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初中作文 > 教育资讯

初二作文走出困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03:28:34 初中作文
初二作文走出困惑初中作文

篇一:走出心理困境,让初中生爱上作文

走出心理困境,让初中生爱上作文

写作文不是为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作文是一种爱,是一种情。要想让初中学生走出作文的心理困境,就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写作是表达,是一种内心要求,更是一种心理需要。

一、激发兴趣,轻松写作

兴趣是学生乐于写作的动力源泉,表现自我、展示自我是每个孩子都愿意并积极去做的事。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强烈的乐于动笔的愿望。在这种愿望的驱使下,他们乐意主动地、自由地写出自己的见闻和想象,不把作文当成一种苦差事,而看成是一种快乐的享受,美好的倾诉。有了兴趣做基石,学生就可以很轻松地写出充满自己生活经验积累、饱含自己感情色彩的文章,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逐渐得到提高。要鼓励学生经历、体验生活。鼓励学生多参加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关注身边特殊的人或事;关注家乡的风俗人情及市场经济的发展;留意时事新闻。在参与以上活动后,每周我再组织学生进行一次交流,作文资源得以开发,学生习作材料丰富,思想开阔畅达,为实现其“个性化创作”搭建了平台,积蓄“能量”。给学生营造写作的氛围、丰富作文的材料。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刹那闪现的火花,给学生提供写作的信息,让他们抒发自己真实的情感,自由地表达。

二、感受生活,积累素材

绚丽多彩的生活,无疑需要学生积极启动耳、目、鼻、舌等感官感知事物的声、形、色、味等表象。要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必须让他们广泛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比如,可以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参观、游览活动,积累写作的素材。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学生的习作是他们对日常生活粗浅感悟后的自然产物。这样的习作才有鲜明的个性色彩,体现着表现自我的创造性,它没有时间的限制。我们不妨不设专门的作文课,只在布置作文后,给学生一个观察、感悟的机会,把作文由课内拓展到课外去完成,为学生提供宽松的时空条件,让他们尽情“挥洒”内心的真情实感。

学生必须具备初步观察的能力,学会留意周围的事物,包括自然界的一草一木。教师应教给学生具体的观察方法,针对不一样的事物给予不一样的指导。比如,描写人物时,要抓住人物个性特征,从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加以观察;写植物时,要从植物的茎、枝、叶、果入手,捕捉它的颜色、形状、气味等特点去仔细观察,还要注意不同季节带来的不同变化。

让学生抓住特点观察本身就是创新作文教学的要求之一。大千万物,各具特点。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学生的有意识观察的不足,鼓励学生发现观察对象的与众不同,从而撩拨起他们倾吐的欲望。 世上的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发展变化,抓住了变化,也就抓住了与众不同的特点。事物的千变万化,需要我们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处处留心,这样写出的作文才会丰富而生动。如去湖边观赏日落;赴街市感受人流;到球场寻找同学们从平静到紧张、激动到欢腾的场面;到建筑工地捕捉现代科技。

三、一种典型,多题使用

近年来,中考作文多以记叙文为主。但三年的作文训练,学生已经在审美上产生疲劳了,每次作文他们会发现写来写去就是学校和家庭发生的事情,觉得写腻了,觉得没有素材可写,无话可说。其实,如果我们对现有的素材进行合理的组合与分析,就会发现:同一种素材,可以被选用在不同的作文题目中。

对常见素材进行内涵方面的分析。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无论看似多么渺小、卑微的事物,多么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只要深入剖析,细心体察,认真思考、感悟,就会觉出许多深刻、别样的内涵。要想具备一种素材多题使用的能力,还需要我们对一则素材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进行内涵的分析。我们可以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我们有意识地拿一则材料,把你能从材料中得出的观点一一列出来,看究竟能得出多少观点。还可以多找几位同学看同一则材料,看看各自的观点有什么不同,经过多次训练以后,学生的思维就会开阔。如果你对日常素材思考多了,感悟多了,拿到作文的题目时,就会发现有许多材料可以用。

要鼓励学生对常规典型素材进行改造、创新,就要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需求变异、从多方面求答的思维方式。它可以使文章的立意向四面展开联想、想象。这种开放式的辐射,不仅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了思想内容,而且在对某一中心各方面的思考中,往往有独到的发现,使作品新颖独特,使立意多元化。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在审题时考

虑到运用多种素材。

四、以情为贵,彰显个性

学生的习作须得之于心,发之于情,才能形诸笔端。只有让感情带动材料,才能文思流畅,才能使学生在习作中张扬个性。在作文教学中,可采用“听、说、看、读”四种方法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情感氛围,打开学生感情的闸门。让学生的情感在富有激情的氛围中,不断掀起波澜。

如我们班有个同学写新老师的见闻。他在文章开头写道:开学第一天,我们班走来一位白胖的先生,大耳、圆脸,袈裟似的上衣包裹着圆圆的肚皮。

中间:他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对我们说:“我,就是你们的新班主任??”班主任?我还以为他是哪个家长呢。

