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老舍作文素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2:04:38 字数作文
老舍作文素材字数作文

篇一:作文素材运用(文学作品和文学形象)

作文素材运用(文学作品与文学形象)

【素材展示1】

缜密的勇者,贵在敢为人先,坚持不懈。徐霞客一生只走一条路,一部《游记》映千古;司马迁一生只写一本书,一部《史记》绝唱人间;李时珍一生只种草采草写草甘为“草民”,《本草》一书堪为巨典。一生中,敢做一件事,一件对人民有益的事,一件无愧于心的事,更可谓光耀千古的事,是缜密的勇者最终的目标。没人会嘲笑刚发明时比马车还慢的火车,没人敢质疑屡受挫折才得以发明出的飞机,更没人敢否定第一个为变法牺牲的壮士谭嗣同的光辉业绩。只有敢为人先,坚持不懈,才能真正成就胸中酝酿已久的事业!(2006年高考河北卷优秀作文《做缜密的勇者》)

【所用话题】

老鹰与乌鸦(2006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目,材料作文)

【素材点拨】

文章引用徐霞客的《游记》、司马迁的《史记》、李时珍的《本草》等书籍的写作,构成排比,说明“缜密的勇者,贵在敢为人先,坚持不懈”的观点,诠释了人应该认准一条路并坚持不懈地走下去,才能“真正成就胸中酝酿已久的事业”,紧紧扣住话题。事例与观点、话题结合紧密。

【素材展示2】

我看见祥子手里拨弄着现洋,心中盘算着买车,嘴里念叨着自己的小九九,身旁老北京洋车黑漆漆的车身、亮晶晶的瓦圈,闪着光;我看见王顺发忙着擦桌子码茶碗招呼客人,手里拎着老北京的大茶壶,壶嘴徐徐吐着水雾;我看见祁家正房的清水脊子旁石榴正红,天井的八仙桌上老北京的兔儿爷昂首挺胸,老太爷微笑点头;我看见沙子龙直视徒众一言不发,心中暗道:“不传!不传!”,堂前老北京那只镖局长枪,静静倚立墙角,与主人遥相呼应??

老舍作文素材

读老舍先生的书,仿佛被书中人物引领着,游览北京的街巷,呼吸北京的气息,欣赏北京的色彩,聆听北京的节奏,感受北京的心情??老舍先生的作品,就是老北京的符号啊!

那是老北京的丝丝缕缕、点点滴滴。似一段京胡弦语,激越铿锵,余韵悠长;如一壶茉莉花茶,馥郁芬芳,回味无穷。

忘不了老舍先生品北京饮食——“良乡的肥大的栗子,过了砂糖在锅里‘刷刷’地炒着,连锅下的茶烟都是香的”,“高粱红的河蟹,用竹篓装着,沿街高声叫卖;而会享受的人们,会在酒楼里,用小小的木锤,轻轻敲裂那毛茸茸的蟹脚”——只有老北京才会有如此诱人的风味;也只有老舍先生,才能领略得如此动情传神!

老舍先生虽然祖籍山东,可他却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更无比地爱着北京。他爱老北京的一切,正如旧历年张贴的年画:喜庆、稚拙,又不失王者的大气;细致、精巧,更传达着文化的气息。老舍先生正是用自己的笔,用自己的心,以自己对北京的无比热爱,描绘出一个真实而又理想的北京,一个现实而又诗意的北京。于是,老舍先生的文字,老舍先生的名字,也因此成了北京的象征、北京的符号。

老舍先生出过国,留过洋,他自然懂得时代终究会推动“老北京”变成“新北京”,这是一种欣喜与哀婉交织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也常常在他的作品中流露出来。——《四世同堂》的主人公瑞宣,喜欢逛八面槽、大栅栏、琉璃厂,可他也惋叹“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店铺都会消失”。正因为此,老舍先生在新时代北京的舞台上,努力创造着新北京的语言和形象,创造着新北京的符号。

