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高一记叙文作文教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22:30:04 字数作文
高一记叙文作文教案字数作文

篇一:高中记叙文写作教案

记叙文写作教案

一、理论准备

资料之一

高中记叙文的“三味”

从小学就开始写话、写日记、写作文,写到高中,记叙文已是再熟悉不过的文体了。但有时很困惑:许多学生的记叙文写得连初中水平都没了。究其原因,恐怕很大程度在于,这些学生并没有意识到什么才是高中记叙文的档次,也未曾为跨上这一档次而真正扎扎实实地努力。什么样的记叙文才算上档次?高中记叙文应具备的“三味”。 其一,“哲理味”。

说白了,就是文章要“有思想”。虽说记叙文写作的关键在于选材,但在多数学生生活面毕竟很窄的情况下,只强调选材的典型性还不能解决问题,还应当让他们学会“挖掘”,学会从日常小事中挖掘出新意、深意来。高中记叙文,已不能满足于把事件本身记叙清楚,如果只停留在平铺直叙一个过程,那么叙述得再清晰也是不够的。写作时应当让事件载着自己对生活的关注、认识与思考,展示自身思想成长、升华的过程,并且用恰当的抒情、议论表现出来。其实,事无巨细,只要懂得去开掘,哪怕是最寻常的事,也可以表现出自己富于个性的感悟来,也能给人许多回味与启迪。有时甚至仅是微琐细节,也可以掘出有价值的主题来,使文章因为“有思想”、有深度而登上新的台阶。若写作时不会往深处挖一挖,即使有好的素材也会写得俗之又俗的。每每读优秀作文,都不难发现,大凡成功之作,其实都是小作者生活积淀中形成的独到见解的抒写载体,或是对自己参透的人生哲理的具体诠释。请看以下几例记叙文中的点旨之句:

1、懒汉不思成材,懦夫不敢成材,庸人不善成材,成材是强者的事业。

2、坚韧是什么?坚韧就是不埋怨命运的坎坷多舛,不叹恨生活的无情磨难,坚韧就是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坚韧就是突破,就是追求,就是创造,就是希望。

3、我要学会忍受,学会把伤痛转移,就像珍珠贝一样,重塑自己的伤口,在伤处磨练出一颗又大又亮的珍珠,闪闪发光,照耀自己的人生。

4、我一直感叹生活于我只是严酷的沙漠,现在才知道,那是因为我心里没有绿洲。

5、那一段充满阳光、鲜花和赞誉的日子已成为永久的历史。它已被我紧紧地收藏在心灵的最底层,因为我明白,它很难成为自己成功之路的一级级台阶,却往往会成为通往成功的一个个温柔的陷阱,使自己在享受心灵的满足时,不知不觉地一步步走向后退。 人们读到这样的文章,犹如与小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一同品味生活,感悟人生,挑战命运,产生心有灵犀的共鸣。而这一点,小学生、初中生一般是无法企及的。高中学生就应该这样,发挥自己生活阅历相对丰富、知识积淀相对深厚,感悟能力较强的优势,有意识地从事件中提升出一些带哲理意味的思想,让它成为记叙文的灵魂而闪耀光彩。其二,“散文味”。

即文章读来韵味十足。韵味之一来自“真情实意”,优秀作文中,凭着它取胜的多乎其多。正如年幼时弹琴只能弹准音符,而长大后可以在音符中传达无尽的意味一样,高中记叙文应该在字里行间蕴含丰富的情感。叙说事件时,不能只是干巴巴毫不动情,不能只是用“笔”去写,而应该用“心”去写,用自己的动情去打动别人,感染别人,把读者牵

引到自己创设的特定氛围之中,与自己同喜同悲,同乐同愁。即使文学功底不是很强的学生,只要能将真情倾注于事件之中,渗透于字里行间,也能得到好的表达效果。韵味之二是语言的意味深长。高中记叙文的语言除了具备初中时准确通顺的要求之外,要力求“美”起来,力求蕴藉、凝练、含蓄,以有尽之言达无尽之意,给人回味与思考的余地。每一句叙述都不只是简单直白地交待事件过程,而是包含深意且伴有浓重的抒情。

请比较以下几组文章的起始句:

