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记叙文拟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16:37:02 体裁作文
记叙文拟题体裁作文

篇一:记叙文的拟题技巧

记叙文的拟题技巧

作者:谢水英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3年第10期

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给文章拟一个好的题目就如同一个人拥有一双明眸善睐的眼睛,让人心动,从而达到褒奖与贬斥、赞美与鞭挞的效果,实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拟题的方法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以某一具有特殊意义的具体事物拟题

这样的具体事物往往体现着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情感兴趣,同时又是作者与主人公联系的桥梁。如《风筝》,选取“风筝”这一具体的事物命名,是因为故事因“风筝”而引起,“忏悔”的心绪也因“风筝”而产生。它凝聚着“我”和弟弟的手足之情,同时又表达“我”深深自责和忏悔的心情,它牵着“我”对少时弟弟的一段往事,将“我”和周围其他的人联系在一起。

二.以某一具有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拟题

象征是借助具体的事物来表达特殊的含义。如借助灯光来象征光明,借助风暴来象征革命,借助春风来象征党的富民政策。有些文章的主题,作者不直接或不能直接点明,往往就采用这种方法给文章命名,从而起到“启迪”的作用。如冰心的《小桔灯》,借小桔灯这一具体事物来象征小姑娘镇定、乐观,从而使人们看到未来美好社会的“曙光”。又如高尔基的《海燕》,“海燕”象征无产阶级革命风暴的到来之际,无产阶级革命者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三.以人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特定形象拟题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可以说是纪实散文中的最上乘之作。然而作者仅仅选取父亲爬月台买橘子时的“背影”,并以“背影”为线索贯穿全文,表现了天地间伟大的父爱这一主题。以“背影”为题充分体现了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四.以贴近某一时代主题的热点素材拟题

要使标题新颖,还要有浓厚的时代气息,使人一看题目,就觉得春风扑面,清新醉人。谈连战回大陆的文章,如以《此岸·彼岸·桥梁》为题,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此岸”是台湾,“彼岸”是大陆,要想从此岸达到彼岸,必须通过连战等人一代又一代艰苦奋斗这一“桥梁”。又如《8与发》《雷锋“出国”了》《变味的掌声》《真情不“下岗”》等出奇制胜。

五.以某一恰当得体的修辞手法拟题

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文体和内容,灵活巧妙地使用修辞手法,能避免一览无余,能使文题生动形象、精炼紧凑、含蓄隽永,更使文章锦上添花。“言之无文,传不久矣”,“文”即修

辞。在文章中恰到好处的修辞可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功能。在文章的题目中如果恰当地运用修辞同样也可以达到“妙不可言”的功效。

1、运用比喻拟题。如契诃夫的《变色龙》,以“变色龙”为题形象的刻画出警官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丑恶嘴脸。“比喻”这种修辞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形象、生动,又可以使抽象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所以给文章命名可充分利用这种修辞方法。

2、运用引用拟题。巧妙的仿写、借用、改写,可以使题目鲜活别致,新人眼目,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如《怎一个“慢”字了得》批评一味求稳、甘于求慢的传统心理,号召人们大胆创新,大步前进。该标题巧妙地化用了李清照《声声慢》中的名句,诙谐幽默,新颖别致。

3、运用反复拟题。杏林子的《生命 生命》就是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强烈呼唤和深刻思考:愿每个人都珍视生命,让有限生命绽放出耀眼的光彩。当然以上讲的是在记叙文中的命名利用修辞手法的几个特例,用在议论文,杂文命名更会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4、运用反问拟题。如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题目以反问句的形式出现,悬而不论,这是很巧妙的聚焦了当时的社会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要谈的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题目中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既警醒了国人,又有力地振奋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歌颂了“中国的脊梁”的铮铮铁骨。

标题只是文章的眼睛,与全文的内容相比,只是个“引子”而已。但是,没有好的“引子”,文章这颗“炮弹”就难以爆炸,有可能成为“哑炮”,这就势必会影响到文章的效果。如:《他盯着女生看》一文,乍一看标题,你会大吃一惊:这男生怎么会这样?!再读文章,你仍会吓一跳:他还是一个班长,真不像话!一直读到文章结尾,你才如梦初醒:原来班长为了给大家画肖像做毕业留念,才盯着女生看的。这样的标题令人悬念顿生,一下子就能抓住读者的心,从而使读者不得不阅读下去。

