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唐朝历史典故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04:25:26 作文素材
唐朝历史典故作文素材

篇一:唐朝历史

唐朝历史

唐朝(618—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618年由李渊建立,定都长安(今西安)。627年,李世民登基后开创了“贞观之治”,唐高宗以后,武则天一度迁都洛阳15年以周代唐(690-705年),史称武周,705年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还都长安。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开创了全盛的“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后,国力日趋衰败。907年朱温篡唐,唐朝灭亡。唐朝共历289年,20位皇帝。唐朝声誉远及海外,与南亚、西亚和欧洲国家均有往来。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唐诗、科技、文化艺术极其繁盛,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查看精彩图册

中文名称:唐朝人口数量:8000-9000万(755年)

英文名称: Tang Dynasty

简称: 唐

所属洲: 亚洲

首都: 长安、洛阳

会稽,成都,洛阳,太原主要城市: 等

货币: 开元通宝

政治体制:君主专制政体

国家领袖:李渊,李世民,李隆基等主要民族:汉族、突厥、回纥主要宗教:道教,佛教国土面积:1251万平方千米(669年)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选官制度:科举制监察机构:御史台文化形式:唐诗,壁画,雕塑等房玄龄,李白,安禄山,朱温重要人物: 等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国号“唐”是晋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心地域。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为北周八柱国之一,被封为“唐国公”,其后,爵位传至李渊。李渊,隋朝时行宫居晋阳( 今山西太原)留守,起兵尊隋,每战必克,直入长安,在隋恭帝杨侑禅让帝位后便以“唐”为国号。因国君姓李,故又称李唐,设京师于长安。唐朝是一个强大而繁荣的时代。其鼎盛时期,天宝年间,全国人口达8000万之多。唐朝也是秦汉、隋朝以来,第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1]

唐太宗李世民

唐朝的文化、制度、社会特点几乎全部承袭隋朝,历代史学家常把它和隋朝合并成“隋唐”。唐王李渊于618年6月逼隋恭帝禅位,取代隋朝,建国唐朝,设京师为长安(今陕西西安),唐高宗显庆六年后设东都洛阳,武后光宅元年(684年)改东都为神都并设北都太原,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恢复旧制。

天祐四年(公元907年),朱全忠逼唐哀帝李柷禅位,降为济阴王,改国号“梁”,唐朝灭亡。[1]

唐朝全盛时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也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一。那时的新罗、高句丽、百济、渤海国和日本等周边属国在其政治体制与文化等方面都受到唐朝的很大影响[2]。在唐朝的前半叶,社会经济处于上升阶段,文化先进,是历史上中国向周边国家文化与技术的一个大输出时期,兼容并蓄的社会风气,也给五胡十六国以来进居塞内的各个民族提供一个空前的交流融合环境,在过程中亦从外族文明汲取诸多。唐朝的后半叶,处于中国历史的转型期,土地、盐铁、赋税制度的改革标志着社会的缓慢变化,藩镇割据势力的壮大与周边诸民族国家的形成,对此后近千年的中国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3]。 李氏起源

唐朝皇族出自汉族的名门陇西李氏,陇西李氏又是老子的后代,同时李氏家族也是陇西军事贵族。陇西李氏从

唐朝疆域

秦代开始就是著名的武将军人世家。这个家族涌现过西汉飞将军李广等著名将军。而《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则称唐朝皇族李氏是老子李耳(又名李聃、老聃)的子孙,十六国的西凉开国君主李暠是其远祖。北周时期,奉行关陇集团的本位政策,李氏改成“大野氏”。北周灭亡后,隋文帝恢复其为李氏。[1]

唐朝历史

唐朝建立

隋朝末期,军阀割据,民不聊生,爆发农民起义。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国 大唐高祖李渊

公李渊在晋阳起兵尊隋,每战必克,十一月占领长安,拥立隋炀帝孙子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即隋恭帝。李渊自任大丞相,进封唐王。义宁二年(公元618年)五月,隋恭帝杨侑禅位于李渊,李渊称帝,定国号为“大唐”,隋朝灭亡。降隋恭帝为希国公,闲居长安,次年五月去世。李渊就是唐高祖。改元武德,都城仍定在长安。而后,长子李建成被封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三子李玄霸早夭,四子李元吉为齐王。

唐朝建立后,李渊派李世民征讨四方,剿灭各方群雄(见唐朝统一战争)。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发生玄武门之变,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杀。李渊被迫退位,尊为太上皇。李世民即位,李世民即唐太宗,次年改元贞观(公元627~公元649年)。 [1]

贞观之治

唐太宗即位后,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朝灭亡的原因,非常重视老 昭陵六骏(6张)

