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高一作文训练教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10:25:27 高中作文
高一作文训练教案高中作文

篇一:高中作文训练教案

高中作文训练教案

铜梁一中 黎建军

教学课题: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如何写出真情实感

(1)、共鸣引出真情;

(2)、细节引出真情;

(3)、假意引出真情。

教学难点:在写作中以共鸣、细节、假意等方式引出真情。

教 具: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课间放轻音乐,营造轻松氛围。

上课,互致问候语。首先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来到可爱的高一(2)班!这节课我们主要探讨(tàntǎo)高中作文。)

一、导入

同学们害怕写作文吗?(学生回答)其实,我们每位同学都是一本书,一把钥匙,每天都用鲜活的生命抒写着一曲曲动人的歌,下面我们玩一个游戏:

提问:请写出生命当中最重要的五样,可以是人、物、习惯、爱好等等。(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巡视) 提问:因种种原因划去其中两种。(学生独立思考划去两种)

提问:因生活有点波折,义无返顾地划去一样。(学生独立思考划去其中一种)

提问:命运要求只剩一样,再划去一样。(学生独立思考)

提问:为什么这是生命中最重要的?要求写出理由。(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巡视)(3分钟时间后,教师叫多名学生回答:万琴琴、柏平、陈龙、陈鸿敏等)

点评:有了真情实感,但苦于表达,效果欠佳;那么我们在写作中该如何表达情感呢?怎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呢?(引出讨论话题)

二、探讨中心话题——如何写出真情实感

1、以共鸣引真情

(1)、(教师放幻灯片)运用生动例文引入,在一首法国诗中有这么一个亲情故事:一个母亲宠爱她的浪子,浪子所(suǒ)求,无所不应。有一天浪子回家,说他的情妇要他母亲的心,母亲立刻拿了一把刀,把心挖出来,交给(gěi)了他。高兴的浪子提着母亲的心,狂奔着去讨好他的情妇。在路上不小心跌diē了一跤,正要爬起来走的时候,忽然听到一个微弱而挚(zhì)爱的声音焦急地说:“哎哟!我的宝宝,你摔(shuāī)坏了没有?”

提问:这段文字凭什么打动人?(教师叫多名学生回答)

点评:这段文字之所以打动人,是因为写到了我们伟大而可敬的母亲,人人都有母亲,母亲的一道皱纹,母亲的一丝白发,母亲关爱的眼神,无不激起我们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母亲是风雨中的一把伞;母亲是我们前行的路灯;母亲孕育了你们,也孕育了我们;每天上学时妈妈总是不烦其烦地叮嘱“路上要小心”;在餐桌上狼吞虎咽(yàn)时,妈一边拍脊背一边说:“慢点慢点,别咽着”;当离开家的时候,母亲留给我们片片嘱托和殷殷的期盼。此时此刻,我请求所有的朋友在心中都默默地问候自己的母亲:妈妈,你还好吗?一见着写母亲的文章,为什么就有说不完的话语、抒不完的情呢?这源于共鸣。(穿插《白发亲娘》歌曲)

(2)、教师播放音乐《送别》,并打出歌词,学生伴唱

《送别》 李叔同作词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晓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晓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孤云一片雁声酸,日暮塞烟寒。伯劳东,飞燕西,与君长别离!把袂牵衣泪如雨,此情谁与语!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晓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提问:这首歌自1914年问世以来,差不多将近一个世纪,一直在人民(特别是青年)中流行、传唱。这究竟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力量使它产生了如此巨大的艺术魅力?它又凭什么打动人呢?(学生讨论,叫三名学生谈感受)

点评:歌词中长亭、古道、芳草、垂柳、夕阳以及泛荡的晚风,呜咽的清笛,都是离人眼中所见,景物依旧,人在别时,听起来就倍感凄凉,表现了游子对故土的深深怀念,抒写了游子魂牵梦绕的离情别意;《送别》由电影《早春二月》、《城南旧事》演绎后,至今仍是广大学生用以唤起离别愁绪、触动心灵深处的送别歌。之所以能打动

高一作文训练教案

人是我们有同样的离别,有同样的感情抒发,这就是共鸣。

小结:以共鸣引真情。

2、以细节传真情

(1)、(教师放幻灯片朱自清《背影》)

背影

作者: 朱自清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提问:这段文字采用什么描写方法打动人?(教师朗读,学生仔细体会)

