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长沙名人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01:26:45 作文素材
长沙名人故事作文素材

篇一:长沙名人不完全名单

·长沙名人不完全名单·

共和国党政领导人

山灵水秀的长沙养就了杰出的长沙人,“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自古以来,长沙英才辈出,而近代更是涌现出大批名人,有文化方面的、有教育方面的、有艺术方面的,更多的是不怕死的革命者——维新志士中救国最坚定、最富牺牲精神的是长沙人;辛亥革命打头阵的是长沙人;为共和国诞生抛洒热血的是长沙人……

刘少奇(1898-1969) 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长沙宁乡人。年青时曾在家乡参加反袁驱汤斗争。1918年毕业于长沙育才中学。1920年在长沙加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在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时转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夏回国参加领导粤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和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925年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副委员长。在中国共产党五次全国代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投入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几十载,功勋卓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等职。

胡耀邦1915—1989 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之一。长沙浏阳人。秋收起义时参加革命,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长征后,任中央军委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等职。1975年后任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秘书长兼宣传部长等职,组织与推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大力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推动改革开放。为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总书记。

朱镕基1928—今国务院总理。长沙人。初中就读于长沙广益中学,高中就读于省立长沙一中。1947年考入清华大学学生会主席。1951年大学毕业后,长期在国家计委工作。1958年错划为“右派”。 1962年摘掉“右帽子。回国家计委工程师,其间曾下放“五七”干校劳动。1978年右派问题平反,恢复党籍,升任国家经委处长、局长。1983年任命为国家经委副主任兼国家经委党组成员。1987年后,历任上海市委副书记、上海市市长、市委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总理等职。是中共十四、十五届政治局委员、常委。

徐特立1877—1968 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长沙人。1912年创立长沙师范学校,是毛泽东的老师。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随后在中央革命根据地任教育部长。1934年参加长征,后在延安从事教育宣传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为中国共产党第七届、八届中央委员。

谢觉哉1883—1911 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长沙宁乡人。在长沙参加新民学会,主编《通俗日报》、《湖南日报》。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的宣传教育工作。1934年参加长征。历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秘书长、内务部部长、司法部部长、中央党校副校长,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内务部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等职,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李富春(1900~1975) 无产阶级革命家。长沙人。长沙长郡中学毕业。1921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25年回国参加北伐战争,任北伐军第二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曾任中共江西、江苏、广东省委代理书记。长征中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红三军团政治委员。

到达陕北后任中央陕甘宁省委书记。此后曾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国家计委主任、国务院副总理等职。

王首道1906—1996 党和国家领导人。长沙浏阳人。1925年加入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赣省委书记、红十五军团政治部主任等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南下支队政委、东北行政委员会财经委员会主任、长沙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湖南省委第一副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交通部部长、中共中央中南局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第职。是中共八至十一届中央委员,十二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王震1908—1993 解放军高级领,党和国家领导人。长沙浏阳人。1927年加入共产党,1929年参加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赣军区代司令员等职。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三五九旅游长兼政委、八路军南下支队司令员等。解放战时期任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新疆军区第一副司令员、铁道兵司令员兼政委、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家副主席等职。1955年授上将国衔。是中共十一届、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彭珮云1929— 党和国家领导人。长沙浏阳人。1946年加入共产党,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清华大学党总支书记、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北京化工学院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副部长、国家教委副主任、中国科技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少年先锋队全国工作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国务委员兼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全国妇联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等职。

李铁映1936— 党和国家领导人。长沙人。1955年加入共产党。1961年毕业于捷克斯洛伐克查理士大学物理系,回国从事国防科技工作。后历任辽宁省科协副主席、中共沈阳市委书记、中共辽宁省委书记、电子工业部部长、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国务委员兼国家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等职。是中共十三至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李维汉1896——1984 无产阶级革命家。又名罗迈。长沙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书记、中共第四届中央委员和第五届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历任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共中央党校校长、宣传部副部长、统战部部长、人大常委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顾委副主任等职。长期从事统战工作。

