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小说玛格丽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04:23:38 体裁作文
小说玛格丽特体裁作文

篇一:玛格丽特

玛格丽特·劳伦斯 玛格丽特·劳伦斯(1926—1987)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加拿大文学复兴时期举足轻重的作家之一,一生著作甚丰,作品包括小说、杂文和儿童故事。玛格丽特·劳伦斯在马那瓦卡系列小说中 ,运用独特的女性写作方式 ,刻画出一群执著探求存在意义及自我价值的女性形象 ,并以此来挑战以男性视角为中心的文学传统。凸现了劳伦斯为阐述女性在父权制的话语中“言说生命真相”而作出的抗争所采取的写作策略。

创作历程 她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一是以她在非洲的生活经历为创作素材的时期,另一是以她虚构的加拿大西部草原小镇马纳瓦卡为创作背景的时期。 历程一:加拿大之旅

在加拿大,玛格丽特精心建造的马纳瓦卡小镇就像福克纳笔下的约克纳帕塔法县一样,在文学殿堂中熠熠生辉,行人不由得驻足凝望。 玛格丽特·劳伦斯婚前名叫琼·玛格丽特·威米斯,1926年出生于加拿大曼尼托巴的草原小镇尼帕瓦,是苏格兰—爱尔兰后裔,幼年双亲俱逝,后被姨妈收养。玛格丽特年纪很小便崭露写作的天赋,中学时就有作品散见校报报端。她十八岁离开家乡到现在的温尼伯格联合学院读书,毕业后受聘为《温尼伯格城市报》的记者。1947年与水力工程师约翰·劳伦斯喜结连理,育有一子一女。 1950年因约翰的工作需要,玛格丽特举家迁往英国,后至索马里,1952年又搬迁到加纳,在那儿前后共生活了五年,1957年后回到加拿大温哥华。

历程二:非洲之旅

非洲的经历为玛格丽特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贫穷树》(1954)是她收集并翻译的索马里诗歌和民间故事集,游记《先知的驮铃》(1963)取材于她在东非的所见所闻,第一部长篇小说《约旦河此岸》(1960)和短篇小说集《驯服明天者》(1963)写的是加纳的成长及其为争取生存、自由和独立而斗争的情形。自此,争取生存、自由和独立的主旋律便经久不衰地回响在她的每一部小说中。 1962年玛格丽特与丈夫分手后,携两个孩子再度移居英国白金汉郡。在那儿,她完成了四部以虚构的加拿大西部草原小镇马纳瓦卡为背景的小说,即《石头天使》(1964)、《上帝的玩笑》(1966)、《火中人》(1969)和短篇小说集《屋中的小鸟》(1970)。其实,1957年玛格丽特从非洲回到温哥华之后,便开始了《石头天使》的写作。1964年小说一经出版就赢得评论界如潮的好评,从而奠定玛格丽特在加拿大文坛的重要地位。在这部小说中,玛格丽特用充满同情的笔触记下了九十高龄的老妇哈格·希普利来日无多的回忆,揭示了一个妇女认识自我的漫长历程。

