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关于方法的哲理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20:29:10 作文素材
关于方法的哲理故事作文素材

篇一:哲理故事:做事的方法很重要

哲理故事:做事的方法很重要

一个修行者在河边打坐时,听到挣扎的声音。睁开眼睛一看,一只蝎子正在水里挣扎。

他伸手把它捞出来时,被蝎子竖起的毒刺蛰了一下。

过了一会儿,他又听到挣扎的声音。睁开眼睛一看,蝎子又掉到水里去了。他又把它救了上来,当然,他又被蛰了一下。

他继续打坐。过了一会儿,他又有了相同的不幸遭遇。

旁边的渔夫说:你真蠢,难道不知道蝎子会蛰人吗?

知道,被他蛰了三次了。

那你为什么还要救它?

蛰人是它的本性,慈悲是我的本性。我的本性不会因它的本性而改变。这时,他又听到了挣扎的声音。一看,还是那只蝎子。他看看自己肿起来的手,看看在水里挣扎的蝎子,毫不犹豫地再次朝它伸出手去。

这时,渔夫把一个干枯的枝条递到了他的手上。修行者用这根枯枝捞起蝎子,放到了岸边。

这回,他的手没有再被蛰。

渔夫笑着说:慈悲是对的。既要慈悲蝎子,也要慈悲自己。所以,慈悲也要有慈悲的手段。

篇二:七个关于有效沟通的哲理故事

七个关于有效沟通的哲理故事.txt小时候觉得父亲不简单,后来觉得自己不简单,再后来觉得自己孩子不简单。越是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忘记的时候,反而记得越清楚。

七个关于有效沟通的哲理故事

有效沟通是企业经营管理和我们个人在社会生活经常需要遇到的基本问题。人与人之间要达成真正的沟通并不是一件易事。以下一些简洁而寓意深刻的故事,可能比我和其他沟通专家所著的专业文章对你更直接,更具有震憾作用和启发意义。

1 有一个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柴的人)三个字,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柴担到秀才前面。

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柴的人听不太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 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你的木材外表是干的,里头却是湿的,燃烧起来,会浓烟多而火焰小,请减些价钱吧。)”卖柴的人因为听不懂秀才的话,于是担着柴就走了。

管理者平时最好用简单的语言、易懂的言词来传达讯息,而且对于说话的对象、时机要有所掌握,有时过分的修饰反而达不到想要完成的目的。

2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甚么呀?”小朋友天真的回答:“嗯?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当在现场的观众笑的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着注视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的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情远非笔墨所能形容。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甚么要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 “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你听到别人说话时??你真的听懂他说的意思吗?你懂吗?如果不懂,就请听别人说完吧,这就是“听的艺术”:1. 听话不要听一半。2. 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别人所说的话上头。

3 A对B说:我要离开这个公司。我恨这个公司!B建议道:我举双手赞成你报复!!破公司一定要给它点颜色看看。不过你现在离开,还不是最好的时机。 A问:为什么?B说:如果你现在走,公司的损失并不大。你应该趁着在公司的机会,拼命去为自己拉一些客户,成为公司独挡一面的人物,然后带着这些客户突然离开公司,公司才会受到重大损失,非常被动。A觉得B说的非常在理。于是努力工作,事遂所愿,半年多的努力工作后,他有了许多的忠实客户。再见面时B问A:“现在是时机了,要跳赶快行动哦!”A淡然笑道:“老总跟我长谈过,准备升我做总经理助理,我暂时没有离开的打算了。”

其实这也正是B的初衷。一个人的工作,只有付出大于得到,让老板真正看到你的能力大于位置,才会给你更多的机会替他创造更多利润。

4 曾经有个小国的人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小

国的人不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帝想了许多办

关于方法的哲理故事

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

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事都不懂吧?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老天给我们两只耳朵一个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的。善于倾听,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质。

5 有一位表演大师上场前,他的弟子告诉他鞋带松了。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好。等到弟子转身后,又蹲下来将鞋带解松。有个旁观者看到了这一切,不解地问:“大师,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解松呢?”大师回答道:“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者,长途跋涉让他的鞋带松开,可以通过这个细节表现他的劳累憔悴。” “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的弟子呢?”“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并且热心地告诉我,我一定要保护他这种热情的积极性,及时地给他鼓励,至于为什么要将鞋带解开,将来会有更多的机会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说啊。”

