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成语故事明目张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20:16:23 作文素材
成语故事明目张胆作文素材

篇一:成语故事)

一、南柯一梦

相传唐代有个姓淳于名棼的人,嗜酒任性,不拘小节。一天适逢生日,他在门前大槐树下摆宴和朋友饮酒作乐,喝得烂醉,被友人扶到廊下小睡,迷迷糊糊仿佛有两个紫衣使者请他上车,马车朝大槐树下一个树洞驰去。但见洞中晴天丽日,另有世界。车行数十里,行人不绝于途,景色繁华,前方朱门悬着金匾,上书“大槐安国”,有丞相出门相迎,告称国君愿将公主许配,招他为驸马。淳于棼十分惶恐,不觉已成婚礼,与金枝公主结亲,并被委任“南柯郡太守”。

淳于棼到任后勤政爱民,把南柯郡治理得井井有条,前后二十年,上获君王器重,下得百姓拥戴。这时他已有五子二女,官位显赫,家庭美满,万分得意。

不料檀萝国突然入侵,淳于棼率兵拒敌,屡战屡败;金枝公主又不幸病故。淳于棼连遭不测,辞去太守职务,扶柩回京,从此失去国君宠信。他心中闷闷不乐,君王准他回故里探亲,仍由两名紫衣使者送行。车出洞穴,家乡山川依旧。淳于棼返回家中,只见自己身子睡在廊下,不由吓了一跳,惊醒过来,眼前仆人正在打扫院子,两位友人在一旁洗脚,落日余晖还留在墙上,而梦中经历好像已经整整过了一辈子。

淳于棼把梦境告诉众人,大家感到十分惊奇,一齐寻到大槐树下,果然掘出个很大的蚂蚁洞,旁有孔道通向南枝,另有小蚁穴一个。梦中“南柯郡”、“槐安国”,其实原来如此!

二、塞翁失马

战国时期有一位老人,名叫塞翁。他养了许多马,一天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邻居们听到这事,都来安慰他不必太着急,年龄大了,多注意身体。塞翁见有人劝慰,笑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还会带来福气。”邻居听了塞翁的话,心里觉得好笑。马丢了,明明是件坏事,他却认为也许是好事,显然是自我安慰而已。可是过了没几天,丢马不仅自动回家,还带回一匹骏马。邻居听说马自己回来了,非常佩服塞翁的预见,向塞翁道贺说:“还是您老有远见,马不仅没有丢,还带回一匹好马,真是福气呀。”塞翁听了邻人的祝贺,反到一点高兴的样子都没有,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惹出什么麻烦来。”邻居们以为他故作姿态纯属老年人的狡猾。心里明明高兴,有意不说出来。

塞翁有个独生子,非常喜欢骑马。他发现带回来的那匹马顾盼生姿,身长蹄大,嘶鸣嘹亮,膘悍神骏,一看就知(转载于:www.Zw2.cN 爱 作 文 网)道是匹好马。他每天都骑马出游,心中洋洋得意。一天,他高兴得有些过火,打马飞奔,一个趔趄,从马背上跌下来,摔断了腿。邻居听说,纷纷来慰问。塞翁说:“没什么,腿摔断了却保住性命,或许是福气呢。”邻居们觉得他又在胡言乱语。他们想不出,摔断腿会带来什么福气。

不久,匈奴兵大举入侵,青年人被应征入伍,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能去当兵。入伍的青年都战死了,唯有塞翁的儿子保全了性命。

三、沉鱼落雁

春秋时期的越国,有个非常美丽的姑娘,名叫西施。西施每天在溪边浣纱,溪里的鱼在清澈的溪水中游动,时而冒出水面吐水泡,鱼儿看见西施那么美,羞惭得不敢再冒出水面来,后来,鱼儿们干脆沉到水底去了。

