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学步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08:27:49 体裁作文
学步读后感体裁作文

篇一:读后感

读《小鹿斑比》有感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今天,我觉得我又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我非常有幸地读了《小鹿斑比》这本书,它让我深受启迪,感触颇深。

《小鹿斑比》叙述了小鹿一生的成长过程,故事从斑比蹒跚学步到与朋友奔跑嬉戏;从牙牙学语到与朋友谈话交流。在这期间,斑比品尝了酸、甜、苦、辣的生活,感受了森林的现实与残酷。在这个过程中,他享受了母爱、友爱,得到过大家的帮助与引导。也亲眼看到人类对大森林的破坏,对同伴的杀害,他内是希望,是悲愤,是忧郁。小鹿斑比用双眼见证这一切,用语言表示这一切。它在这过程中学习、锻炼,练就了非凡的本领。

这是一本充满关心和温暖的书,既向我们展示了动物的聪明与智慧,又向我们说明了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斑比的智慧让我们敬佩,同时,它的独立与坚强让我深深着迷。它能够分辨味道,判断是非,还能无声无息的一边轻轻地走路,不打扰别人……

但在斑比活泼可爱、冷静聪明的背后,还揭示了人类的残酷与无情。人类猎杀动物,破坏自然的行为,让我深感痛心。自然界必定是平等的,人类是不能随意地杀害动物的,人类这种欺强凌弱、强取豪夺的做法,破坏了大自然,也伤害了自己。人类已遭受和将要面临的所有自然灾难,不都是自己不尊重大自然带来的吗?所以,我们要增强保护意识,保护自然,善待自然,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合上书静默,我忽然感觉到了斑比的可爱与独立,鹿王的严厉与关怀,松鼠的友好与帮助,妈妈的放手与鼓励……

读《西游记》有感

读了《西游记》,我深有感触,故事中的曲折的情节让我迷上了它。 这本书的作者是吴承恩,他为我们讲述了唐僧师徒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在九九八十一难之后,取得了真经的事情。

书中共为我们塑造了四个鲜明的形象,其中孙悟空有着寻求自由的强烈愿望。他拥有无穷的本领和智慧,坚定的意志和见义勇为的举动。一路上师徒四人,受尽各种各样的磨难,孙悟空冒着生命危险降妖除魔,一心保师傅西天取经。它本领高强,会七十二变、火眼金金、腾云驾雾……我最喜欢的就是孙悟空了。

书中的主角之二就是唐僧了,唐僧虽然比较啰唆,但他举止文雅,立场坚定,心地善良。他连一只小虫都不愿踩死。他一心向善,还很信任他人。他不辞劳苦,意志坚强,不为财色所迷惑。

猪八戒是唐僧的二徒弟,是孙悟空的好帮手。他性格温和、憨厚单纯,但爱占小便宜,整天好吃懒做,迷财迷色,难分敌我。他对师傅的话言听计从,忠心耿耿,为取得真经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书中另外一个人物沙悟净,就是唐僧的三徒弟,沙僧法力不强,比悟空、八戒稍显逊色,但他勤劳稳重,忠心不二。

书中写了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不经想到了自己,有时候做事我总是虎头蛇尾、半徒而废,我不禁惭愧,自己为什么不像他们那样坚持到底,勇往直前呢?只要我把一件事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地去完成,都做好了,哪怕失败了也无憾了。

《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之一,希望大家能在空闲之余去看看,你总会发现属于你的那份收获!

