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赤壁改写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22:37:08 体裁作文
赤壁改写体裁作文

篇一:《赤壁》杜甫赏析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意:

折断的铁戟沉埋黄沙还没有销掉,拿起来一番磨洗仍可辨认出前朝。

如果东风没有帮助年少的周瑜,铜雀台春宫深处就会关着二乔。

**主旨:

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曲折地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和豪爽胸襟。 **赏析题:

1、从体裁看这是一首,从内容看这是一首;诗中前两句由折戟 引出“认前朝”——“三国赤壁”,为后两句作铺垫。

▲后两句议论感慨,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表达了作者功都有某种机遇)的政治见解和独到的史识。

2、《赤壁》中诗人借物起兴来对前朝人物和事迹慨叹的诗句是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冼认前朝。

从反面落笔进行议论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

3、《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①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小中见大。(折戟——

小;赤壁之战——大;国家的命运——大)

②这一片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为下文铺垫。

4、如果把诗歌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①不好。

②因为诗的创作必须用形象思维,而形象性的语言则是形象思维的直接现实。如果我们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改写成“国破人亡在此朝”,平仄、韵脚虽然无一不合,但一点诗味也没有了。杜牧在此诗里,通过“铜雀春深”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写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这正是他在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用形象思维观察生活,别出心裁地反映生活,乃是诗的生命。

5、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篇二:杜牧《赤壁》教案

《赤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2.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

3.熟读并背诵诗歌。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这首诗歌

2.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教学新课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见课件)

(二)朗读诗歌

1、老师范读,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古诗的诵读节奏。

2、学生多种形式练读。

(三)读懂诗意

1、词义解释

折戟:指残破的兵器。折,折断。戟,古代一种兵器。

销:锈蚀。

将:把,拿。

前朝:以前的年代。

东风:春风。

周郎:吴国的将领周瑜。

铜雀:即铜雀台。

二乔:乔公二女,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

2、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诗句的含义: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那时假如不是强劲的东风帮助周瑜实行火攻,

打败了曹军,东吴的美女大乔和小乔就要被掳去,关在铜雀台上为曹操所霸占。

(四)问题探究

1、作者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

沉沙之折戟。(兴感之由)

2、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会有相反的结果,历史将被改写。

(补充资料

①赤壁简介:

赤壁,地名,东汉献帝十三年(208年)周瑜大败曹操处,现在湖北省赤壁西北长江南岸。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②赤壁之战: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3、“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二乔”形象地代表东吴的命运。

诗人假设东吴败亡,不写山河破碎,而写二乔入围供使,不仅以小见大地说明战争之利害,而且极其耐人寻味。

4、杜牧好谈兵论战,虽有用世之心,却无用武之地。在这首诗歌中,他不以成败论英雄,把历史上赤壁之战的胜利归功于东风,把周瑜的成功归为偶然机遇。 但赤壁之胜,自然不如杜牧所说的,“出于侥幸”,那么,诗人咏史的真正用意何在呢?

借周瑜与曹操的故事,表达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五)小结

诗人借赤壁之战的成败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篇三:《赤壁》真题演练

《赤壁》

1、诗中用美女的命运象征国家命运的诗句, 。

2、诗中表达作者对赤壁之战胜负的看法的句子是: ,。

3、诗中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

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到句子是 , 。

4、诗中用 ,。两句别出心裁地

把孙刘联军的胜利形象化地归结为偶然的东风。

5、诗中蕴涵机遇造人,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

叹之情的诗句是: ,.

6、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

7、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 ”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

事迹的感叹,抒发了 之情。

8、如果把诗歌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9、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清新美丽的

山水田园;有的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这首诗属于哪一类?它突出特点是什么?

10、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深刻含义的理解。

11、这首诗与三国故事有关,“东风”指

12、结尾两句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

13、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了解议论抒发了作者

怎样思想感情?

14、本诗中“折戟”“二乔不曾被捉”这样的“小物”“小事”抒发对

国家兴亡的感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5、诗的开头为什么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16、有人说,赤

赤壁改写

壁之战中,如果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

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因此有人认为,杜牧作本诗的目的是为曹操

叫屈。你同意这种说法吗?简述理由。

17、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参考答案

1~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或:前两句诗写兴感

之由。) 7、折戟;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

8、不好;虽然它们表达的意思基本一样,但“铜雀春深锁二乔”通过

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或:通

过以小见大<或借代>的手法,借“二乔”被“锁”的命运来写出东吴

失败的命运;而“国破人亡在此朝”则过于直白,缺乏诗味。)(或:

以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能以小

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

9、咏史诗 咏史抒怀(或借史实抒发作者情感)

10、示例①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

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示例②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示例③这两句诗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被改写。 示例④这两句诗从反面落笔:假使东风不助周郎,那么双方的胜负就要易位。诗人借咏怀古事,寄托自己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11、火烧赤壁之事(或周瑜火烧赤壁大败曹操的事)

12、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大乔、小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13、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曲折地反映出他抑郁不平和豪爽的胸襟。

14、本诗的开头两句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赤壁之战的风云人物,后二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以小见大,写得具体可感。

15、由“折戟”引出“认前朝”——“三国赤壁”,小中见大,从而为下文对历史的咏叹铺垫。(或借一件古物起兴对历史的慨叹,由此引出对战争的感慨,再由此联想到国家队命运,这是以小见大手法。)

16、不同意 杜牧其实是借本诗表现这样的感叹: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同时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

17、借赤壁之战故事,表达了诗人不遇“天时”,英雄无用武之地抑郁不平之气。(或作者有感于统治者荒淫腐化,不思进取而借古讽今,抒

发了对历史成败的感慨,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同时也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抑郁不平之气。)

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中蕴含着一个成语,这个成语中包含一个著名的三国故事,你知道吗??请写出来。、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5.《赤壁》诗中,作者用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以小见大的诗句是,

6。本诗的感情基调是:_____________ 抑郁感伤

7.诗人杜牧和 合称“小李杜”

8.赤壁之战中,如果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因此有人认为,杜牧作本诗的目的是为曹操叫屈。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何?

杜牧其实是借《赤壁》表现这样的感叹: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9 《赤壁》诗中写设想中的东吴败亡,不从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着笔,仅以二乔命运代表东吴命运的诗句是 , .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