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记叙文的文体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09:54:51 体裁作文
记叙文的文体体裁作文

篇一:记叙文的文体知识

记叙文阅读的复习

1、 记叙文的文体知识

(1)、记叙文的概念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兼以议论、抒情、说明来表达中心的一种文体。如小说、散文、寓言、童话、故事、通讯、游记、传记、回忆录等。

(2)、记叙文的分类

按写作的内容可以分为:写人记叙文、叙事记叙文、写景记叙文、状物记叙文四大类。①写人的记叙文,通常描述人物的外貌、行动、心理、语言和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反映作品的主题。如:《我的母亲》、《阿长与〈山海经〉》②叙事的记叙文,以叙述事件为主,着重写清事件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局,通过事件表现作品的主题。如:《羚羊木雕》③写景记叙文,以描写景物为主,通过写景,寄托感情,表现主题。《春》、《济南的冬天》④状物的记叙文,以写物为主,通过写物抒发感情,寄托志向。如:《安塞腰鼓》。

(3)、记叙文的要素

记叙文是写人叙事的,而事情总是在某个时间、发生在某个地方,有它的前因、后果和经过。因此我们把事物的起因、经过、结果,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有关的人物称之为记叙文的六要素。只有把这些要素交代清楚,内容才显得完整,条理才清楚。如:《背影》一文,时间——那年冬天;地点——南京车站;人物——父亲、“我”;起因——“我”去北京念书,父亲到车站送别;经过——父亲到车站为“我”送别,给我买桔子;结果——“我”怀念父亲。作者在交待清楚六要素的基础上,集中刻画了父亲的“背影”,表达了父子之爱这一永恒的主题。

(4)、记叙的顺序

记叙的顺序是指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把已确定好了的材料安排好,按一定的次序去写。一般有三种:①顺叙,即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这种写法课使事情的来龙去脉清晰地表现出来。如:《最后一课》,按照时间顺序记叙韩麦尔先生为学生们上的最后一堂法语课。②倒叙,即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片段先写出来,然后写事情的发生、经过等。它分为两类,一是把事情的结局先写出来,然后按照时间顺序倒叙事情的发生、发展的经过;二是,把后面发生的某一情节提到前面去,暂时中断中心事情的叙述而进入另一个相关的事情的叙述。由于倒叙改变了记叙的自然程序,阅读时应特别注意“倒”“顺”之间的起讫点,认清那些起关键作用的词句和段落。③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情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把叙述的线索中断一下,进行有关的另一件事情的叙述。它也有两种情况,一是插入的内容跟时间也有关联,在叙述过程中插入一段从前发生的事。这种插叙一般都要交代起讫点,阅读时应注意;二是对人或情况作一些说明介绍,跟叙述的时间顺序没有什么关系,插入的前后不一定有过度衔接的话。插叙的作用是补充交代或说明,使叙述更加充分,弥补单凭顺叙难以交代清楚的必要内容,使文章更充实、更周密、在结构上更紧凑。如:《背影》一文,开篇点题之后,插入了家庭祸不单行的追忆,既交代了背景,又为主体部分做好了铺垫。

(5)、记叙文的线索

线索是指贯穿全文、连接全部材料的一种因素(依据)。这种因素(依据)的存在,使文章成为一个内部有联系的整体。记叙文的线索比较复杂,有多种形式:有的以时空转换为线索,人物活动、事情发展、景物变化等,都是随着时间、地点的推进而展开。如《藤野先生》就是以“我”的活动地点为线索安排情节,东京、仙台、北京层层展开。有的以一人、一事、一物为线索,把全篇各部分内容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如《我的叔叔于勒》中的“我”就是线索人物,全文是以“我”的见闻和感受来安排材料的。再加《羚羊木雕》就是以木雕为线索安排材料的,《芦花荡》就是以老头子大意失败到快意复仇这一线索来安排材料的。还有一些记叙文存在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如《智取生辰纲》中明线为“杨智失陷生辰纲”,暗线为“吴用智取生辰纲”,两条线索在黄泥岗合为一条。我们读记叙文时要设法找出文章的线索,沿着它逐步弄清各个段落、层次,直至全篇的思想内容。

