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杨振宁散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22:38:19 体裁作文
杨振宁散文体裁作文

篇一:我所认识的杨振宁先生

我所认识的杨振宁先生 (2015-03-03)

李昕

我和杨振宁先生算是有一点缘分,说出来,虽不免高攀之嫌,却也的确都是事实:首先,他和我都是清华园的子弟,父辈都在清华任教,尽管他父亲是更老的教授,比我父亲年长十八岁;其次,我们的家都曾在清华西院,他住过11号,我住过35号,一模一样的房子,相邻不过百米,只是我家入住时,他家早已搬走多时;其三,我与他上过同一所小学,算是校友,尽管杨先生上学时学校名为成志学校,等到我上学时,校名已改为清华附小,但举行校庆活动时,杨先生和我是都会去参加的;第四,我发现我和他是同一天生日,而且他整整比我大三十岁。

关于最后这一条,我特地与杨先生核实过。一次见面时我谈起这个巧合,杨先生笑笑说,"你是指的十月一日吧?我通常对人那么说,是为了把生日和国庆节一起过比较省事。"我说,"这我知道,我的生日是9月22日"。杨先生点点头,很认真地说,"这个日子是对的"。

当然,真正与杨先生交往,还是得从我为他编书说起。

(一)

在众多自然科学家中,杨先生是一位极有人文关怀的老知识分子。他思想敏锐,关注现实,喜欢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他的文章也写得漂亮,文字干净简洁,字里行间富于情感。所以,在我们眼中,杨先生在物理学家之外,同时是一位人文学者和作家。几十年来,三联的编辑一直对他保持关注。八十年代,杨先生写了《读书教学四十年》,先在香港三联出版,继而又在北京三联发行。

此后,杨先生一直与我们保持联系,无论在香港,在北京。我们举办店庆活动,他到场祝贺;我们举办中国文化论坛,他来演讲。我们也多次询问,杨先生有什么新作可以交给我们出版?杨先生的著作,分为两类,有一类是自然科学论文,编入《杨振宁论文选集》,这类文章与三联书店的出版风格不合,所以我们没有考虑安排出版,我们期待的,是他的散文随笔,或回忆录一类的文字。

2005年,我在网上看到一条关于杨先生的访问记。当时杨先生和翁帆结婚不久,很多记者关注他们结婚后的生活么样,翁帆在干什么?杨先生说,“翁帆的英文很好,她在给我做翻译,我原来一些文章是用英文写的,自己也没力量去整理,现在翁帆帮助我翻译成中文。”他还说,他觉得这些文章译成中文给中国读者看很有意思。我当时就想,这可能是一本新书。

我知道杨先生住在清华,马上和打电话和杨先生联系,告诉他三联书店愿意把翁帆的译文编成书出版。杨先生当时还没有想过出书的事情,一听我说,立刻愉快地答应。我对杨先生说,这本书可以署名“杨振宁著,翁帆编译”,作为你们两人合作的成果。杨先生听了很高兴,他大概也会觉得,他和翁帆结婚以后,两人以合作编书的形式亮相,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择。

编辑这本书大约用了两年时间,杨先生的严谨和认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是一本散文随笔集,但是杨先生完全是以编辑科学论文的态度来工作的。他在每篇稿子上都加上了只有他自己看得懂的科学符号,然后告诉我们,书稿的目录和次序是他亲自编定的,不可以随意调换。对于文中,某个词应当如何翻译,他会与翁帆再三讨论,反复斟酌。我们原本希望快一点出书,但因为杨先生对书稿精益求精,出版日期便一拖再拖。

杨先生把这本书定名为《曙光集》,用翁帆的话来说,这本书记录了“二十多年间振宁的心路历程----他走过的,他了解的,他思考的,他热爱的,以及他期望的一切。”为什么用这个书名?杨先生解释说:“幸运地,中华民族终于走完了这个长夜,看见了曙光。我今年85岁,看不到天大亮了。翁帆答应替我看到。”这就是“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情景。可见,这本书中寄托了杨先生多么深厚的家国情感。

因为这是一本极有价值的著作,我们在出版时一定要举办些宣传推广活动。我们在三联内部商量了一下,决定在新书出版时,就在三联编辑部楼下的韬奋书店里开发布会。这个书店里有一块空场,大概可以容得下百来人。我们过去经常利用这个空间举办新书发布活动。

于是我请责任编辑给杨先生打电话,告诉他发布会的基本程序和安排。特别说到,有一些关键人物要杨先生亲自出面邀请。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杨先生是极认真的人,他曾询问会议需要邀请多少嘉宾,编辑告诉他多多益善,杨先生就当做一件大事来做了。他真不愧是严谨的科学家,开列名单一丝不苟,用EXCEL表,编着序号,写了好几十人的名字传真过来,名单上全是大人物,副委员长、政协副主席有很多位,部长有很多位,大科学家也有很多位。

