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徐州带数字地名的历史典故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15:33:03 作文素材
徐州带数字地名的历史典故作文素材

篇一:徐州地名

徐州地名 四道街、三角线、二眼井、大把头、一人巷、立德路、二府街、黄茅岗、栅栏门、 育红街、道署街、文亭后街、林家巷(健康巷)永康路、察院街、东门大街、立 达路、县署街(少华街)、台庙子南(铁佛寺南)丰储街、驴市(博爱街)幸福 街太多了,老徐州地名也只有老户才能知道,而且年龄都得在 60 以上的老徐州 人知道,呵呵以上这些仅供参考。徐州带数字地名的历史典故( 徐州带数字地名的历史典故(转)徐州有个关于地名的顺口溜, 一人巷 二眼井、三马路、四道街、五毒庙、 一人巷、 徐州有个关于地名的顺口溜,“一人巷、二眼井、三马路、四道街、五毒庙、 六道门、七里沟、八里屯、九里山、十里堡 。 六道门、七里沟、八里屯、九里山、十里堡”。 徐州和数字有关的地名分别为:一人巷,二眼井、二府街、二坝窝、两山 口,三马路、三官庙、三民街、三道湾、三孔桥,四道街、四新巷,五毒庙、五 孔桥、五定门、六堡、六道门,七里沟,八里屯,九里山,十里堡等。 一(依)人巷:此巷原地处富贵街和中枢街中段,现供销大厦鞋帽城后。 小巷南北走向约 50 米,宽窄仅能容一人通过,一人巷因此得名。 二眼井:最有代表性的是现在五中附近的二眼井。之所以称为二眼井,不 只是有两个井眼,而是井下有井,井下套井。原来明天启四年,徐州黄河在奎山 决口,老城全部埋在黄土之下。数年之后,崇祯年间,在废城上重建新城。人们 凭着记忆,在原城门处建城门,在原道路上开新路,这二眼井不偏不倚,开凿在 原来井上,方位竟然那么准确,可谓是天下奇闻,上苍恩赐。可以想象当年人们 何等的惊喜!地下旧的二眼井直径比较小,还有个石井台,新的二眼井直径比较 大,也仿旧凿个石井台。 二府街:即现在的中枢街,西起立德路,东至彭城路。它的西段原来是石 牌坊街,这是当年徐州城内唯一的一座过街牌坊。这条街的东段,在清朝是是铜 沛同知署,权力仅次于徐州知府,人们称之为“二府”,二府街因此得名。 三马路:黄河早先流经徐州。清朝咸丰年间,黄河在河南兰考铜瓦厢决口 而改道北徙山东,一条古黄河也就留在了古城徐州。它从古城西北郊外的九里山 脚下,流入徐州,在古城东南七里沟流出城。它象一条弧形的绸带,穿城而过; 将市区一分为二。河上十来座桥梁又将市区连成一体。济众桥和坝子街桥之间的 那座桥叫迎春桥,也叫大马路桥。大马路长约两华里,两旁商号店铺林立,黄河 舞台,万通酱园,茶楼,浴池,酒楼,客栈络绎不绝;是徐州城里当时唯一的大路, 故名大马路。

