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诗歌,音乐,舞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0:33:08 体裁作文
诗歌,音乐,舞蹈体裁作文

篇一:从《春江花月夜》看诗歌、音乐、舞蹈的关系(论文写作论文 )

[一江月 一生情]

[从《春江花月夜》看诗歌、音乐、舞蹈的关系]

【学号:】

【姓名: 】

【班级:】

【指导教师:】

一江月 一生情

——从《春江花月夜》看诗歌、音乐、舞蹈的关系

摘要:

诗歌、音乐、舞蹈三者关系密不可分,都是人类在劳动过程中兴起发展而来的,并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都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表达出人们内心的思想情感、性格特征,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类自身的种种关系,同时更表现作者的审美情感、审美理念和对生活的审美属性。三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可以说是彼此辉映,相得益彰。三者融合在一起达到异曲同工之妙,在思想情感表述上则达到高度和谐的统一。

关键词: 诗歌; 音乐; 舞蹈; 彼此辉映; 相得益彰

1诗歌《春江花月夜》之美

1.1 对诗歌的解读

诗歌《春江花月夜》读起来朗朗上口,感受起来意境深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技压群芳,流传千古。可以想象,当时的作者张若虚也未曾想到自己当时给予了诗歌《春江花月夜》如此丰富的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

对诗歌《春江花月夜》的评价,历来有之。古人王闿运在《论唐诗诸家源流——答陈完夫问》中云:“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对于《春江花月夜》诗的起源、影响、地位做了准确的评价,高度的赞誉。

现代诗人、学者闻一多也给予了《春江花月夜》高度的评价,“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由此可见,诗歌《春江花月夜》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

诗人在开篇中写到:“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几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每次读到此处,我眼前仿佛一副美丽的画卷猛然打开,扑面映入眼帘。明月下,春江万里,潮水滟滟,不禁让人思绪飘飞,浮想联翩。好一副春江夜景。

作者接着写到:“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闭上眼睛,我仿佛看到江水正趁着月色轻轻地绕过花香满地的春之原野,那一抹浓浓的月色流淌在花树上,像是给大地撒上了一层

飘逸而洁白的小雪。

我不禁疑问,诗人应该是一个丹青妙手吧,要么他轻轻挥洒一笔,便能渲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呢?还不仅如此,这个绘画的高手还巧妙而细微地观察了月光:月光仿佛将世间万物的颜色已经抹去,只留给大千世界梦幻一样的银辉色。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多么细腻而温润的笔触,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在这样的境界里,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辽阔幽静而又恬美。

上面的这五句,好似一副画卷,由远及近,慢慢展现在我们眼前。同时,由大及小,从春江到孤月,诗歌充分体现出了博大、宁静、浩瀚而又深邃的宇宙空间。

诗人接着写道:“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诗人心中,江月虽然恒存,却永远没有生命,永远如一,而且如此单调没有变化,它们只不过是单调的重复罢了;人生虽然短暂如白驹过隙,但人类却有无限的生命力,延续的人类代代绵延、繁衍无尽的;作为个体而言,人生的悲喜丰富而生动。正如沈从文所说,“对于一切自然景物,到我单独默会它们本身的存在和宇宙的微妙关系时,也无一不感觉到生命的庄严”(《水云》)。在感受到永恒与短暂,无限与有限的冲突和矛盾后,诗人把深情的目光投向可恋慕的人生,而这人生的精华就是“情”。

又道:“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诗人紧紧扣住“春江明月”四个字,由江月意境生发出的种种诗情。从“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一句可以感受到游子对思妇的怜爱和不能陪伴的歉疚,而“卷不去”、“拂还来”、“愿逐月华流照君”又细腻地刻划出思妇的痴与怨。月色可恼,却又痴想着能像月光一样跨越时空与游子常伴,这种深情是多么感人,多么投入,多么执着!相比之下,宇宙自然的永恒与无限是虚无和冷漠的,而充满喜悦与烦恼的人生才是美丽的、丰富的。由情和爱及烦与恼交织而成了多彩的人生,虽然渺小,但情感却是真实可感的,这就是人们对生存价值的肯定,是乐观、向上的生命意志的体现。