总之,题好一半文,鲜活、巧妙的题目能为文章增色,好的题目能起到引人入胜,让读者产生非读不可的感觉。但给文章命题,要结合文章的内容而定,不可流于形式,要想写出好文,不可不重视拟题。

谢水英,教师,现居江西赣县。

篇二:记叙文的拟题

记叙文话题作文的拟题

题目是文章的“窗口”,透过它可以领会文章的内容,一个有趣、新颖、醒目的好标题能体现文章的内容和特点,能激起读者的新闻记者兴趣。在学习中,有些新闻记者练习需要我们自拟题目。那么,我们很有必要学会自拟题目。下面以我们所学过的课文为例,介绍几中拟题方法。

一、用与文章内容有关的时间拟题。 如《十六年前的回忆》、《课间十分钟》、《杨家岭的早晨》、《秋天》、《初冬》、《开演之前》等。

二、用与文章内容有关的地点拟题。如《在仙台》、《景阳冈》、《草原》、《在炮兵阵地上》、《八角楼上》、《葡萄沟》、《长城》等。

三、 文章的主要人物拟题。如《罗盛教》、《西门豹》、《少年闰土》、《刘胡兰》、《黄 继光》、《凡卡》、《李时珍》、《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等。

四、文章记叙的中心事件拟题。如《鲁班学艺》、《抢险》、《老科学家下乡》、《小壁虎 借尾巴》、《董存瑞舍身炸雕堡》、《飞夺泸定桥》等。

五、用文章中人物的有关语言拟题。如《“你们想错了”》、《“兄弟便是朱德”》(引用文章中主人公的原话为题)、《我们也要当红军》、《我要的是宝葫芦》等。这样标题能抓住人物特征,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反映出人物的精神面貌,有力地表现了主题。

六、和与文章有关的物件拟题。《小木船》、《一个苹果》、《一幅壮锦》、《马踏飞燕》等。

七、用倒装句拟题。《别了,我爱的中国》、《再见了,亲人》分别是“我爱的中国,别了”和“亲人,再见了”的倒装。这样拟题渲染了气氛,加强了语势,突出了语意。

八、用具有象征意义的词语拟题。如《种子的力》表面是写种子的力量。又如《金色的鱼钩》、《彩色的翅膀》等都属于这一类。

九、用突出文章中心的词语或句子拟题。如《为人民服务》、《视死如归》、《一定要争气》等课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这样拟题能紧扣题目,直入中心。

十、用文章体裁拟题。如《给颜黎明的信》、《雷峰日记二则》、《寓言二则》、《古诗二首》等。这样拟题,读者一看就了解文章的体裁。

十一、用事物名称拟题。

1、 动物名称:如《翠鸟》、《火烧云》、《鹅》、《黄鹂和山雀》、《鸬鹚》等。

2、 植物名称:如《笋芽儿》、《荷花》、《喇叭花》等。

3、 天体及自然现象名称:如《太阳》、《雨》、《风》、《虹》等。

4、 名胜古迹名称:如《颐和园》、《趵突泉》、《卢沟桥的狮子》、《赵州桥》等。 十二、用修辞手法拟题。

1、比喻句拟题。如《沙漠里的船》把骆驼比作船;《手术台就是阵地》把“手术台”比喻为战斗的“阵地”;《鸟的天堂》把大榕树比喻为“鸟的天堂”;《林海》将森林比作大海。这样拟题,更加贴切、形象、新颖。又如《彩色的翅膀》、《绿色的办公室》等。

2、用比拟的语句拟题。如《蟋蟀的住宅》把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显得形象生动;《骄傲的孔雀》把动物孔雀当作人来写非常醒目,突出了文章的内容;《大海的歌》把一个没有生命的大海当作有生命的人来写,这样拟题,形象生动,使人感到亲切,容易产生共鸣。又如《院子里的悄悄话》、《群鸟学艺》等。

3、用设问的语句拟题。如《幸福是什么》、《我是什么》、《她是谁》等使用的就是设问形式,运用设问在课题中提出问题。揭示了全文的中心,引人注目,发人深思,激发读者兴趣。

