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优秀作文 > 教育资讯

抒情性记叙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05:25:31 优秀作文
抒情性记叙文优秀作文

篇一:记叙文抒情有技巧

记叙文抒情有技巧

向明康

抒情就是作者借助文字抒发感情,表露爱憎。因此,抒情具有点明题旨,升华中心的作用。在一篇文章中抒情文字虽不多,但各类文章却离不开它,记叙文也不例外。

记叙中的抒情,其实就是作者在文中用来表露自己或爱或憎的感情的文字。它常常出现在叙事之前或之后,也可以出现在叙事的过程之中。

初中生学写记叙文,抒情的文字最好安排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这样可以起到确立文章感情基调,点明主旨升华中心的作用。即使想在文章的中间进行抒情,也要注意安排在一个部分的开头或结尾,以领起或总结这一部分。那么,怎样在记叙文中进行抒情才能达到点明题旨、升华中心的目的呢?

一、借助叙述抒情

写作中,当把叙述作为抒情的工具时,它与一般的叙述就不同了。这种叙述,要以作者心理上的感受与变动为灵魂,要在客观的叙述上加上主观的感情色彩。这样的叙述,才会具有浓重的抒情性。一般的叙述总是较为完整、详尽;而作为抒情工具时,叙述只要有一个粗略的印象则可。例如《我追求,我快乐》中借助叙述来抒情的一段文字:

我是一条欢歌而行的小溪。我从一座险峻的高山流下,一路走来,我从岩石的身旁掠过,我曾滋润茵茵的绿草,也曾触摸过大地的脉搏。我的追求是追寻大海的足迹,一路奉献。在我前进的路上,人们喜欢用我洁净的身躯映照自己的脸庞,或者用我檫把脸。我至今仍能听到孩子们在我身旁嬉戏的回音,和那朗朗上口的洗衣谣。我在岩石间飞漱,我在平原上飞腾,我在乡野间飞泻,我一定要和大海融为一体。虽然前进的道路上充满艰辛,但我知道,大海是我最好的归宿,不管追求的路上有多少痛楚等着我,只要勇敢地追求,我就会感到快乐。 这段文字叙述了“我”坚定信心,矢志追求的全过程,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路追求的快乐与欢欣,有力地突出了“我追求,我快乐”的主题。

二、借助描写抒情

借助描写,尤其是借助景物描写来抒情,这在记叙文中是较为常见的。其形式多为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写作中,由于作者主观感情的支配,笔下的万事万物,往往会笼上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使得文中“一切景语皆情语”了。例如《小街》中借助描写来抒情的一段文字: 小街像一条绸带由东向西飘去。那参差不齐的土屋与舒展的红砖碧瓦相间齐错排列东西两旁;围绕房屋的短墙上披苫成丘的积草显得肥肥胖胖;错落有致的小树为这条乡村小街镶上了一道绿边。横穿街道的电线上落着十几只归巢的麻雀,这一切,连同村东街口那棵老榆树,一并沐浴在暮霭之中,多情的炊烟又给它蒙上了一层轻纱。

这段文字所描写的 黄土街交错排列的土房与红砖碧瓦房,村东街口的老榆树,暮霭中的缕缕炊烟等景物,都满蓄着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表露了作者爱家乡、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这种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笔调,为突出题旨,升华中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借助议论抒情

在记叙性文章中,作者对所写的人或事,产生了强烈的感情,无限的激情涌上笔端,此时,作者往往借助议论来抒情。这种议论,是被作者主观感情所支配的,它与一般的议论不同,它既不需要交代论据,也不需要进行论证,仅仅是一个判断、一种认定。例如《人生有你而精彩》中借助议论来抒情的一段文字:

啊,就是你,茫茫人海中,是你点亮了我们生命里精彩的火花;是你同我们一起走过坎坷,走向生命的坦途;是你同我们一起走过黑暗,走向黎明;是你同我们一起攀登艰险,走向巅峰。——是你啊,友情!是你让风雨中的我们不觉孤独,一生有你,我们的人生有你而精彩!