在令人徘徊的月光下,我们能感觉到时光在渐渐流逝而去,春光将要过去,但是回家的日子依旧是遥遥无期。

冷冷的毫无情感的月亮又要西边落入海面了,在明月下赏月的人们,能有几个人可

以回到温暖的家中呢?家,难道也是诗人用来与自然相抗衡的力量所在吗?是的,一定是的,要么一句“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让我们不禁想到作者所持的态度是肯定的。同时也让我们想到,生命虽然是短暂的、是渺小的,却是如此美好而丰富的,这令我在回味中有深深的感动。

2《春江花月夜》在音乐方面的表现

2.1《春江花月夜》乐曲的来源

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的前身是一首传统的琵琶独奏曲,原名《夕阳箫鼓》,明清时期就已流传了。根据记载,乐谱最早见于鞠士林与吴畹卿的手抄本,李芳园在1895年编集《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时收入此曲,曲名《浔阳琵琶》。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郑觐文将此曲改为丝竹合奏,同时根据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春江花朝秋月夜"更名为《春江花月夜》。1929年在沈浩初编的《养正轩琵琶谱》中,曲名叫《夕阳箫鼓》。

2.2《春江花月夜》乐曲赏析

乐曲《春江花月夜》不仅仅是一支优美、流畅、典雅的浪漫抒情乐曲,更是一幅夜色明月山水画卷,它充分展示了春天夜晚的静谧,闭上眼睛去听音乐,我们就可以感受到月亮在春潮涌动的江面徐徐升起,有小舟在月下的江面上荡漾,岸边花弄影摇曳在大自然中那迷人景色中。全曲分成十段: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回澜拍岸、桡鸣远漱、欸乃归舟和尾声。十个片段,宛如十幕画卷,随着音乐的推进,画面一幕幕徐徐展现在我们眼前。乐曲从平静渐起,到第九段全曲的高潮,随后音乐在快速激进中戛然而止,然后渐渐又回复到平静、轻柔的意境之中,然后便转入尾声。尾声的音乐是那样飘渺、悠长、好象轻舟在远处的江面渐渐消失,春江的夜空幽静而安详,使人沉湎在这迷人的诗画意境。

3 对中国古典舞《春江花月夜》的审美解读

3.1舞蹈《春江花月夜》作品简介

舞蹈《春江花月夜》为女子独舞,首演于1959年,是从戏曲中提炼舞蹈语汇的古典舞。

这个作品被确认为“20世纪经典”,虽然时间过去很多年了,但是现在看起来,依然具有其独特的魅力。这个舞蹈创作演出的成功,与编导栗承廉具有较深的中国古典舞的造诣和编舞的技巧能力密不可分。该舞蹈的表演者陈爱莲,毕业于北京舞蹈学校,其出色的表演,将中国古典舞风韵、动律,细腻、深情地塑造出来,成功演绎了一个典型的古代少女的舞蹈形象。表现出深刻的思想意境。在舞蹈《春江花月夜》中,陈爱莲精湛的舞蹈表演功力尽展无遗,充分地将舞蹈、音乐、舞者三者完美结合在一起

3.2浅析舞蹈《春江花月夜》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的乐舞理论中也普遍认识到了舞蹈艺术的抒情性。《乐记? 乐象篇》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班固《白虎?礼乐篇》云:“乐所以必歌者何?夫歌者口言之也,中心喜乐,口欲歌之,手欲舞之,足欲蹈之”。以上对舞蹈的解释和论述都意在说明舞蹈是表现人的情感的艺术,它所表现的是一种语言和歌唱所不足以表达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则是由客观外物触发出来的。

