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2010北京高考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07:09:41 高中作文
2010北京高考作文高中作文

篇一:2010北京高考作文

篇二:2010北京高考作文


今年北京高考一反常态,待所有科目都考完以后,各科试卷才姗姗来迟地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客观来讲, 新课改后的第一次高考 并没有在卷面上给人带来太多意外;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由于 阅读延伸题 这种新题型的介入,考虑到考生的适应程度,试卷整体难度较往年相比甚至有所下降。可以说,作为历年高考当仁不让的 当头炮 ,语文试卷彻底落实了课改前后高考试卷 平稳过渡 的要求,专家对全市高考语文平均分可上98分的预估,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今年高考语文难度不大。

二、各模块相应分析

基础题:第一题字音字形,难度相当小,每个错误选项中都有两个错误,且非常明显。像 供认不讳 的 讳 ,无论字音和字形都与 悔 不同,对于一个错误的判断都可以产生两个维度,试题的简单程度由此可见一斑。类似的还有 易拉罐 的 易 (选项作 一 ),字音的错误(溯、轧)也是相当明显。

第二题考成语, 防患于未然 、 信马由缰 、 殊途同归 本来就属于考生应该熟悉掌握的成语,即便这三个成语不了解, 无地自容 也绝对不是语境中的那个用法。这实在是个过分简单粗暴的 望文生义 ,2010年高考在延续往年成语题以 望文生义 为主的错误选项设置方法的同时,又降低了一个难度。前两题基本上都是白送分的,两道题做下来,考生的心理相会得到极大的放松,紧张感的消逝,对于考生从容应对新课改后的第一年高考,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事实上,即便是最容易产生纠结感的语病题,在2010年也显得那样平易近人。我们甚至不需要弄清其它三个错误选项都是什么语病,单从 无懈可击 这个标准出发,也能顺理成章地选到正确选项。

文学常识的考查较往年相比略有难度,因为也许相当一部分考生不清楚塞万提斯的西班牙国籍,也许对白居易《新乐府》的表述可能会引起部分歧义,或许,文学常识题在为前三道往年题的彬彬有礼买单。而第五题则提供了往年高考试卷中不曾有过的新鲜感,它作为将近义词辨析与语意衔接题相结合的一种尝试,当为今后语文基础题的命题提示一种新颖的角度。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选自柳宗元的《宋清传》,初看上去仿佛打破了前五年文言文命题局限于先秦两汉文章的束缚,但实则反而强化了阅读先秦两汉经典文献的重要意义 什么叫唐宋八大家,为什么说韩愈 文起八代之衰 ,我们应该很清楚二者之间的密切关联。而且更重要的问题在于,作为一篇与现实生活结合颇为紧密的文章,《宋清传》的选择本身就为阅读延伸题提供了足够的命制空间。当考生们对于诗歌鉴赏背后的那道阅读延伸题忧心忡忡、生怕自己现今的水平很难实现对诗歌的审美把握或鉴赏时,《宋清传》这一篇目将新题型的难度系数降到了最低;当然,这其中也有题干要求中 请从文中举一例加以说明 的功劳。阅读延伸题,终于以一种最为稳妥、最好把握、最不容易偏题的形式出现在了考试卷面上,但 结合当下的社会生活 又为答案之间的区分度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毫无疑问,《宋清传》与第一道阅读延伸题,以某种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的形式极为圆满地完成了新课改后第一年高考所赋予它的历史使命。

至于文言文的其它题型,就没有什么太多可说之处了。无论是实词题还是虚词题,就像学而思高中语文在课堂上向同学反复强调的那样,不用阅读文言文就足以从中挑选出错误选项,依赖上下文语境的地方实在过分有限;第八题如此慷慨大方而又明目张胆地用帮助考生理解文段的方式考查 翻译 ,也实在是过分良苦用心了 我们都知道,对于文言文阅读来说,要想准确地完成后面的阅读延伸题,必须对文言文本身有相当充分的了解和把握,第八题取代了过去的老面孔匹配题,其实正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地给考生解围。请原谅我用 过分 一词,但如果与 过分 搭配的是 用心良苦 ,相信大家也能理解我的意思。