当时我在党校学习,编辑把EXCEL表传真给我时,我吓了一大跳,看到排列在最后的一位被邀请人是江泽民。

我知道杨先生误会了,马上直接给他打电话。我对他说,新书发布会不是这样的开法,会场就在三联自己的书店里,没有那么大的排场,也请不了那么多的嘉宾,真请来了,也没有地方招待呀。到场的嘉宾、读者和媒体人总共百十来人,至于嘉宾,只需要“您请三五位好友足矣”。杨先生听了如释重负,连说这样最好。他说开这个名单可把他累坏了,挖空心思才想出这么多人名,一直在抱怨我们给他出难题呢。

最后杨先生重新确定了嘉宾名单,他邀请了人大副委员长周光召、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许鹿希(许德珩之女、邓稼先夫人)、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公司总裁潘国驹、三联方面则邀请了中国出版集团总裁聂震宁,中科院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刘钝等,再加上杨振宁夫妇亲自到场,阵容已十分强大。

但这次新书发布会开得并不成功,对我们是一个教训。我们惊动了杨先生自己请人开发布会,但没有特别设计场地,结果秩序很乱。开会时,书店里的读者一听说杨振宁夫妇来了,一下子就围上来,人满为患,小小的场地挤得里三层外三层。会议的设计是,开始由我代表三联讲话,接着中国出版集团总裁聂震宁讲话,然后是周光召、顾秉林、许鹿希先生讲话,最后杨振宁先生讲话,大家都讲完以后自由提问。因为我们没有策划和设计,让下面的观众和媒体随便发问。当时杨振宁先生和翁帆女士结婚不久,读者和媒体还在好奇之中,结果提问中所有的话题都针对杨振宁和翁帆的婚姻,而且有人的问题问得很讨厌,比如问杨先生,你比翁帆大那么多,那么你死了以后同不同意翁帆再嫁?杨先生的风度和涵养令人敬佩,他只淡淡一笑,很坦然地说,“再嫁,没问题。”结果第二天好几家报纸都是以“杨振宁同意死后翁帆再嫁”为大标题。事后我到网上搜索,发现这场新书发布会白开了:在网上几天内就有几千条报道,居然很少有人提到三联书店,提到《曙光集》这本新书。

这事我没敢告诉杨先生,怕他失望,怕他伤心。我对杨先生心怀歉疚,不敢说,只是偷偷地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诸如请他出来参加中国出版集团在郑州举办的读者大会介绍《曙光集》,给他安排记者单独参访,并为他联系在一些大学做演讲等等。杨先生很随和,只要时间许可,他总是尽可能满足我们的要求。由于他的配合,《曙光集》销售得很不错。

(二)

《曙光集》出版后,我们仍然和杨先生保持联系,希望出版他的新书。

有一次,杨振宁先生来电话约我们去清华高等研究院,他和我们商量,说台湾记者江才健写了一本关于他的传记,题为《规范与对称之美》,这本书在台湾出版过,在大陆没有出,他说很希望这本书有大陆版本,问三联能不能出?我们表示,看看书再做决定。

我们几位编辑都看了一下,发现此书虽然是杨振宁的完整传记,但全书的重点,显然是放在“杨李之争”上面,也就是说,全书涉及杨振宁先生和李政道先生在谁先发现宇称不守恒理论方面的争论用笔非常多。我们虽然早就知道,杨李失和,他们的矛盾在专业圈内早已不是秘密。但是他们之间的争论,毕竟还没有在国内的大众出版物中公开化。我们想,在李政道先生没有发言的情况下,杨振宁先生率先出来讲这个问题恐怕不好。三联也不该首先提起这个话题,毕竟杨先生和李先生都是国人格外敬重的大科学家。所以我们把书稿退给杨振宁先生,告诉他,这书恐怕暂时不适合出版。

那天,杨先生显得不是很高兴,他皱着眉头,很用心地听我讲完目前不适合出版的理由,对我说,“其实这个问题,李政道早就公开讲过了。”说罢,就转过身,从书架上拿出一本书给我,那是甘肃科技出版社出的李政道论文选。我翻了翻,书里面确实有涉及杨李之争的文章。再看版权页,只印了两千册。我说,“这本书能有什么影响?恐怕没有几个读者能看到它”。所以还是没有同意出版江才健的书。这一次,杨先生显然对我们非常失望。

到了2010年,情况有了变化,季承出版了一本《李政道传》,据说,也是经过李政道先生本人审定的。书中涉及“杨李之争”,这本书完全站在李政道的立场上,强调在获得诺贝尔奖的研究中,李政道做的贡献比杨振宁还大。李政道不但提出了基本设想,而且还通过激烈的辩论说服了原本持反对意见的杨振宁,最后李邀请杨加入研究,承担了一些计算方面的任务而已。这一说法和杨先生对当时情景的描述完全不同。这时候我感觉到杨先生一定有话要说,而且舆论界也需要有杨先生的声音。

季承的新书刚刚出版时,我给杨振宁先生打电话。我说了两层意思。一是问他,是不是看过季承的书?是不是愿意接受访谈?如果愿意,我可以请三联生活周刊派记者。但杨先生说,访谈就不必了,他或许会

