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红石寨散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14:27:48 体裁作文
红石寨散文体裁作文

篇一:杨朔散文选

杨朔 杨朔散文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作者简介 杨朔,著名散文作家,1913年出生。山东蓬莱人。抗日战争前,曾就读于哈尔滨英文学校,后作过翻译和研究工作。1938年,东北沦陷后,来到广州,写出以抗日为题材的中篇小说《帕米尔高原的流脉》,这是他的第一部小说。1941年底,杨朔到延安,在中央党校学习。日本投降后,到宣化龙烟铁矿与工人生活在一起,写出中篇小说《红石山》。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华社特派记者,随军转战于晋察冀地区。1949年北京解放后,调到中国铁路工会工作,写了中篇小说《锦绣山河》。抗美援朝一开始,便随志愿军赴朝,创作了中篇小说《三千里江山》,在《人民文学》1952年10至12月号上连载。1956年后,调到中国作家协会工作,多从事外交活动。1958年后,转到“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并任多种职务。1968年8月,遭林彪、“四人帮”迫害,不幸逝世。杨朔创作多以散文为主,主要作品有:《万古青春》、《亚洲日出》、《海市》、《东风第一枝》、《生命泉》等散文集。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杨朔散文选》。

内容概要

香山红叶(节选)

我们上了半山亭,朝东一望,真是一片好景。茫茫苍苍的河北大平原就摆在眼前,烟树深处,正藏着我们的北京城。也妙,本来也算有点气魄的昆明湖,看起来只像一盆清水。万寿山、佛香阁,不过是些点缀的盆景。我们都忘了看红叶。红叶就在高头山坡上,满眼都是,半黄半红的,倒还有意思。可惜叶子伤了水,红的又不透。要是红透了,太阳一照,那颜色该有多浓。我望着红叶,问:“这是什么树?怎么不大像枫叶?”老向导说:“本来不是枫叶嘛。这叫红树。”就指着路边的树,说:“你看看,就是那种树。”路边的红树叶子还没红,所以我们都没注意。我走过去摘下一片,叶子是圆的,只有叶脉上微微透出点红意。我不觉叫:“哎呀!还香呢。”把叶子送到鼻子上闻了闻,那叶子发出一股轻微的药香。另一位同伴也嗅了嗅,叫:“哎呀!是香。怪不得叫香山。”老向导也慢慢说:“真是香呢。我怎么做了四十年向导,早先就没闻见过?”我的老大爷,我不十分清楚你过去的身世,但是从你脸上密密的纹路里,猜得出你是个久经风霜的人。你的心过去是苦的,你怎么能闻到红叶的香味?我也不十分清楚你今天的生活,可是你看,这么大年纪的一个老人,爬起山来不急,也不喘,好像不快,我们可总是落在后边,跟不上。有这样轻松脚步的老年人,心情也该是轻松的,还能不闻见红叶香?老向导就在满山的红叶香里,领着我们看了“森玉笏”、“西山晴雪”、昭庙,还有别的香山风景。下山的时候,将近黄昏。一仰脸望见东边天上现出半轮上弦的白月亮,一位同伴忽然记起来,说:“今天是不是重阳?”

一翻身边带的报纸,原来是重阳的第二日。我们这一次秋游,倒应了重九登高的旧俗。也有人觉得没看见一片好红叶,未免美中不足。我却摘到一片更可贵的红叶,藏到我心里去。这不是一般的红叶,这是一片曾在人生中经过风吹雨打的红叶,越到老秋,越红得可爱。不用说,我指的是那位老向导。

荔枝蜜(节选)

我想起一个问题,就问:“可是呢,一只蜜蜂能活多久?”老梁回答说:“蜂王可以活三年,一只工蜂最多能活六个月。”我说:“原来寿命这样短。你不是总得往蜂房外边打扫死蜜蜂么?”老梁摇一摇头说:“从来不用。蜜蜂是很懂事的,活到限数,自己就悄悄死在外边,再也不回来了。我的心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密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透过荔枝树林,我沉吟地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辛辛勤勤地分秧插秧。他们正用劳动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着生活的蜜。这黑夜,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雪浪花(节选)

