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初中作文 > 教育资讯

2016年绍兴中考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19:37:42 初中作文
2016年绍兴中考作文初中作文

篇一:2016年中考作文满分攻略九篇汇总

2016年中考作文满分攻略九篇汇总

中考语文成绩的提高与作文关系密切。如何提高中考生的作文水平,是提高语文成绩的第一要务。下面为考生汇总了九篇2016年中考作文满分攻略,希望对初三生的备考会有所帮助。 攻略一:审题求准

随着近几年中考命题作文的升温,在很多地区命题作文备受青睐,相对而言,考生因审题偏差而出现的失误也明显增多。作文审题的终极目标是准确到位、 不偏不倚。考生只有将题目的外延和内涵理解透彻了,才能在立意、构思上不出现偏差,才能追求立意上深刻、构思上新颖等更高级的写作目标。可以说,准确审题 是作文写作的基础,是获取作文保险分的“奠基石”。那么,如何才能准确地审读题目呢?

一、审读关键词

作文题也是有“题眼”的。所谓的“题眼”,就是题目中那些昭示、启示或暗示写作关键的词语。考生在审题时如果能够借助题目中的某些关键字词来准 确理解题意,写作时就能够紧扣话题,突出重点,切中肯綮,自然也就能够避免离题、扣题不紧等常见失误。如2014年浙江金华卷作文题目“热门话题”,关键 词是“热门”,考生要写的不能是学习或生活中普普通通的话题,而是在一定范围内为大家所熟知的话题。

二、审读限制词

我们说审题时要抓住关键词,但不能置其他于不顾,导致偏离题意。如2014年浙江温州卷作文题“走,到另一个地方去”,一定要注意限制词是“另 一个地方”,写作时既要表现出“另一个地方”的独特之处,也要突出“去”后有什么见闻、感受或启发。题目中的副词,往往是审题时容易忽略的,考生要重视作 文题目中诸如 “最”“也”“还”“更”“其实”“原来”等副词所隐藏的信息和要求。如2014年浙江绍兴卷作文题“我也是一束阳光”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副词—— “也”,这个副词规定了文章应包含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与他人相比,“我”自己“也”很重要,“也”奉献了“阳光”。又如2014年浙江台州卷题目二“原来 ________还在”,“原来”这个副词就强调了其实某事物一直都在,只是之前没有发现而已,引导我们从发现或顿悟的角度来写作。只有审读时抓住了这些 限制词,我们的作文才能切准题意。

三、审读隐含义

抓住了关键词,注意了限制词,还要审读它的隐含义。有的题目用的是比喻义或象征义。考生在理解题目时不能只停留在其本义上,要仔细推敲,挖掘出 题目的比喻义和象征义。如2014年绍兴市中考作文题“我也是一束阳光”,题目中的“阳光”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应是比喻义,考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太阳的光 芒。这个“阳光”可以指能给别人带来温暖的品格或与众不同的个性、风采??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大海的深处也许隐藏着美丽的珊瑚,目光的深处也许饱含着浓浓的爱意,记忆的深处也许沉淀着生活的真谛,文字的深处也许寄寓着丰厚的意蕴??

请以“深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2)文体不限,文章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2014年宁波的中考作文题很符合新课标对于中学写作教学的导向,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我,并向思想更“深处”漫溯。对学生来说,不会造成审题障碍,都有话可说,但又必须写出一定的思想深度。

初看这个题目,是一个极容易让学生发挥写作的题目。但作为应试作文题目,命题老师的用意并不会那么简单,我们要仔细品读题目,挖掘出新意,这样作文才更有价值。

首先,从常规思路看,同学们极易走上已有老题目的思路,如在审题时,将题目补为“心灵深处”“记忆深处”“细微深处”“我心深处”“深处的风 景”“深处的爱意”“深处的真谛”等等,很容易写深处那些美好、感动、富有正能量的人和事。这样的思考和理解,使得这一作文显得非常常规化,在中考的考场 上,绝大多数同学会这样作文。