百姓的生活;同时,留心吏治,选贤任能,知人善用,从谏如流,重用魏征等诤臣;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并尊重边族风俗,促进了民族关系的融合,稳固边疆,太宗则被四方诸国尊为“天可汗”。在太宗执政的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之下,出现了一个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武功兴盛的治世局面,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唐太宗晚年,为太子的问题而烦恼,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内斗,结果太宗废掉他们二人,最后立第九子晋王李治为太子。唐太宗死后,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唐高宗共在位三十四年(649——683)。高宗在即位之初,继续执行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与李世勣、长孙无忌、褚遂良共同辅政。他们君臣都牢记太宗的遗训遗嘱,奉行不渝太宗训令纳谏、爱民。[1]

永徽之治

唐高宗即位时即对群臣宣布:“事有不便於百姓者,悉宜陈,不尽者更封奏。”并日引刺史入阁,问以百姓疾

唐高宗与武则天乾陵

苦;太宗训令崇俭,高宗即召令:“自京官及外州有献鹰隼及犬马者罪之。”高宗君臣们萧规曹随,照太宗时法令执行,故永徽年间,边陲安定(击败西突厥的进攻,攻灭高句丽、百济、占领了朝鲜半岛的大部分地区),百姓阜安(人口从贞观年间的不满三百万户,增加到380万户),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另外,他在位期间,唐朝的领土最大。[4]

武周时期

武则天(公元624~705年)本名武媚娘,即位后自造“瞾”字,改名武曌,取意;日月当空;并州文水人(今山

武后从行图

西文水县)她的国号为周,她本为太宗才人,后为高宗皇后,是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的母亲。唐高宗多病,武则天长期以皇后身份代他处理朝政,逐渐掌控大权,唐高宗去世后不久,她把持朝政,立太子李显为帝,是为唐中宗。不久又废中宗为庐陵王,改立另一个儿子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平定了徐敬业领导的反叛后,在天授元年(690年),67岁的太后武则天废睿宗僭号称帝,改国号“周”,定都洛阳,史称“武周”,亦称为“南周”(公元690~705年),自称“圣神皇帝”。武后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位女皇帝,尊为武周圣神皇帝。在武周十五年内统治时期,武后为了打击高宗以来的世族权力,所以对以科举进身仕途的官员大力提拔,狄仁杰尤为其中的杰出代表,后来玄宗朝的名臣姚崇、宋璟等人也都是由她一手提拔重用的。她又安排她的侄儿党羽武三思和武承嗣等人担任重要机务。传统史学家对武后批评,如索元礼、来俊臣和周兴等官员在她的鼓励下替她以告密、酷刑等监视群臣。武后又常绕过门下省,中书省直接对官员发号施令,开了破坏官吏制度的

先例。武周时期的佛寺兴建频繁,使用年号证圣、大足等;这与李氏皇族推崇道教和如贞观、永徽、景云、开元等年号相对。705年去世时发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享年82岁,葬于乾陵。由于谥号中的“则天”二字,所以近代以来一些学者称其为“武则天”,但这是一个不严谨的称号。

韦后当权

武则天去世后,神龙元年(705年),敬珲和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拥立中宗李显复位,恢复了唐朝的政权。李旦被立为相王。中宗却一直受到韦皇后、女儿安乐公主和武后的旧有党羽武三思等人的影响,张柬之和敬珲等人全部被流放或诛杀。韦皇后有意成为第二个武后,安乐公主则曾要求被立为皇太女。在景龙四年(710

年)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合谋毒杀中宗,韦皇后立温王李重茂为帝,是为少帝(也称唐殇帝),并欲加害相王李旦。李旦之子,当时是临淄王的李隆基在姑母太平公主协助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皇后、安乐公主及武氏残余势力,拥立李旦复位。

开元盛世

后来睿宗妹太平公主与李隆基发生权力之争。延和元年(公元712年),睿宗让位于太子李隆基,李隆基即唐玄宗,又称唐明皇。713年,唐玄宗将太平公主赐死,党羽或杀或逐,结束了这段史称“韦后之乱”的混乱政局。同年改元开元。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迅速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这一时期被认为是继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时期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二次鼎盛局面,是唐朝的全盛时期,首都长安城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过百万的大城市。[4]

