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新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03:16:01 体裁作文
新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体裁作文

篇一: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怎么写

作文专题

给材料作文 怎么写

给材料作文,指命题者为写作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其它的语言形式),要求写作者按照材料的内涵来立意作文。所给的材料主要有以下若干种:1 叙述一件较为完整的事情;2 引述一个完整的故事;3 引用一段新闻报道或消息;4 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5 一段主题鲜明、道理深刻的论述;6 一段或几段突出一个中心的抒情性文字;7 揭露社会生活中某一丑陋现象的一副或几副组合而成的漫画……

写好给材料作文必须读懂材料。既然给材料作文的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道理,并?成为写作者的立意指向?,那么读懂材料就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变为审材料。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是什么,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

必须?保持一致?。这里所说的一致,指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写作者确定的主题要同材料的立意指向保持一致,另一方面是写作者所选择的材料应与主题保持一致。这样才能做到读后有感,有感而发。

必须大题化小,小题大作。命题者所给的材料所包含的哲理都是大道理,要求写作者全面深刻地阐述这些大道理是强人所难,因此,要把自己熟悉的社会生活与大道理联系起来,做到大题化小;然而,这并不是允许写作者肤浅地、简单地分析问题,相反,给材料作文所要求的是从生活实践出发,从小事情、小问题中发现大道理,阐述大道理,也就是分析问题应深刻一些、尖锐一些,这就是小题大作。?大题化小?的?大题?指大道理;?小题大作?的?小题?指写作的题料。

必须把握?要求?。?给材料作文?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对作文的内容、文体、题目、字数等。写作者必须把握住这些要求写作文。

下面我们从2002年中考作文题中举出几例加以说明。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小伙子染上了很易传染的皮肤病,为了自家孩子的健康,很多家长都告诫各自的孩子不要再跟那小伙伴接触。

但有一个小男孩仍然跟以往一样,与患病的伙伴一起上学放学,一起玩耍。邻居们都感到奇怪。因为这个小男孩的父母都是医生,他从小受到卫生教育理应比别人多,他没有理由不知道那样做的危险啊!有好心的邻居提醒小男孩,小男孩回答说:?妈妈告诉我,健康的身体是不怕传染的!?

果真,直到患病的伙伴痊愈了,这位小男孩也没被传染。他说:?如果我是健康的,我不怕传染,如果我是好人,我不怕别人教我学坏,因为好人是不会学坏的。?

要求:可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记叙文;也可从材料中引发感想,谈谈你的看法;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

材料简析:这则材料叙述了一个怎样对待得了很易传染的皮肤病的小伙伴的故事,重点是父母都是医生的小男孩始终与他在一起却未被传染,因为?健康的身体是不怕传染的?。这就揭示了材料的深刻内涵。什么是健康?除了身体的健康,当然还指思想的道德的等等。只有抓住了这一点,写出的作文才符合题目的要求。正像小男孩最后说的:?如果我是好人,我不怕别人教我学坏,因为好人是不会学坏的。?

近墨者必黑吗?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一句流行了很久的俗语。人们也常常视它为真理。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伙伴得了很容易传染的皮肤病,许多家长都告诉自己的孩子不要和他在一起,但是有一个父母都是医生的小男孩却一如既往地和小伙伴一起上下学,一起玩耍。有一位好心的邻居

提醒他,他说:?如果我是健康的,我不怕别人传染;如果我是好人,我不怕别人教我学坏,因为好人是不会学坏的。?果真,直到患病的小伙伴痊愈了,小男孩也没有被传染上。读完这个故事,我疑惑了:近墨者必黑吗?

我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事例:在解放前有一位叫穆时英的青年作家,曾以一本揭露旧社会黑暗的小说名为《南北极》,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但他走进了上海的十里洋场后,受到腐朽生活方式的影响,竟也歌颂起那些醉生梦死的生活来。这可是?近墨者黑?的绝好例子。但是,同样生活在上海的作家鲁迅先生,却始终保持着革命家的本色,以笔作刀枪,向那个他厌恶的黑暗社会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近墨者到底黑不黑,这是要看一个人的意志品质如何,能否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如果意志品质薄弱的话,我相信,他很快会被传染上?病毒?。在当今社会,有一些人禁不住诱惑,心灵的天平向着金钱和权力一边倾斜了,倒下了,最终成了罪人。真正的好人都是保持着坚强的意志、优良的品质和廉洁的作风,只为群众,不为个人。他们可真正被称为?中国的脊梁?。?常在河边走,也能不湿鞋?,这种近墨者不黑的精神应该在我们这一代发扬光大。