6 一个女儿对父亲抱怨她的生活,抱怨事事都那么艰难。她不知该如何应付生活,想要自暴自弃了。她已厌倦抗争和奋斗,好象一个问题刚解决,新的问题就又出现了。

她的父亲是位厨师,他把她带进厨房。他先往三只锅里倒入一些水,然后把它们放在旺火上烧。不久锅里的水烧开了。他往一只锅里放些胡萝卜,第二只锅里放只鸡蛋,最后一只锅里放入碾成粉末状的咖啡豆。他将它们侵入开水中煮,一句话也没有说。

女儿咂咂嘴,不耐烦地等待着,纳闷父亲在做什么。大约20分钟后,他把火闭了,把胡萝卜捞出来放入一个碗内,把鸡蛋捞出来放入另一个碗内,然后又把咖啡舀到一个杯子里。做完这些后,他才转过身问女儿,“亲爱的,你看见什么了?”“胡萝卜、鸡蛋、咖啡”,她回答。

他让她靠近些并让她用手摸摸胡萝卜。她摸了摸,注意到他们变软了。父亲又让女儿拿一只鸡蛋并打破它。将壳剥掉后,他看到了是只煮熟的鸡蛋。最后,他让她喝了咖啡。品尝到香浓的咖啡,女儿笑了。她怯生问到:“父亲,这意味着什么?”

他解释说,这三样东西面临同样的逆境——煮沸的开水,但其反应各不相同。胡萝卜入锅之前是强壮的,结实的,毫不示弱;但进入开水之后,它变软了,变弱了。鸡蛋原来是易碎的,它薄薄的外壳保护着它呈液体的内脏。但是经开水一煮,它的内脏变硬了。而粉状咖啡豆则很独特,进入沸水之后,它们倒改变了水。“哪个是你呢?”他问女儿。“当逆境找上门来时,你该如何反应?你是胡萝卜,是鸡蛋,还是咖啡豆?”

7 有一个人因为生意失败,逼不得已变卖了新购的住宅,而且连他心爱的小跑车也脱了手,改以电单车代步。有一日,他和太太一起,相约了几对私交甚笃的夫妻出外游玩,其中一位朋友的新婚妻子因为不知详情,见到他们夫妇共乘一辆电单车来到约定地点,便冲口而出地问:「为甚么你们骑电单车来?」众人一时错愕,场面变得很尴尬,但这位妻子不急不缓

地回应答:「我们骑电单车,因为我想抱着他。

-------------------------------------

办公室里如何掌握说话技巧及

在办公室里与同事们交往离不开语言,但是你会不会说话呢?俗话说“一句话说得让人跳,一句话说得让人笑”,同样的目的,但表达方式不同,造成的后果也大不一样。在办公室说话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不要人云亦云,要学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老板赏识那些有自己头脑和主见的职员。如果你经常只是别人说什么你也说什么的话,那么你在办公室里就很容易被忽视了,你在办公室里的地位也不会很高了。有自己的头脑,不管你在公司的职位如何,你都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应该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有话好好说,切忌把与人交谈当成辩论比赛。

在办公室里与人相处要友善,说话态度要和气,要让人觉得有亲切感,即使是有了一定的级别,也不能用命令的口吻与别人说话。虽然有时候,大家的意见不能够统一,但是有意见可以保留,对于那些原则性并不很强的问题,有没有必要争得你死我活呢?的确,有些人的口才很好,如果你要发挥自己的辩才的话,可以用在与客户的谈判上。如果一味好辩逞强,会让同事们敬而远之,久而久之,你不知不觉就成了不受欢迎的人。

不要在办公室里当众炫耀自己。

如果自己的专业技术很过硬,如果你是办公室里的红人,如果老板非常赏识你,这些就能够成为你炫耀的资本了吗?再有能耐,在职场生涯中也应该小心谨慎,强中自有强中手,倘若哪天来了个更加能干的员工,那你一定马上成为别人的笑料。倘若哪天老板额外给了你一笔奖金,你就更不能在办公室里炫耀了,别人在一边恭喜你的同时,一边也在嫉恨你呢!