安史之乱

唐玄宗改元天宝后,志得意满,决意放纵享乐,从此不问国事。在纳杨玉环为贵妃后,更加沉溺酒色。唐玄宗任用有“口蜜腹剑”恶名的李林甫为宰相长达十八年,使得朝政败坏。

唐玄宗

李林甫死后又以杨国忠为相,此时期又开始出现了宦官干政的局面,高力士的权势炙手可热。唐玄宗好大喜功,为此边境将领经常挑起对异族的战事,以邀战功。又由于当时兵制由府兵制改为募兵制,使得节度使与军镇上的士兵结合在一起,就出现了边将专军的局面。其中以胡人安禄山最著。安禄山掌握重兵,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趁唐朝政治腐败、军事空虚之机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很快就攻陷了首都长安,史称“安史之乱”。唐玄宗吓得逃到成都,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是为唐肃宗,唐玄宗为太上皇。安禄山则自称大燕皇帝,年号圣武。经过8年时间这场叛乱才被平定。

安史之乱使得唐朝元气大伤,从此由盛转衰。此时均田制已经逐步瓦解,土地兼并现象日趋严重,租庸调制也无法实行。藩镇割据的形势已经形成。

唐代宗时,刘晏改革盐法,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唐德宗任用杨炎为宰相,于建中元年(780年)开始实行两税法,一年分夏、秋两季依土地征税。唐德宗还力图平藩,但是引起朱滔、李希烈、朱泚叛乱。结果发生奉天之难。战争持续了5年,最后虽然朱泚和李希烈等败死,但是唐朝却与其余藩镇妥协,条件是取消王号,朝廷承认他们在当地的统治权。从此割据局面进一步深化。[1]

元和中兴

自此以后,唐朝有吐蕃、回纥、南诏等外患,内有宦官掌权,禁军兵权甚至皇帝的拥立都由宦官决定。节度使对地方有独立于中央的管理权。唐德宗死后,经过了顺宗的过渡阶段,然后由永贞内禅而受宦官支持的唐宪宗登基,宪宗即位以后,经常阅读历朝实录,每读到贞观、开元故事,他就仰慕不已。宪宗以祖上圣明之君为榜样,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比较注重发挥群臣的作用,敢于任用能臣为宰相,他在延英殿与宰相议事,都是很晚才退朝。宪宗在位15年间,勤勉政事,君臣同心同德,从而取得了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并重振中央政府的威望,成就了唐朝的中兴气象。长期以来,唐朝皇帝得到评价较高的有三人:唐太宗、唐玄宗、唐宪宗。宪宗没有能够像太宗和玄宗那样开创一个辉煌盛世,却能够和他们并驾齐驱、相提并论,这也正说明了他的不同寻常。宪宗的政绩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政治上有所改革,二是暂时平定了割据藩镇,使安史之乱后的唐朝一度获得再次统一。史称“元和中兴”。[1]

会昌中兴

宪宗末年,以牛僧孺和李德裕为首的大臣之间的朋党之争亦越演越烈,使宦官更加得势。牛党、李党相继执政,史称“牛李党争”。

唐文宗在太和九年(835年)与李训和郑注等发动甘露之变,密谋诛杀宦官失败[5]。甘露之变而后,宦官团结一致;群臣唯有借藩镇兵力对抗宦官权力,埋下晚唐时藩镇和宦官直接冲突的种子。

文宗死后,唐武宗继位,建元会昌。武宗在宦官仇士良的拥立下,经过派系斗争而继位。武宗重用李党首领李德裕,削减仇士良的权力。李德裕在执政期间,中书省的职能作用发挥较好,因而宦官的势力被削弱了。对于宦官也有诸多不满的唐武宗,没有像唐文宗那样,采取极端措施来进行解决。而是吸取唐文宗失败的教训,改用阳为尊祟,实则逐渐冷淡的手段。

在会昌二年四月,大宦官头子仇士良见武宗日益亲重李德裕,害怕宦官失去权势,便散布流言蜚语,称宰相与度支商定,要削减禁军衣粮和马草料等费用,欲以此激怒禁军闹事。李德裕闻讯后立即向武宗面奏此事。武宗

很愤慨,唐武宗拿出了君主的作派,遣中使到神策左、右军去宜布御旨:“此事纯系谣传,一切都是朕的安排,无关宰相之事,尔等不得信口雌黄。”将士们被震慑住了。

仇士良的阴谋被揭穿以后,只好惶恐地向武宗谢罪。在仇士良的阴谋被挫败后,唐武宗没有乘势对他采取进一步的行动,而是将他提升为观军容使,以领神策左、右二军。名义上得到了升迁,实则却被剥夺了对禁军的控制权。仇士良明白唐武宗对他的态度,知道自己的处境不妙,以退为进,以身体有疾提出了辞职。唐武宗顺水推舟,同意了他的辞呈,将他改任为内侍监。内侍监没做多久,基于大势已去,无东山再起的希望,仇士良被迫致仕。唐武宗对外击溃回鹘乌介可汗及其部众,对内平定泽潞镇叛乱。在位时期藩镇降服。武宗一连串振兴朝廷的政绩,史称会昌中兴。武宗重视道教,禁止道教以外的佛教、景教等。故在佛教史上列为三武灭佛的其中一位称号武字的君主。又称为会昌灭佛。 [5]