萧劲光1903—1989 解放军高级将领。长沙人。1920年加入青年团,1922年转为共产党员。1924年在安源煤矿从事工人运动。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再赴苏联学习,1930年回国,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长等职。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任中央军委参谋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总司令等职。解放战争中任四野十二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等职,率部游戏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海军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职1955年授大将军衔。是共“八大”至’十一大”中央委员,1982年当选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许光达(1908~1969) 解放军高级将领、军事家。长沙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入黄埔军校。1927年8月在江西宁都加入南昌起义部队。历任红六军参谋长、十七师师长、政委、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晋绥军区第二分区司令员兼独立第二旅旅长、第三军军长、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司令员。新中国建立后,任装甲兵司令员,先后兼任坦克学校校长和装甲兵学院院长。1955年授大将军衔。1959年任国防部副部长。中共“八大”当选为中央委员。

甘泗淇(1903-1964)解放军高级将领。原名姜凤威。长沙宁乡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从苏联学习回国,历任中共中央秘书处翻译、中共湘赣省委宣传部长、省军区政委、红六军团政治部主任。参加长征。1936年后任红二方面军、八路军一二0师、晋绥军区和第一野战军等部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中共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1955年授上将军衔。

宋任穷1909— 解放军高级将领。长沙浏阳人。1926年加入共产党。次年参加秋收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团、师、军政委。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第三野战军第三副政委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副政委,第二、第三、第七机械工业部部长、中共东北局第一书记兼沈阳军区第一政委、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等职。1955年授上将军衔。是中共十二届中央政治避委员、中顾委副主任。 院士

雷天觉(1913~) 浏阳人,机械工程专家,1935年北平大学毕业,曾留学美国,1947年回国,在上海工厂任总工程师,后在一机部任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8年获资深院士称号。今年已86岁。在他主持下,60年代上海生产的多种精密机床、仪器和工具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调相式变量油泵且被国外引进生产,为祖国赢得荣誉。

周光召(1929~) 宁乡人,理论物理学家,1957年赴莫斯科参加原子核物理研究所,即在理论上有重大创见,闻名国际。1959年苏联毁约,他回国后即投身“两弹”的研制,初期设计工作陷入困境,经他反复计算,不是中国无能,而是苏联专家所授资料的数据有误,于是研究从此打开了局面。1980年周光召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并任美国、俄国等11个国家和地区科学院院士,历任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院长,中国科协主席等职,现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俞汝勤(1935- )湖南长沙人。中共党员,分析化学家。曾任湖南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委员,1994年改称院士。他在1959年毕业于前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化学系,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参加了建立我国丰产稀有元素铌、钼的标准分析矿样及其分析方法的工作,在梁树权教授指导下,参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实验室及课程建设。1962年调湖南大学任教,参与新开设的分析化学专业的建设。

丑纪范(1934~)长沙人,气象学家,曾在兰州大学任教,后任北京气象学院教授、院长,兼任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主任。对天气预报有独到的见解,并对海洋动力学深有研究,提出多项新理论新方法,著有《长期数值天气预报》等书。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次年改称院士。

何继善(1934-)湖南浏阳人,中共党员,应用地球物理学家。1994年6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国工程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委员会委员。历任中南工业大学校长、教授,现任中南工大教授、湖南省科协主席,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地质仪器学会副理事长,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SEG)终身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顾问。

刘经南(1943年-)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家,长沙人。

黄祖洽(1924-) 理论物理学家,对我国第一个重水反应堆作了理论计算并纠正了前苏联专家的错误,有《黄祖洽文集》。

张履谦(1926-) 美国宇航学会高级会员,早在抗美援朝实战中就较好地解决了雷达抗干扰问题。

朱建士(1936-),流体力学专家,主要成果有“核武器的一种新原理突破”等。

近现代

田汉1889—1968 著名剧作家。宇寿昌,笔名陈瑜。长沙人。曾就读于长沙师范学校。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归国后,与郭沫若等人组织创造社,创办南国剧社等戏剧团体,创作《咖啡店之一夜》等优秀独幕话剧。1930年加入“左联”,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与聂耳合作创作《义勇军进行曲》。抗战时期在长沙等地组织抗战戏剧运动,主编《新长沙报》、《抗战戏剧》等刊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文化部艺术局局长、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对湘菜、湘剧情有独钟。有《田汉文集》16卷存世。

