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关于励志的作文题目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9:24:17 体裁作文
关于励志的作文题目体裁作文

篇一:励志类文章的标题特点

浅谈励志类文章标题的语言特点

摘 要:本文以励志类图书《卡耐基成功学全书》中的文章为例,

着重从语音的修辞、词语的使用和句式的选择三个方面,对励志类

文章标题的语言特点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励志;语音;词语;句式

引言

励志类文章有的是鼓舞人们走出困境,有的是启发人们发现自我、

找回自信,有的是传授读者的或者成功人士的成功经验。励志类文

章作为颇有实用价值的文章,其标题理应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我

们以励志类图书《卡耐基成功学全书》(下文简称《全书》)中的文

章为例,对励志类文章标题的语言特点进行研究。

1.语音的修辞

语音修辞是修辞现象的一种,指的是通过对语音的选择、组合和调

整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语音是语言

美的一个重要条件或重要因素,古今中外人们都非常重视语言的音

响效果。下面,我们从平仄的协调、音节的配合、四呼的有效利用

三个方面对励志类文章标题的语音美加以讨论。

1.1 平仄的协调

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声调分为平仄两类:阴平和阳平属平声,上声

和去声属仄声。通常情况下,平声显得舒缓柔和,仄声显得急促挺

拔。《全书》中的《描绘生命的蓝图》、《焕发热忱的能量》、《保持

积极心态》、《称赞的魔力》等文章的标题,充分利用了汉语语音的

平仄交替,形成声音高低、轻重、缓急的变化,读起来铿锵悦耳,

能大大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给人以极大的鼓舞。

1.2 音节的匀称

根据汉语习惯,要求在不影响意义表达的情况下,选择音节匀称、

成双成对的词语,因为这样能给语言自身带来一定的“形式美”,

使语言音节匀称,音调和谐,节奏优美。

励志类文章标题也很讲究形式的美观、音节的匀称和字音的优美。

例如《全书》中的《保持积极心态》、《学会喜欢自己》、《不要干涉

对方自由》、《携手应对生活的挑战》等多是双音节的组合。这样的

组合,看上去很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力度和感染力,让人

读后心情舒畅,精神振奋。

1.3 四呼的有效使用

齐齿呼且没有鼻音韵尾的“i”,读起来声音很低,而且悲悲戚戚,

与励志类文章鼓舞人的目的相背离,因而在标题中运用得较少;撮

口呼和合口呼韵母用得比较多一些,因为它们比单纯的齐齿呼韵母

“i”洪亮得多,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使人振奋;开口呼读起来声音

洪亮,使人感觉雄壮开阔,与励志类文章让人振奋士气的目的相一

致,因而用得较多。例如《全书》中的《保持本色》、《态度决定生

活》、《怎样让他爱你》等等,多为开口呼,能够唤起人的精神,给

人带来震撼。

2.词语的使用

文章好不好,是否吸引人,语音修辞固然重要,但是如何使用词

语也同样重要。下面从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使用三个方面,探讨

励志类文章标题中词语使用的特点。

2.1 名词的使用

2.1.1 目标类、梦想类名词

励志类文章目的就在于激发读者的内在动机,让他们最大限度地

发挥自己的潜力。励志类文章中含有许多目标类、梦想类的名词。

例如,《全书》中,《人生的精彩来自于目标的精彩》、《人生因为梦

想而伟大》、《不断翻新人生计划》、《描绘生命的蓝图》等文章标题

中的“目标、梦想、计划、蓝图”等名词就是这类名词。

2.1.2 经验、方法类名词

励志类文章在唤起人们的觉醒之后,还要引导读者采取正确的为

人处世的方式方法,因此励志类文章标题中还经常出现技巧、方法

类名词。例如《全书》中,《一个给你带来奇迹的原则》、《对婚姻

的忠告》、《即席演讲的技巧》等文章标题中的“原则、忠告、技巧”