办公室是工作的地方,不是互诉心事的场所。

我们身边总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喜欢向别人倾吐苦水。虽然这样的交谈能够很快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你们之间很快变得友善、亲切起来,但心理学家调查研究后发现,事实上只有1%的人能够严守秘密。

所以,当你的生活出现个人危机,如失恋、婚变之类,最好还是不要在办公室里随便找人倾诉;当你的工作出现危机,如工作上不顺利,对老板、同事有意见有看法,你更不应该在办公室里向人袒露胸襟,任何一个成熟的白领都不会这样“直率”的。自己的生活或工作有了问题,应该尽量避免在工作的场所里议论,不妨找几个知心朋友下班以后再找个地方好好聊。

说话要分场合、要有分寸,最关键的是要得体。不卑不亢的说话态度,优雅的肢体语言,活

泼俏皮的幽默语言这些都属于语言的艺术,当然,拥有一份自信更为重要,懂得语言的艺术,恰恰能够帮助你更加自信。娴熟地使用这些语言艺术,你的职场生涯会更成功!

;-------------------------------------

职场人际关系十个准则

现代人都很重视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处理的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人际关系如何,取决于个人的处世态度和行为准则。具体来讲,和谐的人际关系有以下处理法则:

一、换位思考

善解人意人们观察问题时都习惯性的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只顾及自己的利益、愿望、情绪,一厢情愿地想当然,因此,常常很难了解他人,很难和别人沟通。现实生活中,公说公理、婆说婆理,各讲各的、各忙各的,这样的现象随处可见。大到两个集团、两个民族之间也是如此。事实上,只要站在客观的立场就会发现,冲突的双方几乎完全不理解对方,完全是不互相体谅对方。想处理好自己和他人的人际关系,最需要做的就是改变从自我出发的单向观察与思维,而要从对方的角度观察对方,替对方着想,也即由彼观彼。在此基础上,善解他人之意。如此处理人际关系,就有了更多的合理方法。不能由彼观彼、善解人意,就没有别开生面的新人际关系。

二、平等待人

不强求别人这个原则是处理人际关系必须遵循的金科玉律。这是真正的平等待人,是古往今来都适用的平等精神。人是生而平等的,每个人的人格和尊严都应该受到尊重。如果不懂这一点,那就会有那么多的一厢情愿,就会有那么多的无理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古语讲得很有道理。无论是对同事、部下、朋友、合作伙伴、恋人,都该遵循。这是古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我们为人处世必须遵循的规则。

三、学会分享

推及于人当你把快乐和别人分享时,你的快乐就变成了两份快乐;当你把你的点子和别人分享是,就会有更多思想的火花。同样,对于渴望也可以共同来满足。自己渴望的事情,要想到他人也可能渴望。当你渴望安全感时,就要理解他人对安全感的需要,甚至帮助他人实现安全感。你渴望被理解、被关切和爱,就要知道如何力所能及地给予他人理解、关切和爱。给予他人理解与关切,会在高水平上调整融洽彼此的关系,也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状态——这个好状态既来自于对方的回报,也是自己“给予”的结果。善待别人,同时就善待了自己。每个人不妨将最希望从他人那里得到的态度一条条写下来,扪心自问,而后便会想到别人同样有这些希望。在这些条款上对他人慷慨大方,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正确态度。

四、欣赏他人

鼓励他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欣赏与鼓励,得到欣赏与鼓励能给人以生活与奋斗的强大动力。在很小的时候,父母的欣赏会使我们积极兴奋地上进发展,老师的欣赏会使学生废寝忘食地努力学习。进入社会后,领导和同事的欣赏是一个人工作的最大动力之一。善于欣赏他人,就是给予他人的最大善意,也是最成熟的人格。如果得到的欣赏太稀缺,天才也会枯萎。我们同样也需要欣赏与鼓励,那么为何不先给予他人欣赏与鼓励呢?

五、乐于付出

付出才有回报这个世界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也不会掉馅饼,你的所得总是与你的付出成正比的。人们并不愿意给不相干的人提供免费午餐,然而,事情反过来轮到自己时,他就不明白道理了。别人有成就了,就想也分享一点。别人有钱了,也想沾一点光。别人有名声有地位,似乎都应该瓜分一点。孰不知无功受禄、不劳而获古往今来都令人厌恶。如果心中生出求取免费午餐的念头,常令人生萎缩、心灵低劣,长期这样是不会有出息的。有的人即使没有索取免费午餐的行为,但同样的心理活动连绵不断。整天嫉妒别人,心理总是摆不平,这样使他备受折磨。放下索取免费午餐之心,就多了清静和坦然,也多了自信与奋进之心。学着慷慨的对别人付出,在你困难的时候,会有许多真诚的回报的

