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荷尔德林诗歌译本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12:47:57 体裁作文
荷尔德林诗歌译本体裁作文

篇一:荷尔德林诗歌

荷尔德林 (Holderlin) 诗选

无题 献给命运女神们 许贝利翁的命运之歌 浮生的一半 在我的童年时代 悼念 致大自然

无题

我每天走着不同的道路,时而 走向林中的草地,时而到泉边 时而到蔷嶶盛开的山岩上, 从山上眺望原野;可是,

丽人啊,日光下到处看不到你, 微风中消失了那些语言, 温柔的语言,从前我在你身旁 ……

是!你已远去了,幸福的面厐! 你的生命的妙音绝响了,我再也 听不到了,唉!你们而今安在, 迷人的歌唱,从前曾经用

天神的宁静安慰我心灵的歌唱? 多么久远!哦,多么久远!青春 衰老了,甚至在当时对我 微笑过的大地也面目全非了。

哦,别了!我的灵魂每天离开你, 又回到你身边,我的眼睛为你 流泪,它又炯炯地向着 你所停留的那边眺望。

钱春绮 译

献给命运女神们

万能的女神们!请假我一个夏季, 一个秋季,让我的诗歌成熟, 那么,我的心儿,满足于 这甘美的游戏,就乐愿死去。

这颗心灵,在生时不能获得它那 高贵的权利,死后也不会安宁; 可是,有一天,这神圣的事业, 深藏在我心中的诗歌获得完成,

那么,冥府的沉寂,欢迎你来吧! 我将会满足,即使我的乐器 没有伴我同住;我只要有一天 过着神的生活,我就更无他求。

钱春绮 译

许贝利翁的命运之歌

你们徘徊在神秘的光中 在丰收的大地上 充盈着欢欣的天才啊 微风神圣地闪烁 轻轻地触动你们 就象艺术家的手指 拨动了圣洁的琴弦

在命运之先

在熟睡中滋生 呼吸着不朽

圣洁地保存一切 在新芽之中

而精神永远盛开 灿烂 啊 这些满是欢欣的眼睛 静寂地观照着 永恒的澄明

但是我们却失去了 栖息的家园 人性的崇高

盲目地一点点沉沦 消失 就象撞落在悬崖上的浪花 又无知地扑向另一个悬崖 年复一年 没有目的 宋非 译

浮生的一半

悬挂着黄梨 长满野蔷嶶的 湖岸映在湖里 可爱的天鹅 你们吻醉了 把头浸入 神圣冷静的水里

可悲啊,冬天到来 我到哪里去采花 哪里去寻日光 和地上的荫处? 四壁围墙

冷酷而无言,风信旗 在风中瑟瑟作响。

钱春绮 译

在我的童年时代

在我的童年时代, 一位神常常救我 脱离人们的叫骂和鞭笞, 于是我安心而友好地 跟林中的花儿嬉游 天空的微风 也来跟我嬉戏。

就象草木向你 伸出温柔的手臂, 你使草木的心 感到高兴

父亲赫利俄斯!你也曾使我 心里高兴,而且,

神圣的路娜!我做过你的宠儿, 象恩底弥翁一样。

哦,一切忠实的 亲切的神袛! 但愿你们知道, 我的心多么喜爱你们!

虽然那时我还没称呼 你们的名字,你们也从未 叫过我的名字,象人们相识时 彼此称名那样。

可是,我对你们的认识 比我向来对世人的认识更深 我理解灏气的静寂, 我从不理解世人的语言。

沙沙的森林的和音 陶冶过我, 我在花间 学会了爱。

我在神袛的怀抱里长大。 钱春绮 译

悼念

是!你已远去了,幸福的面庞! 你的生命的妙音绝响了,我再也 听不到了,哎!你们而今安在, 迷人的歌唱,从前曾经用

天神的宁静安慰我心灵的歌唱? 多么久远!哦,多么久远!青春 衰老了,甚至在当时对我 微笑过的大敌也面目全非了。

哦,别了!我的灵魂每天离开你, 又回到你身边,我的眼睛为你 流泪,它又炯炯地向着 你所停留的那边眺望。

致大自然

当我还在你的面纱旁游戏, 还像花儿依傍在你身旁, 还倾听你每一声心跳, 它将我温柔颤抖的心环绕,

篇二:刘皓明谈荷尔德林

刘皓明谈荷尔德林

2009-11-29 04:59:00 来源: 东方早报(上海)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白谦慎

