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小学作文教学思路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3:18:29 小学作文
小学作文教学思路小学作文

篇一:小学作文教学的探索思路

小学作文教学的探索思路

【摘 要】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对小学生心理个性特征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提高小学生整体作文水平,是我们追求的作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关键词】小学 作文教学 积累 评价 练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0-0121-01

作文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小学作文练习更是学生头痛的科目。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对小学生心理个性特征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提高小学生整体作文水平,笔者在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主要做法如下:

一 认清性质,注重积累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是“写话”和“习作”的结合,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这既符合小学生学习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认识规律,又符合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际。阅读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总之,自己的喜怒

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

二 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作文是客观事物在学生头脑中的正确反映。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比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一篇教育性很强的文章,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把周恩来和同学们的想法做了对比,思考自己的成长,使学生受到启发。我教学完这篇文章以后,举行了一次“学习名人、名事”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了解伟人、名人的成长故事,也可以了解熟悉的人或小伙伴的成长故事,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同学们都踊跃发言,在这样的情境里,学生都能说真话、说实话。在体验别人成长经历的同时,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学习如何立志,如何自立,如何与别人相处。

三 把握要求,合理命题

习作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在教学前要充分准备,题目要有利于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有利于学生自由选择材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与想象力,不在命题上为难学生。命题作文要结合现实生活,一个好的题目,往往能起着概括全文,点明中心,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和兴趣的作用。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吐真情。作文和生活是紧密联系的,作文要靠生活积累,我们的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学写自己游览过或了解到的一处自然景观,可以写著名的

旅游景点,也可以写身边的景物。农村的孩子没有见过巍峨的庐山、水平如静的西湖、香山似火的枫林。但他们住在恬静的农村,一年四季家乡有着神奇的变化,我领着孩子们去感受田野的可爱,说一说四季的美好。孩子们的作品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的赞美了家乡的生活,有的享受着简单生活的快乐,有的则谈论了学校一天的变化。我尽量找学生的思维亮点,鼓励他们,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四 勤于动口,加强练习

作文练习要注重“书面”与“口头”相结合,培养学生写作的自觉性,平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经常给学生提供优秀作文为参考,并结合班级实际,表扬勤于刻苦写作的学生。(2)结合课文,创设情境,即兴作文,如学完《爬山虎的脚》一课后,我布置学生观察一种植物写下来。(3)利用活动时间,带领学生深入生活,使学生学会观察方法,达到视而有见,听而有闻,善于思考,现场口头描述,从生活中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写,把作文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逐句逐段地表达出来,并做到有中心、有条理、有具体内容、有真情实感。让学生主动参与写作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习作热情,使学生把写话、习作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自觉需要,切实提高作文能力。

五 注重评价,引导激励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因而对学生文章的评价不能千篇一律,更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

对基础差的学生只要有一点进步也应该及时表扬。这样做,能让好学生得到进一步的激励,更加热爱习作,也能让后进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有望不再畏惧写作。经过经常性地鼓励、练习,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望明显提高。

以上几点,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只要我们切实抓好各个环节,努力创造条件,在实践中加强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就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之,对于作文教学,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加大教研力度,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习作热情,把培养学生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和谐统一,这是我们追求的作文教学的完美境界。

〔责任编辑:李爽〕

篇二:浅谈小学作文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方法

xxx小学 xxx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入作文教学.其实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就开始重视作文教学了.从学说完整通顺的一句话到书写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门的开端。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或者是茶壶煮饺子——有话吐不出。即使是东凑西拼勉强完成一篇习作。也是内容空洞。条理分不清,或者是词不表意.马头牛嘴对不上。让教师无法修改,苦不堪言。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

