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苏轼议论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23:32:18 体裁作文
苏轼议论文体裁作文

篇一:以苏轼为素材的高考满分作文

以苏轼为素材的高考满分作文 作文教学2009-04-30 15:35阅读431评论1

字号: 大 中 小

《苏轼的赤壁》

他想起了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问自己难道自己不正是那东吴的督都吗?自己满腹经纶,胸中有的是治国平天下的笔墨,而此时?面对这一片漫漫江水,他陷入沉思。

他的思绪像长了翅膀似的,继续飞扬,斟一杯酒,临江而酾,是祭奠那死去的英雄,也是祭奠自己的往昔。是啊!他清醒了:哀吾生之须臾倒不如托遗响于悲风,取山间之色,听江上清风之歌唱。他不再悲观,不再耿耿于怀。

是啊!这一路艰辛,这一路坎坷,这一路无奈。苏轼没有消沉,没有失落。他永远也不会去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

什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清照的小女子。

“杨柳岸,晓风残月”,“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虑只为李后主吟唱。

苏东坡是关东大汉,他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他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定风波 2005高考全国卷考生

雨来得是那么的突然,那么的意外,刚刚还是晴朗的天,霎时间暗了下来,雨水噼里啪啦的打在树木上,岩石上,天地立刻陷入一片迷蒙……

方才还在树丛中跳跃的松鼠不见了,方才还在树林里聒噪的鸟儿不叫了,剩下的是一片人声喧哗……他们走在雨中,有的撩起衣襟,擦拭不断打在脸上的雨水;有的小心翼翼,生怕弄脏了早已遍是污泥的鞋子;有的大步疾行,忽的跌倒在地上,溅起一片泥水,引来一阵惊叫……

风雨来得太意外了,人们猝不及防,方寸大乱。苏轼微醺,走在后面。这条沙湖道他已经来来

回回走了无数遍,小路曲折、泥泞,全然不像汴梁城里的那些宽阔而平坦的大路。

汴梁,唉——他已经离开很久了。

雨来得是那么的突然,那么的意外,刚刚还是晴朗的天,霎时间暗了下来,雨水噼里啪啦的打在房檐上,石阶上,天地立刻陷入一片迷蒙……

方才还在厅堂里谈笑的朋友不见了,方才还在檐下吵闹的孩子不见了,剩下的是一片人声喧哗……他们大喝着他的名字,把仓皇走出的他一把抓住,推推搡搡弄上了囚车。

风雨来得太意外了,他猝不及防,方寸大乱。乌台的囚室外,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街上的人却不少,人们要看一看他——这个曾经一举高中榜眼,曾经被皇帝大加赏识,曾经春风得意的苏轼。梁城里的宽阔而平坦的大路上,一辆囚车在穿行,雨在他眼前下着,雨水在他心中流着……

雨渐渐地小了一些,他看看脚下的芒鞋,看看

手中的竹杖,这一霎那,他忽然觉得它们比朝靴比官印更可贵。

白天过去是黑夜,晴朗之后遭风雨。无论你怎样左躲右闪都无可避免地要与它们相遇,也许,这就是人生的一种必然吧?既然如此,扬起脸,面对着风雨,叹一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吧!那么,黑夜过去是白天,风雨之后见阳光,也就是另一种人生的必然了。

缓缓的走着,心情渐渐的轻松而愉快,小曲儿也不觉间哼唱了起来。晚风习习,不觉间云已经散了,夕阳在西山的头上又露出了艳红的脸。

他回过头去,沙湖道的小路曲曲折折,在夕阳的余晖中另有一种超然之美。意料之外的一场风雨,情理之中的一份收获。

〈风雨任平生〉

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达;他的豁达造就了他风雨无阻,“风雨任平生”的一生。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

