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绿色清明手抄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04:35:11 作文素材
绿色清明手抄报作文素材

篇一:清明节手抄报资料

清明节手抄报资料及内容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公历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踏青

清明之时,正值春回大地,人们乃因利趁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回家时顺手折几枝叶芽初绽的柳枝戴在头上,怡乐融融。也有的人特意于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远足,一抒在严冬以来的郁结心胸,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

清明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古时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扫坟节、植树节、鬼节等。它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并称为中国三大著名“鬼节”。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2006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习俗起源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的正确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 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四月四或五、六日,民俗于此期间扫墓。

由于中国广大地区有在清明之日进行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逐渐演变为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一般为冬至之后106天,寒食节的后一天。扫墓活动在节前后可延续十天左右。 节日习俗 扫墓祭祖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于一诗中描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

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

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俗的一项重要内容。古时妇女平日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的踏青的机会,故妇女们在清明节比男人玩得更开心,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说。 插柳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说法,说明清明折柳在旧时是很普遍的习俗。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么插柳戴柳不仅是时尚的装饰,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

清明节插柳植树的风习,据说是纪念发明各种农业生产工具并曾"尝百草"的神农氏;另一说是介子推死时所抱的柳树后来复活,晋文公赐名为清明柳,并折柳成圈戴在头上,此习俗后传入民间。虽然有着不同的典故源流,但这些风俗仍不离人们对春回大地的喜悦。 清明游乐

清明节除了上述扫墓祭祖、踏青插柳的习俗之外,还有大量纯属游乐的风习,千百年来,倍受人们的喜爱,如延续至今的牵钩、放风筝和荡秋千等,也还有曾盛行一时,惟今已不复见的射柳和蹴鞠。 牵钩

“牵钩”是古称,其实就是现代的拔河运动。据说春秋时,楚国为了进攻吴国,以牵钩这种运动来增强人民的体质。它主要是以一根麻绳,两头分为许多小绳,比赛时,以一面大旗为界,一声令下,双方各自用力拉绳,鼓乐齐鸣,双方助威呐喊,热闹非常。 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

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

1

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古人还认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清嘉录》中说:“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在古人那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荡秋千

秋千最早叫"千秋",相传秋千为春秋时齐桓公从北方民相关禁忌

1、清明祭祀为何说“清明拜山”

此处的清明拜山指的是扫墓的意思,江南及南方诸多墓园在山上,故称为拜山。

北方通称为扫墓或上坟。含义都是一样的,即祭祀逝者的一种活动。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在中国,祭祖是和孝道绑定在一起的。若是不参加祭祖,就是一个不孝顺的人,一个忘记祖先的人。 族山戎所传入,汉以后成为清明及其它如端午节、寒食节等节日的民间游戏。秋千最初是用一根绳子,以手抓绳而荡,后发展成于木架上悬挂两绳,下拴横板而成。 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蹴鞠

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户外活动,像踏青、郊游、荡秋千等等,在祭奠追思的感伤之余,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在这些活动中,“蹴鞠”就是一项十分有趣的活动。蹴鞠,就是现在足球的前身,球皮是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相传蹴鞠早于商代已有,战国时期流入民间,至汉代更成了军中用以练身习武,并列于兵书。

“蹴鞠”就是用脚踢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故都临淄,唐宋时期最为繁荣,经常出现“球终日不坠”,“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的情景,《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情景。杜甫的《清明》诗中写到,“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也说明了当时蹴鞠活动的普及。 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蚕花会

蚕花会 “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最为精彩隆重。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王”之称,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 拔河

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2、清明扫墓的通常程序如何

按照习俗,祭扫的顺序是首先要先扫墓,就是将墓园打扫干净。

其次是祭祀,这一程序很关键,一是寄托哀思,二是与先人相感,因为山有灵而无主,先人有主而无灵,与先人相感可以更好得到山川的灵气。

扫墓时,人们携带供品、财帛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先人墓前,再将财帛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修整坟墓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然后叩头行礼祭拜。