二十世纪初,埋没了一个世纪的荷尔德林后期诗歌得以面世,作品融会了欧洲启蒙运动后政治、历史、宗教、哲学和诗学中最核心的观念,很快吸引了德语世界内外的学者、诗人及哲学家的关注。然而,诗人后期诗歌文本复杂且思想艰深,阅读和理解荷尔德林从来不是一件易事。任教于美国凡萨学院(VassarCollege)的刘皓明教授最近译注了《荷尔德林后期诗歌》,完整地将荷尔德林引入汉语的语境。刘皓明先生认为,近世中德两个文明面临的困境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尽管德国后来的历史也是不足法的,但作为示范,我们必须理性地、无感伤地、实事求是地研究荷尔德林和他身后的这个西方最主要的一个传统。

荷尔德林对中国的文化圈来说是个熟悉的陌生人。一方面他的名字是个高频词,但似乎直到最近,我们对他本身所知甚少。你为什么会想到翻译这部诗稿?而且这本书也不单纯是部译作,里面有大量的注疏、文献整理,耗费心力可想而知,你下这番工夫的初衷是什么呢?

刘皓明:荷尔德林研究是我准备已久的一个计划。在德语文学这方面,我的博士论文是关于里尔克的。但是在着手写博士论文之前,我在西方文学中的研究重点其实是荷尔德林。为此我做了多年的准备工作。只是直到2005年,我才有时间和勇气开始写作这部书。关于开始的时间,我想提一个似乎偶然的前后联系:2005年夏,我走了一趟丝绸之路,最远到达喀什。结束以后回到美国,便开始写作这部书。这次万里之行,可能在无意识中给了我写这部书的勇气和动力。

听起来有点玄妙,算是某种感应吗?在西域和德意志之间,在你和荷尔德林之间?可以分享一下这个体验吗?

刘皓明:如果说感应,可能存在于一种地缘战略和地缘政治学中。荷尔德林除了去过一次法国西南,在那里见到过海以外,一生主要在其家乡士瓦本地区度过。但是在他后期诗歌中,存在一种宏观的地缘和历史战略,从印欧远祖的种族和语言起源,到希伯来希腊的精神遗产与继承,再到当下和未来的海外殖民与霸权,其脉络是清晰完整的。2005年夏,我走在我们的西域的路上,在平地看茫茫戈壁,在空中看绵绵天山,对汉唐时代军人、官吏和商贾当年往返于这样的路上,不免有所感叹。这大概就是你说的这个玄妙的感应吧。当然,这只是一种相当抽象的层次的感应。

空间的确能给人这样宏观的感觉。具体到这部书,它也有一个奇妙的空间,一边是德汉对照的诗,一边是你的评注。可以说一边是诗人,一边是你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的地理学和地缘政治学呢?

刘皓明:你这个说法很有意思。让我用不那么玄妙的话来回答你这个问题。在中国,关注西方文史哲研究和出版的人都意识到,从译介到深度阐释的过渡是大势所趋。但是目前国内的阐释,更多是直接翻译西方研究者的研究著作。这种方式有较大的偶然性,常常把某一领域里无足轻重、有争议、甚至被推翻的论著翻译过来,给中文读者造成这就是某个诗人或哲学家的权威乃至终极阐释的印象。例如海德格尔的荷尔德林阐释。我以前就这个问题发过一篇

短文,我的书中也有专门一节更详细地追溯其来龙去脉;在里尔克阐释领域,例如无批判地介绍和传播天主教的阐释。这种盲人摸象式的、介绍式的阐释方式应该向自主的、独立立论的阐释方式过渡。

这样做,对译者和学者的要求,肯定要高得多。

刘皓明:这是不言而喻的。过去做中国的学问,讲究个目录学。比较基础的如张之洞的《书目答问》。当然做具体的某一科,又有更专门的目录学。所谓目录学,就是要熟悉文献。不仅要熟悉各种版本、各种传承的原始文献,也要熟悉所有次级文献。向深度阐释的过渡,就首先要下目录学的工夫。这样,才能有一边是文本,一边是评注的空间对应。否则,文本难成为文本,阐释也不是阐释。把这个道理上升一下,上升到你说的精神地理学和地缘政治学的玄妙的高度,这就变成了一个以我为主还是以别人为主的问题。以我为主当然不能靠自封,而首先要从全面占有材料开始;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你根本没有为主的意识和欲望,那就只能为他人做牛马走了。