他拍着鼓鼓的肚子继续道:“我曾幸福??”,我“扑哧”一声笑了起来,自言自语道:“还不如叫‘真信佛’呢!”我旁边的几个同学忍不住哄笑起来。

我偷眼观瞧,只见班主任的脸由红到白,转眼间,又变成了微笑,还半开玩笑地说:“我可没有如来佛的法力哦!要‘紧箍咒’我这儿倒有几个??”沉默、静寂,所有的哄笑瞬间化成了赞叹的掌声。 他的宽容、他的机智,羞得我一脸绯红,我在心里暗暗地爱起我的班主任来。

结尾:“老班真信佛”,真是佛人佛心啊!如今,他虽然不再是我的班主任,但一想起他的点点滴滴,我的心胸也开阔起来——他真

是佛法无边啊!

好的作文是好的思想的结晶,“好的思想”不但要靠学生“参悟”社会人生,而且要教师用鼓励、机智的“对话”,为学生营造一种氛围,启发学生思维,产生丰富的联想,使文章烙上鲜明的个性特征。

总之,只有学生走出作文的心理困境,才能写出个性化的作文,当作文真正成为学生表情达意的载体,交流思想的工具时,他们无论是练笔,还是应考,都会脱颖而出,大放异彩。

篇二:初中作文:走出困境

走出困境

在生活的长河中,我铸就了多少名垂青史的真英雄,也消逝了无数滥竽充数的“纸老虎”。 多少大起大落的遭遇都化作云烟飘逝了,留下的难道仅仅是永无止境的哀伤吗?一盏孤灯之下,司马迁虽身受宫刑,却能走出困境,用自己毕生的心血写成千古绝唱——《史记》,成了历史上有名的作家;一方书案上,孙膑虽双脚致残,但仍走出困境,呕心沥血地用手中的一笔一纸写出了为后人传颂至今的《孙膑兵法》。是的,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是我永远有顶礼膜拜的精魂,他们在困境之中保持着坚韧和顽强,最终走出了困境,迎来了成功。 而另一些人,则对我做出了另一番选择。李煜面对故国沦丧,却不思进取,整日醉酒笙歌,最后只落得“凄凉蜀故伎,来舞魏宫前”的骂名;罗马共和国的独裁官苏拉在面对罗马帝国走向崩溃之时,只是在无尽的悔恨,最终沦为监下之囚。他们都是生活的弱者,在面对困境时,好比作茧自缚的蚕,让悲伤、悔恨的丝把自己缠得更紧,而未想如何走出困境。 于是,在司马迁等人熠熠生辉的形象中,我黯然失色,被人们淡忘,被生活所淡忘;在李煜等人萎缩的身影前,我无限膨胀,日渐高大??

生活的长河奔腾不息,滚滚向前,激起朵朵浪花,发出涛声时而重时而轻,时而远时而近。不变的,却是我始终伴随在这历史长河中,与生活共舞!

走出困境靠什么?靠的是信任。

当北非的军队兵临城下时,丘吉尔让“沙漠之鼠”蒙哥马利,重整军队;在苏联陷入重围之中,斯大林启用了朱可夫,这就是政治家对手下猛将的信任,也因此而走出了困境。 在沙漠的一处破屋子里,有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把水倒入汲水器中,就会有甘泉流出。走时不要忘了把壶中打满水。这是上帝对每一个过路人的信任,这样也使这些过路人走出了困境。

刘备在自己最危难时,求诸葛亮出山,这也是对诸葛亮的信任,同时也使他走出了困境。 走出困境靠信任,信任对每一个人都是弥足珍贵的,它就像鱼离不开水,植物离不开土壤,世界离不开阳光一样。

想走出困境就必须靠信任,如果谁都不信任,只有在原地等待,不肯走,那样就永远不会走出困境。

走出困境靠信任,这是毋庸质疑的。

篇三:如何让学生走出作文的困惑.doc

如何让学生走出作文的困惑

邵阳县五峰铺镇中心完小 周桂兰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最让我夜不能寐、食不甘味的是作文课上学生们那一张张如出一辙的苦闷、无奈、忧愁的脸。俗话说:穷人怕出门,学生怕作文。谈“文”色变是学生们的普遍现象,作文已成为他们苦恼头痛之事。一直以来,如何让学生走出作文之困惑,让他们由怕写到爱写,由厌写到乐写

初二作文走出困惑

,由无从下笔到一气呵成,一直是我思索的问题。

小学生认知有限,教材与教师硬要求下的文章常常脱离生活实际,远离学生生活空间,学生们感到陌生、笼统。写起来无话可说,内容空洞,条理不清,详略不当,没有真情实感。长此以往,学生们对作文是无所适从、无从下笔而充满困惑。近几年来,我依据“格物致知”、“照物用笔”和“自由表白”的原理来指导写作,让学生用自己双眼观察世界,用自己的笔来倾诉心声,用“我手写我心”。有效地解决了小学生作文写作无兴趣、无素材、无技巧三大难题,让学生的语言自然生成,水到渠成,这样牵引着学生一步步走出了作文的困惑。