也就是:修正墓地—上香—上供—敬酒—拜祭—放炮-彻供

3、清明节可以在家拜祖先吗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墓地去举行,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不能回乡参加清明拜山活动,那么也可以在家拜祖先。方法是在家里阳台或客厅,朝家乡方向,摆上祭拜用的供品,烧上三支香,鞠躬三次,默念相关词语。然后,再烧财帛。

4、清明节悼念逝者买什么花合适

通常是菊花,因为我国古代把菊花当作寄托之花,有思念和怀念的含义。白色菊花是最适合的,也可以搭配一些绿草,如百合,绿叶,康乃馨等,会更漂亮。 5、扫墓时为何不得嘻笑怒骂

因为墓地是阴灵的安居之所,故不可跨过坟墓及供品,大声喧哗、嘻笑怒骂,污言秽语,乱跑乱碰,随处小便,这样做不单只对自己的先人不尊敬,构成滋扰。 6、清明节穿衣配饰有讲究吗

忌穿到大红大紫的衣服,应穿上素色的服饰。 7、清明节拜祭辈分有讲究吗

当然需要讲究,拜祭要分先后次序。依次为:父亲、母亲、长男、长女、次男、次女……余此类推。拜祭完毕后,祭品让祖先祝福过,众人可食取祭品。最后当然要注意防火安全,待香烛点完后可离开。

2

篇二:清明节手抄报资料

清明节手抄报资料

清明节:

清明节,为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岁时百问》有记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另外,清明节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如今发展成一年中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主要表现形式为祭祖和扫墓。

清明节的传说和由来: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朝,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用“清明”二字庆祝水患已除,天清地明,天下太平。然而这个时候又是春暖花开、春光美景、春色迷人、春意阑珊、阳光灿烂、万物复苏的季节,正适合春游和踏青,于是唐朝的那个时代开始便有了清明时节踏青这个习惯。

由于春回大地、春暖雨多,特别适合农耕,古代农耕时就有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到后来,清明由最开始的只是一个节气,发展成踏青和耕种的大好时节。不过,因为清明节与寒食节日子接近,而寒食节是人们祭祀祖先的日子,后人便把寒食节与清明节合并成一个节日,故清明时节禁烟火,祭祖和扫墓,只吃凉的食物。给清明节增添了许多重要意义和生活情趣。

清明的节目:

清明节扫墓

俗称上坟,是祭祀已逝的亲人和革命先烈的活动。按照旧的清明习俗,人们扫墓时,携带烟酒、糖果、食物(多为主食)、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将纸钱焚化,还为坟墓除去杂草,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清明节踏青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每年阳历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在古时,春游还叫踏青、探春、寻春等。这个时节适合参加体育活动来防止冬季残留的寒气伤身,除了踏青,还有古时候的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

清明节放风筝

许多人喜爱在清明节的时候放风筝。因为人们也会在夜里放风筝,还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一盏盏小灯,被称为“神灯”,特别好看。传说有这样的习俗,把风筝放上天空后剪断牵线,任凭春风把他们吹向各地,可以除病消灾,祈求带来好运。 关于清明的诗词: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关于清明的谚语:

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

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

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

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

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

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

篇三:手抄报 总结

“我们的节日”

------主题手抄报活动总结

(来自:www.Zw2.cn 爱 作文 网)

丰南区实验小学东校区

2012.9.25

手抄报制作活动总结

丰南区实验小学东校区

本学期我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手抄报活动,活动在校领导的经过全校语文老师们的精心组织,悉心指导,耐心辅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学期,我们主要开展了以节日主题,校园安全,文明礼仪,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等为内容的手抄报制作。(展示每个主题手抄报)

制作过程,每月月初,首先由学校统一确定主题,学生围绕主题搜集资料。然后,各班举行以本月手抄报内容为主题的各种活动。让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并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有效筛选。(展示搜集资料场景,交流。

学生确定自己的内容材料以后,开始设计制作。期间教师集中,或个别指导。

我们还进行了手抄报创作评比活动。有校领导,优秀教师组成评委,评出每期最优秀的作品,并对每期手抄报的优秀作品进行了展出。

通过手抄报制作评比活动,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学生们语文素养,丰富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实了大家的课余生活。