于是,作为北京符号发现者、热爱者和创造者的老舍先生,也成为了北京历史与现实的,北京人眼里与心中的,一座永恒的丰碑。(2006年高考北京卷满分作文《北京的符号——老舍与北京》)

【所用话题】

北京的符号(2006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目,命题作文)

【素材点拨】

本文选用的材料很典型,很有说服力,体现了考生广博的知识和敏锐的观察力。作者抓住老舍先生来选材,老舍先生就是北京的符号。文章通过老舍先生作品中对北京的描写,指出老舍先生是北京符号发现者、热爱者和创造者。文章先举老舍作品中对北京的描写,点出老舍先生的作品,就是老北京的符号啊!然后分别从老舍先生品北京饮食、用自己的笔和心描绘出一个真实而又理想的北京、在新时代的舞台上创造着新北京的语言和形象,最后点出老舍先生成为了一座永恒的丰碑。这样写来,使全文浑然一体,犹如行云流水,丝毫没有滞涩之感,而且文章语言精练,笔头功夫老到。

【素材展示3】

一切都阴暗而死气,四野无人,唯有一位劳累的过客,在尘土中艰辛地跋涉。他干渴、疲劳,他的身上满是伤口,但他没有休息。他必须往前走,尽管前面并没有路——那里有乱坟岗,也有野花野草,就是没有路。但他知道自己要向前。只要能向前,哪怕没有路,他也要走下去;他不愿回头,回到那吃人的社会、苦难的深渊。

——他就这样走着。生时,他在走;死后,他仍在走。他永远只是个过客,很少停留,只是往前走。那个疲劳的跋涉者在声音的召唤下前行,我望着他,感受着他的内心,也希望听到那神秘的声音,承担起什么,走一走那布满荆棘的无路的旅程。

先生在我的心中永远是一个旅人,一个无可奈何的跋涉者。我知道,他要掀翻吃人的筵席,他要立人,他要拖着中国走出蒙昧、走向现代。他是个战士,他要战斗。“他真冷酷,真无情”,肤浅的人们因为他战士的形象而这样评价他。但这只是对先生的误解。当用心去感受先生时,我看到了先生的悲悯、痛苦与无奈。“救救孩子”,还记得先生喊出的这句话吗?这是无奈的呼喊,这是痛苦的呼喊,只有鲁迅先生着眼点悲天悯人者,才会喊出这样撕心裂肺的话语。

“肩扛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从此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先生是有梦的,他将这个美好的梦化为了他的信念,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可是,先生仍然迷茫,面对现实,他很无奈。他只能做绝望的反抗。在肩起闸门的那一刻,他心中的希望也许早已熄灭,因为他知道很可能根本没有人愿意走过去。想着想着,我忽然又看到了那个过客的形象——先生只是在路上,只是在荆棘中开拓、前行,他并不知道如何才能实现目标,于是也永远到不了目的地。就这样,他怀着信念与梦想,永远在路上行走,流着汗水和鲜血,为后人多流下几条可以走的路,希望有朝一日,能有人找到一条路,通向他心中坚守一生的梦想。

可是,我不禁惭愧了。今天,我们还有多少人记得先生一生的奋斗,并继承他的精神,继续上路前行呢?先生死了,仍在行走;我们是生者,难道可以抛下这行走的责任吗?

不,绝对不能!我们不能在原地徘徊,沉迷于物质的世界,醉生梦死虚度一生;也不能循着套路庸碌一生。前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路,但我们不能仅仅循着那些路前进。一个民族永远需要孤独的先行者,拆下肋骨当火把,在他们从荆棘中开辟出来的新路上,照耀着人们前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责任需要自己去承担,我愿做这样的先行者。(2006年高考江苏卷优秀作文《人与路》)

【所用话题】

人与路(2006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目,话题作文)