写一篇文章来回应(这就是我们后来在《中华读书报》上读到的那篇长文);另一层意思,是我对他说,如果他想出江才健那本《规范与对称之美》,现在可以考虑了,但是这本书是旧书,是2002年台湾的版本,如果现在出,江才健要修订补充一下才好。我觉得,连杨先生和翁帆结婚都没写进去,作为杨先生的传记显然是不完整的,不修订仍然不适合出版。杨先生说,找江才健修订没问题,但现在还有一个人,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杨建邺另写了一本《杨振宁传》,你们也可以考虑。我知道华杨建邺先生既是很有名的科普作家,又是物理学的专业人士,对杨先生的学术有比较深刻的了解,他写的一本,文才不一定比得上江才健,但描述和评论可能会比较内行。我问杨振宁先生,您说这两本书哪本更好?我来出版。杨先生说希望两本都出。我说,这恐怕不合惯例,三联只能选一本。他说,那我说不出来,你自己定吧。

我没办法强求杨先生给我结论,正在犹疑之间,责任编辑说可以找杨先生的一位朋友帮忙。此人是香港中文大学的教授陈方正先生,他在三联出了一本《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是写科学史的著作,反响非常大,得了好几个大奖。他是杨振宁先生很好的朋友,此时正好来北京。我们就请他跟杨振宁先生聊天谈这件事。后来,陈方正去问杨先生,如果这两本传记只有一本能留下来成为传世之作,你希望是哪一本?杨先生说希望是杨建邺那一本,因为这个人懂科学,对他在科学上的贡献理解更透彻。陈方正先生把杨先生意见反馈给我们以后,我们马上决定出杨建邺的《杨振宁传》。我们的决定一作出,江才健的那本杨振宁传立即被广东一家出版社拿走。看来我们的动作还不算太慢,还有优先选择权。

2011年9月,《杨振宁传》出版,又要开新闻发布会。为了防止出现混乱场面,这次我们吸取教训,把会议地点安排到华侨大厦,不发任何通知,不让外面的读者随便来,只是组织了30多个媒体。当然这样的会议也需要有一些读者参加,怎样请呢?我们与青年科学工作者的组织科学松鼠会联系,希望他们派代表。因为杨先生是科学家,同时请来的嘉宾还有专程从香港飞来的数学大师丘成桐先生和科学史专家陈方正先生,以及当时已担任国际科学史学会主席的刘钝先生,他们需要和懂得科学的读者对话。而科学松鼠会里面都是一些搞科学研究的年轻人,大多是博士、硕士,这些人不会像有些无聊的媒体那样只关心无关痛痒的问题。

开会前,我们特别慎重,专门搞出一个策划方案去向杨先生汇报。杨先生对我们的策划很满意,但他也很警惕,我们告诉他这个发布会要请科学松鼠会的负责人姬十三来主持,杨先生马上问我,“他们会不会提一些UFO或者特异功能之类的问题?”我说科学松鼠会是很严肃的,杨先生才放心。会上,科学松鼠会来了三十多人,加上记者一共有六、七十人。互动提问,我们让科学松鼠会事前准备,他们拟定的题目事先都给我们看了,共30个题目,在这个范围内的题目可以随便选,但不要出圈。最后问的问题都比较严肃,大多和科学家的治学和成长道路有关,杨先生、邱先生也回答了很多人生方面的问题。那场活动我们叫做“对话大师”,对话从头至尾很精彩,事后网上和纸面媒体的报道也很集中,关于《杨振宁传》的报道也非常多,促销作用也很好,完全达到预期效果。

(三)

这里要专门说说杨李之争。由于季承的《李政道传》影响非常大,所以,多数读者都是根据该书的解释,认为这场争论是杨振宁先生挑起的。

其实,梳理一下相关史料,就会发现,这场争论从双方缄口不言到各执一词,从英文到中文,从国外到国内,从专业领域到大众领域,逐步升级,源头其实是在李政道先生那里。

杨李二人是1962年分手的,本着“君子绝交,不出恶言”的原则,在一段时间里,他们两人都曾对分手的原因守口如瓶,哪怕是面对奥本海默的询问,他们仍然保持缄默。

或许,两人都也希望把这个秘密坚守到底。谁也不想主动将两人之间的矛盾公开。但是,基于两人曾经有过的亲密无间的合作,在谈论往事的时候,谁都不可能回避对方。在这种情况下,回避,不论是否有意,都会对另一方构成伤害。

杨先生说,1962年以后,他有一个原则,就是除了家人以外,不和任何人谈论他与李政道先生的关系。虽然有人传话,告诉他李是如何强调他在获得诺贝尔奖研究中的主导性贡献,他也没有在意,以为或许是谣传。但是1979年,杨先生在欧洲一家图书馆,偶然发现李政道1970年的一篇演讲录,题目是《弱相互作用的历史》,这篇文章回顾了李和杨在获得诺贝尔奖的关键研究中的合作,却很少提及杨振宁在其中的作用。在叙述重大理论发现时,文章中连续使用4个“我”,诸如“我假设”,“我了解到”,“对我来说是这样”,等等,似乎一切是“我”主导的,而研究中的合作者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物。当然,或许