宣宗之治

唐武宗死去后,唐宣宗在宦官的协助之下继位。未即位前的宣宗表面上是容易被宦官利用的君主。但即位以后励精图治。一改唐武宗的封杀佛教政策,再次尊崇佛教。唐宣宗时期沙州人张议潮领导沙州等地人民 摆脱吐蕃贵族统治的首领,驱逐了河西地区的吐蕃守将,使瓜、沙等十一州又重新回归唐朝。咸通七年(866年)二月,张议潮表奏朝廷,已令回鹘首领仆固俊克复西州、北庭、轮台、清镇等城。同年十月,又令仆固俊与吐蕃大将尚恐热交战,大败吐蕃军,并斩杀尚恐热,传首京师。吐蕃余众逃奔秦州,途中遭尚延心袭击,再败,奏迁于岭南。吐蕃遂衰亡。河西肃清,使唐廷无西顾之忧。[1]

唐朝灭亡

宣宗之后,唐懿宗与唐僖宗是著名的无能昏君,使唐朝一直走下坡。唐朝后期,战争不断,经济政治衰退,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爆发农民起义,经过黄巢的打击,唐朝统治名存实亡。经过黄巢起义后,把唐朝的基础打破。而宦官所管理的禁军也损失过重,所以宰相与宦官争权不断。黄巢起义后,唐僖宗在唐末的动乱中死去,

唐末农民战争图

由弟唐昭宗继位。898年,发生了神策军中尉刘季述等人的政变,昭宗被软禁,太子李裕开始监国,同一天宦官假传圣旨,说昭宗已自称太上皇,并令皇太子即位,年号光化。到了天复元年(901)年,宰相崔胤联合禁军将领孙德昭打败了刘季述,迎昭宗复位,李裕复降德王。而朱温与李克用成为唐末的风云人物,在朝廷各树党派,在朱温的支持下,宰相派胜利,朱温入宫尽诛宦官。天祐元年(904年),朱温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之后不久将唐昭宗杀害。天祐二年(905年),朱全忠大肆贬逐朝官,并将三十余位朝臣杀死于白马驿,投尸于河,史称白马驿之祸。天祐四年(907年),朱全忠逼唐哀帝李祝禅位,改国号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定都于开封。唐朝灭亡,立国共290年。

唐朝灭亡后,五代的李存勖所建的后唐和十国的南唐都自称是唐朝的承继者而用“唐”作为国号。事实上他们的皇帝与唐朝的皇帝并无血缘关系。[6]

对外战争

与突厥之战

唐与突厥的战争(620年-657年)是7世纪中国唐朝建立初期同突厥两个汗国东突厥和西突厥进行的一系列战争。其中主要的战役和事件有五陇阪之战(624年)、泾阳之战和渭水之盟(626年)、定襄之战(639年)、阴山之战(640年)、庭州之战(651年)、唐灭西突厥之战(657年)等。战争期间,唐朝由开始的安抚和防御转为进攻,加之突厥内部的分裂和内乱。[7]

突厥

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唐军降服东突厥,突利可汗投降,颉利可汗被俘,东突厥汗国覆亡。大量突厥人迁到长安,各游牧民族尊唐太宗为“天可汗”。东突厥的灭亡与归顺震动了西突

唐朝历史典故

厥与西域各国,一些西域小国纷纷改投唐代门庭。

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西突厥在唐军数次打击下覆亡,唐朝在原东、西突厥领地分别设立都督府和都护府。西域至此成为唐朝廷的势力范围,期间唐军与当时的另一大帝国阿拉伯帝国的开始交往。不过随着时间转移,到了八世纪中叶以后,唐朝安史之乱的暴发无力顾及中亚地区,唐朝势力也基本退出了中亚沙漠地区。 与西域之战

唐太宗征服东突厥汗国之后,开始对西域的西突厥以及一些松散结盟的绿洲城邦国家施加军事压力,其主要针对西突厥,以恢复两汉以来对西域的统治。[4]在632年有一件事,造成唐和高昌之间的关系恶化。焉耆原本有通过穿越沙漠,直接与中原接触的道路,后来被封闭。迫使焉耆使者经高昌入中原,这样做显然有助于高昌的利益。632年,焉耆国王龙突骑支请求重新开放沙漠道路,[4],唐太宗同意,导致高昌的不满,高昌袭击抢劫焉耆的使团和商队。[4]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太宗派大将侯君集灭亡高昌,由此建立了中原王朝首次在该地区的永久性军事和政治机构西州和安西都护府。[4]