《童年》读后感

在暑假里,我看了高尔基写的《童年》,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习气,很好看。

《童年》是自传体小说,文中的主人公阿廖沙生活很不幸,但是悲惨的童年并没有就此沉沦,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让他在成长之路上度过了重重难关,最后成为一个很有出息的人。读完《童年》这本书,我认识了善良又乐观的阿廖沙;心地善良又宽厚仁慈的外祖母;自私又虚伪的外祖父;能干又淳朴的茨风尼克;见多识广的彼得大叔;倔强、内向又有反抗精神的母亲;机智的父亲,傲慢无礼的继父…… 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个阴暗的家庭里度过的,他备受欺负,但他非常坚强。他敢于挑战外祖父的权威,敢于与鞭子做斗争,他会自力更生,他聪明懂事又能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整本书真实地描述了阿廖沙苦难的童年生活,展现高尔基对光明的不懈追求,并且讲述了许许多多的人物,描绘了一些劳动人民的最真挚淳朴的生活状态。

我们的童年是在一个和谐又温暖的家庭里度过的,没有高尔基写的阿廖沙的坚强、勇敢和自立,我们向来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常常遇到一点儿事情或一点儿挫折就经受不起,没有一个乐观的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我想,我们应该适时的改变一下自己。 这本书令我印象深刻,大家快来看看吧!

游五泄风景区

8月19日,我在浙江诸暨游五泄风景区。

不到六点,我就乘上大客车。一路上,柳树为我们歌唱;柏树为我们打气;小花小草为我们跳舞。天蓝蓝的,映着那洁白的云朵,我一路开心,一路欢笑,大约过了一个半小时我就到了目的地——国家四A级景区“五泄”。

到了五泄,风景真是美不胜收。绿油油的银杏树叶像一把把扇子,随风摆动;红彤彤的玫瑰发出了缤纷的光彩。走着走着,就能看见一座精美的石桥,桥身上刻着几条巨龙,桥柱上面有一朵又一朵的莲花,头和尾还有奔跑图案的小石狮子,桥下有清澈见底的小溪流。一路上有古老的竹楼、茶馆;有卖臭豆腐的地方;还有诸暨特产——现做现卖的花生糕。

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第五泄,第五泄像蛟龙出海一样,轰轰烈烈,瀑布直流而下,冲激水面,溅起忽大忽小的浪花。那浪花好似白莲一样,朵朵纯洁美丽。水清得很,能瞧得见不少鱼虾;水绿得很,像是一块块翡翠。山岙上长满了树木,在山水之间嬉戏,让我一下子感觉神清气爽。

爬上楼梯,走过木桩,就来到了第四泄,原来第四泄是第五泄的源头。第四泄两旁的山很高,也很靠拢,只留下了一点儿空隙,可第四泄更加威猛,好似烈马奔腾。池下面有一个又一个小泡泡。站在四泄处眺望,山上长满了绿色植物,寻觅许久才找到一小朵黄花。 接着弯延而上,就到了第三泄,第三泄上有许多巨石,整个瀑布被分成了几段几段,有的神采飞扬、快马加鞭;有的细水慢流,安静地流淌;有的大浪滔天,像顽皮的孩子般往行人身上泼水,真是千奇百怪。

看了不同的瀑布,它们一个比一个凶猛,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加了把劲往上走。

到了第二泄,水势不经小了起来,我们又往前走,只见第一泄隽秀奇巧,很是美丽。原来第一泄是源头,再到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泄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是太棒了,我心想。

五泄风光无限,期待下次再来游玩!

篇二:读后感

学习《最家长,祝你幸福》心得体会

在这几天的时间里,我认真通读了《最家长,祝你幸福》校园专刊,深受启发,在孩子刚刚起步的时候能看到这么好的刊物,也可是说恰逢其时,这将对每位家长在今后的孩子成长过程中起到很好的引导效果。现就我通过学习受到的启发体会与大家共勉:

首先,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父母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不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败。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其关键在于“定位”:

1、不当老师,当朋友。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问题,便迫不及待地当起了老师,这是很危险的。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父母要积极地影响与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内心世界便无从谈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诀是呵护其自尊,维护其权利,成为其信赖和尊敬的朋友。

2、不当先锋,做战友。在人生竞技场,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既要善于发现和赞美孩子,还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战友,不要充当先锋当保护伞。