在现实生活中,“我”发现了友情的珍贵,于是在写作时,借助排比的议论句式,抒发对友情的赞美之情,从而直观而形象地突出了人生因友情而精彩的主题,升华了中心。

湖南省沅陵县第一中学 向明康 邮编:419600

篇二:记叙文中的抒情和议论

作文讲堂(十一) 记叙文中的抒情和议论

不少同学写的作文常常是“四不像”,文体杂糅,记叙文不像记叙文,议论文不像议论文。就其原因,在于不清楚文体的基本特征,没有掌握好文体写作的基本要求。

【表达方式与文体特征】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之分。

表达方式是文体特征的重要表志,不同的表达方式,决定了不同的文章体裁。也就是说,作者写作一篇文章,有其明确的目的,或为叙述事件过程,或为描写事物状貌,或为抒发感情,或为阐述道理,或为解说性状。尽管在一篇文章中,五种表达手法是交织在一起的,但总有一种为主体,那一种为主体,就形成那一种文体。

(1)记叙性文章以叙述为主,夹杂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分写人与记事两大类;

(2)抒情性文章以抒情为主,夹杂记叙、议论、说明,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重在抒发情感;

(3)议论性文章以议论说理为主,辅之以叙述、说明、抒情,重在阐述道理,表明立场、观点。

(4)说明性文章解说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要求科学准确、客观明晰。

【记叙文写作的一般要求】

写好记叙文要注意恰当选取有关人物、事件或场景。选材注意有三:真实、典型、新颖。具体写作时的操作要领:

1、明确记叙六要素:时、地、人、事,起因、经过、结果。

2、有条有理、线索分明,中心明确、详略得当,用恰当的议论抒情点题。

3、叙事要简洁,情节要集中,情感要真挚,结构要紧凑,人物不宜过多过杂,善用修辞。

【记叙文中的抒情与议论】

记叙文主要的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写。为了更鲜明地表现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有时在记叙中也夹一些抒情和议论。

1、抒情:记叙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记叙过程中对所记事物抒发感情。这种感情的抒发有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它是直接抒发作者内心情感的手法。作者由于受到现实生活或历史事件的激发,于是打开心扉,直接诉说自己的感受。间接抒情是作者凭借所描述人、事、景、物来传情达意。最常见的间接抒情方法有因事缘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三种。好的抒情能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抒情的基础是:第一,要抒发感情,必先有情可抒,无情就谈不上抒情。第二,抒情要以记叙为基础,记叙得具体,充实,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让人对所记事件或人物有了深入的理解,产生了深深的情感,抒情才能打动人心。一篇文章抒情的语句不能多,在关键的地方点一句或几句即可。抒情的语言最忌空洞也忌夸张。

(1)直接抒情:就是作者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倾吐自己的感情。

例1:

《我的老师》一文中,作者在记述了蔡老师的几件小事后这样写道:

“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

又说:

“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直接抒发了对老师的依恋、思念之情。)

直接抒情的方式一般用在叙述描写人物事件的基础上。感情达到一定高度时,有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感染力很强。

例2:

当我一次次的忆及往事,我无法把你的身影抹去;当我夜半醒来,我无法不为自己的无知而自责;当我远远地看见你时,我根本没有勇气上前和你打个招呼。也许你不能谅解我,就连我自己也一样无法谅解自己。忏悔在我心中已积得太多了,我这样表达出来,也许你根本就无从知道,但我也真心的希望你能够谅解我。你使我备受谴责的同时,也让我明白了诚信的重要。假如时光可以倒流,我多想回到从前,让一切重来。——01年高考满分作文《假如时光可以倒流》

(2)间接抒情:是通过叙述、描写、议论等方式抒情,这种感情的抒发是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 例1: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下身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往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右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 ——朱自清《背影》

例2:

尝试着亲近父亲,父亲是这世上最易被情感忽视的人。尝试亲近父亲,在体验母亲温暖情怀时,不妨望望父亲操劳奔波的坚强背影,在感受母爱温馨时,不妨回忆父爱带予我们的坚强与力量,在倾听母亲诉说时,不妨深入听听父亲的心声:??