由于焉耆王龙突骑支的女儿是西突厥将军阿史那屈利的兄弟的妻子,作为回应,龙突骑支开始倒向西突厥和减少对唐朝的朝贡,[8]于是疏远了唐朝。在贞观十八年(644年),西突厥的盟友焉耆攻打高昌,唐朝在高昌的守将安西都护郭孝恪反击,并占领焉耆,俘虏国王龙突骑支,但后来焉耆再次脱离唐朝。[8]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朝的突厥族将军阿史那社尔攻打焉耆和龟兹,征服两国。然后疏勒和于阗归附唐朝,使唐朝完全控制了西域,直到唐太宗的儿子唐高宗统治期间(670年),被吐蕃占领。之後,西域时得时失,武则天时被彻底收回,直到唐德宗时唐朝丧失西域。[4]

与薛延陀战

贞观前期,唐朝曾与薛延陀结盟,对付强大的东突厥汗国,630年唐击灭东突厥。东突厥失败后,薛延陀的真珠可汗夷男接管了东突厥的故土。薛延陀臣服于唐,暗中在扩大自己的力量。639年,唐太宗试图恢复东突厥,拥立俟力苾可汗阿史那思摩,以抗衡薛延陀的崛起,薛延陀与新恢复的东突厥进行多次战争,以防止唐朝的抗衡。为了避免薛延陀打败东突厥,唐将李世勣在641年战胜薛延陀。

但是644年,趁唐太宗征讨高句丽的机会,薛延陀部队发起新一轮攻势,击败东突厥,迫使阿史那思摩逃回中原。随后,高句丽寻求薛延陀得援助,但夷男希望避免与唐朝直接战斗。645年,夷男死后,他的儿子多弥可汗拔灼开始和唐朝大军作战。646年,唐军反击并打败拔灼后,薛延陀的附庸回纥出兵,将他杀死。拔灼的堂兄伊特勿失可汗咄摩支向唐军投降,薛延陀灭亡。[9]

与百济之战

唐灭百济之战,是660年发生在百济和唐朝、新罗之间的战争。原因是百济联合高句丽,阻碍新罗和唐朝交通与进贡事宜。唐高宗屡次下诏威吓百济无果,在新罗的一再请求下,唐朝派左武卫大将军蘇定方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帅左骁卫将军刘伯英等水陆十万讨伐百济。新罗武烈王金春秋为嵎夷道行军总管,蘇定方率兵从成山渡海,百济据守熊津江口拒敌。苏定方进击,百济军队死数千人。苏定方水陆并进,直取其都城泗沘。城外二十馀里,百济倾国来战,唐军大胜,杀百济军一万馀人,唐军入泗沘外郭。同时,新罗大将金庾信在黄山大胜百济大将阶伯,百济义慈王及太子扶余隆逃入北境,苏定方进围泗沘城;义慈次子扶余泰自立为王,帅众固守。扶余隆子扶余文思说:“王与太子皆在,而叔遽拥兵自王,借使能却唐兵,我父子必不全矣。”率领左右逾城降唐,许多百姓也跟从,扶余泰不能制止。苏定方命军士登城立旗帜,扶余泰窘迫,开门降唐。於是扶余义慈、扶余隆及诸城主都投降了。[10]

讨伐高句丽

隋朝攻打高句丽惨败后,国内发生民变而灭亡。高句丽对于继起的中国王朝唐朝仍然敌视。 631年,高句丽开始在辽东建千里长城以防止唐朝的进攻,并与突厥联盟。而唐朝第二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则以高句丽据有的“辽东”(当时的“辽东”的概念略同于汉朝四郡的范围,即中国东北辽河以东地区以及朝鲜半岛的北部)为“旧中国之有”,而今“九瀛大定,唯此一隅”,决心将对高句丽的征伐作为中国统一战争的最后部分,但是唐对高句丽的进攻起初很不成功,在无数次的战役中失守战略要点。在击败高句丽的盟友突厥后,唐与新罗联盟。[11] 666年,渊盖苏文去世,高句丽内乱,渊盖苏文的三个儿子发生争斗,长子渊男生代为莫离支,到前方视察军情备战。让两个弟弟渊男建和渊男产留守平壤。渊男建和渊男产趁大哥不在诬陷他叛逃到唐,并逼高句丽宝藏王通缉渊男生。渊男生走头无路,只好投靠唐朝。唐朝派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辽东安抚大使,率兵8万援救渊男生。右金吾卫将军庞同善、营州都督高侃为辽东道行军总管,左武卫将军薛仁贵、左监门卫将军李谨行为后援。渊男生投靠唐朝后得到唐重用被授予平壤道行军大总管之职。渊男生率领唐朝军队攻打高句丽,以期望能夺回大权。许多高句丽护城将领见到渊男生纷纷放弃抵抗。 十二月十八,以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兼安抚大使,以司列少常伯郝处俊副之,与契苾何力、庞同善率兵15万兵力以击高句丽,李勣在推进途中遇到极其顽强的抵抗,推进受到限制,但仍然攻下高句丽新城,由于新城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新城的失守对于高句丽西线战线来讲是毁灭性的打击;后薛仁贵以策略拿下南苏、木底、苍岩三城,与领路的渊男生顺利在鸭绿江附近集合;李勣等攻取扶余城后,又攻下大行城。经过了漫长的冬天,668年春夏,各路唐朝兵力在鸭绿江边会师。高句丽