六、待人以诚

守信为本诚信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首要原则。诚信待人在别人那里造成一种良好的第一印象,也塑造自己的美德与品牌。质朴自然由真心流露的诚信,本身就是生活的需求。在诚信待人的状态中,我们找到安详和思维的流淌通畅。诚信待人,诚信做事,可以使我们理直气壮,正气凛然,心胸开阔,心无挂碍。诚信不仅是一种待人的态度,本身就是生活的质量。诚信不是生活的手段,而是生活的目的。一个人能够诚信地生活,是因为他有着智慧,有着状态,有着条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追求这样的生活状态,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七、宽容待人

和气生财古人讲就和气生财。不仅在商业中,在方方面面,和气的性格都是成功的要素。两个商家卖同样的东西,一家拉长着脸,不给人好脸色,一家满脸和气,显然后者的生意做得好得多。这样看来,买一份货,外搭一份和气,要远比买一份货,还得搭一张长脸合算得多。可见,和气也是有含金量的,是有增值的,和气也是商品。和气待人,宽容待人,同样是一种境界。当我们和气宽仁地对待所有人时,就相当完整地和气宽容地对待整个世界了,我们的身心也就愉悦了,心胸也就开阔了。如果你原本待人不和气、不宽容,那不要紧,不需要强扭硬拽,从现在开始改变,你会在每一次对别人的和气宽容中体会心态的放松和开阔。于是,一个良性循环就渐渐改变了你,也就改善了你原本的生活。

八、持之以恒

长期培养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不能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应,讨好一切人,应酬好一切关系。这是拙劣低下的表现、是一种虚假。这可能奏效一时,但难以维持长久,真正和谐的人际关

篇三:一些故事,一些哲理

一些故事,一些哲理 2006-11-12 11:31:40 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及原作者 如何避免核辐射 2011年各省高考信息 汇集中国最好的大学和专业 一些故事,一些哲理

上海两条地铁的天壤之别

——没有细节,便没有效益

哲理的故事:

上海地铁一号线是由德国人设计的,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直到中国设计师设计的二号线投入运营,人们才发现其中有那么多的细节被二号线忽略了。结果,二号线运营成本远远高于一号线,至今尚未实现收支平衡。

三级台阶的作用:

上海地处华东、地势平均高出海平面就那么有限的一点点,一到夏天,雨水经常会使一些建筑物受困。德国的设计师就注意到了这一细节。所以地铁一号线的每一个室外出口都设计了三级台阶,而进入地铁口,必须踏上台阶,然后再往下进入地铁站。就是这三级台阶,在下雨天可以阻挡雨水倒灌,从而减轻地铁的防洪压力。而地铁二号线就因为缺了这几级台阶,曾在大雨天被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出口转弯的作用:

德国设计师根据地形、地势,在每一个地铁出口处都设计了一个转弯,这样做不是增加出入口的麻烦吗?不是增加了施工成本吗?当二号线地铁投入使用后,人们才发现了这一转弯的奥秘。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你家里开着空调,同时又开着门窗,你一定会心疼你每月多付的电费,想想看,一条地铁增加些转弯出口,省下了多少电?每天又省下了多少运营成本?

一条装饰线的作用:

每个坐过地铁的人都知道,当你距离轨道太近的时候,机车一来,你就会有一种危险感。在北京、广州的地铁都发生过乘客掉下站台的危险事件。德国设计师在设计上体南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他们把靠近站台约50厘米内铺上金属装饰,又用黑色大理石嵌了一条边,这样,当乘客走近站台边时,就会有了“警惕”、意识到离站台边的远近,而二号线的设计师们就没想到这一点,地面全面用同一色的磁砖,乘客一不注意就靠近轨道,吓出一身冷汗!因此,地铁公司不得不安排专人整天喊破嗓子来提醒乘客注意安全。

故事的哲理:

中国人绝不乏聪明才智,缺少的就是对“精细”的执着。想想我们的城市规划建设中留下了多少遗憾?请问:我们城市的道路有多少条没有被“开膛破肚”过?我们的设计者有谁想到了供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通道?我们的城市的立交桥有多少刚刚“胜利完工”就成为新的拥堵点,从而不得不进行一遍遍的改造?我们城市里鳞次栉比的高楼中,真正有创意的有多少?火柴盒楼,四方塔楼,一片片地被克隆着……一个没有细节、没有创新的群体中,怎么会诞生强大的企业?

