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离乡背井散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22:26:45 体裁作文
离乡背井散文体裁作文

篇一:离乡背井的树

现代文阅读“探究题”解题技巧

一、课前练习

阅读2010高考现代文阅读文《静流》,完成一下问题。

1、有人认为题目用“父与子”更为恰当,你认同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2、你认为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

3、父亲这个人前后态度有明显的变化,你觉得这种变化可信吗?请结合文本和现实来谈谈。

4、结合文中弟弟的经历,写出你的两点成长感悟?

5、文章设置了“侄儿”的情节,你觉得是否有必要?

附:静 流

弟弟迷恋音乐,不仅迷恋流行音乐,也迷恋中国古典乐器。他常常在夜里吹奏笛子,声音清越,吹出月光。竹林、沙滩、仙鹤……升入高中以后,弟与另两个男孩一起组成了一个“红蜻蜓”歌唱组合,我喜欢那些在晚霞中飞舞的小精灵,弟也喜欢。我们都记得捉放蜻蜓是儿时最喜欢的游戏。红蜻蜓组合在春日夕阳中翻唱着一些小虎队的歌曲。唱得投入而动情。虽然只有我一个观众。弟说,他要考艺术院校。这当然没有成功,父亲认为那是不务正业,严厉禁止。弟在那年高考中落榜了。为了实现理想,弟又转向别的途径,准备去当文艺兵,这最后也没实现。弟心灰意冷,对音乐的追求就此止步。他常常迷茫地望向远方——人世浩瀚,哪条才是他要走的路?

对于父亲的横加干涉,弟是心怀怨愤的。他整日整日地不回家,在外面游荡,抽烟,喝酒,看录像,甚至赌博。父亲对于弟的不成器是彻底失望的。竟日摆着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看也不看弟一眼。他们犹如宿敌,冷战,僵持,中间横着大片大片的沉默,黑夜般深不可测,没有光亮。

那些坚硬的、暗含敌意的、荒原一般的沉默,是什么时候开始消融,最后随风化为流水的,我不得而知。

我那时已在江南。弟有时写信,有时打电话,内容里渐渐多了关于父亲的信息。初涉尘世的弟弟被浮世的炎风吹刮后,终于体会到了现实间巷烟火的不易。弟方知道,父亲对于他的要求,并非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脸面,那要求,也是生活本身对他的要求。

相应的,在经历过一些波折后,父亲对弟也渐渐释然。父亲终于明白,子女的人生是无法由他来设计的,我们都不过是千万人中最普通的那一个。

柔软悄悄而来,来自两个血脉相连的男人,如静海深流。

在四处求人碰壁后,父亲拿出积蓄,为弟买了出租车。弟把自己安顿在皖北那个小城,结婚、生子,开始了平淡的人生。

尘埃随之落定。

一年的秋日,我自江南回去探亲,家人聚在一张饭桌上,吃着饭菜,说着闲话,屋外,秋阳融融。饭后,父亲递一支烟给弟弟。弟弟点火,两人抽一口,吐出,对望,眼圈上旋,被风吹着,袅袅散去。一切都在不言中。生活似乎在和解与体恤中,平静地向前流去,父亲展望着他含饴弄孙的晚景。

如果,生活仅仅如此按部就班的向前走去,父亲与弟弟都不会看到他们各自

的一面。

波澜总在不经意间降临人间。

弟的孩子,我的侄儿,在出生一年后,被诊断为孤独症患者。不能接受现实的是我的父亲。他,在一夜间,叶落萧萧,只剩下虬枝无言的指向天空。弟头一次发现了父亲的软弱,那貌似强大的外表下,也有不堪一击的所在。他一边安慰父亲,鼓励妻子;一边筹款,四处求医。竭尽人事,要为侄儿打开那扇自闭的门。弟开始不停的讲话,虽然他讲得口干舌燥,侄儿一点反应也没有。弟说,他不会放弃。父亲第一次知道了弟是执着的,像蒲草,看似柔弱,实则坚韧自持的力量。在弟的从容面前,父亲接受了现实,他什么也没说,拍拍弟弟的肩膀,把退休工资卡交给了弟弟。弟弟不要,父亲露出怒目的本色,喝令他收下。然后挺直脊背,走出大门。

此后,父亲就是那个随传随到的人,只要弟需要,他总在那里,并一直守在那里。

弟临走时,悄悄叮嘱我:爸老了,有时犯糊涂,在你这里,你精心点。我说,你放心吧。

弟走后,父亲说,看看,你弟变能干了。我说,是,弟一直都很能干。父亲对弟的赞许是他走后说出来的。

(改编自李丽娟的作品)