但细细品味题目背后给出的材料,“大海的深处也许隐藏着美丽的珊瑚,目光的深处也许饱含着浓浓的爱意,记忆的深处也许沉淀着生活的真谛,文字的 深处也许寄寓着丰厚的意蕴??”这里只是“也许”有,那么怎么样知道确实“有”呢?就要敢于挖掘深处,题目的侧重点就放到了“行动”上。俗话说,生活中 “美”无处不在,就是要具有发现“美”的眼睛。从一定层面上讲,今年的题目有一定的时效性,题目从一定程度上隐含着,我们做事做人不再只求表面工作,而是 要真抓实干,具有务实精神。

因此,《深处》不是简单地写某种存在,而是要通过自己发现深处“宝藏”的经历,告诉读者,要懂得生活的真谛,就要付诸行动,用心感知深处,在过 程中感受真谛的价值。如,要懂得母爱、父爱、师爱,就要让心灵开始旅行,在点滴生活中,挖掘深深的爱意。不再注重表象,而要追求实质。不再简单告知生活中 的美,而是要挖掘美深处的故事。

简单地讲,“深处”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态度,也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原则。 满分作文

深 处

时光在悄悄地移动着,一步一步,像一个不肯停止奔跑的孩子,无声无息地镌刻在青春洋溢的画卷上。繁杂的城市喧嚣、窗外的车水马龙和跳跃的霓虹灯 模糊了我的视线,我努力地想要挣脱条条框框的约束,却发现自己心中的烦恼揪成一团乱麻,似乎无力回天。却有一股清风徐徐吹来,使尘埃自由落体到了心灵深 处。

和煦的阳光暖洋洋地照射在心田,顿时像一块经受不住高温的糖果融化掉,身体内外都被这甜蜜的水蜜桃味道环绕着,这淡粉色的气息敏捷地跳过心灵,沁人心脾,用它独有的甜蜜勾勒出了一幅精致、幸福的画面。

记忆深处的那个场景,是在那个平凡而又质朴的农家小院里开始的。满天的星辰镶嵌在夜幕里,透过花草还可以看到一股偷偷溜出的微弱的、细小的光 芒。一花一草、一

树一木和我共同在游戏中度过童年。奶奶慈祥的笑容,伙伴们天真无邪的微笑,无处不在的大自然气息,陪伴我不知不觉中从温暖洋溢的白天不留 一丝痕迹地过渡到了安详静谧的夏夜。

童年从奶奶家的那个小院子里悄无声息地展开,混合着春的生机勃勃,夏的绿意盎然,秋的飒飒落叶,冬的白雪皑皑缓缓地推移着,像荡秋千一样温馨却又短暂,蒸发在那浓浓的夏夜里。

忘不了野花野草的淳朴气息,忘不了小虫在草丛里弹奏的歌谣,忘不了灿烂晚霞下不舍回家的目光,忘不了雨后架起的斑斓的七色桥梁。那静谧的一卷流云掩盖了夕阳,一缕红色的光芒不安分地透出云层,混杂着笑容,不加渲染地告别白天。

忧伤的乌云被夏夜的美丽冲刷,留在心底的是那像风铃一样轻盈悦耳的歌谣,像绚烂晚霞似的温暖袭人的微笑。

离别乡村的我回到家继续着我的童年,继续着我的欢笑,却再也没有像野花野草一样的气息,再也没有属于大自然的最原始最独特的味道。它化作一股暖流在身体中流淌,混杂着青草味的清香和金色暖阳的味道在心间荡漾。

一路风景,繁花似锦,再多的艰难险阻也都将在我的生命中消逝得不留痕迹,童年啊,因为有你的陪伴,未来的道路,更加美丽!

名师点评

“深处”不光有风景,更重要的是感受。可以说,作者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文章的主题是写童年的。作者大可选取一两件童年的趣事来表达自己对童年的怀念之情,但他没有这么做,而是用素描的笔法简单地勾勒了童年的一幕幕 场景,将对童年的深深怀念和对童年渐逝的淡淡忧伤浓缩于字里行间,更能让读者感同身受。结尾笔锋一转,写童年永留心间,伴我成长,使文章的意境得到进一步升华

篇二:2015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作文解读及范文、点评

2015浙江省绍兴市中考作文名家解读及范文

【真题再现】

21.按要求作文。(60分)(书写分5分)

生活中,许多人和事不是单一。比如,成长,不只是年龄的成长,更是心智的成熟;出发,不只是为了到达,更是为了沿途的风景;父母,不只是生养我们的亲人,更是精神成长的引路人;家,不只是“港湾”,更是一种责任与义务??请联系自己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的思考与感悟,以“,不只是”为题作文。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2)字数不少于600,文体不限(如写成诗歌,则不少于16行);(3)写出真情实感,但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名家解读】