点评:这是一篇较为成功的作文,看来这位同学掌握了一定的作文技巧,首先他选取了?应具有怎样的意志品质?这一角度,阐述健康的身体是不怕传染的道理,主题集中而明确。其次结构安排得也很清晰。第1段,开头引用俗语,但不急于论述而是接着引述材料的主要内容,然后提出问题?近墨者必黑吗???疑惑?中其实包含着作者的鲜明态度。第2、3段采取正反对照的方法加以论证。最后又以俗语作结。语言也显得干净利落,恰当的引用增色不少。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蚂蚁的脚步总是那么执着而又匆忙,可只要用樟脑球在它前进的路上轻轻地画一道线,它会惊慌失措地立即掉头而去;赶到它前面再画一道线,它还是马上望风而逃,翻来覆去都是如此,等它跑累了,再画一个圈把它圈在里面,蚂蚁就转来转去没有头绪,将包围圈缩小,它在其中左突右扑几下后,发现无路可走,不得不鼓足勇气奋而突围。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面对许多障碍,刚开始我们眼前都是那么沉重而无奈,而等到我们鼓足勇气克服掉以后才发现它不过是蚂蚁面前的那道樟脑球防线而已;蚂蚁最终尚且敢于背水一战,可又有多少人在障碍面前一直抬不起头啊!

要求: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自拟题目。

材料简析:这则材料是用蚂蚁做的一个试验,然后联系社会生活而感发出一番议论,说明应鼓足勇气,敢于克服各种困难的道理。值得思考的是,试验本身提供了多个立意的角度,因为在反复?碰壁?之后,蚂蚁才?奋而突围?。这就为思维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勇敢的选择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人的一生,就是与困难、挫折战斗的经历。只有在障碍面前鼓足勇气克服,才能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篇小短文:在一只匆匆赶路的蚂蚁面前用樟脑球画一道线,这个小小的生灵便会望风而逃;赶到它面前再用?樟脑?画一道线,它又会惊慌失措地立即离开。翻来覆去都是如此。到最后,等它跑累了,再画一个圈把它圈在里面,这小家伙就在圈里转来转去毫无头绪。然后逐渐将包围圈缩小,它便会在其中左突右扑,发现无路可走后,只有硬着头皮冲出去……

看到这里,我想蚂蚁终于冲出了樟脑球所画出的?防线?,可以继续前进了。这勇气固然可嘉,否则只有困死其中,但如果蚂蚁在遇到第一道樟脑防线时就能冲过去,此时想必早已走到了更远的前方了吧!

普希金曾经说过:?好像上帝没有创造出平坦的道路一样,上帝也没有赐予任何人平坦的人生。?朋友,你现在是否意识到,我们人的一生也是在和自己面前的?樟脑防线?在斗争吗?

在?樟脑防线?面前却步不前的人,一事无成。

在?樟脑防线?面前犹豫徘徊的人,可能在最后时刻鼓足勇气冲出去的人,固然能取得成功。但,我更赞扬那些在遇到第一道?樟脑防线?前就毫不退缩、勇往直前的人,因为他们在面对有如?樟脑防线?一般的障碍、挫折时,不是想着如何逃避,而是勇于面对,大胆抛弃迷惑,恐惧,以无畏的精神去迎接这重重困难。

小小的蚂蚁在最后还敢于背水一战,而以?造物主?自居的我们既有一开始就勇于向前的人,也不乏有一开始就放弃的人。所以,朋友,在你遇到一道道?樟脑防线?时,是一开始向前呢,到最后再努力呢,还是到半路就放弃呢?答案,应该是明确的。

点评:这篇作文的作者能够认真阅读、审视材料,并从材料中分析出三种情况:遇到?防线?就冲过去;犹豫之后再冲过去;在?防线?面前选择放弃。这种辨证的认识问题,从客观实际出发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是写作中必不可少的。因此本文主题鲜明,立意较为深刻。文章引用名人名言,增强了说服力。语言简练、流畅。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不管无意还是有心,我们每个人多少都在掩饰自己。尤其当我们在公众中生活或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时,?表演?痕迹就愈加明显。