这其实已经涉及更一般意义上的学术主体性问题。

刘皓明:是的。在中国,西方人文学科的研究起始于形势所迫,一开始就是被动的。然而的确是产生于时势,虽然反应的方式是很有问题的,比如几乎一开始就去认同“被压迫民族”、拿舶来品为深植于本土文化的感伤主义张目等等。可是现在,对西方人文的研究却大多走爱好和风雅这一路,当然冠之以种种别的说法。这同西方的所谓汉学形成鲜明对比。汉学诞生于欧洲对中国的侦察,你看莱布尼茨关于中国的通信,他对传教士报道的关于中国的任何题材、器具等都进行最详尽的追问,并立刻拿来同欧洲的东西一一进行最详细的比较。这样的汉学很快就成为为殖民、贸易、军事和政治服务的“实学”。反观我们的西学,常常完全丧失了主体性,变成了对西方文化景仰、崇拜、羡慕的表达方式。没有批判意识、没有问题意识、没有求真意识,只有类似于“小资”式的自我情感的宣泄。这是很危险的。

你觉得这跟我们对西方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针的错觉有关吗?

刘皓明:我们从最早引入西方人文学科那时起,就一直在把我们自我无意识的定势态度、情感和联想方式投射到西方人文学科中,比如中西一体说,比如内功修养模式,等等。其实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显示出,我们的投射是失真的,建立在这种投射基础上的我们的行为举止,就会遭到失败。如果我们对这种本能的投射不反思,不把对西方人文学科的理解和研究建立在求真的基础上,我们就永远不会有真正的西学,就会永远停留在介绍、艳羡、想当然和盲从的层次。

这种投射不是解释学所谓的前理解吗?你所谓的真不也是相对的吗?

刘皓明:解释学强调的是理解的主体和理解的对象之间的动态关系,这个动态关系必须是良性循环,其结果是理解的深化和扩大。它不应成为堕于恶性相对论的借口,不应成为智力惰性的口实。

你是否觉得这些年来频频出现的人文精神的说法,基本上是这种投射的产物呢?

刘皓明:如果所谓人文精神是一种物化的、恋物癖的对象,就像宋代以来人们对古玩的态度那样,那它肯定完全是我们传统中最没落最颓废的一面的投射。这种所谓人文精神没有求真欲望,没有思辨的严谨和勤劳,其实质是精致的娱乐。然而乐趣从来都不应该是学术和科学的领路者,甚至都不是文艺的原则。这不是我说的,是康德说的。

说到乐趣,我想请你谈谈你诗歌翻译的风格,因为这直接涉及乐趣问题。你的翻译风格过去有争议,这部书中的翻译部分,是否还会有争议?

刘皓明:肯定会的。回答风格问题之前,首先说说内容。这个翻译,更不用说评注研究部分,旨在于成为我刚刚讲到的“实学”。也就是说,首先要求真,不以辞害意。我的目的首先是让读者知道荷尔德林乃至他的那个时代、那个民族的文化精英和精神领袖在想什么,这些思路和想法是从哪里来的,又会引导到哪里去。读者如果期待用这部旨在成为“实学”的书中的这些诗歌文本,来印证和强化已经存在于他们心中的“荷尔德林”形象,他们的期望会落空。他们会发现,这个荷尔德林跟所谓“诗意的栖居”,跟所谓“纯诗”,跟举世皆浊我独清,跟所谓圣徒的形象,乃至跟房地产,一点关系都没有。

所以你在风格上是反乐趣的?

