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围城读后感300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04:38:58 体裁作文
围城读后感300体裁作文

篇一:《围城》优秀读后感

《围城》优秀读后感

生活是一座大围城,人一出生就困顿其中,小时候也许我们不知道,因为围城够大,城墙都离你太远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遇到三座城,它们叫做家庭、事业和婚姻,然后一生便过完了。

有的人在围城中终日无趣,一辈子都只想着怎样才能逃出来,最后蹉跎了一生,因为,其实根本没有人能逃出最大的那座城,如果你出来了,要么成仙了,要么轮回了。但有的人在城里活得风生水起,生命之花灿烂无比。

说说《围城》里的方鸿渐吧,很显然的一点,他是典型蹉跎了一生,疯狂从几座城逃来逃去的人,懦弱无比,遇到困难只知道换个环境重新开始,可是这样只能一直走下坡路,只能让心越来越暗淡。遇到困难又怎么样,为什么总要逃避,为什么不试一试呢,就算碰钉子又怎么样,没有碰钉子的人生还叫什么人生!

先说说在家庭这座城里吧,方鸿渐实在太听从家里人安排了,老家沦陷后,失了身份和地位,连钱财也没了,他听从了父亲的安排去成不了婚的岳丈家里做事,虽然在战争年代有事做是还不错的,不用计较什么人给的,但是住在人家家里就显得憋屈了,更何况还有一个丈母娘挤兑,他却懦弱的很,什么都没做,只知道逃。后来方鸿渐娶了孙柔嘉,一心只想着自己家里人,只知道回去小房子时哄哄孙柔嘉,不知道帮她在家里人面前说上一辆句话。若不是孙柔嘉这样做事情计后果打算盘的女人,估计妯娌之争、婆媳之争早闹得不可开交,连婚也结不成。在家庭这座城里他活得并不痛快,于是他逃走了,逃去了三闾大学。

战争时期的大学里,各老师都不计较学生的好坏,只计较有得教没得教,成日里勾心斗角的事情少不了。方鸿渐呢,斗得累,以至于顿生一股清高,觉得来三闾大学就是一个错误,连最后的垂死挣扎都不愿做,犯了一个错误被校长挤兑了就带着所谓的志气和孙柔嘉走了。你看,他又走了,他又从事业这座城里逃走了,没有一丝成就。

再说说婚姻的城,方鸿渐起初在船上和鲍小姐胡闹,让我都觉得方鸿渐品质甚为低下。再和苏小姐搞暧昧,只因他自己的懦弱不敢拒绝,明明已经心有所属,却总是拖着不与她说自己其实并不爱他,就这样忍心看着孙小姐浪费年华。后来又和真心相爱的唐小姐擦身而过,却也不去问个仔细,一伤心之下去了三闾大学,哪知道这是一个过错啊,明明原本能成就一段好姻缘的。最后与孙小姐草率了事,草率到让我怀疑是不是这段印刷不全呢,我想他也只想寻个了结,因此在婚姻这座城,也活得完全没有滋味。

书的末尾是方鸿渐与孙柔嘉大吵之后离家出走去投靠好兄弟赵辛楣。你看,他又从婚姻这座城里逃出来又去追求事业了。我想他一定会再逃的。我们如果像方鸿渐一样逃来逃去,无疑走到最后,我们什么事也没做成,我们谁也不是,我们的人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因此,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如果只想逃避而不是想方设法去试一试,那只有下坡路能走。像在打仗的时候,一场战争开始了,如果你想办法去打了,你有可能会输,有可能会赢,有可能会得到,有可能会失去,但是如果你永远只知道和解、赔地、割款,那你永远只(来自:WWw.zW2.CN 爱作文网)能失去。我们要在自己的城里活得风生水起,给自己的人生一个意义。

篇二:《围城》读后感

《围城》读后感

《围城》是钱钟书惟—一部长篇小说。在这部小说里,作者运用幽默的语言和毫不留情的讽刺手法,描写了主人公方鸿渐颠沛流离、无家可归的人生境遇。《围城》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主题: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是这样,对职业也是这样,人生的愿望大多如此。

主人公方鸿渐从欧洲留学回国后,进出事业、爱情、家庭三座“围城”,屡屡抗战,最后仍免不了失败的命运,书中还塑造了另一些“归海派”人物和国内的知识分子,如空虚无聊的赵辛楣,矫情浅薄的苏文纨,纯真可爱的唐晓芙,巧于心计的孙柔嘉,虚伪卑鄙的李梅亭。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运用讽刺的语言和巧妙的比喻,入情入理的发掘了人物的隐秘心理。

性格决定命运,我想是这样的,书中的主人公方渐鸿就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他虽然善良,但又有些懦弱,缺乏原则,甚至还带有一丝玩世不恭的态度,正是因为这种性格,使他身陷“围城”。其实,“围城”都是自己创造的,他想成为大人物,这出发点是好的,但他只想去改变环境,并没有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在那个时代,做个大人物不容易,必须有高尚的品质和情操,要具备很多优点……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他人的尊重,或者利用旁门左道,利用手段,做一些自己都觉得对不起自己的事情。而方鸿渐,他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面对自己的欲望,他有些亦正亦邪,他一直在两者交界处游荡。正是这种性格,使他身陷自己为自己创造的“围城”。

我认为,做人应该有原则,应该用正当的手段去达成自己的目标,如

果这个目标现在实现不了,就只能说明你自身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要多看看自身的因素。如果目标很大,可能自己无法实现,那也不要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要做事,先学做人,如果一个人连最基本的做人原则都没有,是不可能成功的。我觉得,一个人一生最大的成就莫过于学会做人,当自己已是不惑之年时,回想自己的一生,或顺利,或坎坷,但自己问心无愧,这便是一生最大的成就。