李先生叙述的就是自己当时真实的感受和想法,但他没有使用“我们”作为主语,便回避了杨振宁在重大突破中的“在场”,这种表述引起杨先生的不满。后来,杨先生在1983年出版的《论文选集》中,在一篇论文的评注里提到了李先生这篇文章的“回避”,致使两人关于“宇称不守恒理论”的发现以谁为主的争论从此公开为业内所知。由于李先生引起争端的演讲录是在一本英文的会议论文集里面,很少有人可以读到,所以一般读者总会误以为是杨先生《论文选集》里这条注释挑起了事端。其实,我们所看到的史料表明,杨先生对此事缄口不言的时间长达21年,而李先生只有8年。

关于这场引来物理学观念重大突破的研究究竟是谁主导,杨李两人的说法都言之凿凿,且都声称拥有“铁证”,对此,不仅局外人难以做出判断,哪怕是当年和他们有着密切合作的物理学家吴健雄、戴森等,也都无法置评。但是,从两人各自叙述的合作过程来看,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就是他们曾经互相激发灵感,互相促进思考,共同完成了一项伟大的科学发现。他们两人,是天生一对,离开了任何一人,另一人都不可能独立赢得这项荣誉。

令我感到有些不解的,是很多读者轻信李政道先生和季承的说法,认为李在宇称不守恒理论中的贡献,比杨大得多,进而贬低杨振宁先生的学术地位。甚至有人看了杨对两人合作情况的说明,认为杨是“试图窃取”李的成果。尽管,我也不能证明杨先生所言,说他自己当年在与李政道的合作中,是“资深的一方”,起着主导的作用,但是我从同时代的诸多著名物理学家包括李政道先生对杨先生的评价中,时时可以感受到杨先生作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物理学家的分量。

即使在两人发生争执的时候,李先生也没有否认,杨先生“天赋具有高度评判能力的头脑”,“是一位出色的物理学家”。而世界闻名的理论物理学家戴森则直接推崇杨振宁先生是继爱因斯坦和狄拉克之后,为20世纪物理学树立风格的一代大师。

为什么戴森可以把杨先生提升到这样的高度来评价。那就显然不仅仅是因为杨李合作,对宇称守恒理论做出了重大突破了。杨先生还有更为重大的科学成就,那就是他早在1954年,和米尔斯提出规范场理论(也被称为杨—米尔斯理论)。这项理论虽然也是两人合作,但是根据米尔斯的回忆,明白无误是由杨先生主导的。所以1993年,“美利坚哲学学会”将“富兰克林”奖章颁授给杨振宁先生,表彰他的成就是世界物理学中“最重要的事件”;1994年,美国富兰克林学会向杨先生颁授“鲍尔奖”,明确指出,杨先生的规范场所建立的理论模型,“已经排列在牛顿、麦克斯韦和爱因斯坦的工作之列,并肯定会对未来几代人产生相类似的影响。”

所以,对杨先生来说,需要讨论的根本不是他该不该和李政道先生一起获得诺贝尔奖,而是他该不该再一次获得诺贝尔奖的问题。对于此事,我原本也所知甚少,头一次听说,还是邓稼先夫人许鹿希讲的。

在我们举办的《曙光集》出版新书发布会时,许鹿希先生特地赶来,做了一篇热情洋溢的讲话。其中有这样一段:

“邓稼先对于杨振宁先生在学术上的造诣十分推崇。他多次对我和朋友们说:‘如果不是诺贝尔奖规定每人只能在同一个领域获得一次的话,杨振宁应当再获得一次诺贝尔奖。你知道不,杨-Mills场,就是规范场,他在这方面造诣非常高。它比起宇称不守恒来,对物理学的贡献还要基本,意义还要深远。它不但影响当代,其前瞻性是以世纪来论的。’”

且不说杨先生的理论建树,除了规范场论之外,还有六十年代的杨—巴克斯特方程。光是听了邓稼先上面这些话,我就感到,“杨李之争”对于杨振宁先生来说,其实可以看得很轻。

(四)

杨振宁先生从2004年以后抱定叶落归根理念,定居北京清华园内。他以大师的身份,给大学一年级学生讲基础物理学课程,并经常参加各种活动,举办讲座,面对媒体。他极为关心社会事务,关注中国的现实问题,对于中国教育、科技和文化问题都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但是,当他发表见解时,常常会惹来争论。

譬如,他谈论《易经》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造成的影响,甚至是中国近代科学未能发展起来的原因之

一。这个观点语惊四座,曾遭到了众多国学家、易学家的围攻;再如,他认为中国的大学本科教育比较成功,说中国的大学对社会的贡献比美国的大学更大,这些观点也遭到了一些专家和网友的恶评。其实,如果杨先生作为一位普通学者,如果他的看法被当作学术上的一家之见,那么这些观点虽然未必得到认同,却也不足未怪,至少不会成为众矢之的。原因就在于,杨先生的声望和地位太高了,而他的学术观点,读

者也不一定会当作学术观点来看待了。

杨先生被一些网民批评,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他的言论总是为中国辩护,为当前的社会现实辩护,为中国的改革发展辩护。有人认为他的言论是为了取悦于某些人,进一步说,是一种投机。但是这些人可能并不了解,杨先生的爱国,是爱到骨子里的,而且是一贯的,永远不变的。我在与杨先生的接触中,无论谈论什么话题,他都从不回避,愿意正面“接招”,而且敢于直言。这可能和他作为科学家的思维方式有关,他不喜欢绕圈子。当然谈论中国的社会现实,不免会涉及阴暗的方面,杨先生并不否认问题的存在,但是他对未来总是抱有信心,话语间自觉不自觉地为中