第一组:

1、我没有故事,只有实实在在的生活。

2、这是一件真实的事情。

第二组:

1、“路有点长,夜有点微凉,心情迷迷惘惘,和天空交换沮丧??”此时,也许只有这首歌能表达我因为考试的失败而带来的伤痛。

2、 期末考试失败了,我心情很差。

第三组:

1、五年前那个云霞灿烂的傍晚,在我的一生中是那样暗淡无光――不幸的车祸降临到我的身上。

2、五年前的一个傍晚,我不幸遇到了车祸。

以上三组的每两句话,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但表达效果却相差甚远。第一句的表达不仅给人一种文学韵味十足、语言优美的印象,而且能立时扣住读者心弦,激荡起读者的情感。

其三,“小说味”。

就是高中记叙文要有适当的虚构。也许有人要说,这不是鼓吹让学生来虚的吗?其实高中生的认识能力,远比初中时候强,他们已不再是只会就某一具体的事件认识点滴的生活真意,而是能以较为合理的、综合的、全面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生活。初中生可以不明白文学源于现实却高于现实的道理,可以不明白将张三的鼻子、李四的嘴巴、王二的额头、孙五的眼睛合成一个人的写法,高中生却必须明白,而且也能做到,这是对文学有深入认识的表现,也是具备了一定文学素养的体现。高中记叙文应当可以适当虚构,也许是生活中的一个片断、一个镜头、一句对话、瞬间情景,却可以加以想象,扩充成丰富而完整的事件;也许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却可以放到自我的生活中去抒写;也许是不同的人经历的事,却可以综合到一个人身上来表现。只要是不违背生活去瞎编乱造,只要是具备生活的真实,把存在的、可能的、甚至希望存在的现实写出来,未尝不是对生活有深刻认识与思考的体现,未尝不是具有想象力、创造力的体现,未尝不是语文功底深厚的体现。如此,高中记叙文的事件会更有典型意义,形象会更丰富,内容会更充实,主题也将更有现实意义。

高中记叙文若做到“三味”俱佳,就算到了“火候”了,这样的文章也一定会成为同龄人中的上乘之作。

资料之二

了解记叙文选材和组材的方法

1记叙文选材的原则

要想写好文章,选材是关键。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材料,靠积累。要积累,靠观察,靠收集。占有材料,途径一般有三:1、从生活中汲取。沸腾的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热爱生活,关注人生,作文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2、从书籍中收集积累。人不能事事经历,书籍为我们体味生活,理解生活提供了又一渠道。3、整合生活素材,或在原材料基础上,借假设推理而生发出新的材料。

如果说中心思想是一篇文章的灵魂,那么材料就是这篇文章的血肉躯体。中心思想是由具体材料来表现的,中心思想蕴含渗透在材料之中。因此,我们要表现一个特定的中心思想,是不能随便找点材料就写的,而需要进行认真的选择,那么如何选择材料呢?

一、材料要真实。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意在告诉我们,写文章语句自然天成,才能万古常新。自然天成,那就要写真实。只有真实,才能有真情,才能增强感染力。这个真实,可以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即自己是事情的直接参与者);也可以是耳闻目睹(自己作为旁观者)。尤其要选取真实的有个性特点的细节材料。记叙文是通过具体、形象的人或事来表达中心意思的。在写人记事时,大而空,是同学们常犯的毛病。如果能从“大处着眼,小处落墨”,即选择个性特点鲜明的细节材料来写人记事,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会收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二、材料要典型。

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最能反映事物本质,最有表现力和说服力。因此,要从众多的材料中挑出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品质总要通过事件来表现,写人离不开叙事,而这些事件的选择必须典型。典型事件有时可以是人物有代表性的重大行为,但更多的是那些看来细小平常却能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生活琐事。典型事件往往不止一件事,一般都要二、三件事以上。

魏巍同志创作《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经历最能说明这一点的重要性。他写这篇文章的初稿题目是《自豪吧,祖国》,文中用了二十多个事例来表现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这些事例虽然都能围绕中心,但由于“例子堆得太多,好像记流水帐”,所以效果不好。于是作者对材料做了果断取舍,只选取三个最有代表性的例子。这样,笔墨集中、主题突出。《谁是最可爱的人》成为传世佳作。