篇二:唐朝历史

藩镇割据与中晚唐财政问题

大纲

一、藩镇割据与唐朝廷的反割据

1.唐德宗时代的“四镇之乱”

2.唐宪宗削平藩镇之政

二、唐朝应对财政危机的努力

1.唐前期的均田制与租庸调制

2.刘晏的理财方略

3.杨炎与两税法

知识点汇总

原理和观点

K01: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集权体制与藩镇割据事实之间的深刻矛盾,中央与地方的不一致性直接威胁了中央政权的稳定

K02:藩镇割据带来了中央的财政危机,先前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为继,刘晏和杨炎的财政改革虽然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却埋下了社会隐患

正文

一、藩镇割据与唐朝廷的反割据

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初,唐朝中央禁军全军覆没,安史之乱是在西北藩镇的进剿与东北藩镇诸将的投降下平定的。所以安史之乱后,内调的西北诸将与投降的安史诸将在其实际控制区形成林林总总的藩镇。安史之乱中,唐玄宗曾下令内地“分命节帅以扼要冲”,这些新任的节度使在战后并未撤除,也形成一批新的藩镇。原本在各个州、县之上设立采访使,对当地行使监察,在安史之乱中采访使改为观察处置使,成为州的上级行政机构,常以节度使充任。这样,原本设于边地的节度使经过安史之乱后便遍布全国了,他们中大者连州数十,小者也统州三四,且军政合一,成为朝廷与州县之间的一级行政机构。

在诸多藩镇中,对唐朝政局影响最大的是河北藩镇。安史之乱后期为加速史朝义部众的崩溃,唐朝承认降将薛嵩、张志忠、田承嗣、李怀仙在河北的政治军事利益。以薛嵩为相卫节度使;李宝臣(张志忠改名)为成德节度使;田承嗣为魏博都防御使,后升为节度使;李怀仙为幽州、卢龙节度使。

这些藩镇拥兵自重,赋税不入朝廷,节度使父子相继或由藩镇内部产生,朝廷只能事后追认。唐代宗大历十年(公元775年),田承嗣兼并相卫地区,同属于河北地区的成德、淄青二镇请求朝廷讨伐。唐代宗虽命诸道节度使进讨,但被田承嗣上表归顺朝廷的表面现象所迷惑,田承嗣乘机挑拨进讨诸道节度使,使此次军事行动无果而终。此后田承嗣干涉汴宋留后的继承,代宗复命征讨田承嗣,但诸道相互观望,朝廷也无可奈何。

1.唐德宗时代的“四镇之乱”

面对节度使的骄横,朝廷显示了其软弱性,具体体现在唐德宗时代的“四镇之乱”。唐德宗继位后,决定改变代宗对藩镇的姑息政策。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正月,成德节度使李宝臣病逝,其子李惟岳自为留后,唐德宗不予承认,于是成德、淄青、魏博、山南东道连兵与朝廷较量,史称“四镇之乱”。

唐德宗从长安抽调万余人,又调集朔方、关中、太原,蜀汉、江、淮、闽、越诸道,集合全国兵马进剿四镇。成德、山南东道接连收复,淄青、魏博也被打败,但随后朝廷三分成德的政策推出后,诸藩节度使对此产生了兔死狐悲之念,于是幽州留后朱滔、成德兵马使王武俊转而叛唐援助魏博、淄青两镇,新四镇结盟,节度使称王。随后,已经攻占山南东道的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对朝廷另派节度使接管不满,于是叛唐自称楚帝。唐德宗急调泾原(今甘肃泾川、固原一带)诸道兵以救援襄城,结果途径长安时兵变,推前任泾原节度使朱泚为主,称“大秦皇帝”。唐德宗逃往奉天(今陕西乾县),史称“泾原之变”。在平叛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击退朱泚,解围奉天,但受到宰相卢杞、宦官翟文秀等压制,转而叛唐与朱泚连兵。