3、当好镜子,加强沟通。孩子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但他们通常只能依据他人的反馈来认识自己,这时父母的“反馈”作用即镜子的作用就很重要了。学做“镜子”,才能帮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识,才能让孩子不害怕父母的“权威”,转而和父母沟通。

其次,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习惯重在(来自:WwW.ZW2.CN 爱作文 网)养成,细节决定命运。再也没有什么比习惯养成更重要了。父母如果不注重每一个细节,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无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来。

1、一切从习惯培养开始。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智育是良好的思维习惯,德育是细小的行为习惯,素质教育更加体现在人的细小的行为上。大量事实证明,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的一切都应从习惯培养开始。

2、习惯养成绝非一日之功。习惯是个大问题,是大智慧。良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其主要原则是: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求变化,快反馈,勤矫正。习惯养成关键在头三天,决定在一个月。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权利,让孩子在习惯养成中发挥主人作用。

3、通过习惯培养铸造品格。教育犹如海上行船,必须按正确的航线行驶,否则,船越大越有触礁沉没的危险。人的品质,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家庭教育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但人格的培养问题通常很难落实到具体操作上来。不过,研究者发现,习惯与人格相辅相成,习惯影响人格,人格更会影响习惯。正派、诚实、责任心、爱心、合作精神、讲究效率等品格都可以通过习惯培养来铸造。

最后,引导孩子学会学习

吸引孩子热爱学习、引导孩子学会学习是父母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父母的真正魅力所在。

1、孩子厌学是有原因的。放任不管,任其潇洒;乱管瞎管,种瓜得豆;唠叨数落,肆意打骂;代替包办,制造“机器”……父母若采取如此种种不明智的做法,只会使孩子越来越不爱学习。孩子不爱学习只是表面现象,背后一定有原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没有找到孩子最擅长的方面?是没有科学用脑?是父母阻碍了孩子的“玩中学”的天性?是孩子没有意识到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找到背后的原因,才可能帮助孩子走出厌学的阴影。

2、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潜能是可以激发的。孩子缺乏求知欲,通常不是父母的影响或者严格要求不够,而是阻塞了孩子的兴趣。兴趣(好奇心)、梦想、成就感、质疑、感恩、发奋、发愤等都是疏通和启发孩子求知欲的通道。而对于孩子来说,所谓竞争优势就是潜能得到有效的开发而已。心情、开窍、暗示、遐想、砥砺、计划是激发孩子学习潜能的六大原则。潜能开发虽没有绝对的“时间表”,但也有步骤,比如建立目标、控制情绪、磨砺意志、专注于一点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3、孩子考第一是有方法的,“爱学”是“会学”的前提,而“会学”是“爱学”的保证,“会学”才能“学好”。孩子要想考第一,必须要掌握一些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好方法,如:按计划完成、认真写字、慢慢看课本、整理错题、随手笔记、无私帮助同学、高效率考试、自由自在地作文等。现在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步入了一个新的误区,即盲信盲从甚至痴迷于所谓成功教子的家教经验,但这些经验听着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它

们没有“可迁移性”,如果只是一味的克隆、模仿,不但不能落实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反而容易“邯郸学步”,适得其反。

篇三:《谈美》读后感

《谈美》读后心得

读完朱光潜先生的《谈美》,感觉这部书不像是在谈深奥的美学,而更像是一部介绍美、鼓励年轻人去发现美、创造美的书。朱光潜先生在这部书里面所提到的美,也并非完全是哲学意义上的“审美”,而是更多的在探讨自然美、艺术美、人生美,这些我们在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美的事物。

