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韩国宗庙观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5:29:38 体裁作文
韩国宗庙观后感体裁作文

篇一:韩国宗庙观后感

2012年5月13日跟随教授来到了位于韩

国首尔市钟路区勋井洞的宗庙,就是供奉朝鲜

王朝历代王和王妃以及被追封的王和王妃牌

位的儒教祠堂。是世界最古老的皇家儒教祠

庙。韩国首尔宗庙每年在5月份的第一个

星期天会举行祭祀朝鲜王朝君主和王妃的

儒教仪式——宗庙祭礼。宗庙祭礼的音乐是

朝鲜宫廷音乐的一种,被称为宗庙祭礼乐。

据历史记载宗庙是太祖三年(1394)十月开始修建,第二年九月竣工。一开始宗庙里只有开城的四大祖先——穆祖、翼祖、度祖、桓祖的牌位。经过历代王朝多次扩建,现在宗庙的占地面积为56,503坪。

首先我们进入正门后,第一眼映入眼帘的就是

三条并排的“石板路”,刚开始还在想这是干什么用

的,说是路吧——太窄,也就能一次一个人走,而

且三条路还高低不同,说不是路吧,它就屹立在路

中间,刚准备去一探究竟,在石板路的不远处放着

个小牌子,上面写着禁止在次路上行走。带着一脸

的疑问等到了讲解员的到来,也就是教授今天专门

为我们请的中文讲解员。

讲解员为我们介绍了宗庙的建筑摆放图,宗

庙内部有宗庙正殿,以及侧庙永宁殿和典祀厅、

斋室、香大厅、功臣堂、七事堂等建筑。起初正

殿有太室7间,左右带侧间2间,但在宣祖二十

五年(1592)壬辰倭乱时被烧毁,而在光海君即位

之年(1608)重新修建,后来在 英祖和宪宗时期

进行增建,到了现在已有19间。

由此开始了今天一小时的宗庙参观,讲解员第

一个讲解的也就是我们之前满脸疑惑的“石板

路”,石板路中间的路是历代已故帝王的灵魂之

路,在祭祀活动中是不允许凡人在上面走的,左边的石板路一般都是当代帝王走的路,右边的路是大臣走的路,至此解开了我们心中的疑惑。

接着顺着路直走,突然在路的左边闪现出一个小

池塘,池塘中央有一棵树,并且池塘中无一朵莲花,

讲解员告诉我们,在整个宗庙都没有一朵花,哪怕是

一朵莲花都没有。并说不知道是不是得到了历代帝王

灵魂的庇护,很神奇的在宗庙内部除了绿色,带有其

他色彩的植物一株都没有。

由此带着产生的神秘色彩的心态参观下下面的

建筑,再往前走右手边有一个牌子,上面记录着宗庙

祭祀时的照片,从照片上可以看出活动很隆重,突然就遗憾了要是早来一星期正好能看到,不过后来一想,人太多的话,不便于参观学习,因为我们是对历史遗迹的参观体会,是带有一点历史知识背景来参观的,那个气派的祭祀仪式倒不是最重要的,在牌子的旁边一条木板路,走进去有一幢不大的叫“神室”的房子,跟随讲解员看到了原来是屋里是陈列了“宝箱”,这种木质的方形木箱不同于一般宝箱,这种宝箱叫“神主”

,是象征祖先的神体,一般都安

放在放在神室里北侧,神主欌内。国王的安放在西侧,往后的安放在东侧。神主上方为圆形、下面是一个方形的立体形状,上下四方有洞圆孔,此孔叫竅,可让魂魄出入。

接下来大家一看就明了右边的这张图,不

错,正是消防水缸,在古代所有的建筑都是木

质建筑,所以重要建筑旁边都会有消防水缸,

说到这里,我想到一个问题,是不是建筑物旁

边的消防水缸的大小决定建筑物的重要程度?

这个还有待考证。

绕过水缸,穿过前面的小门,往前走会发

现了今天活动的重头戏要登场了。马上就要看

到了祭祀的主殿了。首先讲解员在外面给我们

讲解了一些祭祀活动前,帝王的准备注意事项,和祭祀物品的摆放位置,然后我们随着讲解员的步伐,迈进了今天参观最大的主殿前的广场。

到此可以看出主殿具有个别的非对称结构,但整体上具有对称结构,它反映了仪礼场所的阶级等级,正殿的台基和屋檐、屋顶的高度、房柱的粗细都根据其等级而不同。 站在这里虽然没能看到当时祭祀的棋牌场景,但从讲解员口中的描述可以联想到当时的祭祀顺序时

的气派场面:

1. 就位

2. 晨裸礼

3. 荐俎礼

4. 献爵礼

5. 饮福受胙礼

6. 望瘗礼

到此结束此次宗庙的参观

活动,整体从了解到的祭祀

活动的程序和重视程度可以

看出这也是古人对未来美好

生活的一种寄托,或者说是借此来祈求祖先的庇护让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也看出了不管是什么肤色的人,什么国度的人,什么种族的人,什么时代的人都在为追求美好的生活而祈祷。这也是人类向着更好的生活而发展的目的。当今世界虽存在影响和平的不稳定的因素,但最终目标确是一致的追求幸福生活。至此活动我从中感受到了这么多。 宗庙也在1955年12月,被联合国家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遗产。我看出了当代社会的三大宗旨:社会要进步,人类要发展。文化要继承。