(6)记叙的人称

记叙文的人称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两种。以“我”的口吻或角度展开叙述是第一人称。采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但所写的内容不能超过“我”耳闻目睹的范围,阅读时要充分注意到“我”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一般记叙文和散文中,“我”即作者本人;在小说中,“我”不是作者本人。“我”在文中可能处于主要地位,也可能处于次要地位。如《藤野先生》中的“我”处于重要地位,通过“我”和藤野先生的交往相处体现了文章的中心意思。《孔乙己》中的“我”是咸亨酒店的一个12岁的小伙计,是次要人物,在文中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以第三者的地位来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情、场景等第三人称写法。用这种人称不受任何限制,“他”“他们”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写来比较自由开阔。

在文章中为了便于抒发内心情感,也常在某些段落中使用第二人称,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抒发了作者对志愿军的敬佩之情。

(7)记叙的详略

记叙文在写作时要注意详略得当。如何做到详略得当呢?与主题有关者要详写,与主题联系不紧密者要略写。作者在生活中接触到许多人和事,有了体验,演变成对生活的一定看法。这种看法通过记叙人和事体现出来,就是记叙文的中心意思。例如《芦花荡》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全文写了老头子大意致使女孩受伤,后又设计打鬼子为其报仇这一事件,表现“老头子”这一有血有肉的老英雄形象,所以就详写老英雄打鬼子,而关于小女孩途中的艰辛则一笔带过。有如《散步》一文,对散步过程中产生的分歧一笔带过,而着重写解决的过程,详细描写了“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这一场

记叙文的文体

面,其原因只有一个,更好地表达文章主题:中年人对生活的使命感。

(8)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记叙文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常常辅以议论、抒情和说明。记叙文中的记叙主要来叙述事件原委始末,写出人物活动、发展、变化的过程,把人物和事情概括地介绍给读者。描写是指在顺叙过程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和事情以及环境进行描绘,给人以鲜明、生动的印象。议论、抒情、说明仅起辅助性作用,

①记叙文中的描写

记叙文中的描写一般分为两类:人物描写,包括肖貌、语言、行为、心理、神态等描写;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叙述中的描写要服从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恰如其分,既要抓住特点,又要突出重点,给人以鲜明的印象。阅读描写部分应注意以下三点:a、抓住事物的什么特征来进行描写;b、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描写;c、这些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②记叙文中的说明

记叙文中的说明是记叙中的补充交代,常用来说明某种事物状态、性质、功能的特征,一般要求文字简明扼要。如《故乡》前四段在描写了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家乡的复杂心情后,第五段以说明的方式交待了此次回故乡的目的,省去了许多叙述的笔墨。

③记叙文中的议论

在记叙文中经常穿插适当的议论,用以点明记叙的意义,揭示所叙事物的本质。记叙文中,记叙是基础,议论是记叙的归纳与深化。记叙文中的议论有以下四个特点:a、关键上议论,即不议论不足以表现记叙的中心之处;b、议论要画龙点睛,简明精要,不可长篇大论;c、记叙与议论高度融合,不能生加硬贴;d、可以在记叙中穿插议论,也可以集中叙述、集中议论。

④记叙文中的抒情

记叙文中的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采用直抒胸臆的方法,抒发作者难以抑制的感情。记叙文中的抒情要写得感人,一是要有真情实感,二是要注意分寸。假的感情,夸大了的感情必然失真,自然也就不会感人。至于抒情的方法则是多种多样的,或把抒情渗透在具体记叙描写之中,或集中记叙、集中抒情,或情景交融。如鲁迅的《藤野先生》中就有许多直抒胸臆的句子,如:“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表达了“我”对藤野先生的敬佩之情。

(9)记叙文的表现手法

下面只介绍几种常用的表现手法:象征、对比、夸张、衬托、渲染、抑扬、白描。

①象征,是通过借用某种特定的具体形象暗示特定的事物或情理的艺术手法。它包括本体和象征体两个方面。运用此法,必须把握二者在读者心中的传统习惯和心理感觉上的特殊联系,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倾向等寓于征体的具体描写之中,构成美的意境,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富于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的感染力。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把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可以把不便于明说的意思含蓄地表示出来,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如《海燕》,用海燕象征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用风云、雷电象征反动势力。

③对比,是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的写作手法。它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是并列的。

④作为表现手法的夸张,不同于修辞手法的夸张,它是通过对“事件”作扩大或缩小的形象描述,以突出事物的特征,增强艺术效果,启发联想,表达鲜明强烈的感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皇帝的新装》,写皇帝被骗,竟一丝不挂地沿街出游,突出他的愚蠢和虚伪。