汉元帝时,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要求和亲,宫妃王昭君为了汉朝与匈奴和平相处,自愿远嫁匈奴。王昭君抱着琵琶出塞去,空中飞过的大雁,看到王昭君的绝代美姿,非常惊讶,它们一只只从空中坠落到树林子里。

鱼儿见了西施,羞惭得沉到水底,雁儿见了王昭君,被她的美姿惊异得掉下来。

后来,人们称赞女人容貌的美丽,往往用沉鱼落雁这句个成语来形容。

四、打草惊蛇

南唐时候,当涂县(现安徽省马鞍山市下辖的一个县)的县令叫王鲁。这个县令贪得无厌,财迷心窍,见钱眼开,只要是有钱、有利可图,他就可以不顾是非曲直,颠倒黑白。在他做当涂县令的任上,干了许多贪赃枉法的坏事。

常言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这王鲁属下的那些大小官吏,见上司贪赃枉法,便也一个个明目张胆干坏事,他们变着法子敲诈勒索、贪污受贿,巧立名目搜刮民财,这样的大小贪官竟占了当涂县官吏的十之八九。因此,当涂县的老百姓真是苦不堪言,一个个从心里恨透了这批狗官,总希望能有个机会好好惩治他们,出出心中怨气。

一次,适逢朝廷派员下来巡察地方官员情况,当涂县老百姓一看,机会来了。于是大家联名写了状子,控告县衙里的主簿等人营私舞弊、贪污受贿的种种不法行为。

状子首先递送到了县令王鲁手上。王鲁把状子从头到尾只是粗略看了一遍,这一看不打紧,却把这个王鲁县令吓得心惊肉跳,浑身上下直打哆嗦,直冒冷汗。原来,老百姓在状子中所列举的种种犯罪事实,全都和王鲁自己曾经干过的坏事相类似,而且其中还有许多坏事都和自己有牵连。状子虽是告主簿几个人的,但王鲁觉得就跟告自己一样。他越想越感到事态严重,越想越觉得害怕,如果老百姓再继续控告下去,马上就会控告到自己头上了,这样一来,朝廷知道了实情,查清了自己在当涂县的胡作非为,自己岂不是要大祸临头!

王鲁想着想着,惊恐的心怎么也安静不下来,他不由自主地用颤抖的手拿笔在案卷上写下了他此刻内心的真实感受:“汝虽打草,吾已惊蛇。”写罢,他手一松,瘫坐在椅子上,笔也掉到地上去了。

那些干了坏事的人常常是做贼心虚,当真正的惩罚还未到来之前,只要有一点什么声响,他们也会闻风丧胆。

五、囫囵吞枣

从前,一个医生对病人说:“梨虽好吃,对牙齿也有益处,但吃多了会伤脾脏的;而枣呢,倒是补脾脏的,但也不可以多吃,吃多了会伤害牙齿。”

病人听了,想了想,说:“可以这样:吃梨的时候,只细细地嚼,嚼完再吐出来,不往下咽;吃枣的时候呢,就根本不用嚼,整个儿把它吞下去,这样不就好了吗?”

医生听了,说:“吃梨只嚼不咽,倒还勉强行得通;吃枣只咽不嚼,怎么受得了?像你这样囫囵吞枣,肯定难以消化,对脾脏也不会有好处啊”

后来,人们就用“囫囵吞枣”,来形容一个人不动脑子,只是死记硬套,照搬规定的做法。

六、孟母三迁

孟子,名柯。战国时期鲁国人(现在的山东省境内)。三岁时父亲去世,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 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

对于孟子的教育,孟母更是重视。除了送他上学外,还督促他学习。有一天,孟子从老师子思那里逃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看见孟子逃学,非常生气,拿起一把剪刀,就把织布机上的布匹割断了。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请问原因。孟母责备他说:“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织布要一线一线地连成一寸,再连成一尺,再连成一丈、一匹,织完后才是有用的东西。学问也必须靠日积月累,不分昼夜勤求而来。你如果偷懒,不好好读书,半途而废,就像这段被割断的布匹一样变成了没有用的东西。”