便是“技巧”、“方法”类名词。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往往会用前面

的限定词对此类名词进行了限定,从而把经验、技巧限定在某一方

面,使文章更具有针对性。

2.2 动词的使用

2.2.1 自主动词的使用

励志类文章旨在鼓舞人们取得成功,因此,励志类文章标题中的

动词经常为语义特征为[+自主]、[动作]的自主动词。例如,《全书》

中,《当太阳升起时再度充满精神》、《打开听众的心扉》,《学会调

适自己》等文章标题中的“充满、打开、学会、调适”等动词都是

自主动词。

2.2.2 褒义动词的使用

为了达到励志类文章鼓舞人的目的,作者经常会提出一些积极的

现象并表达自的肯定态度,这样才能使读者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

鸣,进而受到积极情感的影响。例如,《全书》中,《学会喜欢自己》、

《真心欣赏对方》、《称赞的魔力》等文章标题中的“喜欢、欣赏、

称赞”等动词都是褒义动词。

3.句式的选择

3.1 祈使句句式

祈使句具有敦促、动员和呼吁的作用,这正好切合了励志类文章

的初衷。励志类文章多用祈使句来达到劝说或鼓励的目的。例如《全

书》中,《处理好夫妻的职业冲突》、《学会喜欢自己》、《每天为自

己打气》、《学会控制你的愤怒》等文章的标题即为祈使句,不仅仅

述说了作者认为正确的观点,同时也给读者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让

读者认清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3.2 疑问句句式

为了吸引读者,励志类文章标题多运用疑问句,但并非有疑而问,

多为设问句和反问句。“表达者之所以采用问句表达自己明白确定

的见解,为的是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印象”,然后再通过文

章中具体内容的阐述与读者产生共鸣,进而达到励志类文章启发、

鼓舞人的目的。例如《全书》中,《怎样让他爱你》、《怎样让她爱

你》等文章的标题即用了设问句,一方面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思考,

另一方面在文章的具体内容中对答案进行阐述,进而传授经验或提

出建议。

3.3 名词性短语句式

除了前面的两种句式以外,有的励志类文章标题是以名词性短语

的形式出现的。所谓名词性短语句,指励志类文章标题是由一个名

词性的偏正短语构成的或者是由几个名词并列在一起组合而成的。

例如《全书》中,《称赞的魔力》、《对婚姻的忠告》、《即席演讲的

技巧》等文章的标题即为名词性短语句式。这种名词性短语的句式

最大的优点是针对某一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或者是传授了具体的

经验、技巧,简单而实用。

4.结语

本文主要是从语音的修辞、词语的使用和句式的选择三个方面,

对《全书》中的励志类文章的标题的语言特点进行了探究,想以此

为突破口来探求励志类文章的语言特点。励志类文章的语言特点,

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篇二:经典作文题库-立志

一、立 志

生活中常常可以看见,在同样艰苦的条件下,有的人萎靡不振,有的人却能一奋骥足。因为志气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一个有坚定信仰和志气的人,他认为人生的全部意义就在于为自己的志向作出不懈的努力。一些有志青年在别人叹气、泄气、游荡宴乐的时候,却收获着耕耘的硕果:上海青年潘德明用七年时间徒步环球旅行;炊事员曹家彬当上了空军学院的英语教师。通过刻苦自学而成为发明家、企业家、科学家的又何尝少啊!可谓:“有志者,事竟成。”

艰苦的环境有利于磨练一个人的品格,激励一个人的斗志,增强一个人的能力。立业靠志气,志气是事业的脊梁。所以,每个想为祖国作出贡献的人,必须有一个坚定的志向。

格言名句: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有志者事竟成也。(范晔)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慷慨丈夫志,可以耀锋芒。(孟郊)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程颢) 心志之力,可称为人品行之中心力。(薛瑄)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守仁) 青年应立志作大事,不可立志作大官。(孙中山)

没有雄心壮志的人,他们的生活缺乏伟大的动力,自然不能盼望他们会有杰出的成就。(华罗庚)

朝着一定目标走去是“志”,一鼓作气中途绝不停止是“气”,两者合起来就是志气,一切事业的成败者取决于此。(卡耐基)

抱负是高尚行为成长的萌芽。(英格利希)