尝试亲近父亲,我由衷感慨。父爱无影无声,父爱坚若磐石,但需要你用心摸索,它就隐于父亲严厉训斥下,它就藏于父亲坚强背影后。尝试亲近父亲,莫让父亲的情感流逝于岁月潮水。 ——国光中学04届高三2班惠玲《亲近父亲》

2、议论:叙中的议论,是作者在记叙中对所记事物发表意见,进行议论。有时以叙为主,偶发议论;有时边叙边议。议论,有时在开头,有时在结尾,或点明文章的题旨,或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或揭示所记事物的意义。

议论的基础是:第一,要议论得好,首先要对所记叙的事物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明确地说出你的看法,不然,就说不到点子上。第二,议论要以记叙为基础。只有记叙得具体、充实,然后发表议论,这议论才显得有根有据。只有读者从记叙的内容中也明白了一些道理,议论才能与读者的想法合拍,才真正起了作用。

议论的分寸,记叙文是以记叙为主,议论只是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记叙文中议论的成分不能多。一篇记叙文,什么部位发表议论为好,要依文章的具体情况而定。有的可先在文章的开头有一点议论,以引起读者对下面将要记叙的事物的重视;有的可在记叙的过程中一边记叙一边议论,在关键处趁热打铁,加深读者的认识;有的在文章的结尾发表议论,以点明文章的中心思想。

议论的语言。记叙文中议论的语言最忌空洞无物,大而不当,也忌词语用过头,动不动说成是“伟大”,“崇高”,这样写,常常显得不真实,起到了相反的效果。另外,议论的语言要注意选用恰当的句式,使用一定的修辞方法。一个道理,用反问的方式来写,常常显得更有力量;而排比句的使用,则不但加强了语势,具有折服人的力量,而且能使所讲的道理更加鲜明,给人留下更清晰的印象。叙中的议论,是作者在记叙中对所记事物发表意见,进行议论。有时以叙为主,偶发议论;有时边叙边议。议论,有时在开头,有时在结尾,或点明文章的题旨,或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或揭示所记事物的意义。

例:

可是,诗人们都错了。“分明怨恨曲中论”,“公主琵琶幽怨多”,多情的诗人怜惜只身出塞的少女,却错解了昭君当年心灵的选择。

生命,不一定濒临死亡才显示深刻,用心去做,用心去选择,谱一曲美丽的生命之歌。 ——2002年高考满分《昭君的选择>>

之所以要在记叙性的文章中加入抒情和议论,是为了更鲜明地表现中心意思,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这就如我们在做菜一样,常常是把几样菜在记叙中 还常穿插一些议论和抒情。混合在一起,才会更有味道,同样,在文章中,也应该注意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这样,文章看起来才不会干巴巴,才会觉得有味道。

(1)抒情和议论要少而精。

叙述中的议论与抒情应是“点睛之笔”,所以话不在多而在精。它是叙述与描写的总结与升华,应一语破的,能启迪读者的思考,或引起读者的共鸣,切忌不要长篇大论或肆意抒情,以至喧宾夺主,影响了记叙文体。

(2)抒情和议论要贴切、自然。

记叙文中的议论与抒情是建立在叙述与描写的基础上的,必须使所议之题,所抒之情紧扣叙述与描写的内容,力求做到不突兀、不生硬,不虚假,使读者有水到渠成之感,有情真意切之感。议论部分还应特别注意力求角度新颖,含义深刻。

(3)抒情与议论密不可分。

在记叙文中,有时议论的过程中不仅表明了作者的观点,同时也表明了作者的好恶喜怒,洋溢着感情色彩,这种和抒情密切结合的议论,既要“以理服人”,又要“动之以情”(转 载 于:wWW.zw2.Cn 爱作文网),这样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例文点评

友爱在我们心中

望着我们班的毕业照。我心中不禁流露出深深的依恋感。三年了,在这个充满友爱的集体里,不知不觉已过去三年了。而今,即将毕业的我们,虽然以后要各奔前程,但我们的友爱会仍然珍藏在我们心中。