二、一诊试题分析

三、链接高考

柴禾

刘亮程

①我们搬离黄沙梁时,那垛烧剩下一半的梭梭柴,也几乎一根不留地装上车,拉到了元兴宫村。元兴宫离煤矿很近,取暖做饭都烧煤,那些柴禾因此留了下来。

②柴垛是家力的象征。有一大垛柴禾的人家,必定有一头壮牲口、一辆好车、一根又粗又长的刹车绳,当然,还有几个能干的人,这些好东西凑巧对在一起了就能成大事、出大景象。可是,这些好东西又很难全对在一起。有的人家有一头壮牛,车却破破烂烂,经常坏在远路上,满车的东西扔掉,让牛拉着空车逛荡回来。有的人家正好相反,置了辆新车,能壮几千斤东西,牛却体弱得不行,拉半车干柴都打摆子。还有的人家,车、马都配地道了,刹车绳也是新的,人却不行了——死了,或者老得干不动活。

③我们刚到父亲的住处时,家里的牛、车还算齐备,只是牛稍老了些。柴垛虽不高,柴禾底子却很厚大排场。不像一般人家的柴禾,小小气气的一堆,都不敢叫柴垛。先是后父带我们进沙漠拉柴,接着大哥单独赶车进沙漠拉柴,接着是我、三弟,等到四弟能单独进沙漠拉柴时,我们已另买了头黑母牛,车轱辘也换成新的,柴垛更是没有哪家可比,全是梭梭柴,大棵的,码得跟房一样高,劈一根柴就能烧半天。

④现在,我们再不会烧这些柴禾了。我们把它们当没用的东西乱扔在院子,却又舍不得送人或扔掉。我们想,或许哪一天没有煤了,没有暖气了,还要靠它烧饭取暖。只是到了那时我们已不懂得怎样烧它。劈柴的那把斧头几经搬家已扔得不见,家里已没有可以烧柴禾的炉子。即便这样我们也没扔掉那些柴禾,再搬

一次家还会带上它们,它们是家的一部分。那个墙根就应该码着柴禾,那个院角垛着草,中间停着车,柱子上拴着牛和驴。一个完整的家院就应该是这样的。许多个冬天,那些柴禾埋在深雪里,尽管从没人去动它们。但我们知道那堆雪中埋着柴禾,我们在心里需要它们,它让我们放心地度过一个个寒冬。

⑤那堆梭梭柴就这样在院墙根呆了20年,没有谁去管过它们。有一年扩菜地,往墙角移过一次,比以前轻多了,扔过去便断成几截子,颜色也由原来的铁青变成灰黑。另一年一棵葫芦秧爬到柴堆上,肥大的叶子几乎把柴禾全遮盖住,那该是它们最凉爽的一个夏季了,秋天我们为摘一棵大葫芦走到这个墙角,葫芦卡在横七竖八的柴堆中,搬移柴禾时我又一次感觉到它们腐朽的程度,除此之外似乎再没有人动过。在那个墙角里它们独自过了许多年,静悄悄地自己朽掉了。

⑥最后,它们变成一堆灰时,我可以说,我们没有烧它,它们自己变成这样的。我们一直看着它们变成了这样,从第一滴雨落到它们身上、第一层青皮在风中开裂我们就看见了。它们根部的茬头朽掉,像土一样脱落在地时我们看见了。深处的木质开始发黑时我们看见了,全都看见了。

⑦当我死的时候,人们一样可以坦然地说,他是自己死掉的。墙说,我们只为他挡风御寒,从没堵他的路。坑说,我没陷害他,每次他都绕过去。风说,他的背不是我刮弯的。他的脸不是我吹旧的。眼睛不是我吹瞎的。雨说,我只淋湿他的头发和衣服,他的心是干燥的,雨下不到他心里。土说,我们埋不住这个人,梦中他飞得比所有尘土都高。

⑧可是,我不会说。没谁听见一个死掉的人怎么说。

⑨我一样没听见一堆成灰的梭梭柴,最后说了什么。

(有删改)

14.根据全文概况“柴禾”在文中的含义(5分)

15.第3自然段主要叙述了什么内容?这些内容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是什么?(6分)

16.第6自然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赏析其表达效果。(5分)

17.这篇文章有人认为重在写柴禾,有人认为重在写人,你赞成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6分)

四、答题示范

文章题目是“离乡背井的树”,但是最后却写到了人,你认为本文重在写“树”还是写“人”?为什么? (6分)

答案范式:

观点+论据+分析

答题表述:

我的看法/感想/启示是??+我的理由是:论据1+论据2+??+分析或(论据1+分析)+(论据2+分析)+??