点评: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先交代了这次分别时的家庭境况: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变卖典质还旧债,又借新债办丧事,在这祸不单行的日子里,父亲出外谋事,儿子离家读书,真是一次悲伤的离别。然而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却处处表现出来,时时表现出来,在这种背景下父子间却演绎出一场令人震动,催人泪下之戏,如写父亲亲自送儿子到车站,怎样走去,怎样探身下去,怎样爬上月台,攀上爬下,移脚倾身,都细细地如实写下,我们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我们当时也在场,也看到了一位仁慈的父亲对儿子的关怀和体贴的情景。使那真挚而灼热的父爱情深达到了最高点。人非木石,作者怎能不为之流泪?这伤感的离别之情也同样拨动着我们的情弦,我们也有过同样的经历,同样激发我们的情感,也会随着作者的脉搏一起跳动,产生这样的效果源于采用了生动的细节描写,由此得出结论:以细节引真情。

3、以假意引真情

教师提问:除了细节描写可以引真情,还有没有其他的方式呢?

(1)、(教师放幻灯片《上邪》)

上 邪(yé)

汉乐府民歌

上邪! 冬雷震震,

我欲与君相知, 夏雨雪,

长命无绝衰。 天地合,

山无陵, 乃敢与君绝!

江水为竭,

译文:天啊!(指天为誓)我想与你相亲,我要使这种相亲永远不绝不衰。除非高山变平地、江水流干、冬雷、夏雪、天地合并,一切不可能发生的事都发生了,我才会和你断绝。

品评:

本篇是汉乐府《饶歌》中的一首情歌,是一位痴情女子对爱人的热烈表白,主人公设想了三组奇特的自然变异,作为“与君绝”的条件:“山无陵,江水为竭”——山河消失了;“冬雷震震,夏雨雪”——四季颠倒了;“天地合”——再度回到混沌世界。这些设想一件比一件荒谬,一件比一件离奇,根本不可能发生。这就把主人公生死不渝的爱情强调得无以复加,以至于把“与君绝”的可能从根本上排除了。这种独特的抒情方式准确地表达了热恋中人特有的绝对化心理。深情奇想,确实是“短章之神品”。本诗采用荒谬离奇的方式抒发情感,这就是假意引真情。

2、教师放小诗《想给父亲当一回父亲》,让学生体会。

想给父亲做一回父亲

作者:云亮

父亲老了

站在对面

像一小截(jié)地基倾陷的

土墙

国庆节我从单位赶回老家

父亲混在村头的孩子中间

固执地等我

父亲对我的态度越来越像个孩子

我和父亲说话

父亲总是一个劲地点头

一时领会不出我的意思

便咧开嘴朝我傻笑

我和父亲一同回家

胡同口的人都扭脖(bó)子冲着我俩看

有一刻

我突然想给父亲做一回父亲

给他买最好的玩具

天天做好饭好菜叫他吃

他上学,一直念到国外

果有人欺负他

才不管三七二十一

撸(lū)起袖子

揍(zòu)狗日的一顿

诗歌的标题《想给父亲做一回父亲》,就给人一种惊奇和讶异,“想给父亲做一回父亲”,不仅不是一个貌似不恭的问题,而更严重的是一种超越人伦常理的语言和行为,是属于大逆不道的,细细地读完全诗,人的心里就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原来是这样,是作者充分地运用了貌似反常的诗句来表达自己对父亲的礼拜和歌颂的。作为下一代人为了表达对上一代父辈的哺乳和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作者也就有了“想给父亲当一回父亲”这样的“反常”之举动与心理,在作者梦想给父亲当一回父亲的时候,他就开始希望以父亲当年抚养、照顾、爱护和培养一样的行为来回报父亲(这是一个代称,他应该包括了所有的上一代人)。作者这些行为,甚至是近似"疯狂"、"变态"的举动,不可思议地又被我们有条件无条件地接受了下来,我们不仅不去责怪去非难作者,我们还会以一种欣赏的眼光老看待这种行为。这样一来看来,这种反常手法,这种“心理变态”的诗句只是作者的宣泄情感,抒发情怀,这就是假意抒情,以此来表达对父亲深深的爱。

教师总结:以假意引真情。

教师总结:通过以上学习,我们了解了引发情感的方式有共鸣、细节、假意,下面请大家采用所讲的三种创作手法中任何一种进行写作“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学生思考写作,教师巡视,5分钟后检查作业)

教师小结:实际上你们在生活中处处在写作文,同学们,请用鲜活的语言抒写青春吧,以动人的旋律谱写一曲曲生命之歌吧。放飞你们的梦想,祝同学们明天更美好!谢谢大家!

完毕!