杨振宁散文

国的进步和发展辩护。比如说,他对今天中国的强力反腐和全面深化改革高度评价。今年8月份,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宴请美国学者傅高义先生,邀杨先生和翁帆作陪,我有幸也在座。那天傅先生和杨先生从毛泽东、邓小平、胡耀邦一直说到习近平,两人观点有异有同。但杨先生一句话做了结语,他说:“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不会是今天这样;如果没有邓小平,中国也不会是今天这样;五十年后,人们可能会说,如果没有习近平,中国不会是今天这样。”从这些话语,你就可以感觉到杨先生对中国未来的希望和信心,这是他为中国辩护的依据。

杨先生习惯性地为中国的进步而辩护,已经成为他性格的一个部分。这与他从小接受父亲的爱国主义思想影响有关,也与他作为华人在美国长期受到歧视的境遇有关。1971年,杨先生作为第一位归国探亲的美籍华人科学家,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回美国后,正值保钓运动在留美学界兴起,杨先生在保钓学生中发表题为《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印象》的演讲,轰动异常。他和历史学家何炳棣、数学家陈省身都坚决支持保钓运动,被称之为运动的精神导师。尽管杨先生身处那个时代,宣传新中国,不免带着“左倾思潮”的印记,但他的一片赤子之心,是感人至深的。我看过当年台湾赴美留学生写的回忆录,谈到杨振宁先生在保钓运动中的影响力,征服了许多台湾学生。统计数字表明,当时的台湾留美学生竟然多数表示自己学成后要到中国大陆工作定居。

从那时起,杨先生“力挺中国”的立场从未变过。或许,他也有局限性、片面性;或许,在复杂的时代背景下,他的某个观点不免带有几分“天真”;或许,他的判断也不一定都是准确的。你可以不同意他的观点,你可以不接受他的任何影响,但是,你不应该怀疑他的真诚。

有人研究胡适先生,发现胡适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一辈子没有改变自己的自由主义理念。年轻时怎么说,老年时还是怎么说,无论什么时期,谁执政,都是一样说,只是有时多说几句,有时少说几句而已。无论你是否赞同胡适的主张,都不重要,但胡适作为学者的这一点坚持特别令人敬重。其实反观杨振宁先生,他也有自己的信仰和坚持,几十年如一日,希望中国强盛,为中国的进步鼓与呼,不是同样难能可贵吗?

这种坚持,背后支撑的是人格的力量。说到人格,我只讲三个小例子:

一是我见到杨先生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两人所做的一次对话。我注意到杨先生对莫言的获奖,是那么真诚,由衷地感到欣喜。其实杨先生一直期望中国有人获得诺奖,他认为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贡献,在很多方面只是需要世界来重新认识罢了。我几次和杨先生聊天,他都对我谈起此事。比如有一次他提到,我国有一位姓彭的生物学家(名字我没有记住),说英国的自然杂志有文章专门介绍他,这个人值得关注,可能不久会获得诺贝尔奖;又有一次他提起医学方面的的屠呦呦,40年前发现了青蒿素,对疟疾百分之百有效,性能超过奎宁,2011年她获得了美国的一个小奖,这个小奖(“拉斯克奖”)虽然不为外界所知,但在生物学界很权威,通常获了这个奖的,有50%以上在第二年第三年就会得诺贝尔奖。作为诺贝尔奖的获奖者,他如此盼望其他人获奖,这表明他的内心是纯净和质朴的。

另一个故事,是北岛的夫人甘琦讲给我听的。我原来不知他们认识,谁知甘琦说,杨振宁先生是她家的贵人:大约十几年前在美国,杨先生曾主动找到北岛的家,在门上贴条说:我喜欢你的诗,咱们可否认识一下?从此他们成为朋友。北岛当时因某种特殊政治原因无法回国,杨先生曾为他奔走。2002年北岛父亲病重,北岛欲回京探望,未获准,杨先生亲自写信给中央有关领导求情,仍未能如愿,杨先生就亲自前往北京304医院探望与他同岁的北岛父亲,引起医院震动。北岛第一次回国探亲与此有关。因为杨振宁先生去看望北岛病中的父亲,这事情太大了。中央有人表了态,让北岛探亲。甘琦说的很动情,让人了解了杨先生的真性情,对他肃然起敬。

第三件小事,还是那天在清华大学和傅高义先生会面,两人谈论的话题广泛,从国际关系到中外文化交流,一直谈到中国文化研究。这时杨先生忽然问傅高义,你和余英时关系如何?他说,余英时在中国文

篇二:杨振宁科学思想研究毕业论文

哈尔滨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院(系) 理学院

专 业

年 级 姓 名

指导教师

2011年 6 月 13 日 物理学 071 赵贺 宋国利 学 号 07041134 职 称 教授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

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不存在任何剽窃、抄袭他人学术成果的现象。我同意本论文作为学校的信息资料使用。

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目 录

摘 要.................................................................................................................... ......3

Abstract............................................................................................................ .......... ..3

前 言.......................................................................................................................... 4