你有过?掩饰自己?的情景吗?请写出来。

要求:叙述要真实可信,清楚生动;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

材料简析:这个材料共三句话,分为两段。第一段明确点出人爱?掩饰?自己的心理特征。

第二段指明写作的内容:?你??掩饰自己?的情景。这两段是学生作文的立意基础。

一颗发烫的心

记忆就像一条无尽的长河,在生命的每分钟里都不停息地流淌。那时时泛起的涟漪就是自己真实的写照,我至今还不能忘却那令我无数次自责过的一幕……

小学时的我,在老师眼里是个乖乖生,?懂事、听话、认真?几乎成了我每次评语中必不可少的六个字。而那一次,我却利用了老师对我的这种信任,背弃了诚实,犯下了自己永远无法原谅的错误……

小学四年级时,班里转来了一名新同学,他叫吕峰,个头不高,脸蛋黑黑的。听说,他来自农村,母亲是卖菜的。他们家千方百计才把他送进了我们学校,学校要求他试读一学期,如果他表现不好,就立刻转学。他来到我们班后,成了同学开玩笑的对象。不但因为他的外貌和那身打扮,还因为他那不伦不类的乡音。也许是想让我帮助他吧,老师安排我和他做同桌。开始,我还不大乐意,但渐渐的,我发现他是一个很不错的人。吕峰虽然学习不好,但很善良、老实,而且口哨吹得很溜。那哨声如小鸟鸣叫,明亮、婉转,让人感觉臵身于林间。每当课间或体育课自由活动时,他总会独坐在校园花坛边,拿着一片小树叶,欢快地吹起来。这也使许多男生为之羡慕,女生为之钦佩。

和他坐同桌,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想学会他那套口技,也想感觉那种被同学所惊叹的滋味。因此,我时常噘起嘴,也学着他那口形发出声音,渐渐的,我竟会吹口哨了。

又一次在语文课上,班主任老师正聚精会神地讲述课文中所描绘的美丽景致,我的脑海里立刻呈现出一片鸟语花香的自然风光,心中升腾起一种欢悦,口中情不自禁的?嚯—?的一声,打破了教室的寂静。同学、老师的目光一齐盯在了我们这一课桌上。?你们俩,谁吹的口哨??耳畔传来了老师的责问声。当时,我一下就慌了,为了尽快?澄清?自己,脸上无丝毫羞愧的表情,还一本正经站起来,一鼓作气地说:?老师,不是我。?老师立刻点了点头,表示相信我的话,并示意我坐下,周围的同学也纷纷议论:?不会是朱海昀的,她胆子那么小?,?肯定是吕峰,班里属他最会吹口哨了……?这些话像针一样刺耳。我顿时追悔莫及。当时,我毫不犹豫的说出那句话,只因不想破坏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好形象,不愿被同学看做是坏孩子,更不想……总之,全都是为顾及那点可怜的虚荣心、好面子。我也不晓得,我为什么在诚实和虚伪之间,会选择后者,而且?演?得那么真。正当我思想澎湃的时候,老师叫起了吕峰,?吕峰,

这口哨是你吹的吧??吕峰脸红了,?我、我……?他想为自己解释,但当他的目光和我的目光相遇时,他不由低下了头。因为我的目光像在乞求他,又好像提醒他?别忘了,我曾教过你好多题呢……?就这样,他犹豫了一会儿,终于发话了:?是,是我!?这下,我的心才如释重负,?罪行?也被掩饰了过去。课下,吕峰被老师叫出去狠批了一顿,我偷偷地到办公室门口听了,那字字句句像打雷一样不时在我耳边轰响,仿佛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总将我的心胀得满满的。

从那以后,我很少和吕峰说话。好多次,我都单独找他向他道歉,他却从不说什么,只是苦苦一笑,这让我更加内疚了。这件事就像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烙印在我心灵深处。

直到第二学期开学的那天,我才知道吕峰转学了。听说是因为他学习跟不上,而且因为他平时表现不够好,上课吹口哨,和同学关系也不好…

新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

…听了这些,我眼眶湿润了,我真希望时光能够倒流,唤回我那个很会吹口哨的同桌。

许多年过去了,当我再回忆起这件事,心中不仅充满了深深自责,而且,我明白,那时那地,我做了一回虚伪、掩饰自己的人。我终究希望以我的经历告诉大家,做人应该诚实、善良!

