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议论文段写作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21:27:03 体裁作文
议论文段写作体裁作文

篇一:议论文完全段的写作

议论文完全段的写作

编审张 杰 张其珍

文章是由段落构成的。如果我们在写作议论文的时候,能够有效地进行片段训练,“解剖一只麻雀”,切实把握完全段的组段技巧,对整篇文章的写作训练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例证法是我们经常运用的一种论证方法。而例证法的运用一般包括这么几个环节:引例——在论点与论据之间,设置一句过渡性的话,把论据引出来;叙例——概括、简练、定向的叙述事例;议例——分两步走。先对事例进行分析评述;再阐明事例与论点间的关系,使事例与观点水乳相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叙例与析例的组合方式,来寻求议论文完全段的构段方式。

议论文的完全段构段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观点+例子+分析”式

这种构段方式的思路是:先亮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叙例,最后分析事

例。采用的其实是一种“总——分——总”的构段思路。

例1:翻开历史画卷,从古至今凡是有所作为的人,都是把自己的志向与国家、民族利益紧紧的连在一起的。屈原“吾将上下而求索”,杜甫“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鲁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周恩来“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这铿锵有力的诗句都说明了一个问题,个人的志向只有植根于国家、民族的土壤中,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开出灿烂之花。

例2:学会“照镜子”方能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己。(观点)李世民懂得镜子的作用,能把魏征批评他的话写在屏风上,当作“镜子”,随时对照。又能看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难道不是一个很会“照镜子”的人吗?李世民正是做到了“以人为镜”“以古为镜”,学会在人们的各种批评、意见中认识自己,而成为一代名君。(事例)假如当初唐太宗非但不听取魏征的逆耳忠言,而且因丑处被照,短处被揭,恼羞成怒而将“镜子”弃之,砸之,又哪能出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析例:假言说理)

(二)“引言+观点+事例+分析”式

这种构段方式的思路是:先引用名人名言,然后或结合观点对名言进行诠注,或直接提出观点,中间叙述事例,最后进行分析。

例3:“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人人应该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政议政,发挥主人翁的精神。我们不能像春秋时代那个曹刿的同乡,面临国家遭受侵犯,却说什

么“肉食者谋之,有何间焉”的话。如果抱着让少数人去“忧天下”而自己“何必去参与”的思想,来对待当前的改革和开放,那就丢失了自己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资格了。

例4:“固而不柔,脆也。柔而不固,弱也。柔而固,韧也。”纵观古今中外,大凡要获得发展、成功,要有所建树,无不经过“柔而固”的努力,都闪烁着韧的光彩。铁杵磨针、愚公移山记载了韧的传说,黄河入海、长江东去留下了韧的足迹,水滴石穿、蜜蜂酿蜜展示了韧的现实。王羲之用练字染黑池水之韧,终成一代书法大家;马克思为寻求真理,用在大英博物馆的水泥地上留下的深深足迹之韧,终成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达尔文因鄙弃上帝创造万物的谬论,而身受围攻,他在韧性的斗争中,终于成为一名科学家;张海迪在身体三分之二失去知觉时,不颓唐,不悲观,而是同疾病展开了韧的斗争,终于赢得了八十年代保尔的光荣称号。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韧是发展的动力,是成功的基石。

(三)“观点+诠注+事例+分析”式

这种构段方式的思路是:先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对观点进行诠注,中间叙述事例,最后进行分析。