高中作文课教案(简案)

课题名称:作文的开头

授课班级:临泉一中高三(49)班

授课时间:2008年12月24日

授课教师:(略)

一、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打开写作思路,顺畅地成文。

2、掌握几种常用的作文开头的技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五种开头的技巧及训练。(重点)

2、“题记”的作用及拟写训练。(难点)

三、教学设想:1、重视训练,精讲精练。

2、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一提到作文,有的同学便会柳眉紧蹙,杏眼无光,叹息道:“老师啊,一到作文,我眼前尽是山重水复的困惑和烦闷,全没柳暗花明的豁然与惊喜。”有的同学会说:“作文呀。衣带渐宽终不悔,我为伊消得人憔悴!”有同学会叹息:“作文也,你让我爱来你让我恼,爱你无选择,恼你没商量。”还有同学发出感慨:“作文之难,难于上青天!让我闻听凋朱颜——”

同学们,难道作文果真那么可怕吗?难道我们真的让作文给吓倒了吗?老师再一次告诉大家,其实作文并不可怕。同学们,请和我一起大声说一句:“作文不可怕!”信心有了,可作文还得一步一步地写。同学们写作文时最感到困难的问题是什么呢?恐怕是如何开头吧。

(二)、作文开头的技巧

请问,什么样的文章开头算是好开头呢?

1、下面是古人一些有关文章开头结尾的独到见解——

a、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唐代诗人白居易)

b、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明代学者谢榛)

c、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留连,若难遽别。(清代文学家李渔)

元代文人乔梦符把文章的开头、主体、结尾分别比喻为凤头、猪肚、豹尾。凤头,就是开头要点睛明目,要干净利索,要美丽奇秀。我们可以将它归纳为“三要四不要”,具体如下:

(1)、三要:一要开门见山。国学大师梁启超说过:“文章最要让人一望而知其宗旨之所在,才容易动人。”对于考场作文来说,更是如此,就得一上来要想到点题。

二要短小精悍。开头宜短不宜长,宜简不宜繁。千万不能拐弯抹角,拖泥带水,即使为了取得某种表达效果,也要在略加修饰之后,必须迅速入题,切忌修饰过长,这不仅因为短的空间,能在视觉上引起读者的注目,还因为几行文字要求我们必须把问题提得明确而集中。

三要引人入胜。“好的开头,有如春云初展,鲜花含露,叫人一见钟情,不舍得释卷离去。”精彩的开头,确实能让阅卷老师眼睛为之一亮。索然无味的开头,谁还会读下去呢?

(2)、四不要:一不要重复命题材料,浪费笔墨,劳而无功。

二不要肤浅的叙述自己的故事,缺少厚重感。

三不要空洞抒情,矫揉造作,华而不实。

四不要引用人们熟知的故事,让人见首而知尾。

2、怎么才能写好开头呢?下面我介绍六种方法。

(1)、单刀直入法。这是一种最常见也最适用的开头方法。开头不加任何修饰,直接进入正题。这种方法干净利落,简洁明快,易为读者接受,适用于记叙文、议论文等文体。

(2)、设置悬念法。文章一开头就设置疑问,能吸引读者往下看,让读者找出答案。

(3)、先抑后扬法。这种开头适用于散文,先借其他事物来抑一下,是为了后面更好突出所写事物的特征,进而更好地扬。

(4)借助修辞法。文章开头,适当运用一、两种恰当的修辞格,可以给人一个非常的深刻的印象。

(5)、引用名言法。开篇一二句切合题意的名言警句,一方面可以突出主题,另一方面也能为文章增添文采。

(6)、添加题记法(下面再说)。

(7)、结合文体法。可以借助一些文体的格式来开头,同样让读者觉得巧妙。

A、巧借书信开头 B、巧借日记开头C、巧借章回体小说开头D、访谈录开头E、演讲词开头

3、题记的作用和写题记的注意事项

(1)、题记的作用。题记是写在题目之后,正文之前的一段文字。题记写的精彩,常常能够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题记的作用有哪些呢?主要有以下五个作用:

A、创设情境,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

B、阐释题意,展示主要内容。

C、交代写作目的,揭示文章主旨。

D、引出正文,昭示全文的走向。

E、张扬个性,展示才华。

(2)、拟写题记的注意事项。A、题记“五要”:一要简洁精练,二要蕴涵哲理,三要饱蘸情感,四要优美精彩,五要切合文章(最重要)。

B、既可以引用名人名言,也可以自己拟写。

C、结合题记的目的,来选择拟写方法有点题式、映衬式、注释式、悬念式、交代式五种常见

D、题记的格式是开头空两格,题记内容写完后,另起一行靠右写上“——题记”。

(三)开头写作训练

练习一、给作文《给感情一把尺》(2003年全国卷)拟一个开头。

练习二、给作文《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2004年全国卷Ⅲ)拟一个开头。 练习三、给作文《拒绝空白》(2006年福建卷)拟一个开头。