⑤衬托,是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事物。衬托有“正衬”和“反衬”两种。正衬,又叫陪衬,是用同类事物来衬托;反衬,是用相反的事物来衬托。如《我的叔叔于勒》,为了批评约瑟夫极端势利的父母对约瑟夫叔叔的冷酷无情,就用约瑟夫对叔叔的深切同情来反衬。

⑥渲染,是通过对环境和人物的描写、烘托来加重气氛,突出人物。,如《故乡》的开头,渲染了深冬季节隐晦、严寒、寂静的气氛,描绘了荒凉萧条、没有活气的村景,十分贴切地烘托了“我”悲凉的心情。 ⑦抑扬的表现手法,所谓“抑”就是按下、抑制;“扬”就是抬高扬起。它有两种形式一是欲扬先抑,一是欲抑先扬。如《变色龙》中的奥楚篾洛夫在刚知道狗咬人之事时,即席说了一大道“义正辞严”的慷慨之语,大有“为民除害”的清正之势,一个廉洁公正、不畏权势、执法严明的警察似乎呼之欲出;然而以后的多“变”则是对他第一次表态的极大讽刺,使他欺下媚上的卑劣个性暴露得更彻底、更清楚。

⑧白描的表现手法,简练、质朴、轻捷、传神是白描手法的主要特征。它一般不用修辞手法。如《孔乙己》一文中对孔乙己的肖像描写“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这就是白描的写法,将孔乙己的身份、地位、遭遇和个性都显示了出来,既没有夸张,也没有刻意修饰,却显得更加真实。

2、记叙文阅读的重点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整体结构。

(2)归纳文章中心意思和要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重要词语和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含义,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语言训练。

记叙文中的散文和小说又是记叙文阅读的重点,特作重点分析如下:

散文阅读中应重视散文的基本特点——“形散神不散”。

(1)“形散”。①从内容看,散文中涉及的材料面广而多,时间与地域的跨度又较大。②从表达方式看,散文往往熔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于一炉,使之相互配合,以提高表达的力度。③从语言风格看,散文的语言一般都具有鲜明、准确、生动的共性,同时就具体作品而言,则风格各异,或活泼生动,或沉郁凝重,或隽永优美,或恢弘壮阔,并无一定的规范。

(2)真正认识散文中“不散”的“神”,也就是每篇散文中一以贯之的思想感情。如《藤野先生》中就自始至终贯穿着作者忧国忧民、自强不息的情感与对藤野先生的敬爱与怀念,正是这样崇高的情感将文中发生在不同地点的事、表现各不相同的人,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读者读来非常没有散乱之感,反而能从丰富的内容中获得多方面的启示与教益。因此,认识、把握散文中的“神”是十分重要的,否则诸多材料都只能是堆乱的碎片,无法在脑中形成有机的整体,当然也就难以获得理想的阅读效果。

(3)最重要的,是要能找出“形”与“神”间的结合点,因为正是这结合点充分体现出“形”与“神”的巧妙融合,“形”“神”确实是有机的整体,而不是勉强的凑合。

小说阅读的要领:

阅读小说,要了解小说的三要素:思想内容、作家的思想感情、塑造人物的方法等。

首先,要通过对小说中人物,尤其是主要人物的分析来认识作品的思想感情、艺术特色。具体地说,应该

从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细节描写等方面入手,更应该注意人物在各种矛盾冲突中的表现,从中去认识人物的个性特征。如《故乡》中就是通过对少年、中年闰土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的对比描写来揭示主题的。同时,还须努力探求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意义,进而理解作品的主题。如《孔乙己》中孔乙己这个人物就是既有其特定的个性,又饱含着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那一群”小人物的共性,使人从他身上看到了社会弊端、时代的烙印,进而认识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

其次,要通过小说中情节的分析来认识作品的思想意义与巧妙构思。如《我的叔叔于勒》通过全家盼望于勒,而于勒来到面前却又不敢、也不想认的情节,充分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社会风气的憎恶。由此可见,对情节的正确分析会有利于加深对人物特征与作品主题的认识。

再次,要通过对小说中环境的分析使阅读收获得以补充与深化,茅盾先生曾说过:“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还是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地联系了人物的思想和行动。”《孔乙己》中对鲁镇酒店里喝酒人及酒店气氛的描写就具体地显示了当时沉闷的社会环境、泠漠的人际关系,从而为孔乙己悲惨结局的必然性提供了依据,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作品的主题。

小说有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之分,阅读时要区别对待。

3、记叙文阅读的基本要求和步骤

记叙文阅读的基本要求:

(1)整体感知。记叙文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有时兼有议论和抒情,通过记叙人的言行来表达中心思想。阅读记叙文,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尽快总结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2)分析文章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大体了解文章的思路,理清文章结构,划分文章层次。

(3)感受文章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和句意,领会词句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5)找出每段文字的关键语句,体会这些语句的深层含义。

(6)结合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初步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景物,体会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应遵循以下几步来进行:

(1)初读文章,解决生字词,能用一两句话来概括文章大意。

(2)再读感知主题和写作特色,理清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把握文段的结构、特点,理清记叙线索,明确记叙顺序,找出段中关键词句,概括出文段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审清题意。仔细读题,主要是找出问题中的关键词语,了解命题者意图,联系上下文,理解字面表达的意思和命题者隐含在题目当中的意思。明确题型题意后,找出通过读文章感知到的知识和试题间的连接点。

(4)组织答题。组织语言进行表述,语言一定要规范,要符合书面规范,尽量用文中语言组织作答。。

4、各类记叙文的阅读

(1)叙事性记叙文的阅读

叙事性记叙文是指以叙述事件为主的记叙文,所以阅读时应从掌握主要事件为主,重点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明确事件六要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②明确记叙顺序。事情总有发生发展的过程,作者是采用何种顺序来安排的呢?明确记叙顺序对把握内容和主题都有重要作用。

③明确文章中心。所写事件体现的主题,通常用“记叙了……事,歌颂(批评)了……,表现了……”的模式来回答。

(2)写人记叙文的阅读

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是以人物为主来安排文章内容的记叙文,阅读时应以把握人物形象为主。

①明确主要人物(主人公)。一篇文章总共有多个人物出现,其中以谁为主要形象,谁就是所谓的主人公,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于勒、菲利普夫妇、“我”,三个形象,谁是主人公呢?文章主题有两个:一是

批判人与人之间金钱至上,甚至金钱可战胜亲情、代替一切的错误观念;二是描写小人物辛酸的生活史。而这两点不论哪一方面都是在非利普夫妇身上体现出来的,所以主人公就应是菲利普夫妇。

有的文章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两个人物同时都能体现文章主题,如《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爱国,小弗郎士在他的感召下也爱国了,所以说,到底谁是主人公就无所谓,两人的地位同等重要。

但要注意一点,主人公并不一定是文中描绘篇幅最多的人物,如《修鞋》中无名战士甚至没有出场,只是由大个子军人取鞋时一句话点出,可人物形象丝豪没有受影响,相反却更加光辉,失去双脚之后还记得欠别人的几角钱,光辉的形象跃然而出。

②注意人物描写手法。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神态无一不是围绕表现人物性格来展开的。如《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见到穷水手于勒后的神态和心理描写,将他们由满怀希望到极度失望,因而生恨的心理刻画得栩栩如生。

③重视景物描写的烘托作用。还是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文中景物描写不多,只有两句,“(轮船)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体现人物旅行时快活而骄傲的心理;“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体现人物沮丧、失望的心情。话虽不多,但对莫利普夫妇自私自利、金钱至上的性格却有很好的烘托作用。

④对比手法的运用。对比可分为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两类。所谓横向对比,是指不同人物对同一事件或人物的不同看法,如《藤野先生》一文中,日本学生对“我”的无理刁难,先生对“我”的无私帮助,形成鲜明对比,更能体现藤野先生的光辉形象。所谓纵向对比就是指同一人对同种事物(事件)前后的不同看法,如《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前倨后恭的做法,把胡屠户这一唯利是图、见钱眼开的市侩形象地描绘了出来。

(3)写景状物记叙文的阅读

写景状物记叙文是通过描摹某一事物,通过对这一事物的特点分析来体现主题的记叙文。进行这一类文章阅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如《紫藤萝瀑布》一文中对紫藤萝花的描写就抓住了它富有生机和活力这一特点,对花叶瀑布的描写都是围绕它展开的。

②对比手法的运用:这类文章大多采用对比手法。如《紫藤萝瀑布》中藤萝花以前与现在的对比,《白杨礼赞》中白杨与楠木等的地比。

③象征手法的运用,写景状物是为表现一定主题,所以所写事物往往富含象征意义,如《白杨礼赞》中白杨树就象征了像白杨树一样不屈不挠的抗战人民。

(4)新闻与通讯阅读

①重视对标题的把握。新闻与通讯的标题一般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特别是新闻的“主标题”,所以我们读这类文章时先要提炼标题内容,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标题就明确了正文内容,而《谁是最可爱的人》也表达了文章要写的主要内容。