周鲠生1889—1971 国际法学家。长沙人。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后留学英国、法国,获爱丁堡大学和巴黎大学博士学位。历任北京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教授、校务长。1939年赴美国讲学。回国后任武汉大学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兼文教委员会副主任、外交部顾问、外交学会副会长等职。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主要著作有《国际法大纲》、《近代欧洲政治史》、《不平等条约十讲》等。

周凤九1891—1960 土木工程专家。原名本尧。长沙宁乡人。湖南省高等工业学堂土本科及巴黎建筑学校毕业。历任长沙楚怡工业学校土木科主任、湖南机械厂厂长、湖南省公路局总工程师、西南公路局副局长、公路总局副局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对旧时长沙的城市建设颇有贡献。1949年任教于湖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国务院交通部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交通部公路总局总工程师。是全国政协委员。

金岳霖1895—1984 哲学家。长沙人。清华学堂毕业。1920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25年后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系主任、文学院长等职。1955年后,任中国科学院哲学所副所长,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中国逻辑学会会长和名誉会长。著有《逻辑》、《论道》、《知识论》等专著。

张孝骞1897—1987 著名医学家。号慎斋。长沙人。长沙湘雅医学院肄业。两次赴美进修。任湘雅医学院内科学教授、教务主任、院长及湘雅医院院长、湘雅护校校长近10年。1948年任协和医院内科教授兼主任,先后建立消化、心肾、传染病、血液、呼吸等专业组,是中国胃肠病学的创始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政协常委。

杨开慧(1901—1930)革命烈士。又名霞,字云锦。长沙人。1921年加入共产党,任中共湘区委员会机要兼交通联络工作。1923~1927年随毛泽东在上海、韶山、武汉等地从事工农运动和妇女运动。大革命失败后在长沙板仓一带坚持革命斗争。1930年10月被捕。在狱中经受酷刑,坚贞不屈。11月在长沙英勇就义。

雷锋1940—1962 解放军英模。长沙望城人。7岁成孤儿,1956年高小毕业后先后在乡人民政府和望城县委工作。次年加入共青团。参加水利工程建设和鞍钢建设,多次评为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1960年参加解放军工程兵部队,积极学习毛泽东著作,多次立功受奖,被评节约标标兵和模范共青团员。同年11月加入共产党。次年任班长,被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同年3月4日,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全国掀起学习雷锋的热潮。

劳崇光1802—1867 清总督。宇辛阶。善化(今长沙)人。道光进士,授编修。历任平阳、太原知府,翼林道,山西、广西按察使。后迁湖北、广西布政使。1851年咸丰元年 署广西巡抚,会办赛尚阿军务,镇压太平军。后调任广东巡抚兼署两广总督,并署粤海关监督。1863年同治二年 授云贵总督,督率冯世英等镇压云南回民起义和贵州苗民起义。后病卒于任内。著有《常惺惺斋诗文集》。

丁取忠1810—1877 清数学家。宇肃存,号果臣,又号云梧。长沙人。喜购藏数学类图书,兼收并蓄国内外数学研究新成果。提出解三元一次不走方程的新方法,并运用几何知识,测算出北京和其他地区的纬度。先后编著出版《数学拾遗》、《舆地经纬度里表》和集古今数学成果于一体的巨著《白英堂算学丛书》。

朱昌琳1822—1912 清末实业家。字雨田。长沙人。功授候补道、赠内阁学士,曾任阜南官钱局总办。以经营谷米起家,后开设乾顺泰盐号、未乾益升茶庄,转贩盐茶,设立钱庄,投资近代工矿业,成为长沙首富。乐善好施,耗巨资在长沙设保节堂、育婴堂、施药局、麻痘局,置义山、办义学、修义渡,捐资修路、疏浚新河,并多次捐赠大批粮食、布匹贩济山西、陕西等省灾民,是长沙近代慈善事业的开创者。