以后才有了南边的二马路、三马路,以及构成徐州城内十字坐标式 的淮海、中山二条主干道。 三倒弯:原大同街东南 200 米处附近,有一条 30 余米的死巷。其巷口

徐州带数字地名的历史典故

顺势 而成,东西两边的房屋分布极不规则,小巷呈南北走向,走完此巷需拐三次弯, 故名“三倒弯”。原址在解放北路拓宽前的大同小区。 三民街: 旧时的徐州城内有“上街”和“下街”两条商家云集的繁华大道。 民国 后,蒋介石提倡所谓“新生活运动”,依据孙中山先生倡导的“三民主义”,将下街 改名为“三民街”,此名称一直沿用到上世纪 50 年代初,现为解放路。 三孔桥:在徐州经济开发区大黄山镇运河附近,清朝时,乾隆皇帝下江南曾 从此桥经过,桥上有 3 个圆孔,该桥因此得名。 四道街:清末宣统元年(1909 年),由英方设计、中方承建的徐州火车站 竣工建成。自此,徐州成为津浦、陇海两大铁路干线的交会点,当年站前有东、 西走向小街, 是商贸往来的繁华地段, 自南往北依次为一道街、 二道街、 三道街、 四道街。解放后,四道街更名为丰财街,沿用至今。 四新巷:“文革”时期,破“四旧”、立“四新”时命名的街道。 五毒庙:“五毒”一般指:毛毛虫、鼻涕虫、臭虫、蛆虫和千年虫;或者蛇、 蜘蛛、蝎子、蛤蟆和蜈蚣。五毒庙供劳动人民祈祷免受自然灾害的侵扰,安居乐 业。 五孔桥:作为我市交通要道的建国路从故黄河上横穿而过,这个大桥共有 五孔,曾传说是奎山一位苗师傅承担技术责任,经过一年有余的时间建成的。桥 建成后正式被命名为利济桥,但人们根据形状俗称之为五孔桥。原来的五孔桥于 1982 年故黄河发大水时,因排水不畅而被拆除,现在所看到的五孔桥是重新修 建的。 五(武)定门:现户部山民俗馆的东下坡,旧时曾建有一座石碑坊,老辈 人称“一碑两门”,朝东一面上书“武定门”,向西一面则书“文光门”。此碑坊高大 雄伟,雕花刻龙,与户部山南坡崔翰林宅前高大入空的旗杆遥相呼应,成为城南 一景。因“武”与“五”谐音,故徐州人乃有“五定门”一说。 六(陆)家嘴:徐州自古称为九州之一,为五省通衢的地理要冲位置,水 旱码头遍布周边。城北不老河段河流分支较多,村民赶集需摆渡行船,其渡口一 说为陆姓人家始创,又有传系六家合资购船为其两岸乡亲方便,久而久之, “六”“陆”不分,无从考证。六家嘴在当时也流传不广,知之者甚少。 七里沟:历史记载,故黄河流经徐州时曾数次决堤形成水患,旧时徐州俚 语:“既怕刀兵之险,又怕鱼鳖之患”,说的就是徐州及周边常有水灾发生。历经 水

患后,徐州周边的黄河故道留下了广阔肥沃的土地,城南郊七里处经冲击形成 大片良田,尤宜种植果蔬。1948 年,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鲁南军区运河支队进驻 七里沟,并筹建徐州果园,掀开了绿化和果树栽培的新篇章。 八里屯:在九里山下,传说汉王曾在此屯兵八里。 九里山:又名九嶷山,因距城九里,故名九里山。西起第一峰为最高峰, 海拔 134 米。汉朝以来,九里山就是古战场,九里山为徐州市北部屏障,地位重 要。据传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汉将韩信率军进攻项羽,此山为汉兵十面埋伏的 战场,据传山上还有樊哙树大旗指挥战斗的旗眼“磨旗石”,有诗为证:“九里山 前摆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顺风吹动乌江水,好似虞姬别霸王。” 十里堡:是过去徐州带有计量距离性质的地名,即徐州城往南,每十里为一 堡,以前是驿站,供军官或邮差休息、换马用的。

篇二:徐州市地名命名

徐州市地名命名、更名审批表 (居民点) 报送单位(盖章):年 月 日

注:此表一式贰份,另附计委立项书(复印件A4)或规划定点图(复印件A3)、位置示意图(A4)各贰份报市地名办,电话:3600168。

篇三:徐州市地名委员会《徐州市地名命更名执行标准》

徐州市地名委员会《徐州市地名命更名执行标准》(2003-1-1)

发布时间: 被阅览数: 714 次

关于发布《徐州市地名命更名执行标准》公告的通知

市地名委员会成员单位,市各有关单位:

《徐州市地名命更名执行标准》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2002年10月16日经市地名委员会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告之日起执行。