典型事例的安排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注意从不同角度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让人物形象丰满,立体化。

2、不平均使用笔墨,应当详略结合。一般至少有一件事要详写。

3、多个典型事例的安排上应注意衔接、过渡。通过什么方式来组接这些事例也要注意技巧。

三、材料要新颖。

俗话说,新米煮饭自来香。文章材料出新,就会有时代气息,生活味就会浓。因此要以独特的视角,选取新颖的材料。在同学们的作文中,选材陈旧比较普遍,往往千篇一律,缺乏时代气息。学生作文材料经常让人似曾相识:总是下雨妈妈送伞、老师给我补课、帮助孤寡老奶奶等等。这是不注意取材的创新,思维局限在部分材料的框架中。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这为我们选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要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这样才有可能

写出好作文。我们在写作中,要力求在选材时多下功夫,做到别人说过的话,我不原样地说;别人用过的材料,我不照搬来用。这样才能避免一般化,使人耳目一新。

四、材料要切题。就是要围绕中心选择取舍材料。中心是选材、剪裁的依据,要力求选取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果断舍弃与中心无关的材料,才能有力地突出中心。“剪裁”本来是裁缝行业中的一个术语,意思是将布料依照需要尽量剪裁,该去就去,该留就留,缝制成美丽的衣裳。写作文也如同做衣裳一样,对使用的材料也必须剪裁。剪裁,需要有依据。依据之一就是根据中心思想剪裁。一般来说,对表现中心思想起重要作用的材料,要进行详写;对表现中心思想起辅助作用的材料要进行略写;与中心思想无关的材料不管多么生动,也要毫不可惜地予以割舍。

记叙文选材四字诀

很多学生在写记叙文时,都为材料的选择而苦恼:有的同学缺乏对生活的敏感,觉得生活平凡而枯燥,没啥可写;也有的同学有一大堆材料,却不知道从何写起;还有的同学积累了相当多的材料,但不知道哪些材料是可用的,哪些是不可用的;或者哪些材料用了之后效果更好,哪些材料用了之后效果正好相反。其实,材料的选择,是没有什么固定的方法的。但在材料的选择上,却有四个字需要特别注意,可以作为学生作文选材的原则来强调一下。

一是“小”

很多同学写作文,老想写大事,觉得小事不值得写,写了也没有多大意义。可是,我们都是些平平常常的人,我们的生活中不可能有那么多“有意义的大事”可写。其实,只要认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抓住生活中那些有意义的“小”事,深入挖掘,是可以写出好文章来的。因为以小见大,本身就是文章最好的写作方法,几乎所有的大作家都是这样写的。朱自清写《背影》,那么大的作家,也只是写了一件父亲买桔子的小事。莫泊桑写爱国主义这么个大主题,也只是写了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与在学校上课的见闻(《最后一课》)。这些成功的例子不可能不给我们很多启发。

二是“真 ”

选材要真实可信,不能胡编乱造。有些同学平时不注意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到了作文课上,往往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信笔写来。这些脱离了生活真实的“故事”,不要说不能打动别人,恐怕就是自己读了也要反胃,当然更不会以情动人了。比如有的同学写老师关怀学生,总是写下雨了,老师借雨伞雨衣给学生,自己淋着雨回家;或者在路上,自己的自行车坏了,过来一个老师,拿出工具修好了;或者自己病了,老师冒雨来给自己补课,自己很感动。其实,大家都知道,生活中这样的事是很少的,而且即使有,也并不见得就能深深的感动学生。任何时候都要牢记,真实是文章的生命。写作文时,不仅要有真实的故事,还要有真实的感情。当然,文章中的真,并不是客观描绘,生活实录,而是经过提炼、升华的真实,是一种艺术上的真,是“一种生活中的可能”。三是“新”

首先,所写的人和事,必须是新的,别人没写过的,是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的。俗话说,“别人嚼过的馍不香”,别人写过的材料,自己再写,本身就有“瓜田李下”的抄袭之嫌;再说,原作者肯定对那个材料作了一定深度的研究和挖掘了,要想达到人家那个水平,也许本身就需要花费好多功夫,万一弄不好,赶不上人家,岂不是费力不讨好(当然,如果