第一章 杨振宁科学思想的研究现状................................................................... .....5

1.1 研究现状................................................................................................. ....5

第二章 杨振宁的重大科学成果.......................................................................... ......6

2.1 富兰克林奖章和鲍威尔奖金.....................................................................6

2.2 诺贝尔物理学奖................................................................ ..........................7

第三章 杨振宁学术成长的“幸运”之路.......................................................... .......7

3.1 清华留美公费生考试创造的机遇...............................................................7

3.2 中国西南联大的学习...................................................................................9

3.3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学习.......................................................................... ....9

3.4 普林斯顿的工作及成果.............................................................................10

第四章 杨振宁科学研究思想与特征................................................................. .......10

4.1.1 杨振宁科学思想演变的阶段划分...........................................................10

4.1.2 杨振宁科学思想演变的历史过程...........................................................11

第五章 杨振宁科学思想之我见....................................................................... .......12

5.1 当下的启示..................................................................................................12

结 语...........................................................................................................................14

参考文献.......................................................................................................................16

致 谢....................................................................................... ...................................17

附 录................................................................................... .......................................18

摘 要

研究目的:杨振宁的科学思想是其整体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科学思想体系最完善成熟的一个。系统研究杨振宁的科学思想,既有助于推动杨振宁思想的研究,有利于拓展对杨振宁等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研究范围,丰富中国当代科学思想史、科学文化史和科学社会史的研究,又有助于科学发展观的深化理解,对于加强科技哲学的学科建设也非常有益。杨振宁和李政道是第一个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五十多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他的关注从来没有间断过。最初我们对他的了解局限在他的科学研究过程和科学研究成果上,后来也有学者对其科学思想进行不同侧面的研究和分析。我写作本文的目的在于深入细致的分析杨振宁“科学强国”的科学思想。创新点:提出了对杨振宁科学思想演变进行阶段划分。

关键词:杨振宁;科学思想;科学强国;创新

Abstract

Objective: study the scientific thought is its Yang overall though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American Nobel Prize winner in the most perfect scientific thought system of a mature. The system of scientific thought, Yang zhenning research is not only beneficial to promote the research, Yang zhenning thought to develop the Yang of Chinese and Nobel peace prize winner research scope, rich Chinese contemporary scientific ideas, scientific culture history and historical studies of science, and help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lso very beneficial. Yang and li zhen-dao is the first Chinese American Nobel Prize winners, fifty DuoNian to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academic circles for his attention never give up. At first we limited understanding of him in his scientific research process and the achievement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cholars have their thoughts on different aspects of science research and analysis. I'm writing the purpose of this essay is deep and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scientific power" Yang scientific thought. Innovation points: proposed to the scientific thought evolved to Yang stage partitions.

Key words:Yang zhenning,Scientific thought,Science nation,innovation.

前 言

杨振宁的科学思想是其整体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科学思想体系最完善成熟的一个。系统研究杨振宁的科学思想,既有助于推动杨振宁思想的研究,有利于拓展对杨振宁等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研究范围,丰富中国当代科学思想史、科学文化史和科学社会史的研究,又有助于科学发展观的深化理解,对于加强科技哲学的学科建设也非常有益。本章介绍的是本文研究的问题、思路、方法和意义,并简单分析杨振宁科学思想的研究现状。

文章中讲到杨振宁的重大科学成果,1954年,他在米尔斯(R.L.MiLLs)合作提出了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这使得杨振宁成为20世纪继爱因斯坦、狄拉克之后又一位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并因此于1994年获得北美地区奖额很高的科学奖—鲍尔奖(Bower Prize);1956年他与李政道合作,提出了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理论,为此他和李政道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除以上之外,他在这一段时期还发表了110多篇学术论文,在例子物理学和统计力学两个领域里做出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文章标题的选择源于杨振宁认为中国当前的首要任务不是培养本土产的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而应注重平均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发展能直接推动经济发展的实用科学,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以获得国际话语权,即走“科学强国”之路。写作本文的目的在于深入细致的分析杨振宁“科学强国”的科学思想,并试图重点回答以下几个问题杨振宁科学思想产生的背景和条件是什么杨振宁科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杨振宁的科学思想分哪几个阶段,其在中国当代科学思想史上的地位如何杨振宁的科学思想在当下有哪些启示又有哪些分歧我想先通过对当时北平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清华留美公费生考试制度等大时代背景的分析和对杨振宁在中国西南联合大学与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学习情况来发掘杨振宁科学思想形成的基础,然后根据其对科学、科学方法和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的认识历程对其科学思想进行阶段划分,并描述其思想演变的历史过程。接下来几部分就着重分析杨振宁对科学美和科学方法的认识、对科学和社会的相互作用的认识以及他对中国科学研究现状的评价和建言。最后,分析一下杨振宁的科学思想在中国当代科学思想史上的作用,客观的评价杨振宁的科学思想带给我们的启示和其思想。

本文的研究方法为从《曙光集》及其他文献中理解和分析杨振宁科学思想的特点、形成、发展、构成、影响等,广泛阅读五十多年来科学界、史学界、哲学界及新闻媒体有关杨振宁研究的著作、论文、报道和杨振宁传记等文献资料,进一步深化对杨振宁科学思想的认识。