练习四、给作文《勿以好恶论断之》(2003年全国卷)拟一个开头。

练习五、分别给下面两篇文章各拟一个提记。

1、题目:天籁(原文略)

2、 题目:风雨中,请侧耳倾听(原文略)

(四)教学小结: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通过作文的开头的教学,知道了作文开头的重要性,掌握了七种开头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作文训练中重视。

篇二:高考作文开头训练教案

高考作文开头训练教案

教学过程:

导入:有人曾这样说:“当你读一本小说的时候,假如它的前三页无法吸引住你,那么这本小说就不值得你去读。”作文也素有题好一半文之说,其实对于一篇作文来说,如果它的开头不能吸引住读者,那么就已经失败了一半了。反过来讲如果我们能够在开头就抓住阅卷老师的心,那我们的作文也就成功了一半了。其实好的作文开头也是有大致规律的。今天我们就来择要学习几种常见的、容易出采、便于掌握的作文开头方式。

教学活动:

资料补充:

优秀的高考作文,它们的开头大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快速入题、开篇切题、文字简约,新颖别致、文采斐然”。(短、雅、快) 作文开头的要求:

1.要快速引出主题。

梁启超:“文章最要令人一望而知其宗旨之所在,才易动人。”

《三国演义》: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2要语言凝练,短小精悍,力争控制在五行以内,超过六行就要分段。

3.要有文采:青春是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的琼浆—历久弥香《青春》 学生作文开头存在的弊病:

1、面面俱到,罗里罗嗦,照抄原材料或引用复述不简练,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

2、故弄玄虚,转弯抹角,入题太慢。中心话题“千呼万唤不出来”。

3、语言粗俗,令人望而生厌。

(一)开门见山议论入题式

阅读下列文章开头并分析其特点——注意他们与话题的关系(直接申明主旨) ......

(1)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是权势,是金钱吗?不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是人,是人的本身。人,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2)在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把“诚信”作为一个正人君子不可缺少的美德。我们都讲究待人诚实守信,喜欢老老实实做事的人;可是在特殊情况下,不诚不信也不为过。——《诚信》

(3)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论》

(4)人生的追求,就如水上行舟,只有高扬起两面风帆:相信自己与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我们才能进退自如,抵达胜利的彼岸。——《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

(5)天空没有不逝的彩虹,人生也没有永远灿烂的风景。圆满很美,残缺遗憾有时也是美。——《圆满与残缺》 规律总结:

所谓开门见山,即直截了当地围绕话题亮出自己的观点,使读者一目了然。开门见山的好处:干净利落、不兜圈子、明白醒目、简洁有力,犹如暮鼓晨钟给读者当头棒喝。

迁移训练

以“尊严”为话题写一个开门见山式的话题

【参考答案】

(1)人要活得有尊严。做人就要做一个大写的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一个“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人。

(2)自尊是获得尊严的前提。试想一个连自己都不尊重的人,别人如何肯尊重你。自尊者,人恒尊之。

(3)丢失自尊就是丢失了做人的根本,没有尊严就等于没有了做人的骨气。一个有骨气的人,都是一个极其自尊的人。

(4)任何人都有尊严,不要伤害他人的尊严。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想赢得尊严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

存在问题:这种写法虽然看上去比较简单,但操作起来也有一定的问题。首先,写作者要能够提炼出能够引领主题的开头,其次,这个开头本身语言要非常凝练,要有一种先发制人的效果,使读者产生阅读欲望。

可在实际写作中很多同学做不到这两点。学生在议论方面普遍存在着浅薄、罗嗦、无文采的现象,可以说粗鄙不堪。怎么办呢,下面我再给大家介绍另外作文的另一种开头,应该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二)名言引申式

阅读下列文章开头并分析画线部分的特点——注意他们与话题的关系(都属于这一话题.......范围内的名言警句),另外,后两个与前两个有什么区别。——(集群排比式) .............