例5:只有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才能带领你到达理想的彼岸。(第一层:观点语句)║所谓切合实际,就是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浮夸,不空想。只有定立这样的目标,才可以支使我们的思想,放出我们的活力,鼓舞我们的希望,从而引领我们通向成功的道路。(第二层:对观点语句的解说)面对着经济贫穷落后、国人思想麻木的旧中国,鲁迅定下了唤醒国人的目标,他弃医从文,发奋写作,被后人誉为“民族魂”。面对着选民平静的表情和缺乏热情的鼓掌,李光耀定下了学习中文的目标,他争分夺秒,勤学苦练,终于凭着中文演讲引起选民共鸣而当选为新加坡总理。面对着遭人冷眼、受人凌辱的处境,勾践定下了复仇雪耻的目标,他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终于成为春秋霸主。(举例)如果鲁迅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下唤醒国人的目标,而是为了写作而写作,他能写出一篇篇发人深省的文章吗?如果李光耀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下学习中文的目标,而是盲目竞选,他能成为受人敬仰的总理吗?如果勾践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下复仇雪耻的目标,而是苟且偷生,他能成为一代霸主吗?(说理)║(第三层:正反论证)可见,我们无论干什么事情固然要有目标,但更重要的是能否根据实际情况确立目标,因为这才是成败的关键。(第四层:照应段首观点句,总结全段)

例6:沉稳从志而来。一个人若没有远大的志向,只沉迷于现实的花花世界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班超投笔从戎,志在报国,在对匈奴一战中从容不迫,沉稳冷静,终弘扬国威,不教胡马度阴山。林则徐斩钉截铁,志在禁烟,在与洋人交涉中不卑不亢,稳中含刚,终虎门销烟,让洋人胆战心寒。有远大的志向,眼光便放得远,心胸会沉稳下来,故曰:非有志者不能稳也。

(四)“观点+引言+事例+分析”式

这种构段方式的思路是:先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引用名言对观点进行阐述,

中间叙述事例,最后进行分析作结。

例7:成功也需要毅力。古语云: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它告诉我们恒心毅力是成就事业的保证。山再高只要坚持不断地一步一步地向上走,总有一天会登上顶峰;书再难,只要坚持不断地一页一页地去读,总有一天会全面读懂。马克思的《资本论》写了40年,法布尔的《昆虫论》写了20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写了20年,曹雪芹的《红楼梦》披阅了十载。锲而不舍,水滴石穿,顽强的毅力使他们成功了。

(五)“事例+分析+观点”式

这种构段方式的思路是:先叙述事例,然后对事例进行分析,最后在分析中提出自己的观点。

例8: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就是一个淡泊宁静的人。为了攻克“歌德巴赫猜想”,他毕生沉浸在自己的数学王国,宠辱不惊,视名利同陌路。而被誉为“文化昆仑”、“学界泰斗”的钱钟书先生,则更是淡泊宁静得令人肃然。记者采访,他回避;为他录像,他谢绝;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的编辑们曾想尽办法,但他坚决不同意上镜。至于这个会那个会的邀请,他也从不给面子,把全部心血和精力都倾注在心爱的事业上。正是因为他们拥有着常人难及的淡泊宁静的胸襟,才能在自己从事的学术领域内取得常人难以企及的骄人成绩。可见,淡泊宁静是人们拒绝诱惑取得成绩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

标准议论段——五 句 法

1、观点句 分论点

2、阐释句 对观点句进行分析

3、材料句 举例(如何去“举”—选材、语言)

4、分析句 事例后的分析

5、结论句 紧“扣”分论点

例文解析:

(1)知识就是力量 (观点句),它首先是一种难以量化的、伟大的精神智慧,当然更可转化为具体的、可见的、巨大的物质力量(阐释句)。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可以坐知天下之事(材料句)。凭什么?知识以及知识带来的预见性(分析句)。史蒂芬·霍金,被卢伽雷氏症禁锢在轮椅上20多年,全身能“活动”的,除了眼睛,只剩下一根食指,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继爱因斯坦之后当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享有国际声誉的伟人、超人(材料句)。靠什么?知识——关于宇宙奥秘:天体物理、时空本质的最新知识,最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智慧(分析句)。可见,知识能够改变世界,知识能够决定命运,知识能够给人自由,知识就是力量。(结论句)。

