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关于组合的话题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16:55:56 体裁作文
关于组合的话题作文体裁作文

篇一:话题作文范文

话题作文范文

实战话题一:生活中的“我”时刻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也因为“我”的存在而改变了许多,增添了许多。要求:请以“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应战点拔:

一:命题思路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个性张扬的时代,学生应该有话可说。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命题作文,也可以看作是半命题作文,相当于开了个头,进行续写。当然更可以看成是话题作文,只要仔细思考,开放性还是蛮大的。文章比较有区分度,高下一日了然。只要具有创新精神和“组合”能力。

二、学生易犯毛病:

1.选材集中,不能拓展

一般都是写从小在家里,父母对我怎样;后来到了学校,老师对我怎样;想像今后到了工作单位,领导会对我怎样。

2.叙写生活,不够动人

有些学生懂得要挖掘生活,叙写父母亲情,叙写家庭生活,叙写师生友情,但由于缺少感悟,缺少细节刻画,所以不够生动感人。有些同学自我意识极度膨胀,他们要张扬自我,尤其是这一篇文章,但必须有一个度,否则就让人感到他是一个超人,缺少真实性,当然也就不会感人。

三、可以选择角度

1.可以用概括性的叙述,把生活中的多个情节陈列出来,然后在每个情节中破题,自成一节,用"我"来贯穿,也可以强调抒情,用排比段的形式来表示,条理清晰。甚至把自己比做几个角色,阐述"我"的重要,展示人与人的关系。

2.叙写一个故事,叙写一件真实感人的事情。在立意上可以反其意而行之,就世界而言,我是渺小,世界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可我的陶临,对我家是重要的,尤其是一个健康的我,所以可以把自己想像成先天残疾的孩子,会给人带来什么。

3.可以写一个抽象的事物,如"友谊"等,甚至可以化身为"和平",在这全球关注战争的情况下,应该也是能吸引眼球的。

4.最好将"我"赋予新的含义,因为"我"是可以随时迁移的,可以随事迁移的,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事物,如将自己比作几种自然界的生物,以此来赞美自然界万物之美。如将自己比做是小幼苗,茁壮成长。如把自己比做参天大树,为校园、为公园增添底蕴。如模仿史铁生与地坛一样,写我与那条老街。写出生命的思考。

例文 因为有了我

"啪"的一声,又一只碗碎了,我的心也跟着碎了!

接着,就传来爸爸的怒骂声--你有本事?干嘛给我生个丫头?妈妈的哭泣声,爷爷奶奶的叹气声。我知道,爸爸又因为我而发火,妈妈又因为我而落泪。

从小到大,我听的最多的是爸爸的骂声,看的最多的是妈妈的眼泪。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妈妈因为我而受气,挨骂,落泪。

曾听奶奶说过,当初,我妈妈是村上同年结婚的小媳妇中,第一个怀孩子的。也正是因为有了我,妈妈在家里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着少奶奶一样的生活。可好景不长,九个月后,妈妈生下了我--一个女孩,于是整个儿变了。

爸爸常常因为我而发火,在我记忆中,没有坐在爸爸肩上的快乐,只有跟在妈妈身后,在田间奔跑的畅快。我对妈妈很熟悉,对爸爸却很陌生,在我的印象里,爸爸永远只会在他得意的时候,拍拍我的头,向我露出一个慈爱的微笑。

记得有一次,考试得了第一名,妈妈搂着我,笑得脸上皱纹都开了花:"我闺女有出息,将来挣大钱,让咱家过上好日子!"爸爸则叹了口气,说:"只可惜是个女娃,将来再能挣钱,也是别人的厂顿时,屋里静得能听到心跳声。

因为有了我,家里失去了许多笑声,多了丝丝哀怨;因为有了我,妈妈失去了爸爸的爱,得到了许多骂与怨;因为有了我,妈妈受了气,眼泪只能往肚里咽;因为有了我,皱纹过早的爬上妈妈的额头……这都是因为有了我!

当初,因为有了我,妈妈倍受关心;

现在,因为有了我,妈妈饱受欺凌;

将来,因为有了我,妈妈您将过得比谁都好!

实战话题二:有人说过:真正的爱如河流,愈深愈无声。天地间的每一个角落都传递着爱的信息,它让我们感悟到:有爱的世界真好。要求:请以“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应战点拨:爱是清泉,是绿洲,是无私的付出,是生命对生命的惠泽。亲情之爱、友情之爱、爱情之爱、同胞之爱,世间万千种爱,汇成了不息的生命之河,这样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的关系给我们的生命以意义。《泰坦尼克号》中杰克和露丝至死不渝的爱情,使人泪流满面;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受人们尊敬的德兰修女用一生去爱每一个人,她的爱撒满了一生走过的每一条路。

惟有爱,使我们懂得施予与获得,让我们忘却自己,沉浸于另一个生命之中,领略幸福的真谛,亲吻灵魂的芳香;惟有爱,让我们的心灵花园花团锦簇,馨香永远。幸福的人,心中有爱。爱是—枚闪光的钻石。那么我们怎样炼成这枚钻石呢?

