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珠算观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05:31:26 体裁作文
珠算观后感体裁作文

篇一:《家庭教育讲堂》观后感 ——静待花开

静待花开

当一个孩子呱呱坠地,一粒神奇的种子就开始发芽。所谓神奇,是我不知道她终究会开出什么样的花朵,火红热烈,清新脱俗抑或坚韧不拔。

做为父母的我们能做的,唯有护她健康,给她快乐,让她成长出自己的思想,拥有独立的智慧??这个过程漫长、充满未知。面对这些未知,我们也在学习和成长,与孩子一起享受成长的快乐,体验成长的“艰辛”。我总觉得,孩子是父母的第二生命,贴切又深刻。她不仅是我生命的延续,更让我体会一次从幼小无知、懵懂学步到心智逐渐成熟的过程,这是自己人生中并未体会过的感受,在孩子身上我们得到新的体验。

当我从孩子手中接过《家庭.未来.中国梦——重庆家庭教育讲堂》课程表的时候,再一次的意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于是手机上多了家庭教育讲堂的备忘录,希望能在讲堂里找到陪伴孩子成长的“密码”,不仅仅是为了这篇文字更是为了以后遇到问题时有个指导。

进入小学之前的时光,对于孩子和父母来说都是轻松惬意的,我总认为孩子在玩乐中认知的东西比被迫的认知更有效。孩子进入小学之后,一度让我很紧张,我怕我们秉承的放养模式让孩子无法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和进度。

现在回头想一年前的时光,或许正是我们之前的放松让孩子乐观向上,不俱未知实现幼儿园与小学的“无缝焊接”。孩子适应特别好,而且对于新环境充满兴趣,诚如第一讲的《相信世界 享受美好》,父母的乐观就是对孩子的良好引导。

我家孩子一直比较安静,平时闲暇时间更喜欢坐下来画画、阅读或者一个人自己玩玩具。我们的时间有限,能带她出去游戏的时候更是少得可怜。幼儿园的时候每晚可以出去走一走,上了小学这样的时间就彻底没有了。我们回家已经六点多,等我们做好晚餐,检查她的作业、签字,余下的时间复习预习,偶尔有点其它的事情,保证在九点半之前上床就不错了。我一直觉得她的运动细胞超级

缺乏,就算我们鼓励她,和她一起去运动,她能持续的时候能特别的短。

一年级为了参加运动会,因为压力的存在她才学会了拍皮球,而轮滑、自行车基本都是半途而废,根本没有其他孩子的活力跳脱。听完《家庭生活方式与儿童健康》这一讲之后,觉得我们家庭都应该行动起来。当天晚上我和孩子一起制订了一张作息时间表,孩子的早起时间从六点半提前到六点一刻,之后有半小时的“运动”时间。晚上的时间比较紧迫,为了时间能宽裕些,能独立完成的作业务必在妈妈下班前完成,这样爸爸可以趁妈妈做饭的时候检查、签字。

我想要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我们只有徐徐图之。第一天,我们去跑步,要求是跑到妈妈前面,保持到指定地点并返回;第二天,我们就在楼下的健身器材上锻炼,绕着小广场跑五圈就可以;第三天,我们学习打羽毛球,孩子学会发球就行;第四天,我们直接去了菜场买菜,早上的菜场别有一番感受,孩子长了见识;第五天,我们又玩起了轮滑??情况不一而足,好像没有坚持住,但我想让孩子能早起参与就挺好的。只有这样五花八门的安排才能保持住她的新鲜感,等她养成了规律,我们再开始新旅程好了。

为了保证晚上的时间更宽松,就要求孩子自己抄作业,不依赖妈妈手机上的校讯通。前几天孩子都不放在心上,自己脑袋能几住什么就完成什么,最后还是要依赖校讯通来一一检查。我批评了她一次,又肯定她能做到抄作业,结果那天她用一个小本子工工整整的抄回了家庭作业。那天晚上的时间安排相当充裕,孩子也体会到合理安排时间的好处。孩子体会到快乐的时候,父母体会到不只是快乐,还有成就感。

看过第八讲的《良好学习品质的家庭养成》对我的触动也很大,特别是最后李老师提到的一点“从容出发,耐心等待”。每个孩子的心智成熟不同,接受知识的快慢程度也不同。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父母应该找到孩子的长处让孩子建立自信心,再突破自己的短板。