点评:这是一篇记叙文,叙述了我如何掩饰自己的错误而终被自责折磨的过程。事情并不大,但令人沉思:我吹了口哨拒不承认,同桌没吹过口哨却承担了责任。那么其他同学和老师为什么也这样武断呢?其实都是在掩饰自己,以证明自己认识事物的一贯正确性!这就提示我们,所以掩饰常常成功,原因在于人思维的惯性,在于人的认识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文章用词准确,描述生动,语言平实而流畅。

4.阅读下面的寓言,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一家蜂蜜加工厂的仓库里洒了很多蜂蜜,吸引了很多苍蝇来吃。因为蜂蜜实在太香了,它们都舍不得离开,不久这些贪吃的苍蝇都因脚被蜂蜜粘住飞不走了。当它们快被溺死时,纷纷难过地说:?我们真是太贪心了,为了短暂的快乐赔上了宝贵的生命。?

要求:可以写记叙文,写你的切身体验;也可以写议论文,发表你的看法;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

材料简析:材料是一则寓言。它的主要内容是写一群苍蝇因贪吃蜂蜜而被粘住溺死。短文最后用苍蝇悔恨的语言点题?为了短暂的快乐赔上了宝贵的生命?,而根本原因是?太贪心?。文章揭示了?贪?的危害,警示人们不要掉进?贪?的陷阱。这篇寓言讽刺意义是十分明确的。

收起贪心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东西。不可否认的是每当我们可以不受限制地得到或享受这些物质时,人的贪欲就会暴露出来,我们往往会不顾一切地一头扎进这份喜悦中,被冲昏了头脑。

过分的贪会给我们带来不幸。就像寓言中的苍蝇一样,因为贪吃蜂蜜而赔上了自己的生命。的确,太不值得了。但它们吃蜂蜜的时候想到这些了吗?当然没有。它们早就被一个贪字淹没了。生物都是一样的,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会变得疯狂。众所周知的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中,阿里巴巴的哥哥进入山洞时,看到那些数不尽的金银财宝就什么都不顾及了。结果被强盗发现他在洞里,招来杀身之祸。影视巨星刘晓庆,一次又一次的偷税都没被发现,使她沉浸在这?喜悦?里,于是干脆放起胆子大干。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她也难逃法律的制裁。一生的前程就这样断送在冰冷的铁窗下。现今社会上许多人又何曾不是这样走上犯罪道路的呢?可见?贪?字不可沾啊!

但也许有人还抱着侥幸心理:我贪点便宜,不会有事的。其实不然,即使你贪心的行为表面上一时没有给你带来祸事,但久而久之,贪心的蛀虫就会钻进你的心里,使你养成处处贪心的坏习惯。况且一时的快乐只会冲昏你的头脑,能带来什么益处呢?你没有多长一块肉,也没有多增一点知识。该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伸手必被促?。因此,贪图一时的快乐毫无益处,只会带来不幸。

又有人说,我就是管不住自己,那有什么办法?被贪念拴住了心其实只能说明你意志不够坚定。真正意志坚定的人完全可以控制住自己,为此也造就了他们的事业、学业的成功。如唐

代著名诗人李白在年少时,因为天天贪玩,荒废了学业。但当他听了老婆婆?铁杵磨成针?的故事,下定决心努力学习后,终于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有1993年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宋涛,他从4岁就患上了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要知道小孩子最爱吃糖了,但小小年纪却十分懂事的知道自己不能吃糖,所以从小到大他没有向大人要过一颗糖。他何曾不想尝一尝糖的味道,但他却强迫自己不去想它。宋涛也因此在学习和与病魔斗争的过程中练就了百折不挠的精神。他们的事迹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总之,做人不能贪心。为了短暂的快乐赔上了宝贵的生命,相信这种傻事聪明人是不会做的。收起我们的贪心吧!