爱的表达方式有多种:亲情之爱、友情之爱,爱情之爱,人与人之间的爱等。写好“爱”,需要我们挖掘心底最能触动我们灵魂的内容。

(一)挖掘深蕴,抒写绵绵亲情

亲情,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最珍贵的一缕温暖,是我们每个人心中一笔最珍贵的财富,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感受着它。行文时,我们可以以一篇声情并茂的散文,或者一首语言真挚的诗歌来抒发心中绵绵的亲情。

例文 爱,是怎样炼成的

淘气顽皮的我、老老实实的爸爸、平平凡凡的妈妈,这三个基本元素构成了一个极为普通的家庭。

在沉湎于各种言情小说中的我看来,人到中年的父母一点也不浪漫,虽然他们才四十多岁,可是早以“老头子、老太婆”相称,他们之间既没有紫薇与尔康般的轰轰烈烈,也没有三毛与荷西的缠绵悱恻,更没有杰克与罗丝的激烈悲壮,他们有的,只是平平淡淡。

有一次我问爸爸到底懂不懂什么叫“罗曼蒂克”,爸爸只是笑着说:“老头子老太婆就是我们的?罗曼蒂克?。”这句话让我琢磨了多天,最后才,比然大悟。

爱到底是什么?爸爸妈妈用他们看似平淡的日常琐事中所饱含的彼此的关爱和理解给出了答案。每天早晨,他们都争着起床做家务,为的是让对方多睡一会;每到下班时间,听到自行车响,妈妈都会条件反射似的探出窗外,看爸爸是否回来;拿到奖金后,都会去买一件对方中意的小物件,为的是给对方一个意外的惊喜……是的,爱不一定需要轰轰烈烈,也不一定要缠绵悱恻,更不必生离死别;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小溪的优雅,没有原野的辽阔可以有小草的碧绿,爸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一生的承诺。

有时候我抱怨为何没有生在富豪或高干家庭,因为不甚宽裕的家庭不能满足我的种种欲望,可是现在我明白了,因为“爱”是无时不在的。 “爱”是我复习迎考的日子中桌上那杯醇醇的绿茶;“爱”是头顶骄阳站在考场外接我回家的父亲手中的遮阳伞;“爱”是为我精心准备各种食品的母亲额上的皱纹和鬓发中的白丝……

爱,到底是怎样炼成的?有人说,爱是给予和奉献炼成的;有人说,爱是无微不至的关怀炼成的;有人说,爱是默默无闻的爱心炼成的;更有人说,爱是要什么就有什么的满足炼成的……是的,世界是千变万化的,凝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也是丰富多彩的。

我要说,爱=关心+理解十信任。爱,是用心炼成的!

战后点评:

小作者目光敏税,挖掘深刻。对“爱”这么一个抽象的词,的确是不容易下定义的,而小作者却在对言情小说中“罗曼蒂克”的爱和父母日常生活中彼此的爱的理解与比较中,明白了“爱”的真正含义,并对这种用“心”炼成的“爱”给予了高度的赞扬,歌颂了人世间至真、至纯、至美的高尚情怀,使对“爱”的歌颂和赞美显得自然而不造作,流畅而不生硬,充实而不空洞。

(二)叙议结合,揭示情爱哲理

人间自有真情在。感人心者,莫比真情。真情是春日的煦风,它能吹开我们心中紧闭的窗扉;真情是冬日的阳光,它能融化我们心中的坚冰。敞开心扉,抒写真情,我们应力争用心描绘我们心中那一片绿洲,用情打动每一位读者。

例文无悔的选择

沙特阿拉伯的首都利雅得,一位男子因患了眼疾而双目失明,跌入无边的黑暗之中。他万念俱灰,痛不欲生。他温柔善良的妻子在悲痛之余作出了让世人惊骇的决定:为亲爱的丈夫捐出自己的一只眼睛。这个计划顺利地付诸实施并获得了成功。那个牺牲明眸的女人也一下子成了利雅得媒体追踪的焦点人物。.[Page]

可是不久,这个故事又引起了一片哗然:她因独眼的丑陋而被重见光明的丈夫无情抛弃。 我的心在刊登了这则消息的华文报纸上颤了又颤。我不想去指责那个男人的阴冷和刻毒,只想对那位施与光明的女人奉上我由衷的敬慕。如果她不是天使,她完全可以坦然地领赏阳春白雪;如果她不是女神,她完全可以泰然地独享春花秋月。可是她偏偏选择了万箭穿心般的

苦痛。这是她的选择,她不后悔。

只想让你看到我——这一定是她心灵无悔的声音。看,我这为你而美丽过的容颜;看,我这为你而丑陋的容颜,你生出怨嫌了吗?请你转着我的眸子去捕捉你新的目标吧。

一个晴朗的下午,美国加州攀岩俱乐部的罗夫曼和莫里亚丝同时攀岩,罗夫曼的速度比妻子快一些,他很快成了莫里亚丝敬仰的对象。离峰顶越来越近,观看的人也不由得欢呼雀跃起来。突然,位于上方的罗夫曼一声惨叫,他失足了。正在攀岩的莫里亚丝瞥见了这一险象,她毅然地脱离了崖壁,准确地搂接住了正在迅速下坠的罗夫曼。两人依偎着坠入了万丈深渊。 莫里亚丝那个漂亮的搂接动作,被摄影师定格成了旷世经典。她那果断的选择“惊呆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这一瞬间的选择足以使任何爱情经典故事一瞬间枯败凋落,它无利可图却震山撼海。