李兴锐1827—1904 湘军将领。字勉林。长沙浏阳人。以参与湘军起家,1854年咸丰四年 与清军阻扼太平军入境有功,次年召至湘军总管粮台,驻祁门。1868年同治七年 补大名知府。1874年日本侵犯台湾基隆,赴江阴、吴淑等地修筑炮台。1875年起总办上海机器制造局10年。1889年任天津海关道。1895年起历任天津道、山东登莱青道、长芦盐运使、福建按察使、广西布政使、江西巡抚。1903年调署闽浙总督,次年任两江总督,卒于任内。

杨恩寿1835—1891 清末戏曲作家。宇鹤铸,号蓬海,别号蓬道人。长沙人。35岁中举人,任过湖北盐运使、湖北候补知府等职。由于仕途坎坷,遂沉迷于戏曲创作和戏曲理论研究,其成就主要汇集于《坦园六种曲》和《词余丛话》中。戏剧作品多描写表现忠义节烈传统道德的故事。剧本情节曲折、场次紧凑、感情真切,人物形象突出,艺术感染力很强。代表作有《桂枝香》、《再来人》、《理灵坡》等。

周汉1842—1911 清末反洋教名士。宇铁真。长沙宁乡人。18岁投湘军,随左宗棠赴陕首镇压回民起义军。旋又参与收复新疆之役。1870年同治九年 从刘锦棠总理营务,累迁陕西候Qr道。1884年光绪十年 请假归里。1891年后在长沙大量刊印反洋教宣传品,引起美、德等国驻华公使干涉,被革职。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后,又刊刻反洋教宣传品,在长沙、湘潭等10多县大量散览英国驻汉口领事照会湖南当局,指名惩处。次年被湖南抚院拘捕。1910年宣统二年 病重出狱,次年病卒。

王先谦1842—1917 清末史学家、实业家。宇益吾,号葵园。长沙人。同治进士。曾任国子监祭酒,云南、江西、浙江乡试正副考官,江苏学政等职。1889年光绪十五年 涸乡后,主讲于思贤讲舍、城南书院,为岳麓书院最后一任山长,致力于汉学、经学连释,多有成就。1896年集资创办宝善成机器制造公司。1904年联合龙湛霖、冯锡仁、王之春等湘绅在长沙发起废除“美约”、收回粤汉铁路筑路权运动。政治上反对戊戌维新、辛亥革命。著有《诗三家义集疏》、《汉书补注》、《十朝东华录》等。 张百熙1847—1907 清末大臣、教育家。宇冶秋。长沙人。同治进士,授编修。1881年光绪七年 任山东学政。1888年任四川乡试主考。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历陈国事,反对主和。1897年任广东学政,迁内阁学士。次年奏保康有为应经济特科试。戊戌政变后革职留任。1900年任礼部侍郎,旋升左都御史,《辛丑和约》签订后,奏请变更科举,兴办学堂,设立报馆。嗣迁工部、礼部、吏部尚书,充管学大臣,主持京师大学堂,又创办医学堂;译学馆、实业馆,选派学生出国留学。后历任户部尚书、邮传部尚书。

皮锡瑞1850—1908 清末经学家。宇鹿门。善化(今长沙)人。光绪举人。1890年光绪十六年 主讲湖南桂阳龙潭书院,后移席江西南昌经训书院。1898年任湖南南学会会长,力主变法,

篇二:长沙名人

长沙名人

六大影响中国政治进程的人才群体:以陶澍、魏源、贺长龄等为代表的经学主变派;以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郭嵩焘等为代表的理学经世派;以谭嗣同、唐才常、沈荩、杨毓麟、熊希龄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以黄兴、蔡锷、陈天华、宋教仁、焦达峰等为代表的资产阶段革命派;以谭延、杨度、刘人熙、符定一等为代表的君主立宪派、以及以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张昆弟等为代表的新民学会派。各个人才群体内的成员,在政治上、学术上观点比较接近,相互间交往密切。这一茬又一茬的人才群体在中国近代社会舞台上扮演了各自的角色,作出了各自的贡献。