刘皓明:“反乐趣”有些人听起来或许有些极端,但是恰恰因为是反乐趣的,所以它旨在于成为审美的。从这个原则出发,我的翻译在风格上,确实有意不同于流行的当代中国诗歌和诗歌翻译的语言观。我最早在《杜伊诺哀歌》的翻译中,就开始了一种风格的构建,只是里尔克的诗歌实在不是最好的对象。现在荷尔德林这部书,无论在原文文本的性质上还是我自己的思路上,都能让我更系统地进行这种构建。关于这个构建的出发点、规则、语言资源、目的等等细节,我已经在书中做了交代。我这里想强调的是,文本卷的翻译是一种高度系统化的语言构造,有其严格的内部结构要求。它首先服从于求真的原则,就其自身的结构而言,它就像交响乐,一般听众听起来是声音,听到至多一个旋律,但是这些声音、这个旋律背后有着极为复杂的和声、对位、配器等等的结构原理。这样的语言风格同流行歌曲判然有别。只喜欢流行歌曲的人,会嫌这样的音乐繁复、不够甜、不够腻、不够流利,会说听不懂。但是要知道,像荷尔德林后期诗歌这样的语言作品,其审美效果不是靠弄点情绪、弄点感觉得来的。它是一种极为精密的构造的产物,荷尔德林自己的诗学观就是这么讲的,在实践中也是这么做的。没有真的内容,只求风格,就成了里尔克早期诗歌那样。但是里尔克自己也痛切地意识到这个问题,一生都在试图改变,至于改变的成功与否,是有争议的。

把这样更真实的荷尔德林引入汉语的语境,对当代中国思想界、文学界乃至更广大范围的读书界有何意义?

刘皓明:意义不在于为我们变换了各种头面的风花雪夜甚至残山剩水的趣味提供给人以安慰的印证,而在于展示一个民族最有前瞻的先知如何在传统、理性主义的启蒙、新神话或者说意识形态、建国和全球霸权等各种迫切要求中为其民族定位和定向;不在于为泛滥的个人存在感触的抒发提供新的共鸣,而在于示范世界上一个主要文明在精神层面如何为其民族构建历史和规划未来、如何在精神层面为自己建立包含了奠基、受命、磨难、辉煌、维新和复兴等诸阶段的意识形态。

你是说,荷尔德林的作品对处在大变革时代的我们的当代文化和精神生活有典范意义?

刘皓明:纠正一下,是示范的意义。我之所以对德国十八世纪的思想文学有这样的兴趣,在于它同中国十九世纪末以来的处境相类似。我以前发表的一篇讲周作人的英文论文早就说明了,这两个文明面临的困境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这并非意味着,我们要完全效法他们。我们与他们之间有根本的差别。而且德国后来的历史也是不足法的。但是作为示范,我们必须理性地、无感伤地、实事求是地研究荷尔德林和他身后的这个西方最主要的一个传统。在严格意义上的学界之外,我想我的荷尔德林的翻译,可以促进有心的读者深入质疑中国文化中关于诗歌本质的集体无意识。

好,你刚才说明了翻译的系统性,那么这种系统性或者精密性在评注卷中有什么样的反映呢?

刘皓明:简单地说,评注卷也是具有高度系统性的。评注卷通过阐述式讨论和注释式的材料展示的结合,通过密集的互指、互证,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积累式和扩展式的证明和论述,构成一张精密的阐释的网。著者的观点就通过这样的网来表达。

看来,这种阐释原则你已经思考得相当成熟,并且认为这是最有效地全面展现荷尔德林思想的诠释方式。

刘皓明:至少可以说,只有这样才能全面体现他的思想和作品的整体性、复杂性和系统性。荷尔德林的诗歌不是对个人存在感受的抒发。他之所以有了这样高的地位,是因为他的作品同柏拉图、维吉尔、但丁等人一样,始终是关于国家的建立和民族的位置的,就是我们一开始说到的地缘政治学和历史学,他的诗歌作品因而就是最充分意义上的历史语言学作品和历史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如果我们设想一下柏拉图的理想城邦,荷尔德林这样的诗歌,正是这个城邦的城歌;而里尔克那样的诗歌,肯定要被连荷马都不容的哲学王驱逐出境。然而在现当代中国文化中,我们似乎无意识地把远低于荷马的、肯定会被柏拉图驱逐的小曲奉为诗歌的圭臬,甚至非要把荷尔德林的诗歌打扮成这样的小曲不可,否则就根本无法接受。

尽管你做了这番考虑,可能仍然会有消极的评价,你怎么看待这些批评的声音?