篇二:游靖江王府有感

游靖江王府有感

——浅谈其保护与开发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2010级文化产业管理 胡夏容 201010201183 4月7日,在导游的带领下,又一次游览了靖江王城。

首先,大致介绍下靖江王城的概况。

靖江王城坐落在桂林市中心,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侄孙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时修建的王城。听导游介绍,明太祖朱元璋封其重孙朱守谦为靖江王后,此处设为藩邸。朱守谦在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开始建府,历时20年才完工。它有承运门、承运殿、寝宫,左建宗庙,右筑社坛,亭台阁轩,堂室楼榭,无所不备,红墙黄瓦,云阶玉壁,辉煌壮观。王城周围是3里长的城恒,内外以方形青石修砌,十分坚固。城开东南西北四门,分别命名为“体仁”(东华门)、“端礼”(正阳门)、“遵义”(西华门)、“广智”(后贡门)。坚城深门,气势森严。桂林王城先后经历了14代靖江王,后来被清朝定南王孔有德所占而成为定南王府。农民军李定国攻克桂林后,孔有德纵火自焚,使有250多年的王城化为焦土。现在王城尚完好,还有承运门、承运殿的台基、石栏和云阶玉陛供人游览。靖江王府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至明洪武二十五(1392)年。王府按照朝廷对藩王府所作的规定构筑, 其主要建筑前为承远门, 中为承运殿, 后为寝宫, 最后是御苑。从建成到明代覆灭的257年中, 这里住过12代14位藩王。王府被毁后, 顺治十四年(1657)建贡院。1921年, 孙中山集师北伐曾驻节于此。1937年为广西省政府所在地, 抗日战争期间被毁, 后重建。现为广西师范大学校址。独秀峰巍然矗立, 王府旧物, 唯余承运殿前的雕栏与“云阶玉陛”, 有道是“无情最是此中山, 阅尽王孙只等闲”。

靖江王城的旅游开发项目,主要是在于它的历史价值,除了承运门与城墙,还有里面的宫殿建筑外,导游给我们介绍了拥有600多年历史并且只有王爷与王妃可走的王道,几经毁坏的承运殿,历史悠久的夫妻树,独秀峰上的时刻,还有读书岩,孙中山纪念碑,最后让我们体验了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据我们所知,靖江王府的旅游项目开发,除了以上所提及的,还有独秀峰下的太平岩,据说里面是王府的龙脉所在,每次看着挂着一卡通进去的游客,我也想走进去一看究竟。

自从搬过王城之后,加上近期开始的桂林旅游规划与打造夜王城的项目开展,对于王城的保护与开发问题变得较为敏感。下面就这次的游览,浅谈我对靖江王城的保护与开发的看法。

靖江王府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存在着工作上的矛盾,也就是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

首先,靖江王府是旅游热点遗址,在游客承载量上,特别是节假日时无限量地接待游客,造成接待量负荷,使一些文物遭到一定的破坏。

然后,对文物重利用,轻保护。利用文物的时候,没有保护计划,投有保护措施,对文物只重使用,不重保养维护.任由游客对文物随意碰触攀折踩踏而没

有采取任何保护措施。比如独秀峰下石壁上的时刻,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进行保护,经过长期的日晒雨淋以及游客的触摸,有的已经看不清字迹。

最后,在附近的环境没有很好的规划与管理。城墙外面的居民楼房靠城墙太近,并且有的居民随意搬用城墙的砖块去修复楼房,这既破坏了景点所在地的整体环境,也增大了文物受损的可能性。

由此可见,旅游业的发展与文物保护之间既有相辅相成的一面,也有矛盾对立的一面,对于诸如以上此类问题,要得到很好解决,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方法,但最根本的是要加强文物法制建设,制定和落实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引起全社会对文物重要性的共鸣和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广援重视。

另外,居住在王府里面的文旅人,不能理解景区对于王府主干道的改建,风水上最讲究的是四通八达,并且应该在保护的基础上,特别是在保持王府的原来面貌的基础上来对王府进行维修,在文物保护上有一个重要的原则“修旧如旧”,旅游管理单位擅自把王府的主干道拦截起来只留一条偏道通过,个人觉得这是有违保护原则的。

近期印象系列及夜游项目搞得轰轰烈烈,比如印象刘三姐、夜游象山(象山传奇),对于靖江王府的开发,也引起了多方的关注。那么,靖江王城应该怎样充分开发它的旅游价值呢?