能超越原作者,也不是完全不能借鉴)?再说了,“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肯观察,用心去注意生活,就一定能发现有意义的、新鲜的材料。所以,要尽量写自己观察到的,别人没注意的事物——在平常的事物中有不平常的发现。因为只有这样的人和事,才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使读者有阅读的兴趣。

四是“深”

要深入挖掘材料本身的意义,让读者明白所写材料在作者心中的地位和影响,并把这种影响施加给读者,以期引起一种感情上的共鸣,实现写作的目标。要想深入挖掘材料的意义、价值,当然首先要多读书,弄明白成功的作品是怎么做的。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一切大师的作(转 载于:wWw.zW2.cn 爱作文 网)品都在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多读一些这样的作品,模仿、借鉴,会对提高自己的水平有很大帮助的。比如杨朔先生的很多作品,是很适合开始学着写作文的初中学生学习的。其次,要想写的深,还离不开自己的思考。任何时候作者都要对自己文章的思想、内容、材料、语言、形式等作科学的安排,反复推敲、反复斟酌,选用最合适的表现手法,选用最恰当的句式,选用最准确的词语。要能像唐朝诗人卢延让一样,“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相信就没有写不深刻的材料了。

2记叙文组材的方法

1、截取精要法。

在记叙文中,截取事物的最精彩、最动人、最能反映其性质的闪光瞬间而加以表现的剪裁方法即截取精要法。一幅完整的布料,需精心剪裁,才能做成得体的衣服。精心剪裁作文材料,截取精要,能使文章写得精彩扼要,中心突出。材料的截取主要从三方面着手。

(1) 叙事的文章截取事情发展中最精彩、最紧张、最激烈的部分。(2)写人的文章选取人物经历中最能反映人物性格、思想,能多侧面表现人物的材料。(3) 写景要截取景物状态最鲜明的片段。

2、舍本逐末法。

它是选材中寻求新颖的反映角度的一种常见方法,它选取事物中似乎是并不重要的细枝末节的东西以反映事物的整体,表现深刻的主题。它贵在表达角度新、依材料“芥末”挖掘有价值的重大题材,常有三种方法。(1) 避开过程的叙述,截取事情的开端和结尾。

(2) 避开主体的记叙,选取事情的细枝末节。(3) 避开本体的正面叙述,选取事件侧面的蛛丝马迹。

3、以小见大法。

即采用日常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平凡小题材来表现大主旨的方法。谈身边小事而寄托深远,论人情世故而放眼世界。具体做法常有两种:(1)从一草一木、一虫一鸟的小事物中迸发出诱人的思想火花,揭示深刻的生活哲理。(2)借助日常小故事、小场景烘托时代大背景,透视出本质意义。要注意的是挖掘材料内涵要适度,挖掘的思想不能游离材料蕴涵的本质。

4、移花接木法。

把别的事物、人物、故事转借到自己作品中,借别处的题材表现人物性格,表现深刻的主题,这种方法就叫移花接木法。材料不一定是生活素材的原版,但要符合艺术的真实。它可借自己的直接经验,将体验过的事物特征转借到类似的事物上,使描写符合真实,以

篇二:必修一记叙文作文教案

苏教版必修一第 1 页

苏教版必修一第 2 页

苏教版必修一第 3 页

苏教版必修一第 4 页

苏教版必修一第 5 页

篇三:高中记叙文写作与讲评教案

记叙文教案

写作训练一

『教学目的』:以语言激发写作的自信;以文章了解学生学语文的感受和要求;在第一次作文中了解本班的写作状态,和能力的差异,选个例分类指导。差者力求达到文字通畅,表意较清楚。

『教学方法』:限时作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要点』:1、介绍范文《好吃的苹果平凡的脸》2、布置作题3、学生写作

『教学思路设计』:

学生对写作文有畏惧感,源于言之无物,下笔艰难,其实根源还在于缺少写作前的积累,包括语言词汇,生活体验,前者靠收集,后者要靠多思考,立意也好,表达也好,意在求新。了解同龄人所经历的和感悟或许会带来启发。其次,本次作文选择复杂记叙文,作为高一新生跨入新阶段的开始,了解他们在初中重点训练的记叙能力,也是一个小结。