刘皓明:我只能希望,人们先耐心看看我翻译和诠释的荷尔德林究竟在说什么、怎么说、为什么说这个、为什么这么说,先搁置一下自己对风格、语言,乃至荷尔德林的预期和成见。如果我能为读者提供一个尽量逼真的荷尔德林,就是我对汉语语境中建立真正的西学的贡献了。

如果说真正的理解者,一定是同样思过的思考者,而非仅仅是跟随者的话,是否可以说你的志向不仅仅是成为一个荷尔德林专家。可以简单地说一下你未来的研究计划么?

刘皓明:十八世纪末包括文学和哲学在内的德意志思想史将一直是我研究的主要领域;在诗歌翻译和诠释方面,作为荷尔德林研究的一个反向延伸,我已经开始了罗马诗人贺拉修的翻译和诠释工作。我希望这个研究路途最后能引向古希腊的品达。

期待你的下一部著作,希望它尽早完工。

篇三:外国诗歌散文欣赏

《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编写说明

王涧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精神,我们编选了高中语文选修课《外国诗歌与散文欣赏》。其中诗歌与散文系列的要求是这样的:1。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与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4。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一、本书的体例

本书分为诗歌与散文两部分,每个部分包括四个单元。每个单元由导言、讲读课文、自读课文、思考与探究等四个部分组成。其中,诗歌部分每单元讲读、自主阅读各三篇共六篇,散文部分每单元讲读、自主阅读各两篇,共四篇。导言是每个单元内容的总括,一般概括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提示学习的方法、目标等。如第一单元的导言,重在讲诗歌与其他文体尤其散文在形式上的区别,提示学习者注意诗歌由于分行排列而形成的语言上的中断、空白及其背后的深长意味。这一单元所选的课文,也都围绕着这一学习重点来安排。讲读课文是本书学习的重点,需要教师精心备课,引导学生品味赏析,关键是要教给学生鉴赏诗歌散文的方式方法。自主阅读部分建议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可以采用诵读、讨论、比较鉴赏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思考与探究部分属于课后练习,是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本单元一些重点内容和可探究的知识点,有些还需要课外的阅读与实践来充实,有些单元还专门安排了一些学生自己的写作实践,试图引导他们通过诗歌与散文的尝试性写作,掌握诗歌与散文的一些基本写法与特点。

二、诗歌部分

诗歌部分是围绕着外国诗歌的形式特点与表达方式来划分单元、选择作品的。四个单元在内容上各有侧重,选择范围既涵盖英法德俄美等欧美名篇,也涉及伊朗、印度等东方名作。从时间范围来看,18世纪以后的作品占多数,也有少部分古代诗歌。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接触具体的外国诗歌名作,感受外国诗歌的魅力,体会诗歌的艺术特点与表达技巧。

第一个单元内容的侧重点主要是让学生体会诗歌形式上的突出特点。学生以前虽然也学过不少中外诗歌,但对诗歌的形式特点了解得还不够深入,体会还不够深刻。在此,从诗歌与一般文体特别是散文的区别入手,分析诗之所以成为诗的外在与内在因素。从外在形式上看,诗歌是分行、分节排列的,这是现代诗歌的一个重要标志,许多诗歌名篇都善于运用句式的重复与变化,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情绪。但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分行排列的都是诗歌,诗意的形成还需要许多内在的因素,如语言运用的方式、目的,诗歌善于运用声音、节奏、分行、想象等手段,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从外在事件的本身,转移到事件背后的情绪,使思想与感情的表达更加集中,更加生动,更富有深长的意味与感染力。所以说,诗歌不以事件的完整生动见长,而是以表达事件中人类的感受、思绪、思(来自:WwW.ZW2.CN 爱作文 网)想为目的。这个单元所选的6篇诗歌,在形式上都有突出的特点。英国18世纪浪漫主义的先驱布莱克的《老虎》通过相同句式的重复,形成一种急骤、强劲的节奏,鲜活地体现了老虎所象征的生命强度和激情。19

世纪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魏尔伦的《秋歌》每一诗节都由一个长句分割而成,若断若连,很好地表达出秋天的苍凉和诗人孤寂、落寞的情怀。美国诗人惠特曼《我自己的歌(之

一)》则句子长短不一,形式疏散,与诗人健康自信的性格相映成趣。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严重的时刻》每一节都是一个完整的疑问句,每一节的结构句法都完全相同,复沓往返中包含了深厚的情感与思想。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要让学生懂得诗歌鉴赏的一些常识,引领他们在领会诗歌的意蕴之外,还能了解诗歌的写法,体会诗歌的技巧,明白普普通通的文字,何以通过诗人的巧妙安排,就会变成了语言的杰作,“语言的舞蹈”,给人以美的享受。