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深感惭愧。从此以后专心读书,发愤用功,身体力行、实践圣人的教诲,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后人称为“亚圣”。

七、盲人摸象

有一天,有四个盲人坐在街角晒太阳,突然远处传来热闹的叫嚷声,有人喊道:“快看呀,那就是大象!哇,大象可真大呀!”四个盲人听见了,也都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的,于是,他们也挤进人群用手摸起大象来。第一个盲人摸到了大象长长的牙齿,他说:“我知道了,原来大象就跟又粗又长的萝卜一个样!”,第二个盲人摸到了大象大大的耳朵,他说:“不,大象就跟扇子一个样儿!”,第三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他说:“不像扇子,也不像萝卜,大象就跟大柱子一个样儿!”,第四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尾巴.他说:“你们都错了,大象长得细细长长的,就像一根草绳!”.大象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四个盲人争吵起来,都说自己摸到的才是大象真正的样子,赶象的人听到四个盲人的争吵,笑着对他们说:“你们摸到的都是大象的一部分而已”。四个盲人

又仔细的地把大象摸了一遍,才恍然大悟。四个盲人由于只了解事物的局部就下结论,结果闹了笑话。 同学们,这个故事说明人们在认识世界的时侯是有很大的局限性。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不断去学习和认识世界,努力懂得更多的知识,做一个博学而谦虚的人。

八、四面楚歌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禁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看,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一会,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边逃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因为这个故事里面有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看又失败自杀的情节,所以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

九、破釜沉舟

秦朝末年,秦军大将章邯攻打赵国。赵军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并被秦军重重包围。楚怀王于是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率军救援赵国。

宋义引兵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南)后,接连46天按兵不动,对此项羽十分不満,于是要求进军决战,解困赵国。但宋义却希望秦赵两军交战后待秦军力竭之后才进攻。

由于此时军中粮草缺乏士卒困顿,而宋义仍旧饮酒自顾,项羽见此忍无可忍,进营帐杀了宋义,并声称他叛国反楚。于是将士们则拥项羽为上将军。项羽杀宋义的事,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随后,他率所有军队悉数渡黄河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项羽在全军渡黄河之后他下令把所有的船只凿沉,打破烧饭用的

篇二:成语故事

成 语 故 事

信誓旦旦 出自《诗经〃卫风〃氓》。信誓,是真诚的誓言,旦旦,是诚恳的样子。可

能是由于出自这篇凄婉的弃妇诗,成语常用违背誓言的现实情况做比照,含

有贬义。

惩前毖后 出自《诗经〃周颂〃小毖》,意思是把以前的错误当作教训,以谨慎地防止

今后再犯错误。惩,是警戒的意思;毖,是小心谨慎的意思。

功亏一篑 出自《尚书〃旅獒(áo,大犬)》,意思是,堆造万丈高山,只差一筐土没

有担上去,也只能算是失败。比喻只差一步没有坚持到底,结果前功尽弃。篑(kuì),盛土的筐子。

大器晚成 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意思是,大的器械常常需要一个较长的制作过程,

用来比喻成功较晚的人材。崔琰的故事,见《三国志〃崔琰传》。

是可忍,孰不可忍 语出《论语〃八佾(yì)》:?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佾,是舞蹈的行列;忍:是残忍、狠心的意思。这句话愿意是:?这样的事情都能狠心干得出来,还有什么事情干不出来呢??成语后来表示事情不可容忍。

既往不咎 《论语〃八佾》:?万事不说,遂事不练,既往不咎。?成语的意思是,以往

做错的事情不再追究和责怪。咎,是责备的意思。这句成语有时也说成?不咎既往?。

手足无措 《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成语由此衍化而来,用来

比喻没有办法应付突发事件,不知如何是好的处境。措,是放臵的意思。 嗟来之食 《礼记〃檀弓》篇:?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成语用来表