二OO三年一月一日

徐州市地名命更名执行标准

根据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民政部《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徐州市地名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徐州市地名命更名执行标准。

标准地名由专名和通名两部分组成。如"XX花园"、"XX大厦"是由专名"XX"和通名"花园"、"大厦"组成。地名的命更名,应符合以下专名、通名的要求。

一、对专名的命更名要求

1、使用表达文明、健康且含义明确的汉语词语和汉语拼音,避免使用生僻字作为地名专名。

2、不得采用宣扬封建意识、迷信思想或崇洋媚外,违背社会公德、庸俗、低级趣味以及易产生误解或歧义的词语。

3、不以外国人名、地名作地名专名或部分专名。

4、所命名的住宅区和建筑物名称与使用性质及规模相符。一般不使用"中国"、"中华"、"全国"、"国际"、"世界"等词语,确需使用时,应提供国家有关部门的正式批件。如使用"徐州"、"彭城"等词语为专名的,须经市政府同意后方可命名。

5、一般不以企业事业单位名称(品牌名称)作地名专名或部分专名。确需使用时,由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建设单位提出申请,采用有偿命名的方法进行。有偿命名地名应符合专名、通名的要求,并严格控制道路的命名。

6、各专业部门使用的具有地名意义的车站、港口、机场、库区、水利工程、人文景点名称,应选用本地地名。

二、对通名的命更名要求

通名命更名要与道路、广场、住宅或高层建筑物的属性、功能相吻合,符合当地习惯。不能使用易产生误解、歧义以及其他含义不清的词语作住宅区或高层建筑的通名。禁止通名重叠使用,如"XX大厦广场"、"XX苑公寓"等。城镇道路、人工建筑物使用通名,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

1、大道:指宽度(包括人行道)50米以上,长度在2000米以上的道路;

2、路(大街):指宽度(包括人行道)50米以下12米以上,长度在1000米以上的道路;

3、街:指宽度在12米以下5米以上的道路;

4、巷:指宽度在5米以下的小路。

5、大厦:用以命名楼层达到15层以上(含15层)的综合性高层建筑物或大型楼宇名称。

6、大楼:用以命名10层以上规模较大单体综合性办公楼或商住楼。

7、商厦:用以命名10层以上,以经商为主、办公为辅的高层建筑。使用性质较为单一的可根据自身特点,直接以"饭店""宾馆"、"商场"等命名。

8、广场:指用地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或者占地在8000平方米以上四周由道路围成相对完整的非居住用途建筑群,且有2000平方米以上集中的公共场地(不包括停车场、消防通道)。

9、城:指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具有商用、办公、娱乐等综合性多功能的大型建筑群。用以命名占地面积在4万平方米以上或城郊占地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的功能齐全的大型建筑物。"城"的命名要从严掌握。

10、中心:指在本城市内具备某种特定功能的建筑物或大型建筑群。用以命名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或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的建筑物(群)。

11、园、花园:用以命名占地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有相当的人工景点和一定的绿地面积(不少于总面积的25%)典雅秀丽的住宅区。

12、苑、花苑:用以命名占地在1万平方米以上,绿地或人工景点面积为总面积40%以上的居民住宅区。

13、里、新村:用以命名用地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或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居民住宅区。

14、公寓、新寓:用以命名用地面积在2千平方米以上的10层以上住宅楼或多幢住宅楼群的住宅区。

15、别墅:用以命名占地在1万平方米以上,绿地或人工景点面积为总面积60%以上的居住用途的建筑物、建筑群。

16、山庄:用以命名占地1万平方米以上,依山而建、环境幽雅的低层高级住宅或以休闲娱乐为用途的建筑物(群)。

17、居、舍:用以命名具有某种特色的居民住宅区。

18、度假村:用以命名位于郊区或风景区作度假使用,占地在2万平方米以上,有较完善设施的大型旅游场所。

19、小区:用以命名建筑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居民住宅区。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