②重视对新闻导语的把握。如果说标题仅是概括正文内容的话,那么导语就是较详细地介绍事件,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细节。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的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人物),从一千余华里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事件)。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地点)。”

③对语言准确性的把握。新闻与通讯要求语言准确,虚假性的、欺骗读者的语言绝不能出现,而且一定要具体、准确。如“西起九江(不含)”括号中“不含”一词,如去掉就会让人产生疑问。

④新闻通讯虽要求记者实事求是地记录事件全过程,但在写作中总会有作者观点和情感融入其间,所以我们阅读时也要把握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个人爱憎、好恶等情感。

(5)、小说阅读的基本要求和步骤:

(1)理清故事情节。情节是人物活动的产物,是人物性格形成的依据。在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时,一要理解小说所采用的叙述情节的方法(如顺叙、倒叙、插叙等)及其作用;二要在理清作者的构思脉络的基础上,把握好小说的结构特点,并联系作者要表达的题旨和情感作深入的思考。

篇二:记叙文的文体

课 题: 记叙为主,真实生动, 彰显情理与精神

-------鲜明体现记叙文文体特征

学习目标:掌握记叙文文体特征和写作的基本要领

记叙文的基本特征。

记叙文是以记叙和描写为主的文章,在记叙基础上作适当的简

洁的议论或抒情,画龙点睛。

如何理解“为主”?有专家指出“记叙和描写的分量超过2/3”有一定

的道理。明确地说,记叙是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发展和事情的变

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方式。记叙文以记叙生活事件与人物故事为

主的文章。文章的材料主要来自生活。具有生活的真实感和真情感。

记叙文要能选择熟悉和合适的生活材料,或者依据生活的真实

进行合理适当的想象,然后进行合理而巧妙的构思,叙事清晰,描

写形象,表达流畅,描述中有适当的心理感受抒发,能够生动形象

地体现题意。更重要的是,文体特征鲜明,都符合记叙文的写作要

求,写出了浓浓的生活味和故事味。从例文中我们可以得到写作启

发。

一、阅读与关注

与你为邻

“妈!隔壁的开门声,吵死了!”我皱着眉头,对着答案在自己

刚做完的一道题目旁打了一个大大的叉。我瞥了瞥桌子上的无声走

动的闹钟,果然,又是准时的11点半。

【开篇简要勾勒了一个生活情景,实际上是具有浓烈生活气息

且能引起读者注意的材料,暗示了题意。同时,隔壁的开门声与我

的烦恼也留下了一个悬念。】

我们家住在老城区的一座旧楼里,住了多少年了。我从来没有

像这几天这么敏感周遭的哪怕是游丝般的声响。要不是学校说高考

前放假自习,要不是爸妈一再催促我回家吃好睡好补身子,我就不

用像现在这般忍受邻里三姑六婆不时的高谈论阔和这晚上11点半准

时到访的恼人打扰了。要知道,晚上可正是我最清醒的时候,可也

是我最敏感的时候。

【补充交待了“我家”的周边环境、“我”发火的原因,为后文情节

发展提供依据。】

老妈穿着睡衣,轻轻地,又或者说,蹑手蹑脚地走到我的房间。

“孩子,你知道的,隔壁小王早出晚归的,也够辛苦的。你知道环卫

工人得一天扫多少的……”“我不管我不管!管他是谁,他有啥理由天

天准时吵着我?甚至有时候还附送一宿的婴儿哭声!我不管!明天

趁着周日,他轮休吧?你陪我过去和他说清楚!”说完我便离身而去,个性化再处理: ⑴教学流程 ⑵变式拓展 ⑶归纳总结

1 使用日期:

一头扎到床上,用被子一层又一层地捂住自己的耳朵。床咿呀了一

下,像是一声痛苦而又无奈的呻吟。

【叙述老妈的解释劝说和我的要求,揭示邻居身份,表现母亲

处理邻里关系的态度和对我的引导,自然引出下面拜访邻居的行动。

语言、动作描写形象生动,鲜明地表现出人物的情感态度。】

今晚,出奇地,特别的安静。我失眠了,躺在床上,睁大的眼

干盯着墙壁,仿佛要看穿墙壁对面任何一丝的喧闹。

天蒙蒙亮。拽着老妈,我挺着胸板来到了对门。这户人家的门,

买的是那种破旧的旧式铁栅门,上面早就被锈迹侵得七七八八了,

仿佛只需轻轻一碰,便可顷刻粉碎。伴随着我急促的敲门声,是铁

栅门“吱呀吱呀”的呻吟,还有一个小伙,满脸胡茬,和一身似乎和铁

门可以称兄道弟的褪了色的凌乱的衣服。

“小王啊,我是隔壁的张阿姨,谢谢你啊。楼道这几天可干净了。”