示一种侮辱性的施舍。嗟,是吆喝的声音;来,是命令的口气。

多行不义必自毙 出自《左传〃隐公元年》。意思是,做了太多坏事的人,一定会自己

垮台。毙,原是倒下去的意思,后来也表示死去或被消灭。

言不由衷 《左传〃隐公三年》写道:?信不由中,质无益也。?中,指的是内心;质,

说的是人质。成语由此演化而来。意思是,话不是从内心里说出来的。即没有说心里话。

一鼓作气 语出《左传〃庄公十年》。作,是兴起、振作的意思。成语愿意是,第一次

击鼓,振作士气。后来常表示趁着情绪高、劲头足的时候,一次把事情做完。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左传〃闵公元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成语由此衍化而

来。以庆父喻灾祸之源,意思是,不除去制造祸患的人,灾难就不会停止。 风马牛不相及 语出《左传〃僖公四年》:?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成语比喻两种以上

的事物之间毫无联系,根本扯不到一起。风:一般解释为牲畜发情时雄雌相诱。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语出《左传〃僖公十四年》。意思是皮已经不存在了,毛还依附

在何处呢?比喻事物没有了主体,便没有了存在的基础。安:哪

里;傅:附着。

退避三舍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遇于中原,其辟(避的古字)君三舍。?成语由

此衍化而来。表示向对方做一定的让步。避:回避,避开。舍:古人称三十

里为一舍。

东道主 语出《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

亦无所害。?成语泛指接待或宴请宾客的主人。

华而不实 语出《左传〃文公五年》:?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原来的意思是,只

开花不结果。华:同花;实:果实。后用来形容只有豪华的外表,没有实际

内容。

铤而走险 出自《左传〃文公十七年》:?铤而走险,急何能择??意思是,在被逼无奈

的情况下,匆匆忙忙地去冒险。铤:快走的样子。后来常形容为实现非分之

想而去做某种非正义的、或触犯法律的事情。

鞭长莫及 《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原意是,鞭子虽长,也不

能抽打它不该抽打的地方。成语由此而来,常比喻势力影响不到或力量达不

到的情况。

结草衔环 故事分别见于《左传〃宣公十五年》和《后代书〃杨震传》李贤注引南朝梁

人吴均的《续齐谐记》。成语由此归纳而成,比喻知恩必报,至死不喻。

从善如流 语出《左传〃成公八年》:?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又见于《左传〃昭

公十三年》。意思是,果断迅速地听从正确意见。如流:像倾泻的水流那样

顺畅而迅速。

唯利是图 《左传〃成公十三年》有?余(我)唯利是视?的话,成语由此衍化而来。

意思是,眼睛只盯着自己的私利,含贬义。句法同?唯命是听?。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语出《左传〃哀公元年》。意思是,用十年的工夫发展经济,再

用十年的工夫教育百姓。比喻一个国家和民族摆脱困境,不屈不挠,发奋图

强的意志和决心。

心腹之患 《左传〃哀公十一年》载伍子胥的话说:?越在,我心腹之疾也。?成语由此

衍化而来。意思是,威胁生命的、最危险的祸患。全休戚相关 《国语〃周

语下》记载孙周?晋国有忧未尝不戚,有庆未尝不怡(高兴)?,?为晋休戚,

不忘本也,?成语综合其意而成。意思是,双方忧喜相关,命运相连。休:

欢喜;戚:忧愁。

众志成城 《国语〃周语下》:?故谚曰:‘众心成城,众口铄金。’?成语由此衍化而成。

意思是,众人的意志可以铸成坚固的城墙。比喻群众的意志无法违背。

出奇制胜 《孙子〃势篇》中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成语由此发展而来。表

示用出人意料的方法求得胜利,常指军事行动。故事出自《史记〃田单列传》。

同舟共济 《孙子〃九地篇》:?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

如左右手。?济:渡水。成语比喻同在困危的境地,齐心合力求取生存和胜

利。故事见《史记〃准阴侯列传》。成语?背水一战?、?人自为战?皆出于

此。

高山流水 本篇故事出自《列子〃汤问》和《吕氏春秋〃本味》。成语由归纳而成,比

喻知音、知心,友谊深厚。有时也用来比喻音乐艺术的精美。

绕梁三日 《列子〃汤顺》:?划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

梁 ,三日不绝。?成语用来夸张地形容音乐的优美动听。

朝三暮四 成语出自《列子〃黄帝》,原指分配上耍的一点花招,后来多比喻反复无常,

观点、态度变化很快或交结朋友感情不专一。

以卵击石 《墨子〃贵义篇》:?以其言非(指责)吾言者,是犹以卵投石也。尽天下之

卵,其石犹是也。?成语由此而来,比喻与对方力量相差悬殊,不自量力,

自取灭亡。

明察秋毫 语出《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意思是眼力足可以看清楚

秋天禾穗上的细毛(对秋毫也有别的解释),比喻观察力极强,可以洞察一

切。明:视力。

缘木求鱼 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以若(这样的)所为示诺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成语比喻做事情的方法不当,会导至相反的结果。缘:沿着;木:树;求:

寻找。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语出《孟子〃梁惠王下》。成语表示人民对他们所热爱的盼望和

欢迎。箪:古代的竹制容器;浆:这里指酒。王师:原指国王的军队,应用

中往往是借指。

出尔反尔 《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成语由此紧缩而成。原句

的大意是,你做出了什么样的事情,就会得到什么样的回报。反:同?返?;

后用来表示一个人说话不算数,反复无常。反:相反,反复。

事半功倍 《孟子〃公孙丑上》:?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成语由此紧缩而成。形容

费力不多,效果特别显著。强调抓住机遇或讲究方法。

出类拔萃 《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类:同类;萃:聚集。成语

的意思是,超越他的同类,是从群体中选拔出来的。多用来比喻人才出众。

威武不屈 《孟子〃滕文公下》:?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

夫。?成语由此而来。意思是,任何权势和强力都不难使之屈服。

君子之交淡如水 语出《庄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

以亲,小人甘以绝。?意思是说,正派的人交往,是以好的品德为基

础,平淡如水,不尚虚华。

老马识途 《韩非子〃说林上》:?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成语由此归纳而成。

常用来比喻有验的人在某方面工作上可以发挥引路和带头的作用。

远水不救近火 《韩非子〃说林上》:?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

不救近火也。?成语比喻远不救近,缓不救急,强调从实际出发考虑或

安排工作。

挥汗成雨 语出《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临淄三百间,张袂成阴,挥汗成雨。?古人

希望自己国家人口众多。成语形容人多气盛,场面宏伟。多形容劳动场面的

热闹。

前功尽弃 《战国策〃西周策》:?一攻而不得,前功尽灭。?成语由此衍化而来,形容

由于后期工作的失误,或没有坚持到底,使以前的努力成为徒劳,没有任何

成果。

挟天子以令诸侯 《战国策〃秦策一》:?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意思是控

制天子,向全国发号施令。成语由此衍化而来。比喻强行借助权威,

要挟指挥别人。挟:劫持。

食不甘味 成语出自《战国策〃秦第三》:?今也,寡人一城围,食不甘味,卧不便席。?