抱负永远是一种欢乐,是一种如地产一般可靠的财产。(罗伯特·史蒂文生)

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半星。(勃朗宁) 壮志与热情是伟业的辅冀。(歌德) 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门入室的旅程。(巴斯德)

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巴斯德)

要向大的目标走去,就得从小的目标开始。(列宁)

确定个人志向,选好专业,这是幸福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

无目标而生活,犹如没有罗盘而航行。(拉斯金)

一个人如果胸无大志,即使再有壮丽的举动也称不上是伟人。(拉罗什夫科)

“立志”在人间

中国俗语中也有大量歌颂立志的警句,如“有志者事竟成”;“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志长”;“人穷不可志短”;“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这些自然都是催人奋进的名言隽语,永远值得我们回味,并以之作为自己前进的动力。

至于文人骚客,歌颂立志的诗歌更是不可胜数。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陶渊明的“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李世明的“心随朗月高,志与秋霜洁”,刘禹锡的“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白居易的“怜君头早白,其志竟不衰”,杜甫的“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陆游的“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猛犹能作鬼雄”,苏轼的“回狂澜于既倒,支大厦于将倾”等等,这些诗文为中华民族儿女树立凌霄壮志,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重大作用。

马克思的伟大目标

1835年8月,马克思就要在特利尔中学毕业了。毕业前夕,班里的同学都在谈择业的问题。有的想当官,有的想经商,有的愿意做医生,有的却爱上了神甫。马克思在他的毕业论文中却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思想。他在文章结尾部分写道:“我们选择职业所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老师为这篇闪耀着伟大思想火光的论文大为惊叹,在毕业证书上写下“思想丰富,理解深刻”的评语。马克思循着“寻找人类幸福”的伟大指针最终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成为19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

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

毛泽东从青少年时代起就立志救国,献身革命。他在中学念书的时候,同学们称他“身无分文,心忧天下”。

他在离家求学前夕改写了日本西乡隆盛的一首诗留给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1914年,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学习期间,全部费用只有169元钱,而且其中三分之一花在订报上,铺盖和衣服则非常简陋单薄。但他从不以此为念,常常和朋友互相勉励说,读书要有理想,要有“以天下为已任”的雄心壮志。他还与朋友们提出“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身边琐事,在校学习期间不谈男女恋爱问题。他认为,改造国家,改造社会,对学问的需要太迫切了,一定要珍惜宝贵的青春,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有价值的事情上。

“为了中中华民族之崛起”

有一年暑假,周恩来到奉天城(今沈阳)东郊一个同学家里去做客。这位同学的祖父是一个很爱国的农村私塾先生,他带周恩来到附近的日俄战场遺址去参观。中国人民受列强歁侮的奇耻大辱,在周恩来幼小的心灵上种下了救国救民的火种。有一次,学校里的魏校长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要读书?”课堂里顿时寂静无声。停了一刻,一个同学毕恭毕敬地站起来回答说:“读书是为了寻求出路!”话音刚落,另一个同学说:“为了荣宗耀祖!” 这时,一个同学霍地从座位中站起。他,浓眉大眼,昂首挺胸,大声回答道:“为了中华民族之崛起,腾飞于世界!”他,便是周恩来,当时,年12岁。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宋代范仲淹有志于天下,他两岁便失去父亲,母亲贫困无依,就改嫁到长山一位姓朱的人家。范仲淹稍微懂事之后,知道了自己的家世,泣别了慈母,到南都学舍不分昼夜地苦读五年中间,竟然没有解开衣服好好地睡过觉。有时困倦已极,便用冷水冲洗一下头脸。他连稠粥都不够吃,所以常常忍饥挨饿熬到下午才吃饭。就这样,他勤奋学习废寝忘食,《诗》、《书》、《礼》、《易》、《乐》、《春秋》这六部《六经》之旨,便精通了,从而慷慨激昂地表达了以天下为已任的伟大志向,不仅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而且成为宋代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岳飞矢志报国