我家孩子对于语文的生字接受能力就比较强,但对于计算相对较弱。对于珠算,孩子更是觉得入不了门。幼儿园的时候孩子就接触过珠心算,当时在班上的计算速度还是拔尖的,进入一年级之后我们就放任她,心底里觉得这门功课反正是不考试的。偶尔心情好的时候就监督着她背口诀、练习,忙起来就不管了。一年级暑假过后,孩子彻底的把珠算扔下了。

开学后老师要求每天拨加减100,孩子的压力就来了。开学的两个星期里面对珠算就掉眼泪,我更是着急上火,甚至有一次动手打了她,第二天让她完成珠算,孩子拿着算盘就哭了起来。我意识到孩子的压力太大了,学习就是一场心理战,带着这样的情绪孩子的学习是没有成效的。

我不再要求她加减到100,从1—30开始,每天两遍逐渐练习,我鼓励她:“班上的同学现在可以很快的完成100的加减,我们经过努力的练习也会跟上进度了。”了解到她现在的珠算是每天老师会念一些题来练习,然后让孩子们给答案。我就做榜样给她,让她来出题妈妈来计算,并且在计算过程中重复口诀。我发现孩子简单的计算并没有问题,只是连加连减的过程中会出现加变减,去补数的时候变成直接加补数。每天练习的时候我也不再心急,给她时间慢慢想清楚,现在孩子已经不再害怕珠算,我想即使她现在比不上班上拔尖的同学,但也能跟上进度了。

环境影响人,环境造就人,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学习影响至关重要。我们力所能及的给孩子提供良好物质条件,更应该给孩子充实的精神食粮和健康的心理引导。一个健康的孩子,不只是身体上的更应该是心理上的,看见那些因为作业完不成,学校要剪头发或者一点点小挫折就丢弃生命的孩子,心痛又无奈。

我一直希望自己的孩子就算成绩不能拔尖,但一定要乐观积极。曾经给孩子

写过一封信《鼓掌的人》——生活中有人在舞台上表演,那么就需要有人在舞台下鼓掌,这不仅是给别人肯定,同样自己也能收获快乐。一个人融入集体,得到一个团队的信任也是一种能力的展示。做为女孩,更应该做到大气,有容人之量,能接受失败能才更能体会胜利的愉快。

这次讲堂的学习,让我与孩子的相处更融洽,尽(来自:WWw.zW2.CN 爱作文网)量多的理解孩子,肯定孩子,就算批评也是针对事情本身而不要针对孩子的品质。

我相信,如果我们用心的教育孩子,让孩子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学习就会成为快乐的事情,“静待花开”的过程也将充满幸福和乐趣,无论这朵花火红热烈,清新脱俗抑或坚韧不拔,我相信她都会成长独立、自信、自尊、坚持的女孩,能够创造出自己的一片天!

杜心悦妈妈

2013.9.30

篇二:读后感

《父母的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读后感:

一本让我纠结的育儿书

张鹤文

先说,我知道自己对书很挑剔,如果一本书,翻开后的十几页未能让我有欲罢不能的感觉,或许很有可能这本书就被我暂时搁置了。若恰好这本书的行文风格又是我所持有偏见的,则搁置的日子不限期延长。是的,这只是我的一种固执的偏见所致,所以与书的作者或是编者的水平无关,我还不到可以对著书立说的前辈们评头论足的火候。

再说,其实我对书有时候很宽容,如果一本书,哪怕只有一段文字,甚至一句话触动了我,并让我因此而检视自己的行为,那么我认为值了!我将怀揣着无比的热爱和感激来膜拜这本书。是的,这其实又是我的一种固执的偏见。但是,既然厨子有‘众口难调’,出书自然也无法做到让每一个人满意。

看起来越发的矛盾了,究竟我是属于好对付的书迷,还是那难缠的主儿? 《父母的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如何?脱离了个人的偏见,我就不好对书作评价了,只是,这篇读后感,若没有‘政治任务’估计我是难以成文的。可是,既然承诺,理应做到,过程的困难,是我自己的问题。

那么如此难产的读后感,只能写成是对书的简介了,若当真有妈妈因为我的一篇不成样子的读后感,而希望对这本书做更深入了解的话,请点击链接在线试读。

《父母的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3-6岁孩子家长必读,这题目大了点,又是偏见,我一向不太喜欢过大和过于绝对的标题。

这是一本类似工具书的育儿书,这仅仅是我个人给它的定位,除了自己不代表任何人或是机构的观点,谨记。

不可否认的是,这本书很多提法或者说对妈妈的提醒非常及时有效,单就这点而言,开卷总是有益的。

具体而言,它希望妈妈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好妈妈要做孩子的入园工作;