点评:这篇作文紧紧抓住?贪?字,举实例、论危害,条分缕析,十分清楚地告诫人们必须?收起贪心?。文章开头直接入题,由于?不受限制的得到或享受?,所以?贪欲就会暴露出来?,以致?被冲昏了头脑?。接着分三段分析了三种心态,即完全被?贪?字淹没的,抱有侥幸心理的和意志不坚定的。可贵的是,作者论述语言朴实无华,却有根有据,头头是道,很有说服力。

怎样写好话题作文

自1999年开始的?话题作文?它是高考作文命题发展的一种必然,也是一种无奈。要想既不重复命题形式,又给人一种新鲜感,也只能如此。前8年有3年是命题,5年材料,共计写了10篇文章,其中6篇议论文,4篇记叙文,文体比例基本持平。话题作文的出现,最大的变化是不限文体和开放式的立意。

如1998年的作文是材料加命题,命题要求是:①把不选的题目划去;②可任意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说明、议论几种表达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③不可以写诗歌、小说、戏剧;④不少于600字。

而1999年至02年的命题基本要求是:这个话题的范围是宽泛的,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故事、寓言,只要与话题有关,都符合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文体自选;④不少于800字。

这种要求的变化,目的是让考生各自发挥特长,不因为审题和文体而影响成绩。这样,在考试中就有一大批优秀作文出现了:从形式上看,有记叙文也有议论文;从内容上看,有记实的,说理的,也有想象的。考生真正做到了各显其能,成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

命题自然是变得更容易把握了,老师和学生也付出了见新的劳动。然而,许多同学仍然写不出一篇较为规范的文章,偏题跑题仍为杜绝,即使不跑题,也是写得平淡无味。于是,教师与学生最大的疑问就是:怎样才可以使付出与获得相称呢??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有什么不同?怎样写好话题作文?

根据自己的教学体验,我主张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写好话题作文:

(一)弄清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有什么不同,从认识上为写好话题作文奠定基础:

(1) 切入点不同:(对材料的使用不同)

材料作文的?材料?就是中心思想所在,是立意的出发点和归宿,作者必须从材料中概括提炼观点:如1995年,材料作文(鸟的评说)你只可以评论?生活中的这个怪圈?等;而话题作文中?话题?只是限定了一个大致的范围去寻找材料,或者是内容的指向。只要与话题有关即可。如2000年以?诚信?为话题,像《赤兔之死》扩展历史故事,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北京的试卷《七般武器》则从材料本身展开,引发议论,也得到了满分。

再如2002年?话题材料?如下:

一位身处暴风雪中的登山者,由于选择了去帮助另一位快要冻僵的人,最终得以双双走出困境。要求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文章。下面有两组题目,体现了考生对话题作文的认识:

A、《赠人以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就等于帮助自己》《助人为乐》……

B 《做好自己》《永不言败》《独守心灵的家园》《为理想而奋斗》……

篇二:话题作文与给材料作文的区别

话题作文与给材料作文的区别

近年来,许多省市的中考,话题作文和给材料作文交替出现。由于学生对两种作文认识不到位,在写作中容易混淆,从而导致他们在考试中出现一些不该有的失误,例如:写话题作文时,大量的引用所给材料,而写给材料作文时又抛开材料等。到底话题作文和给材料作文有什么区别呢?笔者就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积累浅谈一下。

一、解析话题作文

要想理解话题作文和给材料作文的区别,首先要了解他们的涵义。什么是话题作文呢?所谓话题作文,指的是以提供一个有约束话题的方式,限定写作范围、启发思考、激活想像的一种命题形式。话题作文的本质是鼓励创新,是让习作者在同一个谈话中心下,陈述各自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产生的观点,或联想到经历、体验。话题作文一般有四个部分组成,即材料+提示语+话题+要求。如在下面话题作文试题中:

在非洲大草原上,每天早晨,羊睁开眼睛所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必须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跑得还快,否则我就会被狮子吃掉。而就在同一时刻,狮子从睡梦中醒来,首先闪现在脑海里的第一个念头是:我必须比跑得最慢的羊跑得快,要不然我就会饿死。于是,几乎是同时,羊和狮子一跃而起,迎着朝阳跑去。——这是“材料”。

生存的压力,使羊成了奔跑“健将”,狮子成了草原“猎手”。在生活中,我们虽然没有像羊和狮子那样的生存压力,但学习、工作的压力仍然存在,正是这样的一些压力,使我们不断成功,不断进步。——这就是“提示语”。