记得有一次,班上转来一位女生,叫李永馨。她初来乍到,操着一口普通话,很腼腆,又不大和我们交谈。日子长了,我们觉得她学习很吃力,老师也担心她跟不上。于是,在一天下午放学后,我和班长悄悄走到她桌旁,开玩笑道:“这么近看书,准有一千度吧!她被逗笑了。当她听到我们问她学习吃力,要不要帮忙时,脸又红了:“我想问又不好意思。同桌想帮我,可他很急躁,我又特别笨。”“没关系,我来帮你!我讲话历来啰嗦。”我大大咧咧地说。于是,我们便常聚在一起读书、思索、讨论,咬着笔杆子做题……在我们的互助下,在我们的友情中,她的成绩提高了,性格开朗了。看到这种情景,谁能不高兴呢?在这样的集体里,无论是帮助人的,还是被帮助的,都会感到温暖和喜悦的。

是的,在生活中,有谁不需要支持和关怀呢?不仅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家庭中,社会上……还有许多互不相识的人也需要友爱。

有这样一件事:别班的一个同学的父亲突然去世了,他家里有四个兄弟姐妹,生活非常困难,团组织听到了这个情况,立刻组织募捐。我们当然响应了。令人感动的是,我们班不少非团员也纷纷拿出自己的零用钱交给组织,他们只说了一句:“钱不多,表表心意,一定要收。”那位生活有困难的同学和我们虽然素不相识,但是,他有困难,我们就要关心他。我们的爱心应该献给每一个共同前进的人,应该献给这个温暖的集体。

在回忆这点滴往事时,不禁又想起一首歌:“……同唱友爱友好之歌,欢乐歌声冲九霄,让人人和睦相处,甜甜相对笑……”是的,愿友爱充满我们的生活,愿友爱在我们心中永驻。

点评:

在这篇文章的1、3、5自然段,很好地运用了议论抒情的方法,把记叙的内容推向深入,把情感推向深入。较好地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可以说,正因为这三个段落的存在,才使得另外的两个重在叙述段落不至于无所依傍。

当然,这篇文章中的选材是有一定的问题的,选材不够典型,相对来说,材料上有一些陈旧,缺乏新鲜

感,不太能够引起人的共鸣。因此,如果在保留议论和抒情恰到好处的基础上,能够替换一些新鲜的材料,可能会出现更好的效果。

心中的歌

记忆中,母亲有一头黑油油的长发,母亲很喜欢它,常精心地将它编成一条粗粗的麻花辫,一晃一晃的,似母亲一样活泼,一样年轻。

那时,我家很穷,父母日夜操劳,也仅够糊口而已。

我天天穿着满是补丁的衣裤提着个“小布袋书包”上学。人们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贫穷让我过早地知道体贴父母。我从不向家里提什么要求,即使我的“小布袋书包”总让有钱人家的孩子笑话。虽然,我当时极其渴望能得到一个像样的书包,但从没敢奢望真正的拥有。

上学的路旁有个商店,挂有各式各样的书包,其中有个草绿色的我特别喜欢。每次经过那里,我总会不由自主地瞟上几眼,然后,带着淡淡的惆怅匆匆走过。

终于有一天,我的“小布袋书包”受嘲笑的事让母亲知道了。那天夜里,我第一次听到母亲低低的啜泣声。 第二天放学回家经过那个商店时,我又习惯地瞧瞧那个书包。咦,怎么回事?它不见了?!肯定被别人买去了,多漂亮的一个书包……想到再也看不见它了,心里竟空虚起来,一种强烈的失落感蔓延向心灵深处…… 回到家里,母亲看见我好像分外高兴,还没等我放下“小布袋书包”就含笑说:“华仔,来,娘给你样东西。” 啊,书包!是那个草绿色的书包?!原来,买走它的是母亲!我捧着那个梦寐以求的书包,一时不知怎样表达自己的快乐,怎样感谢母亲。

——抬起头,只见母亲短发齐耳,粗心的我,顿时泪涌如泉。

从此,母亲再没蓄发,贫困与劳累使她告别了年轻的心情。那条飘逸的麻花辫在她的留恋与记忆里越来越淡,淡得悠远,淡得不起一朵浪花。待到家境好些,我谈起了那条麻花辫,母亲只轻轻地叹息。

