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刘同演讲稿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19:20:28 体裁作文
刘同演讲稿体裁作文

篇一:青春路上,与你同行-风云人物刘同演讲稿

青春路上,与你同行

——风云人物讲坛刘同

首先,我要感谢风云人物讲坛给我这个站在这里的机会,风云社团的小伙伴们为了本期讲坛的顺利开办付出了很多心血,从选题、定稿、做PPT到海报、试讲,他们做了很多,让我很感动。当然了,我也非常非常感谢大家今天能来到这里和我一起走近刘同,走近他的故事。

我们因情因义在迷茫中试图横冲直撞,我们明心明智于孤独里懂得咬牙前行。

大家好,我是来自传媒学院2014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孔庆丽。 他的身上有很多标签,他是中国新生代作家,他是光线影业副总裁,他是微博红人,他还是《职来职往》的明星达人。他就是我们今天讲述的主人公——刘同。

很多人都觉得刘同算不上风云人物,或许是的,他没有成吉思汗的功绩,也没有金庸老先生的德高望重,更谈不上像宫崎骏那般被全世界的动画粉丝所熟知和喜爱,他只是一个三十出头,写过几本卖得还不错的书,舍得分享,懂得坚持,对媒体工作充满热情,敢去追梦的独特的媒体人。但,这就足够了。

他在湖南师范大学读书的四年里一直坚持着两个梦想,写作梦和传媒梦。如今,这两个梦他还一直在坚持着,也正在实现着,这恰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接下来就让我们就一起来走近这位电视人里写作最好的,作家里做电视最好的热血青年——刘同。

中国新生代作家

我想大家对刘同最初的定位就是一个写书的。他的作品从青春小说到职场社会题材,既出版过《五十米深蓝》这样完全靠年轻的锐气撑起来的小说,也出版过完全自我的《美丽最少年》,还出版过大家都能看得懂的《离爱》,直到突然有一天,在父亲的提示下他发现自己已经在社会上浸泡多年,于是写出了《职场急诊室——谁没一点病》和《这么说你就被灭了!》两本职场指导书。但刘同真正开始以作家形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还是因为《谁的青春不迷茫》和《你的孤独,虽败犹荣》两本书。

《谁的青春不迷茫》上市800天,加印80次,销售400万,被评为年度最佳励志书奖,也正是因为这本书,刘同成为2013年中国作家富豪榜上榜作家,以715万年版税排名第十四。而2014年5月预售发行的《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则在预售时即超越张艺谋导演的《归来》原著《陆犯焉识》,7小时内成为亚马

逊总榜第一,预售榜第一,飙升榜第一,全榜单第一,一跃进入当年的作家富豪榜前四。人人网曾对90后大学生阅读习惯做了一个调查,刘同位列最受90后大学生欢迎的作家第二名。

我观察到不少同学买了这两本书,或者到图书馆、同学朋友那里借来看,我想问一下在场的同学们,有多少同学是看过这两本书的?只看过其中一本的也可以。(完美!)

【谁的青春不迷茫】

看过《谁的青春不迷茫》这本书的同学都知道,这是一本可以让感同身受的人一边看一边无法自控而流泪甚至嚎啕的书,因为他写的太真实,因为真实而让人感动。他将自己十年的经历逐一回顾遴选,很多是日记摘录加感悟的形式,或许彼时刘同的文笔较现在略显幼稚,但不可否认记录是一笔财富,这笔财富无关版税,而来自内心的充盈。