一、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事物产生兴趣,才能用心去认知。孩子们的天性是好玩,在实际教学中创设各种有趣的游戏,让学生投身于愉快的活动中,寓教于乐,于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认识事物,照物

用笔,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首选方式。几年来,我在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做有趣的游戏和精彩的竞赛活动,如“开锁比赛”、“成语大观园”、“脑筋急转弯”、“扳手劲比赛”、“钓鱼”、“贴嘴巴”…….花样繁多,形式新颖,学生们对此兴趣盎然。在活动中,我要求大家注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及整个活动的场面、气氛。然后让学生们把刚才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随意说出来,不管他们怎么说,让情感自由的、无拘无束地表白出来,再比比谁说得最具体、最形象、最生动。因为是学生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说起来滔滔不绝,一篇作文的雏形已成,写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一气呵成,这样培养了小学生作文之兴趣。

二、捕捉素材,笔随心行。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没有素材,就只能望题兴叹。而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走进生活,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处处都是写作的素材。只要我们不失时机地抓住身边学生们感兴趣的事件,就不存在作文无素材的问题。记得有次上语文课,同学们正聚精会神地听讲,忽然空中传来刺耳的隆隆声,学生们一个个探头探脑,东张西望,甚至窃窃私语,无心听课。我索性课也不上,让大家出去看个明白,原来是一架滑翔机在空中做马戏团演出的广告。我随机指导同学们观察滑翔机的外形结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听听它的声音,想想它在干什么,再观察同学们的动作、语言、神态及整个场面。过后大家走进教室,我停了讲授的课文,要求学生把刚才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说出来。他们一个个跃跃欲试,成竹在胸。我马上决定让大家自命题即兴写一篇作文,没想到学生们毫无畏难情绪,个个埋头写起来。有写《语文课上的插曲》、有写《马

戏团来我镇》、有写《我想看马戏表演》、有写《一节有趣的语文课》、有写《讨厌的广告形式》。。。。。。众说纷纭,题目新颖,描写生动具体,一反平时的平淡空洞、三言两语。尤其把大家好奇急切的心情、惊喜激动的场面和内心的感悟描写得淋漓尽致。还有一次晨读课,在一片琅琅的读书声中,我发现一男生正全神贯注地玩耍两只螃蟹。我没有批评他,而是抓住两只螃蟹高高举起,大声问同学们:“想认识这两个小家伙吗?”学生们一下子情绪高涨。我与大家饶有兴趣地观察螃蟹,摸摸它锋利敏捷的一对大钳子,找到它那小如黑豆的两只眼睛,一张几乎很难发现的小嘴,细长的八条腿。一个学生还惊奇地发现这两只螃蟹不一样,原来有只公的,有只母的。另一个学生则骄傲地告诉大家如何区别公母螃蟹。观察螃蟹走路时,几个调皮的学生还滑稽地模仿螃蟹横着走路的样子,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我让大家说说你眼中的螃蟹的特点、生活习性、有什么用途,它横着走路有何感受等,再把刚才观察到的写下来,学生们欣然答应,并写出了一篇篇佳作。如《可爱的小螃蟹》、《教室里的不速之客》、《如何识别螃蟹公母》、《横行者》。。。。。。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学生们真正走进生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就有写不完的素材。冬天里堆雪人、打雪仗、滚雪球。。。。。。尽情玩耍。难道会写不出好文章?春暖花开,与孩子们野外踏青,感受春天,更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发现。。。。。。只要你善于引导,让学生去感受,去感想,看似不起眼的生活场景就是一个好的写作素材,看似一个不经意的启发,就会引起思想的无限涟漪。

三、精讲细评,力求提升。

作文讲评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环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指导习作往往存在着学生写了就算完成了任务的观念,不再去管学生写得如何,存在哪些问题,不去讲评,最多是加一个简单的评语。这样辅导作文见效差。习作是一个写、比、思、悟、通的过程,如上所说只完成习作过程中“写”这一个步骤,岂能有好的收效呢?近几年来,我在实际教学中一改过去指导习作的方法,在比、思、悟字上下劲夫。每写一篇作文,我都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讲评,每次选出比较好的作文让学生们去看、去比,与学生一起细细地品味,再引导去悟,去寻求作文的共性。表扬写得好的地方,指出存在的不足。在念范文时边念边指导大家应该如何写才恰当,哪处写得精彩,哪处写得欠妥。从字、词、句、段、标点、布局谋篇、详略、情感、开头、结尾等方面一一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在讲评中掌握了如何写好这篇文章的方法,然后再针对自己作文存在的问题有目的地进行修改。这样学生掌握了写作技巧,水平逐渐提高,对作文也就无畏难情绪了。 总之,作文教学方法很多,只要教师肯下功夫,慢慢摸索,让学生敢说、敢写,自由地表述情感,再加以有效的引导,不仅能让学生走出作文的困惑,而且能看到学生们那情真意切、富有思考、用词确切、条理清晰的好文章。

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