2015年绍兴卷为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就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半命题补题有三种:前补、后补,首尾补。绍兴卷属于第三类,这样的补题较前两者而言,自由度更大。那么要写好此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审读导语,抓准切点

仔细阅读作文的导语,抓住其中的关键句“生活中,许多人和事不是单一。”这里潜伏着两个关键词“生活”与“单一”。“生活”的指向又在何处?导语中例举了“成长”“出发”“父母”“家”??要求考生“联系自己对自然、社会和生活”写出自己对“不是单一”的思考与感悟”。“写作考查学生对自然、社会、生活中的具体现象或问题的感受、思考和评析能力。强调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进行写作,能表达个人的真实感情,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考生关注生活,写自己的所思所感。

二、补好文题,凸显思辨

作文,着重考查学生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关联词“不只是??更是”,前后形成对比递进关系,这种对比可以是外与内、过程与结果,也可以是物质与精神、享受与付出等。对同一感知对象,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个性化认识。所以题眼在“不只是”,这是限制,也是区分学生有没有思考感悟的关节点。思辨的落点应该揭示两者之间的关联点,重点放在“更是”后半部分题干,也就是挖深“此外的是什么”,避免人云亦云。

三、选好题材,关注行文

这种补首尾的本命题命题开放度较大。导语中提示考生可以从“成长”“出发”“亲情”

“家”等角度切入,当然后面的省略号暗示考生也可以从其他角度切入。但一定要“联系自己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进而要写出一个由表及里的思索过程。因此,运用插叙、倒叙手法可以使行文显得跌宕起伏,借助心理活动、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使得人物形象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这里要避免的就是题材老套、千篇一律。建议可以挖掘一些人无己有的陌生化题材,加上个性化心理,这样的文章就会染上“俺”的味道,绽放“我”的风采。

【误区解析】

这道试题审题的难点在于补好题干中的空白“,不只是”。在写作过程中,常常会犯以下错误:

误区一:补题不严。前后缺乏必然的逻辑关系,没有一定的递进序。尤其是没有补出“不只是”后半部分“更是”的深邃与个性之处。。

误区二:题材老套,人云亦云,缺乏新意。妈妈的一杯牛奶、一杯咖啡似乎成了亲情永远的标志,成了迈不过去的坎。

误区三:就事论事。考生为叙事而叙事,不会在行文中运用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等手法帮助升华主旨。

【范文示例】

六月,不只是毕业

夜已三更,窗外月朦胧,西风鸣络帷,不许愁人睡。只得深夜独倚阑杆,细数落花,深忆三年同学情缘。悄然间,泪早已滑落,划破那浩瀚的时间汪洋。

不知何处毕业骊歌响起,呜呜咽咽地落断人肠??

门前,那一棵树绿得发亮,绿得盎然。树丛中还有些许知了在不知疲惫地吼着,在这个漫漫的午夜,在这个开始燥热的六月。

六月,到了。是否仅仅意味着毕业?

那传来传去的毕业册不知已落下几个人的笔迹?不知会不会勾起惆怅客的忧愁?不知——会不会怀念那些年,我们一起度过的青葱岁月?

曾记否?三年之前,我们相逢在那葱茏的香樟树下,在绿树成荫的盛夏时节。年少时的眼波流转,是天真无邪的初见。

于是——驻足,停留,相知许??

校园内的那一片蓝天,见证了我们的团结与拼搏。曾记否,那年初三,我们坚持每天进行晨跑锻炼。在那一个呈椭圆的红色跑道上,我们相互鼓舞,相互扶持,毫不吝啬地挥洒年

少的汗水与泪水——如此轻狂!也会在成员快要放弃的时候拍拍他的肩头,说:“加油,我们一起跑!”也会在成员大汗淋漓的时候递上一杯水,一张纸巾,对他竖起骄傲的大姆指说:“你真棒!”那整齐的方阵,那统一的服装,那此起彼伏的喘息声,都是我们成长的标记。还有那个充满爱的班级,随处可见的励志便条,教室后门口的那堵照片墙,那记载着我们三年点滴的相片;那讲台上的绿色盆栽,像是披着绿衣的天使,安静地,固执地帮我们净化空气;还有窗台上的那条小鱼儿,是那么坚强,甚至陪伴着我们迎来中考。在这个地方,我们收获了太多太多,开学时班主任别出心裁的新年小红包,后墙上满壁的奖状是我们引以为傲的荣耀,这一切一切都为本有些枯燥的学习增添了许多不一样的乐趣,为我们的成长打上鲜明的记号。

