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太监学院续写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04:19:06 体裁作文
太监学院续写体裁作文

篇一:续写版终稿

引言

沟通,从个人角度来看,无非是“我”和“他人”的人际关系,上级和下属的交流。从企业层面来看,它覆盖的面则要广的多,小到生产中生产主管与一线工人就产品生产而产生的沟通,大到企业高层关于企业发展和规划的所产生的沟通。沟通存在于企业运作的各个层面和各个部分。它是协调组织要素和稳固整体的凝聚剂,令组织内部对信息的传递和理解达成一致,也是管理者联系下属来实现管理基本职能最有效的途径,保障了企业层面之间在信息纵向传递中的准确性。

沟通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有助于企业每个员工都参与管理,提高整个企业的效率。(2)有助于表现企业对员工的人格尊重,实现有效激励,提高员工的积极性。(3)有助于协调企业内部各个层次的关系,解决企业发生的各种冲突。有效沟通能够增进彼此的了解,消除人们之前的隔阂,改善人际关系,便于领导和执行。而对于企业中发生的冲突,有效的沟通是解决的重要手段和根本途径。

而本次所阐述的则是一个发展中的企业KD电器有限公司人力资源中的沟通问题和对策。早在10年开始,该企业就开始聘用专业的管理团队来加快的企业的发展和改变企业原有的经营管理模式,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提升企业现有的高度。但尽管聘请的专业的管理团队和实现了企业ERP的管理,但企业并未真正实现脱胎换骨。混乱的管理结构,模糊的薪酬制度,加上每年大批量的人员流失,甚至有时候订单下发,而生产却无法完成等问题长期存在。种种的原因表明,该企业的沟通存在着较大的问题,生产和管理的脱节,员工和管理层的矛盾,一系列的问题让管理者不得不重视沟通管理这个严峻的问题。而沟通问题实际上也是管理本身存在的缺陷不足,也是企业战略方向上的缺失。

结合中小型企业自身的特殊性,本文从企业存在的沟通问题入手,深刻分析其原因和具体表现,从而提出一些合理性建议来尝试改变企业现有的问题,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一、人力资源管理沟通中国内外文献(来自:WwW.ZW2.CN 爱作文 网)综述

(一)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沟通

人力资源管理中沟通存在于企业的各个环节之中。通过四个大点来划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沟通。分别为招聘中的沟通,岗位中的沟通,绩效薪酬中的沟通,管理层级中的沟通。当然最基础还有员工之间的沟通,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沟通,管理者之间的沟通。总之,企业中的沟通无处不在。

(二)国内外有关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的相关研究

1.国外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沟通在国外主要分为两大派。第一为功能学派,认为其属于组织管理的范畴,其目的在于了解和掌控组织,从而提高整个组织的功能以及效率,研究的方法偏向于管理学理论。第二为社会文化学派,认为组织只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细胞,无数个细胞构成了整个社会,沟通像神经网络一般将各个组织有机地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文化体系,而需将其研究重点放在沟通对社会文化的促进作用上,主要为社会学和文化学的一些理论基础。

而根据沟通理论的不同时期的特征,在国外被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萌芽阶段,此时沟通理论随着“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而初显。在泰勒、埃莫森等科学管理及古典组织管理理论中出现了最原始的下行沟通和行政沟通。其次,在20世纪,“人际关系理论”的提出代表着行为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沟通理论在此基础上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最显著的特征则是横向沟通和人际沟通逐渐产生,非正式沟通和文化沟通也得到了认同,一大批如梅奥、巴纳德、明茨伯格等代表人物涌现。最后质变时代则是20世纪中叶,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的突破使得沟通理论得到了质的飞跃。系统论、控制论、协同论等理论基础的奠定,加之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革命性的突破为沟通理论提供了无穷的动力,国际化、网络化的沟通理论作为此阶段研究的重点。

2.国内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在中国起步较晚,相交于国外的研究,在中国经济体制下,目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研究的主要方向则是细化沟通中存在的的问题。

在2010年赵旭昶发表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沟通研究》一文和2010年l罗怡平、何书安、沈莉联合发表《人力管理沟通中的沟通问题研究》都提出了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现阶段存在的普遍问题。第一,管理者存在的问题。管理者作为