老妈抢着,把我的话活活的盖了下去。“哪里,应该的。这是您家的

娃儿吧?多大了?长的可真俊。”“十八了。”终于让我插上话了,“就

快高考了——”“呀!那可得加油啊!来,叔叔给你点补身子的。”说

完,他便一转身,走进了屋子,留下了一脸茫然的我和老妈。

那是怎么的屋子呀!房间里满满地挤着一张床,旁边是席地而

放的饭锅、电扇、破破烂烂的玩具。床上坐着小王的妻子,还有她

怀里向着我们微笑的婴儿。我呆住了……

【具体叙述我与母亲拜访邻居的过程与情景。破旧的家居环境,

凌乱的外貌穿着,简陋的生活设施,拥挤的生活情景,与主人的关

心热情形成强烈的反差,出乎意料之外,让我心灵受到极大的震动。

家居环境特征鲜明,外貌神态真切细腻,人物语言朴实简洁,符合

人物特点,情节发展自然中有悬念,这些都增强了叙事的生活味和

故事味。】

小王走了出来,塞给了我两个红鸡蛋,“娃儿,好好念书。上大

学了给咱邻居也添添光!”说完轻轻的拍了拍我的头,我用力地点了

点头,踮起脚尖向小婴儿做了个鬼脸。

与你为邻,谢谢你,待我以真诚和爱。

【结尾简笔描述了我对邻里态度转变后的神情,抒发了我的感

悟,突出了邻里间应该相互关爱的主题,点明了题意。语言朴实活

泼,感情自然真诚。】

请同学们关注本文各段的评点,说一说这篇记叙文的优点:

二、依据上文的评点方式阅读下面一片记叙文并对各段加以评

点。

2 使用日期:

2010年江西高考优秀作文

找回童年

黄昏时,那浓绿的树叶之间,会藏着调皮的孩子吗?

春天里,那通向一簇簇映山红的山路上,会有一个个小小

的脚印吗?

下雪了,那屋檐下寂寞的雪人旁,会有不断欢腾着的孩童

的笑声吗?

我沿着记忆的路奔驰,寻找着那阳光般灿烂的童年,那本应在

树梢间、山路上、雪人旁欢腾的童年竟如消失了一般!

我在夜里饮泣,我在梦中呼喊:“是谁偷走了我的童年?”

我含着泪踏上了我的旅途,找回童年的旅途。

我在树木里转了一圈又一圈,我在小溪旁走了一次又一次,我

在孩子们的窗前等了一回又一回。

我只看见伫立着的孤独的老树,哭泣着的寂寞的溪石和挂在墙

上蒙满灰尘的风筝。

我呜咽着问它们:“你们看见童年了吗?”

它们只是垂下头,幽幽地叹气:“你去看看孩子们吧,别去别的

地方找,去各个培训班找。”

在培训班,我果真看到了无数的孩子,他们忙碌地学这学那,

脸上却满是愁容。在他们身后,是眼神迫切的家长,他们的手中,

都握着童年。

我惊喜地跑过去,却发现所有的童年都被锁链拉住,被家

长紧紧抓住。他们拼命挣扎,却无法动弹。

我恳求一位家长:“放了童年吧。”他只是说:“放了童年,

那我的孩子会失去成年。”

他的女儿还在勤奋地写毛笔字,写完后还要学跳舞、游泳、

电脑、美术。我看到,他的女儿不快乐,甚至眼眶里还闪着泪花,

再看看在那位家长手中无助哭泣的童年,我愤怒了。

我朝着所有的家长大喊:“够了!你们的孩子真的快乐吗?你们

3 使用日期:

这样做又能得到什么呢?失去了童年就一定能换来成年吗?你们真

的忍心让孩子失去拥有童年的权利吗?事物的美丽均在于它处在自己

该有的位置,不是小孩的小孩最可悲!”

很静很静,只有童年的眼泪滴落在地板上的声音。

“妈妈,我好累,把童年还给我吧。”一个小女孩眨巴着眼睛

说。

一瞬间,所有的孩子齐声说:“把童年还给我们吧!”

