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成语故事八仙过海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1:15:50 作文素材
成语故事八仙过海作文素材

篇一:歇后语故事5112A3语文电子小报成品,读书手抄报模板,书香满园快乐读书简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成语故事

4、吕洞宾不慌不忙地从背后抽出拂尘来,向海中一指,顿时霞光万道,海水分成两半,让出一条宽敞大道来。只见吕洞宾微微一笑,悠悠然向

路尽头走去。

八仙”指的是古代神话里的汉钟离、张果老、铁拐李、韩湘子、曹国舅、吕洞宾、蓝采和、何仙姑这八位神仙。传说八位神仙各有道术,法力无边,在人间惩恶扬善,为百姓做了很多的好事。相传有一年,正逢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八位神仙也被邀请参加。他们路过东海,吕洞宾灵机一动,说:“驾云过海,已经不能算本事了。咱们不如拿出各自的法宝,踏浪过海,各显神通,你们看好不好?”众仙都齐声说:“好!”

5、韩湘子见此,也不甘示弱,从怀中掏出一本书来,随手抛到海中,自己腾空而起,单足站在上面,随后又取出箫管,吹起悠扬的曲子来。

2、这时,汉钟离拍了拍手里的响鼓也说道:“看我的!”随手也把响鼓扔进了海里,他盘腿坐在鼓上,一副老僧模样。

6、曹国舅此时取出了法宝玉

成语故事八仙过海

简板,飘然而上。

8、何仙姑微微一笑,说:“多谢阁下厚意,你尽管先行,我 随后就到!”说

1、铁拐李第一个过来。只见他

3、张果老笑咪咪地说:“还是

把手中的拐杖往东海一抛,拐杖

我的招数最高明。”只见他掏

像一叶扁舟,轻轻浮在海面上,

出一张纸来,折成一头毛驴,

铁拐李往上一跳,稳稳当当落在

纸驴四蹄落地后,仰天长叫,

上面。众位仙家一看,齐声赞道:

张果老倒骑在驴背上,向众仙

“好本领!”

挥挥手,踏浪而去。

是否愿意与在下一同渡海?” 没拿任何法宝,就问道:“仙姑,倍,花香扑鼻。他回头一见仙姑花篮放进海中,花篮顿时变大数人还没有动静,只见蓝采和取出7、这时只有何仙姑与蓝采和两

着,从头上取 下一朵荷花放 入水中,那荷 花霎时就变 成了一条荷 花船,载着 仙姑缓缓飘 过海去。

篇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诵读经典 品味成长

珍 珠 鸟

文/冯骥才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我把这对鸟儿放在用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子里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

我把它挂在窗前。一盆 吊兰 的 垂蔓蒙盖在鸟笼上,珍珠鸟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

三个月后,那愈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脑袋从叶间探出来。拨开绿蔓一看,正是这个小家伙!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渐渐地它胆子大了,竟然落到我的小书桌上。

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后来,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摸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淘气地陪伴我;傍晚,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飞到笼子边,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它睡得好熟哇!大概在做梦?

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呼唤: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吗? 成语天下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成语故事】传说中道家有八大仙人去参加王母娘娘的蟠桃会,他们来到东海边,吕洞宾建议各自渡海,铁拐李站在龙头杖上,韩湘子坐在花蓝里,吕洞宾、蓝采和、张果老、汉钟离、何仙姑、曹国舅乘各自的箫、纸驴、拍板、鼓、竹罩、玉板渡海。

篇三:第二单元成语故事

请下载后让孩子认真阅读

一、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八仙】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八仙之名,明代以前众说不一。有汉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至明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始定为:铁拐李、钟离权(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

【道教掌故 - 八仙过海】 "八仙过海",道教掌故之一。"八仙"一般是指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这八位神仙人物。在传说中,八仙各有不同的法器,铁拐李有铁杖及葫芦,汉钟离有芭蕉扇,张果老有纸叠驴,蓝采和有花篮,何仙姑有莲花,吕洞宾有长剑,韩湘子有横笛,曹国舅有玉版。他们随身所携带的法器各有妙用。

【故事】

故事之一

八仙过海是八仙最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最早见于杂剧《争玉板八仙过海》中。相传白云仙长有一回于蓬莱仙岛牡丹盛开时,邀请八仙及五圣共襄盛举,回程时铁拐李(或吕洞宾)建议不搭船而各自想办法,就是后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八仙过海、各凭本事”的起源。 此时铁拐李抛下自己另一项法器铁拐(或说葫芦),汉钟离扔了芭蕉扇,张国老放下坐骑“纸驴”,其他神仙也各掷法器下水,横渡东海。由于八仙的举动惊动龙宫,东海龙王率领虾兵蟹将前往理论,不料发生冲突,蓝采和被带回龙宫(亦说法器被抢)。之后八仙大开杀戒,怒斩龙子,而东海龙王则与北海、南海及西海龙王合作,一时之间惊涛骇浪。此时曹国舅拿出玉板开路,将巨浪逼往两旁,顺利渡海。最后由南海观音菩萨(或说如来佛)出面调停,要求东海龙王释放蓝采和之后,双方才停战。