朱光潜先生开篇就开始谈如何发现美。究竟美在哪里?究竟什么是美?人和人的看法多有不同。正如书中提到的关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的问题所展示出来的,画家认为是美的古松,在植物学家与商人眼中却只不过是一株客观实在的,实用的植物。按照朱光潜先生在书中所说,正是因为植物学家与木商不能够跳出他们的专业的实用范畴才不能发现古松自然的“盘屈如龙蛇的弦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这种观点很有道理,可能也就是常说的“审美无功利”的通俗易懂的说法。但是,等到后面又谈到创造美的部分时,这种观点未免又有一点片面了。

“许多轰轰烈烈的英雄和美人都过去了,许多轰轰烈烈的成功和失败也都过去了,只有艺术品真正是不朽的。”的确,真正的艺术品自然会永垂不朽,但如果脱离了孕育它的历史环境,再伟大的艺术品也是无从产生,更别提什么永垂不朽了。朱光潜先生如此说,当然是为了纠正人们对于审美无用的误解。说动人心魄的历史于我们无意义而《短歌行》于我们亲切,其实是漫长的时间已经把厚重的历史和我们的实用的范畴远远的疏离开来,让我们有机会以身处之外的心理来享受历史的跌宕起伏。艺术品作为一种对历史的记录或演绎,为我们带来美的享受。这种美的享受大概不是当年历史的亲历者所能感受到的。

当局者迷,旁边者清。优秀的艺术作品应该是既有主观又有客观,或者说既要有作者的情感又要能跳出情感来客观审视。朱光潜先生在书中也多次提到,虽然艺术来自于生活,但是艺术所用的情感却并不是生糙而是经过反省的。书中说,“艺术家在写切身的情感时,都不能同时站在这种情感中过活,必定把它加以客观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为站在客位的观赏者”。也就是说,在艺术家亲身经历人生的大起与大落之时是无法将这种情感客观的表现出来,而非要等“痛定思痛”,心绪得以跳出之时才能够将自己的情感作为材料进行加工和创作,产生艺术品。而这种由主观到客观的过程,也即是摆脱实用性的过程。

当然,除去艺术家的亲身经历,还有很多优秀的艺术作品是基于虚构的人生感受。既然没有实际的亲身经历可以跳出,就需要艺术家能够将自己融入所要刻画人的心境与生活中去,去获得主观的情感已获得可以客观刻画的材料。美的艺术的创作,既不可过于主观而物我不分,也不可绝对客观而令作品趣味索然。

此时说到底,发现美的过程即是脱离实用性、逐渐走向客观的过程。人事景物,脱离了我们的日常实用,其中所蕴含的美感才有机会被我们所发现。

既然发现了美,就要去欣赏美。我们常常感到,自然风景是不变的,可是人与人对它的感受却千差外别。这种对于事物的审美差异,正如朱光潜先生书中所说,始于我们在欣赏时的“移情作用”的差异。我们之所以对于同一审美对象有着不同的审美感受,首先是因为我们由于不同的心境和经历,对于物产生了不同的心理活动。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心情愉快时看秋风扫落叶或许会对自然的变化赞叹不已,而当我们心灰意冷时恐怕再见此情此景只会徒增心中的悲凉。根据书中的观点,我们的移情作用往往是带有无意的模仿。我们听舒缓的音乐感觉舒缓;听雄壮的节拍会感觉心潮澎湃。我们之所以会因为不同的音乐产生截然不同的情感,不是因为音乐本身有高低、长短、急缓、宏纤之分,而是因为我们在聆听舒缓的音乐时心思不由自主的模仿曲调节拍进行舒缓的活动,进而勾起了我们记忆里面某种舒缓的人生体验,从而让我们产生了所谓的“共鸣”。

因此,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的那样,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反照。我们虽在移情中模仿着外物,却也在模仿中加入自己的体验,也在进行着某种创作,而这种创作产生了我们千差

万别的审美体验。

然而,我们什么时候知道我们是在审美呢?审美的过程似乎就像在做梦。我们在做梦时通常不会意识到梦境,只有等梦醒之后才隐约对之前的梦境有所唏嘘。同样的,我们对于一件艺术作品的欣赏越入迷,我们就越难觉察到自己是在欣赏它,也难以察觉自己在审美中所享受的快乐。这种感受似乎与上面的“审美脱离实用”以及“客观”的原则相悖,因为既然我们已经沉浸在对作品的欣赏中,又如何断言我们已经和作品脱离了实用的关系了呢?

