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体验高中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18:32:39 高中作文
体验高中作文高中作文

篇一:高中作文教学新体验

高中作文教学新体验

新编《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作文教学有这样的要求:“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努力使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把更大的自由让给学生。而要实现这样的追求,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笔者仅就个人近年来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归纳为这样几点:自由作文与统一作文相结合;课外作文与课内作文相结合;多向对话与单向传授相结合;张扬自我与统一标准相结合。

一、自由作文与统一作文相结合

很多老师都喜欢让学生按自己的统一要求作文,我以前也是如此。认为这样利于批改,便于评讲,能更好地发现学生的问题,也可以使作文教学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但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这样做对学生是不公平的,也不符合写作的基本规律。从我们自己的写作体会看,要按照一个比较狭隘的固定的要求作文,如果不是凑巧这一方面恰好有所积累,要写出好的文章是不容易甚至是不可能的。学生的情况各不一样,我们有什么理由要求他们写自己并无积累并不想写的文章呢?当然,也许有的教师会说,考试都是统一要求的作文啊。不错,考试作文总有一个统一的要求,但我们必须要弄清楚考试作文与平时作文的区别。我个人认为:考试作文的目的是为了测量学生的作文水平和写作能力,而平时作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写作能力。考试作文是看结果,平时作文是重过程。如果学生根本不想写、无法写,又怎么能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呢?因此,保证学生的写作自由,倡导自由作文是非常必要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如果我们再联系近几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不难发现近年来高考作文都尽可能地给学生更大的选择自由和写作空间。当然,我们所说学生作文的自由,也不是对学生的作文放任自流,不管不问,而是努力给他们写作的自由空间和选择的自由,不愿意写的不必逼着他写。更多的时候,是提供一个写作的情景或话题。如高一开学的第一次作文,就是让同学们介绍自己,介绍自己的父母,介绍自己的家族。高二第一学期有两个单元的诗歌,一开始学习,我就布置每人写一首诗、写一篇评论。

世界杯踢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我就以足球为话题作文。即使有时候是命题作文,我总要给学生不止一个题目,对作文的要求也不是规定必须写多少字,写什么内容。对学生作文完成的时间也是比较自由宽松的,只规定一个大概时间。我不想由于时间的限定使学生的作文过程不完整,只是匆匆完成一个作业而已。我一直认为学生作文是其在进行艺术创作,而不是在教师严格标准下的“现代八股”。既然学生作文是其创作的艺术品,那么就必然允许他的自己的作品张扬个性,表现自我。在实践中,我感到自由作文学生欢迎,习作的质量也相对比较高,从教的角度看,得到的信息反馈量更大,发现的问题也更多更真实。

二、课内作文与课外作文相结合

语文老师,一般都会在注重课内作文的同时,对学生的课外作文

提出一些要求。而我多年来,更重视课外作文。所谓“为主”不是指课内作文的篇数比课外的练笔还要多,而是说主要看重的还是课内作文,把课内作文看作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手段,把课外的写作看作是辅助手段;对课内作文花时间多,用心多,精心计划,精心批改,而对课外作文,则任其自由发展。我对这种做法是持反对态度的。因为课内作文虽然对于培养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一定的要求作文的能力很有效,从应试这个角度讲,不失为一条可行的路子,但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始终是被动的,思想受到限制,思维受到限制,因而很难有佳作出现。况且高中作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考,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感悟能力。所以,我在作文教学中就注重了课内作文与课外作文相结合,侧重于课外作文训练。

在学生的课外作文上我花了不少的心思:首先努力丰富学生课外作文的内容,我经常通过自己的写作实践引导他们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写作的触发点,关注国内外焦点问题,从生活中找素材,提醒他们要特别关注自己,要以敏感的心去体察生活中的每一个微小的变化,更要对自己内心的微妙变化时时刻刻予以关注,因为文章都是心灵的产物。而这些在课内作文中不可能都一一涉及到,引导学生在课外将自己一时的感悟,点滴随想用语言文字的形式再现出来。既能使学生感到有内容可写,又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事实证明学生的课外习作中往往比课内作文质量更高,内容更充实。