【素材点拨】

本文先写“过客与路”,然后写“鲁迅与路”。“过客”与鲁迅,既存在着文学形象与作者的关系,又有人格上的相似点,两者联系得非常巧妙;过客所行之“路”,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为鲁迅所行之“路”作了恰当的铺垫。试想如果把开头两段去掉,效果如何?也许会大大地削弱对鲁迅这一“孤独的先行者”形象的表现力。最后几段也是神来之笔,作者联系现实,针砭时弊,写当代人文精神和责任意识的缺失,从反面突出了鲁迅“先行者”的形象,从而升华了本文的主旨。另外,对鲁迅《过客》一文的演绎,对“救救孩子”和“肩扛住了黑暗的闸门”的引用,远远超出了一个中学生的正常阅读范围,这说明作者非常崇拜鲁迅的崇高人格和伟大精神。正因为如此,所以本文感悟深刻,感情真挚,容易让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

【素材展示4】

墙上的青苔爬得老高了,湿湿的空气了仿佛也夹杂着几许青翠。这是一条古老得不能再古老的青石板路,这样的路也许也快要绝迹了吧?

路并不很狭窄,当然更算不上宽敞。高高低低的石板以及碎碎的石子把蜿蜿蜒蜒的路引向一个又一个拐角。

我忽然想起了戴望舒,想起了他的雨巷,想起了那个丁香一样的姑娘,我也好想撑起油纸伞,独自徘徊在这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这条青石板路上,是否也承载过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的优美、踌躇又轻灵脱俗的步履?几十年前的这条青石板路,是否也如现在这般寂寥与感伤?一定会有一群顽皮的孩童嬉笑着穿过,我想一定会有几个老奶奶互相搀扶、步履蹒跚地走过,我想一定会有背着绿色邮包的邮递员飞快地骑过,我想一定会有匆匆忙忙的送报少年跑过,我想,还有,一定会有无数个丁香一样的姑娘轻盈地“飘”过??

我忽然仿佛听到了一声声响亮又朦胧的脚步声,我仿佛看见了一双红色的高跟鞋,虽明却不艳,她穿着一条红底白花的旗袍,那碎碎的白花竟与白线勾织的披肩那样的相称,她婷婷地走过,脖上的珍珠摇曳,乌黑的卷发是江南如梦的情丝,她走过,遇上了拿着油纸伞,独自徘徊的戴望舒,她走过,走到这条青石板路的尽头却又忽然消失不见??

这样素雅,这样忧伤的青石板路,是否承载过无数文人的心声与愁思?一定有落魄的书生走过,一定有忧国忧民的文人走过,一定有思乡的游子走过,一定有多愁善感的诗人走过??(2006年高考江苏卷优秀作文《人与路》)

【所用话题】

人与路(2006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目,话题作文)

【素材点拨】

开头不凡,作者先用诗意的笔触,描写了一个关于“青石板路”的特写镜头,而“一个又一个拐角”非常巧妙地引出了在上面走过的一个又一个人。接着,作者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表现那些在青石板路上走过的人,既写戴望舒,又写无数文人;既写丁香一样的姑娘,又写其他无数的行人;既写一个“高跟鞋”,又写无数个“飘”过的丁香一样的姑娘。最后作者使用了好几个“是??还是??”的选择问句,不断强化“人与路”的主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全文章法之谨严。

【素材展示5】

清晨的阳光洒在宁静的书上,铺成了一条清幽、无边的路,走在这条宽广的路上,我看到很多,很多。

我看到王维从深林中缓缓走来,带着微笑,带着禅意,轻轻吟诵:“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顿时,一轮明月由心中升起,照亮了人生幽暗的道路,一股清泉由心底涌出,洗去了我尘世中的烦躁。走在这条禅意的道路上,我用深情的宁静俯视它,用恬淡去亲吻它,用真诚去抚摸它,因为,我足下的路——平淡,幽远。

????