“用一个人曾经的迷茫换更多人在青春路上不再害怕迷茫。”这是我听过对于《谁的青春不迷茫》最温暖的说法,但这样的做法也是将自己已经结成盔甲的伤痕一道一道拨开给人看。

很多人对刘同当年离开湖南到北京发展的真正原因不是很了解,刘同在书中这样解释道——那时他正好完成了一部爱情小说,而且跟出版社基本敲定了合同,但是发行量不能满足他的胃口。于是他挖空心思借为出车祸的亚洲小姐捐款的噱头炒作,结果那本书的销量是不错,但是他在同事朋友亲戚眼中的形象完全发生了变化,单位的领导感叹“刘同,你怎么是这样的人?”,甚至带他的师父因此与他绝交。所以,现在刘同的名字是改过的,以前他写小说的名字虽然也叫刘童,但是是“童年”的“童”, 当年的那个笔名已经写得有些起色了,可还是改掉了。改名虽然不完全是这个原因,也有象征自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意思。他把自己的这段经历写出来就是为了告诉大家,当在机会和道德面前做选择时千万不要选错了,会让自己失去比版税和名气更重要的东西,得不偿失。

“如果说,我现在比一些人多正确那么一点点,那是因为我曾经比他们犯过更多的错误。”即便到了我们现在上大学的年纪,每个人也都还存在着一些叛逆的心理,觉得自己做的是对的,因此跟父母争辩,刘同当年也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样在叛逆中成长和醒悟的。

徐平在《青春万岁》的采访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刘同。刘同的父亲是一家省属三甲医院的院长,父亲在当地因为医术高明而德高望重,母亲是护士长。彼时的刘同成绩很差,调皮捣蛋,无恶不作,甚至一度连大学都考不上,后来猛地惊醒,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否则会一辈子走不出这个小地方,于是

拼命学习。终于在“自己努力”,“多方打听”和“学校扩招”等一系列巧合之下进入了湖南师范大学学习中文。好友李响总笑话他,说他或许是湖南师范大学历史上中文系录取分数最低的没有之一了,刘同可能真是走了狗屎运了。有一段时间,因为大学选专业的问题和父亲发生争执,刘同家人世代从医,父亲觉得学中文没前途,家人都没有中文系的,没法帮助你,将来找不到好工作。就因为这个,两人尴尬冷战了两年,母亲夹在其中左右为难,但是后来刘同的一篇写他与父亲的文章发表到省报上,这是他发表的第一篇文章。被父亲的司机看到告诉了父亲,父亲第一次开车到学校找刘同请他吃饭,一直到这时候父子俩的关系才开始缓和,二人才慢慢释然,此时刘同心里就对自己说大四毕业前我一定要出一本书,告诉爸爸我可以。多方投稿未果的时候他也曾怀疑过,会不会父亲真的是对的,我学这个真的不行。或许几年后的我们也会有那么一瞬间怀疑自己是不是不行,但是你一定要坚持住,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每个人都会有这么一段时间,你觉得自己做的还不错,可是很久没有人肯定你,但刘同后来不也照样以笔试第

一、面试第一的成绩考进了湖南台,重拾信心吗?如今父亲还是很放不下儿子不学医这件事,对此,刘同自己的解释是怕自己学不好让父亲晚节不保,如果还不行,那只能找个学医的儿媳妇了。龙应台在《目送》中写道“所有因为爱的急切都是可以原谅的。”其实父亲对儿子还是很有期待和满足的。因为刘同在湖南做节目时,父亲约人吃饭都约在晚上7点,然后让服务员打开电视找到湖南台,说,这是我儿子做的一档节目。

这个时候,我们会不会觉得一切都是美好的呢。慢慢长大后,我们才知道原来让父母为自己骄傲是一件多么值得下力气的事,而我们的父母又是那样容易满足,上了大学能够陪伴在父母身边的时间更多的就是寒暑假,等到考了研、工作了时间会更少,所以且行且珍惜。

当你年轻时被其他在当时比你牛的人欺负的时候,你只需要记得,然后做好自己的事,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当你能力还击又有机会还击的时候,你会觉得很爽,即便是你不还击,也已经足够让人欣喜了。刘同就经历过这样的故事。他的这个故事就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公平的,是讲因果起源的,你之前欺负了我,让我难堪了尴尬了,你千万要保证以后绝不会落到我手里,不然你就死定了。

这本书是刘同十年北漂生活的纪念册,马提亚尔说:“回忆过去的生活,无异于再活一次。”写作和阅读其实都是在敲响回忆之门,或者说都是为了再活一次。“刘同把他的这十年又活了一遍,在年年岁岁、日日月月的回忆和记录中寻回自己,把自己看得更清晰。我们看他走过的路,发生过的故事以及相逢的人,然后发现,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通过成长的青春不是一个年纪,而是一种状态。

你觉得迷茫就对了,谁的青春不迷茫?