(1)古语云:索物于暗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诚。曾子杀猪为一“信”字,孔明接受“托孤”为一“诚”字因有了“诚信”二字,百年的老店得以顾客盈门,刘邦的约法章得以千年传为美谈。——《诚信》

(2)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地球撬起来!”我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灵魂支撑起来!”诚信就是一个人灵魂的支点。——《诚信》

(3)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告诉我们:“对于凌驾于命运之上的人来说,自信是命运的主宰”;惠特曼则认为:“自信是灵魂的防腐剂”;莎士比亚总结道:“信心是走对成功的第一步,缺乏信心则是失败的主要原因。”人生因自信而成功。——《诚信》

(4)同是高贵,陶渊明告诉我们“不要为五斗米折腰”;李白解释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于谦则表示“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高贵虽因不同的人而解释有所差异,但它都是人们美好心灵的体现。——《高贵》

规律与特点——采取拿来主义,直接引用与话题相关的名言,进行联想、发挥,通过引申揭示其现实意义,从而提出论点,快速切题。其好处是自然深刻,有文采,简便易操作。

具体思维过程——写作时,只要有了话题,我们首先可以寻找与话题相关的或者说能够体现话题的名言警句歌词俗语,然后引出自己的论点即可。

学法指导——在平日有意识的积累一些常见话题的精彩名言警句,避免书到用时方恨少。——在具体操作时教师应加以指导(话题的选择、提供一些精彩警句)

【迁移训练】

——根据下面的话题写一个格言警句式开头

(1)以“尊严”为话题,根据所提供的名言警句写一个开头段

士可杀而不可辱。——礼记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丧失了自尊心的人,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丧失了自尊心的民族,是一个无望的民族。——陈祖芬

自尊心是一种美德,是促使一个人不断向上发展的一种原动力。——毛姆(英国作家)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

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佛争一柱香,人争一口气——俗语

人要脸,树要皮。——俗语

参考答案

《礼记》云:士可杀而不可辱。当尊严与生命二者不可得兼时,宁可放弃生命,也不能舍弃做人的尊严。正是为了保持做人的尊严,廉者宁可饿死也不接受嗟来之食,志士宁可渴死也不贪饮盗泉之水。维护尊严是做人的根本。

丧失了自尊心的人,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丧失了自尊心的民族,是一个无望的民族。尊严是立国立人的无价之宝。

(2)以“成与败”为话题,自选警句写一个开头段。

【参考答案】: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而当初的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冰心老人的这句话提醒我们:成功是奋斗的苦根上结出的甜果。

失败,对强者是个逗号,对弱者是个句号。面对失败,强者能够屡仆屡起,弱者则一蹶不振。其实失败和成功对我们一样有价值。不会从失败中寻找教训的人,他们的成功之路是遥远的。

叔本华说:“一个人的心灵必须饱受挫折,才能有船舱般的稳重航行于大海中,否则将只是风的玩具。”尼采也说:“没有岩石的阻挡,哪能激起美丽的浪花。”失败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因为它和成功对我们一样有价值。

相关名言警句——

不干固然遇不到失败,也绝对遇不到成功。——邹韬奋

失败,对强者是个逗号,对弱者是个句号。——蒋筑英

拼命去争取成功,但不要期望一定会成功。——法拉第

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培根

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爱默生

不会从失败中寻找教训的人,他们的成功之路是遥远的。——拿破仑

光荣的成功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于屡仆屡起。——拿破仑

失败是成功之母。——谚语

没有岩石的阻挡,哪能激起美丽的浪花。——尼采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而当初的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冰心

(三)化虚为实式

(1)如果你从母亲手中接过饭碗,心存温馨,那就是幸福;如果你在灯下读着朋友的来信,品味友情,那就是幸福;如果你独坐一隅,静静听歌,凝神遐思,那就是幸福,幸福,时时刻刻围绕在你身旁。幸福就是一种感觉。——幸福

(2)什么是幸福?幸福是果园里果农望着压满枝头果实的满脸喜色,幸福是教室里莘莘学子憧憬未来的动人笑脸,幸福是实验室里科学家又有新发现时的舒展眉头,幸福是领奖台上运动员仰望国旗冉冉升起时的莹莹泪光。幸福是奋斗的结晶,勤劳的丰碑。——幸福

(3)当别人失败时,你不因此而嘲讽他,这便是尊重。当一位残疾人走在大街上时,你不用异样的眼光看他,这便是尊重。当一个人上台演讲却忘了演讲词时,作为观众的你不因此而喝倒彩,这就是尊重。在大千世界里,我们需要尊重,更应该尊重别人。——尊重

(4)当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同学们抬头认真听课时,这是同学对教师的尊重;当别人正在发表自己的看法,听者不打断他的讲话,这是听者对讲话人的尊重;当你吃尽自己碗中

的残饭时,这是你对农民的尊重,人与人之间离不开尊重,尊重能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尊重

规律分析——

化虚为实式

化虚为实中,主题为虚,事例为实,如诚实不可以说“什么样就是诚实的”——即不能直接看到。(化虚为实从很大程度上相当于作文中的化大主题为小切入点),实包括两种,一种是可当作论据的具体事件(有人有??),另一种则是生活现象,不落到具体人身上,如果说前者是点,后者则是面,这种手法句式,语气尤为重要。