凉秋八月,天气分外清爽。我有时爱坐在海边礁石上,望着潮涨潮落,云起云飞。月亮圆的时候,正涨大潮。瞧那茫茫无边的大海上,滚滚滔滔,一浪高似一浪,撞到礁石上,唰地卷起几丈高的雪浪花,猛力冲激着海边的礁石。那礁石满身都是深沟浅窝,坑坑坎坎的,倒像是块柔软的面团,不知叫谁捏弄成这种怪模怪样。几个年轻的姑娘赤着脚,提着裙子,嘻嘻哈哈追着浪花玩。想必是初次认识海,一只海鸥,两片贝壳,她们也感到新奇有趣。奇形怪状的礁石自然逃不出她们好奇的眼睛,你听她们议论起来了:礁石硬得跟铁差不多,怎么会变成这样子?是天生的,还是妻子凿的,还是怎的?“是叫浪花咬的,”一个欢乐的声音从背后插进来。说话的人是个上年纪的渔民,从刚扰岸的渔船跨下来,脱下黄油布衣裤,从从容容晾到礁石上。有个姑娘听了笑起来:“浪花也没有牙,还会咬?怎么溅到我身上,痛都不痛?咬我一口多有趣。”老渔民慢条斯理说:“咬你一口就该哭了。别看浪花小,无数浪花集到一起,心齐,又有耐性,就是这样咬啊咬的,咬上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哪怕是铁打的江山,也能叫它变个样儿。姑娘们,你们信不信?”

作品鉴赏 杨朔散文在50、60年代是有很大社会影响的,其中一些名篇被广为传诵,中学生、大学生都喜欢模仿杨朔散文的写法。杨朔散文最大的特征,是艺术地和诗意地讴歌当时社会生活中的具有美好品德、带有英雄色彩的人物和崭新的事物,讴歌劳动、创造、贡献、和平和祖国

红石寨散文

,在总的倾向上是当时的政治和政策的赞歌,然而它不是口号、标语和图解,而是耐人寻味的艺术品,是感人的诗。杨朔散文的名篇有:《香山红叶》、《海市》、《泰山极顶》、《荔枝蜜》、《茶花赋》、《秋风萧瑟》、《雪浪花》、《樱花雨》。这些名篇富于魅力,含有诗意。杨朔的散文往往是以大自然的美衬托社会生活和人物,用诗性散文的形式来写游记和人物特写,无形中开辟了一条当时文学创作的路子,因此成了当时著名散文家之一。《香山红叶》写几位游人去香山看红时而未得,却见到了比红

叶更可贵的在人生历程中饱经风雨的老向导。《泰山极顶》写几位游人去登泰山看日出而未得,却看见另一场更加辉煌的日出,从而歌颂了我国生产关系的巨大变化。《海市》写作者回故乡去寻找儿时曾经见过的海市,可是海市不出来,于是到海市经常出现的地方去寻找,结果找到了人间海市——长山列岛。《荔枝蜜》借蜜蜂赞扬农民的辛勤劳动。《雪浪花》赞扬老泰山身上那股雪浪一样“心齐,又有耐性”的精神。杨朔认为,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而循着诗的声音,可以走进诗的境界。他认为散文常常能从生活的激流里抓取一个人物,一种思想,一个有意义的生活片断,迅速反映出这个时代的侧影。一篇出色的散文,往往会涂着时代的色彩,富有战斗性。所以,他用散文这种形式来描写人民的斗争、劳动,以及人民的思想感情。特别是对于他不熟识的异国人民,小说无法写,写散文也有藏拙的好处。后来,杨朔又进一步概括自己散文的特点:写每篇散文都当诗一样写。他向来爱诗,特别是那些久经岁月磨练的古典诗章。这些诗差不多每篇都有自己新鲜的意境、思想、情感,耐人寻味,而结构的严密,选词用字的精炼,也不容忽视。杨朔在这方面取得的成绩,以《雪浪花》为尤其突出,这篇散文在开头和结尾时所描绘的诗的意境,以及那选词用字的功夫,是让人难忘的,杨朔不赞成从狭义方面来理解诗意。他说杏花春雨,固然有诗,铁马金戈的英雄气概,更富有鼓舞人心的诗力。在斗争中,劳动中,生活中,时常会有些东西触动你的心,使你激昂,使你欢乐,使你忧愁,使你深思,这就是诗。杨朔散文在写作上的特点是:凡是遇到动情的事,他就反复思索,形成文章的思想意境。动笔时他总要像写诗那样,再三剪裁材料,安排布局,推敲字句,然后写成文章。假如说放肆笔墨是通常散文的特点,精炼收敛是通常诗歌的特点,那么,杨朔散文显然偏于后者,他的文章丝毫也不放肆笔墨;剪裁的过分,有时使他的文章都有些单纯了,而意境(古典诗词的意境)的过分追求,有时都觉得他的散文缺乏深刻的哲理意蕴,显得浅显了。总之,杨朔对于散文创作,作了重要的开拓,有意识地把诗与散文结合起来,提高了散文的美学价值。在创作中,他逐步形成了玲珑精美、清新隽永的艺术风格。与别的散文家比较起来,他善于在看来极其平凡的事物中提炼动人的诗意,从普通人民的心灵里,聆听到时代的脉搏,斗争的旋律。在私下里,当时的某些读者指摘从杨朔散文看不出斗争的尖锐化,讲授杨朔散文的教师被戏称为“花草先生”,这都从另外一面道出了杨朔散文的特色与追求。杨朔散文的真正弱点是:终觉不够开阔、淡远,结构略有雷同之感,语言微露斧凿痕迹。(蓝天)

