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拿破仑观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12:38:17 体裁作文
拿破仑观后感体裁作文

篇一:拿破仑 观后感

《拿破仑传》 读书报告

2011级临床K—3班 曾亚伟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出自拿破仑之口。他的一生也充分证明了这句话。我喜欢拿破仑。喜欢他那永不知疲倦的精神。喜欢他那非同常人的想象力。更喜欢他那无所畏惧的勇气!

拿破仑的一生,都在书写着“磅礴”、“恢弘”和“大气”,无论在军事上还是在政治上,都有着辉煌的成就。在军事上,拿破仑被人们称为“一代军事伟人”他戎马一生,亲自指挥的战役,多达60余次,比西方历史上著名的统帅亚历山大,汉尼拔和恺撒指挥的战役的总和还要多,其中有许多战役在战争史上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直到如今,拿破仑的军事言论和战争战例仍被作为教材在一些国家的军事院校广为传播。在政治上,他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曾这样总结自己的成就:“我的英名并非建立在四十次胜利的战役上,也不是由于我使得万邦臣服,滑铁卢战役就足以抹煞对那么多胜利的回忆,最后的一幕往往令人忘却第一幕呀。永不湮没的是我的法典和参政院的会议纪录,我与大臣们的通讯……由于条文简明扼要,我的法典远比以往任何法典更可行、更有效。我所设立的学校,我所采用的教育方法在培育着新一代的人才,在我执政期间,犯罪率减少;而英国的犯罪却很猖獗……”

而这些,都不是我所最关心的,因为,最触动于我的却是其在精神上的某种特质,或是他那积极进取的心态;还有那不知疲倦,永不懈怠的精力;那非凡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和坚定的自信心……总而言之,他那极具魅力的精神内涵犹如一颗炽热的恒星,而他所缔造的功勋和所取得的荣耀就恰恰如恒星所散发出来的光芒,绚丽而华彩,照亮他人生的全程,甚至在他被囚于圣赫勒拿岛乃至死亡,这种光芒尤未消亡,而是化作漫天星辰,永悬于苍穹。

但是说到底,一切的物质成就终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飘然远去。我想,拿破仑之所以至今仍拥有强大号召力的重要原因,便是他精神上的某种特质,换句话说,是他出众的人格魅力。“一个人应养成信赖自己的习惯,即使在最危急的时候,也要相信自己的勇敢与毅力”、“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不可能只有庸人的词典里才有”、“人生之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能屡仆屡起”、“人多不足以依赖,要生存只有靠自己”、“为政之道就是勇往直前,有进无退”。这些都是拿破仑的语录,而他正是这些话的最好实践者,他的积极进取的心态、无私博大的胸怀、永不懈怠的精力、非凡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坚定的自信心……叔本华曾将人分成流星、行星、恒星三类,拿破仑一定属于第三类。恒星坚守着太空,闪着自己的光芒,它属于全宇宙。那么拿破仑的精神内涵犹如一颗炽热的恒星,而他所缔造的功勋和所取得的荣耀就恰恰如恒星所散发出来的光芒,经久不息,他属于全人类,属于全世界。

一个人凭借自信和勇气,凭借激情和幻想,凭借勤奋和意志所能得到的,拿破仑全都得到了,为了光荣与梦想,就像拿破仑那样,又有什么可以横亘在他面前呢?寻着伟人的脚步,我们何惧前行!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今天,在着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锦绣前程又一次现展在才能卓越者面前,热血青年难道可以找到比拿破仑更伟大的榜样和更可参鉴之镜么?