不,不要推开我——这一定是莫里亚丝坚强的声音。让我再陪你走一程。让风掠过我们的眉睫,让云擦过我们的耳际。我的洁净的生命之花就要在这谷底绽放了。如果一切还来得及,我愿和你再重温一下携手共度的美好时光。我们相守着,啜饮着千般欢爱,沐浴着万般柔情。可是,我们在坠落,在坠落,我知道本无力救你,我只想救起那个字——爱! 战后点评:

本文写了两位有惊人之举的女子,一个愿为丈夫献出眼睛,一个愿陪心上人坠入万丈深渊。文章在每一个故事后都有一段表白心迹的抒情议论。是的,这两个故事是太感人了,这两个女子令人惊叹的心灵选择皆是缘于一个“爱”字。真爱使人有了超越生死的勇气。真爱使人生放射出万丈光芒。人死不能复生,一瞬间的“无意识”选择。正是千万真情的自然凝结,岂能有悔?这两个故事其实是一面镜子,它们供我们去照自己的人生真面目。尤其引入注意的是,文章最后以浪漫的文字结尾,给人余音绕梁之感。

(三)善于想像,营造圣爱神话

生活是挖掘不尽的艺术宝藏。我们可以将触角伸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去搜寻写作的素材;我们更可以张开想像翅膀,于亦实亦幻的灵感空间,营造圣爱的神话。

例文 爱和时间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岛,上面住着快乐、悲哀、知识和爱,以及其他各种情感。

一天,情感们得知小岛快要下沉了。于是大家都准备船只打算离开小岛。只有爱要留下来,她想坚持到最后一刻。

过了几天,小岛真的要下沉了,爱想请人帮忙。这时,富裕乘着一艘大船经过。爱说:“富裕,你能带我走吗?”富裕答道:“不,我的船上有很多金银财宝,没有你的位置。”爱看见虚荣在一艘华丽的小船上,说:“虚荣,帮帮我吧!”“我帮不了你。你全身都湿透了,会弄脏我这漂亮的小船的。”悲哀过来。爱向他求救。悲哀说:“哦……爱,对不起,我实在太悲哀了,想自己一个人呆一会儿。”

快乐蹦蹦跳跳路过爱的身边。爱叫他。但他太快乐了,竟然没有听到爱在叫他!突然,一个声音传过来:“爱,我带你走。”这是一位长者。爱大喜过望,竟忘了问他的名字。登上陆地以后,长者独自走开了。爱对长者感恩不尽,问另一位长者知识:“帮我的那个人是谁?”“他是时间。”知识老人答道。“时间?”爱问道,“时间为什么帮我啊?”知识老人答道:“因为只有时间才

能理解爱有多么伟大。”

战后点评:

这篇文章小巧别致,精警醒人。它以大胆的想像,巧妙的安排,揭示了“爱”的神圣与伟大。尤其结尾处知识老人的回答“只有时间才能理解爱有多么伟大”,含蓄而精深,犹如一枚橄榄,咀嚼愈久,韵味愈深。结语: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丽的人间”。人间万象,爱亦无限。爱,浸染在五彩缤纷的秋色里,飘扬在轻软无语的冬雪里,包含在老人爽朗的笑声里,隐匿在孩子们天真的嬉戏里。它是欢乐,是执着,是真情,是嘱托,是心灵深处最动人的音乐,让我们用爱的眼睛去关注世界,用真情的付出改变世界。

实战话题三:地球诞生至今,已有46亿年,46亿年的漫长岁月,才造就了今天这么一个鸟语花香的美好世界——人类赖以生存的世界。可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竟愚蠢地毁坏赖以生存的环境:乱砍滥伐防护森林,乱捕滥杀野生动物,盲目开采地下矿藏,肆意排放工业污水……于是绿洲消失了,水土流失了,土地沙化了,气候恶劣了,生态失衡……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已成为举世关注的重大问题。今天,人们这才发现“环保”的重要。

要求:请以“环保”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应战点拨:

“环保”是一个常见的、热门的、人人有感受的话题,它包含生态污染两个方面的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淡水危机、森林锐减、臭氧空洞、垃圾泛滥、白色污染、厄尔尼诺现象、全球气候变暖等等。由于人们的人为破坏,大自然警钟长鸣,发出了紧急信号,有识之士奔走呼告,新闻媒体公开披露。为此引起人I/门的极大关注“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请珍惜我们的家园!”

