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情怀话题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15:25:21 体裁作文
情怀话题作文体裁作文

篇一:“悲悯情怀”主题作文延伸训练

“悲悯情怀”主题作文延伸训练

作者:

来源:《高考进行时·高三语文》2012年第12期

【延伸训练一】一颗健全的心灵应该有刺——一根锐利的、伴人一生的尖刺,始终对应着自己的恶行。这根刺,哲学的名称叫“良知”。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今人所说的知耻、知愧、知恩……无不诠释着良知的内涵。可是,当今社会让有良知者痛心疾首的良知沉睡、麻木甚或泯灭之事却时有发生。

请以“唤醒良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请写出你是如何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

审题:

“唤醒良知”中的“良知”,是指优良之知,是人的一种天赋的道德观念,是生而知之,知耻、知愧、知恩、知是非、恻隐之心、羞恶之心……均是有“良知”的表现。良知,可呈现出强烈的个体性,也具有鲜明的社会性。

“唤醒良知”是动宾短语,行文的重心应是“唤醒”,因此应该在良知缺失的基础上行文,如果文章避重就轻,只谈“良知”,或偷换概念,谈“感恩”“拥有良知”“坚守良知”“良知的缺失”“一味地批判良知的缺失”等等,均属审题不准。

立意:

应围绕“唤醒”的原因、方式、过程、结果等角度展开。从本质上理解,“唤醒良知”就是唤醒真善美,拒绝假丑恶,彰显人的尊严和理性。

构思:

(1) 提示语的角度:

①什么是“良知”:同情心、羞耻心、感恩心……是人的是非认识和道德观念。

②为什么要“唤醒良知”:人应该反省自己的恶行,不能任良知沉睡;面对良知泯灭的事情,也不能冷漠旁观。这样才能构建健全的心灵。

③怎么“唤醒良知”:外在的“唤”,引导警戒他人,要有担当正义的精神;内在的“醒”,反思审视自我,要有痛改前非的勇气。

(2) 提示语中可提炼的观点:

①健全的心灵体现在反省自我,避恶从善。

②良知是一根理性的刺,唤醒良知要敢于承受脱胎换骨的痛苦。

③唤醒伴随人的一生,是生命的常态,是人生的必修课。

④任良知沉睡,或泯灭良知,是心灵的扭曲,也是人性尊严的丢失。

⑤唤醒良知,是对所有迷失自我的灵魂的呼唤,重构健全的心灵是其最终目标。选材:

①“2011平凡的良心”颁奖盛典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10位“良心人物”脱颖而出。他们是:面对被车两次碾轧、18位路人漠然无视的2岁小悦悦,挺身而出的拾荒阿姨陈贤妹;天安门广场义务捡垃圾的75岁老太太刘玉珍;照顾着108个流浪儿的“白菜爸爸”石清华;7年义务修建了700级台阶的开山爷王振明;勇救落水女孩,拒收10万元谢恩的昔日铁窗囚徒耿旺;自建盲人电影院,为盲人讲述电影人生的王伟力;照顾非亲老妈17载的退伍老兵杨森;13年温情照顾,唤醒植物人丈夫的杨立英;父亲瘫痪后母亲出走,幼小肩膀撑起了一个家的11岁男孩陈财东;小巷凌晨突发大火,挨家拍门救下15位邻居的12岁小女孩夏鹃。②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文革”期间偷偷地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他的书,不仅是老先生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反映。

文体:

(1) 记叙文:文章要在准确把握“良知”内涵的基础上,从一个小而巧的角度切入,叙写“唤醒”的过程,构思精巧,转变过程要自然,语言需富有内蕴。

(2) 议论文:要紧扣 “唤醒良知”的内涵,作个性化的解读,认识需独到深刻,观点与材料统一且分析透彻,论证有层次感,语言表达富有逻辑性。

【延伸训练二】

请以“春去花还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请写出你是如何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

审题:《春去花还在》是一个比喻性的命题作文。重点扣住“春去”“花在”两个语素,并体现“春”与“花”的关系,要揭示出“春”和“花”的内涵,侧重点在于呈现“花还在”。

既是比喻性的命题,行文不可纠缠于“春天”和“花”的本身。本文应虚写,即便实写也要有独特的角度和个性化的感悟。

立意:

“春”是“花”开的时代和环境,“春去花还在”表层意在“孕育花开的春天已经过去了,但花依然芬芳,依然美丽”。

挖掘开去,可以写成“青春已过,但属于青春的美丽还在”“童年已去,但属于那个时代的快乐和纯真还在”“亲人已去,但曾经的爱和精神还在” ……

构思:

文章开篇就要简单交代“春去”,重点落在“花开”上。因为这个命题是要让人们坚信“有些东西逝去了,但它曾经有的美好还在”这才是文章的中心所在。切不可写成“春曾在”“春已去”“花还在”。结构要合理。

选材:

①冰心先生的春天是早已去了,可她给我们留下了这些永不凋谢的花,承载着她的深情,她的眷恋,装点着不再寂寞的人间。

②他们的死亡不是走出了生命,只是走出了时间,以一种更加刻骨铭心的方式开着花朵散发芬芳。春去了,可是花还在,那半卷半开的花瓣中间似有泪水与欢笑的冻结,藏着一半的人生,露着无悔的结局。

③在那个阴冷灰暗的清晨,秋瑾因她自杀式的起义被捕,在街市口被处以极刑,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的一句诗,以笑赴死。死得这般美丽与震撼,她成为历史的传奇,在牺牲中活出自己。

④屋后的山丘上,我在驻足遥想,想那逝去的岁月,想那故乡渐渐消失的容颜,想那不变的民风。原来,只要人性之花还在,只要淳朴善良的种子还在,春天就不会远去。文体:

(1) 记叙文,切记夹叙夹议,文中要有必要的点题,切不可贴标签。

(2) 议论文要有必要的议论分析,切不可堆砌材料。

(作者: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高三语文组)

篇二:高中生要用文化情怀去作文

高中生要用文化情怀去作文

文化情怀是一种精神价值,是一种人生感悟、生命情怀。它浸润着我们的内心,给我们焦灼、困惑的灵魂以慰藉,赐予我们心灵的快乐、自由与充实。常怀她,人生有品格;拥有她,作文有品位。

那么如何用指导学生用文化情怀来关照写作呢?

一、以阅读增阅历,培养学生文化情怀

时下社会,财富如潮水般涌流,生活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然而,人们活得好像并不那么自在。内心深处,让我们眷恋、产生归属感的某些东西,似乎正在悄悄地远去;血液之中,让我们感到温馨和踏实的某些元素,仿佛正在慢慢地流失。新奇的事物应接不暇,若有所失的情绪又总是挥之不去,人们在眼花缭乱中感受到单调,在热闹和喧嚣中品尝寂寞。一切都追求便捷简单,我们就丢失了思想,没有深度,所以肤浅,没有沉浸,所以浮躁。所以,学生写作就全是“假大空”,这就是苏辙所说“文者,气之所形”。

苏辙还说“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养气”既在于内心的修养,但更重要的是依靠广阔的生活阅历。对于难得走出校园的中学生来说,唯有阅读,才是丰富自己人生、增长见识丰富阅历的捷径。

在教学过程中,要让阅读,特别是经典阅读,成为学生的自觉和习惯。只有扩大学生的精神视野、关切社会难点、加强心灵修养与审美素养,深化校园里崇尚精神的人文氛围,才

情怀话题作文

能使我们的“80后、90后”热爱传统文化,具有文化情怀。

二、用文化的眼光审视写作对象

清代张潮说有情怀的人“因雪想高土,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而想得意诗文。”作家韩少功对比古今,讽刺今人“因雪想堵车,因花想开业,因酒想公关,因月想星球大战,因山水而想开发区批文”。同样的旅游景点,余秋雨笔下是文化的苦旅,我们笔下是旅游手册式的地理说明,这就是差别。

创作文化作文,首先要有文化意识。要学会用文化的眼光审视外物,要体现文化精神与文化品位,而不是纯客观纯理性地对待所见之物。

比如君子之风就渗透在多种自然物当中:兰,深谷幽兰,芳华自赏。竹,亭亭玉立,坚韧挺拔。菊,与世无争,清高隐逸。梅,欺霜傲雪,凌寒而放。古人谓之为四君子,合而观之,皆清华其外,淡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

在观察兰,竹,菊,梅四君子时,从姿态看出其精神,作者笔下的四君子是情感的四君子,文化的四君子!