首先,要限制游客数量。承运殿里面已经作为王府的一个展馆,里面有表演,还有一些关于藩王文化的展示,里面的地板是木质的,一两个团的人挤进去参观,木质的地板承受能力显得薄弱,容易遭到破坏。

其次,对文物的保护应该在保护的基础上再充分利用。比如一些时刻应该加一些防雨设施,并禁止游客触摸,以防止被侵蚀破坏。

另外,附近的建筑应该得到合理有效的规划。尽量让居民房(来自:WwW.ZW2.CN 爱作文 网)离王府城墙远一点,这让利于对王府的监管与保护,同时可以突显出整个王府的整体环境,突显王府的整齐气概。

由于靖江王府是历史藩王住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韵味,它的开发应该着重于文化上的开发,充分发挥它的文化价值,比如它的藩王文化。虽然靖江王府没有北京故宫集众多帝王历史文化的优势,仔细考究起来,却也有着14位王爷居住的历史,有着相对丰富的历史资源,同时,也夹杂着地方帝王的特色价值。

对于王府的开发,理所当然地要按原有的规制如仪复原,中轴线及南侧展出明代靖江王府的饮食、娱乐、风俗习惯及其当地时的文化艺术;北侧的各室布置桂林城市发展史陈列馆。游人进入王府内,首先领略到桂林城的发展变迁,再去饱览明代王公贵族的生活情境,还可以随时品尝桂林独有的风味小吃。把开发利用和创造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游客在饱览青山秀水之余,再来欣赏这这古香古色的明代藩王府。

篇三:读黍离有感

读《王风·黍离》之我见

编辑出版 杨盛岚

——国破家亡人迷惘,景致情治心彷徨。

论黍离之悲,自古之说法繁多。其中流传甚广的有毛《诗序》云:“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其义已十分明确,即悲悼周室衰微。除此之外,韩诗认为是西周大臣尹吉甫听信妻谗言而放逐长子伯奇,伯奇弟伯封寻兄不得而作。其余则有游子思乡,,诗人抒忧所作。而至于现代,对其主旨的说法也层出不穷,有郭沫若认为旧家族悲伤自己的破产的伤悲;有余冠英,金启华等思索流浪者陈述自己哀思的悲苦,同时也有蓝菊荪对爱国志士忧国厌战说的赞同。总之,自古至今人们对这只改六字,却内蕴丰富深谙人心的《黍离》研究千百遍仍不觉厌倦,而每每总能有新的主旨被挖掘,而被有同样所感的人认同。

——人言千遍,我义自现

虽然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谨以我浅薄的文化素养和对诗经的那甚少的了解,我觉得我无法超脱前人的看法,而只能人云亦云。从众多我所浏览到的文献资料中,我感到黍离所透露出的是一种杂糅了众多愁绪的悲。诗人或许把植物生长过程与自己心情交相映衬。随着黍离之苗,之穗,之实的变化,虽只有一年之际,但桑海桑田世事变迁。即景生情,心中也因那昔日繁华的都城已然逝去,如今只有那凌乱的糜子肆意生长而感到沉郁的痛苦哀伤。与后世著名诗人

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同源之感。然而,也不尽如此,或许诗人本心中就有无法抒发的痛苦。“行迈靡靡,中心遥遥”,初入这一荒凉糜子地,只是恍惚不安,他在想贫瘠匮乏之地是不是正和他郁郁难解的内心。“行迈靡靡,中心如醉”,深入了一点,又深入了一点,这原本的不安,已随着这内心的剖析而变得如醉酒般情状。这可能是诗人觉得自己和糜子一样,已与这环境同化;也可能是诗人不愿再想那悲伤地往事,任由自己陷入醉态。随着物象的凝缩,诗人的情感再一步递进。“行迈靡靡,中心如噎”时,诗人已无法再开解自己,已无法再任由自己逃避现实。比起举杯消愁,抽刀断水那一刻开脱自己的李白,困在黍离中的诗人更难以逃离现实,更徒添了我心伤悲。欲发而不得所,欲语而不得言,伤心对于此时的诗人来说就是无法言喻的隐痛。在此时此刻他只能哽咽,只能独吞泪水。诗人一次次徘徊,一次次思索现状与过去,一次次的找寻知心者,然这一切只是徒劳。最后也只有寄托于那虚渺的苍天,来发出“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的感慨。他要的并不是回答,只是对现实的反抗。 1但在诗中心忧为何,所思诗人以比兴起笔,以口语诉说全诗。○

为何,指责何人皆不一一道明。实在为情到极处而语言自然流露,恰于虚写处见真功夫。随口赋来,情感质朴却引人深思,情至深处亦有同感。

后人姜夔有词为《扬州慢》,被众人认为有黍离之悲。其中以昔日扬州的繁华同眼前战后的衰败相比,抒发今昔变迁之感,有与黍离同感之妙。但《扬州慢》中所蕴含的悲远不如《黍离》来的孤愤与震撼,

在情感上也远没有《黍离》来的激亢与真实。与此同时前者更在于表达对扬州之衰的感慨,而后者更在于抒发对国之大爱,对国之衰微的大感慨。

《黍离》三章后半的感叹呼号形式相同,但一句三咏,一唱三叹,层层递进,感慨良多而余哀不减。无愧于《王风》第一首之称号! 参考文献

1引用自唐定坤的《○〈诗经·黍离〉主旨及其意义解读》

2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

3余冠英则在《诗经选》 ○

4蓝菊荪《诗经国风今译》 ○

5程俊英《诗经译注》 ○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