三、多向对话与单向传授相结合

我一向不认为作文知识和能力之间有着必然联系。姑且不举那些什么作文知识也没有的大作家为例,也不引用鲁迅先生不要相信文章做法之类的名言,单就我们自己的体会而言,知识到底在其中起多大作用,就很值得怀疑。写得一手好文章,而考写作知识不及格的人绝不是个别的特例。对我们写作有益的倒是一种沙龙式对话,能激发大家的写作热情,给大家写作得失的启发。基于这样的一些基本想法,我的作文评讲课是“沙龙”式的,就一个作文题或一篇作文,展开广泛的对话。

作者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同学们可以发表自己的评论,不同意见可以辩论,老师也只是其中普通的对话者。不是说我就完全丧失了教师的角色,不发挥我应该有的作用,而是说我不以自己的意见为核心,学生常常和我的意见相左,而且批评我的作文评价标准“太旧”“太实用化”“框框太多”,我既据理力争,也虚心接受。我们讨论的话题,也不是纠缠于所谓写作的知识和写作的理论,包括教材的写作内容也绝不拘泥,甚至有时会把它作为我们批评的对象;而是以学生的习作为话题,以鲜活例子为讨论的出发点。人们常说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但在课堂中具体地体现就不容易,而且要在作文教学中实现学生的主体似乎很难。而我们认为这样的作文评讲课,学生往往能成为“主体”,非常投入,学生和我自己都觉得效果不错。(作者单位: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县高级中学)

篇二:关注体验 积极作文

关注体验 积极作文

作者:蔡桂琴

来源:《新课程·中学》2014年第08期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更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写作教学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寻找二者间的有机结合点,以期学生获得心理健康和写作能力的双

提高。

关键词:体验;作文;写作能力

笔者认为,积极作文教学,不仅表现在积极的作文指导,还表现在学生整个的写作过程中,始终伴随积极的写作心态,即写作前的积极心理,写作中的投入状态和写作后的成功体验。

一、降低要求,把握写作兴趣点

积极情绪,诸如快乐、热爱、欢喜、骄傲等,由于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通常伴随着一种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活动中最直接、最活跃的意向心理因素,它不仅有助于维系注意力,增强理解和记忆,而且对激发想象和创造性思维,唤起情感体验,都具有积极作用。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笔者认为,可欲进先退,适当降低要求,把握学生的兴趣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目标,第一学段定位于“写话”,第二学段开始“习作”。这是为了降低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减少学生畏惧写作的心理压力。因此,要让学生在写作前拥有积极的情绪,就需要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写。比如,初一年级开始作文,要求不宜过高、过严,控制过死,应当鼓励学生树立信心,放下包袱。“大胆”去写,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提倡写“放胆文”。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是真正的写作主人。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教师常常会有这样强烈的感觉,有的学生很擅长写记叙文,议论文却写得一团糟;有的学生写人很拿手,而写事则不行。特别是一些学困生,平时让他写作文他往往是愁眉苦脸,而一旦碰到要他写打篮球、游戏、下棋或者是有关明星偶像之类内容的作文,他却往往是如数家珍、妙笔生花。之所以会出现这些现象,究其因,是因为他们总是爱选择有内容可写的话题来写。叶圣陶曾在《论写作教学》一文中精辟指出:“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从教学角度讲,中学作文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学生的写作行为并非都是他们自觉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可能在两种心理制约下写作:一种是命题或材料的主题与学生的某种生活经验契合,那么学生就会产生主动倾诉的愿望,写出来的文章内容丰富,还会常闪现创造性思维的