或许天妒其才,他终被囚于圣赫勒拿岛。他已经倦了,他完成了他的任务,他可以用死来结束他壮烈的一生了。就这样,一头雄狮倒下了,伴着暴风雨,就像他来时那般壮美,他去得凄美,却也动人。但他的雄魂永远吸引着世人,他的神秘永远留给后人。

虽说拿破仑出生在一个所谓的贵族家庭,但是由于历史背景和其家族历史的缘故,使得他有了一种独特的思维模式。他身上带有一种不屈不饶的精神,由于自小苦读加上 锐利的眼光使得他一步青云,从第一次反法联盟到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反法联盟,其中经历了数十年之久;从第一帝国到流放生涯,他选择了什么?和很多历史伟人一样的放弃?不是,也许是上帝赐予的坚强,他又一次的成功了,似乎和小说《基督山伯爵》的主人公有异曲同工之处。对比近代的希特勒,

古代的项羽,虽不说他们是正义的使者还是反人类的恶魔,至少在最后关头还是少了一分坚持,所以就确定了结局的失败。相比之下,希特勒和拿破仑又有很大的相同点,即是野心。他们向往的是整个欧洲,但是少了变通,诸如通过和平手段建立一个独立统一的欧洲联盟。但是在当时谈和平统一,未免为时太早,毕竟人类历史一直在发展和修正的过程中,对过去的伟人指指点点有些不公平。言归正传,他们的失败来自野心的膨胀,以及外部的合作。希特勒,最和毁于苏联之战,因为这好比动物奇观中的蛇吞象,就算吞下了也会被活活咽死,他继承了德国雅里安人独特的严谨态度,也许经过了精密的计算,想以惯用的闪电战术瞬间击垮苏联,似乎太简单了,但操作上并不像之上计算的那样,纸上谈兵谈何容易,想想,苏联降雨何等之辽阔,横跨几乎十二个时区,就算闪电战,闪电从东边要传到西边也不是霎那间的事。同样,拿破仑面对的是当时的沙皇俄国。最后都是由于盟军的反复合作,一次又一次,终于都失败。两人如此一般,是历史的巧合?谁也不知道。

尽管拿破仑的史诗最后以悲剧结尾,尽管他有很多缺点,也犯过很多错误。但他的名字依然闪耀。我觉得拿破仑的一生就是一部古罗马式的史诗,他更有资格说出史密斯那部经典电影的名字:我是传奇!

我喜欢用伏尔泰的歌剧《穆罕默德》中的台词,来评价拿破仑。

人生来平等,世人命运却各异

无关门第,唯业绩所使

众神钟爱一类人

他们凭一己才智,开拓事业

从不依赖先辈余荫

这样的人我才选作领袖

人间只有他,堪当此任

篇二:《拿破仑》影评

《拿破仑》影评

有人说他是科西嘉的怪物,也有人说他是最伟大的人。拿破仑,一个矮小的伟人。从小岛上来,在小岛上逝去,无奈天意。当他跃马握鞭睥睨欧洲大陆时,他曾是封建君主为之震惶的梦魇;当他黄袍加身手握法典,将自由、民主、平等、博爱洒遍欧洲大陆时,他是法兰西人无上的皇帝。之于他的功绩,将欧洲强行绑在法国大革命的战车上,生生拖着封建欧洲前行,其编纂法典构建起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的运行秩序;之于他的失败,不论是远征俄国,还是之后的莱比锡战役,以及最后的滑铁卢战役,都是后世耿耿于心的情结。论及拿破仑,不免联想到滑铁卢惨败。百日王朝的辉煌终究无法遮蔽那日滑铁卢小镇阴郁的天气。从王座上第二次跌落,昔日主宰欧洲的霸主再次沦为小矮子,等待他的将是南太平洋中央地带的英属圣赫勒拿岛。英雄败北,终将会被历史所遗弃。一个欧洲霸主最后的光景凄惨的洒在荒岛之上,无疑是讽刺和折磨的。而本片的开始也正是从圣赫勒拿岛展开,此时的波拿巴已被囚三年。无尽的夕阳沉闷的洒在小岛上,伴着波拿巴深深的回忆,徐徐展开......