诗歌鉴赏:无论是08年 沉郁顿挫 的顾炎武和幕后黑手杜甫,还是09年豪放派的张孝祥及其背后的苏、辛,诗歌鉴赏题都在犹抱琵琶半遮面地触及文学史以及其中的经典概念。当李白以貌似新鲜的 古风 面目出现时,学而思高中语文的同学心中肯定已经非常清楚: 古风 不重要,和 古风 搭配的 李白 才是重点,因为李白本来就是擅长古体诗的, 古风 恰恰证明了这里的李白的典型性。我们可以说,高考语文对诗歌鉴赏的要求,短时间内还只能在 豪放 婉约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这些概念里打转。2010年的诗歌鉴赏,既没考意象,也没考意境,炼字也没考,就剩下一个最为起码的要求 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种单刀直入的方式,最大程度地解放了答题公式或者说答题格式对考生的束缚,与之相得益彰的还有基本上跟学生把这首诗讲明白的第一小问。可以说,诗歌鉴赏在今年也基本没有什么难度可言,然而, 答题公式 作为潜在的门径,对于抵达答案依然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越没有任何规约,思路的清晰程度就越能得到彰显。训练是否有素,对于考生的答题情况和得分高低依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新高三的学生切不要被表象的简单所迷惑。

现代文阅读:社科文阅读将 艺术 与 科学 融合在了一起,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在2010年的社科文阅读中戏剧性地会师,这当真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人文科学不再玄虚,自然科学不再枯燥,社科文阅读至少从阅读感受来说更具有亲和力;而对于社科文阅读而言,阅读感受的改善本身就意味着难度的下降。从如此简明清晰的文章中筛选信息,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件愉悦的事情。

季羡林的《海棠花》,从题目就可以看出这是一篇与 象征 关联密切的文章,结合《合欢树》,我们几乎可以马上说出第17题第二小问的答案包含什么要点,而文中格外扎眼的 故乡 则几乎已经点明了中心 如果我们把它理解为 题目含义题 ,4分两个答题点该如何分布将迎刃而解 这恰恰就是学而思新高二年级秋季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此外,题干中像 真的无缘吗? 、 写了怎样心境 、 与下文有什么关联 等问法,甚至连如何分配答题点这步工序都不需要考生亲力亲为。我想,2010年高考语文试卷的这份贴心,也许真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一切都托了 新课改后第一年高考 的福。真的是福。

距离 与文学作品的关联,构成了今年第二道阅读延伸题区分度的空间,而 怎样的体验 ,则以题干明确要求的形式再一次保证考生不会偏题。可以说,阅读延伸题的实质已经非常清楚: 阅读 是题干应有之义,它保证了考生具有大致相同的起跑线,分数差距不至于过大;而 延伸 则为试题区分度开疆拓土,这里只能凭真才实学,或者积淀,或者视野,很难来得半点虚假, 干货 才是王道。对于新高一的同学来说,谁能提早意识到 延伸 的重要性,谁就能在三年后的高考中领先一步,高中语文真的不是从高三努力就来得及的。

作文:2010年5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北京大学,与同学们共度五四青年节。北大学生李丹琳现场写下一幅 仰望星空 的书法作品送给温总理(总理曾有诗歌作品《仰望星空》),温总理也当即挥毫,写下 脚踏实地 回赠北大师生。这就是今年高考作文题的背景。联想到2009年北京卷作文题《隐形的翅膀》,典故来自2009年新年狂欢夜上北大许智宏校长向全校师生献歌,也许很多学校和老师已经意识到,对于作文题命题趋势的把握一定要紧密关注下北大当时的新闻事件;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159中学为何能够以学校的形式押题成功。其实,押中题的绝不仅是159中学一家。学而思高中语文在6月1日集体备课时,主备老师就已经成功地分享了他的看法,事实证明,他的判断与最终题目一字不差。当然,押题一点也不重要。学而思看重的是对学员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提升,从来也没想过押题。再说,如果考生能力没达到,就算提前知道了高考作文题,一样写不好。所以这个事情其实没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今年的题目比起去年而言,无论是立意新颖的难度,还是挖掘题目内涵深度的难度,都有所提升。或者大量掌握温总理思想的 原始材料 ;或者对于 星空 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认,有着相当的哲学意识;或者熟谙辩证法,对于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关系能够条理清楚地辩证把握,这三点得其一,作文就会跻身较好的档次。

三、说给将来的考生:我们该做什么?

其实,上述分析已经足够表明:今年高考语文的难度不大,甚至要低于往年。但我们必须明确的是:今年作为新课改后的 第一年 高考,其难度系数并不具备相应的参考价值。因此,对于新高三的同学来说,不能轻视高三的语文学习,是必须首先明确的一个意识。相信大家都明白一个叫做 大小年 的词,今年的题目简单了,大家用一年的时间去熟悉、去了解、去掌握,那明年呢?还有一个词叫 水涨船高 。如果你被表象所迷惑,放弃了对答题公式和相应技巧的训练,重新回到靠 感觉 、凭 状态 答题的老路上,明年一定会吃亏。此外,阅读延伸题清楚地向我们表明:适度的积累是非常必要的。越是在高三时间紧张的时候,越需要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而好老师的指导就显得愈加重要。

