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东亚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2:59:59 体裁作文
东亚读后感体裁作文

篇一:《东亚三国志》读后感

《东亚三国志》读后感

最近几年,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乃是国内的比较文化研究界,仿佛一夜之间便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热闹态势——不但大量专业论文纷纷出炉,百花齐放;而且诸多比较文化研究所在各大高校遍地开花,枝繁叶茂。让人一下子便体悟到何谓“国际化”之于“文化研究”的巨大渗透力与影响力。然而,作为普通阅读者,细观这些并非没有含金量的文化比较专论,大多都缺乏趣味性,不免令人望而生畏,可望而不可即。

也许,在生产比较文化“产品”的作者群体中,金文学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兵”,但就是这个专攻中、日、韩三国文化研究的学者,使普通读者也走近了比较文化研究。金文学何许人也?名字听起来,

东亚读后感

倒颇有几分朝鲜族风味,而他本人,也确实是出生在中国大陆的朝鲜族第三代,儿时起便以汉语、朝鲜语为双料母语。经过四年的日本文学专业深造后,又一路东渡至日本,修成博士。这样一个任教于日本高校,以比较文学、比较文化及人类文化学为专攻方向的朝鲜族中国人,绕过了学界流行已久的中世纪欧洲与唐宋文明的学理性比照,抛开了对古典主义、文艺复兴、明清诗学的不休纠结,一路直杀回“老家”,写出了他学术生涯中的第十一本比较文化研究专著《东亚三国志:中、日、韩文化比较体验记》(中信出版社XX年1月版)。

做比较文化,一如写长篇小说,最忌闭门造车。而金文学的“特殊身份”,加上他四十几年之中于三国间不断奔走迁移的感性生活经验,以及京都大学、广岛大学的两度博士求学历程铸就的理性分析研究能力,使得这本《东亚三国志》以近五十个主题,涵盖了中、日、韩三国从文化、历史到生活,甚至性爱观等几大类内容的比较解读,林林总总,不一而足。韩国年轻人为什么能领导化妆着装时尚?为什么日本人会给世人留下吝啬冷漠的印象?三国民众在面对卡拉ok这一大众娱乐时,表现出怎样不同的性情与姿态?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刻,三国之人有怎样大相径庭的反应?翻开《东亚三国志》,似乎每一篇随笔的题目中便隐藏着一个言简意赅的答案,比如《化妆美的差异》《“aa制”文化赞否论》《玩儿文化的力学》《生的美学、死的美学》等等。

如果你还有那么一点点“文化实用主义”的倾向,这本书倒可让你不时会意一笑。金文学以他独特的比较技巧,教你一眼认出三国人的绝招,传授与三国的陌生人打交道的套路——当然,如果你正在商海遨游,那么,深入详尽地了解日韩民族的国民性,则是于东亚商战中立足的重要法宝。

身为教授的金文学创作《东亚三国志》,并不是站在一个客观的视角去综合、分析、总结,而是亲身参与,处处有“我”,以第一人称写三国、谈三国、侃三国,不时伴随着一些个人化的情绪、感触。因了作者的现身说法,更因为那些具体可感的真实遭遇,将这本书说成是一本游记随笔也不为过。比如《与三国女性的恋爱体验》中,作者不但大方“贡献”出了自己与三国女友交往中略带伤感的小故事,并戏将中、日、韩三国女子性格特征中的火爆气质以“大蒜”、“芥末”、“辣椒”做比。一句“日本女性服务好,没有怨言;韩国女性服务好,有怨言;中国女性服务不好,又有怨言”虽只是玩笑之言,却也道破了三国女性脾性上的迥异。由于在三国的高等学府中均有游学经历,作者的关注视野,也便超越了人们的日常经验。于是,便有了《东大、汉大、北大厕所文化考》这看似“不登大雅之堂”的“小道文化”研究:说日本人,厕所里所谈的政治与性往往纠缠在一起;说韩国人,直率袒露,想说就说,厕所里有“汉江大桥倒了,永丰百货塌了,泳三(金泳三)何时垮台呢?”的“大逆不道”;而一些中国同胞“秉承”现实主义的人生信条,于是北大的厕所里,便出现诸如“不管黑女白女,抓住老外就是好女”的揶揄之言。

为了更形象化地说明三国人的差异性,《东亚三国志》还配以二百多组精挑细选的图片,既有历史资料图画,也有极富设计感的现代摄影。而其排版使用的字体也不能不提:XX年初创的博雅宋,拉宽了文字,在视觉上大有将汉字从方块的禁锢中释放出来的愉悦感,看起来十分舒服。