清嘉道(1796—1850)年间,以长沙岳麓书院陶澍、魏源为首的经学主变派高扬南宋湖湘学派和清初王夫之的、经世致用”之学,把知识界从汉学训诂中角脱出来,去探讨改革弊政、拯救危机的现实问题。这种学风影响到整个近代的湖湘学子。湖南近代人才辈出,陶澍称得上是肇始第一人,贺长龄曾是他的下属,魏源在他幕中达14年之久。张佩纶赞其为、黄河之昆仑,大江之岷山”,意即陶澍是近代湖南人才群的源头。曾国藩兴办湘军,使晚清一度出现了“中兴”的局面。“中兴将相什九湖湘”,湘军将领及其幕僚成为当时中国政治、军事舞台的主角。整个湘军系统中位至总督者15人,位至巡抚者14人。

 从清道光到民初,长沙籍的大臣、尚书、总督、巡抚、都督就有20多人,如谭继洵、谭钟麟、劳崇光、张百熙、瞿鸿机、谭延、黄铖、刘人熙等等。两江总督是清王朝极为重要的官位,它管辖着当时的江苏、安徽等等。两江总督是清王朝极为重要的官位,它管辖着当时的江苏、安徽和江西省,是清王朝财赋的主要来源。近代两江总督共30任,湖南人就占去了8位,他们是陶澍、李星沅、曾国藩、刘坤一、彭玉麟、左宗棠、曾国荃、李兴锐。除刘坤一是新宁人、彭玉麟是衡阳人外,其他都是长沙人。清末维新运动,湖南是最开风气的省份。大批热血青年聚集省城长沙,在湖南巡抚的支持下,开学会、兴学堂、办报纸、辟轮运、建工厂,轰轰烈烈。

维新志士中救国最坚定、最富牺牲精神的是长沙人,谭嗣同、唐才常、沈荩、林圭、秦力山等都为救国图强而壮烈牺牲。辛亥革命又是湖南人打头阵。同盟会的创会元老79人,湖南占其1/4,达20人,其中黄兴、宋教仁、陈天华是主将。1905年同盟会成立的头两年,有会员979人,湖南158人,占16%,是入会人数最多的省份。在推潘清王朝的斗争中和后来的反彭护国斗争中,许多长沙志士为国损躯,如蒋翊武、刘道一、陈天华、禹之谟、焦达峰、陈作新、黄兴、蔡锷等,他们都长眠在长沙岳麓山的苍松翠柏之中。孙中山在评论湘籍志士时说:“革命军用一个人去打一百个人,像这样战争,是非常的战争,不可以常理论。像这样不可以常理论的事,是湖南人做出来的。”

清末君主立宪派是近代湖南的又一人才群体,但以前许多论述湖南人才群体的文章,好像都在有意回避这一事实的存在。长沙是20世纪初全国最早发起立宪请愿运动的地方,是全国立宪派的重要基地,这与当时长沙聚集着大批向往开明宪政的知识分子不无关系。这个群体中的一些人物,如谭延、杨度、刘人熙、符定一等,确实是一群“旷代逸才”。他们不仅推进了近代中国反封建的民主化进程,而且对发展长沙教育事业作出过巨大的贡献。

到民国时期,长沙涌现的政治、军事名人就更多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前期,黄埔军校1—5期共有学员7399人,其中湖南青年2189人,占1/4强。在国共两党长达二十多年的政权争夺战中,湖南为双方输送了大批出类拔萃的人才。国民党方面,蒋介石虽重用浙江籍人士,但湘籍将领的比例也不小,著名者有程潜、唐生智、陈明仁、陶峙岳、李默庵、宋希濂、黄杰等。在共产党方面,湘籍人才之多,更是其他省难以望其项背。开国领袖毛泽东,共和国主席刘少奇,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党和国家领导人任弼时、李富春、李维汉、李立三,现任国务院总理朱基都出自长沙。