清明节手抄报制作活动小结

本次手抄报比赛在同学们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次共收到了70张手抄报,参赛的有三至五年级所有班级,本

着全体参与的原则,各班在初评的基础上上交了部分优秀作品。教导处、大队部联合评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25名,三等奖35名。

本次手抄报主题为“清明节”,各班都高度重视,有些班级还为此召开了主题班会,使同学们充分认识了清明节的相关知识,所以报纸内容丰富。其中有黑白版面手抄报,有由蓝天白云青草等舒缓色彩组成的,给视觉和心灵以美的享受。其中插图也有卡通动画,古典人物像,浪漫剪贴画,色彩缤纷。

另一方面而言,手抄报的不仅仅是排版、形式、色彩等。当然还包括书写。我们的手抄板都是用钢笔一笔一划写出来的,字迹清

晰,版书清秀,给人以舒服的感觉,展示了我校平时的写字教学功底。

尽管各班精心组织,但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如,纸张大小不统一,大大小小,很不美观;有的版面太满,内容太多;有的插图太大,文字少,有种画报的感觉;有的色彩太艳,有种喧宾夺主的感觉。总之,教师要对手抄报制作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知识给予培训讲解,使之既符合要求,又富有创意。

获奖名单(略)

一等奖(10人)

二等奖(25人)

三等奖(35人)

“节能环保 绿色生活”手抄报比赛活动总结

为了响应上级教育部门关于在小学生中广泛开展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教育,我校在进行有关环境保护相关知识教育之后,组织一至

六年级学生利用周六、周日制作“节能环保?绿色生活”主题环保科普手抄报。本次比赛在全体班主任的通力协作下,取得了圆满成功。共评出一、二、三等奖各2名。其中三份作品上交县教体局参评。获奖作品及名单如下:

一等奖:我们共同行动 呵护碧水蓝天

节能环保 绿色生活

二等奖:绿色家园

绿色环保

三等奖:环保世界 绿色生活

节能环保从身边做起

通过环保手抄报的制作,同学们更进一步认识了环境问题,并明确了应该如何参与环境保护,共同营造一个美好环境。

在此次活动中还有以下几方面需要完善:1.教师需要关注学生手抄报的过程,做到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碰到的问题,给以辅导。2.学生的手抄报内容要更丰富、更充实,倡导学生自己动手写小短文,小故事、小对话。3、有些学生制作的手抄报不能做到图文并茂,画画部分很美,但是因为缺少文字内容而整体感觉像是美术作品,还有的作品前半面是文字与图画相加,而后半幅却变成了全是画画,整体版面不协调。4、版面内容与主题不相符。本是“节能环保”的小报,里面却是词语积累、古诗积累之类的内容,造成文不对题。5、部分学生重视程度不够,整整一张纸,既没有写出什么主要内容,也没有像样的画画,完全是交上一张纸应付这次任务。6、三年级以下需要进

行这方面的参观与指导。

中年级段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

——制作手抄报活动小结

(三、四年级)

“五月五,话端午”----- 为进一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了解、认同、喜爱传统节日,结合学校的工作实际,通过“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教育活动,将中华民族的气节教育、节气文化和学校特色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学生对端午节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现将我们年部开展的活动总结如下:

一、感受浓厚的宣传氛围,写说端午

以传统节日端午节为契机,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主题,贯穿在“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之中,通过在端午节前后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的相关风俗,感受买粽子、包粽子、吃粽子、采艾草、祭屈原、观赏赛龙舟等端午传统习俗活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激发对祖国、对民族、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倡导孩子们把在过端午时的所见所闻以及了解到的节日风俗用手抄报的形式展现出来。展示在端午期间积极参与一些公益活动的情景,体现爱广州,爱家园的思想道德。

二、开展“我的端午我做主”手抄报比赛,“品尝粽子”等实践体验活动。

6月7日下午我们让学生把粽子带回学校与同学们分享,以小组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