三、用文化的视角透析话题内涵

我们要习惯在构思上把写作对象、写作话题放到广阔的文化背景上,去审视、对比、碰撞,以文化的心态叙述或议论自然社会之哲理;以文化的理性批判时代的假丑恶;以文化的情感表达真善美,显示出作者的文化视域、文化积淀、文化精神。

比如,2011年高考全国卷大纲版作文题,提到北京一家体育彩票专卖店为某彩民垫资购买了一张复式足球彩票,第二天店主得知这张彩票中了533万元大奖,在第一时间给购买者打电话,并把中奖彩票交给买主。他成为又一位彩票销售“最诚信的业主”。

这是一个时事材料型作文,材料是一个街巷新闻事件,的确没有什么文化的味道。这时,如果我们“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就事论事,以琐碎生活现象论之,那么作文就没有文化的“看相”,就会失去语文的味道。而有位考生如此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五千年的历史轨迹,五千年的文化传承。古人推崇诚信者,今人厚爱诚信者,历史选择诚信者。心中信守诚信,方能宁静安心,进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行义者亦应以诚信为本。陶朱公荡舟西湖之上,得以“前进散尽还复来”的秘诀便是诚信经商,后世徽商、晋商皆履行了这一原则,才有了商行的繁荣昌盛。”本文用丰厚的文史知识阐明诚信的重要性。语言凝练,遣词造句富裕韵味,显示了高考生较为娴熟的文化掌控能力。

身后的文化情怀、深刻的文化认知、充盈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是文化情怀写作的追求。

四、用文学的手法增强文化浓度

用文学的手段表达有文化味道的写作对象,强强联手,有利于文化情怀的强化。“性价比”较高的操作途径有下列几种:

首先,谈古论今,引用诗词歌赋。这是打造文化情怀时最通俗、最直观、最易被人认可的做法。直接阴影或化用古今诗词佳作,佳句,佳境于文章之中,有利于创作一种厚重的文化氛围。

其次是,文学手法包装,涂抹文化色彩。文学创作,离不开文学手法,联想想象、比喻拟人、文言表达等是体现文学性的重要手段,但不是说一用这些手法就彰显文化意味。

第三,可以故事新编,将文化信息重组。把名著的山峦打碎了重组,再塑造出一座天然浑成、气象全新的山岳,很容易激起读者的欣赏之情。

五、用独特的体验厚实人文情怀。

首先,结合自身体验,思辨社会热点。人文情怀是对生命的敬畏,对弱者的仁爱,对道义的守望。作品要有着深刻的生命体验,深入到作品的自我灵魂的深处,体现出作者灵魂的渴望和追求,进而反映出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思考,折射出时代的风貌。

其次,引入民俗情怀,表现文化情怀。人文情怀是对生存状态的审美,对人类群居生存方式的审视,对和谐的崇尚。作者要自觉融入表达对象的生存环境,达成高度的情感与知觉的认同,由对生存环境的体认,进入到对乡土习尚礼俗的体悟,最后发掘出其中独特的文化气质的精髓。而那些文化精髓的源泉就是人民、就是生活、就是山野沃土。它能给人们以最显著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真实与真切。

第三,加强理性认知,探究历史与现实的源流。文化的特性之一就是积累与传承。人文情怀是对文明与野蛮的哲学思辨和扬弃。写作立意时,要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写作对象——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注意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要能够揭示问题的原因,我们不要仅仅停留在表面意思上,而要从它的深层含意去洞察人生百态。

篇三:温暖话题作文

以“温暖”为话题,或以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构思引导】

1.想象。不管是话题还是命题,面对这个题目,首先指向的是我们心灵的一种感觉。一种让我们心里春日艳阳般暖洋洋的感觉。那么,你要搜寻一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让我们感到“温暖”的情景,场景,美妙的片断呢?