(2)承受是一种力度,它是上帝赐予人类处理困难的通行证。(观点句)一个真正能够迎接和承受各种人生际遇和挑战的人,他直面苦难,勇于进取,宣泄和张扬着深厚博大的人格魅力。(阐释句)司马迁遭宫刑后,在写给好友的信中,提到了先贤们在困境中柔韧地承受后毅然崛起的情景:仲尼困厄,屈原受逐,左丘失明,孙子膑脚??(材料句)这是司马迁为完成远大志向的一次坚定心灵独白,更是他对苦难命运的一次勇敢的承受和抗争(分析句)。越王勾践在失败之后没有丧失信心,他默默承受着屈辱和痛苦。他卧薪尝胆,以苦行激励自己;他不忘国耻,暗中积蓄力量,苦思复仇。最终打败了吴王夫差,吞并了吴国。他诠释了“承受”的精神实质:努力地自求上进,决不停息,决不懈怠(分析句)。在承受中,如将意志与生命一起在人生的艰难困苦的磨刀石上打磨,将韧性与心灵一起在挫折痛楚的火炉中锻造,人生就有了厚度和力度,便能够风雨无惧(总结句)。

小结口诀:

观点集中,思路连贯

想透一点才下笔,围绕该点来铺展。

思路如藤有条理,由根到叶一脉连。

上下勾连莫跳跃,一层一层来展开。

当堂训练

1. 材料段:“欧立西为了发明一种新药,坚持进行实验,失败了,总结教训再干,一直实验了606次,才获得了成功,制出了以实验次数命名的新药606。”

修改后

2. 材料段:德国总理默克尔最近显然未能躲过一场风波:由于她在得知本?拉登被击毙后当众表示“十分”高兴,而惨遭德国知识界的集体质疑。尽管她已多次道歉以希望这场风波快点过去,但这似乎依旧难平众怒,甚至还有法官准备为此起诉她。

修改后

3、磨难,能历练人生。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后黯然退出体坛,却又另辟天地,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磨难,能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

二、以“五句话,一段文”的形式完成一个议论文语段的写作。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需要不断往前走,同时也需要经常回头。“回头”能够使你对过去的脚步及时加以回视和省视,知道哪儿深了,哪儿浅了,哪儿走歪了,哪儿跌过跤,哪几步走对了,哪几步走错了,接下来的路应该怎么走,等等。人的高明往往不在于天赋,而在于懂得回头;人的成功往往不在于技巧,而在于及时回头。

请以“人生需要多回头”为题,写一议论文语段。

篇二:议论文“标准段”的写作

议论文“标准段”的写作

议论文有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三者缺一不可。那么,一个标准的议论段落,其实也是一篇微型的议论文,也要有观点句、材料句、分析句。

对于一个标准的议论语段,有人用形象的“汉堡包”来形容。真正的汉堡包的重量是一定的,200-300克不等(取决于各店家);做法差不多,分芝麻层、面包层、火腿层、面包层、芝麻层。那么一个标准的议论语段的字数也是一定的,200-300字不等(取决于用例);写法差不多,分论点句、过渡句、事例句、分析句、小结句。当然,你也可以创新,做成更有风味的“汉堡包”,写出更有特色的议论段。这些变式,我们后面将陆续训练。

示例 1 放弃是一种选择,没有明智的放弃就没有辉煌的选择。古今中外,有多少著名人士正是懂得放弃,能够放弃,因而彪炳史册。(例前引导语)李白放弃了富贵,却留住了“安能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气节;司马迁放弃了尊严,以强烈的忧愤写成了恢宏史诗《史记》;钱学森放弃了美国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成为了“两弹一星”之父;德国前总理勃兰特放弃总理的身份,双膝跪地,为纳粹德国的罪行赎罪,最终赢得了世界人民的赞誉。这样的放弃,是对精神藩篱的一次突围,是对生命行囊的一次清理减负,是一种寻求主动,积极进 个人志向必须植根国家、民族利益。翻开历史画卷,从古至今凡是有所作为的人,都是把自己的志向与国家、民族利益紧紧的连在一起的。(例前引导语)