镜头转入法国大革命后期。年轻的波拿巴在镇压保王党运动中初露头角,在随后的奥斯特里茨战役中,他的军事天才得以充分施展。此时的波拿巴迎来了生命的春天,事业如沐春风的同时,他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约瑟芬,一个争议不亚于他的新寡。影片中拿破仑并没有法国人惯有的浪漫,而是直截了当地便与约瑟芬完婚,甚至在没有神父祝福的情况下。当然,这一幕在本片的第四集,在他迎娶奥地利公主时也有体现。不得不说,波拿巴的这种直率,与他的作战风格有直接关系。在片中,土伦战役便是很好的说明。在那个冷热兵器交替的过度时期,所谓的战争依旧是士兵的肉搏,其时代武器装备的配置大多为燧发滑膛枪+少量燧发来复枪+刺刀+马刀+滑膛加农炮+滑膛榴弹炮。战争的形式还是一种绅士战争的形态,开战之前先是双方进行炮击,随之是骑兵的冲锋,再加上步兵的跟进。由于枪械的连发限制,所以步兵的常以方阵梯队的形式组合,从这一点不难看出这是枪械取代弓箭的结果。在影片中,所有演绎的战争,无一例外的都是一种近乎野蛮和血腥的。当然,在现代人的眼中,这种肉搏或者说是送死一样的战

争是无法理解和想象的。但就在那个历史环境之下,战争以这样的形式出现,不可避免也情有可原。 在这部四部曲的《拿破仑》中,战争无疑是描写的重点。但就我的观影结果来看,本片的导演并没有想把拿破仑塑造成一个战争之王。在所有的战争场面并没有想象中的宏大和精彩。三色旗、高筒帽、长制服、来复枪、再配上法国男人的络腮胡子,以及西欧阴冷的天气,泥泞的陆地等等;没有那种视死如归的冲锋,没有那种大革命下的一往无前。一切都是一种冷漠的笔触在勾勒,我想这就是导演在试图突破以往有关拿破仑作品中对其战争辉煌的过度叙述而采取的措施吧。之于战争,拿破仑,其军事天赋无可置否。而在影片中,对其却是轻描淡写,甚至不易发现。在战场上的拿破仑没有兴奋,没有狮子面对猎物的轻狂。一副冷血的表情,就是他对战争的态度吧。耀眼的战绩并没有让波拿巴沦落为战争的机器,相反,战争让他愈加冷静与睿智——要保住大革命的胜利就必须横扫欧洲旧的封建制度,这就不得不让他背负起法国毅然与整个欧洲为敌的理由。他的伟大,不在于战争的辉煌,而是将法国视作自我的勇气。他的加冕,不是为欧洲增加一个皇室,而是担负起整个法国,将她与自己直接绑定。对于第一帝国,更像是他的子嗣而非帝国。 如果说,拿破仑面对战争是冷血的;那么对于他的子民、他的皇后、他的亲属、他的下属、他的亲人、他的敌人......影片中的波拿巴则显得温情而睿智。从一开始追求约瑟芬的果断迅速到后来他们不得已的分离、从他对其兄弟的信任和大胆任用到后来因此功败垂成、从他对其部将的宠幸到后来众叛亲离......之于所有的一切,波拿巴没有怨言和懊悔。从而就不难看出拿破仑温情人性的一面。在我看来,这也是本片导演想着力表现的一面。对于拿破仑与他所经历的战争,世人早已熟知;对于他的法典,历史学家也已经盖棺定论。而将波拿巴作为一个凡人进行其履历的描述则不失为一次大胆的尝试。从神坛上将这位战神请下,将小个子将军的一切都给他,完全可以想象是一个任性、偏执而又倔强的家伙。

在波拿巴与约瑟芬的感情纠葛中,并没有历史上所传言的大开大合。相反在影片中却是详实而平淡,甚至就是一对再普通不过的一对夫妻。为了极力突出拿破仑的性格形象,影片的节奏不免显得快速而紧凑。拿破仑在片中总是在路上奔