二、好妈妈教孩子学会有效学习;

三、好妈妈理智开发孩子的潜能;

四、好妈妈要塑造孩子的好性格;

五、好妈妈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六、好妈妈要帮孩子度过敏感期;

七、好妈妈要解决孩子的小问题。

从行文风格看,它试图给迷茫中的妈妈们找到一些具体问题的具体参照甚至更加具体的解决办法。每一项妈妈的工作,它都由几个反面例子,几个正面例子切入。然后是编者的教育感悟,继而给妈妈支招,正是基于这种模式,我将它定位为一本育儿工具书。

虽然,育儿无定式,我个人也不喜欢这种‘支招儿’的工具书,但是,该书这种行文模式,同样有它无法否认的优点:那就是可以给很多手忙脚乱的新手妈妈(这样说并不是我就多么老手哈)一目了然的感觉,甚至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表现在书中找到相对应的事例然后按图索骥找到某些妙招儿,也未可知。这种行文风格更易为妈妈们所理解和运用,就这点而言,是一些纯理论性或相对需要自己转化并灵活运用的育儿书所不能比拟。

看起来,书也如人,各有长短,若可取长补短,甚幸。

《父母的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中我最欣赏的是关于孩子性格、习惯培养的重视,以及对孩子诸多敏感期的一一娓娓道来。这个仍旧是因为自己的固执所致,因为一直以来我的育儿更关注性格习惯以及做事方法的培养,而对于具体知识的学习则看得较淡。

当然,这么说,并不代表我就是早教无用论的支持者,相反,我认为正确的系统的早期教育和引导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必要。我所看淡的只是不得当的纯粹为了学习而学习的知识灌输方式,并非排斥知识。所以即使不具备完整的系统早教知识,即使力不能逮,我仍旧以一个母亲的直觉在无意和无形中引导和培养了凡凡较好的学习兴趣和习惯,这其中感触最深的就是阅读的力量!

既然是读后感,自然离不开阅读,所以索性啰嗦几句以表阅读在我心中的重要程度:语文是学科之母,这个提法自然我不是第一人,但是智慧的人或者是可以自己总结的人,或者是善于借鉴的人,而我既然不能自己总结,则竭尽全力做一个善于拿来主义的人,一样可以使自己日渐接近智慧。所以,我将很多话当成自己的话,像个名人一样到处宣讲,甘愿扣上‘好为人师’之恶名。

语文是学科之母,没有好的语文基础,没有好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则任何其他学科都很难学好,大道理不需要讲,只说,若语文不好,如何阅读和理解其他学科的著作?而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当凡凡指着饭店的‘一品鲍鱼’

问我‘妈妈,什么是跑鱼’时,我不是觉得可笑,而是再一次认识到长期以来亲子阅读的神奇力量:从未刻意教过一个字,他竟然磕磕绊绊的认识很多字了!

似乎有点离题了。

再回到这本书的读后感上。

我关注它对于孩子学习氛围和家庭环境的浓墨重彩的反复提醒,虽然我不认同它那些‘指导孩子学拼音'’引导孩子学数学‘’指导孩子学识字‘’指导孩子学英语‘之类的提法。

我关注它对孩子潜能开发的重视以及对风行一时的奥数、珠心算的辩证对待,虽然我不认同它将’观察、想象、阅读、记忆、思维、注意力‘等潜能一一罗列,仿佛可以分而治之。

我关注它提及的很多妈妈们关心却因为关情所以更乱的孩子成长中的试误,虽然我仍旧不喜欢它的行文风格,和工具书的模式。

这么写的过程中,我竟越来越看到这本书的优点,其实,这不正是我看人和看书的着眼点吗?

所以,不能用好或是不好来形容任何一本书,或者任何一个人,它或她又或他,总有你应该有却恰好缺少的东西。换言之,它或她又或他,总有值得你学习借鉴以自省自查自我进步的优点,不要只看魔鬼不见天使!