当徐志摩“挥一挥衣袖”,走在康河的路上,我用其依恋填满了无情;当史铁生用他的轮椅滚动在通向地坛的路上,我借他的意志摆脱了散漫;当托翁走在寻找“人性真谛”的路上,他对我说:“人类的幸福才是最伟大的幸福。”顿时,我感觉肩上并不是那么轻松。(06高考江苏卷优秀作文《人与路》)

【所用话题】

人与路(2006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目,话题作文)

【素材点拨】

本文联想丰富,想象大胆,字里行间凸显出无数的路:杜甫所登的泰山之路,王维所走的禅意之路,贝多芬所辟的荆棘之路,徐志摩的康河路,史铁生的地坛路??看起来,这些“路”之间联系不大,作者用笔杂乱无章,但由于有

第5段(“清晨的阳光洒在宁静的书上,铺成了一条清幽、无边的路,走在这条宽广的路上,我看到很多,很多。”)的总纲来支撑,一切又显得合理、紧凑——路“我看到很多,很多”,但都来自“宁静的书上”,原来是作者读书时眼前浮现出了无数的路。

【素材展示6】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鲁迅先生的这句话,一直震撼着我的内心。

刘和珍们是“哀痛者”,这不难理解。列强入侵,军阀混战,国运衰败,他们为国家哀痛!鸦片横行,人心麻木,民族积弱,他们为民族哀痛!天灾频仍,征战连年,家破人亡,他们为人民哀痛!这种哀痛成为他们为国为民奋斗不息的动力,这种“哀痛”是刘和珍们的战士心灵本色!

然而,为什么称他们为“幸福者”?他们真的幸福快乐吗?我时常在心底叩问。

按庸常者的思维方式,刘和珍们被校方开除,怎会快乐?被执政者镇压,何来幸福?

于是,我不得不改换一种方式,以战士的思维去思考!

刘和珍们的确是“幸福者”,因为他们是信仰的拥有者。

篇二:作文素材库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写作素材汇编

必 修 一

第一专题 向青春举杯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写作素材: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

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角度点拨】①人要有崇高的理想和兼怀天下的志向;②青春需要激情;③迈好人生的步伐;④社会是一所学校

2.郭小川《致青年公民》

写作素材:然而迎接你们的却不尽是小鸟的悦耳的歌声/在前进的道路上还常有凄厉的风雨和雷的轰鸣??

【角度点拨】①磨难是人生道路上的风景;②要有迎接挑战的勇气;③心态决定人生道路的选择

3.食指《相信未来》

写作素材: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角度点拨】①没有绝望的人生,只有绝望的心境;②坚定的信念可以战胜一切苦难;③面对挫折;④乐观与悲观

4.潘洗尘《六月,我们看海去》写作素材:我们就是不愿停留在生活的坐标轴上。

【角度点拨】①青年人要有探索精神;②思想只有在风浪中才能成熟

5.扬子《十八岁和其他》

写作素材:孩子长大了,许多父母都会感到一些无法再把握孩子童年的惆怅。因为,孩子长大了,便不再整天粘着你了,他有了自己的思想、朋友和活动天地;他不再那么依顺,他甚至开始反叛了。但是,对于我,反倒高兴有了一个可以谈话的朋友了。有什么事情可以比自己的孩子长大得能够兼为挚友更令人满意开怀的啊!人生如有知己,应该以自己的孩子为最。是不?

【角度点拨】①什么是真正的爱;②感恩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品格;③理解是横跨代沟的桥梁;④尊重,不分辈份与级别

6.张洁《我的四季》

(1)写作素材:我没有权利逃避在给予我生命的同时所给予我的责任??我不应

白白地耗费时间,去无尽

地感慨生命的艰辛,也不应自艾自怜命运怎么这样不济,偏偏给了我这样一块不毛之地??我决不企望有谁来代替,因为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

【角度点拨】①直面艰难困苦是生命赋予的责任;②命运掌握在挑战者手里;③脚踏实地才能走出精彩的人生;④心态决定着人生前程

(2)写作素材:人要是能够期待,就能够奋力以赴。

【角度点拨】希望是人生航程不灭的灯盏

(3)写作素材:厄运只能将弱者淘汰,即使为它挡过这次灾难,它也会在另一个灾难里沉没。而强者却会留下,继续走完自己的路。

【角度点拨】①挑战人生——我们别无选择;②命运总是亲睐坚强的人

(4)写作素材: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

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角度点拨】①“负责”是最好的人生态度;②人生之路千姿百态,没有固定的模式;③活出自我才是活出了真正的人生