苏轼一生风雨,一生坎坷,然而,无论他走到哪里,他的名字就响彻在那里的天空中,响彻在那里

的人们的心坎上。他的“一蓑风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的真理,让人懂得用开朗、宽容、豁达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和物;让人知道用感激、豁达的心境去挑战人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多少英雄豪杰。苏轼站在曾经是三国人物竞风流的赤壁面前,像一个关西大汉,手持铁板,大声高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是他历经风雨后的坦然,这是他真情的告白。他知道在有生之年要用美酒来面对如画的江山,如梦的人生。

古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丽的西湖承载了多少中国文人的梦,苏轼虽被贬至此,然而他没有悲怆,没有哭天地,没有愤愤不平,风雨任平生。他懂得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简单道理。于是,一道苏堤便横卧西湖。他要让西湖储藏的心灵,淹没他所有的痛苦,所有的忧伤。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这是他被贬至天涯海角的海南所作的诗。他用荔枝的甜美洗去了官场的污垢。他宁愿一辈子做一个普通的岭南

篇二:高中议论文范文:苏轼—婉约词永远的绝唱

高中议论文范文:苏轼—婉约词永远的绝唱

在苏轼之前,词被公认为“艳词”,而苏轼的出现,则对传统的婉约词有所继承上不拘泥于音律,开拓了婉约词的内容,提高了词的艺术成就,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苏轼婉约词的一大特点,便是语言平实,情感真挚。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一首《江城子》,近千年来不知感动了多少人的心。这首堪称苏轼婉约词的代表作,文笔细腻绵密、凄清幽独,黯然魂销。但绝非易安的词那样凄凄惨惨戚戚,而是读出来让人觉得凄婉哀绝之情满满的已经冲出口,荡气回肠,余音袅袅,回味无穷,字字句句沁透着孤绝的阳刚之美。在《水龙吟》一词中,作者赋予了扬花思妇的生命、情感,借杨花咏思妇,也可以说是借思妇写杨花。两者水乳交融在一起,无情无思的杨花已被情感化了、生命化了,那“点点离人泪”随风飘散,仿佛使我看到了在杨花丛中,一位幽怨的女子掩帕拭泪,低低叹息??可见苏轼卓绝的功力和才情。

人们常说“诗言志词言情”,唐宋词的题材集中在伤春悲秋、离愁别绪、风花雪月、男欢女爱等方面,而苏轼打破了传统,他的婉约词不再多做缠绵悱恻的抒情,语气变的爽快利落,与此同时将自己的政治抱负、人生理想和哲学思考巧妙地融合其中。《卜算子》中:“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淮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影。惊起却回来,有恨无省。拣尽寒技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全词塑造了一只孤独寂寞的鸿雁形象,寄托作者在遭受政治挫折之后孤独,迷惘的心境和孤高不屈的态度。写得幽深清绝,每个意象都凸现幽寒的气氛,全词笼罩了一层浓厚的孤独和感伤。此外,他那“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的人生喟叹,“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中思想与现实相矛盾的感慨,“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那作者不被当朝理解无从现实人生抱负的悲哀??无不闪烁着东坡思想性格的光芒。

苏轼的婉约词中还不乏一些清新可喜的农村风情词,清丽妩媚,词情婉转,洋溢着生活气息、泥土芳香。代表作是他在徐州任上写的《浣溪沙》:“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蓠娇语络丝娘。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炒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这是多么温馨恬然的田园风光!这又一次拓展了婉约词题材,使宋词走出了花间小径,融入生活,有了清新气息和活泼生机。纵观苏轼的婉约词,他的真挚执着,他的沉郁深刻,他的多情多思展露无疑。深刻的思想和浓郁的诗情熔铸出了深远的词境,直观地透露出专属于他的智慧、自由和乐观,令人不禁拍案叫绝。在我不断的探询和欣赏中,我发现以婉约豪放来判定一位词人,特别是一位空前伟大的词人,似乎有些牵强。我想苏轼也无心写豪放或是婉约,都是信手拈来,随感而发,直抒胸臆,作品的样式多样化,情感也是多样化的,他只是一个善于发现生活中一切美好并善于表达这种美好的人罢了。浮华落尽,平淡归真,让我们携一壶香茗,在下午两三