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岳飞,正是在金人入侵的动乱年代里,立下了“还我河山”的壮志,他一生征战沙场,死而后已。当岳飞率兵屡败金兵,建有大功的时候,有人赠送美人以示慰劳,岳飞说:“金兵未灭,难道是大将安乐的时候吗?”毅然将美女退了回去。宋高宗要为他建宅第、立家室,以褒奖他的赫赫战功,他又辞谢道:“金兵未灭,何以家为?”岳飞一生矢志不移,终于留下了千古美名。

徐特立断指明志

辛亥革命前夕的一天,徐特立在长沙修业学校向师生员工作时事报告。讲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讲到软弱无能的清政府不能保护主权和人民,讲到中国的老百姓被歁侮、被屠杀??激昂悲愤之时,他拍案捶胸,声泪俱下。怱然,他猛地一个转身,跑到厨房取来一把菜刀,当着师生们的面,“砰”的一声砍断了左手一节手指,顿时鲜血淋漓,溅染衣衫。接着,他用断指在白纸上写下八个血字: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听着徐特立演说的青年,顿时热血沸腾,群情激昂,呼声雷动。徐特立的断指壮举,很快传遍了长沙。

陈胜的鸿鹄之志

司马迁在《史记·陈涉世家》里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陈涉少时,曾受人雇佣,替人耕种,心中并不满于这种处境,在垄上休息时,常感慨怅恨,有一回对同耕者说:“假如哪一天富贵了,不要忘了拉朋友一把。”同伴嘲笑他,“你现在替人耕种,地位卑微,还说什么富足呢。”陈涉长叹一声:“唉,燕雀怎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陈涉后来在大泽乡和吴广发动起义灭秦,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壮举,若无佣耕垄上时埋在心里的一段鸿鹄大志,怎能想象后来的富足荣华?昔日曾嘲笑过陈涉的同伴,属于那一种安于现状不存“非分”之想,得过且过的大多数,若得不到陈涉的帮衬怕只有老死于田野。是什么造成这种天壤之别呢?关键恐怕并非在于两人智慧才能上的差距,而首先在于是否存了一份奋争的心,是否有一种改变现状的强烈欲望。陈涉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有这样的雄心壮志,有这样一种虽死不辞的精神及高度的自尊自信,则人在此种心志下激发出来的潜能,又岂是那些连梦都不做一个的瞌睡不醒的人所能比及的?

确立远大理想,意味着事业成功了一半,此话并不过分。纵观古今中外,哪一个成大事业的人胸中没有超乎常人的志向?夫欲之人,不可能激起生活的层层浪花,无志之人不可能享受事业的种种辉煌。

摘取王冠上的明珠

哥德巴赫猜想一直被视作数学王冠上的明珠。两百多年来,有不少科学家试图征服它,并因此耗费了巨大

的精力,都没有成功。陈景润上中学时,数学老师把它作为一则趣闻,告诉大家,陈景润听后,暗暗立志摘取这一明珠。他把它当作自己的事业。他拼命地积累知识,奋力地演算难题,草稿纸整麻袋整麻袋地装。最后终于用自己的智慧和意志的合力,移动数学群山,摘取了数学王冠上的明珠,发明了“陈氏定理”。

朱买臣负薪立志

西汉时期的朱买臣,年幼丧失父母,孤苦伶仃,靠卖柴度日。然而他人穷志不穷。他有志气,有抱负,决心刻苦学习,为民做事。妻子因为家穷以及朱买臣读书“恶习”不改,和他离了婚。朱买臣并不气馁,相反,更集中精力读书。由于他知识广博,汉武帝时,被拜中大夫,后又出任会稽太守、主爵都尉,直至做到丞相长史,在当官期间,他廉洁奉公,极负盛名。

