典型准确,很有说服力。试想一下,假如只有事例,或者只有引用,有这样好的表达效果吗?

二、高考作文素材应用技法之素材加工

素材加工是普遍用得上的写作技能,在写作中,照搬素材的情况是很少的,通常都要根据写作内容的需要或是表达的需要,将作者已掌握的材料进行加工,使之由原始的素材变成文章中经过加工的题材。而在行文过程中,对素材的加工一般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要围绕题目和中心,二是要恰当地表达作者的感情。也就是说,对选定的生活现象素材,以及阅读中获得的书面材料,要删除与题目无关的部分,并注入自己的感情倾向。

下面我们先看一个加工前的素材:

记得有一次,在亲戚家吃饭,我觉得糖醋鱼烧得挺好吃的,就随口说了一句,“糖醋鱼挺好吃的,以后要是天天吃就好了。”妈妈听了,很兴奋地对我说:“你要是喜欢,每次回家我都给你做。”第二天,我回学校后,把这件事差不多忘了。过了几个星期后,我回家吃饭,妈妈特地从菜市场买回两条鱼,忙着烧糖醋鱼,即使累得满头大汗也不亦乐乎。

下面是经过加工后的情景:

去年春节,我在姥姥家吃饭。糖醋鱼就摆在我的面前,那种滋味诱惑着我,不知不觉间,我把糖醋鱼消灭光了!等到意识到这一点时,我的脸红得像关公一样。母亲打破了尴尬的沉默:“姥姥的手艺实在太高超,你看??”说得姥姥心花怒放。在回家的路上,妈妈悄悄地对我说:“你要是喜欢,每次回家我都给你做。”

从此以后,鱼市场中天天穿梭着母亲忙碌的身影,几乎无一天例外。

有一次,风雨交加,狂风怒吼,母亲又患了感冒,我想今天我的糖醋鱼肯定泡汤了。

晚上回到家中,刚到家门口,门缝中就飘来了那熟悉的、诱人的的香味。我真的不想进去,我怕我的眼泪不争气!我真的不想进去,因为我的内疚与自私!我真的不想进去,因为母亲那带着体温的糖醋鱼??

以上素材的加工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艺术真实上下功夫,为买鱼、烧鱼设置场景。二是在细节描写上下了工夫,不但有符合生活真实的对话,而且有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样一来,母爱就表现得更加具体真实也更加强烈了。

在对素材引用表达中,为了更好地支持论点,我们还要对素材从语言上精心加工,使看似平淡的素材,熠熠生辉。

请对比以下文段。

(1)李白所走的路更让我佩服。这样说虽有失公平,但我仍然觉得,李白人生路上的磨难虽然是坎坷的,但他坚信他的理想一定能实现,正如他所说的“天生我材必有用”。

(2)李白洒脱,不寄托于高堂的庄严,不艳羡那官场的利禄,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诗人的位置上,任清风涤荡心胸,随月辉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吟出了好大的斗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气魄,于是,大唐的江山史册上又多了几分厚重、灵动的神气!难道能说无仕途作为的李白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吗?不能。

以上例(2)比例(1)要生动,更具有形象感。其中主要是作者(2)在处理素材时多用描写和想象,从而把相同的材料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三、高考作文素材应用技法之组合排比

素材应用中的“组合排比”不是指一般的修辞手法,而是一种运用素材的方法。它也可以称做“多料合用”。这里所说的“多料合用”不是指一般的连续使用甚至堆砌同类材料的做法,而是指将同类材料进行精要的表述,组合在同一段落中,共同说明同一论点。其好处是显得滔滔不绝,材料充实,理直气壮,可以取得良好的修辞效果。在组合时,语言表达要注意精要整齐,排列顺序要合理(比如按时间先后,由远到近,由主到次等)。

例如下面这个例子:

江南,是你心灵栖息的地方

古往今来多少人在这里寻找到了生命的归宿。传奇女子三毛,浪迹天涯几十年,头发上沾的什么风都有的她,一来到江南便哭了,像见到了亲切的老祖母,她终于找到了生命中可以停歇心灵的地方。江南巨贾沈万山,历经商场的风风雨雨,最后仍是定居在周庄的水边,不再争名逐利。还有不留名的文人隐士,或许他们也曾想金榜题名,仕途得意。然后日复一日的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终于使他们累了,于是他们打点行囊。到了江南,终老于斯。(节选自2006年高考浙江卷满分作文《栖息江南》)