关于“环保”的材料和文章数不胜数。每一位同学对这个话题都会有话可说。正因如此,要想写好文章,我们必须立足现实,拓宽思路,在“创新”上狠下一番功夫、另寻一条新路。 例文也 许

也许,下面的景致只是当年马致远老先生笔底的幻觉;也许,它只是今天人们一时的疏忽;也许……

枯藤老树昏鸦

“呀——呀——”一只老鸦在天空盘旋了几圈,最终无可奈何地落回那摇摇欲坠的巢穴,树枝一阵微颤,老树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淡淡的夕阳余辉斜斜地洒在这毫无生气的土地上,贫瘠的黄土地上突兀着许多矮矮的树桩,一圈圈的年轮记录着这些曾经属于它们的历史。老树不明白,为什么在那次“浩劫”中,它竟幸免于难,也许……也许人们嫌它太小?当初逃脱一劫的喜悦,早被眼前这凄凉的景象冲得无影无踪了。老树颤巍巍地摇动着它的细枝:“快走吧,你留下,只有死啊!”老鸦没有动,浑黄的老眼痴痴地望着落日。它在想什么?也许在回忆过去:这里曾经是茂盛的森林,它曾经儿孙满堂,可人类的闯入打破了宁静,他们带来了斧头和猎枪……,它在想什么?也许在构思走出死亡之地的办法,尽管自己太老了,飞不远了,可它多么希望能飞到一片真正属于它的绿洲……

篇二:解析话题作文的结构

一、解析话题作文的结构

一般话题作文由四个部分组成:即材料语+提示语+话题+要求.。

因此话题作文的四个部分,“材料语”、“提示语”可有可无,但“话题”和“要求”是不可少的。其中“话题”是中心,是审题立意的对象。“背景材料”的作用主要是引出话题,同时对话题起注释和说明作用。“提示语”的作用主要是启发审题、立意,打开写作思路。“要求”则是写作时的注意事项,更要仔细审读。

二、打破审读材料的顺序

习惯上考生往往是这样的审读顺序:材料———话题———提示语———要求。这种“先看材料、后看话题”的顺序,实际上是“材料作文”的审题顺序的惯性使然,审题立意的中心是“材料”。而话题作文的审读顺序是:话题———材料———提示语———要求。“先看话题、后看材料”,这是因为“话题作文”审题立意的中心是“话题”,不是材料,也不是提示语。许多考生审题出现偏差,就是这个原因。

三、分清话题作文话题的类别

从话题内涵的隐显看,有显豁类和含蓄类,前者如:良知与公德、心态、兴趣等;后者如:风、忘忧草、岁月的痕迹、人生没有草稿等。一般含蓄类的话题除了“字面义”外,必须挖掘其“深层义”,如引伸义、比喻义、象征义等。从话题的语言形式看,有词、短语与句子之别,如:杂、品德、合作,心灵的选择、我与空间、共享生命、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完美是残酷的等。一般来说,话题的字越少,说明外延越大;反之字越多,外延就越小。字多的话题观点比较明确,容易下笔。字少的话题可在话题前加上一定的限定语,来缩小其外延,从而从一个角度来写。从话题范围的大小看,有窄、宽之分,如: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完美是残酷的等,就比较窄;风、杂、良师、角色等就比较宽。从话题的对象来看,有单一和多个的区别,如:心灵的选择、共享生命等的写作对象就比较单一;而良知与公德、我与空间、真与假、生命与灾难等属于多对象话题。一般来说,多对象话题实际上一种关系型话题,写作时两者都要写到,并要把两者之间的关系揭示出来。

作文立意创新指导一例

“千古文章意为高”,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巧拟题、新构思、深立意。立意深,是与其他文章的立意相比较而言的,那种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具有“过人之处”的立意,才能称得上是深刻的立意。要达到这一点,作者必须从独特的角度揭示事物的特征和规律,注意透过生活中的表层现象,抓住其本质,发现其所蕴含的真谛,反映生活的底蕴;同时也要勇于探索和创新,敢于标新立异,做到“人所易言,我寡

关于组合的话题作文

言之;人所难言,我所言之”。

【训练题目】以“今夜月儿圆”为题,写一篇文章。

【点拨出新】对于初中生来说,这个作文题目,应该比较好写。但是,要想立意新颖深刻却不是很容易做到的。我是这样做的:

第一步,明确写作要求,引发学生讨论作文的立意。经过一番讨论交流,同学们这样立意的较多:月圆之夜,我、爸爸、妈妈与爷爷奶奶三世同堂,赏月团圆,尽享天伦之乐,月圆人也圆。以上立意,符合题意,但未免流于平庸。“文章最忌随人后”,要写得新颖别致,就应该做到“个个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突破思维的定势,言人所未尝言。

第二步,顺势利导,让学生换个角度,逆向思考:“月圆人不圆”的事和现象有哪些?问题一出,学生踊跃发言:月圆之夜,我的哥哥守卫边疆,不能与家人团聚,月圆人不圆;月圆之夜,我爸爸因在外地工作,不能与我们团圆;月圆之夜,妈妈替人值夜班,不能与我们团圆??这样,立意赞扬委曲小家、顾全大家、忘我工作的精神就有了较好的突破口。