最初我们迷茫是不知道要去哪,知道去哪了我们迷茫是因为不知该如何去,最终去了想去的地方,我们仍迷茫,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如何留,留下了还是迷茫,只因为我们想留得更久,只要在青春一天,就希望能尽力而上一点。因为每一次新的迷茫,都是一次振翅的开始。我想,这就是《青茫》的意义所在。

《青茫》要拍成电影了,导演是《特殊交易》和网剧《匆匆那年》的中传新秀导演姚婷婷。说起二人的相识,不得不感叹在每一个人一路成长,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我们常常觉得自己是孤独的,但你要相信:当你努力坚持,用梦想照亮现实的时候,你也一定能被和你一样拼命努力的人看到。我想这部电影对于刘同来说就像霍达给《穆斯林的葬礼》的尾记中说的那样“请接住她,这是一个母亲在捧着自己的婴儿。”让我们也轻轻接过她,用心关怀和呵护。

【你的孤独 虽败犹荣】

毫无疑问,对于一个搞文字的人来说,他的文字肯定会越写越自如,越看越成熟,慢慢地成了作者自己的风格。到了写《你的孤独 虽败犹荣》的时候,刘同的文字已经非常耐看了。

而我们想没想到,当年在大学里如果没有遇见这样一个人,也许刘同不会走上写作这条路。他就是李旭林,刚入大学时觉得李旭林很厉害,在大家都还没弄明白的情况下,李旭林已经作为副主编为学校的《军训特刊》写卷首语了,一入学就被选为文学院的宣传部副部长,因为应聘宣传部干事的原因和李旭林认识了,在他的鼓励下,刘同开始辅助李旭林做院报,也一起畅想自己的文字集结成册的那一天,直到各自都实现了当初的梦想,也还继续做着梦,实现着梦。每个人的人生中总有那么几个人在你拐弯的时候指明方向,给你力量,这样的人实在值得我们每个人去珍惜。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里刘同写了三十三种孤独,三十三个故事,三十三张明信片,恰在他33岁的时候出版了这本书。这是个巧合,但又不是巧合。

我这里将其中的几个小故事分享给大家。

十几年,他记忆里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一直到今天,奶奶做的面的味道都没有变,放了无数的小料的一碗面是他对奶奶最深的记忆。奶奶如今年纪大了,可当同同提出想要吃一碗奶奶做的面时,奶奶还是会颤颤巍巍地走到厨房,为他做一碗面,同同知道这或许是奶奶给他做面的最后一个动作。他迟迟不敢按下快门。我们有着同样的期待和担心,期待着下一次,担心着没有下一次,这才更显得重。

孤独有很多种类型,给我留下印象很深的一种孤独是已经习惯了在某个人的庇护下生活,这个人离开后,你不得不面对现实,也渐渐学会了模仿他的样子去

面对生活。这个人或许名气没那么大,但是他在刘同处于事业上升时期这个阶段给了刘同很大帮助。他是调任事业部总裁的张老头,是他培养了刘同任何汇报前都会尽力准备好所有相关资料的习惯,是他让刘同不再害怕和老板对话,不怕被老板骂。有一次活动,刚出道不久的柳岩被安排与另一位已有知名度的女主持共同担纲主持,但著名女主持耍大牌非要自己一个人主持,这时候张老头就说“我们光线不惹事,也不怕事。”后来,再也没在光线看到那位女主持。这一点很符合刘同的个性,这句话也成了刘同后来在工作中信奉的信条。张老头或许就是每个人生命都要经历的那个温和的像个老爹一样给你机会,允许你犯错,敢放手让你做的人,遇到这样的人我们只能庆幸自己的命好。且行且珍惜不只适用于爱情,还有友情、恩情和亲情。