不成样子的读后感,可是,谁又规定读后感不可以想说就说呢,所以,原谅自己的凌乱。

谨以此文权作完成任务,又是自警,不接受任何拍砖。

崂山租了几分地种菜,他则研究石头、树枝、虫子……

篇三:读后感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

这一本书,我在网上搜索中我才发现这是一本很畅销的书,适合广大的母亲和教育工作者来阅读,于是我也对这本书产生了好奇,买来后也想去深入地了解她。一拿到这本书,看见的是封面,上面有一个母亲笑着看着远方,母亲胸前站着一个孩子,望着母亲的脸,封面的背景全部为黑色,给我沉闷、压抑的感觉,从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起我就没有认为封面跟书的内容有什么关系。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才慢慢发现了其实不光是封面,而且里面的每张插图都是真实的照片。那就先从照片说起吧,看得出来,每张照片的颜色都不是那么鲜艳甚至有些泛黄,家具及汽车也都和现代挂不上钩,即便如此,我却从中发觉每张照片都是那么的温馨--照片中的孩子是那么的可爱,照片中的环境是那么的优美--有绿草红花,也有金黄的落叶。书中没有华丽的词藻,是日记,又像散文。她记录了孩子的成长过程。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对书中的人物有了更深的了解从而也生出很多感慨。

读了这本书,龙应台女士教育孩子的方法值得我和更多的幼教工作者们借鉴。在《寻找幼稚园》 一章里,书中龙应台女士也就是文章中的母亲说在华安3岁半时带回台湾,去找幼儿园,但是那家幼儿园有着小学的课程表,孩子因为天气不好而不准到外面玩,孩子都是统一行动,而华安在德国都是自由活动,就是玩玩玩!她会想:这真是三岁的孩子需要的吗?这也使我想起了我问女子的一句话:“你喜欢幼儿园还是小学的生活?”女儿爽快地回答:“喜欢小学”,我有些不惑,为什么呢?女儿回答:“因为小学里下课可以自由地活动,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而幼儿园里老师一天到晚管着我们,没有自由。细细想来也确实如此,幼儿园的孩子自我保护能力差,稍有不慎就会擦伤、摔痛,这是家长担心的事,也是幼儿园考核老师工作的饿一项内容,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我就会限制孩子的许多活动,如搭积木不可以离开自己的饿座位,只能坐着搭,先吃好饭的孩子只能搬好椅子看书,不能乱走,走路散步必须得排好对,不能自由走,还有上课、上厕所、吃点心、洗手等活动都是整齐划一的集体活动,孩子稍有调皮捣蛋的行为就会受到老师的批评,我们是否也应该想想,这些孩子真的是我们所需要的吗?

读了龙应台女士的《孩子你慢慢来》,不禁被她内心深处的母爱和款款深情所打动,文中所描述的一位母亲照顾教育两位儿子的生活点滴,宛如涓涓细流抚平了我躁动的心灵。平时班级里孩子的顽皮,天真,可爱历历在目,“妈妈,起床啦!”安安用手撑开妈妈紧闭的眼睑,像验尸官撑开死人的眼睑?..这方佛就是昨天的孩子。不知从什么时候,我对孩子少了一些温柔,多了一些粗暴。现在细细想来,我和大多数老师一样,对自己班级的孩子寄予了太大的希望,给他们过多的要求,比如午睡对孙锦澜、方舒恒、邹晓米这三个孩子来说是最大的痛苦,他们每天都睡不着,但是让他们在床上眼睁睁地躺两个小时,还不能发出声音和乱动,这真的是一种煎熬,还有班级里的很多家长生怕怕孩子在起跑线上掉队,一窝蜂地都去学钢琴、学古筝、学绘画、珠心算、围棋等,把孩子当成了集万千期待于一身的无奈选手,所以在教育孩子时免会急躁,而不会让孩子“慢慢来”。

我终于合上了《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这是一本让我久久不能平静的好书!这本书有太多的内涵,在阅读的时候,我不仅想到了自己作为名幼儿园老师 与龙应台的差距,同时我仿佛也与龙应台女士共同的温习了一遍做母亲的感受,一边咀嚼着她育儿的经验,经历,感受和内心的美好憧憬,一边回味我与女儿一同成长的快乐,以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最终我坦诚地承认:和龙应台女士相比,我很愧疚。我和女儿也走过龙应台女士所走过的路,也有着或多或少相同的经历和感受,也曾不止一次地想,为我心爱的孩子的未来做些什么,比方记录可爱的孩子的成长,比方记录养育孩子的艰辛,比方记录我们共同的快乐??做为最

珍贵的礼物送给孩子,但终因琐事而放弃,所以,我很愧疚。孩子宛如植物,生长有个体之别,有时令之分,教育不是赛跑,人生更不是。作为老师,作为母亲,请多点耐心,给点时间,等待孩子的成长,教育是慢的艺术。

教育孩子,请慢慢来。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