(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这很值得我们今日的为“作文而作文者学习”。学生在写作中往往会遇到“无米下锅”的问题。学生的生活范围是极有限的,这种有限的生活范围又很容易造成学生感悟上的迟钝和麻木。为了让学生能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让他们能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要努力找出一点使你心动的东西来。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做一些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因而,引导学生学会真实的写作首先是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叶老说过:“阅读和写作都是人生的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习惯才行。”生活中有许多有意义的值得观察的事物,怎样使学生不错过这些宝贵的生活画面,及时捕捉住观察的对象呢?教师一要多引导,二要多提醒。比如要写周围熟悉的人,首先要选定目标,注意观察。这个人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在行为习惯上有什么特征?有没有与别人特别不一样的地方?什么地方最引人注意?类似的问题教师要经常提醒。有很多观察体会,很多灵感往往是转瞬即逝的,一不留神就会溜走。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每天写一篇观察日记,写自己的新发现,写生活中的事物,写脑中偶尔蹦出来的灵感。教师要注意引导,使那些没有观察意识、对眼前现象熟视无睹的学生,慢慢培养起观察兴趣,逐步形成观察的习惯。

(二)、作文与生活相结合

由于“作文来源于生活”,所以作为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尝试着跳出当堂完成或今天布置、明天完成的传统格局。教师可以借鉴西方小学生的一些做法,让学生跨出教室、跨出校园,跨入社会,在充分接触各种人和事之中进行有感而发的写作,这样做更能发挥写作的功能:真实的反映现实生活。

“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语),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

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例如,教师要带领我们的小学生走入广阔的生活,以拓展思维领域法国雕塑家罗丹语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些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由于生活面比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门就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事实证明,往往是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写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显生动、有形。以就是说,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把实践中的真实的感受融入到作文中去,使作文为生活服务。 (三)、阅读训练与作文教学相结合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的能力。一个学生缺乏阅读能力或者说这种能力低下,知识心理就发育不全,很难激发作文兴趣。大文学家杜甫曾深有体会地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如果生活经验欠缺,书本知识贫乏,写作时必然腹空笔涩。茅盾先生曾说:“一个作家阅读古

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会有新的心得,这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表现能力。”(《漫谈文艺创作》)。实践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继续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时间长,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需要师生双方的长期共同合作,积极参与。教师要有耐心和毅力来培养我们的学生。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还应认真运用好每篇课文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学会仿写,从而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当然,在对学生进行范文指导的过程中,我们应教育学生避免机械地照搬照抄。仿写是指仿其文(仿范文部分精言、警句),仿其格(仿范文布局、格式、结构、写作思路),仿其法(仿范文观察方法、思路方法)。学生经过反复多次的仿写练习,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方法后,就要鼓励他们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反映同一中心的题材,发展求异思维。如从不同的角度去选材表现同一中心的题材内容安排可“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还可按“顺序”、“插叙”、“倒叙”去进行一题多练。先扶后放,从仿到创,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方法。

(四)、注重平时积累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句、精彩片段等。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就让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昕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柬地表达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3、及时修改作文,加快思想交流

学生辛辛苦苦写好作文后,总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赞许,在很短的时间内,印象很深,应给予及时的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学生很容易接受,让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或别人的,或轮流交换互阅等。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修改作文的目标,要求学生能写出他们的真情实感,用通顺的语句、清楚的层次、鲜明的观点,恰如其分地记叙见闻、写景状物、说明事物、发表意见,此时,若再重新习作一次,就能上一个等级,这无疑提高了作文水平。

篇三:新课改下作文教学思路及方法初探

新课改下作文教学思路及方法初探

写作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任何时候都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写作教学改革,曾经走过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先驱者们描绘的理想境界令我们神往;改革家们创造的经验让我们赞叹。但是,在陈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下,在“应试教育” 的皮鞭的驱赶中,写作教学改革举步维艰,踯躅而行。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写作教学的局面沉闷得令人窒息;写作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严重违背学习规律和写作规律,逐步演变为纯章法、纯技巧的授受与操练。题材(转 载于:wWw.zW2.cn 爱作文 网)相似,语言雷同,限制太多,评价苛刻,这样一些痼疾的普遍存在,使学生写作的主动性、积极性、真实性和独创性受到压抑和摧残。写作教学脱离于实际,滞后于时代,真的应该脱胎换骨地改一改了。

光有思路是不够的,能力的形成还要靠训练。训练就要有目标,有材料,有步骤。为此,我们把作文训练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理论输入,传授其技巧