第三步,借梯上楼,进一步思考,使文章立意再推进一步。启发思考:“月圆人圆或月圆人不圆”,人们对此的感触和由此引发的联想有无共同之处?稍加比较,学生不难归纳出“对亲情的期盼,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赞颂”这类共同点。由此,可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对以上立意,可以从哪些方面再把它具体化呢?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有了明确的目的和方向。稍加讨论,诸如盼望海峡两岸的统一,对恐怖组织的谴责,对战争的厌恶,对病魔的痛恨,对美好生活的珍惜等等立意就应运而生了。第四步,拓展思维,把思维引入更广更新的领域。启发:以上立意都是睹月思人,围绕人而立。人有悲欢离合,但月也有阴晴圆缺,除了围绕人写,是不是也可以围绕月来做一做文章?问题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嫦娥奔月”、“吴刚伐桂”,月上也有美丽的传说和故事,可以写月的美好;“阿波罗登月”显示了人类科技的发展,可写月的作用;月光朗照,常见不异,假使月光难觅,也可引发人对环保的思考;月圆月缺也可引发对人生世相的思考:人间万物都有它的发展规律,人应辩证地看待得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习作示例】

今夜月儿圆

高辉圆

万家灯火。

金黄的满月在众星的簇拥下微笑着注视着这个世界,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饭菜香。又是中秋!

在一个冷冷清清的小院里,皎洁的月光把一个孤独的身影扯得好长好长?? 月光下,一张沧桑的脸是如此清晰。尽管岁数不是很大,可是岁月却过早地在他脸上刻下了斑驳的年轮。此刻,邻居家的电视上欢快的歌声让他倍觉凄凉,在别人儿孙欢聚一堂尽享天伦之乐时,他却只能这样落寞,“看来儿子今晚不来了!”想到这,李老汉心里又泛起一阵难言的酸楚。李老汉中年丧妻,是他把年仅九岁的儿子拉扯大的。现在,虽说儿子也十分孝敬,隔三差五地回来坐坐,时常塞点儿钱给他。可是,人老了,或多或少地有些害怕寂寞,老想找个人说说话儿,解解闷。可他知道这不可能,儿子手头经营着三个大公司,整天忙得不可开交,哪有工夫和他说话呢?儿子几次要把他接到城里住,他都推脱说不习惯,没有去。去年中秋儿子很晚才回来,今年看样子是不回来了。

“唉!”一声沉重的叹息让月儿睁大了眼睛注视着这个孤独的老人。“儿子忙啊!”以前他总是这样安慰自己,可是今天却起不了作用。李老汉抽着旱烟袋,又想起了儿子没办公司那会儿,每年中秋,儿子、儿媳再加上小孙孙,一家人热热闹闹地看月亮,吃月饼。小孙孙睁大了眼睛听他讲“嫦娥奔月”的故事,闹着要到月亮上给嫦娥送月饼,惹得大家哈哈大笑??而今,他已经很长时间没听到小孙孙的那一声甜甜的“爷爷”了??“如果儿子没有钱多好!”他时常这样想。虽然希望儿子过得好,可他忍不住这样想,特别是在今天这样的日子里。是钱,代替了儿子和他的亲情;是钱,夺走了他的儿子!想到这,他不禁恨起那些花花绿绿的票子来了。终于,月下的那个身影站起来,回屋了。月儿更圆了,如水的月光洒遍了院子的每个角落。

邻居家的电视里仍欢唱着:“找点时间,找点空闲,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 【简评】小作者紧扣时代的脉搏,把关注的视角投向了被商品经济大潮冲击的亲情领域。老年人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他们的精神世界却是孤独寂寞的,这不能不令人思考。读罢此文,不得不惊叹小作者构思立意的新颖深刻,在众多平庸的立意中,此文就是化平庸为新奇之作了,真的是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当然,此文在对比手法的运用和情景交融上也有独到之处。

一、拟题的创新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作文如能有一双美丽的眼睛,瞬间便能吸引读者,出奇制胜。请看下列作文题目:

A《1—2—3》《0与1》《5+2=0》以数字为题,《“C”的联想”》《“W”的联想》以字母为题。

B《我渴望老师的“阳光”》修辞比喻

《黑白债》修辞、借代

《好读书、读好书、读好书》修辞、层递

《读智慧书,做有用才》 修辞、对偶

《都是作弊惹的祸》修辞、仿拟

《躺着读书,站着做人》修辞对比

《错?对!》修辞、设问

《绿色可听》修辞、通感

以上两组题目:A组以数字或字母为题,新颍奇特,设立悬念,起到未见文章,先声夺人的效果。B组题目则以修辞运用与题目当中,从题目中就能够影响出作者的巧妙构思,标新立异,同样起到夺人视线的效果。

二、选材的创新

拟个新颍别致的题目之后,考生该考虑如何以独到的眼光从素材库中迅速选定材料,做到在材料上立异标新,打破传统思维。那就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一)、比如《良师》这个题目,不少考生都把“师”定格为“人”上写老师写父母,这就缺少新意。如果能打破这个“人”为师的传统思维模式,把“师”定格为一句话,一个暗示, 一个微笑或一次心灵的颤动,不就能使阅卷者获得更深刻的感受吗?