屈原“吾将上下而求索”,杜甫“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鲁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周恩来“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他们虽然时代不同、境遇不同、身份不同,但这铿锵有力的诗句都说明了一个问题,个人的志向只有植根于国家、民族的土壤中,才能成长为参天,开出灿烂之花。(求异分析法)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示例2:只有付出,才有收获。(观点)左思为写《三都赋》闭门谢客,数载耕耘。三九严冬,笔耕不辍;三伏酷暑,意兴犹酣。多少白日,三餐忘食;多少夜晚,独对孤灯。“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三都赋》轰动全城,一时洛阳纸贵。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为了揭示电和磁的奥秘整整奋斗了十年,十年中,他不懈地努力,却不断地失败;不断地失败,却又不懈地努力。十年之后,他成为揭示电磁奥秘的第一人。(事例)左思和 1

法拉第,不同时代,不同国籍,不同的研究领域,而他们成功的道路却是相同的——付出,无悔地付出。付出心血和汗水,付出精力和智慧。 (评论)

方法点拨:所举之例虽有相异之处,但在在分析论述时仍要紧扣论点找出相同点。

靠奋斗冲破“埋没”的压力。(观点)古今中外,许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很多都遭受过“埋没”的命运。(例前引导语)爱因斯坦就曾被埋没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但他没有灰心,抓紧一切机会进行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华罗庚曾“埋没”在小店铺里,但他没有消沉,每天在做好营业工作后,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昼夜不停,寒暑不辨,刻苦自学,潜心钻研数学,终成著名的数学家。(事例)为什么他们没有因“埋没”而“窒息”,并且能有建树?因为他们不甘心忍受被“埋没”的命运;不管在怎样不利的情况下,

他们始终没有丧失向上的勇气和力量;他们坚信:不失千里之志的千里马,终有奋蹄腾飞的日子。因此,他们在“埋没”的情况下,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奋斗,终于冲破“埋没”,脱颖而出。(探因分析法) 俗话说:是真金总会闪光的。

方法点拨:(探因分析法)作者在列举受因斯坦和华罗庚之例后,运用探因分析法,一层深一层地提示了他们冲破“埋没”的原因:不甘被埋没,坚信能冲破埋没,努力拼搏奋斗。从而使事例很好地论证了论点。

不难看出,张溥虽然很“笨”,但他肯勤学苦练,正是勤学苦练才使他的文思变得逐渐敏捷起来,26岁就写下了名扬天下的《五人墓碑记》;而仲永虽然天赋出众,但他后来不思进取,不能做到勤学苦练,因此,长大以后他变得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 由此可见,尽管先天智力因素的差异不可否认,但后天的勤奋则能弥补先天智力上的不足。(评论)

2

示例2: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观点)孙膑与庞涓同出于鬼谷子门下。他们二人精于谋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当孙膑来到庞涓任职的魏国时,庞涓嫉妒他的才能,表面恭敬,内心狠毒,多次向魏王进谗言,以致使孙膑被挖去膝盖骨,不得施展其才能。而齐王听说孙膑之才,不惜费尽心力,将孙膑请到齐国,委以重任。齐军才有了马陵道之胜。(事例)

同是孙膑,为何落得两种境遇呢?就是因为他效劳于优劣不同的两个统治集团。在魏国,庞涓只为私利,妒贤嫉能,魏王昏庸,偏听偏信,而且缺乏识别千里马的伯乐眼光。孙膑在这样一个集体中,如何施展大志呢?而齐王任贤用能,身边的臣子也不像庞涓那样谋私,因而上下齐心,孙膑在此,正得以充分发挥作用。可见,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评论)

方法点拨:正反对比法,注意由事例推及观点,在举例后辅以论理,一正一反,比较阐述。言之成理,增强说服力。

方法点拨: 在论证过程中,将论据的叙述融于排比兼反问的说理之中,一箭双雕。做到语言简洁有力,信息含量丰富,逻辑性强。

当然,在写作过程中,也可以有些变化。如:

“固而不柔,脆也。柔而不固,弱也。柔而固,韧也。”纵观古今中外,大凡要获得发展、成功,要有所建树,无不经过“柔而固”的努力,都闪烁着韧的光彩。铁杵磨针、愚公移山记载了韧的传说,黄河入海、长江东去留下了韧的足迹,水滴石穿、蜜蜂酿蜜展示了韧的现实。王羲之用练字染黑池水之韧,终成一代书法大家;马克思为寻求真理,用在大英博物馆的水泥地上留下的深深足迹之韧,终成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达尔文因鄙弃上帝创造万物的谬论,而身受围攻,他在韧性的斗争中,终于成为一名科学家;张海迪在身体三分之二失去知觉时,不颓唐,不悲观,而是同疾病展开了韧的斗争,终于赢得了八十年代保尔的光荣称号。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韧是发展的动力,是成功的基石。

★阅读寓言诗《鸟的评说》,完成两道作文题。

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燕子说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黄鹂说百灵/声音悦耳动机不纯/百灵说最无原则的/要算那鹦鹉/鹦鹉说喜鹊/生就一副奴颜媚骨/喜鹊说苍鹰好高务远/苍鹰说麻雀寸光鼠目

根据《鸟的评说》,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议论,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1995年高考题)

请认真读读下面这篇满分作文,讨论一下这篇议论文的结构特点

第1段 (1)麻雀讥笑燕子怕冷,燕子就笑黄鹂虚有其表;百灵鸟歌声悦耳动听,却被黄鹂说成动机不纯,鹦鹉学人说话,却被百灵嘲笑为无原则的家伙。(2)寓言诗《鸟的评说》,引起我们的深思,嫉妒而不正视别人的优点,是我们成长发展的大敌,要取得成功,必须虚怀若谷,博采众长。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材料作文一般采用“引述材料” 的开头方法。但切忌照抄和啰嗦。本文为我们作出了示范。(1)引述材料,巧妙概括,只用一句话。(2)句马上亮 3

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嫉妒而不正视别人的优点,是我们成长发展的大敌,要取得成功,必须虚怀若谷,博采众长。立论准确,观点鲜明。这个开头,小巧明快,可谓凤头。)

第2段 (3)虚怀若谷,是人高尚情操的表现,也只有具备了这一点,才是健康的品格。(4)三国周瑜,年少有为、才智过人,可堪称一代儒将。(5)可是面对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诸葛孔明,周瑜不是向他学习,而是嫉妒诸葛亮的才华,不肯承认诸葛亮比自己棋高一着的事实,反而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最终忧郁而死。(6)这一史实说明了嫉妒的危害,它就象绊脚石,阻碍了我们发展,使我们不能清醒的认识自己的缺点,更不利于健康品德的形成。

这一段,用了(3)(4)(5)(6)四句话,联系历史论证,构成一个严密的论证过程。

(3)句从“是什么”的角度,提出一个分论点。(4)(5)句举例。(6)句议论。这是个常用的议论语段模式:提论点――摆事实―――讲道理。

在这论证过程中,有些同学往往缺“议”,只有“分论点+事例”,没有讲道理。这就会使文章肤浅。本文作者不但举例典型,且在举例后扣住事例,扣住论题,从周瑜的史事中挖掘出嫉妒的危害和对人们的启示议论精当。我们要有这种“议论的意识、习惯”防止“有例无议”的毛病。

另外:本文的例子,来自课本,课本是一个论据宝库,要好好开发。

第3段 (7)一个人如是,一个国家也如是,想要发展,必须博采各国之长,正视自己的不足。(8)历史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9)十年浩劫结束,邓小平领导人民拨乱反正,提出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吸收外国先进经验的政策,使神州大地再次呈现出勃勃生机,这不是承认别人的优点,虚心学习,不嫉妒的结果吗?(10)两者比较,道理昭然。

这一段也用了(7)(8)(9)(10)四句话,

(7)既注意了过渡,又提出了一个论点,承上启下,用笔十分经济写法绵密。这一点很值得学习。(8)(9)(10)句的论证结构与上段相同,但内容和角度发生了变化:一、由上段的“反面例证”转向“正面例证”,而且从“个人存亡”转到“社会发展”,由“小”到“大”逐层深入。二、由史实转向现实,这既达到了题目“联系现实生活”的要求,有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使文章富于生活气息。这是我们要好好学习的。