刘同的妈妈是个节省的人,刘同问她要10 块零花钱,她同意之后,只会给刘同8 块。刘同问她要500 块交学费,她只会给刘同480。一开始,刘同很困惑,“学校要500,我妈只给我480,还有20 ,我怎么办?”最后刘同就会哭着找他爸,头几次,爸爸都会帮他解决问题。后来他爸也烦了,去找他妈理论:“你不要每次都少给他钱好不好,全家的工资都在你那儿,我自己零花钱都不够,你还要让我补差价,那你以后多给我一点零花钱啊。”被爸爸一揭穿,妈妈的脸就挂不住了,从上下五千年我们家如何建立开始,说到他俩结婚多不容易,亲戚没给赞助,生病没人照顾。自己说动了感情,就开始流泪,等她哭一阵,刘同就会轻扯她的衣角,说:“妈,别哭了,爸爸也不是有意的。”她不会理会刘同,继续哭他个五分钟,然后拿出钱包,把剩下的钱补齐给刘同,然后多给他两块——权当他配戏的价码。

读小学的时候,刘同很爱看《七龙珠》《圣斗士》《阿拉蕾》等漫画书,一套五本,一共九块五,周一到货。刘同跟妈妈提了几次,她也不接茬。刘同就只能跟在同学后面,和他们混成好哥们儿,然后才能领号轮流看。有一天,刘同实在受不了跟在别人后面当马仔的压抑,回家大哭一场。妈妈问他怎么了,他说:“别人都有零花钱买漫画书,只有我要蹭书看。”妈妈默默地叹了一口气,走进自己的卧室。刘同每次都认为她是走进卧室拿钱包,等待剧情反转的他每次都是抹干眼泪跟了进去。妈妈从抽屉里拿出一把工资条,然后坐在床边,和他说起她和爸爸的工资来。刘同瞄了一眼,爸爸妈妈的工资加起来还不到2000 块。妈妈说:“一家三口,你有学费,我们有伙食费,家里还有很多亲戚,一个月家里只能存三五百块。不是妈妈不愿意给你买,确实是怕万一有个突发状况啊。”刘同突然就不想要漫画书了,他觉得“妈妈都给我摊牌了,拿出了那么私密的工资单,就是把我当大人看待,我不能做幼稚的事儿。”

篇二:刘同演讲:就在你所在的地方生根发芽

刘同演讲:就在你所在的地方生根发芽 各位校领导,老师,各位家长,以及最重要的毕业生们,大家好。

我是湖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03届中文三班的毕业生,你们的学长,刘同。

在师大就读的四年间,我有两个梦,写作梦和传媒梦。好像毕业的十二年以来,自己为了这两个梦而需要时刻保持清醒,担心一旦睡着,梦就真的成了梦。

虽然心中一直有梦想,但现在的我,和你们一样,也会迷茫,也会孤独。但也因为幸好心中有梦想,所以这些年一直在不服老的长大,有好多东西想学,在大公司里尽力当个称职员工,去坚持自己觉得对的观点,会鼓起勇气和老板吵架,但说错了也会低头跟同事道歉,哪怕很长一段时间内出版的书不畅销,也坚持写了十几年。

今天来到这里,我想,我还是从我在你们的这个年纪的时候说起。

回到12年前毕业那一天的我,想了很多事。

我很庆幸我在大学的四年中交到了一群很好的朋友。

我也很庆幸我大学四年谈了几次不成功的恋爱。

我庆幸大学四年,我花了很多时间在写作上,有一个坚持到现在的爱好。 当然我也会有后悔。

我后悔毕业的时候没有和一直免费借我CD听的音像店的店员告别。

我后悔没有学好吉他,没能在毕业晚会的时候唱一首关于自己青春的歌曲,以至于我今天还在学吉他。

我还后悔没能好好的学英文。我曾以为自己这辈子不可能会和外国人打交道,事实证明我不是低估了自己,就是低估了外国人。我现在就职的光线影业,有大量的海外业务,连外国人来开会的时候,我只能一直保持微笑,然后在同事大笑的时候也报以捧场的大笑。