这以后,我到百里外的县城求学,在一个寒冷的冬夜里,听见一段优美的音乐如潮般却又轻盈地涌来:“你那美丽的麻花辫……”我的灵魂震颤了,心融化了,全身升腾起独特的浓醉的思绪,我不禁泪流满面。我想起流逝的童年,母亲那飘逸的发辫……

往事如歌,母爱如歌,花开花落几度秋。草绿色的书包早已被岁月漂白,宛如母亲的头发。可在我的心里,母亲那条粗粗的麻花辫黑亮黑亮,一晃一晃的,一如年轻时的母亲。

“你那美丽的麻花辫,缠呀缠住我心田……”听着这熟悉的旋律,眼又潮了。

点评:

这篇文章以母亲的辫子为叙述的主要对象,在关于辫子和书包的置换这样的一件事情中,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深深的爱。在结尾的两个段落中,适时的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深化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

在选材上,如果我们有很多的阅读经验,你就会发现这个选材是取自于欧亨利的小说《礼物》当中的一个情节,但是,对这个情节进行了很好的改造,为我所用,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同时,能够做到不留太多的斧凿的痕迹,既说明了阅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也表现了作者在语言运用方面的能力。

作文讲堂(十) 半命题作文的补题与构思

进入二十一世纪,一切都在演进变化。开放的社会、开放的思维、开放的大语文教育观,促成广大中学生心连广宇、视野开阔、生活丰富多彩;而地域的不同、民俗的不同、经济发展的模式与速率的不同,更使得每个中学生置身其间的生活场景,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千差万别。由此,引发了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变革,促使作文的命题由封闭向开放型演变,由机械式向机变式发展。半命题作文的兴起与流行,就是这种变革的一个标志。

半命题作文的填题,填充一个字一个词,貌看简单,但内中颇有奥妙。填题,实质上是作文构思的预热与启动,是一种秤砣虽小压千斤的高层次的运思技巧。高明、机敏的填题,当顺着以下原则去运思、操作。

一、填题,要充分吸取题中的隐含信息

半命式作文题,题面不长,其间还有空白,呈残缺式。但,就是在这残缺的短小的题面中,却隐含着不少的有用信息呢。

命题者通过题面中的某个字词或字词之间的某种关系,向考生:①暗示一定的类,即文章的体裁及表达属类,是记叙文、议论文,抑或说明文。细而分之,是记人还是记事;是叙事为主,还是抒情为主;是缘事说理,还是以理带事,等等。②敲定一定的质,即文题点示考生应表达怎样的旨意,抒发何种感情,形成哪种走向的文面氛围。③框定一定的量,即对出现在笔下的这一篇作文中的人与事、情与理、时与空的量,作出某种限定:或一人或多人,或一事或数事,或一理或数理,或瞬间或久远,或局狭或广扩,等等。④标示一定的载体。文以载道,具体到一篇半命题作文,文章的旨意凭借何种具体的人、事、时、空,加以显现?这种载道的载体是题目中既定的,还是由学生自定的?对此种种,在半命题的题面中都有所点示。

审视《我这个__迷》,题面中的“我”、“迷”两词前后缀连,表明是记人叙事的记叙文。题中的迷,其含义是对某种事物、活动、景物特别感兴趣,全身心投入,达到如醉如痴的迷恋程度,无疑暗点了文旨。题首的人称词“我”,表明文章的“量”局限于特定的一个人——“我”,局限于“我”的一种兴趣爱好。至于这种如醉如痴迷恋的对象——载体,题目有意空缺,留给学生自主定夺,填之而出。

再揣摩文题《__之风不可长》,隐含信息,次第抽出:

类:“不可长”一语,对社会上的某种风气作出一个明确的否定判断,表明一种决绝的态度,行文必然议论说理,当属议论文。

质:“??之风不可长”,分明是抨击、批判不正之风,伸张正义,激浊扬清,此及本文宏旨。量:“之风”是偏正短语的后肢,前面填充后,自然形成不正之风、邪恶之风中的一种。

载体:用空格隐去,由学生自揣自定,学生大可从“我”出发,为我所用。

二、填题,要与命题要求暗合神契

命题者总是从教学大纲出发,紧扣教材,巧拟半命文题,从一个角度去测试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面对半命文题,我们必须整体揣摩出命题者的意图,以利正确定向下笔。知己知彼(命题者),方能百写不殆。