由讨伐河北四镇之乱,接连引出淮西、泾原、朔方的更大兵祸,表现出唐朝中央集权体制与藩镇割据事实之间的深刻矛盾。唐朝的政治体系、财政体系、官员任免体系均是建立在中央对地方的掌控之上,现在中央与地方之间丧失了一致性,各地有各地的利益,在军事行动中更加明显,各道出兵与否与各镇利益直接相关。贞元二年(公元786年)李希烈死,这场大纷乱才宣告结束,除河北、山东外,河南的割据之势也成了气候,唐德宗的削藩政策彻底失败。

德宗末年、宪宗初年,“天下方镇四十八”,凤翔、鄜坊、邠宁、振武、泾原、银夏、灵盐、河东、易定、魏博、镇冀、范阳、沧景、淮西、淄青等十五道七十一州不申户口,几乎是全国藩镇的一半。

2.唐宪宗削平藩镇之政

唐宪宗继位后,先平定夏绥、剑南西川和镇海浙西三镇的叛乱,随后讨伐成德未能取胜。元和七年(公元812年),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归附唐朝。元和九年(公元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自领军务,四出焚掠。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唐宪宗下令讨伐吴元济。在讨伐吴元济之初,发生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暗杀朝廷主战的宰相武元衡一事,朝廷误以为是成德节度使王承宗指使,于是发兵征讨成德。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唐宪宗停止对成德用兵,决定先取淮西,宰相裴度亲临前线督战。唐将李愬将精骑九千分为前、中、后三军,自将中军,乘雪夜奇袭蔡州,擒吴元济,平定淮西,朝廷的声望也达到顶点。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唐朝平定淄青,杀李师道及其二子。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成德节度使王承宗逝世,其弟王承元归顺朝廷。至此,曾经跋扈一时的河南、河北三十余州的诸藩镇,尽遵朝廷约束。

唐穆宗为进一步控制藩镇,下令天下军镇每年裁减百分之八的兵员,试图温和地解决藩镇问题,却引发了各镇的不满,率先发难的仍是河北三镇。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卢龙军发生叛乱,囚禁朝廷所委任的节度使张弘靖,推选朱克融为留后。之后,成德都知兵马使王庭凑杀节度使田弘正,自为留后。朝廷诏魏博、横海、昭义、河东、义武诸军出兵临成德境。王庭凑败深州诸道行营节度使杜叔良,围困深州。朝廷为专讨王庭凑,不得已承认朱克融为平卢节度使。长庆二年(公元822年),魏博也发生兵变,牙将史宪诚杀节度使田布,自为留后,朝廷即以其为魏博节度使。随后,朝廷对深州之围终无良策,被迫任命王庭凑为成德节度使,军中将士官爵皆复其旧。这样三镇兵变,自立节帅,均得到了朝廷承认。此风一开,各镇纷纷以“河北故事”作比,仿效自立节帅。唐朝对藩镇的控制更加虚弱。

唐僖宗后,各藩镇更开始了彼此间的兼并战争,黄巢起义中所出现的新的割据势力,也被唐朝授予节度使。唐末藩镇间的攻伐战争,最后演变成五代十国之局。

二、唐朝应对财政危机的努力

1.唐前期的均田制与租庸调制

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四月,下令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田令规定:丁男(21-59岁)和18岁以上的中男(18-20岁),各自接受口分田80亩,

永业田20亩。老男(60岁以上)、废疾人、笃疾人口分田40亩;寡、妻、妾口分田30亩,如作户主,受永业田20亩。田令还规定,农民原有的土地属于已受土地之列,因此均田制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地进行了限制。

此外,唐朝土地制度中有宽乡和狭乡之分。宽乡地多人稀,狭乡则地少人稠,因此狭乡的口分田十分紧张。田令规定,狭乡的口分田减半给授,或者准许狭乡人在宽乡遥受土地。明令禁止土地买卖,但庶人身死家贫无以供葬,准许出卖永业田;从狭乡迁到宽乡,或卖地以建住宅、邸店、碾硙的,准许出卖口分田。已卖田者,不准再申请授田。买入的田地不能超过应受田限额。狭乡人买田,可依照宽乡的限额。

唐朝的赋役之制有四类:租、调、役、杂徭。赋役令规定:课户每丁缴纳粟二石。其调随乡土所产绫绢絁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缴纳绫绢絁者绵三两,或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二十日,有闰之年加二日),无事则收其庸,每日三尺(布加五分之一)。有事而加役者,旬有五日(十五日)免其调,三旬(三十日)则租调俱免。正役、加役一起不得超过五十日。这就是通常所称的租庸调法。杂徭不是唐代赋役的重要部分,由地方官府征发丁男、中男,不超过三十九天,超时折免其他赋役。赋役令还规定了依灾害轻重减免租庸调。