尾数的作用

——细节制胜

哲理的故事:

某公司招聘一个负责采购物品的临时用工,很多人前来应聘。招聘者经过一番测试后,留下了三名优胜者参加面试。面试的最后一道题目是:假定公司派你到某工厂采购2000只铅笔,你需要从公司带去多少钱? 第一名应聘者的答案是120美元。主考官问他是怎样计算的,他说:“采购2000支铅笔可能要100美元,其他杂用就算20美元吧?”主考官未置可否。

第二名应聘者的答案是110美元。对此他解释道:“2000支铅笔需要100美元左右,另外杂用可能需要10美元左右。”主考官同样没有表态。

最后一名应聘者的答案比较特别,是113.86美元。他解释说:“铅笔每支5美分,2000支是100美元;从公司到铅笔厂,乘车来回票价4.8美元;午餐费2美元;从工厂到汽车站为半英里,请搬运工需1.5美元;还有……因此,总费用为113.86美元。”

主考官听完露出赞许的微笑。这名应聘者自然被录用了,他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卡耐基。

故事的哲理:

一滴水见太阳,不仅对人如此,对企业也是如此。据说,不少跨国公司的高管每每与与中国企业合作时,都会溜到对方的厕所和食堂里看一看,对这两个地方认可了才会有合作成功的可能。哪些习惯于不拘小节的企业,实在应该好好反思了。

丈夫也会唠叨

——合作需要换位思考

哲理的故事:

妻子正在厨房炒菜。丈夫在她旁边一直唠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赶快把鱼翻过来…快铲起来…油放太多了…把豆腐整平一下!”妻子脱口而出:“我懂得怎么炒菜!”“你当然懂,太太。”丈夫平静地回答道,“我只想要让你知道,我在开车时而你喋喋不休时我的感觉。”

故事的哲理:

对于合作而言,仅仅有共同的利益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共同的角度与体验,而这就需要主动进行换位思考。

富翁与穷汉

——观念不改,一切改变皆徒劳

哲理的故事:

曾有两个人,一个是体弱的富翁,一个是健康的穷汉。两人互相羡慕着对方。一位闻名世界的外科医生发现了人脑交换方法,富翁赶紧提出与穷汉交换脑袋,代价则是自己全部的财产。

手术成功了。穷汉成为富翁,富翁变成了穷汉。

但不久,成为穷汉的富翁由于有了强健的体魄,又有着成功的意识,渐渐积累起了财富。可同时,他总是担忧着自己的健康,一点轻微不舒服便大惊小怪,久而久之,他又回到以前那种富有而体弱的状态中。

另外那位新富翁总是忘不了自己是穷汉,有着失败的意识,不断地把钱浪费在无用的投资里,不久便挥霍殆尽。然而,由于他无忧无虑,换脑时带来的病竟不知不觉消失了。

最后,两个人都回到了原来的模样。

故事的哲理:

流程再造是企业的一场革命,因而必然是痛苦的。而其最痛与最难则首推转变观念。在再造过程中,有许多人抱怨自己的资源条件差,因而业绩差,就是不肯查找自己观念上的原因。其实,只要自己的观念一天不转变,再好的资源也无济于事。

培洛的走动式进餐

——有了沟通,才有管理

哲理的故事:

有一位叫培洛的美国人,曾是IBM排名第一的推销员,创造过用17天完成全年销售任务的奇迹!

后来培洛决定自己创业,公司叫做EDS。当公司发展到几万员工后,他把这个公司以30亿美金的价格,卖给了美国通用汽车公司。

卖之前,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裁到了培洛的EDS总部,他看了之后很满意。这位总裁对培洛说:“你的公司管理得不错,我们应该有很多合作的空间和机会。”

到了午餐时间,他问培洛:“贵公司主席用餐的餐厅在哪里?”培洛说:“我们公司没有啊!”总裁问:“那贵公司有没有高级主管用餐区?”培洛说:“对不起,总裁,我们公司没有。”总裁问:“那我们今天中午怎么吃饭啊?”培洛说:“就排队跟员工一起吃自助餐好了。”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裁到了他即将收购的公司,连一个主管的餐厅都没有,还要排队吃自助餐?这位总裁觉得不可思议。排队取餐之后,他问培洛:“我们坐在哪里?”培洛说:“就跟员工一起坐呀!”于是那位总裁一边吃一边与员工聊天。