波,要么去战场,要么回巴黎。这样就恰好将波拿巴和约瑟芬分隔开来,电影也开始以两条线路展开,不是紧紧将拿破仑限制在我们所谓的“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上。起初在电影的开始阶段 ,约瑟芬给我的感受就如历史给她的评价一样,是一个充满纠纷和流言蜚语的人物。但随着电影情节的推进,这种感觉就开始显得片面和无聊了。原来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后并不是一个任性的贵妇,也并不仅仅是波拿巴的宠物。在拿破仑远征埃及时,国人都决定放弃他时,而她没有;当拿破仑镇压西班牙叛乱无果时,人们都认为第一帝国要完了,而她没有;当国人都指责她无法给皇帝留下皇嗣,她也默然选择离开,为第一帝国赢得奥地利的支持......作为皇后,她无可挑剔,也许她的过往只是属于波拿巴吧。她的荣耀和不幸都因波拿巴而起,最后在梅尔马逊走完一生,当时波拿巴被囚厄尔巴岛,无缘最后一见。

第一次被流放并没有彻底击碎拿破仑的帝国野心,失去约瑟芬的痛苦转化为他重霸欧洲的决心。当他在法国南部登陆时,身边只有十几名士兵。岸边渔民看到拿破仑时,毕恭毕敬尊称皇帝。当他们询问波拿巴,他的的军队呢?他坦然指着身后的那数十名士兵。这一幕,我似乎看到了一个王者真正的风范。而此时身在巴黎的路易十八却还在忙着更换宫殿的家具。当拿破仑再次进入巴黎时,巴黎人民夹道欢迎。人民回来了、土地回来了、军队也回来了,只是战神的好运却不在了。百日王朝终究只是昙花一现,难敌滑铁卢的惨败。法国人的皇帝为了他的法国,只得承认失败与反法同盟媾和。但那些苛刻的条件他又怎会接受,对于流放圣赫勒拿岛的判决,无疑是对他莫大的侮辱,于是在枫丹白露,他宁可死去,也不愿接受这个屈辱的事实。

当他再次睁开眼时,已然身处荒岛。英雄的归宿不是死亡,却是一个偌大的牢笼。夕阳下,拿破仑站在山顶对着欧洲大陆不住的眺望,只有海浪附和着。高贵的头颅遗失在海浪之中,法国人的皇帝失去他的人民后,孱弱如同婴孩。生前的光辉在史书中不朽,只是,他只属于那个走向新时代的法兰西第一帝国。胜利和失败都无法将他鲜明地塑造,千秋功过,任人评说,这就是拿破仑。

篇三:拿破仑传读后感

《拿破仑传》有感

“以明晰的理智探索历史,潜心思索半个世纪。渺小之物转瞬即逝,唯沧海桑田历久弥新。” ——歌德法兰西是一个奇特的国度,历史上曾出现过五个共和国和两个帝国。在法国大革命的混乱年代,各股势力走马灯般在权力的舞台上表演,共和国与帝国交相更替,最后又一个个接连失败。但这其中也涌现出了许多传奇人物,拿破仑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不难看出《拿破仑传》的作者路德维希对于这位法兰西国王的情有独钟,对这位伟大的天才所倾注的同情,他几乎是用诗一般的言语,在这厚实的600多页纸张上,详尽地描述拿破仑的功绩与过错。它不仅文采斐然,还从独特的视角剖析他的内心世界,细致入微、引人入胜,令每一位阅读者,都在不经意间便已随着传主一生的浮沉而或喜或悲,被作者在字里行间所倾注的情感所深深感染。作者的笔触深入到拿破仑的内心世界,将他在经历生命中历次重大事件时内心的所思所想,他的决断与矛盾,想象与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读者与伟人同呼吸共命运,与他一起思考,一起体验人生的起起伏伏。就如作者前言中所说:“作者必须依赖传主的自述,不嫌其烦地让他自己来说话。因为一个人自己的陈述往往是最好的??只有置身于当时的情景来描写当时的感受,而不是根据结局感叹命运,方能使作品具有紧张的悬念。”