王充少年有志,终成大志

我们还可以从东汉王充居贫贱而壮志凌云的故事中,获得很多启发。王充是东汉的大思想家,但他少时家境贫困。当孩子们都去捉鸟、捕蝉和爬树,兴致勃勃地去玩耍之时,王充却不去,而是努力学习认字写字,去学习儒家经典《论语》《尚书》。同时,他又不断修养自己的品德。后来,有机会去京师,拜班彪为师。他虽喜欢博览群书,但因为家境贫寒,无钱买书,便到洛阳卖书的地方去,去读人家所卖的那些书。他虽然穷得没有一亩地可以养身,但心情却比王公大人要舒畅;卑贱得没有一斗一石的俸禄,内心却如同俸禄万钟的人一样富有。后来,他做了官也不欣喜若狂,丢了官也不怅恨不已,安逸快乐之时不敢放纵自己的欲望,贫困潦倒之时,也不改变自己的志向,经过30多年的努力,他终于写出了名垂千古的《论衡》。

左思立志,坚忍不拔

西晋文学家左思,少年时,读张衡的《两京赋》,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决心将来撰写《三都赋》。陆机听了不禁抚掌而笑。说像左思这样的粗俗之人,居然想作《三都赋》这样的宏篇巨著,简直是笑话。即使费力写成,也必定毫无价值,只配用来盖酒坛子而已。面对这样的羞辱,左思矢志不移。他听说著作郎张载曾游历岷、邛(今四川),就多次登门求教,以便熟悉当地的山川、物产、风俗。并广泛查询了解,大量搜集资料,然后专心致志,奋力写作。在他的房间里,篱笆旁,厕所里到处放着纸笔,只要想起好的词句,就随手记录下来,并反复修改。左思整整花费了十年心血,终于完成了《三都赋》。陆机在惊异之余,佩服得五体投地,只得甘拜下风。 徐霞客“踏遍青山成大道”

明代旅游家徐霞客,幼年便勤奋好学,博览图书、地志。由于明末政治黑暗,他不去做官,立志旅行,从22岁开始出游,前后经过32年,足迹北至燕晋,南达云贵和两广,名山大川几乎没有不到过的。在游历之时,他尝尽了千辛万苦,星月寒光之下,他露宿过;严寒酷暑,他都未间断过;忍饥挨饿的境况,他常碰到。他常常拿着一根几尺长的铁棍,去登山,去探寻险境。城墙边,枯树下,点燃一堆柴草,借着火光写他的游记。终于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以惊人的毅力,写出了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

夙抱壮志,漫游世界

20世纪30年代,上海青年潘德明,徒步(小部分靠自行车)环球旅行,历时七年。潘德明出生在浙江湖州一个成衣匠家庭,他从小酷爱体育,“夙抱壮志,欲作世界漫游”。因此,他潜心钻研外语,阅读世界地理和旅游书籍,为环游世界作准备。1930年6月18日,《申报》报道:“中国青年亚细亚步行团”消息,潘德明闻讯后即报名参加,开始步行团有8人,及至越南,只剩他一人。旅行途中他历尽艰险,他曾三次遇虎,1932年初,他穿越1380里沙漠去利雅得时,因缺水而昏迷,幸遇一支骆驼队才获救。1937年7月,潘德明战胜艰难险阻,环游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终于回到了祖国的云南省西双版纳。

惩罚”实现了

布特列洛夫(俄国著名化学家,1928-1986)少年时代在学校读书时,就对化学特别爱好,经常私自在宿舍里动手做实验。在一次,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生爆炸,严厉的学监把他关进了禁闭室,还在他胸前挂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伟大的化学家”。讥讽和惩罚丝毫动摇不了布特列洛夫从事化学研究的伟大志向。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他终于在33岁的时候,提出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问题的创见,被人们誉为“伟大的化学家”。他默默地说:“这个称号在20年前是对我的惩罚,现在却实现了。”

化学家李比希实现诺言

著名化学家李比希小学时,有一天,校长问他:“你将来打算干什么呢?”他响亮地回答说:“我想当一个化学家。”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然而,就是这个被人取笑的孩子,坚持不懈地向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前进,终于成了著名的化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篇三:以励志为话题的优秀作文

以励志为话题的优秀作文

荆棘丛中的阳光路

我的心情不由得变得沉重起来,分明是晴空万里,却像是自己的错觉。分明是现实的美好生活,却像是自己的遐想。就在这短短的十几分钟时间,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感人的事迹。看得出来,老师的心情是沉重的。我的心情也是沉重的。猛一抬头,我发现了全班同学的心情都是沉重的。同学们端正的、严肃的坐在位置上,没有一点声音。教室里安静极了。仿佛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清晰的听见似的。老师讲罢,同学们的已眼泪潸然而下了。

老师究竟讲了什么呢?