吃到一半的时候,培洛说“我们换一张桌子吧。”这位通用汽车的总裁觉得更不可思议了。

吃完之后,通用汽车的总裁说:“培洛呀,虽然你这个公司没有什么高级主管餐厅,但你公司的菜是我吃过的自助餐里最好的。”

原来培洛在企业里天天排队吃自助餐,是在监督厨房;而他每餐中间换一桌跟基层的员工聊天,是为了时刻了解公司的营业状况。

故事的哲理:

管理中70%的错误是因为沟通不充分造成的。通用电气公司CEO伊梅尔特在谈怎样支配自己的有效工作时间时说:“我差不多有30%-40%的时间跟人打交道,进行交流、沟通。”现代企业的决策者需要实施走动式管理,将与员工的沟通渗透到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

西韦伯开窍

——比挤时间更有效的方法

哲理的故事:

伯利恒钢铁公司经理西韦伯曾经向一家咨询公司的顾问讨教提高工作效率的办法。

咨询公司顾问给了西韦伯一张纸,上面写着:“你明天必须做的最重要的工作记下来,按重要程度依次编上号码。早上一上班,马上从第一项工作做起,然后开始做第二项。请你把这个办法作为每个工作日的习惯做法。你自己这样做了以后,让你公司里的人也照样做。”西韦伯认为这个思维很有用,就付给了咨询公司25000美元。

很多人对此大惑不解,西韦伯却解释道:“这是我学过的各种所谓高深复杂办法中最有用的一种。”西韦伯这次的投资的确是他多年来最有价值的一笔,这使他成为了世界有名的钢铁巨头。

故事的哲理:

常言道,时间是挤出来的,可人们总是在拼命挤时间后仍免不了抱怨时间不够用。其实比挤时间更有效的是合理安排时间,办最重要的事情。管理者如此,作为企业也如此,科学地组织工作流程,是提高效率的基础。

这是谁的油田

——管理就是利用人性

哲理的故事:

曾是美国首富的石油大亨保罗.盖蒂,年轻时家境并不富裕,只有一片收成很差的旱田。后来,在田里挖水井的时候,冒出一些黑浓浓的石油。于是,水井变成了油井,保罗.盖蒂看到了致富之路。

保罗.盖蒂很用心地经营自己的事业,可是他每次都能发现有人浪费原料,而且有闲人游逛。他把工头找来,要求工头们消除浪费和清除闲人。然而,他下次再去的时候,一切依然如故。保罗百思不得其解。为何我一去就能看得出浪费和闲人,而那些工头天天在此,却视而不见?后来,一位管理学家一句话点醒了保罗:“因为那是你的油田。”

于是,保罗立即召来各工头,向他们宣布:“从今天起油田交给各位负责经营,效益的25%由各位全权支配。”从此,保罗再巡视油田时,发现不仅浪费现象消失,闲人也绝迹,而且产量大幅增加。

故事的哲理:

管理艺术的真谛并非塑造人性、改造人性,而只是利用人性,特别是利用诸如:自私、趋利、虚荣等人性的弱点,为己所用而已。因而作为管理者,必须学会顺应人性,使得责权利一定要分明而且落实。有舍才有得,舍小利才能取大利。

铁锤砸出来的名牌观

——“触及灵魂”才能改变观念

哲理的故事:

1984年,全国洗衣机市场骤变,厂里大量洗衣机积压,企业完全陷入困境。张瑞敏看到洗衣机市场饱和,处于低潮,而电冰箱尚属起步阶段,正在迎接普及高潮,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张瑞敏决定从洗衣机转行到电冰箱。

当时有40家电冰箱厂,但都从低档次(三星级)起步。张瑞敏总结洗衣机的失败教训:产品要后来居上,起点要高,一早百早,一先百先。于是他决心上四星级冰箱,因为它最适合中国家庭的需要,但一时条件又不具备,只好和当时西德利勃海尔公司合作生产高档冰箱,一下子就在中国,甚至亚洲都列属前沿第一家。 此时,有了先进设备,但张瑞敏很害怕走洗衣机质量上不去的老路。于是,他提出了“要么不干,要干就争第一”的思想。可是怎么才能调动员工一起打这个翻身仗呢?