形式上再多的创新,毕竟也只是外在要素,内容的精炼才是一本书成功的关键。一如封底的文字所言,《东亚三国志》“比较生活、民族、文化,以小见大;纵论中国、韩国、日本,入木三分”——其文风不可不谓诙谐而充满机趣:“关于吵架,韩国人光吵不动手,是儒教式的;日本人只动手不吵,是武士式的;中国人又吵又动手,是充满谋略的立体战”;“中国是大陆德行,圆滑世

故,雍容大度;日本是岛国德行,心胸狭窄,细致认真;韩国是半岛德行,自尊心强,心怀‘怨恨’”。作者这种亲和轻松的口吻,很容易让其“文化研究专家”的“精英身份”于瞬间淡化。所以,无须正襟危坐,更无须战战兢兢地把这本书当作一份比较文化的博士论文,大可贯彻古人所云的“三上”读书法——枕上、厕上或马上(车上),放肆地看,自在地读。当然,以上皆是笑言,没有半点对作者的不尊,实在是这本《东亚三国志》,能让人不时笑出声来,拍案大叫:有趣!如果阅读的地点选在了安静的图书馆或肃穆的书房——倒真有些不太适合了。

篇二:何谓中国及东亚文化认同 - 《宅兹中国》和《我们为什么要谈东亚》读后感

解决问题1: 中国为什么是现在的中国,中国概念的界定

从历史中看中国的叙述 – 中国文化认同的合法性

背景知识:

朝贡体系简介(明朝朝贡体制) - 殖民体系、条约体系

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的古代历史当中,其中以东亚朝贡体系最为典型,这是自公元前3世纪开始,直到19世纪末期,存在于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国际关系体系。东亚朝贡体系乃以中国中原帝国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网状政治秩序体系,中原王朝以天朝自居,透过册封,结合儒家思想体系,层层往外推拓。

想象的天下 –

? 自己所在地方是世界的中心,也是文明的中心

? 大地仿佛棋盘一样由中心向四方不断延伸,内圈为王所在京城,次之为华夏或诸夏,外

圈为夷狄

? 地理空间越靠外缘就越荒芜,民族越野蛮,文明等级越低

? 区分华夷的是文化而不是族群,以夏变夷,典型如泰伯开吴,箕子朝鲜等

他者出现

匈奴

突厥

契丹和女真

党项

佛教的挑战

南儋部州

人所住的世界,中央有一须弥山,在须弥山四周围绕着四大部洲,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和北俱芦洲。中国仅位于南儋部州东面。

世界中心在印度而非中国。

宋朝中国意识凸显

大汗之国对中国叙述的挑战

- 身兼蒙古大汗和中原皇帝双重身份 – 元朝

- 清朝:超越了汉族中国的大帝国,满族作为一个入主中原的族群,不仅依赖保持本身的

特点,实施异于汉族的统治,而且有效地得到了蒙古等非汉族的民族的支持,清朝统治者以中亚诸族大汗的身份,而不是中国传统皇帝的身份出现,满族只是利用了儒家的东西,清帝国与中国并非同义词,而是超越了“中国”的一个帝国。 – 罗友枝(Rawski,1998)

- 汉化是满族维持三百余年成功统治的关键,儒家化就是汉化,满清建立的是一个“中国”

的王朝 – 何炳棣(1967,2000)

- 征服王朝论:否认所有外来民族都被汉族“同化”,而是强调各民族成分的延续和传统

的影响。强调征服王朝的“超中国”意义,一是保持双重民族性的历史叙述,二是强调历史过程中异族对汉族的反影响,三是否认以现在的汉族中国,来追认一切以往的历史。以现在汉族中国的特性来追溯历史,就会把所有历史按照一个后设的目的,百川归海似地汇入“中国”。

明朝的退缩 – 重塑天下

- 确立了朝贡体系,并未清朝继承

- 对汉族文化的恢复和对异族文化的清洗

- 不征之国

清朝的中国 – 最后的天下

不被认同的天下 – 认同的瓦解

条约体系的碰撞与朝贡体系的瓦解

从现世看中国的叙述 中国政府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和中国民族问题

现代国家的法理基础:法指自然法、普适价值或者公理

国际议会联盟《自由与公平选举标准宣言》开宗明义宣称:政府的合法性只能来源于被统治者的同意,而这种同意是通过自由、公平、周期性的民主选举来表达的。

1. 民族自决()根据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在没有外部压迫或干扰的情况下,人民可以自由决定他们的政治地位,并自由谋求他们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这不得被解释为授权或鼓励采取任何行动去全面或局部地解散或侵犯主权和独立国家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统一。 - 众多殖民地国家的建立基于民族自决、南斯拉夫的解体、刚果(金)的分裂 – 形成了单一民族国家、多民族联邦、