管理活动的主要行为者,在组织沟通中占据主导地位,管理者的观念和行为不当会成为组织沟通中最大的障碍,首先管理者的角色转换未能真正完成。管理者沿袭传统管理方法,以自身作为全局点出发,而不是以对方和全局立场来进行管理,缺乏真正的沟通,导致沟通流于形式,导致遇到问题也无法及时重视,无法及时更正。员工存在的问题,员工对待领导是,存在自卑感,认为自己的地位卑微,所以自己的意见领导不会重视,也不必向领导报告,以免引起领导的反感。也有的下属对上司的报告,流于形式,吹牛拍马,只讲好话,歪曲事实,虚报数字,隐瞒真相。也有员工本位主义严重,为了部门利益而损坏整个组织的利益。观念不同,利害不一,成为沟通的障碍。

在2010年赵旭昶发表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沟通研究》一文中就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则由三点原因导致。一.观念原因,上下地位不一致,需求不同,所以观念不一致。双方都由于各种自身的考虑,而无法做到畅所欲言,被动敌对的情绪为主导,很难统一意见,另外,性别年龄差异也会导致沟通风格存在差异。二.语言文字及知觉障碍,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肯定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而语言文字则是沟通的基础,所以,语言有时候会成为沟通的障碍。三.组织障碍,一般组织结构都是实行金字塔结构,这种金字塔结构结构庞大,层次过多,使信息辗转相承,传递缓慢,严重影响组织效率。传递资料常常大量重复,使沟通过程和信息被分割的支离破碎。

由此可见,大多数研究都是基于一般的理论研究,并未有实例型的论文研究,所以我们只看到企业普遍性的问题到底是哪几类,真正地根据每个企业不同情况不同的特点的论文研究少之又少。因此通过实例企业来研究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沟通问题,确实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KD电器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沟通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情况介绍

常州市KD电器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公司现有员工800多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6人,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电动推杆系列、微电机系列、控制线路板系列的专业制造商。

KD电器有限公司在2008年始开始聘请专业的管理团队和外聘企业管理经理来改善企业的现有的管理模式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和生产力,同时也引进ERP管理系统来更新和完善对企业的管理。在此之后,KD电器有限公司确实在一段时间内,无论在管理上和生产效率等方面有了明显改观和提高,但在实施一两年后,问题也渐渐暴露出来,首先是公司管理层冲突明显,权责不明,导致诸多执行方面的问题,高层和中层管理人员变动频繁,出现了较大的管理人员的流失与变动。其次是员工与管理层方面矛盾不断,加之其管理层级复杂,员工有时候无法搞清楚自身的直属管理者,新加入的绩效考核制度让员工无所适从,大量员工对工资结构不解或者薪酬待遇不满而导致辞职。再者便是企业内部各部门调配问题,无法真正紧密协作,在物料,生产,交货上常常出现断节,产品的质量也频繁出现问题,导致不必要的赔偿和损失。因此,分析这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归根结底就是各个环节的沟通方面存在的非常严重的问题,因此,本文就此入手,来具体分析其沟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以下则是该企业详细的管理层级和部门的分类及主要职责。

(二)、管理层级分布以及其层级结构图

KD电器有限公司人员规模超过800余人,可见其管理层级的复杂性。相较于一般的中小型企业,它有一个类似职业经理人的总经理角色来全权掌控着整个企业的运作,但董事长也就是企业老板仍旧占有主导权,总经理无权做出大方向的决策。主要分为四大部门,管理部,生产部,销售部,研发部。而四大部门下面有包含了诸多部门,管理部下面则有人力行政部,财务部,计划部,物流部。生产部门下属则有采购部,品质部,工程部,各大车间的车间主管,每个生产线的生产主管,俗称线长。销售部分为,国内销售部,和外贸部。研发部分为项目部,开发部,技术部。因此,诸多的部门结构导致了各个环节沟通的阻塞和信息传递的滞后性。以下则是整个企业具体的部门层级结构图。