篇二:散文专题修改后

散文专题

第一课时

考点1. 形 象

散文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写人叙事散文)和物象(写景状物散文)两种。散文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物象就是文学作品中所出现的具体景物形象,它往往包含着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具体来说,高考散文对形象的考查有两大类型:一是赏析形象的特点,二是赏析形象的作用。

答题模板:

一、赏析形象的特点:

第一步:审读题目要求,明确答题方向。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答题指向。

第二步:根据第一步的指向,划定回答该题的有效区间。结合上下文圈定符合要求的关键句子或词语。

第三步:分点整合,组织答案。

二、赏析形象的作用:

第一步:审题,明确题型和命题指向。

第二步:确定答题区间,找出关键句子,概括形象的寓意。

第三步:结合上下文,分析形象的作用。主要人物要赏析其社会意义,次要人物主要对主要人物起到烘托作用,揭示或暗示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寒冷的高纬度

——我的梦开始的地方

从中国的版图上看,我的出生地漠河居于最北端,大约在北纬53度的地理位置上。那儿有一个村子,它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每年有多半的时间白雪飘飘。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那里漫长的寒冷。冬天似乎总也过不完。

我小的时候住在外婆家里,那是一座高大的木刻楞房子,房前屋后是广阔的菜园。短暂的夏季来临的时候,菜园就被种上了各色蔬菜和花草,有的是让人吃的东西,如黄瓜、茄子、倭瓜、豆角等;有的则纯粹是供人观赏的,如矢车菊、爬山虎等等。一到昼长夜短的夏天,这形形色色的植物就几近疯狂地生长着,它们似乎知道属于它们的日子是不多的。我经常看见的一种情形就是,当某一种植物还在旺盛的生命期的时候,秋霜却不期而至,所有的植物在一夜之间就憔悴了,这种大自然的风云变幻所带来的植物的被迫凋零令人痛心和震撼。我对人生最初的认识,完全是从自然界的一些变化而感悟来的。比如我从早衰的植物身上看到了生命的脆弱,同时我也从另一个侧面看到了生命的从容。因为许多衰亡了的植物,在转年的春天又会焕发出勃勃生机,看上去比前一年似乎更加有朝气。

童年围绕着我的,除了那些可爱的植物,还有亲人和动物。请原谅我把他们并列放在一起来谈。因为在我看来,他们都是我的朋友。我的亲人,也许是由于身处民风纯朴的边塞的缘故,他们是那么善良、隐忍、宽厚,爱意总是那么不经意地写在他们的脸上,让人觉得生活里到处是融融暖意。我从他们身上,领略最多的就是那种随遇而安的平和与超然,这几乎决定了我成年以后的人生观。至于那些令人难忘的小动物,我与它们之间也是有着难分难解的情缘。我养过狗和猫,它们都是公认的富有灵性的动物,我可以和它们交谈,可以和它们搞恶作剧,有时它们与我像朋友一样亲密,有时则因着我对它们的捉弄,好几天对我不理不睬。在喧哗而浮躁的人世间,能够时常忆起它们,内心会有一种异常温暖的感觉。