中国政府的执政合法性: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民主富强。中华民族的崛起

从共产主义理想向民族崛起的转变。

中国的民族问题、

五族共和到56个少数民族

门巴族、珞巴族和藏族

台湾少数民族认定问题

替代的解决方案:省籍观念

军人强权政治:缅甸军政府、

宗教国家: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梵蒂冈

威权主义国家:又称其为专制政体或独裁政体。是指处于民主政体和极权政体之间的一种非民主、非极权的政体形式。特点是严格遵从政府的权威,而政府常运用压制性手段,用来维持和执行社会控制。一般指依靠各种行政手段、法令、军警以控制国民言论、结社、集会等自由之政府,现代中国。一党专政并限制其他党派的发展。

从空间看中国的叙述 边关何处 – 中国国界问题及现世国界的历史合理性

明朝的朝贡体系安排和清朝的行政体制安排是理解中国现在领土问题的关键

纵观而言,中国历代领土之盈缩,大体得到东北、蒙古和藏疆,而失去之领土大体越南、朝鲜等。 - 中国历代政治之得失 钱穆

正面介绍:中国领土的合法性基础

反面介绍:近代关于中国领土的讨论 – 日本的满洲非国论、中国革命党人的铁血十八星旗 领土争端的认识:正确认识领土之盈缩、领土争端

- 领土态度:外蒙、琉球、钓鱼岛、中印西藏领土争端

(扩张与收缩、领土谈判、未定国界)

中国历史三大人物:秦始皇(建立了统一国家的传统)、汉武帝(独尊儒术)、康熙大帝(帝国版图)

关于中国鸦片战争后版图的一般叙述:经历了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被迫开关,1870年琉球被强行整编到日本、沙俄强占伊利,1890年英俄进入帕米尔地区、甲午海战后朝鲜和台湾被日本强占。

:继承清朝的领土范围。通过平定三藩(1636-1681)、准格尔(1681-1760)和大小金川(1747-1776)通过建立满藏佛教信仰共同性维系西藏,通过满蒙联姻对蒙古怀柔,在清代中叶已经基本形成疆域广阔的帝国版图。

矢野仁一 《近代支那论》中国不能称为所谓民族国家,满、蒙、藏等原来就非中国领土,如果要维持大中国的同一性,根本没有必要推翻清王朝,如果要建立民族国家,则应当放弃边疆地区的控制,包括政治上的领属关系和历史上的叙述。

黄仁宇 《中国大历史》

台湾的中国认同:同心圆说、台湾历来不为中国重视(大规模开发台湾是清末的事情)

解决问题2: 东亚认同的发展历程,东亚是否存在认同?

- 东亚认同的边界:中、日、朝韩、台湾、越南、暹罗、缅甸

- 东亚认同的发展脉络

- 日本二战时期:大东亚共荣圈的想法及日本对中国周边研究的兴趣

- 朝鲜:明后无中华,朝鲜一直到最后一代皇帝仍沿用崇祯正朔

- 越南:改土归流、以夏变夷

- 语言问题:汉字文化圈的消亡与民族认同感的构建、语言借用与文化传播

因为书名而为此书吸引,中国宅文化研究之类的?翻开自序立时感觉似乎不是那么回事,然后注意到作者是葛兆光先生。且先看下去吧。读过几行,我意识到自己又遇到了一本对我来说很好的书,绝对值得一读的书。因为它提出了一个我未曾想过却绝对至关重要的问题,一个在我最近阅读中隐约感受却从未把握住得问题:什么是中国?

自《新宋》起爱读穿越,常自反思,假使我去到历史的一个个十字路口,如何掌权柄以复燕云。这想法,未尝不是缘于对钓鱼岛、琉球、外蒙等悉于人手的痛心无奈,对万国仰宗周的民族主义热情。不说11区,外蒙和第一岛链要能拿回来该多好。从历史上看,那都是中国领土。

最近开始读些欧洲史,隐隐解答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洛林等地可以“朝德暮法”:那些帝国大都是靠着联姻与继承,由一个个小邦国组成的,民众当然对整体概念上的国家没有像对所在城市那样的认同感。人种异同,乃至宗教冲突,无不加剧了这种倾向。没有更进一步得出民族国家是近世概念的结论,这是缺乏历史学家归纳提炼能力的体现。