即教师在明确制定写作教学目标后,向学生传授写作技巧。作文想要破格,必先入格。不必让学生在写作之前陷入茫然无措,思路枯竭的状态。这一环节可以手把手地教给学生作文的一些活规矩,这样做既能使他们写作时有所依靠,又不至于抑制创新,让学生尽快“入格”。例如:为解决学生作文中人物对话死板单调的毛病,可给学生设计“人物对话”专题,分别以“人物对话”的四种格式“巧添人物辅助线”为子标题。从课下片断练习的反馈情况来看,80%同学达标,20%同学达优秀。同时对于重点的写作技巧可让学生写写自己的理解与感知,在体会中升华写作技巧。

二、写作指导,亮点展示

这一环节根据辅导的技巧内容而设计的写作题目进行常规的指导,一是消除学生畏惧写作的心理,二是让学生在写作之前能有的放矢,以保证学生能写 上一篇规矩文,让学生体验写作的乐趣与成功。三是通过指导能理清学生的写作思路,以训练学生快速成文的能力。

三、写作实践,运用亮点

这一环节要遵循当堂完成的原则,如果写作时间过长,可能会给学生抄袭范文的机会,同时也很容易打断学生的写作思维和思路。在学生具体写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强化学生运用在指导环节中已经明确的写作亮点。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可巡回进行个别辅导。

四、作文评讲,升格指导

经过充分的批改之后,教师要给学生进行讲评。依据目标,适时点播习作的差

距与得失。此时的课堂应以学生讨论为主体,教师点拨总结为主导,一定要注重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不仅传授写作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也是教改的一项重要内容。或“美文欣赏”,或“病文门诊”但要注意这里所说的“美文”或“病文”,一定要选择学生的文章,这样指导才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经过师生的讨论总结之后,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或修改或写作。即用认识指导实践,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五、范文展播,借鉴亮点

这一环节根据学生的写作情况灵活适时安排,可在“写作指导,亮点展示”这一环节后安排进行,让学生在点评范文中充分体会写作指导中教者精心设计的写作亮点,以备在写作实践中充分运用范文中的亮点。也可在“作文评讲, 升格指导”这一环节后安排进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写作实践感悟范文中的亮点,在对比中进一步明确自己作文中的失格之处,并明白失格之因和如何修改。但关键的是教者要精心选取围绕训练目标的经典范文,能真正起到范文的影响作用和学生从范文中的模仿借鉴作用。

六、修改作文,反思悟得

学生根据教者在作文上的评语和已经掌握的写作技巧,结合作文评讲的升格与失格之处,写出自己的《写后反思》,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从而逐步提升写作能力。在全面掌握写作技巧之后,能够准确中肯的评价自己的作品,同时学生通过一定时期的材料积累之后,放手让学生在找出自己作品中的失格之处以后,让学生修改作文,在修改中升格作文,在修改中运用写作技巧。

七、积累材料,拓宽视野

这里我们强调:先入求感得即抄写。抄写什么?既可抄写根据目标而定的范文佳作,也可抄写同题作文拓宽思路,更可抄写同班同年级同学的优秀作文。从心理角度看,抄与读在大脑皮层上划下的痕迹更深。此时经过的第一步的理论输入,学生往往会带着一种探究的心理认真地抄写,这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引发兴趣的抄录,特别是抄录同龄人的作文,很容易激励学生“我也能行”的写作欲望。

实践证明,以上模式可使学生掌握一般写作规律,可以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认识不断被深化,能力不断被提高,兴趣也会越来越高。作文课堂也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7个环节中,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课堂讨论的导向上(即第4个环节),点播的时间也要因为学情的不同而不同。以求对学生的指导切实有效。更为有益的是,这种拆块写的思路适合周周训练,老师也不必篇篇精批细改,只在粗略浏览之后,找出学生作文中的升格与失格之处,再给学生一些积极的鼓励性、人文气息浓的话语。那么半年之后,大多数学生就会喜欢上写作。而写作正是用心去体味、去发现平淡生活之中蕴藏着的无数朴素真理。写作使学生们自觉

地摒弃浮躁,反思生活,使他们更快地走向成熟。这才是我们这些耕耘者最大的快乐。当然,平时更要辅之以阅读训练,随笔训练,最大限度地做到教学的内涵和外延有机统一。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