较之隋朝,唐朝前期的赋役令规定了役期的最高限度,以及输庸代役的办法,这使农民有更多时间从事生产,同时也减弱了对朝廷的人身依附关系。

均田制授田的前提是朝廷必须控制着大量闲置的土地,隋末战争中人口流亡严重,唐初朝廷因而控制许多无主荒地,可以推行均田制。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人口迅速增长,加之永业田归私人所有,朝廷可控的公田越来越少,日益枯竭,逐渐失去了继续推行均田制的基础。另一方面,早在唐太宗贞观年间,赋役令中减免租庸调的规定便已成空文。唐高宗、武则天时期,朝廷的赋役日趋苛重,均田农民无力承受而破产。宰相狄仁杰上疏指出当日民众的负担:“家道悉破,或至逃亡,剔屋卖田,人不为售,内顾生计,四壁皆空。”与此同时,王公、百官、富豪及寺院则大肆兼并,他们不惧章程,恣行吞并,违法买卖口分田、永业田,争置庄田,致令百姓无处安置。日益激烈的土地兼并也加速了均田制的破坏。

在唐前期,租庸调制是朝廷的主要税源,均田制的破坏意味着课户愈益减少,朝廷财赋收入来源日蹙。为了保证财政收入,唐朝采用“摊逃”的办法,将逃亡者所应担负的租调由未逃亡者分摊征课,结果引起更多的逃亡。为了缓解这种状

况,唐玄宗命令宇文融括户,试图用检括逃户和登记外田的办法来增加赋税,扩大徭役的征发。这些措施既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自然也无法维系均田制下的社会生产和租庸调制下的财赋征收的稳定性。

安史之乱后,均田制名存实亡,以之为前提的租庸调制也无法实行。藩镇割据,唐中央政府直接控制的区域大大缩小,造成财政匮乏,财政问题关系到唐朝廷的存亡。

2.刘晏的理财方略

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盐铁使第五琦建议在产盐区设置盐院,统购盐,并在各州县设置盐官,实行专卖,把每斗盐价由10文提高到110文。乾元三年(公元760年),刘晏兼任盐铁使,对财赋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整顿:撤消非产盐区州县盐官,仅在产盐区设置盐官,将收购的盐,加价转卖给商人,任由他们运到各地出售。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设置十三巡院缉私,并推销官盐;

第二,禁止各道征取通过税,便利盐的转运,保持盐价的平稳;

第三,在距产盐区较远之地设常平盐,稳定市场秩序,增加政府财赋; 第四,规定盐商可以纳绢以代盐利,可为军队准备衣料。

刘晏改革盐法后,唐政府的盐利岁入60万贯,到代宗大历末年(公元779年),增加到600万贯。

刘晏另外对粮法也进行了改革。此前,第五琦奏请“每州置常平仓及库使,自商量置本钱,随当处米物时价,贱则加价收籴,贵则减价粜卖”。两年后正式设置常平使,由刘晏及第五琦分领天下常平业务,后由刘晏独掌。刘晏下令在各州常平仓保持三百万斛的存粮,并在诸道设巡院,各置知院官负责。既维持了粮价的稳定,也让朝廷获利。

3.杨炎与两税法

为了缓解财政危机,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宰相杨炎奏行两税法,代替租庸调制。其具体内容是:

第一,量出以制入。朝廷根据财政支出定出总税额,这个总税额是以大历年中各项税额总合最多的一年为准制定出的。各州县依据旧征税数确定税额,向本地人户征收;

第二,无论主户、客户(即逃户)一律编入现居州县的户籍;

篇三:唐朝重要历史人物

唐朝重要历史人物:

李世民: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

武后四子:长子李弘,次子李贤,三子李显(哲),四子李旦。 代宗:不哑不聋,不做家翁 升平公主郭暧《打金枝》 白居易生于公元772年,病死于846年

唐懿宗:骄奢淫逸 ,不思进取,宠信宦官,迎奉佛骨,面对内忧不知其危,遭遇外患不觉其难,把宣宗在位期间重新点燃起来的一点希望之光彻底熄灭了。

唐昭宗.一个聪明而又有才能的年轻人,他充分了解阻碍恢复唐朝力量和权威的形势,并发誓自己要复兴王朝。但是唐朝已经积弱难返,回天无力。这种境况恰恰是昭宗的哥哥僖宗(公元873-888年在位)造成的。

唐宪宗 贬谪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 白居易(772年~846年?) 唐朝皇帝列表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