『教学程序』:

一、导入:鲁迅说“即使是天才,他落地的第一声啼哭也决不会是一首好诗”,技巧、经验固然重要,但离开了勤奋和执着这个基础,写作也就会成文一句空话。“书山有路勤为径,柳暗花明又一村”老师认为很好地体现了这四个字。有些同学谈到写作的苦恼,想提高,询问有什么方法,老师想送上这样一句话:关注生活,勤奋思索,常写常记。(板书)自己文思泉涌的体验。

二、写作训练:

1、朗读《好吃的苹果好看的脸》 限时15分钟左右 拿出纸笔(周记本) 听读要求:(1)记下:写了一个什么故事,主要描写了几个场面

(2)写下你所感悟到的:作者由此产生了怎样的感慨、思想?

2、命题作文,写在小黑板上 ,作为新生摸底测试。

导入: 《好吃的苹果好看的脸》中有这么一段话:“许多日子以来,我嘴里衔着一枚青橄榄,酸酸的、涩涩的,而此时却嚼出了丝丝甘甜。”

其实,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又何尝没有“衔过青橄榄”呢?在你克服各种各样困难的过程中,或者在你完成挑战性任务的过程中,或者在你消除误会赢得信任的过程中,或者在你努力改变自己的处境的过程中??你不也有过艰辛、有过苦涩吗?不也尝到丝丝甘甜吗?

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以《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有内容、有中心的文章。字数在500---600字左右。书写2--5分。

要求有:1、有人物、有事件、有具体情节

2、用一个故事一组场面表达出一种思想

3、将思想蕴涵在描写之中,不是满足于线条式的过程交代,不是满足于贴标签式的议论鉴定。

三、完成构思和文章。 45分钟左右。测试评分,挑选写作基础好的15个。

具体的标准:容易操作

1、卷面是否整洁:批语,卷面整洁,满分。酌情扣分,不超过5分。

2、看错别字有几个:标记 ,写在批语处,写上正确的(该生自己还应在文中更正),

轮阅力求找出所有的。2个一分,最多扣5分

3、看有没有病句。标记 ,写成出病在何处。修改流畅

有几处病句,再在批语中写出有几处。一处1分,减至5分

(2、3项有人批,有人复查)

4、看标点有无明显错误(最易):一处1分,至5分。

各5分

5、看文章中心:①中心是否明确;②中心是否集中;

③中心是否有新意、有深度——高要求,可加分

6、看文章选材:看三点,渐进

①是否围绕中心; ②是否符合生活实际

③是否具有典型性

7、看文章结构: ①层次、段落是否清晰; ②过渡是否自然

③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 ④结尾是否呼应文题。

8、看表达方式:主要看其是否符合作文指导的要求。

如《我也衔了一枚青橄榄》要求夹叙夹议是否做到了

散文:抒、叙、议结合,结合得怎样——是否运用;运用得好否

9、看语言:①简练 ②准确

③生动形象——高要求,可加分

后5条,每条5分,酌情扣5分。

一、先按要求做前5项

二、再做全9项

三、熟练后,每人在本子上写出十个方面的具体批语。

作文讲评课

一、学生自改、互评一节课。方案如后 (周五第二节)

要重写者,构思明确要求:快速构思,想好一个故事,一个主旨,一组场面,可写下来

扩展成篇

二、准备:一人一只红珠笔,标记错别字、病句、佳句、衔接不自然的句段用什么记号,民主商量

主讲人明确评议作文的基本标准,先培训。

在评议课中实践。向全班介绍简单扼要的方向:字词句修改;结构语言的形式;主旨是什么,明确与否。或者,向全班只明确,本次作文的标准。 本次作文:选择4、5、6、8评价标准

轮流传阅:组长负责请同学在组内轮流传阅各自的作文。要求:

①首先,找出错别字。(标记下来: )

标记②句子表达的语病(不流畅、不能达意、表达错误)(标记:商讨)

③标出好句、好词,(商量用一简单标记 )

较难:(写在修改意见内,可每次作文侧重一、两点)

④主旨:是否明确,准确;高要求:有新意、有深度。“独立思考、独辟蹊径;想人之所未想,发人之所未发。

能用形象来表现思想感情,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与材料是否一致、统一,是否由文而发。找出最有新意的思想。

⑤结构:是否完整和谐,衔接是否自然合理。它讲究匀称、均衡、变异,有起承转合等骨节。“作文当自结构始”。亦即思路是否流畅?