对于新高二的学员来说,现在呈现在你们面前的可能是一个和过去所学相比差别较大的一个语文世界,阅读延伸题固然新鲜,基础知识题居然也出现了新的变种,更重要的是,像 题目含义 这样如此重要的题型,过去我们还从未涉及过。在高中语文三年整体规划中按部就班地学习,你将发现过去一年的所学真的只是一个起点,单纯地重复起点无异于浅尝辄止,高二一年利用率的高低,决定了你高三一年是否会在所有科目都焦头烂额的时候还要为语文多操一份额外的心。

对于新高一的学员来说,也许现在最重要的是半个月之后的中考。但请大家永远不要忘记,中考只是一个中转站,高考的成功才是大家真正的目标所在。希望大家能够对这个问题有所认识,在继续为中考最后冲刺备战的同时,分一点精力给三年后的高考,分一点精力给你即将面对的、也许是最后三年的语文学习。阅读延伸题和作文,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没有深厚的积淀,高考死路一条,答题意识的培养和相应技巧的积累,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你相信积累不可一蹴而就,它归根结底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那么你会给自己找什么理由,放弃从起点开始就启动积累规划的大好时机呢?

关于2010年高考语文各个模块更为详尽的解析(结合学而思高中语文独家研发的近六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研究,成果多达十几万字),以及新课改后第一年高考试卷给各个年级同学的启示,我们会在随后的几天中陆续在高考网和e度论坛发布,敬请各位关注!



2010年6月9日凌晨

原文地址:http://home.eduu.com/300476/blog/63458
 

篇三:2010年北京高考作文解析及满分作文评价

2010年北京高考作文

请以“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一)

有人在修订版《金庸全集》上市后的一次采访中这样问查老:“您为何在有了这么多成就之后再一次修改作品呢?”查老笑言:“年轻人,我的书房可以看到整个香港的夜晚,那么我难道不是站在香港的土地上吗?”

此话引我深思,如查老所言,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似乎并不矛盾。

查老少时离家求学,方是时,新派武侠刚刚崛起,无数追随者争先恐后。梁羽生叹曰:“浩浩乎侠也。”当一个个前辈脱颖而出光芒四射之时,少年金庸便立下志向,他抬首望向那片群星璀璨的夜空,立志“做侠文化者”——得侠者或易而得文化者难啊!胸中振荡着梁羽生“亦狂亦侠真名士”的气魄,眼中望着的是还珠楼主笔下那浩瀚江湖,金庸仰望星空,心潮澎湃。

然,他深知凝望星空太久,会因难以触摸而郁郁,因眼睛酸涩而迷茫。于是他低下骄傲的头颅,看向那一望无际的大地。足边的泥土,承受着一步步稳稳的踩踏——

我可以想像青葱少年远离家乡于夜幕中苦研知识的寂寞。他足边的油灯一闪,映着憔悴的双颊,以及那双孜孜以求的眼睛。《史记》《国语》??在采访中的查老笑言自己年少时对诸子百家的熟知,我一时难以想像——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一个少年瑟缩于塾堂一隅,执著地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叩下了一个个深深的足印!

那方星空在前方闪耀,心中那方侠的净土无时无刻不在召唤自己。查老提起笔,绘下了胸中那抹侠的亮色——

“门半掩着,一个中年人伏案疾书,闻声抬起头寒暄几句??”亦舒眼中的金庸,在坚定望向星空的同时亦不忘咬牙进行他的长路跋涉。是的,他尝过无数次失败,文稿被退回、被嘲讽甚至在报上被禁足,那片星空似乎太遥远,但他的追求如悬在案前的孤灯,用明黄的光驱赶黑暗。中年的金庸,依旧是那个扎根于泥土,一步一步接近目标的金庸,甚至,不畏于足畔一块块阻碍前进的岩石!

在无数个夜晚的奔波后,旅者抬头,繁星近得仿佛可以触及——《射雕英雄传》赢得海内外一致好评,蜂拥而来的是鲜花、掌声及数不清的追随者。海内外过亿的读者手捧其文如饥似渴,甚至有人称其为“一种现象”。此时年过花甲的金庸,在镁光灯的刺目中静静放下手中的奖章,抬首望天——

那旧日苦苦追寻的星空已不再,又是一个静谧之夜,云儿缓缓散去,一片崭新的夜空出现在眼前—— 于是他懂了,在沉寂多年后又一次执起笔,细细地,在侠客的脸上多添一抹风尘,在姑娘的眉头巧绘一缕韶光。于是我亦懂了,查老足下的路还未走完,他头顶的星空依旧朝他微笑。这一刻,当查老欣喜地捧着修订后的作品时,我望见在地平线那头,最夺目的星正冉冉升起!