(三)KD电器人力资源管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1.岗位权责不明,岗位匹配度差

岗位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其分析质量对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岗位分析必不可少,但真正进行岗位分析,编写工作说明书的企业少之又少,而KD公司也是如此。岗位分析不是单方向的运作,它需要人力资源部门和各个部门的沟通交流,并且根据每个部门提供的要求来进行具体操作的。而KD公司就是缺乏部门间的沟通协作,由人力资源部门单方向上的对每个部门的每个岗位进行评估,因而自行决定招聘人员的数量和质量,这导致员工到岗位胜任和人力资源规划的严重偏差。

岗位权责不明这是KD公司最显著的沟通问题。首先人力资源部门和其他基础部门没有在岗位说明书上达成共识,因为人力资源部门只是根据经验自行决定了岗位说明和岗位人数空缺数量,而其他部门也只是将该部门要招多少人报于人力资源部,只有专业的技术岗位才表明需要什么条件。这对人力资源部门来说,只有依葫画瓢就进行岗位空缺的填补,因此,诸多员工进入工作之后,发现自身所需要完成的工作和事先了解的有着较大差距,导致有些员工工作了2,3年都不知道自己具体是属于哪个部门的。

2.招聘计划混乱,离职率高且缺乏离职面谈

篇二:“张金俊的博客”能否续写?

“张金俊的博客”能否续写?

——权且为张老师《苦途》作序

齐一民/文

明明中秋节的时候张老师还到我的博客上问候来着——那个“张金俊的博客”,可突然袭来的脑血栓却把张老师按倒在了北大医院的病床上。我是在想请张老师“国庆”吃饭的时候知道这个消息的,知道后就去看他,于是,我看到了那么强健的他在病榻上的那副仍然慈爱仍然有若干顽皮却有了几分不由自主的病容。上周临睡前,张老师突然被老伴发现只会笑而说不出话来了,于是被十万火急地送到医院,一诊断知道是得了血栓,然后就是用药液疏通那个“栓”,然后就是记忆的逐步恢复:先是想起自己的名字,然后是老伴的、家里人的、家外人的、来人的、去人的、以往的、再以往的。我去时,他拉着我的手,先想起了我的名字,然后想到我是从一个叫“金泽”的地方回来的,然后,还记起了他的一个博友——我的同学、他的学生“不值一文”,但至于“不值一文”的真实名字,他就记不起来了,但他能记得住唐诗,他一遍遍地背诵着“巴山夜雨涨秋池”,至于巴山是在四川还是在重庆,张老师恐怕就记不起来了。我记起来了,那首诗,是张老师三十二年前在十三中的语文课堂上写到黑板上之后,我才知道的。张老师的老伴,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我们只听说20世纪50年代时他和她在地质学院相恋,但学校反对,于是一怒之下张老师就和老伴双双退学,然后又一怒,考上了北京师范学院文学系,也就是说他先学的是地质,然后才是语文,也就是说假若没有当年他和她的那场恋爱,现在听张老师的课,我们要去地质学院。

张老师的老伴说他是捡了一条命,万一哪天他先睡过去然后再栓塞,那么或许就在睡梦中睡过去了。看着病床上的他,老伴说他真是命大,可能是因为他帮助过不少人,老天爷才把他从死神那儿拦了一把。在张老师帮助过的人中,当然也包括了我自己。张老师还在老伴的指导下做手指的恢复训练,就是先伸一个指头,然后是两个,一直到五个,我想张老师哪天能把第六根指头的功能也恢复了就能够痊愈了,开玩笑,我是指亚当·斯密所说的那根“看不见的手指”。

老伴说张老师想恢复一切的欲望极强——无论是他清醒时还是不清醒时,那天他知道自己的神经中枢“死机”了之后,虽然说不出话来了,但他凭借本能的意志在病榻上躺下,听从医生的摆布,之后的几天,他也那么凭本能一点点和血栓顽强斗争。我思忖着,那就好