第二个单元主要选取的都是外国诗歌史中的抒情名篇,如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故乡》、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西风颂》、爱尔兰诗人叶芝的《当你老了》以及一些著名抒情诗人济慈、勃朗宁夫人、叶赛宁的代表诗篇。诗歌是表达情感的最好形式,抒情是诗歌最本质的特征。在西方浪漫主义思潮之后,抒情诗更是占了绝对的主流,成为现代诗歌中最常见的形式。无论讴歌自然、赞美爱情还是抒发人生感受,抒情诗都有着广阔的天地。但是情感的抒发并不意味着就是没有技巧的直抒胸臆,那往往成不了好诗,就像大跃进时的打油诗那样,数量虽多,但其实并没有多少诗味,大多数是称不上诗的。凡是文学史能流传下来的优秀诗篇,往往包含了高超的艺术技巧,运用了不同的抒情方式,才具有了打动人心的效果。抒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个单元选取的都是一些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抒情名篇,如荷尔德林的《故乡》、叶芝的《当你老了》,都是通过设定一个抒情主人公“我”,以独白的形式展开诗行,或设定一个抒情对象“你”,造成一种亲密的对话效果,这是最传统的抒情方式。还有一些抒情诗歌,另辟蹊径,放弃传统的对话、独白等形式,而将情感寄托在外在景物的描写中。如雪莱的《西风颂》、济慈的《秋颂》,就是通过寄情于景,托物言志,寻找“客观对应物”的方式来表达思想感情的。通过这些代表性诗篇的揣摩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领略抒情诗的特点和魅力。

第三个单元主要是学习富有哲理、带有思想意味的诗。虽然抒情是诗歌的本质,但它也同样能表达思想,可以探究人生的意义与世界的奥妙。古往今来,许多优秀的诗篇都蕴涵着丰富的哲理,体现了人类对自然、对自身的认识。然而,诗歌表达思想与哲学不同,它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抽象的议论或用形象图解概念,都是违背诗歌的艺术本性的。与概念化、体系化的哲学不同,诗歌中的思想与感性的事物或作者的思想感情紧密结合在一起,它们可能起源于作者对生活的直观感受,但是又高于生活,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思想在其中犹如水中盐一般,而且有些哲理是与抒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如《漫游者的夜歌》,一方面它是歌德抒情诗的名篇,但另一方面,它又以意境高远、体现了某种人与宇宙的关系而为后人所称道。作者以一个登山人的视角,简练地勾勒出山巅之上万籁俱寂的自然,含蓄地暗示出人与宇宙之间的隐秘关联。诗中用一切来形容峰顶与树梢,给人带来一种超越感,那个登山的漫游者所伫立的地方,似乎不是一座山的峰顶,而是世界之巅,将天空、山顶、树木、鸟儿与人融为一体的大安静,也就成为某种宇宙秩序的象征。诗人在捕捉一种感受的同时,也似乎在传达一种玄妙的哲学,它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中国古典诗歌中也有一些我们熟悉的作品,与这首诗在意境、表现手法上十分接近,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就与歌德这首诗就有异曲同工之妙。学习时可以通过比较鉴赏的方式进行体会。本单元所选的其他诗篇也同样都具有一定的哲理内涵,它们都具有一定的哲理内涵,耐人寻味,值得反复咀嚼、回味。如法国诗人瓦雷里的《石榴》,将人的头颅比作阳光中开裂的石榴,在二者的类比中,探讨了人思想的成熟过程;《雪夜林边驻脚》则以雪夜之中神秘又迷人的树林,象征了人生某种不确定的状态。自主阅

读部分海亚姆的《鲁拜集六十六首》(节选),是伊朗古代的诗歌名篇,短小精悍,擅用譬喻,寄托了诗人对时间、生命的咏叹;泰戈尔的《园丁集》(节选)、狄金森的《你无法扑灭一种火》,也都选取某种独特的人生感受,从中引出微妙的哲理,给人以多方面的启迪。