由欧洲史得出的结论能否直接套用在中国?如果能,那么从十数年教育中接受的,以王朝为主线的历史即将被改写。国家的权威性被冲淡,让位于大的或小的区域化视角。汉民族

国家的版图缩小,不但已失去的不应念怀,现在不稳的似乎也可以不必非要握在手上。 对这种观点,葛先生给出了政治上正确的否定回答,我也支持他的解释。中国的近代国家概念形成,与欧洲不同。不是从共同契约与利益的角度融合,从而可以进而以欧盟或者加泰罗尼亚这样或大或小的区域化角度淡化国家色彩。由于在鸦片战争前不存在相近文化的挑战,只有游牧民族的敌对与征服。因而中国的概念是从无限的天下概念中碰壁收缩,从在区域内具有统治性的文化中获得正统性与认同感。为此,作者举出了崖山之后的“遗民”。 既然国家的意识早已形成,那么小区域可以被研究,却终究无法忽视笼罩于其上的中国这一概念。

那么大区域方面呢?所谓“亚元”的建立有可行性吗?所谓(我真心不想提)“大东亚共荣圈”又有几分历史上的真实性呢?

对此,作者的回答是,亚洲,是只存在于各自表述中的亚洲。与“西域”的多种文化互相融合不同,“东海”是在清军入关,神州陆沉之后同宗文化的分裂。在中、日、韩的语言体系中,自己都是正朔所在。因而并不存在历史意义上,至少是对今日有影响的大区域概念。 也许在十七世纪之前,即便有“日出之处皇帝致日落之处皇帝”的夜郎自大或是丰臣秀吉的野心勃勃,至少东海在整体上依然存在着某种共通的价值观。儒家广泛的影响,道教在神道教和天皇传说中的渗透等都说明了这一点。但自神州陆沉后,清朝、李氏王朝、幕府政府,甚至包括南洋各国和渐渐渗入的西洋势力,使东海开始了异化。于是朝拜成为了燕行,于是有了对赴日海员的讥讽。

从而,在日本明治维新后出于与自身定位再认识提出的“大东亚”等,绝非源自历史与文化的继承发扬,更多的是出自自身利益的考量。近来为与美元、欧元争夺储备货币权而提出的亚元,想法也许很好,也未免太过不切合实际。大区域也可以被研究,但如想从纸面落向实际,需要的是各国和地区政治家们共同的,绝大的努力甚至牺牲。难度更高于欧洲的联合。

按照本书后记中所说,一切的历史研究,要么是在加强一种文化认同,要么则是在削弱毁灭一种认同。而国家在政治上的可控性,便是依赖着基于某种文化认同感在地理上聚合的民众。不能仅仅为了学术上追求时尚,以陈寅恪“预流”之名,而有意蛀蚀立身的根基。由此,必须第二次强调,这本书在政治上无疑是正确的。

但这本书于我,更多的是提出了一个问题,而并未给出完整地解答。中国这个文化概念古已存在,主要却还是在汉族为核心的区域。边疆的问题一直存在,不仅仅是傅斯年那个时代开始严峻。既然或大或小的区域化道路皆走不通,那么是否有其它的方式可以解决要求民族独立的恐怖组织,基于历史继承的领土诉求,以及当下纷繁复杂日渐激烈的地缘政治矛盾这些问题,使得中国能通过非战争的方式崛起为富强的国家,并通过内部改革使人民幸福安康?

毕竟,即便是移民,成长的印迹也会依然残留。西方永远是他者,邻国相似也终究是临者,自己的本源,还是中国。

篇三:文化随笔集《东亚三国志》读后感

文化随笔集《东亚三国志》读后感

最近几年,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乃是国内的比较文化研究界,仿佛一夜之间便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热闹态势——不但大量专业论文纷纷出炉,百花齐放;而且诸多比较文化研究所在各大高校遍地开花,枝繁叶茂。让人一下子便体悟到何谓“国际化”之于“文化研究”的巨大渗透力与影响力。然而,作为普通阅读者,细观这些并非没有含金量的文化比较专论,大多都缺乏趣味性,不免令人望而生畏,可望而不可即。

也许,在生产比较文化“产品”的作者群体中,金文学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兵”,但就是这个专攻中、日、韩三国文化研究的学者,使普通读者也走近了比较文化研究。金文学何许人也?名字听起来,倒颇有几分朝鲜族风味,而他本人,也确实是出生在中国大陆的朝鲜族第三代,儿时起便以汉语、朝鲜语为双料母语。经过四年的日本文学专业深造后,又一路东渡至日本,修成博士。这样一个任教于日本高校,以比较文学、比较文化及人类文化学为专攻方向的朝鲜族中国人,绕过了学界流行已久的中世纪欧洲与唐宋文明的学理性比照,抛开了对古典主义、文艺复兴、明清诗学的不休纠结,一路直杀回“老家”,写出了他学术生涯中的第十一本比较文化研究专著《东亚三国志:中、日、韩文化比较体验记》(中信出版社2006年1月版)。