父母们仍在犹像,孩子们一直呼喊,终于,一位母亲放了手,

她的女儿开始放声大笑,那笑容竟如阳光般灿烂照亮了教室。

也许是那笑容震住了大家,父母们渐渐都放了手,童年又

开始在天空中歌唱,孩子们都变回了孩子。

我笑了,童年,终于回来了!

标写出本片记叙文各段的内容:

评点这篇记叙文:

三、记叙文的基本要求。

四、记叙文的记事和记人类型的写作要求、思路。

五、写一写下面一片记叙文的写作思路

那一边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祖父与父亲之间的争吵便从未停息过。我

4 使用日期:

总觉得在父亲心中,父爱便如同大山那一边的遥远风景。那时候,

我们是和祖父一起住在小巷的那一边的。

【】

【】

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望着桌上摊着的辞职信,祖父

被父亲的桀骜不驯彻底激怒。“啪——”他忍无可忍,给了父亲一记耳

光。屋内的温度似乎一下子降到了零下,浓重的火药味弥散在房间

中,这压抑而恐怖的寂静,使我至今记忆犹新。父亲愣住了,随即

拉着我和母亲冲出门外。刺骨的寒风裹挟着冰冷的雨点向我袭来,

寒气从身上的每一个毛孔钻入,似乎冻结了血液。可是父亲紧锁的

眉头,祖父毅然决然地关门时说的那句“走了就别再回来”,更加让我

寒彻心扉。

【】

或许是祖父的绝情给了父亲动力,靠着亲戚资助的二十万元,

父亲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在商海中摸爬滚打了几年,父亲终于小有

成就,在祖父居住的小巷的这一边,买下了一个属于自已的家。尽

管只有几百米,可那悠长的小巷几年来似乎隔断了祖父与父亲的亲

情。

【】

每当放学经过小巷,总能看见祖父的身影,他坐在门前,注视

着我,默默地抽着烟。那微微佝偻的身影令我有些心酸,于是我便

停下脚步,靠着祖父坐下。祖父每每见我,便笑靥如花,变戏法似

的从口袋中掏出巧克力、话梅和金橘,接下来便装作不经意地打听

父亲的情况。我懂得祖父的心思,常向他叙述父亲的近况,他却一

言不发。烟雾缭绕中,祖父的脸变得迷蒙,我只能隐约看见他望着

远方,不知是望着空中缱绻的云,还是那一边的父亲。那时,我总

觉得祖父的眼中多了些内容。

【】

表面上,父亲总是一副春风得意的模样:“我就是要让他看看,

我是不是成功了!”可我还是经常偷偷地看见他伫立在落地窗前,长时

间凝望着小巷的那一边。我想他凝望的应该是那一边的祖父吧。好

几次,我忍不住对他说:“爸爸,我想爷爷奶奶了,我们回去看看吧。”

可换回的总是父亲的沉默。直到有一次,我告诉父亲,无意中听到

祖父和亲戚的谈话,那二十万元是祖父一生的积蓄。那时,我看见

父亲的手在颤抖!

【 】

午后,阳光穿过香樟树新发的嫩叶,温暖地照在身上。父亲同

我一道放风筝,突然袭来的一阵狂风瞬间将风筝吹向远方的天空。

风筝越飞越高,我急拉手中的线,风筝栽下来,落在远处的草地上。

5 使用日期:

篇三:记叙文文体常识

记叙文文体常识:

1、记叙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2、记叙顺序:

3、表达方式:

人物描写:

环境描写: 顺叙、倒叙、插叙 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外貌、神态、动作、 语言、心理、细节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描写能渲染气氛,表现人物的心情,表现人物的品质,推动情节的发展的作用。

社会环境:揭示人物思想、事情产生的背景(如:咸享酒店短衣帮与长衫主顾喝酒)

4、文章的线索:

记叙线索:是贯穿全文,组织材料,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线索探寻:以人物\事件\行踪\人物\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等等。找线索,可以注意文章的题目,可以注意文章中反复的事物,可以关注文中人物或作者的情感??