199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时,在十大元帅、十位大将和57位上将中,湖南籍的元帅有3人、大将6人、上将19人,其中从长沙走出去的有元帅2人(彭德怀、罗荣桓),大将5人,上将12人。以“灿若群星,辉映神州”来形容这一人才集中的情况实不为过。

湖南长沙在文化、教育、艺术方面的名人数量虽不及江浙一带,但为数也不少。特别是近代湖南知识界介行教育救国以来,这类人才大量涌现。大致可分三大人才群体:一是社会科学家群体,以哲学家和历史学家居多。如哲学家李达、金岳霖、蔡仪、李泽厚,历史学家周谷城、翦伯赞、吕振羽、杨荣国,以及语言文字学家杨树达,国际法学家周鱼便生等。二是教育家群体。这是湘城人民最引以为荣的一个人才群体,他们创立和培育了一批全国知名学校,向海内外各条战线输送了无以数计的优秀人才。明德中学创始人胡元亻炎、周南女中创始人朱剑凡、省立一中校长符定一、第一师范校长易培基、湖南大学校长胡庶华、长郡中学校长王季范、雅礼中学校长劳启祥等,无一不为湘城父老和湖湘学子所敬仰。三是文学艺术家群体,谓之“文艺湘军”。如作家萧三、丁玲、谢冰莹、周立波,美术家齐白石、杨应修、李立、陈白一,剧作家田流、欧阳予倩,音乐家黎锦晖、贺绿汀、吕骥,电影明星黎明晖、王人美、胡萍等,名气之大,作品流传之广,可谓家喻户晓。

20世纪进入下半期,三湘大地又崛起了一个令世界瞩目的人才群体,这就是湖南院士群体。早在1948年3月,中央研究院首次选聘院士81人,湖南就有6人当选,其中5人为长沙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自1955年中国科学院先聘学部委员(1994年改称院士)和中国工程院1994年选聘院士以来,全国的两院院士已有1000多人,其中湖南院士达百余名。湖南院士包括湘籍院士和长期在长沙工作的外省市籍院士。据初步调查,湖南院士共有104名,其中湘籍院士82名(湘籍院士中长沙籍和曾在长沙读书的达52名),在长沙工作的院士目前还有22名。不少院士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在国际科技某一领域创下了许

多第一,或成为某学科的创始人和开拓者。1992年邮电部发行一套四枚的“中国著名科学家”纪念邮票,长沙就占去2人,一位是世界上第一个分离出沙眼病毒依原体的微生物学家汤飞凡;一位是中国骨肠病学创始人之一的医学家老孝骞。还有在国际上首先提出粒子旋转态振幅的理论物理学家周光召,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农学家袁隆平,有“地洼学说之父”美誉的地质学家陈国达等。像这样享有国际盛誉,在某一领域有开拓性创新的两院院士,长沙不下数十人。

从上述介绍可知,“长沙名人”集中于政治、军事、文化和科技领域,在工商业和经济管理领域鲜有像荣毅仁、王光英、胡厥文那样显赫人物的出现。“ 愿你喜欢上长沙!

篇三:郭沫若诗词咏长沙

郭沫若诗词咏长沙

谢子元

现代文化名人郭沫若(1892-1978)是四川乐山人,但他与湖南长沙却颇有几段诗缘。

1938年2月6日,郭沫若从武汉来到长沙,此行的目的是?躲官?——躲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的职务。早在1926至1927年的北伐战争中,郭沫若就从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宣传科长、行营秘书长(中校军衔)一直做到了副主任、代主任(中将军衔)。此后,由于郭沫若看透了蒋介石背叛国民革命、反共反人民的面目,发表了反蒋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随后又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受到蒋介石的国民政府的通缉,被迫亡命日本十年。在这十年里,他在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和戎马书生的身份上,又增加了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等著名学者的桂冠。全面抗战爆发后,郭沫若再一次投笔请缨,回到祖国,投身抗战洪流。他奔走在上海抗战前线,又到广州恢复《救亡日报》,并准备下南洋募款从事救亡文化工作。这时,国民政府又准备恢复军委会政治部,委任陈诚为部长。为了拢络人心、羁縻人才,陈诚再三敦请郭沫若出任政治部第三厅厅长,主管战时宣传教育文化工作。郭沫若不愿在反动派手下做宣传工作,尤其不愿出任?挂名厅长?,就跑到长沙躲风头来了。