(四)借物起兴式

阅读下列文章开头并分析其特点——画线句子与前面文字的关系,话题与前面句子的关系。

(1)蒲公英放弃了母亲温暖的怀抱,插上翅膀,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世界;雨滴放弃了天空中游荡的自由,化做甘露亲吻万物,于是百花嫣然,万物蓬勃。……放弃,并不是不作为,恰恰相反,有时只有适当的放弃才能更好地作为。——放弃

(2)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所以天空宽阔无边。大地拥抱每一寸土地,不论其贫富,所以大地广袤无垠。海洋接纳每一条河流,不论其大小,所以海洋广阔无边。人生因宽容而异彩纷呈。

(3)远去的飞鸟,永恒的牵挂是故林;漂泊的船儿,始终的惦记是港湾;奔波的旅人,时时惦念、夜半萦回的地方,还是家。亲情是一个人永远难以割舍的。——亲情

(4)风从水上走过,留下粼粼波纹;阳光从云中穿过,留下丝丝温暖;岁月从树林走过,留下圈圈年轮,朋友,我们从时代的舞台上走过,留下了什么呢?——痕迹

(5)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没有原野的芬芳,可以有小草的翠绿。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可以找到自己的舞台。天生我材必有用,自信者永远是舞台的主角。——自信

规律分析——

借物起兴式:

借生活中的其他事物开头,通过一组排比句子来强化其文采,最终落在话题材料上,其格式类似于陕北民歌形式——信天游。这种格式的开头重在平时的喻体积累与思维训练。

迁移训练——

(一)请以“完美与缺憾”为话题写一个借物起兴式的开头段。

参考答案:茉莉花香气袭人,但却缺少艳丽的颜色;牡丹国色天姿,却没有沁人心脾的馨香;玫瑰色香俱佳,却又浑身是刺……如果我们用完美的眼光来看待这些花,有谁能够真正完美呢?但有谁敢说它们都不美呢?因为正是这些缺憾,使得它们各具风味,别具一格——完美与缺憾

(二)请以“选择”为话题根据提供的开头,

(1)续写一个借物起兴的开头段。

①河蚌选择了忍受沙粒摩擦的痛苦,因而形成了宝贵的珍珠;矿石选择烈火焚身的冶炼,才成为了有用的钢材;人生也只有选择生活的磨砺,才经得住风雨的洗礼。

②是鱼儿就选择大海,因为只有大海才能放任鱼儿遨游;是骏马就选择草原,因为只有草原才能任骏马驰骋;是雄鹰就选择蓝天,因为只有蓝天才能任由雄鹰翱翔;作为万物之灵,我们的人生更应有所选择。

(2)续写一个化虚为实的开头段。

陶渊明选择了菊花,因而才有了“悠然见南山”的清闲自在;

(四)请以朋友为话题写一个借物起兴的开头段

如果没有了船桨,木筏再不能远航;如果没有了翅膀,鸟儿再不能飞翔;如果没有了北极星,夜行的人也许会迷失方向;如果没有了朋友,生活将会变得暗淡无光.

请以朋友为话题写一个化虚为实的开头段

在你成功时,为你喝彩的未必是你的朋友。但当你陷入泥潭,伸手拉你一把的必定时你真正的朋友。朋友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拥有朋友,我们就拥有两个世界;拥有朋友,我们就拥有两份快乐;拥有朋友,我们就会减少一半痛苦,所以,我们要珍惜朋友。

朋友就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依依不舍;朋友就是“莫愁前路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临行鼓励;朋友就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离别叮咛。人生之路正是回为有了朋友才越走越宽。也许会迷失方向;如果没有了朋友,生活将会变得暗淡无光。

(五)故事导入式

用故事开头,特别是生动有趣的故事,容易激发读者的兴趣,让阅卷老师兴趣大增,不再感到无聊,其中好处不言而喻。

运用这种手法开头,需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用作开头的故事要精心选择,故事要有利于作者观点的引出。其次是因为故事本身仅仅是一个话题的引线,所以叙述不宜过细,篇幅不宜过长,只要能达到引出正文的目的就行,不可为求生动而面面俱到。

范例赏析:

我常常被那个叫做尾生的古人感动得落泪。“尾生与女子约,女子三日不至,遇大水,尾生抱柱而死。”尾生就是这样一位执著得可爱的君子,为了那一个或许并不重要的约定,为了守住自己心灵深处写给自己的那一份契约,他竟然用生命来壮烈地捍卫它。我从他的身上看到了闪光的两个字——诚信。《守住心灵的契约》