第四单元主要学习西方现代派诗歌。这个单元所选的作品,大多都有现代主义倾向,分别是象征主义、意象派、超现实主义等西方现代诗歌流派的代表作。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诗歌相比,现代派诗歌在形式上有了更多的创新,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它们的多义性、模糊性,这也是现代派诗歌让人晦涩难懂的主要原因。它们广泛采用象征、意象的跳跃、甚至“蒙太奇”奇异组合等,表达自己内心微妙的感受。如波德莱尔的《应和》,集中阐发了象征主义诗学的“契合”观念,在不同感官之间建立联系的“通感”手法也得到了应用。兰波的《元音》一诗,可以看作是波德莱尔理论的进一步应用,诗人为不同的“元音”赋予了色彩和形象,是“通感”手法最经典的范例;庞德的《刘彻》,改写自一首中国古诗,为古典诗境增添了意象派的色彩,其中“意象并置”的手法在帕斯的《朦胧中所见生活》也得到了使用,在意象的相互推进中,诗歌的内在隐喻被巧妙地呈现。另外,现代派诗歌在语言运用上也与众不同,为了增加语言的跨度和新奇感,诗人经常打破正常的逻辑和语法,将不同性质、差距较远的形象与词汇,强行组织在一起。如艾略特的《窗前晨景》采用的是“远取譬”的方式,借助语言的跳跃和陌生化组接,实现一种“思想知觉化”,人的灵魂是“潮湿”的,而且还能“发芽”,而人的微笑也能像纸一样从脸上撕下来。这些词语的组合都违常理,但却大大拓展了诗歌的表现空间。当然,上述技巧的运用,因为挑战了传统的审美习惯,给读者带来新鲜的审美感受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诗歌意义的模糊与不确定性以及理解上的困难。学习这样的诗歌,要多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有些诗句暂时不理解也没什么关系。领略一下现代诗歌的晦涩,也不失为一种特殊的审美体验。

教学建议

1.诗歌的阅读有一定的独特性,课堂讲授虽然很重要,但学生的独立阅读和感受更为关键。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并设计一些实践的环节,如作品的朗诵、不同诗作的比较,有关诗歌形象的讨论等,最大可能地形成课堂的互动氛围。“思考与探究”中翻译、改写的练习,也可帮助学生更直接地感受诗歌的形式独特性。

2.在作品讲授中,切忌空洞的主题阐释,教学的重点应放在作品的形式分析上,要引领学生思考诗人采用了那些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段,在一般印象式的风格描述之外,要更多从具体的形式要素和诗性思维入手,把握注意语言的节奏、分行、韵律等形式特征,以及诗人独特的想象和构思,这样才能使诗歌分析落在实处,也便于学生掌握分析诗歌的一些基本方法。

3.在诗歌的形式分析之外,关于具体形象、诗歌含义的解读,也相当重要。诗歌的意义往往并不确定,与其说要传达一种明确的主题,不如说表露一种情绪、敞开一种体验。在讲解过程中,要尽量打破解释的单一性,尝试从多种角度切入,激发学生对诗歌理解的开放性。诗歌内涵的讲解当然是重要的一环,但注意不要提供“标准答案”,应注重启发,留出解释的“空白”,在意义的不确定中,让学生更自由地进行感知。

4.在学习现代派诗歌时,可适当地介绍一些现代诗歌的基本常识,如与传统的诗歌相比现代主义诗歌有那些突破,“象征”、“通感”的含义等,为具体作品的阅读做一定的铺垫。在作品讲授的过程中,一定要扣紧具体诗行的展开,分析诗人使用的手法和语言的特点,不要笼统地讲解,破除学生对现代诗歌的“陌生感”或“神秘感”。与现代诗歌相关的一些问题,也可以作为教学的重点,如中国古典诗歌对意象派的影响,以及翻译过程中创造性的“误译”现象,就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

5.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比如安排他们试写一些包含现代技巧的诗句,组织中外诗歌比较方面的讨论,在日常语言中搜寻诗化的表达方式等,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本书安排了不少实践的环节,如不同译本的比较、类似诗作的举例等,通过这些练习,可以强化学生对不同语言风格的敏感,扩张阅读的空间,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咏物诗的写作练习,也能让学生亲身体会一下写诗的甘苦。

三、散文部分

散文部分元按表达方式不同,分为叙事、写人、抒情、议论4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4篇课文,两篇由老师讲读,两篇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