比一台电脑,只要硬件还好,只要硬件不放弃,即使主板中毒了,只要还有一点残留志向,电脑终究会软硬同时地恢复正常工作状态。张老师的身体“硬件”极好,年轻时他曾是北京业余拳击冠军,在街头差点失手打死过坏人;张老师的软件都使用七十三年了也性能极好——你只要打开“张金俊的博客”就知道了,他能把那么多年前发生过的事情用那么激情不减的热忱外加罕见的细微给复写出来,把当时的场景和感受那般真实地再现到你的眼前。所以,我相信,只要“有信仰,有梦想”,张老师的思维恢复到“死机”之前的状态,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我想最让张老师放不下的,除了老伴,可能还是那个“张金俊的博客”,那是他从去年开始下种、耕种并开始收获的20世纪60、70、80年代的记述。他完成了《苦途》和《再续苦途》两个部分,他还有那么多的故事要说,那是他生命的痕迹,是他独有的“追忆逝水年华”。那些真实的故事被他用罕见的真诚和优美的笔法一段段地诉说,一章节一章节地叙述,那项工程的停顿,是他万一记忆出现空缺“黑洞”的话,最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我观察张老师在床上卧着,像个孩童似的给周围的人讲着谁都不知其究竟的故事——跟说书人似的,那个他,肯定在强行恢复着自己记忆的功能。他多想续写他的博客,哦,不,他那么想续写他个人独有的“时代情感史”。我想,张老师还有一个念头,就是能继续他的文学写作之路。大作家刘心武曾经也是十三中的语文老师,他俩对桌坐了十年,刘心武说他写的《班主任》的原型就是张金俊老师。张老师去年才在文学创作上“晚年出道”,但愿,老师能从突然的昏睡中苏醒,清醒,清楚,不糊涂,然后,再接着快马加鞭地和刘心武老搭档在“文墨苦途”继续切磋。

《苦途—张金俊文集》,张金俊 著,北京燕山出版社,2015年1月第一版,定价:36元。

篇三:神通13岁考取本科 四年后续写考研传奇

四年前,从未进过校门、全靠父亲在家辅导的13岁小神童王征考上了河北科技大学,引起轰动。如今17岁的他本科毕业后,又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这四年,父亲对他的封闭式教育与高校开放式公共教育发生了戏剧性冲突,王征经历了淬火般骤变的青春期,也由一个不好好上课、爱恶作剧的孩子,成长为身材高大、正直感恩的小伙子。

仅靠父亲在家辅导,13岁考入河北科大

6月20日,河北科技大学举行了隆重的毕业典礼,材料学院大四毕业生王征站在人群中,与别的同学似乎没什么不同,其实他今年才17岁,比同届毕业生小六七岁。四年前,13岁的他进入大学校园,并在这里度过了不寻常的四年。 王征,1996年12月出生于山东省单县一个贫困家庭。父亲王亚光下岗后就在家看孩子,一家人全靠母亲张运清当裁缝维持生计。王征4岁时,王亚光在家教他识字,没想到王征一天时间里就能从1数到20。王亚光又找来小学课本,教王征学习简单的算术和识字。结果王征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学完了小学一至三年级的所有课程。王亚光发现儿子的记忆力、接受能力超强,反正下岗没事干,就决定自己教孩子。

从此,王征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走进学校学习,父亲成了他的老师,而且一教就是9年。小小的农家院成了王亚光的私塾,饭桌成了王征的课桌,没有小伙伴玩耍,也没有各种老师带来不断的新鲜感,他面对的只有父亲一人和厚厚的学习资料。王亚光只有高中学历,边学习边给孩子辅导,付出了很多心血。“王征八九岁学完初中知识,十一岁读完高中课本。剩下的时间都在做练习题,准备迎接高考。”王亚光告诉记者,11岁那年,王征以社会考生的身份参加了高考,但成绩不理想。2009年,王征再次参加高考,考了520分,被鲁东大学专科录取,但让孩子上个专科不甘心。2010年,13岁的王征第三次参加高考,考了548分,被河北科技大学录取,在山东引起轰动,被誉为神童。王亚光也成为名人,很多人聘他当家教。

从未有过集体生活的王征,小小年纪就上大学,能适应吗?当他醒过味来会不会恨父亲。很多人表达过这样的忧虑。王亚光心里也没底,那年9月他将儿子送到河北科技大学,住了一星期,才回山东老家。