7.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1)写作素材:马克思17岁中学毕业考试时就写下《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科学而崇高地规划了自己的人生。

【角度点拨】①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②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

(2)写作素材: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

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暇的伟大人物。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宗教本

身也教诲我们,人人敬仰的理想人物,就曾为人类牺牲了自己——有谁敢否定这类教诲呢?

【角度点拨】①幸福不只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付出;②在“小我”与“大我”间

抉择

8.毕淑敏《我的五样》

写作素材:《我的五样》中毕淑敏通过一次虚拟的选择,完成了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

——我为何而生?她的回答是为了写作。所以,当面对“空气、水、阳光、鲜花、笔”这五样心中热爱的东西只能留下一种时,她留下了笔。因为她是作家,离开了笔,就没有了灵魂,没有了思考,没有了批判,就没有了生存的意义。

【角度点拨】①人活着必须有意义;②追求是不竭的动力;③选择由心而生

第二专题 获得教养的途径

9.赫尔曼·黑塞《获得教养的途径》

(1)写作素材:赫尔曼·黑塞认为真正的修养不应当追求功利,而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完善”。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人们在用心研究经典作品之后,便能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

【角度点拨】①塑造心灵;②人格;③修养;④读书;⑤经典的力量

(2)写作素材: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同时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来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

【角度点拨】①修养没有极致,而是一辈子的事;②执著才能永恒

10.荀子《劝学》

(1)写作素材: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角度点拨】借助于外物往往能让理想早日成为现实

2)写作素材: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角度点拨】①持之以恒;②优势与劣势

11.韩愈《师说》

(1)写作素材: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写作素材: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角度点拨】①博采众长者可成大器;②学识的高下不完全取决于年龄的大小;③青出于蓝而胜于蓝;④我们要敢于超越前人

12.王梓坤《贵在一个“新”字》

(1)写作素材:

A.青年人相信许多假东西,老年人怀疑许多真东西。(德国谚语)

B.当我完成了一般的学习过程之后,就发现自己被许多疑难和错误困住了。从这些疑难和错误里,除了日甚一日地看清自己的无知外,似乎并没有得到其他任何收获。(少年笛卡儿在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后发此感言)

【角度点拨】①只有怀疑才能发现真理;②自觉地独立思考才能少走弯路;③成熟需要时间的洗礼和风浪的历练

(2)写作素材:

A.汉代著名批判家王充自幼家贫,买不起书,他就到书店读书。因为他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得以博览群书,贯通百家,最终写成了专门的批判书籍《论衡》,立论有据,言之成理,展示了他很高的独立思考的才华。

B.爱因斯坦是科学界最善于独立思考的巨人。不要忘记,青年时代的爱因斯坦就在物理、数学等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而且对一般的自然科学和哲学,也有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知识。

C.清代诗人袁枚说:“双眼自将秋水洗,一生不受古人欺。”(《随园诗话·补遗》)这秋水,就是知识之水,就是独立思考的波涛和浪花。

D.鲁迅在《读书杂谈》中说:“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

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

【角度点拨】①渊博的知识是独立思考的前提;②独立思考是成功者的共同特点

(3)写作素材:

A.明代哲学家和教育家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B.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郑板桥说:“‘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

【角度点拨】①善于提出疑问才能快速进步;②学和问二者必须兼顾

(4)写作素材:清初思想家唐甄在《潜书》一书中说:“心,灵物也;不用则常存,小用之则小成,大用之则大成,变用之则至神。”