火花。另一种是在被动情况下,学生写作内容空泛,语言贫乏。”因此,教师就应该了解并熟知学生的兴趣点,通过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写作欲望或兴趣的话题或作文题目,让学生在这个特定的情境中有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情感的需要。一个班级中,有那么多学生,众口难调,如何让每个兴趣点各不相同的学生都能有积极写作的愿望呢?这确实是个难题。(转 载于:wWw.zW2.cn 爱作文 网)我认为,教师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努力:(1)给学生个性选材的自由。同样一个作文题目,教师应该以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为准则,给学生更多的选材自由。(2)给学生充足的写作时间。教师不能按优生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写作速度快,写作时间短。教师要提前布置作文题目,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选材、搜材,甚至去借鉴。(3)写作前可以给每个学生一颗定心丸,给每个学生一个基础分,如只要学生有交作文,就可得60分,然后再根据学生作文主题思想、语言通顺、结构完整、卷面整洁等方面,以逐项加分,最终在卷面上给每个学生一个加式得总分的形式,作为作文评价的结果。这样既让每个学生都有个保底分以增加他们的自信心,消除写作可能得低分的畏惧心理,同时也能让学生明白此次作文自己在哪方面完成得好,哪方面还需要加强。学生下次作文,就可扬长避短。

当然,欲进先退的策略是以目标指向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当学生跨越了写作初期的心理恐惧,当写作不再是痛苦而是一种乐事,当学生写作有了进步之后,就应该逐渐提高写作要求,让他们的写作水平得到切实的提高。

二、多关注社会生活,少闭门造车

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写作素材也就有多么丰富。可是,学生在写作时,总是在“写什么”方面感到为难。如何做才能让学生“胸中有甲兵,提笔有话说”呢?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多关注校园、家庭和社会生活,从中寻找并积累写作素材。一些活动,是生动难得的课外课程资源,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这些社会课程资源,让学生参与其中,使学生学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生,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学生见多识广,下笔就不难了。在素材积累上,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在课内外多创设“写作事件”,让学生在当下事件中有真实的感受和体验,有表达交流的欲望和冲动。感受是作文的开始,没有真实的感受,就没有主动积极的作文。当写作是学生“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时,就不愁“无米下炊”了。因此,教师应想方设法采取生活再现、表演展示、实物演示、音乐渲染等手段,并用充满情感的教学语言,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所有的学生进入“我要写”的精神状态。笔者也常进行先活动后写作的尝试,通过让学生参加有趣的心理游戏,做手工实践、课本剧表演、参观雕塑展等,让学生先活动体验,后体悟写作,学生写起作文来就得心应手了。《今天我是演员》《身在剧外,心在情中》等,就是学生在参加一次课本剧《一路有爱》表演后的佳作。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到生活中去,在活动中写,不仅可以让学生丰富写作素材,拓宽写作思路,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三、多角度观察,发散性思考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写作亦当如此。写作资源时时处处都有,关键在于教师让学生养成观察、思考和积累素材的习惯。笔者的一个学生是校航模队的,每参加完一次比赛,或成功或失败,不同的体验、感受和收获,都是写作的最佳话题。笔者指导他多角度地思考比赛的过程,让他写系列作文。在笔者的指导下,这位学生先后写了不少的同话题作文。有写记叙文的,如写个人比赛经历与感悟的《一次难忘的航模比赛》《比赛趣事一二三》;有写团队协作的,如《感谢你们,我的战友》;有写教练辛苦付出的,如《了不起的教练》,有写感谢家长支持的,如《我的奖牌有你的一半功劳》等;有写议论文的,如《成功的启示》《小议学会合作》《不可小视的细节》《心理素质在比赛中的重要作用》等;有写说明文的,如《遥控气垫船操作要领》《沙盘模型制作说明》等。多角度思考与切入写作点,让他觉得写作不再是难事。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作文教学案例,学生通过这个案例,也形象地感受到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这个道理,进行平时多留心观察进行发散性思考,善于从生活中取材,不愁没有写作的内容。

总之,积极作文教学重在让学生乐写,在写作中有愉悦、幸福的体验。当师生都能在写作的教与学中体验到幸福与成功的感觉时,我们的作文教学才算是获得了初步的成功。参考文献:

刘金鹤.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J].语文教学参考,2012(03).