篇三:杨振宁:我的学习经历

《我的学习经历》——杨振宁

2011/05/16 | 1:25 下午分类:教育日记 | 标签:人物学习教育 | 3,759 views |字体:小.中.大.灰.蓝.褐

作者:Babyfacer

原文:《我的学习经历》——杨振宁

除了诺贝尔奖获得者,82情定28的两件事之外,个人对杨振宁教授的了解均是来自书本或者网络的只言片语,感觉很不真实。感谢香港浸会大学今天给了我近距离了解他的机会,受益匪浅,小记一篇。

香港浸会大学的愿景是“成为一所领先的创意高等学府”。为此,校长陈新滋教授该构思本港首个“创意研究院”,并于3月28日成立,目的在于加强校内的研究 文化丶培育研究人才丶增强研究表现,并进一步推动跨学科和专题研究。为庆祝研究院成立,浸大邀请三位诺贝尔奖得主与一位著名艺术家来校,与师生交流,分享创意。杨振宁教授是其中的一位,也是第一位。他以《我的学习经历》为题,分享了几点人生感悟:

?

?

?

?

?

? 当直觉和书本知识冲突,是最好的学习机会 注重新现象,新方法。少注重书本上的知识 自己找题目 兴趣 –> 准备 –> 结果 有好想法,不轻易放弃 要解决基本问题

接下来,我顺着这几点,记录一些我注意到的内容(与上述可能不同),以及鄙人的一点反思。

一、当直觉和书本知识冲突,是最好的学习机会

这是在他初接触物理知识时,遇到直觉和书本讲解不同,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努力学习悟到的一点。我想这个在我们每个人在学习物理时都应该遇到过吧。我自己在这方面就特别笨,导致高一的物理刚开始的考试就有不及格的记录,好在后来拼命努力才有小小开窍。

可能这一点太自然,所以我注意到的不是这个。我在他分享时看到了这样几点:

一个人眼界的高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这个人将来成就的大小。

这 一点,我觉得很重要很重要。杨振宁教授的爸爸杨武之是大学老师。他是我国早期从事现代数论和代数学教学与研究的学者,上世纪20年代初期,他第一个将现代 数论引入中国。杨教授演讲中提到,在他读大学和硕士的时候,他爸爸在某些时候给了必要的启发和指导,比如给了一些论文或者书籍。哪怕他爸爸不懂物理,但是 其中在数学上的那么一丝启蒙和帮助,在我看来都是极其重要的。而且毕竟是大学老师,在眼界/视野上对于杨振宁的帮助,虽然杨教授没有明确提及,但是我相 信绝对是不可或缺的。

? 做学问不要钻牛角尖,懂得取舍。

杨教授说了这么一段话:One should devote most of one’s time to attack ?

simple practical problems rather than deep fundamental ones. 他在国外遇到过很多非想做一番大研究但是无果而发疯的人。要多变通,从小的可以实现的,也是现实的某些问题入手。

? 做人要低调与厚道。

杨 教授在分享中介绍了很多位他认识的著名老师。其中有著名的费米与奥本海默,我想没人会这两人陌生吧。相比之下,费米给杨教授留下的印象就非常好,低调、 高效、友善??,但是相比之下,奥本海默就显得有点太骄傲了,喜欢显摆自己的聪明,所以之后也遭遇到了一些也许叫“不公平”的待遇。

我姑且相信这 是杨教授的一面之词,因为我知道这里面有很多说不清楚的事情。一个人评价另外一个人,站在不熟悉这两人的第三方的角度上,很难知道是否客观。 这和做学问不一样。不过费米的和善与奥本海默的孤傲(我觉得孤傲也许更合适吧),虽然都是人的个性,但是在这个社会上,不论做什么事情,还是和善厚道点 好。孤傲也许不是错,但是多少容易莫名地引来一些不好的事。

? 推演法(理论 –> 现象)与归纳法(现象 –> 理论)

这 是中西方典型的不同的教学方法。前者是中国绝大多数学校的教学方法,上课就讲理论,推导,做题,做完了几十上百道,对理论滚瓜烂熟,但是不知道为啥要掌 握这个理论,掌握了又能怎么用,完全都不清楚。我觉得这也是老师的教学水平有关。直到最后真的接触实际,才明白,哦,理论原来是这么个用途。

而国外,杨教授提了他所在的芝加哥大学就不同。他们是做实验,发现问题,从出现一个又一个的新现象来归纳总结,从而得到理论,这样的学习,从感性到理性,也许会记忆更深刻吧。

我个人觉得,中国的教育方式导致学习曲线是一个陡坡,美国的是一个平缓的坡,高度一样。很 多人在中国为什么没成为很优秀的人才,我觉得就是陡坡直接把很多人都吓傻了,半途而废的不计其数,坚持到最后的也许都没什么研究兴趣,中国的博士真正对研 究感兴趣的我想10%都不到吧。但是为何中国人坚持到国外就开窍发达了呢?我想是因为中国人的这种推演思维,在国外结合归纳思维,两者的结合会比任何单一 的方法产生更好的效果,从而得到突破。

? 不成熟的想法也要乐于同他人交流讨论,保持豁达的心态。

杨教授提到了泰勒(Teller)教授喜欢与人交流,哪怕是自己不成熟的想法,也常常与人讨论。哪怕别人在其中发现破绽,说得不太好听,泰勒也不会不高兴,心态豁达。

这点让我联想起陶哲轩教授,他的wordpress博客也经常会放上自己不成熟的想法,这在整个研究界都是很少见的。谁愿意自己的好点子被别人抢先发表呢?