1985年的一天,公司接到用户来信反映电冰箱产品质量有问题,经查这样不合格的在库冰箱还有76台。怎么办?员工建议:一是作为福利,处理给本厂员工——可员工是“主人”,怎能用次品?二是作为“公关礼品”送给相关领导部门——如用次品送人不是成心给自己挖坑吗?最后张瑞敏决定:立即召开现场大会,把76台冰箱当众全部砸掉。而且谁做由谁来砸!老工人看着流泪了……因为当时已经发不出工资,再借人家都不借了!尽管如此,张瑞敏还是下决心砸掉!其目的正是砸掉人们质量不能精益求精的落后意识。果然,从此大家振奋了!这只大锤唤醒了多年沉睡的职工要有精品的意识。这只大锤至今还在海尔展厅放着。

故事的哲理:

文革时期有一句时髦话教“触及灵魂”。文革大非,而此言大是!作为领导者,要改变下属的观念,一定要选择大家习惯中最敏感的、自己亲手做出来的“下刀”才最心疼。出乎意料的力度,才能“触动灵魂”,才能有效。

张瑞敏用“故事”点拨部下

——找借口就是不负责任

哲理的故事:

飞机慢慢降落在了西安咸阳机场。海尔集团营销中心常驻西安的经理在大厅出口迎候张瑞敏、杨绵绵一行。 在去西安的车上,杨绵绵提议:请西安营销经理做一回西安海尔市场的导游,介绍营销情况。于是,西安营销经理用数据说明海尔产品在西安地区的销售情况,以及竞争对手的情况。由于销售经理讲述井井有条,张瑞敏等同志表示满意。当问到他另一个敏感问题时,他却为自己找了借口想搪塞过去。

张总立即打断他的汇报说:我想讲个故事。

美国的西点军校,是世界非常有名的军校,该校有个久远的传说,即规定在长官问话时,学生或下级军官只能选择四种标准答案中的一种:即“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我没有借口!”“报告长官,我不知道!”。如果选定其中任何一种,就要对此回答承担责任,也就意味着自己知道下一步应该有的行动是什么。除做出一种答案之外,别的话都不要说了……

张总讲完这个故事,大家都明白,向领导汇报工作,不能找借口,这是巧妙地批评了西安经理。因为,认可任何一种借口的存在,就意味着给了对手一个胜我的机会,后果是海尔市场的丧失。

故事的哲理:

一个找借口欺骗长官的士兵,就意味着死亡。一个找借口欺骗领导的员工,就意味着对工作不负责任,意味着即将招致经济损失和灾难。

如何杜绝切掉手指的悲剧

——创新往往是简单的

哲理的故事:

有一家工厂用的冲床,常因工人操作不慎而发生事故,已造成多次操作工手指伤残的悲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技术人员设计了许多方案,力图让冲床在操作共的手指解除冲头时自动停车。他们采用过红外线、超声波、电磁波等许多种复杂的监测控制系统,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没有成功。

一天,有个人出了个绝妙的主意,他说:“让工人坐在椅子上操作,在椅子两边扶手上各装一个开关,只有它们同时接通时,冲床才能启动。只有当操作工人两个胳膊都放在椅子扶手上时,也就是手指不可能接触冲头时,冲床才会启动,这样还怎么再会发生事故呢?”

故事的哲理:

人们常常将创造发明想得很复杂,也做得很复杂。但实际上创新的目的是使它有效实用,而这样却往往非常简单。

“他不是我”

——领导要学会与员工互换角色

哲理的故事:

宋朝时,两位日本僧人道元与明全结伴,渡海来中国留学。它们落脚在天童山景德寺参禅修行,孜孜不倦地求悟禅法。

一个大热天,午饭后,道元前往延寿堂探望因病静养的明全。当他经过东廊来到佛殿之前时,看见一位老和尚,背驼如弓,眉白如雪,一手撑着拐杖,一手将香菇一颗颗地排在地砖上。僧人们都知道,寺院里需要使用大量香菇,必须趁着暑天烈日晒干,以便储存备用。

道元禅师认识这位老和尚,他是寺院里负责膳食炊事的“典座”。道元看到尽管骄阳当空,老和尚却没带斗笠,全身汗水淋淋地专心工作着,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赤日炎炎,热浪逼人,连廊下的道元都受不了,何况酷日下的古稀老人呢?年轻的留学僧顿生怜悯之心,于是驱前探问:

“请问老师父今年贵庚?”