4、用借代的方法拟题。如《手》以手代人,指陈秉正;《帐篷》借帐篷代替野外建设者的家;《一个苹果》借一个苹果记叙了战士之间的阶级友爱。

5、用反问形式拟题。如《踢“鬼”的故事》使用了反语手法。“鬼”用了引号,说明不是“鬼”

而是“人”,而且是个“装鬼的人”——盗墓者。这样写起到揭露、批判的作用。

6、用双关的方法拟题。如《落花生》一文表面写落花生虽然不好看却很有用,赞美落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人。《古井》、《种子的力》、《挑山工》等课题也采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

7、用对比的方式拟题。如《小虫和大船》,“小虫”和“大船”在形体上构成强烈的对比,形象地揭示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

8、用引用的方式拟题。如《“你们想错了”》引用了方志敏烈士的原话。这句话不仅是他对敌人的严厉驳斥,表现了[***被屏蔽词语]人和国民党人的本质区别,而且突出了中心,点明了主题。另外,《兄弟便是朱德》、《半夜鸡叫》等课题也是采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 从以上列举的拟题方法可以看出,它们有的是一个词,有的是一个词组,有的甚至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生动、新颖、富有吸引力。

同学们,既然文章的标题是如此丰富多彩,我们阅读时就要注意仔细加以体会,并且学会给自己的习作拟上一个富有艺术特色的标题。

篇三:记叙文拟题

记叙文拟题

1.以叙事线索为题。以叙事线索为题,能让读者尽快进入文本,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常见叙事线索主要有人线、事线、物线、情线。

记叙文拟题

人线即以人物的见闻感受为线索,如《陈奂生上城》。我们拟题时就可以仿写出《XXX变了》,此时的线索人物是XXX;《我眼中的XXX》,此时线索人物是“我”。

事线指按照事物发展的进程为线索,如鲁迅的《故乡》是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来组织全文。再比如《社戏》《散步》。

物线是指以某一具体物体为记叙线索。我们在记叙抒情时,总要找一个情感寄托物,围绕这个寄托物,会发生一系列故事,我们在拟题时就可以直接以物线为题,如《羚羊木雕》《一件珍贵的衬衫》《一个搪瓷大碗》等。

情线是以人物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如朱自清的名篇《背影》。以情感线索为题,可以直接反映出主人公情感的变化,如《成长是一种美丽的痛》《作文的快乐与烦恼》等。

2.化用诗词名言为题。流传的诗词名言大多是经典性的语言,本身就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内涵底蕴,用它们来作题目,一是新颖脱俗,使人有为之一震的感觉;二是读者喜闻乐见,富有亲切感。台湾作家三毛的小说《蓦然回首》用的就是宋代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词句;彭荆风的《驿路梨花》就是化用了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琼瑶的《庭院深深》也是化用了词句“庭院深深深几许”。

学生习作中用诗词入题,也拟出了许多优美标题。如《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诗),《风雨任平生》(化用“一蓑风雨任平生”)等,既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又蕴涵深刻的含义。另外,运用古诗词或成语典故来作标题,也可以显示出作者浑厚的文学素养和不同一般的写作功底,因此,它是古今文人常用的一种拟题方法。

3.巧用修辞法。巧妙使用修辞方法拟题,能让文题或生动形象,或含蓄有趣,或别致新颖,文采斐然,精练紧凑。比如《送你一轮明月》(比喻),《聆听流水的歌唱》(拟人),《我读懂了夜的心跳》(拟人),《那个障碍粉碎了我》(夸张),《小变化,大发展》(对偶)等,一个标题就能给读者留下了极深的印象。题好一半文,一个醒目的标题,对作者、读者都会有意想不到的作用。对作者而言,一个精彩题目的确定,包含了作者对文章内容的取舍、主旨的选择、行文线索等的全盘构思;对读者而言,醒目的标题,能让人耳目一新,产生阅读的兴趣。那么,如何拟定一个精彩的作文题目呢?