文中用了三个例子,共同说明江南是心灵栖息的地方。这三个例子都很典型,一个是浪迹天涯的三毛,一个是“历经商场的风风雨雨”的沈万山,一个例子是群体形象,是中国古代曾经“仕途得意”的文人官宦。这些人都把江南作为生命的归宿,就更显出了江南的美好。这当然是单独一个例子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作者将同类素材排比组合,既在观点上加大了力度,丰富了内容,又在语言上显示出了一种气势,表现了一定的文采。这种用材的方法,是经过了作者主观的精选、加工,和那种无视内容的需要与否而堆砌材料的做法是完全不同的。

四、高考作文素材应用技法之避熟求生

高考大纲关于写作的“发展等级”部分有“材料新鲜”的要求。有些材料,从它诞生的时代看,未必属于新材料,但是由于人们知之不多或用之不多,因而也具有相当的新鲜感。然而事实上,高考作文材料老化是个严重的问题,总是“重复昨天的故事”,特别是喜欢应用历史题材,到古人那里去讨救兵。“李杜文章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作文材料如果老是陈谷子旧芝麻,谁会喜欢呢?“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时代进步一日千里,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选材也应当与时俱进,用当新事物代替旧陈事物,文章才能具有时代感和现实性。传统材料当然也可以有,但新鲜的材料一定会给读者意外的惊喜。

有一名同学写以“考验”为话题的作文,他就没有选用杜甫、文天祥、苏武等历史人物的材料,而是将当年感动中国的人物——云南省宝山市公安局副局长明正彬的事例写进了文章:

云南省宝山市公安局副局长明正彬,这个在刀尖上跳舞的人,在缉毒战线的最前沿经历了无数次生死考验,经历了无数次铁与血的交响。在毒贩子面前,他吓不怕,买不动,难不倒;毒贩子在他手下,过不去,藏不住,逃不掉。因为有他和他的战友,在考验面前挺得住,站得直,扛得动,所以我们才能享受清新的空气,灿烂的阳光。

这样的事例,贴近现实,时代感强,令人欣喜。

五、高考作文素材应用技法之对比映衬

正面论证和反面论证是议论文写作中的两种论证方法。当你确定论点之后,就要用论据来证明你的论点是正确的。对比论证既是一种论证方法,也是一种应用素材的方法。这是一种常用的、有说服力的论证方法。把性质上相反的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

作文素材;改造

们之间

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能有效地说服读者,使作者的观点鲜明突出。因为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在比较中最容易显露出来,特别是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的比较,具有极大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经过对比,正确的论点更加稳固了。古人说:“无反则正不显”,正反一对比,人们就会更清楚地发现真理,认清事物的本质。

例如这样一段话:贝多芬甩开了尘世的喧嚣,在音乐的国度里尽情跳跃;居里夫妇抛弃了名利的纷扰,在科学的世界迈出了更深远的步伐;陶渊明忘却了世俗的黑暗,在自由的南山中悠然采菊??他们的人生轻松徜徉,嗅着人间的芬芳。而别里科夫被世俗束缚在套子里,葛朗台被金钱拖至了死神的身边,他们没有全力轻松地奔跑,最终被卷入世俗的浊流中??(选自高考满分文《轻松起跑》)

我们面对同一个话题,总能找到正、反两方面的人物素材,运用对比手法将这两种人物放在一起做一个深入的比较,优与劣、好与坏、美与丑自然会更加鲜明突出。这种方法可以广泛运用于各种文章的写作中。

六、高考作文素材应用技法之故事新编

话题作文允许编故事,利用古典名著等进行“故事新编”近年来大行其道。严格意义上讲,“故事新编”属于对一个材料的另类的使用方法。它并不是一种新的文体,大致上属于小说。其写法是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选取人物、情节作一番改造,形成新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则改变不大,大致保持原作风貌。这样的故事既可以避免胡编瞎说,又可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使故事增加许多趣味性,令人爱读。

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木石前盟确实感人,可金玉良缘并不是我一手策划出来的,我也在追寻着自己的爱情呀!当宝玉挨打时,我不也真情流露了吗?但林妹妹那红肿的双眼博得了大家的同情,人们对我自然视而不见了。调包计给我招来一片骂声,可谁又知道当我听到宝玉的一声“林妹妹”时,我的心中也痛苦万分呢?我得不到自己追求的爱情,还承担着破坏别人感情的骂名,谁又曾为我说过一句公道话呢? (《宝钗鸣冤》湖北考生)

上述例子,就是一则典型的故事新编。考生立足于名着的宏观,在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大胆地选择了“为宝钗鸣冤”的角度,列举原着中的种种事实,言之有理,让读者信服。考生从高考作文的话题(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出发,在充分把握名着的前提下,充分运用名着的相关材料,为自己考场作文的中心服务,是难能可贵的。