哈格总在问:“人怎样可以了解别人?”而玛格丽特正是想通过这个问题回答“人怎样才能了解自己?”。哈格活了大半辈子,终于看清自己与儿子们的关系,这时她才开始真正了解自我,并接受自己在生活中所扮演的种种角色(而这些角色正是她以前所逃避的)。1966年问世的《上帝的玩笑》讲述的是三十四岁的单身小学教师雷切尔·卡梅隆困在自我的牢笼中的故事,荣膺1967年的加拿大总督文学奖,并被改编成电影《雷切尔,雷切尔》。雷切尔一直认认真真地扮演着循规蹈矩的乖巧女儿形象,陪伴着母亲,直到她与一个有妇之夫有过性关系,并疑心怀上他的孩子时,才发现她无法接受家乡小镇马纳瓦卡压抑、窒息的氛围。故事的最后她琢磨着离开马纳瓦卡到温哥华去,说不定繁华的大城市不会那样的压抑。1969年出版的《火中人》似乎是《上帝的玩笑》的续篇,作者试图通过生活在温哥华的主人公斯坦希——雷切尔的姐姐,回答雷切尔的疑问。这个有着四个孩子的家庭妇女整天围着丈夫孩子转,根本没有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写作,她显然在为此苦恼不堪,甚至尝试着背离家庭。看来,雷切尔想通过逃往大城市来摆脱那些令她窒息的烦恼显然此路不通,那么这些女子可以逃往何处呢?1970年出版的《屋中的小鸟》,收集了玛格丽特的八个短篇小说,主要讲述的是温内莎·麦克劳德成长的烦恼和快乐。 1973年玛格丽特返回家乡,居住在安大略的雷克菲尔德。1974年她完成了马纳瓦卡系列的大结局《占卜者》。此书发表后,玛格丽特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她希望读者能将这五部小说当成一部来读。她的用意不难揣摩:在这部小说中,虽然马纳瓦卡的模样依旧,前面几位女主人公因性别差异带来的压抑和困惑依旧,生活的不完满也依旧,但是她们对在恶劣的现实中如何不迷失自我、人生意义何在的追问在这儿却似乎有了一个答案。此后,玛格丽特虽然出版了四部儿童故事和一些评论文章,但是她却再也没有涉足长篇小说的领地。她把主要的注意力投向了社会活动之中,投向了促进和平、妇女平等和保护环境等她所热衷的事业之中。1987年1月5日玛格丽特悄然与世长辞,时年六十一岁。

社会评价

玛格丽特·劳伦斯是加拿大当代最负盛名的女作家之一。她创作的长篇小说"玛纳瓦卡"系列为她赢得了世界性声誉。她在每一部小说中都塑造了一位具有勇气和韧性,为争取独立价值而坚决斗争的女性形像,她们执著探索存在的意义,不断地以自己的行为改变着社会舆论标准,表现了作者对生存与女性独立主体的关注。玛纳瓦卡系列女性形像所蕴涵的人性的辉煌,无疑对传统文学作品中对女性的模式化刻画提出了挑战。

她的写作特点

玛格丽特·劳伦斯在马那瓦卡系列小说中 ,运用独特的女性写作方式 ,刻画出一群执著探求存在意义及自我价值的女性形象 ,并以此来挑战以男性视角为中心的文学传统。凸现了劳伦斯为阐述女性在父权制的话语中“言说生命真相”而作出的抗争所采取的写作策略

篇二:解析玛格丽特

解析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女性主义观点及在其著作《飘》中的表现

⊙江

凌[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江西

景德镇

333000]

摘要:美国现代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著的长篇通俗小说《飘》发表六十多年来,一直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至今魅力不减。玛格丽特·米切尔是一个具有女性主义意识的作家,在这本著作中,她抨击了旧南方和传统的南方妇道观,向读者揭示南方妇道观鼓励虚伪、危害社会、压抑女性的本质。本文从作者的生平介绍出发,介绍了小说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女性意识的形成原因和小说中通过女主人公斯嘉丽所反映出的女性主义观点。关键词:玛格丽

特·米切尔《飘》女性主义

玛格丽特·米切尔一生只写了一本书《飘》,这本书却让她名满天下。她从没想过会成为享誉世界的作家,却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飘》成功塑造了个性鲜明的女主人公斯嘉丽的形象,真实再现了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尽管有评论家指责这本小说没有艺术,也没有精湛的写作手法和深刻的洞察力,但这部小说依然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和追捧。究其原因, 这与书中所塑造的生动的女性形象是分不开的,作者赞扬了她们对自我意识和自主权利的追求,同时抨击了旧南方和传统的南方妇道观,揭示出南方妇道观鼓励虚伪、危害社会、压抑女性的本质,突出了女主角追求爱情的执著,信守爱的承诺,赞赏她在战火纷飞的时代坚强