一般来说,一个好的作文题,必须满足以下几个要求:

1.言之有物,紧扣主题。题目精彩不等于花哨,我们要时时提醒自己,标题是为文章内容服务的,只有紧扣文章主旨的标题才是好标题。我们读鲁迅先生的作品,《一件小事》《阿Q正传》《社戏》《故乡》,这些题目,都以平实见长。

2.角度新颖,“巧立名目”。作文的题目与文章的立意、构思的角度密切相

关、相辅相成。有巧的立意、巧的构思才会拟出巧的题目,反之亦然。所谓“题好一半文”即是此意。同样是写同学之间的友谊,《羚羊木雕》就比我们写个《我的朋友》要好得多,因为前者选中了“我们”友谊发展的见证——羚羊木雕,然后把友谊的故事聚焦到羚羊木雕上,有详略,有取舍,避免了泛泛而谈。

3.富有文采,情感真挚。要让读者一看到作文题,就产生欲罢不能的阅读冲动,文采很重要,眼睛有神龙会飞,标题有神文添彩。标题富有情感,更能夺人眼球。

【送你一篇美文】

打开父亲所有的好酒

父亲好酒,从他记事起,每天吃晚饭时,不管是否有可口菜肴,父亲一定是要喝两杯的。不多,两小杯,一两的样子。酒也不是什么好酒,二锅头,或者当地酒厂销售点出售的散酒。

父亲喝酒很有特点,一定要把酒杯倒满,喝之前,却又轻轻倾斜酒杯,洒一些在地上,说是敬天。然后,抿一小口,眉头就拧到了一起,那一小口酒咽下去,父亲的眉头又舒展开了,脸上,带着一种无限的欣喜和满足。

片刻,吃上一小口菜。

就这样一口酒一口菜,一顿饭,父亲总要吃很长时间。似乎是故意要拉长那个过程,多享受几分钟。

那时候的他,心里总是对那种透明的液体充满好奇,偷偷闻过,是辛辣的味道,也总想要偷偷尝一尝,却又不敢。直到那次他过生日,大概是七八岁的时候,父亲逗他,让他也喝一口酒。

他不知深浅,端起父亲的酒杯就喝了一大口,立刻就被辣出了眼泪。父亲哈哈大笑,笑得酣畅淋漓。他却从此对酒再无好奇。

很多年后,他从一个孩童长成青涩少年,又长成挺拔青年。去省城读了大学,毕业后留在省城找了份不错的工作,慢慢成长起来。也以一个男子汉的身份重新和酒邂逅。

酒,依然是辛辣的味道,只是他已经渐渐习惯,也开始喜欢和三两好友聚在一起,喝到微醺或尽兴醉去。

作为男子汉的他再回家,自然会陪着父亲喝两杯,每次回去的时候,他也会给父亲带几瓶好酒。他已经能够知晓酒的品质和优劣,希望已经年迈的父亲能喝点儿好酒。

很多年后,父亲的酒量并没有见长,远远不如他,高兴了多喝上一杯,就会微微醉了。只是喝酒的表情和习惯依然和以前一样,不曾改变。

他在家时,和父亲喝的都是好酒,他能感觉到那些酒带给父亲的幸福感。只是他后来发现,不管他带回去的还是父亲备下的好酒,只有在他回去的时候,父亲才会打开。他不在家,父亲喝的,依然是几块钱一瓶的二锅头或者散酒。好酒,除了打开的,一瓶都不会少。

他问父亲,父亲就笑,我喝酒喝不出好坏来的,有点儿酒味就行。但背后,母亲说:“你爸他呀,就是舍不得喝好酒,一辈子节俭习惯了。”

他如何会不知道呢?父亲喝了一辈子酒,哪里会不知道好酒好喝呢?看着父亲摆着的那些廉价酒,他就有些心疼。“也就是你回来,他才舍得把好酒打开。”母亲说完,微微叹息。

他的心一动。晚饭,再和父亲对酌,父亲拿出来的依然是好酒,打开一瓶,

喝了一小杯,他便要求换别的牌子。父亲丝毫不吝啬,大手一挥,让母亲再去拿。就这样,他以品尝为借口,一口气让父亲开了三瓶好酒。每瓶打开,他也只是喝一小杯。他知道,酒打开了就不能放太久,他走后,父亲会把打开的酒喝掉的。