在竞争愈加激烈的今天,更多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和虚荣所困。这本书恰巧揭示了人的心灵最深处的罪恶。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躲在黑暗的角落里,或攻于心计,明争暗斗,甚至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人们在贪婪和欲望的驱使下变得可怕。这本书,更是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欲望和利益的可怕。

其实,有时我们也会身陷“围城”,但更多都是我们自己为自己创造的。我曾经也有很多烦恼和困扰,现在看来,也不足为奇了。成功要靠自己努力争取,“如果你失败了,就说明你还不够强大,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吧!”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想要成功,只能改变自己。只能是我去适应环境,环境并不会来适应我。想要打破自己身边的“围城”很简单,凡事应更多地站在客观的角度去考虑,多找找自身的原因。

围城如社会,故事如生活,但我希望:我的社会不是围城,我的生活也不仅是故事。

篇三:围城读后感

珍惜当下享受拥有

——《围城》读后感

大学时曾前借阅过《围城》,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象。只是依稀记得那个毕业于“克莱登”大学的方鸿渐,工作屡屡受挫,爱情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印象中这部小说只是对爱情、婚姻有所启发的一本书。最近一年来想选择性地读一些书,却发现今日的图书犹如菜市场上的蔬菜,需要仔细挑选才能找到合意的。为节约时间,索性找些经典来读,在此心态下重拾《围城》。仔细品读之后,惊喜不已,令我对这本书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很受启发。 作品通过讲述上世纪三十年代留学归国的方鸿渐在爱情、事业、家庭等方面的一段经历,以精妙的比喻、辛辣的笔调刻画了抗战环境下一批知识分子的彷徨和空虚,讽刺了人性的弱点和种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同时也道出了许多人生的哲理。

从结构上来看,《围城》基本可以分为三个大部分,即方鸿渐留学归来与恋爱的经历;恋爱失败后从上海赴湖南三闾大学任教半年的经历;不满三闾大学的勾心斗角、黑暗和腐败返回上海,结婚成家在报馆谋职的经历。回国后恋爱的失意、赴三闾大学途中的重重艰险、三闾大学教职员工之间的明争暗斗,成家后家庭成员妯娌之间的摩擦、围城内外的困惑,使他处处受到打击和冷遇,世事的艰辛、世态的冷酷, — 1 —

使方鸿渐感到无处藏身,他只能像关在铁笼里的困兽,虽然不断地拼命挣扎,最终却无法找到出路。因此,它是一部以看似超然的调侃语调述说人生无奈的笑面悲剧。

《围城》中所描述的男女关系诚然是这部小说的一大看点,然而它却只是钱老向读者展现的冰山一角。他用辛辣幽默的笔调勾画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众生相:如满口仁义道德,但却满腹男盗女娼的封建半旧遗老李梅亭;虚伪庸俗的,以在情场上施展手段而得意的大家闺秀苏文纨;俗不可耐的小胖子“大诗人”曹元朗;外形木讷,内心龌龊猥琐的假洋博士韩学愈;道貌岸然却老奸巨滑的三闾大学校长高松年;溜须拍马、浅薄猥琐的势利小人顾尔谦等。这些丰富的人物形象,真实地再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知识分子灵魂的空虚和精神上的病态。

事实上,这座无形的围城始终是存在的,只是钱老把30年代的这座城具体形象化了,让身处21世纪的我们看清了城中之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言之凿凿其实也是为了使我们看清我们身边同样的一座围城。当代社会,竞争激烈,高手如云,同样也存在明争暗斗、勾心斗角等种种现象。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竞争、家庭里的亲情和压力、社会上的光明与黑暗,从我们出生起就建造着形形色色不可逾越的诸多围城。我们要始终保持着一颗积极的心去创造这座围城里的异彩,让围城中的生活变得丰富。

— 2 —

不知道从何时起,我们总把问题看得很消极,“围城”已然变成了许多人抱怨当下处境的口头禅。“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透着些许的无奈。这个社会好像已经习惯了这样,或者说人类的贪婪就决定了他们无论在什么位置上都是不会满足的。就如同婚姻,当未婚者憧憬美好婚姻的同时,总有过来人语重心长的劝“坟墓还是别那么早入为好”。

昨天晚上看见一张图,是青年、中年、老年的时候,一个人的体力金钱时间的变化。其实我们不过是在不同的时间用自己拥有的换自己不曾拥有的或者已经失去的。有些东西你迟早会得到,有些东西你最终还是会失去,何不珍惜当下、享受当下?忘记了是谁说过:“人生最开心的事情,不过是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尽兴而为,做该做的,做想做的。”可是,有多少人能够体味?大部分人都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了不属于本阶段的东西上。与其斤斤计较、互相攀比,何不享受你已经拥有的?米兰昆德拉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那你至少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生活本就是一座围城,婚姻与事业、学习与娱乐、发展与落后、成功与失败,都是这座七彩城中的一种颜色,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城中的一种元素。当一切人和事因为努力和乐观而变得美好,当城中的色彩都均匀和谐时,那么这座围城就不再是一种可怕的束缚和压力,而是一个幸福的乐 — 3 —

园。没有人会试图离开她,即使是自怜自哀的方鸿渐也会喜欢,假恶丑也会被同化为真善美。

“围城”是对人生情境的一种概括,是人类理想主义和幻想破灭的一个死循环,任何情境都有两个面,但是这两个面又是紧紧相连的,在两个面的无限循环里,如果我们无法学会珍惜当下,只能永远的陷在这种消极的循环里。

— 4 —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