做比较文化,一如写长篇小说,最忌闭门造车。而金文学的“特殊身份”,加上他四十几年之中于三国间不断奔走迁移的感性生活经验,以及京都大学、广岛大学的两度博士求学历程铸就的理性分析研究能力,使得这本《东亚三国志》以近五十个主题,涵盖了中、日、韩三国从文化、历史到生活,甚至性爱观等几大类内容的比较解读,林林总总,不一而足。韩国年轻人为什么能领导化妆着装时尚?为什么日本人会给世人留下吝啬冷漠的印象?三国民众在面对卡拉OK这一大众娱乐时,表现出怎样不同的性情与姿态?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刻,三国之人有怎样大相径庭的反应?翻开《东亚三国志》,似乎每一篇随笔的题目中便隐藏着一个言简意赅的答案,比如《化妆美的差异》《“AA制”文化赞否论》《玩儿文化的力学》《生的美学、死的美学》等等。

如果你还有那么一点点“文化实用主义”的倾向,这本书倒可让你不时会意一笑。金文学以他独特的比较技巧,教你一眼认出三国人的绝招,传授与三国的陌生人打交道的套路——当然,如果你正在商海遨游,那么,深入详尽地了解日韩民族的国民性,则是于东亚商战中立足的重要法宝。

身为教授的金文学创作《东亚三国志》,并不是站在一个客观的视角去综合、分析、总结,而是亲身参与,处处有“我”,以第一人称写三国、谈三国、侃三国,不时伴随着一些个人化的情绪、感触。因了作者的现身说法,更因为那些具体可感的真实遭遇,将这本书说成是一本游记随笔也不为过。比如《与三国女性的恋爱体验》中,作者不但大方“贡献”出了自己与三国女友交往中略带伤感的小故事,并戏将中、日、韩三国女子性格特征中的火爆气质以“大蒜”、“芥末”、“辣椒”做比。一句“日本女性服务好,没有怨言;韩国女性服务好,有怨言;中国女性服务不好,又有怨言”虽只是玩笑之言,却也道破了三国女性脾性上的迥异。由于在三国的高等学府中均有游学经历,作者的关注视野,也便超越了人们的日常经验。于是,便有了《东大、汉大、北大厕所文化考》这看似“不登大雅之堂”的“小道文化”研究:说日本人,厕所里所谈的政治与性往往纠缠在一起;说韩国人,直率袒露,想说就说,厕所里有“汉江大桥倒了,永丰百货塌了,泳三(金泳三)何时垮台呢?”的“大逆不道”;而一些中国同胞“秉承”现实主义的人生信条,于是北大的厕所里,便出现诸如“不管黑女白女,抓住老外就是好女”的揶揄之言。

为了更形象化地说明三国人的差异性,《东亚三国志》还配以二百多组精挑细选的图片,既有历史资料图画,也有极富设计感的现代摄影。而其排版使用的字体也不能不提:2004年初创的博雅宋,拉宽了文字,在视觉上大有将汉字从方块的禁锢中释放出来的愉悦感,看起来十分舒服。

形式上再多的创新,毕竟也只是外在要素,内容的精炼才是一本书成功的关键。一如封底的文字所言,《东亚三国志》“比较生活、民族、文化,以小见大;纵论中国、韩国、日本,入木三分”——其文风不可不谓诙谐而充满机趣:“关于吵架,韩国人光吵不动手,是儒教式的;日本人只动手不吵,是武士式的;中国人又吵又动手,是充满谋略的立体战”;“中国是大陆德行,圆

滑世故,雍容大度;日本是岛国德行,心胸狭窄,细致认真;韩国是半岛德行,自尊心强,心怀‘怨恨’”。作者这种亲和轻松的口吻,很容易让其“文化研究专家”的“精英身份”于瞬间淡化。所以,无须正襟危坐,更无须战战兢兢地把这本书当作一份比较文化的博士论文,大可贯彻古人所云的“三上”读书法——枕上、厕上或马上(车上),放肆地看,自在地读。当然,以上皆是笑言,没有半点对作者的不尊,实在是这本《东亚三国志》,能让人不时笑出声来,拍案大叫:有趣!如果阅读的地点选在了安静的图书馆或肃穆的书房——倒真有些不太适合了。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