5、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反问、夸张、设问、反复、对偶、引用、借代、反语、对比。

基本方法: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本句中心意思。 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6、表现手法:对比 拟人 夸张 烘托 联想与想像 象征 讽刺 托物言志(象征) 以小见大 设置悬念 欲扬先抑 鉴赏记叙文的基本技巧:

总述:

1、读懂选文,了解大意中心; 2、浏览试题,带提取题阅读;

3、紧扣题旨,结合语境思考; 4、抓住要点,表达简洁具体;

1、概括内容: (1)全文概括 (2)片段概括 (3)场面/场景概括

解题思路:

这类题目所涉及的文章以写人记事居多,学生答题时首先要明确主人公是谁; 可以用“谁+干什么”;有些文章内容比较多的话,也可以用“起因+叙述侧重点+结果”来组合答案。

例: 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同导P111)

2、概括文章内容,归纳主旨: 1、概括内容 2、归纳主旨

结合全文,直接概括文章主旨(思想感情)、主要人物性格品质的特点。

解题思路:

第一,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第二,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自己概括总结。 中心意思归纳:

①抓住文中直接告诉读者中心意思的语句。

②抓住开头、结尾段中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用适当的词语连贯起来。

③通过结构分析来归纳中心意思,把文章各部分的大意连贯起来,突出详写的内容往往蕴含着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等。

④从时代背景入手,理解中心意思。(《最后一课》)

表述: 此文记叙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表达了??

3、句子的含义及表达作用:

㈠句子的含义:

题目形式:联系上下文,文中画线/加点字词或句子:⑴理解含义⑵都写出了什么情感或心理⑶有什么表达作用/表达效果⑷表明了怎样的用意

解题思路:由表(修辞、句式、表面含义)及里(深层内容),抓住关键词,分析特点,联系上下文再解释。 注意事项:词不离句,句不理段,段不离章。理解语段、句子或词语的含义,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理解,而不能离开句子作单独解释;理解语段、句子或词语的含义,要注意与全文、背景乃至中心的关系。

㈡词句的表达作用:

内容上:①注意是否运用了某种修辞或者表现手法,注意表达效果。②联系本句的含义。③突出上下文的什 么内容或者揭示段意;④ 联系本段或本文的中心与作者的态度、感情。

结构上:总领全文、引起下文、设置悬念、伏笔、照应前文、总结上文、承上启下

【补充:记叙文开头句子的作用: 1、开篇点题;2、总领全文;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5、全文渲染了某种气氛,奠定感情基调】

【补充:记叙文中间句子的作用:1、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记叙文结尾句子(段)的作用:1、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2、首尾呼应(照应前文、照应标题);

3、令人深思,给人启示或留有思考的余地(回味无穷)。】

4、分析文中议论和抒情的作用。

A、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类型:记叙文中的议论,有先叙后议、先议后叙之分。 作用:议论的目的在于揭示记叙事物所蕴涵的思想意义,起点明主旨的作用。

B、记叙文中的抒情

分类:一种是作者直接抒 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叫直接抒情;一种是寓情于景或托物抒情,叫间接抒情。作用:抒发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

5、开放性试题应注意:

① “谈”时要针对话题,选取适当的角度,具体阐述,避免空泛,“谈”的内容应从原文生发,要中心明确,要表现正确的思想和健康的情感。

②“谈”时要根据题意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议论记叙相结合);语言力求简明扼要(注意文字数量的要求

6、合理组织材料:

详写:与中心密切相关,最能体现中心;略写:与中心关系不大,行文的需要;不写:与中心无关。 常见失分点

1、采点题,抓不住关键的信息,或抓不全有用的信息,或不能从文章采出具体的意思来。

2、分析词语,离开语境,缺少方法。不会从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句式等角度来分析,也不会用换词法、去词法等方法来间接分析,未掌握相应品味语言的方法,也抓不住感情色彩。

3、采意题,忽视文章的要点与链接材料的联系点。

对链接材料引用过多,机械重复原材料中的观点,缺乏自己的独立见解;偏离题目要求,有的虽然联系了链接材料,但是忽略了文章本身,离开了文章的中心;有的没有结合自己的体验,乱谈体会;还有的分析不着边际,不能明确表达观点;语言不形象,也不流畅,更不精炼,缺乏文采。

4、小作文题,缺少鲜明观点,无结构,字数严重不足书写马虎。

答题过程中需注意的细节:

1、动笔前一定要结合以前有关散文的知识贮备,将文章多读两三遍;2、看清题目要求,答与问一定要相符,答前尽可能在心理顺一两遍。3、要点是否齐全。4、表达是否完整、顺畅。5、书写是否工整。6、回头检查时及时纠正错别字或笔误等。

牢记要诀:

理解词句在语境,概括要点条理清。把握文意揣意图,体验情感品真情。表达技巧细把握,探究内容贵创新。 反思质疑:

1、你觉得哪些题目做得比较好?

2、你觉得哪些题目解答有问题?以后要注意些什么?

3、通过阅读你有哪些发现?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