舞蹈《春江花月夜》用同名古典曲目为舞蹈的音乐,并借助了张若虚的同名诗作中“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意境作为舞蹈的背景,向我们展示了一副美丽的春江花月夜未眠的美丽意境,同时舞蹈动作适当借鉴了戏曲舞蹈中的一些舞蹈动作和身段,以婀娜柔美的舞姿,细腻而含蓄的情韵,表现了月夜下少女对幸福生活的无比憧憬之情。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通过赞叹大自然的绮丽景色,把对人间纯洁的爱情讴歌、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优美意境。其文本的流传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启迪着艺术家们的创作灵感。继陈爱莲的女子独舞《春江花月夜》之后,时隔五十年,由王伟、李馨创作的女子群舞《春江花月夜》,从另一角度对这一流传千年之久的乐府诗进行了当代人的诠释,体现了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古典舞对中国古典传统文化中自然意趣的追求。作品更加突出了当代人对诗乐舞的重新阐释。扇是舞蹈动作的主要承载者和表现者。无论是扇舞本身的动作,还是道具的象征意义,都具有传统舞蹈虚实相间的美学特征。时而是高山流水,时而是潺潺清泉,时而是空谷幽灵,时而是悱恻缠绵??其中不断流淌的是水,它是生命的源泉,孕育万物,启迪人的心智。舞蹈的高潮部分,随着激荡澎湃的琴音旋律,借助扇子来加强舞蹈动作的圆转回旋。扇面飘舞,回旋翻飞,缭乱萦回,呈现出的是流畅的曲线,使圆转的舞蹈动作更加优美动人。舞者手中的扇子有如翻滚湍急的浪花,迅速的开合与收放,似一浪高过一浪,这与开始

篇二:音乐舞蹈史诗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主要内容:

全部史诗由三十多只革命歌曲和二十多个舞蹈组成,其中包括五个大合唱、七个表演唱,还穿插了十八段朗诵。许多诗人、作曲家和舞蹈家参加了创作;首都和部队能主外地七十多个单位的音乐舞蹈工作者、舞台美术人员以及工人、学生、少先队员等业余演员们共三千多人参加了演出。

由三千多人演出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1964年10月2日晚上在首都人民大会堂首次隆重上演。当历时两个多小时的演出在《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的大合唱声中结束时,大厅内灯光通明,上万名中外观众全体起立,爆发出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共分八场。各场的题名是:《东方的曙光》、《星光燎原》、《万水千山》、《抗日的烽火》、《埋葬蒋家王朝》、《中国人民站起来》、《祖国在前进》、《世界在前进》。这部大歌舞以豪迈磅礴的革命气势和雄伟壮阔的图景,形象地概括了从中国共产掌的诞生开始,包括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这几个重大历史时期内,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下从事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历程,同时表达出六亿五千万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决心战胜一切困难,同全世界广大人民并肩携手,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强意志。

演出在壮丽的《东方红》序曲和合唱声中揭幕。几十名女演员迎着天上从沧海中升起的一轮红日,组成一个个葵花的队形然起舞,呈现出“葵花向阳,人心向党”的生动情景。

整个大歌舞的演出,是一部中国革命的颂歌,毛泽东思想的颂歌。从第一场《东方的曙光》中升起红旗开始,每一场都鲜明地反映了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巨大的历史作用。当天幕上出现作为中国革命历史转折点的遵义会议会址,以及绘有长征时期毛泽东同志肖象的红旗时,舞台上红军战士们高歌畅舞,群情振奋。 在这部大歌舞的第七场中,新作的一首庄亚颂歌——《毛主席,我们心中的太阳》,表达了我国各族人民对伟大倾袖敬爱的心意。天幕上映现出四周闪射着金色光芒的毛主席象。一千多名合唱队员和台上饰演工农兵各族人民的演员们,怀着无比的深情唱出这样的诗句:“敬爱的毛主席,我们心中的太阳。……跟着你,我们踏破了多少惊涛骇浪;跟着你,我们推倒了多少铜壁铁墙;跟着你,我们开辟了新中国的历史;跟着你,我们去迎接全人类的解放……”。