地让自己跟家人生存,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

一、玛格丽特·米切尔的生平及其女性意识的形成原因

1.玛格丽特·米切尔的生平介绍

玛格丽特·米切尔于1900年11月8日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她的父亲EugeneMitchell曾经是亚特兰大市的历史学会主席,常常与朋友们谈论南北战争。她的母亲MaybelleStephens是“LeagueofWomenVoters”的创立者之一,致力于女性权利的追求。玛格丽特父母的这些经历深深地影响到她的成长以及人格的形成。玛格丽特曾就读于马萨诸塞州的史密斯学院,后因母亲病逝,家中需要她来主持家务,玛格丽特不得不中途退学,从1922年起用自己的昵称“佩吉”为《亚特兰大日报》撰稿。玛格丽特生来就有一种反叛的气质,她一时冲动与一个冷酷无情的恶棍结婚,在经历了这次失败的婚姻之后,她于1925年与佐治亚热力公司的广告部主任约翰·马施结婚,并且在丈夫的鼓励下,她开始致力于创作。

2.玛格丽特·米切尔女性主义意识的形成原因

女性主义是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和哲学社会思潮,在文学领域,努力追寻文学中的女性意识,

要求以女性视角重新阅读经典文本,探究女性独特的书写方式。

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1791年,妇女运动领袖奥林匹.D.古日勇敢地举起妇女权利的大旗,发表了《女权宣言》,主张两性在社会生活中应平等、互助,共同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美国在19世纪30年代兴起了轰轰烈烈的废奴运动,妇女们成立了“全国妇女反奴隶制联合会”。废奴运动和女性主义运动对美国南方文化传统产生了巨大冲击,对生活在改革、动荡年代,并一直活跃在新闻界的玛格丽特来说,这种冲击明显对其思想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再加上玛格丽特·米切尔自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

她一生都在为争取妇女的政治权利以及妇女解放运动而不懈奋斗。

在内外环境双重作用下,拥有独立事业的玛格丽特·米切尔在这样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以

及时代巨变的情况下逐渐形成了其女性主义思想,并且创作了她的不朽之作《飘》。

二、女性主义观点在《飘》中的体现

作家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总是通过作品及其人物言行表现出来的,玛格丽特的女性意识在主人公斯嘉丽身上就得到了极为充分的体现。玛格丽特通过这个角色表达了其女性主义意识

的萌芽、冲突和发展过程,斯嘉丽的行为和思维特点都一直存在着矛盾,她的身上并存着美与丑、新与旧、善与恶的交融,她所受的教育、她的理性思路是属于过去的那个时代的,但在新的环境里,她的本性的发展和追求又违背了她的教养与理性,使她背离了她所属的那个

阶级,转向那个更有生命力更有发展前途的阶层。

小说纵横

小说纵横

63

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

/名作欣赏

MASTERPIECES

/名作欣赏MASTERPIECESREVIEW/1.斯嘉丽的爱情

一直以来,斯嘉丽最受人指斥的就是她情感不专一、玩弄男性,被人视作“狐狸精”式的人

物。而事实上,她真心渴求的只有两个男人——

—艾希礼和白瑞德。斯嘉丽第一次出现在读者面前,是在塔拉庄园的游廊里与仰慕她的斯图尔特和布伦特兄弟调情。当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艾希礼要娶媚兰的消息传来时,仅仅经过短暂的惊诧,她便很快平静下来,向艾希礼大胆表白。当受到拒绝之后,斯嘉丽恼羞成怒地骂

道:

“那么你为什么不说?你这懦夫!你怕跟我结婚!你愿意跟那傻小丫头过日子,她是百依百顺的,过几天替你养出一窝小猪来!”之后不久,斯嘉丽和查理闪电般地结了婚,以激烈的行动来报复艾希礼。很显然,这次婚姻没有使她变成贤妻良母,给她带来的只是厌恶感和寡妇