作者简介:蔡桂琴,女,1969年8月出生,硕士,就职于厦门市金鸡亭中学,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篇三:高中作文中“写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的实践与体会

高中作文中“写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的实践与体会

作者:李波明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4年第05期

【摘要】 我们在学生的作文中难觅到说真感受、写真体验、有真感悟的作文,体验和感悟对作文很重要,体验让作文更显真实,感悟让作文更有深度,只有写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的文章,才能真正吸引读者。

【关键词】 高中作文 体验感悟 交流合作 评价修改 二次作文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5-028-01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里提出:“我们的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鸣出内心的感受。”这是语文作文的基本原则。近年来的高考作文也体现了这一原则,有的高考作文题目明确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体验”是指对生活、社会的观察、实践、感受,在写作中表现为作者生活经历的再现、情感的宣泄、心灵的触动等。“感悟”是指作者通过对人、事、景、物的抒写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领悟。体验和感悟对作文很重要,体验让作文更显真实,感悟让作文更有深度,只有写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的文章,才能真正吸引读者。

可是在学生的作文中,我们却难觅到说真感受、写真体验、有真感悟的文章。本文谈谈高中作文中“写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的教学实践与体会。一、课前准备

1. 确立主题,关注生活

作文课前,师生共同研讨确定写作主题。主题的确定依照以下原则:一是环境要素,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主题,同时关注周围环境的变化。二是学生的兴趣爱好,要选择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现象。选择好主题之后,采用叙述、提供背景材料或多媒体演示等方式将本次写作的主题提出来。然后将学生按照能力水平分层进行分组,通过小组讨论对主题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确写作的要求和目的,制订出下一步的写作活动计划。

2. 观察体验,感悟积累

为了让学生对所要写作对象有一个更为真实、细致、客观和深刻的了解,教师指导他们可以走进大自然和社会生活进行直接观察,如参观展览会、访问名人学者、游览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进行各种社会调查等;也可以通过书籍、影视、录像等形象直观的媒体方式进行间接观

察,了解国内外大事,开拓知识视野;引导学生围绕写作主题查阅相关的文章,仔细阅读,做好读书笔记,背诵一些精彩的句子和段落。

二、课堂开展

1. 创设情境,交流合作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创设活动情境,开展体验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以身体之,以心验之”,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对体验形成表象记忆,教师组织好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充实材料、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归纳、感悟, 将表象内化为认识, 将“眼中之物”转变为“心中之物”。

2. 指导构思,独立成文

交流合作之后,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启发,如情景描写式开头,大胆写 “我”的所见所思所感所悟,选材恰当贴切,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意犹未尽式结尾等。让学生有意识地进行整体构思,列出写作提纲后再进行片段作文。

3. 民主评价,及时修改

教师先示范修改,教师通阅学生作文后,选择带有普遍性问题的学生习作投影,从选材、立意、结构和语言等几方面着手,教师用红笔示范修改给学生看;然后采取学生自评为主、小组内互评为辅、教师点评引路的方式,找出作文亮点和不足;最后学生结合别人的评价,再审视自己的作文,找出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的地方,用红笔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

三、课后延伸

1. 自我反思,总结提高

修改作文后,让学生自己写评语,针对自己习作中比较满意的地方以及存在的问题,在写作过程中的感受和遇到的困难进行反思和总结。然后请组内其他同学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评价,学生再次阅读自己习作,对作文产生新的认识,教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进行第二次作文,解决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2. 鼓励参赛,推荐发表

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县及各类报纸杂志组织的各类作文比赛,并在平时注意挑选学生优秀习作,推荐到各大报纸、杂志发表,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和兴趣。

总之,经过高中作文中“写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的教学实践,笔者真切地体会到在“体验感悟——交流合作——评价修改——二次作文”这样作文教学模式下,教师受益匪浅,教师作

文教学观念得以转变,作文教学能力得以提升,作文教学效率得以提高;另一方面,学生也收获颇多,学生写作心理发生可喜变化,写作能力得到明显提升,语文成绩得到稳步提高,学生愿意写作了,也热爱写作了。

注:本文是2012年广东省肇庆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高中作文中“写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的研究的研究成果。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2]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3]黄厚江.《作文教学,我们教什么?——关于作文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思考》. 北京.《中学语文教学》.2010.(11).9-11.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