如今,知了叫声有些聒躁,墙角的栀子花次第绽放,开得放肆,开得灿烂,在阳光下如此灼灼其华。

——六月,终究还是到来了。

毕业了,屋内的人儿们是否也要各奔东西了?是否还能与你奔跑在同一条跑道?是否还能给你递一瓶水,一张纸巾?是否还能与你看着同一块黑板,用同一枝粉笔固执地踮起脚尖,在并不是很干净的黑板上写下铭心的话语?是否还能用笔盖轻轻戳你的背,然后和你一起解那复杂的几何图形?

是否还能??

人生最终将荒芜地过渡口,在尘世中翻滚的人们,谁不是心带惆怅的红尘过客?

六月,不只是毕业,更是三年情缘的(来自:WWw.zW2.CN 爱作文网)别离。更是我们经历许多人,许多事后成长的标记。

【精微点评】

层层的设问,细腻的抒情。六月是一个别离的季节。三更夜,月朦胧。独倚阑杆,细数落花,深忆三年同学情缘,细数一起度过的青葱岁月。“六月,是否仅仅意味着毕业?”字里行间,层层设问。点点景,片片情,不经意间已流淌在笔尖,记下了自己成长的足迹。优美的文笔,感人的细节。“不知何处毕业骊歌响起,呜呜咽咽地落断人肠??”作者以优美的文笔,感人的细节,细数初中生活的点滴,再现一个个真实的片断,语言整齐饱满,读来诗情画意,洋溢着青春、拼搏、友谊、感恩??

篇三:2015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作文名家解读及范文、点评(Word版)

2015浙江省绍兴市中考作文名家解读及范文

【真题再现】

21.按要求作文。(60分)(书写分5分)

生活中,许多人和事不是单一。比如,成长,不只是年龄的成长,更是心智的成熟;出发,不只是为了到达,更是为了沿途的风景;父母,不只是生养我们的亲人,更是精神成长的引路人;家,不只是“港湾”,更是一种责任与义务??请联系自己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的思考与感悟,以“,不只是”为题作文。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2)字数不少于600,文体不限(如写成诗歌,则不少于16行);(3)写出真情实感,但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名家解读】

2015年绍兴卷为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就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半命题补题有三种:前补、后补,首尾补。绍兴卷属于第三类,这样的补题较前两者而言,自由度更大。那么要写好此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审读导语,抓准切点

仔细阅读作文的导语,抓住其中的关键句“生活中,许多人和事不是单一。”这里潜伏着两个关键词“生活”与“单一”。“生活”的指向又在何处?导语中例举了“成长”“出发”“父母”“家”??要求考生“联系自己对自然、社会和生活”写出自己对“不是单一”的思考与感悟”。“写作考查学生对自然、社会、生活中的具体现象或问题的感受、思考和评析能力。强调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进行写作,能表达个人的真实感情,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考生关注生活,写自己的所思所感。

二、补好文题,凸显思辨

作文,着重考查学生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关联词“不只是??更是”,前后形成对比递进关系,这种对比可以是外与内、过程与结果,也可以是物质与精神、享受与付出等。对同一感知对象,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个性化认识。所以题眼在“不只是”,这是限制,也是区分学生有没有思考感悟的关节点。思辨的落点应该揭示两者之间的关联点,重点放在“更是”后半部分题干,也就是挖深“此外的是什么”,避免人云亦云。

三、选好题材,关注行文

这种补首尾的本命题命题开放度较大。导语中提示考生可以从“成长”“出发”“亲情”“家”等角度切入,当然后面的省略号暗示考生也可以从其他角度切入。但一定要“联系自己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进而要写出一个由表及里的思索过程。因此,运用插叙、倒叙手法可以使行文显得跌宕起伏,借助心理活动、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使得人物形象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这里要避免的就是题材老套、千篇一律。建议可以挖掘一些人无己有的陌生化题材,加上个性化心理,这样的文章就会染上“俺”的味道,绽放“我”的风采。