的黑丧服。自此开始,她逐渐站到

“教养”的对立面,执著于自我的意识和感觉。为了保住塔拉庄园,斯嘉丽在第二次婚姻中又扮演了一次不道德的角色,她抢走了自己妹妹的情人。而白瑞德,作为书中的男主人公,

一直深深地被斯嘉丽的美丽和勇气吸引。

斯嘉丽一方面被白瑞德的风度、能力和财富吸引,另一方面又不愿屈从于白瑞德,总是对他不屑一顾。当白瑞德对她一往情深时,她总是不懂得珍惜,而当白瑞德最后决定离开时,她才意识到自己早已爱上了白瑞德。而在此之前,斯嘉丽一直把艾希礼当做精神寄托,无怨无悔地爱着艾希礼,并愿意为他做出任何牺牲。斯嘉丽对爱情的执著,无怨无悔,在感情生活上的倔强和坚持,都强烈彰显出她的女性意识和独立精神,她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忠实于

自我的情感,经过执著的追求终于醒悟到自己情感的趋向,走出了迷失的境地。

2.斯嘉丽的蜕变

回顾斯嘉丽由一个“南方淑女”转变为资产阶级妇女的人生历程,尤其是她对于情感的追逐、婚姻的歧途、对金钱的狂热追求,以及事业的痛苦求索,让我们看到,斯嘉丽的巨大转变与

其女性意识的觉醒是密不可分的。

从小时候起,斯佳丽就沿袭了父亲不拘小节、豪爽,甚至粗犷、脾气暴躁的性格,表现得与众不同,内心充满了叛逆和反抗,很想摆脱上层社会的压力和束缚,成为一个背离传统的自

由人。

正如小说中所说:“她脸上混杂着两种特征,一种是母亲的娇柔,一种是她父亲的粗犷,前者属于法兰西血统的海滨贵族,后者来自浮华俗气的爱尔兰人”,她憧憬着“总有一天,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人家不喜欢,我也不在乎”。可尽管如此,她仍然遵循着母亲的教导,把母亲当做偶像,通过约束自己的言行来当一个所谓的上等女人。“在自己很想吃东西时,偏装得像小雀子那样只能吃一点点;在自己想跑时,偏要慢慢地走;在

自己能够连跳两天也不觉得累时,偏要装得跳一场华尔兹就晕倒了”。

然而,战争的爆发打破了她身上那种暂时处于平衡状态的两种异质的均势,父亲遗传下来的爱尔兰性子在斯嘉丽身上日渐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在亚特兰大医院服务期间,她从开始的不情不愿,极度厌恶替病人服务,到后来渐渐地同情那些伤病员,并且用心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当父亲辛苦大半辈子积累下来的价值十好几万的棉花,被北方军队的火把付之一炬后,斯嘉丽并没有被击倒打垮,而是磨炼了她坚强的意志,勇敢地从战后的废墟上站了起来,肩负起重建家园的重担,在战火中完成了一次全新的蜕变。面对完全陌生而又极为严酷的生存环境,斯嘉丽以其特有的果断、狡黠和惊世骇俗之举,在男性世界的夹缝中,顽强地开辟着自我生存的空间。她买下了木材厂,又同时经营店铺,凭借其胆大心细和能屈能伸,最终战胜了一

个个竞争对手。正如她站在那棵大树下的呼喊一样:

“让上帝为我作证,北方佬不会把我击垮。我要挨过这一关,等这一切过去我就不会挨饿。不,我的亲人也不会挨饿。即使我不得不去偷,去杀人———上帝为我作证,我再也不会忍

饥挨饿了。”

在一系列的挫折中,斯嘉丽改造了自我,也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成为时势造就的新女性,体现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获得自主权利的要求。而唯一不变的,是她身上惊人的自信心,

即使这种自信心几经折腾,屡受打击,却依然如故,坚不可摧。

《飘》作为一部女性文学作品,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敏感,以及其独有的生活经历和情

感体验在书中表达出一种矛盾、

复杂的女性意识的觉醒。这一著作中虽然不乏对战争恢弘场面的描写,但作者始终是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点,描写了留在后方家园里的妇女饱受战乱之苦的体验和感受,表现出了丰富复杂的女性意识。和主人公斯嘉丽一样,玛格丽特也是个充满生气和斗志的女性,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不顾世俗的约束,她争取经济上和人格上的独立,努力追求