拿破仑的一生,都在书写着“磅礴”、“恢弘”和“大气”。无论在军事上还是在政治上,这位史诗般的人物都有着辉煌的成就。在军事方面,拿破仑被人们称为“一代军事伟人”。他戎马一生,亲自指挥的战役,多达60余次,甚至超过了西方历史上著名的统帅亚历山大、汉尼拔和恺撒所指挥的战役的总和。当然,其中也不乏那些至今都为人们所传诵的战术经典。有关这些战役的军事言论和战争战例也仍然被作为教材,书写于国家的历史世界的历史之中。在政治方面的他,也绝对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那本作为法典基础的《拿破仑法典》更是他成就之中最闪耀的明星。正如他自(转载于:www.Zw2.cN 爱 作 文 网)我总结的成就:“我的英名并非建立在四十次胜利的战役上,也不是由于我使得万邦臣服,滑铁卢战役就足以抹煞对那么多胜利的回忆,最后的一幕往往令人忘却第一幕呀。永不湮没的是我的法典和参政院的会议纪录,我与大臣们的通讯??由于条文简明扼要,我的法典远比以往任何法典更可行、更有效。我所设立的学校,我所采用的教育方法在培育着新一代的人才,在我执政期间,犯罪率减少;而英国的犯罪却很猖獗??”这位伟大的王,虽然过分膨胀的野心最终将他的一切成果毁于一旦,但他的成就不会因此而淡然失色。

纵观全书,最触动于我的并非是累累的战果,却是其在精神上的某种特质。这或许是他那积极进取的心态,还有那不知疲倦,永不懈怠的精力,以及那非凡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和坚定的自信心??总而言之,他那极具魅力的精神内涵犹如一颗炽热的恒星,而他所缔造的功勋和所取得的荣耀就恰恰如恒星所散发出来的光芒,绚丽而华彩,照亮他人生的全程,甚至在他被囚于圣赫勒拿岛乃至死亡,这种光芒尤未消亡,而是化作漫天星辰,永悬于苍穹。本书留给人深刻印象的还有传记中五章的独特标题。“岛”、“溪”、“江”、“海”、“岩”。每章虽只短短一个字,却使拿破仑一生的奋斗历程昭然若揭:崛起于科西嘉岛,经奋斗取得辉煌战绩,夺得帝位,铁蹄踏遍欧洲,但最终却兵败滑铁卢,在一个岩岛——圣赫勒拿岛上终老一生??依照这一顺序,那本应描绘拿破仑人生之巅的第四章“海”却是拿破仑帝国如何由盛转衰,最终兵败滑铁卢的。作者用尽笔墨,穷极词汇缩写出的本书最长的篇章,竟然是在阐述一个帝国的衰败。其实,拿破仑的失败正是全书的高潮部分。拿破仑作为一代雄才,东征西战,挫动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虽然他后来一度在正统与革命间游移不定,但他始终是一个“革命之子”,也同样依靠着自己惊人的军事才华,享受着上天的眷顾。然而,这样一个时代巨人却在接二连三的打击下最终失败了,失败的很突然,失败的也很必然。历史没有使拿破仑得以实现他统一欧洲的愿望,却铸就了一个悲剧色彩的拿破仑,但正是这一点,

却让他更加青史留名。一个悲剧性的英雄反而能引起人们更多的同情与感叹。这一标题正是在启示着:虽然拿破仑在历史的长河中最终倒下了,但他对法国大革命,甚至是世界所作出的贡献却是不可磨灭的,“唯沧海桑田历久弥新”。拿破仑的“海”中确实蕴藏着无穷无尽发人深省的东西。

掩上书卷,心中仍然久久不能平静。拿破仑的话始终回荡在耳边:“即使我身后什么也没留下,即使我的所有业绩全部毁灭,我的勤奋与荣誉,在我死后仍将鼓舞千秋万代的青年。”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