(二)以理出新。比如《5+2=0》这个题目,题目本身就足够吸引人的了,“5+2”怎么可能会等于“0”呢?原来,这里一名考生对教育现状的思考。五天的学校教育对学生积极的影响,抵不过两天周末社会及电视节目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当学生周一返校时,上周的一切教育已返归为“0”。这样的构思,这样的材料怎能不引人入胜呢?文章的内容如能超越一般学生的认知领域,体现一种积累的广度和深度,也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比如有一篇以“关爱”为题的作文,这篇文章很容易把视觉定格在亲情之间,最多不过是陌生人的关爱。但也有的考生能联想到关爱我们生存的环境,关爱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能以丰富的知识展现我们人类家园的现状,给读者送去了知识和情感的双重体验。

三、语言的创新

好的语言在文字中犹如空中蹁跹的蝶影,直接影响着文章的魅力。优化作文语言,对于考场作文来说,俨然是成败的关键,其方法技巧如下:

(一)情感化技巧。“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将真情灌注到字里行间,方能击人心扉,扣人心弦。如《黑白债》这篇作文,考生紧扣母亲乌黑发丝中的白发展开叙写,揭示岁月无情,母爱无价这一真谛,寄托了对母亲的一片深情。

(二)细节化技巧。真情实感离不开典型生动的细节。细节的多少与真实与否,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体验程度。正是纤毫毕现的细节,才重现了鲜活的生活,才塑造了血肉宛然的人物形象。优化语言,必须抓住细节,例如:考生在“我喜欢童年的竹林”里写到:伸出手,扶住竹杆使劲一摇,“哗啦”一声,雪花簌簌地如天女散花般地飘落下来,落到我的脖子里,凉丝丝的,滋润我“咯咯”的笑声。又如:有时,我从家里偷出绳子,牢牢地拴到竹子上,做成秋千,摇啊,荡啊,从那秋天底下,摇出我心中的歌。这些细节,不但真实,而写得也富有新意。

(三)人格化技巧。人格化技巧要求无生命的事物生命化,让他们活起来,用生命之气息感染人,拉近人心。最典型的作家刘亮程对乡野感情人格化的表达:我一回头,身后的花全开了,一大片,好象谁说了一个笑话,把这一滩草惹笑了。在青少年的眼里,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人格化的语言技巧也能够将平淡之事、平常之事幻化成神奇。

(四)动作化技巧。动作化技巧就是把动作连贯化,它意味着紧张的节奏感,用一连串的表示动作的语言表现生活,冲击阅读的视觉,给读者以震撼。中学时代的所有经历,大都可以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展现生活的真实。

以上仅是一点浅薄之见。其实,无论何种技巧,无外乎见乎其微,见乎其真,只有如此,在平时生活积累的基础上,才能在考场中著出华章。

给考场作文披上迷人的外衣

------2004年考场满分作文创新技巧浅谈

湖南省益阳市二中 罗小军

爱美之人,大都懂得妆扮自己,生活中就有“三分长相,七分打扮”的说法,写作也是如此。有时只要巧妙地改变一下文章的形式,一篇普通的考场作文或许就有了与众不同的地方。不过,这里所说的“形式”,不是指单一的“文体”,说的是文章篇章结构给读者留下的第一印象。从2004年中考阅卷情况来看,“形式创新”开始引起了考生的重视,中考作文中出现了书信、日记、报告、新闻、戏剧等异彩纷呈的良好局面。以2004年湖南益阳市中考作文为例,形式上有所创新文章就有200多篇,据统计,这些文章评分比同等水平的文章高出8%左右。下面让我们以这些满分作文为例,探究其创新技巧。

一、用日记连缀,选择精彩纷呈的内容

日记是最常用的一种记录生活的方式,也是我们获取写作素材的一座宝库。考场上用这种形式作文,既可以迅速地勾起我们对精彩生活画面的回忆,又可以避免内容空洞、结构混乱的现象出现。凡是时空跨度较大、变化频繁的写作内容可以用这种写法写作。近两年中考作文题中,《美在身边》、《一起走过的日子》、《临近毕业的日子》等题目都可以这样构架。2004年河北省一篇题为《感激》的中考满分作文,就是用三篇日记组成的。作者选取三个不同时期的生活片断,自然地写出了自己与朋友偶然相识、产生误会以及得到朋友帮助后相互沟通的感人故事;另一篇满分作文更简单,通过“引发洪水”、“自己偷旧衣”、“妈妈捐新衣”、“灾区来信”等四篇日记,表现出了自己和妈妈在救助灾民活动中的不同心理,内容虽然没有过人之处,但由于脉络分明,形式新颖,文章评为一类文。

二、用小标题引出,展现新颖曲折的情节

在近年的中考作文中,自然分节或用小标题来展开的写作形式,逐渐受到了同学们的亲睐。这种方法能避免主次不分,情节不清的现象,也能把文章中最曲折引人的情节一目了然地展现在阅卷老师面前,收到一眼打动读者的效果。中考作文题《这是谁的错》、《我要说声谢谢》、《第一次---》、《瞬间的发现》、《意想不到的一件事》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拟写小标题切不可马虎大意、随心所欲。一要做到“准”,力求能通过凝练的小标题反映出故事情节;二要做到“巧”,用步步为营的标题可以,用欲擒故纵的标题可以,用悬念迭起的标题也可以,总之要让读者一见小标题,就有一种先睹为快之感。这样的小标题为文章平添几分“秀色”。