《在——面前》是前几年湖北省的中考题,稍一端详,可知文题是一表示态势的介宾短语。为何以态度命题?最终目的是什么?让思绪驰骋,不难看出,命题者设计这一带空白的文题,其初衷是要学生自我营造一种环境、态势,造成特定的氛围,让生活中某一人(或数人)置于其间,述其言,叙其行,从而显示人物的某种精神、气质。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这种环境和态势,可能是有形的,如金钱、鲜花;也可能是无形的,如威胁、困难;可能是惬意的,如奖状、成功;也可能是恶劣的,如挫折、歹徒。运思到这个程度,就不难通过填充题,设置一个恰当的对立物、映衬面,为构思中的人事创下典型的环境,从而有力刻画人物形象,凸现文旨意念。

面对这一文题,有的学生无视命题,随意填题为《在哥哥面前》、《在房屋面前》《在校门面前》,如此,也能行文,但徒然增大了深层构思的困难。前一题除了点名兄弟(兄妹)关系外,碍难形成对立、映衬关系;而后两题只是点出了人事发生的地点,除此,难以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就使文章难以契合命题者的匠心与要求。

三、填题,要切中题旨文意

如前所述,多数半命式文题,对题旨文意都有所显露,有所暗示,一题当前,我们首先要机灵扫瞄,将其捕捉到手,接着要深层透视,切中底蕴,以利正确填题,深层构思。

《__长大了》一题,载体部分空缺,怎样填题为好?关键是对点明文旨的“长大”怎样理解。对“长大”一语,有三种诠释可供思辨取舍:1.增高长重(一般生理现象),2.思想成熟(高级智能现象),3.学业(事业)有成(有为社会现象)。对三者运思比较,可以断定,按第一种含义填题,难脱肤浅;按第二第三种含义填题,能揭示人与事的底蕴,从动态变势中演绎出明确的意念。

那么,题中的空白是不是只能填写人称呢?不一定,抓住事物间的逻辑联系,又何尝不可填写动物植物静物呢?如生物小组的良种免、种植小组的新种瓜、校园内外的共青林,可透过这些特指

篇三:记叙文中的抒情

记叙文中的抒情

一、导入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抒情就是表达情思和抒发感情,是作者把自己对人、事的喜、怒、哀、乐、悲等主观感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加以表现抒发的一种作文技法。抒情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是指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在感情达到炽热的程度时, 便直截了当地把内心强烈的感情抒发、倾吐出来。这又叫做“直抒胸臆”。例如《我的老师》: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她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间接抒情就是在叙述、议论、描写中隐含着作者的某种情感, 凭借所描述人、事、景、物来传情达意。 例如:《土地的誓言》中在景物描写融入了端木蕻良对故乡的热爱、思恋。

感情又看不见,摸不着,怎样抒发抽象的感情呢?

二、如何抒情?

1、形象寄情

思念是远方游子那价抵万金的一封家书,是老华侨那视若珍璧的一包乡井土;思念是七夕时银河上的那座鹊桥,是中秋夜圆桌旁那张空椅;

思念是白发老母一次次默念儿女的名字,是驼背老爸一遍遍擦拭着装着儿女照片的相框.

化情为物,情有所托,就能具体形象

2、虚实生情

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我将眼睛微微睁开一条缝,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

这个文段好不好?有没有表达出母亲的关爱柔情?

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我将眼睛微微睁开一条缝,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那是第一缕晨曦对娇花的抚弄,那是三月里的春风对碧水的温柔,那是夏日晚霞对嫩柳的辉映,那是秋夜月光对修竹的依恋,那是冬日里的朝阳与小草的交谈!