二、周瑜打黄盖 ——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赤壁之战时,孙权命周瑜为大都督对抗曹操.为了让使曹操上当,周瑜和黄盖决定使用苦肉计.于是在军事会议上,黄盖假装与周瑜意见不和,甚至出言不逊.于是周瑜大怒,下令将黄盖斩首,众将苦苦求情,周瑜便将黄盖处于杖刑,将黄盖打得卧床不起.这正是做给诈降周瑜的蔡中蔡和看的.于是阚泽为黄盖献诈降书,蔡中蔡和又恰好将这一假情报传回了曹营,曹操就相信了黄盖,之后赤壁之战爆发,诈降的黄盖开船来投降曹操,不料曹操中计,曹操的船团被黄盖 1

的火船击中而着火,加上庞统的连环计和诸葛亮招来的东风,曹操军溃不成军,经过周瑜的奇袭后几乎全军覆没,甚至到了差点要被关羽所杀的地步.之后曹操怕周瑜,一直不敢南下.其中在打黄盖时有一个很小的插曲:周瑜要将黄盖斩首时,鲁肃替黄盖求情,而且暗示一旁观看的诸葛亮一起求情,但是诸葛亮一点要求情的意思都没有.等到黄盖被打五十大板之后,鲁肃去营中找诸葛亮质问:"黄盖被打,我等都去求情,你是贵客,为什么见死不救?"诸葛亮听完脸色一变:"子敬(鲁肃的字)欺负我啊!"鲁肃就疑惑了:"我一直对待你都不错,哪来欺负你?"诸葛亮大笑着说:这是周瑜和黄盖在用苦肉计,利用假情报让蔡中蔡和传消息,我怎么可以随便说出?"鲁肃显得有点不相信,诸葛亮又说:"这事千万别告诉周瑜.要不他又要找我麻烦了,你只说我也埋怨他就行了."鲁肃便答应了.回到周瑜营中,周瑜问鲁肃;"诸葛亮对此事有何看法?"鲁肃便按照诸葛亮教他的回答:"他说他也埋怨都督做法."周瑜听完非常高兴:"这次瞒过他了."鲁肃问怎么回事,周瑜回答:"这是我和黄盖为了麻痹曹操使的诈降计,看来诸葛亮完全不知道,这人未必是我对手."鲁肃听完大吃一惊,心里暗暗佩服诸葛亮的先见之明.

可见苦肉计瞒得过曹操,瞒不过诸葛亮.要是曹操像诸葛亮一样谨慎,那么黄盖那五十杖不单白打,赤壁之战的历史也要改写了

周瑜打黄盖后来演变成一条歇后语:周瑜打黄盖 ——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用以比喻两方面都愿意的事情。

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一个歇后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说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商纣暴虐,周文王决心推翻暴政。太公姜子牙受师傅之命,下界帮助文王。但姜子牙觉得自己半百之龄、又和文王没有交情,很难获得文王赏识。于是在文王回都途中,在一河边,用没有鱼饵的直钩钓鱼。大家知道,鱼钩是弯的,但是姜子牙却用直钩(那其实也不能叫钩了)、不用鱼饵,钓到了很多鱼。问王见到了,觉得这是奇人(古代人对奇人都很尊敬的),于是主动跟他交谈,发现这真是个大有用之才,招入帐下。后来姜子牙帮助文王和他的儿子推翻商纣统治,建立了周朝。

四、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

2

唐朝贞观年间,西域回纥国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纥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便派使者缅伯高带了一批珍奇异宝去拜见唐王。在这批贡物中,最珍贵的要数一只罕见的珍禽――白天鹅。

缅伯高最担心的也是这只白天鹅,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向国一交待呢?所以,一路上,他亲自喂水喂食,一刻也不敢怠慢。

这天,缅伯高来到沔阳河边,只见白天鹅伸长脖子,张着嘴巴,吃力地喘息着,缅伯高心中不忍,便打开笼子,把白天鹅带到水边让它喝了个痛快。谁知白天鹅喝足了水,合颈一扇翅膀,"扑喇喇"一声飞上了天!缅伯高向前一扑,只拔下几根羽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眼睁睁看着它飞得无影无踪,一时间,缅伯高捧着几根雪白的鹅毛,直愣愣地发呆,脑子里来来回回地想着一个问题:"怎么办?进贡吗?拿什么去见唐太宗呢?回去吗?又怎敢去见回纥国王呢!思前想后,缅伯高决定继续东行,他拿出一块洁白的绸子,不心翼翼地把鹅毛包好,又在绸子上题了一首诗:"天鹅贡唐朝,山重路更遥。沔阳河失宝,回纥情难抛。上奉唐天子,请罪缅伯高,物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

缅伯高带着珠宝和鹅毛,披星戴月,不辞劳苦,不久就到了长安。唐太宗接见了缅伯高,缅伯高献上鹅毛。唐太宗看了那首诗,又听了缅伯高的诉说,非但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缅伯高忠诚老实,不辱使命,就重重地赏赐了他。

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故事广为流传开来。

五、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 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

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

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

3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