请以“成长需要压力”为话题,——显然是“话题”。

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这就是“要求”。

话题作文的“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就是引发谈话的一个由头,如以“成长需要压力”为话题的作文中,只要围绕着“成长需要压力”这个话题所引发出来的一切都可以作为这个作文的写作材料,构思成文后就是一篇关于“成长需要压力”的话题作文。话题作文相对于其他的作文样式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自由。它的要求宽泛,没有审题障碍,它只给学生们规定了一个宽泛的写作范围,学生在这个宽泛的范围内,可以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文题,自择文体。这无疑给学生作文带来了极大的自主性,更能够考查出学生的真实的写作能力。

二、解析给材料作文

那么什么是给材料作文呢?给材料作文是一种半命题作文,它是根据所提给的一则或多则材料,让学生按要求进行作文的一种作文方式。根据所提给的材料,可将给材料

作文分为给文字材料作文、看图作文和情境作文。很多学生容易和话题作文混淆的主要是给文字材料作文。例如下面给材料作文:

读寓言诗《树叶和树根》,然后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一个晴朗的夏天/树叶把自已的绿阴撒向谷地。/在树枝上,它们高谈阔论/极力夸耀自已。

“这也应该对我们说声谢谢。”/从地底下发出了温和的声音。/“是谁说话 竟敢这样傲慢无礼!”/树叶吵吵嚷嚷,在发脾气。

“是我们,”/地底下的声音回答。/是深深地理在黑土中的——树根。

和话题作文只有一个话题不同,给材料作文可以有多个话题,从树叶的角度:“自夸”,“目中无人”;从树根的角度:“奉献”,“默默无闻”;而从树叶和树根的角度:“不可数典忘祖”,“饮水要思源”,“功成莫忘本”等等。

给材料作文的优势在于它有特殊的综合训练价值。它有利于培养观察能力,又有利于培养想像能力;它有利于培养写作能力,又有利于培养阅读分析能力。由于对同一材料可以进行多角度的立意,因此也有利于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综合考察。

三、解析话题作文和给材料作文的区别

1、话题作文所给材料只是引出话题,而给材料作文的材料本身暗含了观点。

话题作文与以往的给材料作文相比,最大的差别是“话题作文的核心是话题”(教育部考试中心张伟明先生语)。话题作文所提给的材料,是引发学生思考的一个“由头”,是启发学生打开思路的一个“例子”,是“举一反三”的“一”,它既不含有观点,更不是论据。如下面的话题作文:

“ 朋友啊,朋友,你可曾想起了我,如果你正承受不幸,请你告诉我,朋友啊,朋友,你可曾记起了我。如果你正享受幸福,请你离开我??”

这是《朋友》歌词的一部分,请由此展开联想,并以“朋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这里的话题“朋友”只是一个引子,学生可以围绕“朋友”写人,可以纪事,也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转换视角,写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他们。

而给材料作文就不同了,它是作文立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材料本身就暗含了某种观点,学生作文行文的主旨要与材料相吻合。例如安徽省2006年课改区中考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55分)

五岁的晶晶在院子里玩耍,不小心摔了一跤。两天后,妈妈发现晶晶的左手举

不起来了,原来女儿的锁骨受了伤。妈妈又急又疼,可是晶晶却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妈妈,我现在知道哪边是左边了!”晶晶太小,一直分不清左右,这下好了,她知道了:痛的那边就是左!

晶晶摔了一跤就分清了左右的经历,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

晶晶的故事是否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某些经历或见闻?是否让你获得某些感悟和认识?请你拿起笔,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这是一道给材料作文。命题者的意图是让考生通过对材料的阅读、理解、分析、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对于所给材料,一定要明确材料内涵,弄清立意,作文就成功了一半。材料中的晶晶摔了一跤就分清了左右的经历,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考生只要围绕这些提示语来思考即可。

这道题的写作内容非常广泛。我们可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写自己在人生旅途中遭受挫折、失败、困惑、痛苦等方面后是如何由此获得某种意外惊奇的;也可写求学的坎坷历程、个人成长的风雨、对事物曲折的认知等等带给自己的意外收获。只要是围绕“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来选取材料,写出的文章都是切题的。

2、其次“话题作文”比“给材料作文”更具开放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话题作文的“话题”只是一个引子。它不要求学生对话题本身进行分析、利用,只要从“话题”出发,凡与之有关的作文,不论写什么,不论用什么样的方法写,不论用什么样的体裁(除诗歌外一般不作文体限制),都是符合要求的。如安徽省2003年中考作文题是:以“体验”为话题写一篇六百字左右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那么,只要是与“体验”有关的人、事、物、体会、见解都应属于写作的范围。加之此题又不限文体,于是,学生就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并充