点的阳光下,品味茶的芳香,感受词人的本色,走进东坡那至真至朴的内心世界。

篇三:苏轼告诉你怎样进行议论文事例论证

苏轼告诉你怎样进行议论文事例论证

作者:黄丽玉

来源:《文理导航》2013年第19期

【摘 要】苏轼的《留侯论》在事例论证方面非常有特色,它语出新奇,从几个层面剖析张良之例,引用事例详略得当,注重正反对比论证观点,对高中生学习议论文写作的事例论证特别有帮助,本文结合该篇散文进行写作指导。

【关键词】《留侯论》事例论证;写作指导

《留侯论》是嘉佑六年(1061)东坡应制科所上“进论”之一,目的在于应试求官,向皇上和考官显示才华,所以写作时很用力,是苏轼青年时代重要的作品之一。如果只把它当做一篇普通的文言文来读,只识记一些文言字词的意思,未免太遗憾,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会发现,它在事例论证方面很有特色,很值得中学生学习和借鉴。

一、文贵于新,新得合理

文章贵在语出新奇,只有新颖独特的文章才能吸引别人的眼光,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但我们也需要知道,创新不是迎合某种需要的牵强附会、恣意发挥,而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内化了的技能和思维上的技巧。我们以苏轼的《留侯论》为例进行分析。

《留侯论》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张良事例的运用上。自《史记》问世,张良圯桥受书这一具有浓郁传奇色彩的故事就广为流传。从汉朝到宋朝,时光越过千年,在人心中早已成了定式:张良之所以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全在于老人赠书,而思想解放、个性自由的苏轼,尽其事理,断以己意,谓老人赠书却“其意不在书”,而在于“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

苏轼议论文

小忿而就大谋。”这种说法可谓是浩然出奇,特然超卓,千年神幻,一朝破灭,而理性却光耀人心,催人警醒。

苏轼之前没有人将张良的事例用来作“忍小忿而就大谋”的证据,苏轼的认识却也并非空穴来风,而真正是新颖而又独到。人们孤立地看圯上老人赠书,所以把一些神怪传闻当做真实。作者把这件事和张良年轻时学那些鲁莽而又冲动的刺客之举结合起来,指出这是秦时的隐士对张良忍耐之心的考验观察,用意并不在于兵书的授予。并且,从太史公叙述这个故事的细节来看,苏轼的推论也完全合理。如当老人故意走到张良面前堕履又命他取履时,张良“欲殴之”,到后来“强忍”,“业为取履,因履之”,的确是写出了张良从不能忍到能忍的精神成长之路。由此我们得到启示:新颖独特的观点不能是作者凭空想象出来哗众取宠的,要有合情合理的解释和符合逻辑的推理。像有人批评愚公“愚不可及”,说“怎么能保证儿子孙子都愿意挖山”“为什么不搬家”之类的看法就属于“新”却无理;像有人认为《背影》中的“父亲”抄近路爬月台违反交通法规,则完全是“博君一笑”了。

在学生写作议论文时,我们要指导他们精思老旧事例,探究新角度。

事例论证是学生写作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之一,我们一方面引导他们平常多积累有效的素材,另一方面也要引导他们活用素材,从新的角度来挖掘老旧事例的意义,毕竟,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有限,而且如果只“看一遍”,往往是不能留下深刻印象的,等到作文时恐怕还得邀请杜甫、屈原、司马迁上场,这点相信大家深有体会。

试以武则天的事例来谈谈从老旧事例中探究新角度。武则天,众所周知,一个凶残而有野心的女人,即使有从辩证角度来看待她的,也不过给她一个“治国有方”的评价。古往今来,评论家对于她的人品,少有溢美之词。但是我们关注一下她的“无字碑”,便会有新的启发。可能也有不少人认为碑之所以“无字”是因为她知道自己一生罪恶累累,双手沾满了鲜血,对于自己一生所作所为难以评说,但是如果我们将她与许多在百年之后要求别人歌功颂德的那些帝王比较一下,就会发现,“无字”也是她跋扈一生之后的“低头”,这一低头,体现了她的智慧。用来作为“学会低头”这个话题的论据,不是比司马迁低头要新颖而独特得多吗?