郭沫若之所以跑到长沙来,一来因为长沙与武汉比较近,二来因为田汉在长沙办《抗战日报》。田汉(1898-1968)是长沙县人,原名田寿昌。早在留学日本期间,郭沫若与田汉就结下了深厚友谊,并且

互勉做中国的歌德和席勒。1920年,宗白华、郭沫若、田汉将他们三人的通信集为《三叶集》出版,在国内畅销,尤其受到青年们的喜爱。后来田汉又与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等一道创立了现

长沙名人故事

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社团创造社。在五四时期及二、三十年代的文化运动中,郭沫若是新诗的奠基人和主将,田汉则主要从事和推动现代话剧和电影事业,两人都是备受文化界瞩目的名人,是抗战时期进步文化的中流砥柱。鲁迅先生去世后,郭沫若更被公认为当时抗战文化阵营的旗手。

郭沫若的到来,令田汉和长沙文化界十分兴奋。第一天,田汉就邀了廖沫沙(作家、报人)、张曙(音乐家)、胡萍(电影明星)等人同往长沙的百年老菜馆?李合盛?为郭沫若洗尘。席间,田汉要来文房四宝,即兴赋诗赠给老友:

十年城郭曾相识,千古湖南未可臣。

此处尚多雄杰气,登高振臂待诗人。

诗的首句说长沙城郭郭沫若在十年前已相识,是因为北伐战争中,郭沫若曾在长沙驻扎一周。湖南战国时属楚国,当时就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谶语,可见湖南自古以来就富于雄杰之气,湖南人敢于担当天下国家的重任,决不会臣服于外来侵略势力。田汉的诗用?登高振臂?的诗人和雄杰期待郭沫若,希望郭沫若担当起领导抗战文化的重任,可谓期许甚厚。旧谊、酒兴、诗情磅礴于胸,郭沫若当即步韵一首,挥毫写下:

洞庭落木余霜叶,楚有湘累汉逐臣。

苟与吕伊同际遇,何因憔悴做诗人。

此诗首句写景,渲染沉郁苍凉气氛。此句暗引《楚辞〃九歌〃湘夫人》?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句,《湘夫人》中描写的是秋风吹落叶的情景,此诗描写的是冬景,而且?余霜叶?更透露出超乎悲凉的坚定沉郁之意。次句?湘累?指屈原,古人称?不以罪死曰累?,?屈原赴湘死,故曰湘累?;?汉逐臣?指贾谊。屈原、贾谊都怀才不遇,被排挤、放逐到湖南。郭沫若在国难当头之日来到屈贾放逐之地,自然而然地将这两位千古骚人引为同调。诗的最后两句,引用吕望(即姜子牙,封太公望)、伊尹两位历史人物的故事自嘲解,因为?姜太公八十遇文王?,终于佐武王伐周,伊尹受商汤三聘,助汤伐桀,两人都因时际会,成就大业。这两句是对田汉诗最后两句的反答,抒发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但正面意思也是明确的,即倘若能有吕望、伊尹那样的际遇,自当效命疆场,为驱除日寇、建立新中国建功立业,何必去做一个憔悴的诗人呢?含蓄地表达了对国民党顽固派昏庸腐朽、嫉贤妒能的不满和愤慨,也抒发了爱国志士报国无门的怆恼情怀。郭沫若十多年前就是驰骋疆场的?戎马书生?,现在他又一次?别妇抛雏?,?投笔请缨?,却面临被羁縻于反动阵营,做一个为顽固派装潢门面的?挂名厅长?的命运,所以他一气之下离开武汉躲到了长沙。这两句诗确实是他斯时斯地心境的真实表达。郭沫若与田汉的这两首唱和诗在当时的长沙文化界被传为佳话,文人墨客纷纷作诗唱和,抒发为国效劳的志愿。最后一句的?何因?在郭沫若建国之后的手迹中作?何须?,比较而言,?何须?意思更显豁。