分显示自己的个性和创造能力。正是这样,“开放性”和“灵活性”才成为了话题作文显著的特点。而“给材料作文”很大程度上受限于学生的阅读能力;若材料未读懂,观点提炼有误,那便宣告了此次作文的失败。这种训练其实是把本不属于作文范围内的东西硬掺合进写作中,加之有文体的限制,这就更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张扬和创造能力的发展,这与培养创新能力的素质教育的目标是相悖的。正是这种局限,才使得“给材料作文”逐渐淡出中考,被“话题作文”取而代之。

3、话题作文和给材料作文的审读题目的顺序也不一样。

在写作中,学生往往习惯于这样的审读顺序:材料——提示语——话题——要求。这种“先看材料”的审读顺序,实际上给材料作文的审读顺序的惯性使然,因为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中心是“材料”。而话题作文的审读顺序最好是:话题——材料——提示语——要求。即“先看话题,后看材料”。这是因为话题作文审题立意的中心是“话题”,而非材料或提示语。不少学生在审题顺序时出现偏差,原因可能正是忽视了这一点。像面对话题“共享生命”的作文,如果学生行文时围绕提示语中的“生命”、“战争”、“环境”等内容立意,没有看到话题中“共享”一次的题眼作用,没有在关键词上做文章,就会严重偏离了题意。

以上只是浅谈下话题作文与给材料作文的区别,理解它们的特点和区别只是写好这类作文的前提,学生真正些好作文需要在平时加大训练的力度,尤其是在创新作文上多下功夫。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写出好的作文来,尤其在中考作文中考出优异的作文成绩。

篇三: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的区别

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试题和写作的区别

(一) 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在一座小岛上,住着一位老鱼翁和他的妻子。有一年秋天,一群天鹅来到岛上,它们是从遥远的北方飞来,准备去南方过冬的。老夫妇见到这群天鹅,非常高兴,于是拿出喂鸡的饲料和打来的鱼虾招待它们。冬天来了,这群天鹅竟然没有继续南飞。湖面封冻,老夫妇就敞开他们茅屋的门让它们在屋里取暖,并且给它们吃的,这种关怀一直延续到春天的来临,湖面解冻。年复一年,每年冬天,这对老夫妇都这样奉献着他们的爱心。有一年,他们老了,离开了小岛,天鹅也消失了。不过它们不是飞向了南方,而是在第二年湖面封冻时饿死了。

(二) 话题作文。

人在旅途,总会有看不完的景致,走不完的坎坷,说不完的感受。岁月如歌,人生的意义,不应该仅仅重视结果,更应该咀嚼生命的每一个过程:学习中的一次次发现,绿茵场上的一次次拼搏,与家长、老师、同学的一次次心灵碰撞??我们的知识在求索中积累,能力在创造中提升,意志在磨练中坚强,情感在交流中融合,我们的生活因此而丰盈,我们的青春因此而精彩。

请以“过程”为话题,写出生活中的某一个过程,并写出你的真实感悟,或写出与“过程”相关的见解。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试题和写作的区别。

很明显,从题面我们就能看出来,第一个是材料作文,第二个是话题作文,考场作文一般都是这样表述,不会难为大家,所以辨别什

么作文题目是材料作文,什么题目是话题作文,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遇到哪种作文,要写这样的作文,我们应该注意怎么写,这就需要我们掌握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在写作上的区别。

观察材料作文,题目只一句话: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观察话题作文是:以“过程”为话题,写出生活中的某一个过程,并写出你的真实感悟,或写出与“过程”相关的见解。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他们区别是:

1、话题作文里的材料,只是一个引子,就像我们问路,这个引子就是那个指路的人,他告诉你一个地址,你自己走去,这个人就和你没关系了,你怎么走,是你自己的事。比如上面这个话题作文,以“过程”为话题,与“过程“相关的见解,写某一个过程,只要和“过程”相关都可以写,至于说其中所给的材料可以不用再管。

2、但是材料作文则不然,材料作文里的材料大多情况是作为作文的主体内容的,材料中的主旨、观点、内含与你要写文章的主旨、内含、立意是密不可分的。这个材料就像你手里的路线地图,你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只能靠手里拿着地图找你要去的地方。你只能看地图走,沿着地图上的标志走。你要不时的拿出地图看,把路走对。又因为到达目的地的路线不止一条,你可以选择不同路线。