但总的来说,我还是觉得很庆幸的,因为大学四年花了很多时间在靠近自己的目标,毕业时出版了自己第一本小说,虽然卖的不好。毕业时能通过考试在湖南台找到了一份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那些不重要,但当时的我想,这些都是靠大学的自己一点一点做到的,未来只有可能更好,不会更差。

那时很多人好奇,一个学中文的,怎么去传媒工作?现在也有一些学弟学妹问我:我不是学传媒的,能进传媒专业吗?对这些特别真挚的提问,我的回答是:先不要问答案,先放手去试一试。

我清楚的记得我小学考重点初中失败,我爸到处跟人求情。我也记得初中考重点高中又失败,我妈咬着牙取了很多钱给我交了挺贵的建校费。

我终于要考大学了,他们怕我未来生活得不好,他们都是医生,要求我也学医。想了很久,我决定不再让他们操心我的生活,偷偷报了中文系。

来了湖南师范大学,进学校那一刻,我的愿望就是希望大四毕业那一年,他们不要再为我的工作而再四处低头去求别人。

人一旦没有了退路,就好像面前哪一条路都能走了。那时我决定,一定要在未来的路上选一份自己喜欢的职业,培养一个自己喜欢的爱好。

写作是我在大一时养成的习惯,那个时候没有电脑,只能手写,写完一篇文章就认真收好。我会去报刊亭买很多杂志,记下编辑的名字和地址,把文章复印出来,给各种杂志投稿。 那时的杂志社对作者比较尊重,即使不用你的稿子也都会有回信,就是退稿信。我常常收到退稿信,但退稿信也要打开信封,才知道里面的内容,所以在同学们的眼里,他们不知道那是退稿信,只是觉得刘同好厉害,又收到杂志社的回信了。

我大学四年就是靠同学羡慕这些退稿信的崇拜一直走下来的(笑)。

写作是一件很清贫的事,如果一开始想靠这个赚钱没有任何可能性,但是靠写作获得安全感却是一件很好的事。在我的大学时光,好像大多数的事情都和别人一样,差不多的成绩,差不多的体育,差不多的迷茫,差不多的人际关系。唯独和别人不一样的,是每一天我都会多几页写满字的稿纸。

有同学常问我,你是什么时候在写作上找到自信的?我说当我写完一篇文章,只要有一个同学说好,我都觉得我又多写出了一个人的心声。大学毕业之后,我陆续出了几本书,每本写一年,大概一两万的稿费,朋友说:这不是浪费时间吗?我说我写作不是因为稿费,而是自己喜欢啊。这种喜欢,会让我一直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很多事情。

一边写小说的同时,我也会在博客上每天更新日记,因为我想在世界的另外一个角落一定也会有和我一样的人,想一样的事,一样的迷茫。这样一写就是十年。

突然有一天,出版社的编辑对我说:我看你以前的日记看哭了。你知道你的日记写了多少字吗?我并不知道。她说:你这十年写了200多万字。她说她想整理出十五万字出本书。我说谁会看这个,她说你要相信,这个世界上一定有很多和你一样的人。我说那好吧,你先整理。

后来我读着她整理的文字,十年前,九年前,八年前自己写下的日记,感慨万千,我在每一篇文章之后又加了一大段现在的心情。变成了同一个人跨度十年的对话,那种感觉很奇妙,又觉得很万幸,把所有的一切都坚持下来了。

这本叫《谁的青春不迷茫》的书出版之后,三个月打破了近年青春书的记录,有读者说缺乏文学性,也有读者说让人特别有共鸣。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我很感谢十年前写这些文字的自己那么的真诚,也很感谢坚持十年写日记的自己那么的认真。