自己的幸福,实现自身价值,最终,她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参考文献:[1]米切尔.飘[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2]诺思洛普·弗莱.批评的剖析[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3]罗德·霍顿赫伯特·爱德华兹.美国文学思想背景[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4]

杨慎生.英美小说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

作者:江凌,江西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讲师,

研究方向为中外陶瓷文化交流史和外语教育。

辑:魏思思

E-mail:sxmzxs3@163.com

小说纵横

64

篇三:玛格丽特

玛格丽特·杜拉斯

酷热、暴风雨、酒精和烦躁不安,对话和失语、闪电般的爱情等等。描述杜拉斯很难: 温柔还是暴躁?天才还是自恋狂?(参看劳尔·阿德莱尔的杜拉斯传《玛格丽特·杜拉斯》)她自己写到:"我是作家。其它的都尽可忘掉”。她在作品中叙述了“说”的需要、艰难和恐怖。“试着”写作,就像“试着”去爱一样,心里明知道永远也不可能达到。不可能的爱情和对爱情的追求,是她作品的重要主题。 她的小说经常围绕着一个爆炸中心,通常由一个瞬间的暴力场面引起叙述。广岛与爱情,死亡和肉欲象征地糅合在一起。“毁灭,她说”。这种语言又与音乐结合在一起——这是一种大海一样的音乐,围绕一个主题的无穷变幻,倾诉和欢庆,控制和失控。玛格丽特·杜拉斯于1996年3月3日逝世,葬于蒙帕纳斯公墓。

1942年出版处女作《厚脸皮的人们》,接着又出版《静静的生活》、《太平洋的波堤》、《吉尔布达的水手》等小说。当法国掀起新浪潮后,法国文坛也随而产生了新小说运动。她也因在1958年出版的小说《麾狄拉特干达毕业》而被誉为新小说代表作家之一。曾获文学奖。1959年名导演亚兰勒纳请她为他的第一部剧情长片《广岛之恋》撰写电影剧本。这部作品在法国大受欢迎,创下很高的票房纪录,而她的名字也传遍世界。之后她编剧的另一部片又获大奖,她的名气更响了,她的小说纷纷被改为电影。1966年她开始了导演生涯。 杜拉斯以小说《厚颜无耻之辈》(1943)开始她的文学天涯,她的作品不仅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而且尤其注重文体,具有新颖独特的风格。她早期的小说《太平洋大堤》(1950)充分反映了童年时代的贫困生活,还有不少作品也是以印度支那的社会现实为题材的。《直布罗陀海峡的水手》(1952)等充满了镜头般的画面和口语式的对话,因此,大都被改编成影片;后来的小说如《塔吉尼亚的小马》(1953),《琴声如诉》(1958),《洛尔·V.斯坦的迷醉》(1964)等则善于打破传统的叙述模式,把虚构与现实融为一体,因而使她一度被认为是新小说派作家,其实她的小说只是在手法上与新小说类似,重视文体的诗意和音乐性,但在构思方面却大不相同,她在作品中描绘贫富对立和人的欲望,是在以独特的方式揭露社会现实。杜拉斯

在戏剧和电影方面同样成就卓著,她分别在1965、1968和1984

年出版了三部戏剧集,在1983年还获得了法兰西学院的戏剧大奖。

玛格丽特·杜拉斯

作为法国重要的电影流派“岸派”的成员,她不仅写出了《广岛之恋》(1960)、《长别离》(1961)这样出色的电影剧本,而且从1965年起亲自担任导演,从创作优秀影片《印度之歌》(1974)开始,每年都有一两部影片问世,而且有不少获得了国际大奖。 杜拉斯的六十余种作品始终拥有广泛的读者和观众,其中最著名的是杜拉斯在七十岁时发表的小说《情人》(1984)。在这部十分通俗的、富有异国情调的作品里,她以惊人的坦率回忆了自己十六岁时在印度支那与一个中国情人的初恋,荣获了当年的龚古尔文学奖,并且被译成40多种文字,至今已售出250万册以上,使她成为当今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法语作家。1996年3月3日,星期天。深受欢迎的法国当代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走完了81年的生命旅程。她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具有一个预言般的名字--《这是全部》。 《厚颜无耻的人》 1943年/小说 布隆出版社,1992年伽利玛出版社再版 《平静的生活》 1944年/小说 伽利玛出版社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 1950年/小说 伽利玛