杨 教授在这里提到了中国古代的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其实说的就是要明确自己已知和未知的,清晰定位。但是泰勒其实并不这么认为,因为 很多东西是在不太懂的情况下慢慢发酵,这是一种渗透性的学习方法。这种状态刚好处于“知”与“不知”之间,其实也算“不知”。这种状态不能简单地一刀切。 我想任何现在会熟练操作计算机的人应该有深刻感触吧。

二、注重新现象,新方法。少注重书本上的知识

如果我讲座笔记没错的话,芝加哥大学在1948-1950年间的PhD,最后有四位得到了诺贝尔奖。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当时杨教授说每周一次colloquium,几次seminars,氛围非常活跃。当时很多人醉心于物理学中的“四大力学”,忽视其他的小问题,杨教授说,四大力学如同物理学的骨骼,但是仅有骨骼,物理学是死的,还需要血和肉,这样,有血有肉有骨骼的物理学才是一个活的系统。所以要注重新现象与新方法。见木不见林自然不好,见林忽视木也是不对的。

三、自己找题目

杨教授还是挺会找自己方向的。实验水平不够,二十个月实验生活直接宣告这个方向走不通。于是自己找理论题目。三个题目,每个都研究了好几个月,都是想法似 有道理,但越算越复杂,只好放弃Ising Model,Bethe’s workd,Gauge Invariance,不过幸运的是,终于算是从这里面找到理论研究的方向(核反应中的角分布),将其他领域的一个知识搬过来为本领域所用,在当时是创新 (我个人并不懂其中的具体情况)。可创新与突破并未让他自信。因为一直想从实验中寻找突破,现在却在理论中寻找到了突破,多少有点心不甘。导师一番话和事 后的思考最终让他卸下心里的疙瘩,最终用一篇短短的理论突破,漂亮简单对称的公式,拿到了自己的博士头衔。

这是不是从绝望中寻找到了希望呢?呵呵,不要钻死角,这点很重要,不过前提是你要付出了足够多的努力来证明对你来说,那些领域真的是死角。

四、兴趣 –> 准备 –> 结果

五、有好想法,不轻易放弃

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IAS)中,有位教授和杨教授谈起了刚才的Ising Model有了新的进展。就在短短乘搭巴士的十几分钟时间,他迅速了解了Ising Model的进展,并把之前的碎片全部串了起来。接着经过6个月的尝试,花了也许这辈子最长的时间,得到了有一个突破的成果。

这里的关键在于,第三大点里,是否付出了足够多的努力来证明那些领域是死角。既然付出了努力,才有可能在短短的十几分钟内将新进展了解并找到突破点。之前的放弃是一种暂时的搁置,这是不钻牛角尖的良好习惯;同时之前的努力也是一种准备,这是从兴趣出发获得成果的必经之路。

六、要解决基本问题

这点我觉得杨教授估计没说好,我认为也许应该是“要重视基本问题”。否则和上面第一点的第二小点有冲突。

重视的意思是说,不要人云亦云,也不要怕麻烦。之前都觉得宇称守恒是定理,也有质疑的,可是实验做起来超级复杂,很多人就这么放弃了。还有人觉得,就

算做 了实验,搞不好还是证明宇称守恒是正确的,那就更是懒得去费心了。这点,李政道教授和杨教授不走寻常路,最终因发现“宇称不守恒理论”而同获颁诺贝尔物理 学奖。

之后,杨振宁教授离开了普林斯顿的IAS,虽然IAS是一个很好的象牙塔,而且在IAS的那17年时间,是杨振宁教授学术成果最丰 硕的时期。翁帆当时都觉得他怎么可能舍得离开这么好的一个地方。但是他觉得“The ivory tower is not the world ?”。

最后杨教授引用了英国着名诗人布莱克 (William Blake, 1757-1827) 的诗,《无辜者的预言》(Auguries of Innocence) 的前四句: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著名的陈之藩教授(《剑河倒影》的作者,电机学领域的权威)将其翻译为 一粒沙里有一个世界,

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堂,

把无穷无尽握於手掌,

永恒宁非是刹那时光。

其实李叔同(1880-1942)也翻译过: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

君掌盛无边,刹那含永劫。

梁宗岱(1903-1983)也翻译过:

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

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

我个人是更喜欢陈之藩教授的翻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读读他写的散文。他也是一位传奇人物。

网上其实关于杨振宁教授的讨论很多,正面负面均有,我对这整个讲座中对于人的评价持中立态度。

整体而言,他提到的这些对于做人和做学问都是大有裨益的。

整个过程,能感觉到他的谦和亲和的态度与敏捷清晰的思维。

如果对整篇演讲有兴趣的,可以参考他在电子科大讲座演讲稿:http://tongsan.5d6d.com/thread-31-1-1.html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