就这样,那次他走之前,几乎打开了父亲储存的一半好酒。

果然,下次他再回家,那些打开的好酒都不见了,都被父亲慢慢喝掉了。酒打开,便存不住了,父亲只好喝掉。

他偷笑。于是每次回去,都会找各种借口把家里的好酒打开。

有一次,同事跟他一起回去,住了两天,他照例一瓶瓶打开了父亲的好酒。回去后,同事骂他:“你这小子真是个酒鬼,怎么把老爷子的好酒都打开了?”他听了,笑起来,反问一句:“如果我不把他的酒都打开,他自己在家会舍得喝吗?”他拍拍同事的肩:“记住了,下次回家,一定要把父亲的好酒都打开。”(选自《人生与伴侣》2009年第8期)

【学子佳作展示】

童年的米酒

从小,我是在乡下奶奶家长大的。奶奶的拿手好戏是煮米酒,很纯正的味道,我喜欢。奶奶疼我,小心翼翼地将我捧在手心,一如为我煮米酒时专心致志的神情。于是,浓浓酒香就弥漫在我的整个童年。

到底怎样形容那种味道?米在酒的怀抱里变得乖巧依人,柔软温润,甘甜爽口。奶奶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为我煮米酒,每当我喝那整整一大碗米酒时,奶奶就会在一旁眯着眼,满足且幸福地看着我。那时幼小的我最大的心愿就是一辈子都能喝奶奶煮的米酒,真的,一辈子。

可惜,后来父母带我来到了深圳。离开了奶奶,离开了米酒,我成了一个寡言的女孩。父母给我很多,而我只是被动地接受着。他们总想弥补我的童年,可他们不知道,我的童年是被米酒紧紧地包围着,温温地滋养着的。我会在一个人的时候,触及心底最柔软的一片,怀念奶奶为我煮的米酒。

暑假里,一个人去逛超市,无意中发现大货柜里竟有成罐的米酒卖,我惊喜不已。于是我从货柜中取出两罐,放到推车里。回到家,我哼着童年的儿歌,迫不及待地钻进厨房里煮米酒。水在沸腾,米酒的香味渐渐飘散出来。

来不及等米酒凉下来,就舀了一勺子尝了一下,一股悲凉自心底升起。记忆中的米酒不是这个味道啊!是因为我长大了口味变了,不再喜欢米酒了,还是什么别的原因?

我拨通奶奶的电话,奶奶欣喜地说:“我的乖孙女想我了!呵呵,现在放假了,哪天回来,我给你煮米酒哦!”我怔怔地望着桌上冒着热气的米酒,突然明白,不是我不爱米酒了,而是这米酒中少了奶奶的味道。

我对着话筒哽咽着:“奶奶,我明天就回去看您,我要喝您煮的米酒。”

【学练一点通】

这两篇文章,能很好地印证“写作支点知识解说”中的拟题技巧,且不说内容如何,单单是文章的标题,已能深深地吸引读者。《打开父亲所有的好酒》,是以主要事件为题。文章以父亲喝酒为行文线索,小时候看父亲喝酒,父亲的那份虔诚,那份适意,让他百思不得其解。成年后看父亲喝酒,父亲的那些廉价酒,

让他明白那是一种习惯,一种节俭。而“打开父亲所有的好酒”这一常人无法理解的举动,却又表达了他对亲人的感激与报答。《童年的米酒》是以叙事线索为题。实际上,在本文中,米酒就是“我”思念奶奶的意象,是爱的载体。滴滴米酒,就是奶奶对“我”浓浓的爱,是对童年美好时光的回忆。

两个题目,都能从小处入手,紧扣写作主旨,角度新颖而又平实。如果我们拟出诸如《父亲与酒》《回忆我的奶奶》等题目来,就显得空洞、泛泛而谈,远远不如原来的题目贴切生动。

【学练结合】

母爱是一个亘古永恒的话题,从“孟母三迁”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从“岳母刺字”到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那一个个故事,有的荡气回肠,有的催人泪下。你能把你感受到的母爱写出来吗?

请以“母爱”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运用前面提到的拟题方法,拟出三至五个标题,然后挑选你最满意的一个进行写作。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