在这样一片充满了灵性的土地上,神话和传说几乎到处都是。我喜欢神话和传说,因为它们就是艺术的温床。神话和传说是绚丽的艺术灵光,它闪闪烁烁地游荡在漫无边际的时空中。而且,它喜欢寻找妖娆的自然景观作为诞生地,所以人世间流传最多的是关于大海和森林的神话。也许是因为神话的滋养,我记忆中的房屋、牛栏、猪舍、菜园、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等等,它们无一不沾染了神话的色彩和气韵,我笔下的人物也无法逃脱它们的笼罩。我所理解的活生生的人,不是庸常所指的按现实规律生活的人,而是被神灵之光包围的人,那是一群有个性和光彩的人。他们也许会有种种缺陷,但他们忠实于自己的内心生活,从人性的意义来讲,只有他们才值得永久的抒写。

还有梦境。也许是我童年生活的环境与大自然紧紧相拥的缘故吧,我特别喜欢做一些色彩斑斓的梦。有时我想,梦境也是一种现实,这种现实以风景人物为依托,是一种拟人化的现实,人世间所有的哲理其实都应该产生自它们之中。梦境的语言具有永恒性,只要你有呼吸、有思维,它就无休止地出现,给人带来无穷无尽的联想。

我对文学和人生的思考,与我的故乡,与我的童年,与我所热爱的大自然是紧密相连的。对这些所知所识的事物的认识,有的时候是忧伤的,有的时候则是快乐的。我希望能够从一些简单的事物中看出深刻来,同时又能够把一些貌似深刻的事物给看破,这样的话,无论是生活还是文学,我都能够保持一股率真之气、自由之气。

当我童年在故乡北极村生活的时候,因为不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认定世界就北极村这么大。当我成年以后到过了许多地方,见到了更多的人和更绚丽的风景之后,我回过头来一想,世界其实还是那么大,它只是一个小小的北极村。

(选自《小说评论》2002年第2期,有删节)

1. 概括说明文章第二自然段中,作者故乡植物的生命具有哪些特点?描写这些植物时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了植物以外,文中还出现了哪些影响作者“对文学和人生的思考”的元素?这些元素分别给予了作者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考点2. 思路、结构

文章的结构是文章行文思路的外在表现,是准确理解文意的关键。分析文章的结构就是要根据文章的线索和材料安排的顺序,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问题。

文章的思路是指文章的脉络,因为文章的脉络是作者思路的直接体现。

在思路、结构方面设置的题型通常有:一是谋篇布局。二是段落的作用:包括线索设置、结构安排、详略主次、过渡穿插、伏笔照应、烘托铺垫等。

答题模板:

一、 谋篇布局:

第一步:审题,明确考查的要求。

第二步:梳理作者的行文思路,找出文章线索,整体把握文本内容。

第三步:抓住体现文本思路的一些标志性语句来帮助分析。

二、段落的作用:

第一步:审题,明确命题指向。

第二步:找出关键句所在段落,并分析它们与上下文情节的联系。

第三步:归纳整合,得出答案

句段的作用题的答题技巧

1.分析题目指向的段落内容是什么,然后分析其对表现内容、主题的作用,及其与后文的关联。即要从句段内容(如景物意境、人物性格等)、思想内涵、关联作用三个方面去考虑。个别题目要考虑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艺术手法)。尤其要注意开篇、中间、结尾段落或语句的作用。

2.答题思路:“作用(如:承上启下)+分析(它是怎样承上启下的)”结构形式,绝不能仅只回答“承上启下”“首尾呼应”“前后照应”,一定要有作用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大河家

张承志

大河家是一处黄河渡口。

年年放浪在大西北的黄土高原之间,大河家便渐渐地成了自己的必经之地。它恰像那种地理老师不懂的、暗中的地理枢纽;虽然偏疏贫穷,不为人知,却比交通干线的名胜更自然更原始,不露痕迹地沟通着中国。

这些地点,一旦了解多了,去熟了,就使人开始依恋。像我此次离开祖国两年之久,从归国那一瞬起便觉得它们在一声声呼唤。真是呼唤,听不见却感觉得到,在尚未立稳脚跟放下行李前,在尚不能马上去看望它们之前,该先在纸上与它们神交。

大河家是甘肃南缘边界上的一个回民小镇。密集的、土夯的农家参差不齐地排成几条街巷,街头处有一块尘土飞扬的空场,那就是著名的大河家集。店铺簇堆,人马拥挤,集上半数以上都是头戴白帽的回民。清真寺的塔尖高出青杨树的梢头,远近能看见十几座之多。