⑥语言:是否简明、连贯、得体。高要求:记叙、散文丰富、变化、词美;议论明确、简洁、达意、有力;说明准确、简要、生动

⑦文体的体例是否把握准确,如说明、记叙、议论的基本特点

⑧文面是否整洁:书写工整、不随意涂改、修改时用常规符号(语教/98/10/26) 互改完成:每人对阅读的文章形成修改意见(每人阅读了四---六篇)。传阅完后,组内对每篇作文统一修改意见,字好的同学执笔在作文本上写下修改意见,写下评语。交给本人改正错别字并修改。下课后,按小组收齐,交给老师。(老师会对小组评改的态度和优劣加以评价)

三、教师阅卷,分类。有可能,将佳作、佳句展示出来

老师收到作文后,很快批改、分类,争取两三天内交给学生。按小组进行。做:

一,看作者本人的态度是否认真; (?好、中、差,按小组还是班)

二,看小组的评语是否合适。发现不合适的,赶快纠正过来。

三,将好文章,用小夹子挂在教室,让学生浏览。录下佳句,也挂出来。(鼓励大多数人)

作文评讲课

一、民主评议:下周四第四节。每大组佳作篇

二、方法:

全班交流。推荐在“三个一”(隐藏)要求下,从三方面评议:立意、选材、场面组接。

说长道短,评选最佳构思。为下一次开始记叙文写作“三个一”快速构思成文的训练作准备。 学生民主评议。小组一主讲人(先由组长担任,后可轮流担任)。或大组派佳作所在组。

三、 操作:最初方案,可随机而变。

①评出该次作文最好的和在某一方面最有特点的。

②鉴于时间和人数多寡,一节课评讲2---4篇。那么,分两大组,小组推荐各一篇,没有可弃权不送选;大组内各选1—2篇佳作。并推荐在某一方面最有特点的,也以大组为单位,如:主旨有创新,有思想深度的;结构有特色的;语言优美的,警人的;等等。

③大组一人主讲,一定要讲出理由,先准备好。并当场打分。若有争议,老师再引导统一认识。

?④然后,对剩下的作文,按分类标准给分,老师最后总结。多鼓励、多表扬、多肯定,一段、一句、一词也好。 (?谁给分)

计,四节课虽形成连续思考,但恐学生产生厌惧心理,试验后看。

方案2:先安排用一节课构思,连排课行文和修改。或,连排课,一节构思,一节成文

一个阶段后,再在连排课,半节课构思讨论,一节半课完成

一个阶段后,借竞争法,提高成文时间,达到:一节课构思成文即方案3

方案3:基础好,或快速作文才可调为三节课,构思成文为一节课,自改互改一节课,下周 评讲一节课。

四、小结:

一个文题会演绎出许多生动感人的故事,重要的是我们是否用心去观察了自己的生活,这个社会的过去、现在,体味生活,会发现其中蕴涵了许多启人心智的话题和哲理。我们用一个文题可以演绎出许多人生故事,散发出许多启人心智的思想主旨,也会编织出许多创意优美的场面组接。相信自己,一样能写出文辞精美的文章,重要的是,我们现在就要去写,常写,常思考,常修改。

在全班交流鉴赏,能够长善救失,好文章,好文段,小到好句都能登堂共赏,每个同学都会有机会,我们自己更要多多地创造这样的机会,让自己的文章出采。

课后记:

学 生自批、互改、评议方案

一、学会自改、互批的阶段:费时要长些。

1、操作:

(1) 两节连排的作文课,一节构思:写什么?小组讨论,各抒己见,不必统一,课堂交流什么主旨——评价最优和最下的 什么材料——选择适当的材料表达主旨

什么思路——各人讲述一遍,听者找漏洞,帮助分析

(2)第二节,各自行文

(3)第二周的作文课用第二节,学生自改、互改,下课后交给老师。

主讲人: 第一次作文发现几个写作基础好的同学作为组长,并加以培训,如何评改一篇文章,即明确作文评价标准,以领导其他学生评析。他们还要在下次课堂交流时做主讲人,据经验,一个学期的训练就会有效果。字,一月既有效果。