在以《感激》为题的中考作文中,一考生用“对酸之感激曲” “对甜之感激曲” “对苦之感激曲” “对辣之感激曲”作小题目,脉络分明地写出自己曲折的生活经历,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感慨;另一位拟出的“班级疑云”、“嫌疑犯失踪了”、“意外的表扬信”三个小标题也颇具吸引力,作者把自己餐票失而忽得的过程写得幽默离奇,把人物的情感写得波澜起伏。

三、用书信展开,倾诉真实动人的心声

书信是一种便于叙说故事,抒发情感的文体,同样的内容,用书信展开,笔调相对自由,写作难度也会有所降低。一般来说,以透露生活苦楚,抒写内心期望为内容的作文题,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中考作文《感激》、《盼望》、《我想对你说》、《沟通》、《我渴望---》、《我要说声谢谢》、《对与错》等都可以用种形式铺开。以《感激》为题的中考作文中,一考生是用书信的形式向监考老师写的一封信,写到了进入考场后监考老师对自己的鼓励,以及胃病突然发作时,老师的细心照料和热心关怀,把片刻之间发生的事情写得情真意切,真实感人;另一位同学则以一条鱼的口吻,叙说了近一个世纪来动物们生活环境的变化,用触目惊心的事实指出了人类对环境的破坏,结尾时又用一种非常沉痛而真挚的言语向人类发出了呼唤,

篇三:关于话题作文

关于话题作文

一、浅谈话题作文的审题

1、解析话题作文的结构

一般话题作文由四个部分组成:即材料语+提示语+话题+要求。许多话题作文没有材料,因此话题作文的四个部分,“材料语”、“提示语”可有可无,但“话题”和“要求”是不可少的。其中“话题”是中心,是审题立意的对象。“背景材料”的作用主要是引出话题,同时对话题起注释和说明作用。“提示语”的作用主要是启发审题、立意,打开写作思路。“要求”则是写作时的注意事项,更要仔细审读。

2、打破审读材料的顺序

习惯上考生往往是这样的审读顺序:材料———话题———提示语———要求。这种“先看材料、后看话题”的顺序,实际上是“材料作文”的审题顺序的惯性使然,审题立意的中心是“材料”。而话题作文的审读顺序是:话题———材料———提示语———要求。“先看话题、后看材料”,这是因为“话题作文”审题立意的中心是“话题”,不是材料,也不是提示语。3、分清话题作文话题的类别

从话题内涵的隐显看,有显豁类和含蓄类,前者如:良知与公德、心态、兴趣等;后者如:风、忘忧草、岁月的痕迹、人生没有草稿等。一般含蓄类的话题除了“字面义”外,必须挖掘其“深层义”,如引伸义、比喻义、象征义等。从话题的语言形式看,有词、短语与句子之别,如:杂、品德、合作,心灵的选择、我与空间、共享生命、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完美是残酷的等。一般来说,话题的字越少,说明外延越大;反之字越多,外延就越小。字多的话题观点比较明确,容易下笔。字少的话题可在话题前加上一定的限定语,来缩小其外延,从而从一个角度来写

二、话题作文审题的三个层面

话题作文的命题,主要由话题材料、话题和写作要求组成。审题时,对写作要求(主要是对题目、文体、字数的规定)自然要看清,并严格按要求去做;而更要紧的是要细读话题材料与话题,思考文章的立意、取材乃至布局安排,这是审题要下的主要功夫

三、吃透材料,根据命题意图确立观点

话题作文的材料具有双重身份,它既是话题的引语,又是对作文的提示语。话题材料中总是隐含着命题者的一些意图,如对作文范围与立意的某种限定等。审题时,首先就要把隐含于材料中的命题者的意图读出来,并据此确立自己文章的观点。

2、吃准材料,抓住关键问题思考立意

读懂话题材料,不仅与能否确立正确观点有关,还与能否抓住关键问题构思文章,使文章的立意与表达的重点符合命题要求有关。如果抓不准材料中的关键问题,作文就难免或浅或偏。

3、看清话题,避免脱离命题范围

话题的文字总是很简短。但尽管这样,对话题也一定要看清,想清,否则也有偏出去的可能。

话题作文写作的三大技巧

1、要准确把握话题的主旨

话题作文,简单地说,就是给考生的作文划定了一个范围,让考生在话题的范围内自由驰骋。话题的范围有大有小,范围越大,给考生的思维空间就越宽,立意的角度就越多;反之,对考生的限制就越大。因此,我们在审题时,就必须看清话题的范围和命题者的导向,这样方能准确地把握题旨。其次要看清试题的解说与要求。

2、要学会调遣知识为我所用

十二年的寒窗,从书本中学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古到今、由中到外的不少知识,加上

社会见闻及各种媒体的传输,已在头脑中贮存了不少知识,但这些知识是长期积累的,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在考前应梳理一下知识系列,便于考试时调遣为我所用。

3、要学会写真实

所谓写真实,并非单指写真人真事,而是要把笔下的形象写得真实可信。不能想当然地编造情节,简单地给人物身上贴金。因为情节不合情理,便不可信;给人物身上贴金,看似光辉灿烂,实是干瘪无力。