【误区解析】

这道试题审题的难点在于补好题干中的空白“,不只是”。在写作过程中,常常会犯以下错误:

误区一:补题不严。前后缺乏必然的逻辑关系,没有一定的递进序。尤其是没有补出“不只是”后半部分“更是”的深邃与个性之处。。

误区二:题材老套,人云亦云,缺乏新意。妈妈的一杯牛奶、一杯咖啡似乎成了亲情永远的标志,成了迈不过去的坎。

误区三:就事论事。考生为叙事而叙事,不会在行文中运用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等手法帮助升华主旨。

【范文示例】

六月,不只是毕业

夜已三更,窗外月朦胧,西风鸣络帷,不许愁人睡。只得深夜独倚阑杆,细数落花,深忆三年同学情缘。悄然间,泪早已滑落,划破那浩瀚的时间汪洋。

不知何处毕业骊歌响起,呜呜咽咽地落断人肠??

门前,那一棵树绿得发亮,绿得盎然。树丛中还有些许知了在不知疲惫地吼着,在这个漫漫的午夜,在这个开始燥热的六月。

六月,到了。是否仅仅意味着毕业?

那传来传去的毕业册不知已落下几个人的笔迹?不知会不会勾起惆怅客的忧愁?不知——会不会怀念那些年,我们一起度过的青葱岁月?

曾记否?三年之前,我们相逢在那葱茏的香樟树下,在绿树成荫的盛夏时节。年少时的眼波流转,是天真无邪的初见。

于是——驻足,停留,相知许??

校园内的那一片蓝天,见证了我们的团结与拼搏。曾记否,那年初三,我们坚持每天进

行晨跑锻炼。在那一个呈椭圆的红色跑道上,我们相互鼓舞,相互扶持,毫不吝啬地挥洒年少的汗水与泪水——如此轻狂!也会在成员快要放弃的时候拍拍他的肩头,说:“加油,我们一起跑!”也会在成员大汗淋漓的时候递上一杯水,一张纸巾,对他竖起骄傲的大姆指说:“你真棒!”那整齐的方阵,那统一的服装,那此起彼伏的喘息声,都是我们成长的标记。还有那个充满爱的班级,随处可见的励志便条,教室后门口的那堵照片墙,那记载着我们三年点滴的相片;那讲台上的绿色盆栽,像是披着绿衣的天使,安静地,固执地帮我们净化空气;还有窗台上的那条小鱼儿,是那么坚强,甚至陪伴着我们迎来中考。在这个地方,我们收获了太多太多,开学时班主任别出心裁的新年小红包,后墙上满壁的奖状是我们引以为傲的荣耀,这一切一切都为本有些枯燥的学习增添了许多不一样的乐趣,为我们的成长打上鲜明的记号。

如今,知了叫声有些聒躁,墙角的栀子花次第绽放,开得放肆,开得灿烂,在阳光下如此灼灼其华。

——六月,终究还是到来了。

毕业了,屋内的人儿们是否也要各奔东西了?是否还能与你奔跑在同一条跑道?是否还能给你递一瓶水,一张纸巾?是否还能与你看着同一块黑板,用同一枝粉笔固执地踮起脚尖,在并不是很干净的黑板上写下铭心的话语?是否还能用笔盖轻轻戳你的背,然后和你一起解那复杂的几何图形?

是否还能??

人生最终将荒芜地过渡口,在尘世中翻滚的人们,谁不是心带惆怅的红尘过客?

六月,不只是毕业,更是三年情缘的别离。更是我们经历许多人,许多事后成长的标记。

【精微点评】

层层的设问,细腻的抒情。六月是一个别离的季节。三更夜,月朦胧。独倚阑杆,细数落花,深忆三年同学情缘,细数一起度过的青葱岁月。“六月,是否仅仅意味着毕业?”字里行间,层层设问。点点景,片片情,不经意间已流淌在笔尖,记下了自己成长的足迹。优美的文笔,感人的细节。“不知何处毕业骊歌响起,呜呜咽咽地落断人肠??”作者以优美的文笔,感人的细节,细数初中生活的点滴,再现一个个真实的片断,语言整齐饱满,读来诗情画意,洋溢着青春、拼搏、友谊、感恩??

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