这件事也让我明白了,很多事并不一定要得到为了全人类的认可,只要我们坚持,找到自己的同类即可。

因为找到了自己的同类,我好像突然少了很多困惑。接着又写了《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很多人给我留言说谢谢你,写出了我们的心声。

其实我根本不是在写他们,我只是明白了,要做一个当下能全盘接受自己的人。

正因为如此,因为知道自己哪里不好,所以从大一开始一直在传媒行业实习。毕业时通过考试,我从一名中文系的学生变成了一名电视台的娱乐记者,有朋友看不起娱乐记者,说这个工作很低等,希望我多为自己考虑考虑。

我当时根本就考虑不了那么远的未来,我只有一个困惑:如果我真的有能力的话,我一定能成为最优秀的娱乐记者,而不是瞧不上这份工作去换一份所谓更高级的工作。

从毕业到今天,我一直待在这一行,身边很多人跳槽,转行,创业,我还待在这里。 这些年的工作中我遇见了好多问题,这些问题也会是大家会面临的问题。

比如:我有很多年在想,怎样才可以让工资更高一点。

我也会想,老板会喜欢怎样的人?

我还会想,如何让才能让同事喜欢我,愿意接受我的管理。

一个人没有正确答案的时候,常会凭感觉做出错误的选择。这个时候最好停下来。

我特别喜欢一句话:只有心甘情愿,才觉得理所当然。这是一种想象中的境界,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

更多的时候,我们选择了一条路,走着走着,会觉得痛苦,黑暗,令人窒息,觉得孤单。 其实你不害怕熬不下去,你只是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路?痛苦代表压力,黑暗代表困难,窒息代表大多数人会因此而放弃。所以,只有你比别人见到的黑更黑,你所能承受的苦比别人更苦,你才能比别人走的路更长,见到的风景更多一些。

工作之后,要换工作的借口会变得很多:比如,工资太少啦,要辞职。

加班太多,要辞职。

路程太远,要辞职。

领导太凶,要辞职。

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些并不是原因,而是借口,归根究底,你就没那么喜欢那份工作。

不要把借口推给工作,而应该认真想一想:为什么自己会找不到一份心甘情愿,不那么计较的工作?

我们换一个比喻:你要找一个人结婚,你嫌弃对方家境一般,出生不好,长相不够,身材略胖,各种缺点如数家珍。你当然没有错,但归根究底就是你不爱对方而已。

所以,一个人最大的本事应该是,能找到一件自己喜欢的事。第二大的本事才是坚持,不会因为别人的评价而轻易放弃。

篇三:刘同演讲会

1.青春就是三个词:不要脸,尽兴,豁出去。

2.屌丝是个褒义词,因为只有你被称为屌丝,才会有今后的逆袭。

3.为了学好英语,我找了个英语好的女朋友,本想着可以用英语吵架,但其实我们是老乡,吵架连普通话都不用,直接用家乡话就好。

4.一件事我们越在意它,我们越会用复杂的方式去解决它;反而我们不在意的时候才会用简单的方式解决它。

5.每次我都把出国的机会留给别人,别人都会说刘同你好好,其实我内心的独白:你们去吧,我去的话恐怕就回不来了。

6.老好人其实是一件很糟糕的事。老好人对所有人都好,但所有人都可以对你不好。

7.小聪明的人被情商高的人讨厌,情商高的人被执行力高的人讨厌,执行力高的人被智商高的人讨厌,智商高的人被小聪明的人讨厌,所以在职场中你永远不可能不得罪人,你要做的是你有能力得罪别人,而别人却没有能力反击你。

8.作文没的巧,只有你被自己打动了,才能打动别人。

9.我对叫我滚出去的女老板说了一句:你不要任性嘛!于是她签了一个二百万的项目。

10.上帝一定是女人,因为她们对所有的事都念念不忘。所以在座的男同胞一定要对生命中的每个女生或女人好,她们在乎的只是感觉,而不是结果。

11.那时候我没有衣服穿,哦,不是,我是没有好看的衣服穿,所以女生不理我。

12.只要进步一点点,这个世界就会跟着你的改变而改变。

13.我高中以前,爸爸不理我,妈妈不理我,老师不理我,男生不理我,女生不理我,后来我发现这一切的根源是老师不理我,所以我在想我的成绩是不是可以进步那么一点点。

14.谁的青春不迷茫,其实我们都一样。

15.如果这件事你一开始就知道拒绝不了,那你就爽快地答应吧!