【角度点拨】要使思维深入必须注意思想方法

(5)写作素材:有些重大问题,需要长时间的苦战。艾立希失败了605次,才制成药物六○六;居里夫人从数吨铀矿残余物中提炼出只有几十毫克纯镭的氯化物。可以想象,他们付出了多么大的劳动。“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达生》),“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前人刻苦钻研的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们前进。

【角度点拨】①长时间的刻苦钻研是成功之母;②坚强的毅力是取得胜利的保证 第三专题 月是故乡明

13.柯灵《乡土情结》

(1)写作素材: A.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B.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根线的长度,足够绕地球三匝,随卫星上天。

【角度点拨】①家园是一辈子的烙印;②思乡之情不会因为时空的变换而消逝

(2)写作素材:

A.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子打水一场空。有的侘傺

无聊,铩羽而归。有的春花秋月,流连光景,“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有的倦于奔竞,跳出名利场,远离是非地,“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有的素性恬淡,误触尘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归去来兮,种菊东篱,怡然自得。——但要达到这境界,至少得有几亩薄田,三间茅舍作退步,否则就只好寄人篱下,终老他乡

B.比灾难、战争更使人难以忘怀的,是放逐:有家难归,有国难奔。屈原、贾谊、张俭、韩愈、柳宗元、苏东

坡,直至康有为、梁启超,真可以说无代无之。——也许还该提一提林则徐,这位揭开中国近代史开宗明义第一章的伟大爱国前贤,为了严禁鸦片而获罪革职,遣戍伊犁。他在赴戍登程的悲凉时刻,口占一诗,告别家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百年后重读此诗,还令人寸心如割,百脉沸涌,两眼发酸,低徊唏嘘不已。

【角度点拨】①故乡是人类最后的归宿;②家园不只是房舍,更是精神栖息的港湾

14.韩少功《我心归去》

(1)写作素材:著名作家韩少功暂居法国圣·纳

塞尔河雅静的别墅,面对蓝海和绿色公园,他却没有幸福感。周围没有了祖国的语言,没有了亲人的相伴,他深切地认识到故乡不是商品,不是旅游的去处,不是按照一定价格可以向任何顾客出售的往返车票和周末消遣节目。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

【角度点拨】①月是故乡明;②故乡是滋养人生的源泉

篇三:高中语文必修作文素材

必 修 一

第一专题 向青春举杯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写作素材: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毛泽东)角度点拨:①人要有崇高的理想和兼怀天下的志向;②青春需要激情;③迈好人生的步伐;④社会是一所学校

2、郭小川《致青年公民》

写作素材:然而迎接你们的却不尽是小鸟的悦耳的歌声/在前进的道路上还常

有凄厉的风雨和雷的轰鸣??(郭小川) 角度点拨:①磨难是人生道路上的风景;②要有迎接挑战的勇气;③心态决定人生道路的选择

3、食指《相信未来》

写作素材: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食指)

角度点拨:①没有绝望的人生,只有绝望的心境;②坚定的信念可以战胜一切苦难;③面对挫折;④乐观与悲观

4、潘洗尘《六月,我们看海去》

写作素材:我们就是不愿停留在生活的坐标轴上(潘洗尘)

角度点拨:①青年人要有探索精神;②思想只有在风浪中才能成熟

5、扬子《十八岁和其他》

写作素材:孩子长大了,许多父母都会感到一些无法再把握孩子童年的惆怅。因为,孩子长大了,便不再整天粘着你了,他有了自己的思想、朋友和活动天地;他不再那么依顺,他甚至开始反叛了。但是,对于我,反倒高兴有了一个可以谈话的朋友了。有什么事情可以比自己的孩子长大得能够兼为挚友更令人

满意开怀的啊!人生如有知己,应该以自己的孩子为最。是不?(扬子)

角度点拨:①什么是真正的爱;②感恩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品格;③理解是横跨代沟的桥梁;④尊重,不分辈份与级别

6、张洁《我的四季》

(1)写作素材:我没有权利逃避在给予我生命的同时所给予我的责任??我不应白白地耗费时间,去无尽地感慨生命的艰辛,也不应自艾自怜命运怎么这样不济,偏偏给了我这样一块不毛之地??我决不企望有谁来代替,因为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张洁)