五、解题技巧

篇二:迫不得已离乡背井

迫不得已离乡背井

我们的故事,是一代“移民”的真实写照——迫不得已离乡背井,祖国幅员辽阔,我却像候鸟一样辗转迁徙,择木而栖。现行的社会,注定了大城市拥有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生活便利。即便取得了一纸户口,跻身融入的过程依然是充满煎熬,5年、10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奋斗才获得土著们唾手可得的一切。曾经愤慨过,追寻过,如今,却学会了不再抱怨,在一个又一个缝隙间心平气和。差距固然存在,但并不令人遗憾,正是差距和为弥补差距所付出的努力,加强了生命的张力,使其更有层次更加多元。可以想见的未来是,有一天我们的后代会相聚于迪斯尼(这点自信我还是有的),讲起父亲的故事,我的那一个,虽然不一定更精致更华彩,无疑曲折有趣得多。那个故事,关于独立、勇气、绝地反弹、起死回生,我给不起儿子名车豪宅,却能给他一个不断成长的心灵。我要跟他说,无论贫穷富贵,百万家资或颠沛流离,都要一样地从容豁达。生活姿态的优雅与否,不取决于你所坐的位置、所持的器皿、所付的茶资。它取决于你品茗的态度

篇三:散文美学

雅致人生

——浅析梁实秋小品散文中的理想文化人格

摘要: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散文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具有朴实平淡、典雅幽默的艺术特点。所谓文与人是相通的,其散文中出现的“我”的形象,和对现实的温和批判,以及内心情感的抒发,无不是作者理想化人格的表现。

关键词:梁实秋 小品散文 理想文化人格

众所皆知,梁实秋的散文内容广泛繁冗,涉及男女老少,衣食住行;人间百态,无论阔大的、狭小的,平庸的、高雅的,都可以从其笔下趣味横生的流露出来。这与其个人经历和创作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梁实秋的一生中,其中年阶段的经历是有些波折的。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抗战期间,文艺界对其“文学创作无关抗战”的断章取义式的理解和无休止的争论批判。梁实秋于1938年12月1日在《中央日报·平明》副刊中发表了一篇《编者的话》,其中写到:“??于抗战有关的材料,我们最为欢迎,但是与抗战无关的材料,只要真实流畅,也是好的,不必勉强把抗战截搭上去。至于空洞的“抗战八股”,那是对谁都没有益处的。”此文一出,立刻引起了强烈的反应,批判的言论如洪水猛兽般扑向梁实秋,这些言论不外乎指责:在抗战时期,文学想要离开抗战是不可能的,况且这些“无关抗战的文学”是不利于抗战文艺的发展,不利于当前的抗战形势。

可以说,当时这些批判无疑给梁实秋施加了不少压力。但是,就是处于这样的困境中,他却也能够若无其事的在雅舍中写文待客,怡然自得的寻找生活中的点滴乐趣。相比较诗圣杜工部在草堂中诉不尽的忧国忧民之情思,以及散文大家周作人于苦雨斋里叹世事的苦涩悲凉,梁实秋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另有一番风味。 或许,正是基于这种积极向上的姿态,他才得以在雅舍中写出富有自我个性的散文小品。在开篇之作《雅舍》中,他写道:“长日无俚,写作自遣,随想随写,不拘篇章,冠以‘雅舍小品’四字,以示写作所在,且志因缘。”这里的“随想随写,布局篇章”可以理解为其文学创作的指向,他不赞同文

离乡背井散文

1

学“为艺术而艺术”,因为文学描写人性,关系到实际人生,所以纯文学是难以达到的。

因此,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之情纷纷涌现到其作品中,如《暴发户》认为产生暴发户的原因“大抵其人投机冒险,而又遭逢时会”;《沉默》表示“在如今这个时代,沉默是最后的一项自由”。诸如此类立足于现实之中,却又想逃脱现实的污秽,使我想到了古代文人志士借隐居之名逃离世事,或许这也是作者自身想要追求的理想生活和理想中的高尚人格。