《直布罗陀的水手》 1952年/小说 伽利玛

玛格丽特·杜拉斯

《塔吉尼亚的小马》 1953年/小说 伽利玛

《树上的岁月》1954年/短篇小说集 伽利玛,收有《蟒蛇》、《多丹夫人》、《工地》

《街心花园》 1955年/小说 伽利玛

《慢板如歌》 1958年/小说 子夜出版社

《塞纳-瓦兹的高架桥》 1959年/戏剧 伽利(来自:WwW.ZW2.CN 爱作文 网)玛

《夏日夜晚十点半》 1960年/小说 伽利玛

《广岛之恋》 1960年/电影脚本 伽利玛

《如此漫长的缺席》 1961年/电影脚本 与热拉尔·雅尔罗合作,伽利玛 《安德马斯先生的下午》 1962年/短篇小说 伽利玛

《劳儿·维·斯坦茵的迷醉》 1964年/小说 伽利玛

《戏剧——卷一》 1965年/戏剧 伽利玛

《副领事》 1965年/小说 伽利玛

《音乐》 1966年/电影 与保尔·瑟邦合作执导

《英国情人》 1967年/小说 伽利玛

《英国情人》 1968年/戏剧 伽利玛

《戏剧——卷二》 1968, 伽利玛

《毁灭,她说》 1969年 子夜

《毁灭,她说》 电影 伯努瓦·雅戈

《阿邦.萨芭娜和大卫》 1970年 伽利玛

《爱》 1971年/小说 伽利玛

《黄色太阳》 1971年/电影 伽利玛

《娜塔丽·格朗热》 1972年/电影 伽利玛

《印度之歌》 1973年/戏剧,电影 伽利玛

《恒河女子》 1973年/电影 伯努瓦·雅戈发行

《娜塔丽·格朗热》 1973年 伽利玛

《谈话者》 1974年/与克萨维耶尔·高提埃的对谈 子夜

《巴克斯泰尔,蔽拉·巴克斯泰尔》 1976年/电影 伽利玛

《加尔各答的荒漠里她的名字叫威尼斯》 1976年/电影 伯努瓦·雅戈发行 《树上的岁月》 电影 伯努瓦·雅戈发行

《卡车》 1977年/电影

《卡车》1977年/剧本 子夜 收有与米歇尔·波尔特的对谈

《玛格丽特·杜拉斯的领地》1977年 子夜 与米歇尔·波尔特合作 《伊甸影院》 1977年/戏剧 商神出版社

《黑夜号轮船》 1978年/电影

《塞扎蕾》 1979年/电影

玛格丽特·杜拉斯

《墨尔本奥蕾里娅·斯坦纳》 1979年/电影

《温哥华奥蕾里娅·斯坦纳》 1979年/电影

《薇拉·巴克斯泰尔或大西洋海滩》 1980年 阿尔巴特罗斯出版社 《坐在走廊上的男人》 1980年/短篇小说 子夜

《80年夏》 1980年 子夜

《绿眼睛黑头发》 1980年 《电影日志》

《阿伽达》 1981年 子夜

《阿伽达或无限阅读》 1981年/电影

《外面的世界——卷一》 1981年 阿尔班·米歇尔出版社

《年轻姑娘和小孩》 1981年/录音磁带 扬·安德烈亚根据《80年夏》改编,玛格丽特·杜拉斯朗读

《罗马对话》 1982年/电影

《大西洋人》 1981年/电影

《大西洋人》 1982年/短篇小说 子夜

《萨瓦纳海湾》 第一版1982年,增补版1983年 子夜

《死亡的疾病》 1982年/短篇小说 伽利玛

《戏剧——卷三 1984/戏剧 伽利玛

《情人》 1984年/小说 子夜 出版社[1]

《痛苦》 1985年 P.O.L.出版社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