老和尚稍微直腰,答道:“老衲今年68岁。”

道元关切地说:“老师父年岁已高,这种工作就让院里其他僧人来做吧。”

哪知典座头也不抬,严肃地回答:“他不是我。”

“他”当然是指“他人”,而不是我,此话的意思显然是指他人的修业并不能代替自己的修业,他人的体验代替不了自己的体验。原来老和尚把“晒香菇”也看做是参禅的功课呢。道元在那电光火石之间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苦苦思索多年的禅法一下子明了了。

故事的哲理:

从搏弈的角度看,领导和下属在企业里永远是属于两大阵营。领导不是下属,下属也不是领导,下属不可能完全了解领导的真实生活,领导也永远无法真正走进员工的心灵世界。但真的要在管理工作中一直保持这样

清醒的认识实属不易,我们总是习惯于拿着自己的钥匙去开别人心灵的锁。只不过,高明的领导学会了与员工互换角色的本领,求同存异,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共同奋斗,尽量缩短两个阵营的距离。

张瑞敏:“不惧死,何以制度惧之”

——管理的基础本土化

哲理的故事:

几年以前,海尔与日本某厂家洽谈了一项合作项目。谈判过程中,日方要求新项目全部采用日方管理模式,而张瑞敏则坚持推行海尔管理模式。双方坚持不下,谈判陷入停顿状态,张瑞敏只好宣布暂时休会。但同时他又邀请日方代表观赏青岛一景,并说只要看了这个景观之后,日方代表一定会同意海尔的意见。日本代表将信将疑。

傍晚时分,张瑞敏携日方代表来到青岛一条繁华大街的十字路口,此时正值下班高峰,熙熙攘攘、南来北往的人群和车辆将路口挤得水泄不通。张瑞敏手指哪些对红绿灯视若无睹的人流对日方代表说:“看见了吗?中国人连死都不怕,还怕你日本的管理制度?”日方代表目瞪口呆,哑口无言,最终同意新项目采用海尔管理模式。

故事的哲理:

360°考核法、平衡计分卡、流程再造等先进的管理工具,为什么应用到中国企业大都惨遭失败?就在于忽略了中国人总体素质不高、向来不守规矩这个基本条件。

因此,企业在学习西方先进管理经验时,一定要基于本国、本地区、本企业的实际情况,重点是学思想,而不是盲目地全盘照搬。切记,成功不可复制。

“这100万学费不能替别人交”

——把失败当做财富

哲理的故事:

当年,在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

一天,一位项目经理把辞呈交给当时的CEO亚柯卡,表示要对自己所领导的项目因失败而造成100万美元的损失负责。但亚柯卡拒绝了。他知道这位项目经理还会在汽车行业继续工作,于是说:“我不希望这100万美元的学费替别的汽车公司交,把教训记下来,这是我们的财富……”亚柯卡就是这样带领克莱斯勒逐渐走出困境的。

故事的哲理:

问责本身并不产生价值,有价值的是对教训的吸取。有句话说得好:“我们已经失去很多,只要不再失去教训就行。”把失败不要当作板子,而是当作财富吧。

撒盐的水有多咸

——胸怀决定痛苦指数

哲理的故事:

一位年老的印度大师身边有一个总是抱怨的弟子。

有一天,他派弟子去买盐。

弟子回来后,大师吩咐这个不快活的年轻人抓一把盐放在杯子中,然后喝了它。“味道如何?”大师问。“苦。”弟子龇牙咧嘴地吐了口唾沫。大师又吩咐年轻人把剩下的盐都放进附近的湖里。弟子于是把盐放进湖里。大师说,“再尝尝湖水。”年轻人捧了一口湖水尝了尝。大师问道:“什么味道?”“很新鲜。”弟子答道。“你尝到咸味了吗?”大师问。“没有。”年轻人答道。这是大师对弟子说道:“生命中的痛苦就像是盐,不多,也不少。”

故事的哲理:

与其说我们在职场中受挫带来的痛苦大,不如说我们内心的承受空间小。挫折是客观的,但我们体验到的痛苦,却取决于我们将它盛放在多大的容器中。所以,当你处于痛苦时,你只要开阔你的胸怀……

古城砖上的人名

——责任到人,才会有质量

哲理的故事:

南京明城墙,是我国保存比较完整的古城墙,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古代砖城。所用的砖块,都是由长江中下游附近的150多个府(州)、县烧制的。砖的侧面刻着铭文,除时间、州府外,还有四个人的名字:监造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