意思是,因为心情不好,吃饭时感到没有味道。甘:甜。这里是意动用法,

认为……甜。

门庭若市 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策一》:?群臣进谏,门庭若市。?这则成语的意思是

说,门前庭院像市场一样,常形容来访或办事的人特别多。

高枕无忧 《战国策〃齐策四》:?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成语由此衍化而成,

形容太平无患,没有心理负担。成语?狡免三窟?也出于这个故事。

惊弓之鸟 成语由《战国策〃楚策四》所载故事归纳而成。意指曾受箭伤,闻弦声而惊

堕的鸟。比喻受过某种惊吓而惊魂未定。遇事惶惶不安的人。也写作?伤弓

之鸟?。

三人成虎 《战国策〃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成语由此而

来,比喻谣言多了,就可能迷惑视听,让人信以为真。也写作?三人成市虎?、

?三人市虎?。

抱薪救火 《战国策〃魏策三》:?以地事秦,譬犹抱薪而救火也。薪不尽,则火不止。?

成语由此而来,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解救灾难或弥补损失,结果是越搞越糟。

图穷匕现 成语出自《战国策〃燕策三》:?发图,图穷而匕首见。?比喻事情发展到最

后,计谋或意图已无法隐藏。

爱屋及乌 《尚书大传〃大战》:?太公曰:‘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及屋上之乌。?意思

是,爱一个人,连他家房上落的乌鸦都喜欢。成语形容爱得程度很深,常常

用来批评某种片面性。

揭竿而起 贾谊《过秦论》:?(陈胜)率罢(pí,通疲)散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

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成语由此衍化而成。形容人民不堪暴政,拿起

棍棒等最原始的武器,举行武装暴动。故事摘自《史记〃陈涉世家》

乐极生悲 《准南子〃道应训》:?物盛而衰,乐极则悲。?成语由此而来,表示欢乐到

了极点,就可能带来悲哀。有时是对突变事实的总结,有时是一种告诫。

指鹿为马 故事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成语由此归纳而成,比喻某些恶势力或强

权在握,或厚颜无耻,明目张胆、毫不掩饰地颠倒黑白和制造谎言。

破釜沉舟 故事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孙子〃九地》有?焚舟破釜,若驱群羊。?

的话。成语由此而来。比喻不留退路,下最大决心,要把事情办好。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成

语由此而来,比喻表面上与实际不致,别有用心地把矛头旁指,另有所图。

含贬义。

四面楚歌 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常用来比喻

腐朽势力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压力极大的困境。

卧薪尝胆 故事见《史记〃越王句践世家》和范晔的《吴越春秋》,成语由此概括而成。

常表示为某种困境或耻辱所激动,刻苦自律,奋发图强。

招摇过市 语出《史记〃孔子世家》:?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

次乘,招摇市过之。?意思是,故意在大庭广众中张扬炫耀自己,以引起别

人的注意。

汗流浃背 《史记〃陈丞相世家》:?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成语由此衍

化而来,形容由于惶恐、紧张、羞愧或劳累而大汗淋漓的样子。浃(jiā):

(湿)透,遍。

毛遂自荐 故事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成语由此而来,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

自己,常含褒义。成语:?脱颖而出?也是出自这个故事。

完璧归赵 故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成语比喻把东西完好无缺地还给原来

的主人。成语:?怒发冲冠?也是出于这个故事。

负荆请罪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成语由此而来,表示诚恳地上门承认自己的过失,真心改悔,请求原谅。荆:

荆条。

纸上谈兵 故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其实,纸张的出现,是汉代以后的事。

后人归纳出这个成语,比喻只靠书本,空谈理论,不懂变通,没有实践经验。

奇货可居 成语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曰:‘此奇货可居。’?意指某

种稀有的东西可以囤积起来,等待高价出售。有时也比喻依仗某种手段求取

功名利禄。

东门黄犬 《史记〃李斯列传》:?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成语由此而来。做了官反而遭来灾难,后悔也来不及了,成语常用来表述这

篇三:校本课程成语典故与历史

校本课程讲义

《成语典故与历史》

第一课时

成语故事与历史 3月5日

一:目的:

学好历史是学好汉语的基础,也是中国历史与文化的首要步骤。

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文化,语言文化是重要组成部分,成语是中国语

言文化的精华,它包罗万象,博古通今。熟悉了解成语故事可以提高

阅读能力,获取知识,享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提高自身素质。

二:成语摘要:

1、比喻刻苦学习的成语:

韦编三绝:春秋 孔子读易经

释义:形容学习刻苦勤奋

手不离卷:三国 吕蒙得孙权器重 鲁肃

释义:手不离书,形容用功读书

2、比喻精神毅力的成语:

一鼓作气:春秋时期 齐攻鲁

释义:形容振奋精神,鼓起劲头,勇往直前

磨杵成针:唐朝李白

释义: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功夫再难的事也做得成

半途而废:东汉 乐羊子外出求学,中途归来

释义:比喻做事中途停止,不能坚持到底。

3、表示诚实守信,说话算数的成语:

一诺千金:秦末 楚地季布将义气、守信用 民谚: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

比喻说话算数,决不无信

开诚布公:三国 蜀相诸葛亮辅佐刘禅 陈寿《三国志》“开诚心,有公德”评语赞美诸葛亮的品质

释义:比喻成意待人,坦率无私

金石为开:西汉 李广射石

释义:诚意打动事物,对人真诚,可以感动人心。

第二课时 3月12日

4、比喻知错必改的成语:

亡羊补牢:战国 楚襄王 庄辛

释义:比喻出差错后马上设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

5、改过自新:西汉初淳于意之女缇萦救父

释义:自觉地改正错误,重新做人

6、迷途知返:晋 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隐居田园

释义:比喻犯了错误,能改正过来

7、比喻环境或好领导对人的影响

三迁之教:战国 孟轲之母三迁

释义:良好环境影响人的一生

千万买邻:南朝 吕僧珍品德高尚,宋季雅一百万买房屋,一千万买邻居

释义:比喻有一个好领导是难能可贵的。

8、比喻极有才华的成语

才高八斗:南朝 宋 谢灵运山水派诗人,宋文帝称其诗和书法为“二宝”

释义:比喻才华出众。

出类拔萃:战国 孟子及其弟子谈论孔子、伯夷、伊尹

释义:指卓越出众的人

南州冠冕:三国庞统

释义:赞誉才是卓绝的人

第三课时 3月19日

9、比喻知恩图报的成语:

寸草春晖:唐朝 孟郊《游子吟》表达慈母对即将漂泊异乡儿子的深

深的爱

释义:比喻父母恩情深重,难以报答。

10、比喻尊师重道,诚心邀请别人

程门立雪:宋朝 杨时拜程颢程颐为师

释义:比喻尊师重道

三顾茅庐:东汉末年 刘备三请诸葛亮

释义:表示诚心诚意拜访或邀请人家

第四课时

成语故事与历史

3月26日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知晓成语故事,对于学好历史有很大帮助,并能提升文科综合能力。为满足学生要求,特进行如下教学任务:

一、成语首尾相连:

每班学生以座次为单位,编为三组,由组长牵头,说出第一个成语,然后由其他学生前后相连,说出不同的成语(可以是即兴的,也可以是事先准备好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二、成语故事与成语搭配:

大禹制水过门不入

武王伐纣四面楚歌

陔下之围令行禁止

祖逖北伐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淝水之战闻鸡起舞 中流击辑

城濮之战退避三舍

竹林七贤璞玉浑金

岳飞抗金痛饮黄龙

三、故事讲解:

过门不入:释义:形容尽职尽责,公而忘私

四面楚歌:释义:四面受敌,孤立无援

令行禁止:释义:法令严正,雷厉风行

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释义:惊惧、惊慌

闻鸡起舞 中流击辑:释义:收复失地,报效祖国

退避三舍:释义:比喻作一定的让步,避免冲突。

璞玉浑金:释义:比喻天然,优质,未加修饰

痛饮黄龙:释义:表示收复国土失地的雄心壮志

第五课时 4月2日

虚心求学、求才的成语

不耻下问:《论语公也长》

释义:不以向地位低、学问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虚心好学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