以小欺大,“小鬼”大学爱搞恶作剧

河北科技大学材料学院辅导员刘爱萍回忆,她接王征他们这个班时,已经怀孕三个月,很多老师见了她都说:“肚子里怀着一个小孩子,又拉扯一个大孩子。”刘爱萍召开座谈会请同宿舍的学生帮助王征,还在班里成立了帮扶小组。 刘爱萍说,王征刚入学那两个月,生活特别混乱,都是在模仿别人,别人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别人吃什么他就吃什么,他自己不会选择。大家就教他怎么洗衣服叠被子打饭,怎么花钱,怎么管理自己的大学生活。军训时,王征搞了很多恶作剧。站军姿时假装晕倒,大家赶紧把他抬到阴凉的地方,他又睁开眼睛,扑哧笑了。当教官让他归队时,王征又在背后藏一瓶水往同学们脑袋上浇,把大伙儿吓一跳。

王征没有过集体生活的概念,也不会上课。老师在上面讲,他不会翻书也不会做笔记。刘爱萍怀着身孕把所有的任课老师都找了一个遍,请老师们在关注王征的同时,多给王征融入的时间,给他开小灶、因材施教。还安排学习委员张

乐教王征怎么听课如何做笔记。

有一段时间,王征特别崩溃,在宿舍里喊:“我不想活了,我要跳牧星湖。”大家在教室上课,他在后面玩一把小刀,在同学后背比划,还说:“小心啊,小心我把你扎破。”刘爱萍说,王征不知道跳湖是什么概念,他搞了很多很多恶作剧,就是为了引起同学们的关注。同学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帮助王征的同时,也发生过很多小矛盾。那年10月,矛盾爆发了,他们宿舍的同学集体来找刘爱萍说:“咱们原来的计划都不管用,我们快崩溃了,赶紧给王征调宿舍吧。”那段时间,刘爱萍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照顾王征,让他慢慢磨合,融入集体生活。

到了三四年级,实验课材料课特别多,任课老师给了王征很多鼓励,王征自己也付出了很多努力,很快融入集体生活,让同学们都接纳了他。因年龄小,没有女朋友,他心无旁骛,每天坚持学习八九个小时,收获很大。每次考试,王征都在前五名左右,拿过两次校级二等奖学金,还获过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

曾一度痛恨父亲的教育,如今充满感激

“刚入学时,我曾一度痛恨父亲,恨他剥夺了我受正规学校教育的权利。”王征说,随着年龄的增大,他的心智成熟了,逐渐理解了父亲的苦心。王征认为,按部就班的学校教育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就跟中医西医一样,教育形式应该分很多种。“小时候,我不是贪玩的孩子,没有跟同龄的孩子玩过,也没有享受过集体生活,但父亲并没有误导我,反而因材施教,将我爱学习的一面激发了出来。现在回想起来,我的智力并不比大家强多少,也不是天才,是父亲深沉的爱和细致入微的超前教育将我打造成了神童。父亲的教育有一些缺陷,但也有很多学校教育所没有的优点。他没有做错什么,我对他充满感激。尤其是到了大三大四,我懂事了,这种感激就越强烈。”

“由于小时候很少接触社会,所以刚入学时给老师同学们添了很多麻烦。我把大家搞得快崩溃了,大家仍对我不抛弃不放弃,带我四处玩,参加很多活动,使我融入集体生活,迅速成长起来。四年里,我从一个小屁孩长成大小伙儿。因为整天跟大哥哥大姐姐在一起,我的心理年龄比实际年龄更成熟。”王征说,“由于年龄小,我受到了老师们特别多的关爱。比如学院副院长汪殿龙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的,爱惜人才,是他指导我报考北航,使我在今年1月的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取得387分的成绩,航空材料专业招14名研究生,我考了第4名。”“当初我特别担心,千辛万苦培养起来的好苗子,到了大学再变坏了。没有想到,进了河北科大越来越好,还能考进名校继续深造。这些都得益于科大的学术氛围和老师同学们的帮助。”王亚光在电话中告诉记者,王征的确长大了,因为他懂得了感恩。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