七、高考作文素材应用技法之扩展素材

我们在生活中所记忆的素材,大多是粗线条的、简单粗糙而缺乏丰满细节的,在运用时往往要进行扩展。具体的方法不外乎扩充情节和增添细节,使故事有血有肉,并且更有利于表现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我国现代着名作家赵树理偶然听说在解放区某村的一个民兵小队长和同村一姑娘自由恋爱,结果双双被村里人活活用石头砸死的爱情悲剧后,放飞想象力,将故事添枝加叶,进行了合理的扩展和改造,于是就有了着名的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大量事实证明“艺术是靠想象而存在的”(高尔基语)。作文时由一物,一景,一个动人的故事,

一丝心绪的牵挂,一个喜悦的预感等,根据话题、主旨,遵循生活的内在规律,引发联想,或补充引申,或添枝加叶,丰富发展,使平淡无奇的事件变得光彩照人。

2003年高考河北省优秀作文《楚王的忏悔》,扩充的是教材《史记.屈原列传》中有关楚怀王的一段文本。在教材中楚怀王是个?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宋铮韭砬ㄔ谛醋魇倍云渌帽誓仙伲宋镄蜗蟊冉系ケ T谧魑闹校忌窗殉惩踝魑饕宋锢此茉欤砑恿诵矶嘈睦砻栊矗骸拔夷谛挠倘绱蠛2ㄌ危夷约溆倘绯そ剂鳎槐呤俏医棵赖钠拮樱槐呤侵杖赵诙哌脒兜拇蠓颍倚牧榈奶炱娇剂顺な奔涞某屏俊!薄拔艺媸翘苛恕N椅裁匆嵝盼业摹?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ai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爱妻’,轻信这个蛇蝎女人;我为什么要放逐我的‘三闾’,放逐这位忠心爱国的贤士!我忘不了朝堂上他拂袖而去的身影,我忘不了他眼角泪珠悬挂处的深情??”在怀王的矛盾思想、心灵忏悔中,点明了“感情亲疏不同导致了认知错误”的主题,使故事变得更充实、更丰富、更生动。

八、高考作文素材应用技法之旧例翻新

在一些经典名著中,有一些众所周知的人物和故事,我国也有大量的古代寓言故事。这些材料常常频繁地出入于高考考生的笔下,成为高考作文素材中的“大众情人”。这些被人们习用的素材,由于与阅卷教师见面机会太多,就会产生审美疲劳。如果把这些内容巧妙地化用在自己的文章中,并赋予新意,就能化腐朽为神奇。这种“旧例新用”的方法,又叫做“旧瓶装新酒”。近年来的高考优秀作文这样做的很多,例如2000年的《三个和尚新传》、2001年的《阿Q新传》、2003年的《魏延的控诉》、2006年的《“草船借箭”三解》等。

所谓旧例,就是指旧材料、老材料。不但是指那些古代的、近代的历时已久的人物和故事,而且是指那些经常出现在一般文章和高考作文之中,长期以来被人们广泛运用的素材。或是因为众人皆知,太“熟”太“俗”;或是故事简单,内容单薄;或是千人一面,彼此雷同;或是缺乏个性,无趣无味。这些素材包括课本(主要是语文课本)中的人物或事例,也包括课外阅读中的经典作品和大众读物,还包括影视中接触到的人物或事例(如感动中国人物等)。一般而言,这类素材属于“经典”,但同时属于习见类,如果运用不好,将很难达到独特、新鲜的表达效果。高考作文中如果频频使用这些旧例,就有可能造成表达上的“似曾相识”和主题上的陈旧感。材料老化,是高考作文中一个普遍弊病。从根本上说,考生应当选取新鲜材料,包括从时间上看是新近发生的事情,从空间上看是身边发生的事情,这些对于读者来说都是新鲜的材料。但是,当我们找不到新鲜材料时,对旧有素材进行改造,也不失为一种“避熟就新”的途径。

旧材翻新,最重要的是从角度上出新。我们可以从历史上言之成理的“翻案文章”中得到启发,并作为我们翻新的榜样。如唐代诗人罗隐的《西施咏》:“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诗作一反古人“女人是祸水”的陈腐观点,历史地客观地分析了家国兴亡的原因,堪称“翻案之作”的典范。运用旧例翻?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ㄓ兴厥獾暮么ΑV辽儆辛酱笥诺悖阂皇蔷衫芏啵阌谖颐谴尤菅≡瘢欢蔷衫?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ren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人们耳熟能详,易于接受,同时,经过改造后的旧例又融进了独特个性和创造精神,给人以新鲜感,能闪现作者的智慧。

九、高考作文素材应用技法之一材多用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