第4段 (1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12)作为青少年,我们应当不嫉妒别人的优点和成功,而应当虚心向别人学习,靠自己的努力创一番天地,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商品经济的大潮里,我们的经验还很不足,必须向外国吸收成功的经验,这才是明智的做法。 文章最后一段收篇。(11)句,作者用一句名言收拢上文两层论证。有以一当十之效。(12)句十分严密,一呼三应。前一分句呼应反面论证一段,后一分句呼应正面论证一段进而呼应开篇的中心论点,也是“联系自我”,真可谓一石三鸟,真可谓“豹尾”!

写作点拨: 这篇文章的示范性、可模仿性极强。

整篇文章,四段,十二句。首段引入材料,提出中心论点,结尾收拢和照应,中间两段论证,正反对比,每一段又由“立――摆――议”三层组成。一篇满分作文12句话搞掂,看来,写议论文并不难。

我们如果掌握了这些基本要素,掌握了这一常规写法,我们写议论文就不会摸不着边际无从下手了。如果我们在通过反复练习,加强材料的积累,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写出好的议论文是轻而易举的事。也许这时,我们也就可以抛开所谓的模式,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高考拿个满分也并非难事!

4

议论文完全段的写作

文章是由段落构成的。如果大家在写作议论文的时候,运用一些完全段的组段技巧,强化片段训练,“解剖一只麻雀”,对整篇文章的写作训练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例证法是我们经常运用的一种论证方法。而例证法的运用一般包括这么几个环节:引例——在论点与论据之间,设置一句过渡性的话,把论据引出来;叙例——概括、简练、定向的叙述事例;议例——分两步走。先对事例进行分析评述,再阐明事例与论点间的关系,使事例与观点水乳相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叙例与析例的组合方式,来寻求议

议论文的完全段构段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这种构段方式的思路是:先亮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叙例,最后分析事例。采用的其实

是一种“总——分——总”的构段思路。

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鲁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周恩来“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这铿锵有力的诗句都说明了一个问题,个人的志向只有植根于国家、民...............................族的土壤中,才能成长为参天,开出灿烂之花。 .....................

文中画线部分是论点与论据之间的过渡,目的是引出论据,加点的句子是分析总结。中间部分是叙例。这种构段方式的好处是结构清楚,思路清晰。

这种构段方式的思路是:先引用名人名言,然后或结合观点对名言进行诠注,或直接提出观点,中间叙述事例,最后进行分析。

的精神。我们不能像春秋时代那个曹刿的同乡,面临国家遭受侵犯,却说什么“肉食者谋之,有何间焉”的话。如果抱着让少数人去“忧天下”而自己“何必去参与”的思想,来对待当前的改革和开放,那就丢失了自己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资格了。

这种构段方式的思路是:先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对观点进行诠注,中间叙述事例,最后进行分析。 (第一层:观点语句)║所谓切合实际,就是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浮夸,不空想。只有定立这样的目标,才可以支使我们的思想,放出我们的活力,鼓舞我们的希望,从而引领我们通向成功的道路。(第二层:对观点语句的解说)面对着经济贫穷落后、国人思想麻木的旧中国,鲁迅定下了唤醒国人的目标,他弃医从文,发奋写作,被后人誉为“民族魂”。面对着选民平静的表情和缺乏热情的鼓掌,李光耀定下了学习中文的目标,他争分夺秒,勤学苦练,终于凭着中文演讲引起选民共鸣而当选为新加坡总理。面对着遭人冷眼、受人凌辱的处境,勾践定下了复仇雪耻的目标,他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终于成为春秋霸主。(举例)如果鲁迅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下唤醒国人的目标,而是为了写作而写作,他能写出一篇篇发人深省的文章吗?如果李光耀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下学习中文的目标,而是盲目竞选,他能成为受人敬仰的总理吗?如果勾践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下复仇雪耻的目标,而是苟且偷生,他能成为一代霸主吗? 5