角度点拨:①直面艰难困苦是生命赋予的责任;②命运掌握在挑战者手里;③脚踏实地才能走出精彩的人生;④心态决定着人生前程

(2)写作素材:人要是能够期待,就能够奋力以赴。 (张洁)

角度点拨:希望是人生航程不灭的灯盏

(3)写作素材:厄运只能将弱者淘汰,即使为它挡过这次灾难,它也会在另

一个灾难里沉没。而强者却会留下,继续走完自己的路。(张洁)

角度点拨:①挑战人生——我们别无选择;②命运总是亲睐坚强的人

(4)写作素材: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

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张洁)

角度点拨:①“负责”是最好的人生态度;②人生之路千姿百态,没有固定的模式;③活出自我才是活出了真正的人生

7、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1)写作素材:马克思17岁中学毕业考试时就写下《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科学而崇高地规划了自己的人生。

角度点拨:①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②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

(2)写作素材: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暇的伟大人物。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宗教本身也教诲我们,人人敬仰的理想人物,就曾为人类牺牲了自己——有谁敢否定这类教诲呢? (马克思)

角度点拨:①幸福不只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付出;②在“小我”与“大我”间抉择

8、毕淑敏《我的五样》

写作素材:《我的五样》中毕淑敏通过一次虚拟的选择,完成了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我为何而生?她的回答是为了写作。所以,当面对“空气、水、阳光、鲜花、笔”这五样心中热爱的东西只能留下一种时,她留下了笔。因为她是作家,离开了笔,就没有了灵魂,没有了思考,没有了批判,就没有了生存的意义。

角度点拨:①人活着必须有意义;②追求是不竭的动力;③选择由心而生

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

9、赫尔曼·黑塞《获得教养的途径》

(1)写作素材:赫尔曼·黑塞认为真正的修养不应当追求功利,而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完善”。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人们在用心研究经典作品之后,便能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

角度点拨:①塑造心灵;②人格;③修养;④读书;⑤经典的力量

(2)写作素材: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同时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来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赫尔曼·黑塞)

角度点拨:①修养没有极致,而是一辈子的事;②执著才能永恒

10、荀子《劝学》

(1)写作素材: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

角度点拨:借助于外物往往能让理想早日成为现实

(2)写作素材: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

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

角度点拨:①持之以恒;②优势与劣势

11、韩愈《师说》

(1)写作素材: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

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

角度点拨:①做任何事必须有一个准则;②标准不是传统经验的再现,而是遵循规律的必然结果

(2)写作素材: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

角度点拨:①博采众长者可成大器;②学识的高下不完全取决于年龄的大小;③青出于蓝而胜于蓝;④我们要敢于超越前人

12、王梓坤《贵在一个“新”字》

(1)写作素材:

A、青年人相信许多假东西,老年人怀疑许多真东西。(德国谚语)

B、当我完成了一般的学习过程之后,就发现自己被许多疑难和错误困住了。从这些疑难和错误里,除了日甚一日地看清自己的无知外,似乎并没有得到其他任何收获。

(少年笛卡儿在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后发此感言)

角度点拨:①只有怀疑才能发现真理;②自觉地独立思考才能少走弯路;③成熟需要时间的洗礼和风浪的历练

(2)写作素材:

A、汉代著名批判家王充自幼家贫,买不起书,他就到书店读书。因为他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得以博览群书,贯通百家,最终写成了专门的批判书籍《论衡》,立论有据,言之成理,展示了他很高的独立思考的才华。

B、爱因斯坦是科学界最善于独立思考的巨人。不要忘记,青年时代的爱因斯坦就在物理、数学等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而且对一般的自然科学和哲学,也有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知识。

C、清代诗人袁枚说:“双眼自将秋水洗,一生不受古人欺。”(《随园诗话·补遗》)这秋水,就是知识之水,就是独立思考的波涛和浪花。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