他讲的是关于营中高一学生唐俊的故事。唐俊是谁?她是一个和我们一样的平常女孩,但她却有着不平常的命运和不

关于励志的作文题目

平凡的精神。她是一个苦命的孩子,5岁时,母亲瘫痪,8岁时她的父亲去世了。从此,她承担起了整个家。每天奔波于学校与家之间、。

每个人都希望有个幸福的、温馨的家。“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家是温情、家是着落。“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家是思念,家是挚爱。但她5岁就辞别了这些幸福。等待着她的是瘫痪母亲的衣食住行,烦琐的家务活和漫漫的求学路,她只能靠自己的劳动,才能得到需要的东西,哪像我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这是她的口头禅,虽然她遭此大难,但她对仍然这样乐观。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熟虑。平时,我们总是逆反心理强,父母要我们好好学习,我们却当耳边风。要我们节约用钱,我们却说他们吝啬。平时总是与父母斤斤计较。为了自己的一时之快,大手大脚花父母的血汗钱。心里一点也不内疚,丝毫不存在感激之情,谁叫他们为人父,为人母呢?总是把自己的随心所欲放在第一位,于是便有“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诗句来形容我们。而她没有这些坏习惯。并且每次只能在学校和家中来回奔波。帮母亲洗衣做饭已成了她每天必做的。每天放学小跑回家,早已是习之以常了。

让我佩服她的地方是母亲不仅瘫痪了,而且脾气坏。但她却还是一如既往的精心照顾母亲。并且尽力的改进自己的不足,尽量不让母亲生气。她是一个多么孝顺的孩子呀!

“经一番挫折,长一份见识”她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从小就养成了克服困难的毅力,她不仅长了见识,而且使她懂得了勤奋刻苦。从小就有着远大的目标。因此,对于学习她毫不放松,持之以恒的、刻苦的支钻研。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理想的高中,并且有机会以去继续延续自己的梦想。这也算是她生活的荆棘丛中的一缕阳光,算是给她坎坷命运的一点慰藉吧!

她不仅孝顺,学习好,自强不息。同时她也是我们乐于助人的好榜样。一次,别人给了她捐了2000元钱时,面对她与母亲每天3元钱的生活费,她却毫不犹豫的把其中的1000元给了另一名困难的同学。还有一次,她在街上看见一个小女孩在搬笨重的东西,走上前问后才知道她是为的挣钱,唐俊顿时觉得小女孩好可怜,她走上去主动帮小女孩搬。最后,她还把自己身上仅有的1元钱给了这个小女孩。唐俊真是我们的好榜样呀。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唐俊的感人事迹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也或多或少的有所感触。想想我们身边发生了许多的像唐俊这样的困难。但是遭遇困难后,他们能像唐俊那样乐观对待人生。能像她那样勇敢向生活、命运挑战的人却廖廖无几。我相信,她将成为又一颗璀璨的明珠。恶劣的环境磨练出了一个优秀的她。这能否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我们暂时是生活在顺境中,但是你能预知将来吗?说不定这段平坦大道过去就是荆棘丛生呢。你不要只想着光走在平坦大道之上。即使是平坦大道之上也难免有几块石头。我们应该勇于战胜困难,不应该做温室的豆苗。温室的豆苗是不能经历风霜的。我们应该大胆地去迎接生活的考验。只要我们经得起考验,才能够享受成功的喜悦。

让我们去听听大自然的回声,感受四季变迁的律动和铿锵的节奏。你会发现生活原来有这么么多诠释和内涵。大胆地去闯荡吧?不必回头,大步流星向前走,支扬飞,去远航。大地在我们的脚下,壮志在我们心中,一切困难会向我们低头的。荆棘丛的阳光更灿烂的。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