二、一例多用,逐层深入

一例多用既可以解决学生素材匮乏的问题,也能很好地体现出学生的思维水平。学生能够用同一个事例来论证不同的分论点,既体现了分论点之间密不可分的逻辑关系,更使得文章紧凑简练,一个事例的精深的剖析,远胜过罗列无数个性质相似、内容单一的老旧事例。比如苏轼用张良的事例,首先否定原先人民对“黄石公赐书张良”的看法,指出“然亦安知其非秦之隐君子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想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接着用一个过渡句“且其意不在书”承上启下,总结第一层,引出下一层更高的议论来。既然“其意不在书”,在于什么呢?下一层给出了回答:“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统括起来,这两层是写老人“教忍”。

写了老人“教忍”,作者再写张良“用忍”。“用忍’这个问题的论证,又是从一般到具体来进行的。作者先写“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高祖以忍平天下,其“忍”源于子房,全是“子房教之”的结果,表明“子房用忍”的巨大历史作用;接着,再举具体典型的事例:韩信拜帅,领兵在外,平定齐地后,派人向刘邦请封假齐王,刘邦大怒,张良暗止,劝说刘邦,刘邦醒悟,忍怒封韩信为真“齐王”,免除一场兵变。选取的事例可以说很有代表性,也很有说服力。

如这么一则材料作文:两个台湾观光团到伊豆半岛旅游。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洞。一位导游连声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让大家受累了。”另一个导游却诗意盎然地对游客说:“我们现在走的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窝大道,请大家快乐地体验它的与众不同吧!”如果我们的立意为同样的境遇,以不同的心态去看待,感受就截然不同,设置两个分论点,一为:内心的阳光可以驱散阴云;二为:内心的阳光更可促人前进。那么以柳宗元或是苏

轼等失意文人为例该怎样分析呢?首先,写苏堤垂柳,西湖漾波,外放的东坡居士以内心的阳光驱散了弃用的不快;柳公祠在,三绝碑存,远谪柳州的柳宗元以内心的阳光驱散了贬谪的失落。然后,写他们在各自的任所宵衣旰食、勤勉为政,政绩卓著,受万民称颂,甚至有的政绩为现代人赞不绝口。这样,两个层次就非常鲜明,我们只用到了一个或者两个例子,但却深刻而生动地阐释了中心观点。

三、特殊普遍结合,详略恰当安排

本文例证从普遍性入手,先写天下大智大勇之人,祸难突然降临也不惊慌,无缘无故对他加以侮辱能够不动怒,这就是因为他的抱负十分宏大,志向特别高远的缘故。然后再举张良的具体事例,在举张良的事例时又是先总写张良教刘邦“忍”,助他得天下,然后再举具体的韩信要挟刘邦,刘邦在张良的提醒下忍小忿就大谋的事例进行分析。特殊性和普遍性相结合是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的,也使文章的论证全面而具体生动。

具体事例的援引,除了张良的事例,还有郑襄公、越王和项羽。这三个人物,前两个也是从正面来论证观点的,值得注意的是,郑襄公袒胸牵羊以逆之是为了保全国家,而越王屈身侍奉夫差,则是为了复国,程度上还是有所不同的。项羽的例子则是属于反面论证,他的命运和刘邦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一败一胜的结局更使得事例具有说服力。这几个事例,都是略写。再就张良这个例子而言,也有老人“教忍”之前的鲁莽冲动和后来能忍、教别人忍的深谋远虑的对比论证,且前略后详。

总而言之,苏轼在事例的选择和运用上都苦心孤诣、独具匠心,他的这种写法能够给高中生写作议论文很大的启发,我们在教学中要强调这一点并给予具体的指导和有针对性的操练。(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中学(新市中))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