16.矫情是一种美好的状态。

17.一定要让自己变得不一样!

[ft=rgb(84, 141, 212),5,] 本人水平有限,有些话实在是没记下来,很遗憾,各位凑合看吧!

[ft=rgb(255, 0, 0),7,] 座无虚席,据说是刘同宣讲会人数最多的一次

[ft=rgb(255, 0, 0),7,]其实他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华大青年讯 5月18日晚,第六期名人名家进校园活动在我校露天电影场举行。在包括外校学生在内的五千多人的热烈掌声中,光线传媒副总裁、娱乐节目总编、知名作家刘同走进华师校园,向武汉学子分享自己也曾迷茫过的青春。

“是屌丝就要准备好逆袭”

曾独身乘火车,下雨天,千里迢迢从长沙跑到武汉,以为会受到赏识的文字却只换来主编冷冷的一句“放那吧”;曾为了一个作家梦在网络上申请五个ID,一个人的网络对话持续一个月之久;曾每天跟明星合照,编写“不靠谱”的星座研究帖,请别人写文章表扬自己,只为了提高微博的关注度;曾为了博得他人的喜爱痴迷于篮球,希望做一个和“樱木花道”一样的团队核心,最终放弃;曾因为想要战胜不擅长的英语,背下一整本英语词典,甚至找英语专业的学生谈恋爱,最终仍然因为一分之差在研究生考试中落败。

如今已是一名“成功人士”的刘同也有过迷茫的青春,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武汉学子:“如果有人叫你屌丝,那么就准备好逆袭吧”、“认真找出问题根源,做一些小改变,你会有很大进步”、“豁出去,会发现世界有所不同”、“当一件做不好的事情摆在你眼前,不要光想着怀疑自己的能力,

刘同演讲稿

思维的转变,或许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尊严很重要,但为了维持尊严使事情变的更尴尬只会更没有尊严”。

身为媒体人,刘同表示,文章只有打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他认为文笔对于一个传媒人来说非常重要,“好的文笔是为你打开传媒大门的一把钥匙”。身为职场达人,他认为在职场上做一个“老好人”是很可悲的。“耍小聪明的人被情商高的人讨厌,情商高的人被执行力强的人讨厌,执行力强的人被智商高的人讨厌,而智商高的人被耍小聪明的人讨厌。职场上有一条首尾相连的食物链。”他表示,“没有人能逃离的了得罪人,但最重要的是你敢不敢得罪人”,每一种性格在职场中都允许存在,但拥有高能力是保持自身性格的必要筹码。

“将自己内心最矫情的部分表达出来”

在活动的提问环节,刘同仔细回答了来自武汉各个高校同学的问题。来自湖北省黄冈市,现在武汉某中学读高三的女同学希望刘同能给即将高考的高中生一些建议。刘同表示是否能考上一个知名大学,其实并不会对人生造成很大影响,大家在高中时期努力读书,其实是为自己争取一个能认识更多志同道合、优秀者,拥有一个更好学习环境的机会。

刘同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特殊观点。他希望大家能“将自己内心最矫情的部分表达出来”,能够体贴父母。他认为,记录下每天思考的问题可以提高自己的应急能力。面对中国地质大学学生关于“专业与职业”的关系的问题,刘同表示,专业并不会限制职业,将各个专业的思维方式带入工作能够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时他也认为,学好自己的专业是选择好职业的先决条件。(文/宗辰 郭淞冰 编辑/邓涵)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