朱光潜先生谈到美感有两个要素:一是目前意象和实际人生中也有一种适当的距离,二是在观赏这种意象时,我们处于聚精会神以至于物我两忘的境界,所以于无意之中以我的情趣移注于物,以物的姿态移注于我。要说明这两点,就要分明“快感”与“美感”二者。正如之前所说,我们欣赏艺术作品感到满足,喝水、饮食异能感到满足,这二者之满足究竟有什么不同,是区分“美感”与“快感”的关键所在。根据朱光潜先生的观点,我们因为满足实用的需要而产生的快感总是与体验同时发生的。也就是说我们觉得某种饭菜可口,这种体验只是发生在我们品尝这种食物的过程之中。相反的,我们从欣赏艺术作品所获得的满足却发生在我们欣赏艺术作品的行为之后。“在聚精会神之中忘记自我”,也正是指在审美的过程中脱离了我们的实际人生从而进入到一种拜托了物质实用的“物我两忘”境界了。这样看来,我们欣赏艺术作品而获得美的满足也的确是一种脱离了主观与实用的感受。

那么在这里,我认为就有必要想一下我们在上面所提到的“聚精会神的欣赏”中究竟在想些什么。我们在阅读诗文时,常常有因为文章句子打动内心而想入非非之时。这种联想的行为在书中并没有被算作是审美的过程。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在联想的时候已经脱离了艺术品本身,而转入对于我们实际人生的某种回忆性质的思考中去,因此无功利的欣赏也就中止了。当然,在我们从这种主观的联想中重新转入对艺术本身的欣赏时,审美的过程也会延续。

美感既然是我们内心脱离了“物我”的活动,那么我们究竟要如何创造美呢?或者说,我们创造出什么样的艺术才算美呢?这里朱光潜先生用了七个章节来谈规律与创新的关系。正如书中所提到的:“艺术家从模仿人手,正如小儿学语言,打网球者学姿势,跳舞者学步法一样,并没有什么玄妙,也并没有什么荒唐。不过这步功夫只是创造的始基。没有做到这步功夫和做到这步功夫就止步,都不足以言创造。我们在前面说过,创造是旧经验的新综合。旧经验大半得诸模仿,新综合则必自出心裁。”

作者的观点认为,好的作品一方面来源于想象与情感的运用,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对格律、规则的因袭。我们在诵读诗文的时候常常一方面折服于作品或雄浑或细腻的构思,另一方面也感叹于作品流畅的音律与和谐的结构。构思固然出自艺术家之手,而音律与体例则是世世代代沿袭的产物。一种文体,创立之初往往新颖却粗糙,临近衰亡却华美而乏味。所谓的格律,也不过是诗人一代代传下来,约定俗成的诀窍而已。前人发现这样作文朗朗上口,后人便也模仿前人的格式,长久以来才形成了固定的格式。一种文体的衰败,其实是后人对于前人所创再无法创新,从而过于关注躯壳而失掉了对于生活本质的艺术的表达的结果。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如果想要懂得如何去创造美,就要大胆的、大量的去欣赏美。对于创作而言,极重要的灵感就是出自持续不断的,广泛的审美所积攒下来的潜意识活动。虽然艺术的门类繁多,但我们对于美的感受却是相通的。只有多去欣赏美,我们才能在潜意识里面积累足够多的情思,从而碰擦出宝贵的灵感火花。

我们中的大多数虽然无法成为优秀的艺术家,但懂得以跳出实用的眼光去“玩味”生活,去欣赏人生,我们也会从着“无所为而为的玩索”中体味到无限的乐趣。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