准备:每人准备一只红圆珠笔,老师明确作文评价标准和此次作文评价的具体要求。发作文本给小组(一、三、五向后转,形成自然的4---6人组)。

轮流传阅:组长负责请同学在组内轮流传阅各自的作文。要求:

①首先,找出错别字。(标记下来: )

标记②句子表达的语病(不流畅、不能达意、表达错误)(标记:商讨)

③标出好句、好词,(商量用一简单标记 )

较难:(写在修改意见内,可每次作文侧重一、两点)

④主旨:是否明确,准确;高要求:有新意、有深度。“独立思考、独辟蹊径;想人之所未想,发人之所未发。”

能用形象来表现思想感情,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与材料是否一致、统一,是否由文而发。找出最有新意的思想。

⑤结构:是否完整和谐,衔接是否自然合理。它讲究匀称、均衡、变异,有起

承转合等骨节。“作文当自结构始”。亦即思路是否流畅?

⑥语言:是否简明、连贯、得体。高要求:记叙、散文丰富、变化、词美;议论明确、简洁、达意、有力;说明准确、简要、生动

⑦文体的体例是否把握准确,如说明、记叙、议论的基本特点

⑧文面是否整洁:书写工整、不随意涂改、修改时用常规符号(语教/98/10/26) 互改完成:每人对阅读的文章形成修改意见(每人阅读了四---六篇)。传阅完后,组内对每篇作文统一修改意见,字好的同学执笔在作文本上写下修改意见,写下评语。交给本人改正错别字并修改。下课后,按小组收齐,交给老师。(老师会对小组评改的态度和优劣加以评价)

(4)老师收到作文后,很快批改、分类,争取两三天内交给学生。按小组进行。做: 一,看作者本人的态度是否认真; (?好、中、差,按小组还是班)

二,看小组的评语是否合适。发现不合适的,赶快纠正过来。

三,将好文章,用小夹子挂在教室,让学生浏览。录下佳句,也挂出来。(鼓励大多数人)

(5)下周作文课,学生民主评议。小组一主讲人(先由组长担任,后可轮流担任)。 做:①评出该次作文最好的和在某一方面最有特点的。

②鉴于时间和人数多寡,一节课评讲2---4篇。那么,分两大组,小组推荐各一篇,没有可弃权不送选;大组内各选1—2篇佳作。并推荐在某一方面最有特点的,也以大组为单位,如:主旨有创新,有思想深度的;结构有特色的;语言优美的,警人的;等等。

③大组一人主讲,一定要讲出理由,先准备好。并当场打分。若有争议,老师再引导统一认识。

?④然后,对剩下的作文,按分类标准给分,老师最后总结。多鼓励、多表扬、多肯定,一段、一句、一词也好。 (?谁给分)

计,四节课虽形成连续思考,但恐学生产生厌惧心理,试验后看。

方案2:先安排用一节课构思,连排课行文和修改。或,连排课,一节构思,一节成文

一个阶段后,再在连排课,半节课构思讨论,一节半课完成

一个阶段后,借竞争法,提高成文时间,达到:一节课构思成文即方案3

方案3:基础好,或快速作文才可调为三节课,构思成文为一节课,自改互改一节课,下周 评讲一节课。

写作训练二

『教学目的』:学习写复杂的记叙文

『教学方法』:限时作文。选个例分类指导。差者力求达到文字通畅,表意较清楚。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要点』:1、写作前的讲评 2、命题、提示3、学生写作

『教学思路设计』:

学生对写作文有畏惧感,源于言之无物,下笔艰难,其实根源还在于缺少写作前的积累,本次作文仍然选择复杂记叙文,但以课文《廉》为材料,既可再次熟悉课文,又可以训练复杂记叙文的写作。

『教学程序』:

一、导入:鲁迅说“即使是天才,他落地的第一声啼哭也决不会是一首好诗”,技巧、经验固然重要,但离开了勤奋和执着这个基础,写作也就会成文一句空话。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