篇三:议论文标准段(完全段)的写作

议论文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文体。在指导学生进行议论文写作的时候,我们应该抓住这一点,对它进行有序、有术的指导,是能够收到好的效果的。

文章是由段落构成的。如果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议论文的时候,能够有效地进行片段训练,“解剖一只麻雀”,让学生切实把握完全段的组段技巧,对整篇文章的写作训练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例证法是我们经常运用的一种论证方法。而例证法的运用一般包括这么几个环节:引例——在论点与论据之间,设置一句过渡性的话,把论据引出来;叙例——概括、简练、定向的叙述事例;议例——分两步走。先对事例进行分析评述,如例文中加线的句子;再阐明事例与论点间的关系,使事例与观点水乳相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叙例与析例的组合方式,来寻求议论文完全段的构段方式。

议论文的完全段构段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观点+例子+分析”式

这种构段方式的思路是:先亮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叙例,最后分析事

例。采用的其实是一种“总——分——总”的构段思路。

例1:翻开历史画卷,从古至今凡是有所作为的人,都是把自己的志向与国家、民族利益紧紧的连在一起的。屈原“吾将上下而求索”,杜甫“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鲁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周恩来“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这铿锵有力的诗句都说明了一个问题,个人的志向只有植根于国家、民族的土壤中,才能成长为参天,开出灿烂之花。

文中画线部分是论点与论据之间的过渡,目的是引出论据,加点的句子是分析总结。中间部分是叙例。这种构段方式的好处是结构清楚,思路清晰。

例2:学会“照镜子”方能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己。(观点)李世民懂得镜子的作用,能把魏征批评他的话写在屏风上,当作“镜子”,随时对照。又能看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难道不是一个很会“照镜子”的人吗?李世民正是做到了“以人为镜”“以古为镜”,学会在人们的各种批评、意见中认识自己,而成为一代名君。(事例)假如当初唐太宗非但不听取魏征的逆耳忠言,而且因丑处被照,短处被揭,恼羞成怒而将“镜子”弃之,砸之,又哪能出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析例:假言说理)

(二)“引言+观点+事例+分析”式

这种构段方式的思路是:先引用名人名言,然后或结合观点对名言进行诠注,或直接提出观点,中间叙述事例,最后进行分析。

例3:“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人人应该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政议政,发挥主人翁的精神。我们不能像春秋时代那个曹刿的同乡,面临国家遭受侵犯,却说什么“肉食者谋之,有何间焉”的话。如果抱着让少数人去“忧天下”而自己“何必去参与”的思想,来对待当前的改革和开放,那就丢失了自己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资格了。

例4:“固而不柔,脆也。柔而不固,弱也。柔而固,韧也。”纵观古今中外,大凡要获得发展、成功,要有所建树,无不经过“柔而固”的努力,都闪烁着韧的光彩。铁杵磨针、愚公移山记载了韧的传说,黄河入海、长江东去留下了韧的足迹,水滴石穿、蜜蜂酿蜜展示了韧的现实。王羲之用练字染黑池水之韧,终成一代书法大家;马克思为寻求真理,用在大英博物馆的水泥地上留下的深深足迹之韧,终成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达尔文因鄙弃上帝创造万物的谬论,而身受围攻,他在韧性的斗争中,终于成为一名科学家;张海迪在身体三分之二失去知觉时,不颓唐,不悲观,而是同疾病展开了韧的斗争,终于赢得了八十年代保尔的光荣称号。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韧是发展的动力,是成功的基石。

(三)“观点+诠注+事例+分析”式

这种构段方式的思路是:先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对观点进行诠注,中间叙述事例,最后进行分析。