出集百步,便是咆哮黄河。

在这里等摆渡,一眼可以看见甘青两省,又能同时见识回藏两族。傍大河家集一侧是甘肃,黄土绿树,戴白帽的回民们终日在坡地里忙碌。大河彼岸是青海,红石嶙峋,服色尚黑的藏人们隐约在山道里出没。大河家,它把青海的柴禾和药材,把平犄角的藏羊和甘肃的大葱白菜,把味浓叶大的茶——在轰鸣滚翻的黄河水上传递。

河上悬空吊着一条胳膊般粗的大铁索。一条大木船挽在这悬索上,借黄河水的冲力,用一支舵往返两岸。船入中流时,那景色十分壮观。在颠簸如叶的渡船上,船客子扳牢大舵,把黄河的千钧水力,分成了横渡的巧劲。

此地指行业为客。割麦人称麦客子,船把式称船客子,淘金人称金客子。船撞入漩涡时,水溅起来,岸上船上的人都怔怔地看。使船时的吆声是听不见的,在大河家,永远地充斥着河谷的,只有黄河跌撞而下的轰轰涛声。

清晨时分,因为黄河走得太急,过水太多吧,整个河谷白濛濛地罩着浓雾,听得水响,不见河流。渐渐天热了,阳光照透了雾,才看见平素黄河的雄姿。那黄河太漂亮了,衬着一面被它在古时劈开的红石头山,衬着被它滋润得冲天的茂盛青杨林,一川狂怒狂欢的黄河水,不顾性命地尽管奔流。

我住在韩三十八家里是第几次了,现在回想着已经数不清楚。此刻从异国归来,仿佛中我又住进了他那院里。韩三十八今年应是八十岁。他也喜欢看河。黎明时,雾罩河,他一声不响地凝望着那一川雾。水气渗在他脸上的皱纹里,我猜不出他在看河时想些什么。

他从死地里挣着命回来了。五十年前他做过护兵,在喀什以南的戈壁滩上,捏着步枪疯跑,天上的飞机追着他们剿杀。那是没有边的大戈壁滩呐,不知道人怎么能跑过飞机。队伍散了,他和几个大河家同乡钻进了昆仑山。

沿着昆仑山北缘,沿着塔里木沙漠南缘,他们几个大河家男子逃回了家——世界上著书立说的探险家谁走过这样的路线。韩三十八老汉和我看河,总是默默无语。他从来不提当年,也不讲他见识过的血腥沙场,这对我这个求学者不免可惜,因为我只有凭自己猜想了。

逃回大河家以后,他干尽了渡口远近的一切营生:船客、金客、麦客,卖过茶叶,闯过藏人地方。黄河是他的家路;他说过,只要挣上了钱,就找河。在任何一个渡口搭上个筏子,或是再当个筏客子再挣几个钱,不多久就能与他的妇人相遇。这真是一种准确的地理:任世界再大也不难找到黄河,河水一直流向家门,正因此韩三十八老汉稳如泰山,任世事浮沉总那么胸有成竹。

壮游无止,这是中国的古风。与其随波逐流,不如先去大河家住一阵。去看甘青两省,去看黄土高原和积石山脉的分界,去看那造雾的滔滔大河,和真的经过险境的人一块。

(有删改)

1.结合全文来看,开头三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说:“此地指行业为客。割麦人称麦客子,船把式称船客子,淘金人称金客子。”综观全篇,这两句话有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课时

考点3. 情感、主旨

散文的情感、主旨,是散文的神。具体来说,高考散文对情感、主旨的考查有两大类型:一是归纳文意,主要是概括作品的内容、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是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答题模板:

一、归纳文意:

第一步:审读题目要求,明确答题方向。要确定概括的范围,抓住关键词语确定意义指向。

第二步:根据第一步的指向,划定回答该题的有效区间。

第三步:对有效区间内的内容进行段落划分以明确符合该题目要求的答案要点数,结合上下文圈定符合要求的关键词语或句子。

第四步:分点对所圈定的符合要求的关键词语或句子进行整合,组织出符合语法规范的句子。利用一些标志性语句来帮助分析。

二、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篇三:散文作用题

1

2

3

4

5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