第五单元主要是叙事散文。这些散文主要的特征是运用多种叙事技巧,讲述自己或他人的经历,表达对生活的感受,给人以生活的启迪。学习这个单元,可以了解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特点的文章写法,领略散文在叙事手法方面的丰富性。其中,丘吉尔的《我与绘画的缘分》,讲述的是自己一段学画的经历与感悟,但写作的重点并不在于如何掌握绘画技巧,而是重在描述自己学画的感想心得,夹叙夹议,写出如何把心中的苦闷升华为高尚的精神追求的过程。本文有内外两条线索,外在线索是自己年至四十才开始学画的起因与经过,内在线索是作者在学画过程中的心理和感受。学习时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艾柯的《带着鲑鱼去旅行》是一篇充满幽默与讽刺意味的散文小品,写的是作者一次旅行的遭遇与感受,发生地点是宾馆,因为作者带了一条鲑鱼,引来了一系列莫名其妙的消费。通过对这样一段荒唐经历的描写,作者表达了对对电脑控制、入侵社会生活一切方面的担忧,对科技发展负面效应的反思。文章简洁生动,文笔风趣幽默,读来令人莞尔。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抓住文章的叙事线索,理清文章脉络,体会事件背后的深意。

第六单元主要学习记人散文。蒙田的《自画像》写的是自己,无论外貌特征,还是内心世界、性格特点,都刻画得栩栩如生。《贝多芬百年祭》融人物描写与音乐评论于一体,既介绍了音乐大师贝多芬的性格为人,又对其音乐风格及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做了精彩的概括。作者善于抓住人物的突出特点,以贝多芬及其作品强烈的反抗精神为核心,叙议结合,刻画了一个“纯音响世界最奔腾澎湃的灵魂”,他赋予音乐以惊人的活力、激情和巨大的力量。文章善用对比手法,将贝多芬与莫扎特、海顿等做比较,生动地展示贝多芬不同于其他音乐大师的独特风格。比喻、排比的大量运用,也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气势和强烈的感染力。另外两篇自读课文《悼念乔治·桑》和《卡莱尔》也各有特色,可让学生自己阅读揣摩。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文章是如何抓住人物特征来进行描写的,细心揣摩这些文章刻画人物的手法,学习它们的艺术技巧和语言运用方法。

第七单元学习抒情写景散文。其中既有不同国家风土人情的描写,,也有对大自然风光的尽情描绘,抒发了人类对美好自然的热爱之情。两篇讲读课文《英国乡村》和《瓦尔登湖》都篇幅较长,思想文化内容丰富,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各有特色。《英国乡村》介绍的是19世纪以前英国乡村淳朴自然的风俗人情,描绘的重点是英国人的民族性格,突出了当时自然与人性的完美融合,全篇洋溢着浓厚的人情味,又富有深刻的历史感。《瓦尔登湖》以细腻优美的笔触,描绘了瓦尔登湖的四季美景,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对人性的深入思考。在作者看来,自然不仅是与人平等相处的朋友,而且是“创造一切的力量”,是人类生命中的一部分,学习时要注意体会其中深沉的思考。〈京都四季〉和〈堤契诺秋日〉是自读课文,可以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前者写京都的四季,形散而神不散,在看似漫不经心的描写中,却透着章法上的精心安排。后者描绘的是画家中的自然。作者常年生活在堤契诺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美丽山村,精心体会着“最简朴、最虔诚的农夫生活”,景物描写细腻美好,感情抒发自然真诚学习这个单元,要在抓住景物特点的基础上,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看看它们是如何做到情景交融的。

第八单元学习哲理散文。这些散文以阐述作者对人生、世界的看法、感悟为主要内容,但讲究说理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经常将议论与叙事、描写、抒情等手法相结合,在启人深思的同时又给人以艺术的享受。纪伯伦的《奴性》以散文诗的形式,借助于比喻、排比等手法,严厉批判了人类社会存在的劣根性,也就是奴性,振聋发聩。《懒惰哲学趣话》则以一个寓言故事的形式,把渔夫与旅游者的人生理想与处事方式进行比较,反思现代社会与现代文化观念的弊端,启发读者自己品味其中的人生哲理。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把握说理散文的特点,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理解文中的人生道理。有些课文可以采用讨论的形式,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