哲学家与徒弟坐于草丛边,哲人问,如何能将这片草除净?有曰,用刀割;有曰,用药除,方便;也有曰,用手拔,干净哲人笑曰,明年来。次年,哲人已走,现于徒弟们眼前的是一片绿油油的麦田。哲人留言:用爱去占据它。

世界千变万化,疑问层出不穷,答案也丰富多彩,然而如何能尽善尽美呢?用爱。何以用爱?有爱!——丰富中的至美

一位老人在火车上不小心掉了一只新鞋,在众人的惋惜声中,老人毫不犹豫地把另一只鞋也从窗口扔掉。他解释说,这双鞋无论多么昂贵,对他而言都失去作用,而捡到这双鞋的人就不同了。所以与其留一只对自己无用的鞋,倒不如放弃,或许能成全了另一个人。在老人身上,我读到了睿智,读到了理解,更读到了“放弃”的底蕴。——放弃

故事型开头开头迁移训练:

1、观音大士——求人不如求己。

2、非洲狮子与羚羊

1、在非洲大草原上,狮子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想“我一定要跑得比羚羊快,否则就无饭可吃”。与此同时,睁开眼睛的羚羊想的却是:“我一定要跑得比狮子快,否则就会成为狮子的美食。”于是在同一时间里开始迎着太阳向东方奔跑。两军相逢勇者胜。竞争就是生存,发展就是竞争!

2、观音大士座下,一男子虔诚祷告,忽发现身边另一个观音也在拜求,对此,观音笑曰:“因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已!”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座能量巨大的宝库,只要努力,都会找到打开宝库的钥匙!

三、课堂小结(复习提问)

四、课后作业

在晚自习将三种开头各写一个(上课未用的材料)

篇三:高中作文训练教案

高中作文训练教案

重庆文理学院 余健新

教学课题:写出真情实感,表达出你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如何写出真情实感

(1)、共鸣引出真情;

(2)、细节引出真情;

(3)、假意引出真情。

教学难点:在写作中以共鸣、细节、假意等方式引出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害怕写作文吗?(学生回答)其实,我们每位同学都是一本书,一把钥匙,每天都用鲜活的生命抒写着一曲曲动人的歌,下面我们玩一个游戏: 提问:请写出生命当中最重要的五样,可以是人、物、习惯、爱好等等。(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巡视)

提问:因种种原因划去其中两种。(学生独立思考划去两种)

提问:因生活有点波折,义无返顾地划去一样。(学生独立思考划去其中一种)

提问:命运要求只剩一样,再划去一样。(学生独立思考)

提问:为什么这是生命中最重要的?要求写出理由。(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巡视)(3分钟时间后,教师叫多名学生回答:万琴琴、柏平、陈龙、陈鸿敏等) 点评:有了真情实感,但苦于表达,效果欠佳;那么我们在写作中该如何表达情感呢?怎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呢?(引出讨论话题)

二、探讨中心话题——如何写出真情实感

1、以共鸣引真情

(1)、(教师放幻灯片)运用生动例文引入,在一首法国诗中有这么一个亲情故事:一个母亲宠爱她的浪子,浪子所(suǒ)求,无所不应。有一天浪子回家,说他的情妇要他母亲的心,母亲立刻拿了一把刀,把心挖出来,交给(gěi)

了他。高兴的浪子提着母亲的心,狂奔着去讨好他的情妇。在路上不小心跌diē了一跤,正要爬起来走的时候,忽然听到一个微弱而挚(zhì)爱的声音焦急地说:“哎哟!我的宝宝,你摔(shuāī)坏了没有?”

提问:这段文字凭什么打动人?(教师叫多名学生回答)

点评:这段文字之所以打动人,是因为写到了我们伟大而可敬的母亲,人人都有母亲,母亲的一道皱纹,母亲的一丝白发,母亲关爱的眼神,无不激起我们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母亲是风雨中的一把伞;母亲是我们前行的路灯;母亲孕育了你们,也孕育了我们;每天上学时妈妈总是不烦其烦地叮嘱“路上要小心”;在餐桌上狼吞虎咽(yàn)时,妈一边拍脊背一边说:“慢点慢点,别咽着”;当离开家的时候,母亲留给我们片片嘱托和殷殷的期盼。此时此刻,我请求所有的朋友在心中都默默地问候自己的母亲:妈妈,你还好吗?一见着写母亲的文章,为什么就有说不完的话语、抒不完的情呢?这源于共鸣。(穿插《白发亲娘》歌曲)