2.选材。这种感到“温暖”的情景,是与父母在一起的一个片断,是与老师在一起的一个片断,还是与同学在一起的一个片断,还是在社会上?这种温暖是你自己感受到的爱的温暖,还是你看到别人的幸福与温暖?这两种都是可以选的。或者你没有温暖,渴望温暖?热点话题有没有与温暖切近

的?总之是被人关怀的,给人感染的材料。

3.变通。“温暖”与“幸福”“感动”是接得比较近的,一般让人幸福或感动的时刻是十分温暖的。你写过“幸福”与“感动”有关的作文吗?变通一下也可。

4.定题。如果是“话题”,最好不用话题作题目写,结合你的素材看,可以选一些《

暖的红风铃》(以线索为题),《温暖六月》(时间),《温暖5?12》《温暖中国》,《他们离温暖有多远》(思考型)等。

5、不落俗。温暖,它可能是冬日里父母为你端上的那一杯牛奶,也可能是考试失利时老师向你投来的那一束鼓励的目光;它可能是你获得帮助后的那份感动,也可能是你得到表扬时的那份惊喜。这类情感极为丰富的话题作文,首先要摆脱那种“爸爸关心”“妈妈呵护”的平常题材,学会从“遭遇挫折后同学的关心”、“生活贫困时陌生人的照顾”等方面取材。继而要学会挖掘新颖角度:如用设置悬念的方法,写自己生日那天不同寻常的经历来;用引出误会的方法,描写师生之间曲折的经历;用童话的形式,畅想动物对人类的感激;用日记的形式,逐一展开自己与父母沟通的故事。例文《今夜长明灯没亮》仿名著《灯》而作,仿中有创,情感真挚;《别样的幸福》则用细腻的笔触,写出了离异家庭里子女的独特感受。

【佳作欣赏】

(一)温暖?孙苏

那时候我很小,独自去离家有20分钟路程的电影院看电影。看完电影出来,我迷路了。这时华灯初上。不知是恐惧还是羞涩,我不敢去问任何人,忍不住嘤嘤地哭了起来。

这时走过来一对夫妇,那穿着薄呢大衣的女人低头拉住我的手轻声问道:“怎么了,小姑娘?”我大哭起来,告诉他们我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家。那女人随即轻轻摸了摸我的头说:“没关系,咱们一起去找找,好吗?”她又俯身拉起了我的手,我在黑暗中感觉着她手的温暖。

原来我离家并不远。那对善良的夫妇将我轻轻一送,就送到了我母亲的身边。

我破涕为笑的时候,他们向我微笑一下,转身离去了。夜色笼罩了他们修挺笔直

的身影,我手心还留着那女人的手温。

几十个寒冬酷暑过去了,我已有了那一对夫妇的年龄,但他们留给我的温暖,仍久久地萦绕在我的心中。

十几岁时的我常独自一个人去粮店买粮。那一次,我努力将一袋粮背到我单薄的肩上。可我却没有将它背上去。咬着牙,较着劲,试了一次又一次,始终差那么一点儿,我无望地站在这一袋粮食前。

我决定再试一次,忽然粮袋顺利地上了肩。我诧异地转过头,发现一双苍老而虬筋毕露的手正托住我的粮袋,一双同样苍老却充满爱的眼睛在亲切地注视着我。给了我这一把力气的竟是一个已经没有多少力气的老人。那力气化作一股暖流汩汩地流进我的心里。

一次,我生病在床,心绪异常烦躁,嘴唇干裂出一层白皮。突然听见“啪”的一声

脆响,什么东西摔碎了。我恼怒地大喊起来:“娇娇,你又在淘气!你能不能让人安静一下?你真太不懂事了。”屋内静了半晌,才见女儿怯怯地走到我身边嗫嚅着说:“妈妈,我看你嘴太干了,想给你倒点热水喝,我不是故意弄碎杯子的,你别生气好吗?”我一下子把女儿那溢满莹莹泪水的眼睛紧紧地吻住了。我吮吸着女儿的泪,暖暖的,有点咸。

人的一生可能经历过许多喜怒哀乐,但最能拨动你心弦的却可能是那一次次温暖轻柔的抚摸。它就像那徘徊在你周围的微风和细雨,让你体味着人生的温暖。

这温暖的感觉浸润我的心许久了,我常被它逼得扪心自问:你曾向迷路者伸出你的友谊之手吗?你给了对你也许并不重要,但却是别人所急需的一把力了吗?你能谅解和宽容那些无意中伤害了你的人吗?只要感觉到那一丝丝温暖存在,人生就会轻松多了。能够给人以这种温暖,我想快乐一定会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