例5:只有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才能带领你到达理想的彼岸。(第一层:观点语句)║所谓切合实际,就是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浮夸,不空想。只有定立这样的目标,才可以支使我们的思想,放出我们的活力,鼓舞我们的希望,从而引领我们通向成功的道路。(第二层:对观点语句的解说)面对着经济贫穷落后、国人思想麻木的旧中国,鲁迅定下了唤醒国人的目标,他弃医从文,发奋写作,被后人誉为“民族魂”。面对着选民平静的表情和缺乏热情的鼓掌,李光耀定下了学习中文的目标,他争分夺秒,勤学苦练,终于凭着中文演讲引起选民共鸣而当选为新加坡总理。面对着遭人冷眼、受人凌辱的处境,勾践定下了复仇雪耻的目标,他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终于成为春秋霸主。(举例)如果鲁迅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下唤醒国人的目标,而是为了写作而写作,他能写出一篇篇发人深省的文章吗?如果李光耀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下学习中文的目标,而是盲目竞选(来自:WwW.ZW2.CN 爱作文 网),他能成为受人敬仰的总理吗?如果勾践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下复仇雪耻的目标,而是苟且偷生,他能成为一代霸主吗?(说理)║(第三层:正反论证)可见,我们无论干什么事情固然要有目标,但更重要的是能否根据实际情况确立目标,因为这才是成败的关键。(第四层:照应段首观点句,总结全段)

例6:沉稳从志而来。一个人若没有远大的志向,只沉迷于现实的花花世界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班超投笔从戎,志在报国,在对匈奴一战中从容不迫,沉稳冷静,终弘扬国威,不教胡马度阴山。林则徐斩钉截铁,志在禁烟,在与洋人交涉中不卑不亢,稳中含刚,终虎门销烟,让洋人胆战心寒。有远大的志向,眼光便放得远,心胸会沉稳下来,故曰:非有志者不能稳也。

(四)“观点+引言+事例+分析”式

这种构段方式的思路是:先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引用名言对观点进行阐述,中间叙述事例,最后进行分析作结。

例7:成功也需要毅力。古语云: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它告诉我们恒心毅力是成就事业的保证。山再高只要坚持不断地一步一步地向上走,总有一天会登上顶峰;书再难,只要坚持不断地一页一页地去读,总有一天会全面读懂。马克思的《资本论》写了40年,法布尔的《昆虫论》写了20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写了20年,曹雪芹的《红楼梦》披阅了十载。锲而不舍,水滴石穿,顽强的毅力使他们成功了。

(五)“事例+分析+观点”式

这种构段方式的思路是:先叙述事例,然后对事例进行分析,最后在分析中提出自己的观点。

例8: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就是一个淡泊宁静的人。为了攻克“歌德巴

赫猜想”,他毕生沉浸在自己的数学王国,宠辱不惊,视名利同陌路。而被誉为“文化昆仑”、“学界泰斗”的钱钟书先生,则更是淡泊宁静得令人肃然。记者采访,他回避;为他录像,他谢绝;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的编辑们曾想尽办法,但他坚决不同意上镜。至于这个会那个会的邀请,他也从不给面子,把全部心血和精力都倾注在心爱的事业上。正是因为他们拥有着常人难及的淡泊宁静的胸襟,才能在自己从事的学术领域内取得常人难以企及的骄人成绩。可见,淡泊宁静是人们拒绝诱惑取得成绩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

(六)“观点+事例”式(重复中心词,夹叙夹议)

这种构段方式的思路是:先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叙述事例,采用重复中心词的方式,夹叙夹议,完成对观点的论证。特别提醒:这种构段方式大家要慎用,因为稍有不慎,就会落入“观点+例子”的误区。因此,一定要注意括号中的两句话:重复中心词,夹叙夹议。

例8:等待是一种蓄势。等待的过程就是积蓄力量的过程。春草等待了一个冬天,积蓄了足够的力量,最终破土而出,所以春意盎然,生机勃发。夏花经历了秋之凋零,冬之酝酿,春之润泽,所以绚烂夺目,姹紫嫣红。《史记?滑稽列传》载:淳于髡对齐威王说,在南方有一种鸟,三年来不鸣叫也不飞翔,可是这种鸟有天要飞的时候,就能一飞冲天,这种鸟叫的时候,就能一鸣惊人。正是因为它在多年的等待中积聚了力量,所以才能“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