据说当田汉、郭沫若在餐馆作诗之时,众人围观、赞叹,站在一旁的茶房也竖起大拇指,连声说:?真是了不起,拿起笔来就像我们拿扫帚扫地一样!?郭沫若哈哈大笑,随手端起桌上斟满酒的杯子一饮而尽,趁着酒意,他立地又草一绝,有?作书如扫地,把酒欲问天?的句子,作品当即被茶房讨去作为墨宝。可惜今天已难睹此作完璧了。

郭沫若接下来又赋成七绝一首:

伤心最怕读怀沙,国土今成待剖瓜。

不欲投书吊湘水,且将南下拜红花。

这首诗思想感情与前一首是一致的,用典也仍然不离屈原、贾谊。首句?伤心?二字十分沉痛,《怀沙》是屈原面对秦国大举进攻时悲痛不已写下的绝命词。2000多年过去了,但中华民族却又仿佛回到了屈原时代,到了存亡绝续的关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大片国土,国民政府的首都也已经沦陷。是像贾谊渡湘水时那样写一篇伤悼之作《吊屈原赋》,或者干脆像屈原那样怀石自沉?诗人的回答是明确的,?不欲投书吊湘水?,而是要南下广州去祭拜黄花冈(又称红花冈)七十二烈士墓,学习烈士们的革命精神。郭沫若的两首诗都是回答田汉诗中的期待的,既表达了诗人为国家民族而战斗到底的决心,也含蓄地透露了自己想下南洋为抗战筹款的计划。

郭沫若的这两首诗后来题为《长沙有感二首》,收入他的诗集《潮汐集》。

解放后,郭沫若也曾数次为长沙题赋诗词,可考查的有咏长沙高桥银峰茶诗、为湖南省湘绣厂题诗、咏长沙出土楚墓帛画《人物御龙

图》词等。

高桥银峰茶产于长沙县高桥乡。这里地处玉皇峰下,周围山丘叠翠,河湖掩映,土层深厚,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历来就是名茶之乡。《长沙县志:土产》称:1810年(清嘉庆十五年)此地?茶有宝珠、单叶、红白各种?。民国的《湖南茶叶概况调查》也说:?长沙锦绣镇(即高桥)的绿茶早负盛名。?高桥银峰茶特征为:叶形匀整,条索紧细卷曲,色泽翠绿均匀,表面白毫如云,堆叠起来似银色山峰一般。冲泡后,汤色晶莹,叶底嫩匀明净。新中国成立后,高桥银峰茶被列为中国名茶和外事部门的礼茶。1964年初夏,为答谢湖南省茶叶研究所赠送高桥银峰新茶,郭沫若即兴作七律《初饮高桥银峰》一首题寄,手迹载1978年7月10日《湖南日报》:

芙蓉国里产新茶,九嶷香风阜万家。

肯让湖州夸紫笋,愿同双井斗红纱。

脑如冰雪心如火,舌不短钉眼不花。

协力免教天下醉,三闾无用独醒嗟。

诗的首联点出高桥银峰产地,颔联把银峰茶与唐宋时名茶紫笋、双井相提并论,颈联盛赞其提神悦志、消食明目之神效。尾联反用屈原《渔父》?众人皆醉我独醒?句,既颂茶醒酒之德,又说从此三闾大夫屈原从此不用再嗟叹?众人皆醉我独醒?了,含蓄地歌颂了新社会新时代。

起源于湖南民间刺绣的湘绣,是一种极具湘楚文化特色的民间工艺。清末以后,湘绣成为饮誉世界的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并从市民阶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