这部音乐舞蹈史诗的整个演出过程,洋溢着无产阶级的不断革命、彻底革命的精神,反映出伟大的中国人民艰苦卓绝、前仆后继,将革命推向前进的英雄气概。秋收起义的革命风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事迹,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苦岁月,革命圣地延安的壮丽风光,抗日游击队战斗情景,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的人民怒潮,以及“百万雄师过大江”的伟大进军,这些新中国诞生前的种种历史斗争场面,都通过感人的音乐舞蹈形象,历历如绘地再现在观众眼前。在

庆祝新中国诞生的一场中,表演了各族人民丰富多彩的歌舞,反

诗歌,音乐,舞蹈

映出全国人民获得解放后的欢乐情绪。描写中朝人民并肩作战斗抗击美侵略者和描写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的两场歌舞,纪录下了中国人民在革命胜利后所进行的这两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斗争。

饰演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和男女民兵的演员们,在第七场中表演了一个洋溢着战斗气息的歌舞《全民皆兵》,合唱队员唱起了《一定要把胜利的旗帜插到台湾》的歌声,再一次显示了中国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强意志。

从第四场中表演的抗日战争时期陕北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的轰轰烈烈的景象,一直到第七场中全国人民在三面红旗照耀下实现工农业大跃进的干劲冲天的场面,都充分地表现出中国人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奋奋发图强的革命精神,给予人们以强烈的感染。

这部音乐舞蹈史诗的最后一场,合唱队唱出了世界人民团结战斗的最强音——《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两首歌曲。在“五洲四海,掀起怒涛,全世界反帝大军吹响了冲锋号……”的歌声中,不同服装和肤色的革命的兄弟姐妹们,并肩携手出现在舞台上。他们双双高举合握在一起的拳头,高声齐唱“互相支援,奋勇前进,……”,这时,全场欢腾振奋的情绪达到了最高潮。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是在全国人民奋发昂扬的革命热情中诞生的。它也是继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以后,我国音乐舞蹈界在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道路上取得的又一个新的重大成就。这部作品发扬了我国人民所喜爱的载歌载舞的形式,采用了歌舞、大合唱、齐

唱、独唱、群舞、独舞等多种艺术表现方法,并且有民族乐队和西洋管弦乐队的联合演奏。全部史诗由三十多只革命歌曲和二十多个舞蹈组成,其中包括五个大合唱、七个表演唱,还穿插了十八段朗诵。许多诗人、作曲家和舞蹈家参加了创作;首都和部队以及外地七十多个单位的音乐舞蹈工作者、舞台美术人中以及工人、学生、少先队员等业余演员们参加了这次演出。

《东方红》的创作和排练是在党的亲切关怀下进行的。在排练过程中,还曾经邀请工人、战士和学生等观看,听取了他们的建议。现在,创作人员准备根据各方面的意见,进一步加工提高,使这部音乐舞蹈史诗在思想上艺术上更加完美。

节 目 表:

序 曲:

晚会进场

歌舞:《葵花向太阳》

歌曲:《东方红》

第一场:东方的曙光

舞蹈:《苦难的年代》

歌曲:《北方吹来十月的风》

歌曲:《工友歌》

歌曲:《农友歌》(领唱;王昆)

歌曲:《工农兵联合起来》

第二场:星火燎原

表演唱:《就义歌》

舞蹈;《秋收起义》

表演唱:《那起武器闹革命》 舞蹈:《井冈山会师》

歌曲:《双双草鞋送红军》

歌曲:《井冈山》(领唱:寇家伦) 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歌舞:《打土豪分田地》

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 第三场:万水千山

表演唱:《红军战士想念毛泽东》 舞蹈;《飞夺天险》

歌曲:《飞跃大渡河》

歌舞:《情深意长》(独唱:邓玉华) 舞蹈:《雪山草地》

歌曲:《过雪山草地》

歌舞:《陕北会师》

歌曲:《会师歌》

歌曲:《七律·长征》(领唱:贾世俊) 第四场:抗日的烽火

表演唱:《松花江上》

(领唱:张越男、李光羲)