所以话题作文题干内容,一般有提示语,要求我们的作文围绕话题或在话题范围之内即可。而材料作文的要求,多要求我们深入理解材料的实质、内涵,自选一个角度立意作文,命题者不会在题面中点明材

料含义。

打个比方说,话题作文更像一只筐,只要合理什么都可以往里装,这个筐巨大无比,包罗万象。但是材料作文则不然,有句话说:条条大道通罗马。罗马广场是你的起点,你站在罗马广场上,可以到达任意一个罗马城的某个地方,你可以任选路线角度,通向四面八方。但是这一切的前提必须以“罗马广场”为起点,而不是别的什么。这个起点实际上指的是材料作文中做的材料体现出来的主旨、含义、中心、观点。

下面我们来练习:

用第一个材料作文,写出你的作文立意。语言表述要概括简洁。 用第二个话题作文,设计作文题目。

注意我刚才对材料作文的解释,深入理解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内涵,从中可归纳出怎样的观点(论点)。

三、了解和掌握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试题和写作的区别

1、从成功的条件角度——老夫妇用他们的爱心呵护了天鹅,却并没有最终使天鹅生存下来——溺爱不会造就成功,不会培养能力,而那些在逆境中历经艰辛的人更会走向成功。

2、从天鹅生理习性与客观规律的角度——老夫妇两以为冬天里的呵护,能帮助天鹅度过严寒,但是天鹅在冬天是会自己飞到暖和的南方的——一切违背客观和自然规律的行为,即使出于好心,也不会有好结果,只能适得其反。(违规必然要失败)

3、从天鹅最后结果的角度——天鹅因为老夫妇的爱心呵护,沉湎于

优越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停止了飞翔的使命与追求,告诉我们每个人,不要因为身边的温床,而停止放飞追求理想的翅膀。(没有追求,必然要失败)

(二)以“过程”为话题的题目设计:

1、过程比结果重要

2、过程与结果

3、一路风景

4、生命的过程

5、路漫漫

6、生命因为过程而精彩

7、要过程,也要结果

8、结果里过程很重要

请大家看这样两则材料,自选角度立意。

材料一:著名歌手丛飞利用自己的演出所得捐资300万资助了178个贫困学生,但当丛飞患胃癌时他所捐助的在本地已经完成学业的学生却没有一个人来看他,媒体报道后他所捐助的一个学生居然埋怨说:这让他们很没面子。丛飞却说别责怪他们,我已经是不需要医疗的人了。

材料二:华农大的学生利用收废品挣的钱全部捐献给一所希望小学,帮助学生上学。后自己却被查出患有白血病。一名受捐助的学生将自己辛辛苦苦攒的压岁钱10元全部捐献给了她。有人问这个孩子为什么捐这么多钱。孩子说就是做到了姐姐说的一句话。记者问姐姐说的

什么。孩子说姐姐说过:当别人帮助自己的时候,你也要学会帮助别人。

1、从丛飞捐赠角度——乐于助人,奉献爱心

2、从受助者自感蒙羞的角度——要知恩图报,学会感恩;不要以怨报德。

3、从小李助学得到回报的角度——助人也是助己。

4、从女孩捐压岁钱的角度——学会帮助别人。

5、从两则材料对比的角度——助人与救心,爱心缺失与爱心传递。

6、从因果关系的角度——受恩→感恩→报恩→施恩。

遇到这种给出两个材料的作文,大家要注意两个材料对比的成分,善于从对比中发现材料内涵,或者从一个事件中归纳出对比的成分,从而使立意更深刻。那么这里的两个材料有那些方面的对比呢?

1、丛飞节衣缩食,慷慨捐助与受帮助者的冷漠自私的对比

2、受帮助者的冷漠自私,不思报恩与小女孩的知恩图报的对比

3、丛飞助人未得到回报与小李助人得到回报的对比

4、受助人冷漠自私,抱怨蒙羞与丛飞的宽容大度,以得报怨的对比

5、爱心缺失与爱心传递。

守 望 幸 福

幸福是阳光,照亮黑暗的角落;幸福是春雨,滋润我们的心灵??

——题记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