巧用修辞,虚实相生,深情款款。

3、细节显情

作家李准说:“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品。”情感的抒发不靠空洞的言辞,也不一定要写揪心的痛、不竭的泪,而是要选择富有情致的细节,叫人读之生情,闻之心动。

古人就很懂用细节抒情的方法。归有光《项脊轩志》中有归有光怀念早逝母亲的细节描写——“母亲用手敲着门问正在读书儿子:“孩子你冷不冷?想吃东西吗?”这极普通的动作描写,这极平常的生活话语,无关紧要,极琐碎,然而从小就失去母亲的人读了,没有不感慨落泪的。

我并不十分清楚“坚韧”具体指什么,但我知道,我绝不是那么轻易地就会被困难吓倒

的人。凄风苦雨中,患病的我独自去医院挂水;夜深人静时,我独自一人在宿舍里为演讲比赛准备稿件;考试偶尔失利时,我睁大眼睛,把泪水逼回眼眶,让信念重新升腾??——《感谢苦难》

朴实语言概写的战胜苦难的三个典型细节,令人唏嘘不已,这样的文章自然倍受阅卷老师亲睐。

4、渲染、烘托点出感情

一位同学写了一篇题为《看病》的作文,文中刻画了一位认真负责的女医生。在描写她细心呵护病人之后,小作者渲染了一笔:她的白大褂上一个小小的红十字格外显眼,仿佛是盛开在雪地里的一朵红莲花,那么美丽,那么圣洁??

一个有着高尚医德的白衣天使形象就站在了我们面前,作者对她的赞美之情也就溢于言表了。

作文《一缕阳光》中的片段

车来了,又到了和奶奶分别的时候了。奶奶急了:“油要不要?米有没有?把鸡蛋捎着,那只公鸡也带走吧。”父亲拿出几张钱硬塞给奶奶。“我不要,不要!我有的吃,有的穿,要钱干什么。你们在城里花销大!”说着,钱又被塞回父亲怀中。

车子缓缓启动了;车窗外,奶奶被阳光罩着,脸上沟壑分明,久久伫立。

小作者在篇末渲染一笔:车窗外,奶奶被阳光罩着,脸上沟壑分明,久久伫立。描绘出一个关爱孩子、体贴入微的奶奶形象,抒发了对奶奶的敬爱之情。

5、小结

1、形象寄情

2、虚实生情

3、细节显情

6、渲染、烘托点出感情

三、牛刀小试

请用形象寄情法,以“春天”为话题写一个片段。

春天是杨柳枝头鼓起的芽苞,鹅黄中透着一丝浅绿;

春天是山脚摇曳的一串嫩黄的小花,在料峭的寒风中舞着柔软的身姿;

春天是大河解冻时那一声脆响,翻涌的冰块撞击依然沉睡的河岸,诉说的雄性的壮美;

春天是古老的犁铧划破惺松的土地,金黄的种子掉进犁沟溅起的那一团湿气; 春天是二月和风剪裁的新绿,是谁家新燕啄起的湿泥。

春天,在我们眼里变得具体生动起来,春天气息扑面而来。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活动二:实战训练

以“母爱”为话题,用四种抒情方法中的任何一种写一个片段。

1、母爱是放学回家后一碗香喷喷的蛋炒饭,让我浑身充满了力量。

2、母爱是寒冷冬日的一件羽绒服,温暖了我的整个身心。

3母爱是考试失败后一句鼓励的话语,让我重新有了学习的信心。

4、母爱是手术前的深情一吻,让我增添了无穷的力量、、、、、、

四、布置作业:

有人说:没有爱,我们的世界将一片荒芜。因为有了爱,我们的家园才鸟语花香,因为有了爱,我们的亲人才相亲相爱,因为有了爱,我们的生活才芳香四溢,因为有了爱,我们的灵魂才熠熠生辉??我们爱亲人,爱朋友,爱花草,爱动物,也爱家乡,爱祖国,请以“爱”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500字。

【写作指导】

1.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就是引发谈话的由头。由某个设想好的“话题”所引出的作文就是“话题作文”。本次作文以“爱”为话题,就是围绕“爱”为主题选择材料,组织作文,万不能偏离这个主题。

2.先确定写作对象,想一想你对他(她、它)怀有的感情,然后围绕写作对象,选择最能表现“爱”这个主题的材料,拟定题目,确定立意,完成整篇作文。

3.写作中,尝试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可以直接表达对某人某物的感情,也可以把感情渗入叙事、写景中,也可以托物言志。

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