篇三:欣赏大型音乐舞蹈史诗

欣赏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有感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准备走曲折道路;一个成功者的背后有着许多的艰苦辛酸,说也说不尽,道也道不完;一个人的道路就已经这么艰难了,何况是拥有着九百六十万的土地的国家呢?在寒风凛凛的夜晚,我终于打开了历史的大门,重温了祖国走过的血雨腥风,让自己的心灵又在铿锵有力的音乐中震撼了,许久不能平静。

史诗《东方红》通过歌舞概括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所进行的反帝、反封建、反对官僚主义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这部史诗选择了各个革命阶段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使它成为中国人民谋求解放的历史缩影。这部音乐舞蹈史诗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5周年而创作的。北京、上海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七十多个单位的音乐舞蹈工作者、诗人、作曲家、舞台美术工作者,以及工人、学生、少先队业余合唱团三千多人,以满腔的革命热情成功地创作了这首革命史诗。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依照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用舞蹈、合唱和器乐演奏等表演方式描述了伟大的祖国走过的艰辛路程,也久久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时时刻刻告诉人们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努力学习和工作,把我们的生活建设的更加美好。我爷爷年轻的时候是一位科级干部,他在说道这部史诗的时候仍然不减当年的兴奋和激情,由于他经常出公差,去

北京的次数也很多,在北京看演出也是比较频繁的;他说当时人们都是满腔热情去看《东方红》,即使家属院的广播里也是一些广为流传的歌曲,那时候的景象真的是一片欢天喜地。

《东方红》的政治效应在当时的中国来讲,绝对是史无前列的,而他的艺术魅力也是颇有影响力的。首先它有机的结合了文学创作因素,通过配乐朗诵使人们很快进入角色,勾起了对过去往事的回忆,不由得黯然神伤;通过一强一弱、音乐旋律一密一疏,一急一缓的鲜明对比,让人们也跟着音乐一喜一忧,一松一驰,从而也就深入人心,成为家喻户晓的不朽之作。音乐并没有多少华丽,有的只是清新脱俗的质朴和亲切,让人感到贴切和自然,虽然已经是60年代的作品了,却仍不减当年的辉煌,有些著名的歌曲像《七律·长征》《歌唱祖国》《东方红》《南泥湾》等等,都已编入了中小学音乐教材,成为课程的一部分。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能让人们的思想跟着音符跳动,也给人一种熏陶和洗礼;既能让人感到喜悦,也能让人们感到莫名的悲哀和同情;更能激发人们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让我们更加有信心的面对这复杂的社会,暗潮汹涌的人生之路;如果说生活是正在烹饪的菜肴,那音乐就是一味具有特殊魅力的调味品,他让我们忘记了孤独,忘记了悲伤,忘记了曾经的苦痛,整装待发,去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再说到《东方红》,虽然当时的舞台美术、灯光、音响还远远不及现在发达,但是就在当时来说,可谓称的是开天

辟地头一遭,舞蹈、朗诵和歌曲演唱透露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时期里只有铭记历史,才能让人们对生活有着坚定的信念,时时刻刻准备着为社会主义奉献自己的力量;我们暂且不说在以后路线出现了偏差,接着又出现了“文化大革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荼毒,但是《东方红》确实在那个时代有着不可抹杀的意义,由此可以得出,音乐也是政治和生活的产物,他让我们了解了当时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也让我们对当时的生活环境有了认识。对我们回顾历史、领悟人生道理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文学创造领域,有些时候会用一些语言修饰,让作品富有一些活跃的色彩,即使这样,也没有比更质朴的语言更让人觉得贴切和自然;我认为,音乐也是一样的,不需要很华丽的修饰,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只要把自己的真实情感表现出来,无论是歌唱、器乐演奏还是舞蹈表演,都要抒发自己的情感,这样会让听众觉得你不是仅仅在表现音乐,而是因为你和音乐进行了无形的心灵沟通,所以他才会慢慢地与你达成共识,也建立了一些共识,他们也就会自然而然的喜欢你的作品,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是最能打动人心的表达方式。

踏上音乐之路的都知道,求知的道路上充满着艰难险阻,立身于从事音乐教育工作也是充满着荆棘,充满着迷茫和血雨腥风;只要我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就一定会实现自己的音乐梦。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