此外,若因“无关抗战的文学”之说,就断定梁实秋不爱国是不可取的。所谓“文言其志”,也许,我们可以从其文章中窥见一斑。例如,《故都乡情》中写道“我有一点感想。大概人都爱他的故乡,离乡背井一向被认为是一件苦事??我生长在北平,祖宗坟墓在北平,然而一去三十馀年,春秋迭年,必有去故之悲。”梁实秋于1949迁居台湾,其晚年更是轮流居住于美国和台湾之间,当时想要回到故乡北平、回归祖国大陆的夙愿无疑是天方夜谭,这样一种无法实现的情感也只能寄托于文章之中,以求得理想中的人格回归。

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达到的理想化人格,或者无法实现的理想化东西,这时候人们就会想方设法的运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各种手法来达到目的,像《北平的街道》、《北平年景》等怀旧散文显而易见的就表现出作者对故都的思恋与热爱,而饮食小品文则比较隐秘,如《北京的零食小贩》、《面条》、《豆汁儿》等等,好像在大谈饮食经,实则这些吃食已与整个北京城融成一个极富个性的整体,潜入作者身心,蕴含着掩饰不住的思乡之情。这些文章中的“我”便可以看做是作者本身,而不是散文中的人,他所想要表达的理想文化人格便是一个背井离乡的人对故乡、对祖国的思恋,其中饱含着浓浓的家国之情。

散文中,散文与人的关系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创作者本身,一种是散文中的人。常言道:“文如其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写作风格与艺术个性。但是,我们也不能简单的就把散文中的人与作者本身对号入座,这是有失偏颇的。

每个人都有各自理想中的人物形象,但是,由于现实种种因素的阻扰,往往不能实现。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位文人,定然想要拿起手中的笔塑造一个理想中的自我,更有甚者,会反其道而行之,以否定对立面来突显自身 2

所想要的东西,这种方法虽不能直截了当的表情达意,却足以在反讽中达到实质性的效果。我想,梁实秋的散文中大多数属于后者。例如,在《男人》中,他将男人的缺点一一道出,不留情面的批评男人的种种不得当的行为,还概括性的将男人的形象特点归结为四点:脏、懒、馋和自私。

文章的开篇便一针见血的指出:“男人令人首先感到的印象是脏”!此语一出难免会引起一些男人的不满,然而,继续往下读之,也许绝大部分的人都会笑而羞愧。“有些男人,西装裤尽管挺直,他的耳后脖根,土壤肥沃,常常宜于种麦!??有些男人的手绢,拿出来硬像是土灰面制的百果糕,黑糊糊黏成一团,而且内容丰富。”如此幽默的话语虽不像锋利的匕首直击要害处,细细读来,却也似一杯茗茶,淡淡的,愈来逾有韵味。

至于男人的懒和馋,“他可以懒洋洋坐在旋椅上,五官四肢,连同他的脑筋(假如有),一概停止活动,像呆鸟一般。”;“若真个三个月不知肉味,怕不要淡出毒蛇猛兽来!有一个人半年没有吃鸡,看见了鸡毛帚就流涟三尺。”这般夸张的语言让人一下子便勾勒出男人懒和馋的极致形象。

男人的自私,可以自私到“他的人生观中有一基本认识,即宇宙一切均是为了他的舒适而安排下来的”,此语让我想起当今一些自傲的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生来就是为从事这份工作的”,二者不乏相似之处。

梁实秋把男人惯有的缺点、劣根光明正大的展现出来,不仅不会令人心生厌恶之情,却多了一份雅致的幽默。我想,这一半源于其语言的艺术性,一半是因其将这些弱点普遍化、整体化,而不是针对性的指向单一的个体,这就避免了伤害到人的自尊。从作家创作论出发,我们便可感受到作者那份细致、包容的心,这与梁实秋生平接受了中西文化教育是不可分割,传统儒家的仁爱思想和西方的人文主义塑造了一个仁厚、博爱的梁实秋。当然,我们也不难看出作者所推崇的男人必然不能有如上的缺点,这就是从反面入手,揭开了作者理想中的男人应该具备怎样的条件。这也正是作者想要塑造的理想中的人。

简洁明澈、形象生动、俏皮幽默、情感真挚,这些都是梁实秋小品散文的特点。当然,其文章还有一份雅致的美,这种雅致不仅仅是对文格的要求,也是对人格的追求。

3

参考文献:

① 尚海 夏小飞 《梁实秋小品散文》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2年8月 ② 李正西 任合生 《梁实秋文坛沉浮录》 黄山书社 1992年1月

③ 马玉红 《梁实秋人文主义人生艺术追求与实践》 民族出版社 2006年10月 ④ 梁实秋

⑤ 鲁西奇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0年9月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6年 4 《梁实秋读书札记》 《梁实秋传》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