(2)、教师播放音乐《送别》,并打出歌词,学生伴唱

《送别》 李叔同作词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晓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晓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孤云一片雁声酸,日暮塞烟寒。伯劳东,飞燕西,与君长别离!把袂牵衣泪如雨,此情谁与语!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晓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提问:这首歌自1914年问世以来,差不多将近一个世纪,一直在人民(特别是青年)中流行、传唱。这究竟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力量使它产生了如此巨大的艺术魅力?它又凭什么打动人呢?(学生讨论,叫三名学生谈感受)

点评:歌词中长亭、古道、芳草、垂柳、夕阳以及泛荡的晚风,呜咽的清笛,都是离人眼中所见,景物依旧,人在别时,听起来就倍感凄凉,表现了游子对故土的深深怀念,抒写了游子魂牵梦绕的离情别意;《送别》由电影《早春二月》、《城南旧事》演绎后,至今仍是广大学生用以唤起离别愁绪、触动心灵深处的送别歌。之所以能打动人是我们有同样的离别,有同样的感情抒发,这就是共鸣。

小结:以共鸣引真情。

2、以细节传真情

(1)、(教师放幻灯片朱自清《背影》)

背影

作者: 朱自清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提问:这段文字采用什么描写方法打动人?(教师朗读,学生仔细体会) 点评: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先交代了这次分别时的家庭境况: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变卖典质还旧债,又借新债办丧事,在这祸不单行的日子里,父亲出外谋事,儿子离家读书,真是一次悲伤的离别。然而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却处处表现出来,时时表现出来,在这种背景下父子间却演绎出一场令人震动,催人泪下之戏,如写父亲亲自送儿子到车站,怎样走去,怎样探身下去,怎样爬上月台,攀上爬下,移脚倾身,都细细地如实写下,我们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我们当时也在场,也看到了一位仁慈的父亲对儿子的关怀和体贴的情景。使那真挚而灼热的父爱情深达到了最高点。人非木石,作者怎能不为之流泪?这伤感的离别

之情也同样拨动着我们的情弦,我们也有过同样的经历,同样激发我们的情感,也会随着作者的脉搏一起跳动,产生这样的效果源于采用了生动的细节描写,由此得出结论:以细节引真情。

3、以假意引真情

教师提问:除了细节描写可以引真情,还有没有其他的方式呢?

(1)、(教师放幻灯片《上邪》)

上 邪(yé)

汉乐府民歌

上邪! 冬雷震震, 我欲与君相知, 夏雨雪, 长命无绝衰。 天地合, 山无陵, 乃敢与君绝! 江水为竭,

译文:天啊!(指天为誓)我想与你相亲,我要使这种相亲永远不绝不衰。除非高山变平地、江水流干、冬雷、夏雪、天地合并,一切不可能发生的事都发生了,我才会和你断绝。

品评:

本篇是汉乐府《饶歌》中的一首情歌,是一位痴情女子对爱人的热烈表白,主人公设想了三组奇特的自然变异,作为“与君绝”的条件:“山无陵,江水为竭”——山河消失了;“冬雷震震,夏雨雪”——四季颠倒了;“天地合”——再度回到混沌世界。这些设想一件比一件荒谬,一件比一件离奇,根本不可能发生。这就把主人公生死不渝的爱情强调得无以复加,以至于把“与君绝”的可能从根本上排除了。这种独特的抒情方式准确地表达了热恋中人特有的绝对化心理。深情奇想,确实是“短章之神品”。本诗采用荒谬离奇的方式抒发情感,这就是假意引真情。

2、教师放小诗《想给父亲当一回父亲》,让学生体会。

想给父亲做一回父亲

作者:云亮

父亲老了

站在对面

像一小截(jié)地基倾陷的

土墙

国庆节我从单位赶回老家

父亲混在村头的孩子中间

固执地等我

父亲对我的态度越来越像个孩子

我和父亲说话

父亲总是一个劲地点头

一时领会不出我的意思

便咧开嘴朝我傻笑

我和父亲一同回家

胡同口的人都扭脖(bó)子冲着我俩看

有一刻

我突然想给父亲做一回父亲

给他买最好的玩具

天天做好饭好菜叫他吃

他上学,一直念到国外

果有人欺负他

才不管三七二十一

撸(lū)起袖子

揍(zòu)狗日的一顿

诗歌的标题《想给父亲做一回父亲》,就给人一种惊奇和讶异,“想给父亲做一回父亲”,不仅不是一个貌似不恭的问题,而更严重的是一种超越人伦常理的语言和行为,是属于大逆不道的,细细地读完全诗,人的心里就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原来是这样,是作者充分地运用了貌似反常的诗句来表达自己对父亲的礼拜和歌颂的。作为下一代人为了表达对上一代父辈的哺乳和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作者也就有了“想给父亲当一回父亲”这样的“反常”之举动与心理,在作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