话题作文写作的文体选择

高考作文要求“文体不限”,那么,高考话题作文写作如何选择文体呢?除了写常见的记叙文、议论文外,在“文体”上求创新,不失为一条好路子,比较容易突破。

文体,大致可分为两类:文艺文和实用文。文艺文包括小说、散文、戏曲、诗歌、寓言、童话、科幻作品等;实用文包括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书信、启事、广告、座谈会纪要、声明、日记、说明书、报告、总结等。在高考作文中,写议论文、记叙文、散文等文体的较多,也常见,而写其他文体的较少见。因而,“文体”的创新,主要是指写除常见文体以外的文体,力求“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一方面,不写大路货的文体。也就是说,根据作文题目剑走偏锋,突破常规思维、定势思维,想别人之未想,用别人之未用文体。面对作文题目,你第一次想到所用的文体,也许别人也想到了,而且可能就用的这个文体在写作文。此时,你要勇敢、坚决地抛弃这个文体不用,去另寻文体。另一方面,可以活用体裁。所谓活用体裁,就是指改变原有体裁的用途,赋予体裁新的表达功能,在体裁所表达的内容上创新。

一、广告 二、日记 三、病历 四、说明书 五、诗歌

话题作文的拟题技法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好一半文”。题目是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使人“一见钟情”的因子。好的题目常常能起到先声夺人、耀人眼目、催人卒读之功。郑板桥说:“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这里的“题高”,从内容方面看,指的是所拟标题能统摄全篇的精髓;从形式方面看,则是指语言精到,醒目响亮。而所谓“题矮”,就是说文题一般化,干巴巴,味同嚼蜡。

一、作文拟题的原则:

1、巧:作文的题目与文章的立意、构思的角度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巧的立意、巧的构思才会拟出巧的题目,反之亦然。所谓“题好一半文”即是此意。

二、作文拟题的方法:

1.标新立异

2.拙中见巧

3.平中见奇

4.引起悬念

5、 运用修辞法

[1]对比式 ,[2比喻式[3]夸张, [4]反问[5]设问[6]借代,[7]对偶 [8]拟人

[9]呼告 [10]引用诗句,(倒装式 仿词式 数学式)

话题作文的结构技法

结构是文章的“骨骼”,我们又称之为谋篇布局。《考试说明》对”好”和“较好”的作文在结构上分别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完整,二是严谨。

所谓完整,第一,构成文章的各个局部应该结合成一个完美统一的整体;第二,构成文章整体的各个局部要相对齐备,不可残缺;第三,各个部分在文章结构中所占的地位要适当。 所谓严谨,是在完整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它应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和谐自然,上下文之间要脉络通畅,承接自然,过渡得当,层次井然,全文浑然一体;第二,各部分之间有

严密的逻辑关系,不得出现互相矛盾或互不相干的现象;第三,有曲折变化,文章的结构如同音乐一样,要有曲折变化,正如朱熹所说“文须错综见意,曲折生态。”

结构技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思维的条理性,二是篇章组织的技法。前者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构思;后者是从文章的局部来分析,如首尾与过渡等。

(一)思维的条理性

[1]点面结合法 [2]正反法 3]变换角度法 [4]递进法

(二)篇章组织的技法

1开头——小巧而俊秀

[1]单刀直入,开门见山。或揭示全文内容,或交代写作动机,或切入正题,使全文纲举目张,便于下文条分缕析。

[2]运用修辞格(如引用、比喻、排比等)开篇,营造一种氛围,引人入胜,然后急转直下,切入正题。引用指引用名言、警句、诗文或与文章有密切关系的话语

3]抒情开篇,拨动读者心弦,烘托渲染气氛,引出所叙说的人和事。

[4]设置疑问,引起读者注意,急于卒读。

2结尾——华美而有力

“头难起,尾难收”,结尾的好坏对文章有相当的影响,切忌虎头蛇尾或画蛇添足。 [1]照应开头,结构圆合。这种方法因为前呼后应,常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2]篇末点题,画龙点睛。这种结尾大都以议论总结,把文章推向高潮,使意境得以升华。 [3]抒发情怀,余味无穷。这种结尾法,因为感情激越,常使读者久久难以忘怀。 [4]蕴含哲理(包括引用名言警句),发人深思。

过渡机动而灵活

“过渡”指上下文之间的衔接和转换,它如同“粘合剂”、“纽带”,具有搭桥接榫、承上启下的中介作用,能将上下段落、前后层次连接起来,构成一体。

注意两个问题:

[1]文章哪些地方需要过渡?

内容的转换处。文章的内容由一层意思转入另一层意思,一个部分转入另一个部分,其相邻之间需要过渡。

写作手法的变换处。如由叙转议,由议转叙;由叙议转抒情等。

表达方式的变换处。叙述方式的变换,如由倒叙转顺叙,由顺叙转插叙,往往靠过渡来实现。

[2]怎样过渡?

过渡的方法一般有三种:一种是用段落过渡,一种是用句子过渡,还有一种是用词语过渡。另外,还可通过小标题或序数词来过渡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