敬佩金庸先生,用少年、中年、老年向我们完满地诠释了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结合:我们都拥有星空,但在渴慕的仰望后能否俯下身看看路继而不懈前进呢?能否在到达某个终点后犹抬首找寻指引自己的那颗星呢?于是奋斗的一生便成了两者交替的一生,收获的一生亦是两者相融的一生。我并不奢求如查老般可以俯瞰整片夜色,只愿在脚踏实地的前进中可以欣然望见夜空中那颗自己追寻的星,并让它成为我取得成就后新的指引。

【给分理由】

这是一篇选材新颖、立意高远、文采斐然的抒情散文。作者凭借自己扎实的文学积淀,选用金庸其人其事来演绎命题,取材具有个性特征。作者在叙写少年、中年、老年金庸的文学创作生涯时,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先生的敬佩之情。作者由金庸素材主要得出如下感悟:应先脚踏实地追寻某个仰望着的星空;在追寻到这个星空后,再脚踏实地追寻下一个新的星空。作者思考之深入,观点之新颖,立意之高远,从中不难见出。另外,富有文采的语言表达,文章首段的巧妙切入,首尾部分的相互照应,也都是行文亮点。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二)

年少时曾拜读过川端康成先生的《禽兽》一书,对这样的描写唏嘘不已:

“少女躺在那里,母亲为她穿上和服,惨白的脸上抹了两抹嫣红,如同新娘一般美丽。”

是什么样的人用这样不带一丝叹息的语句描写出如花生命的逝去?在当时的我眼中,这一切过于残酷了。

多年之后,随着阅历的增长,我终于有了新的理解,川端先生只是仰望星空之后,发现了星空的浩瀚与大地的束缚吧。有人指责说文学家是最脱离实际之人,他们存在于幻想与虚无之中,无所事事。我认为在这个讲求“脚踏实地”、追求实际利益的年代,文学家是将梦想与实践结合得最好的人,他们仰望星空得到天穹的召唤,以梦想领航,在前进的路上,他们发现了地面泥泞不堪甚至还有铁索牵绊,于是他们放弃了实体,选择在自己梦想的路上朝自己的星空一步步走去??

在著名画家古贺春江自杀之后,川端先生曾这样说:“我不赞成自杀,死从不为死而死。”谁能指责这样的人是脱离实际,不脚踏实地,生存于虚幻的呢?我想,川端先生曾经努力尝试过,与世事相融,与时代相合,但战后社会的支离破碎,梦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那片星空的强烈召唤,这一切的一切使得川端先生放弃了我们——1979年的一个春日,川端康成打开煤气,自杀于公寓内。这里的死亡已经不是逝去的意味了,川端先生解脱了,他无所牵挂地朝他曾经仰望的星空走去,一步一步,越来越接近??

死亡这种行为仿佛对文人有着特殊意义,屈原、芥川龙之介,以及我们今天的诗人海子、麦地??都选择了这条路,去追寻自己的星空。

世人,你还要嘲笑他们吗?你可曾想过他们也曾在你们的泥潭尝试过?你可曾想过他们才是在仰望星空之后发现大地束缚的人?你可曾想过,当你自以为脚踏实地地在这里挣扎,被利益驱使的时候,他们正在接近星空,接近梦想的地方俯视着你,看你在浑浊不见星空的地方泅游?你可曾想过他们才是坚持本真的人?

——你呢?

诚然,我并不赞同自杀这种行为,我同样坚信一个生命的逝去,必会带来缺失与遗憾。我只是想提醒你,在你自以为脚踏实地的时候,你头顶可曾真有那份你曾经坚信的天空?你是忘了它?还是已使它混浊不堪?

请记得仰望那片星空,请摆脱泥潭,真正地脚踏实地朝梦想走去。

【给分理由】

这是一篇论点新异、论据独特、论证有力的议论散文。绝大多数考生会持“彼此双扬”观去看待“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二者关系,认为既应仰望星空也应脚踏实地;而本文作者却独辟蹊径地持“抑此扬彼”观去审视这二者关系,认为不应如脚踏实地般深陷实际利益泥潭而应像仰望星空般去追寻本真纯美世界。作者凭借丰厚的积累和独到的眼光,将“文人自绝”这一文化现象选为核心论述素材,并有点有面地重点剖析、热情讴歌了多位“自绝文人”身上所具有的不受现实利益牵绊、决然追寻纯美世界的精神特质。作者在论证时颇有雄辩力量,既能对“自绝文人”身上的精神特质和“文人自绝”方式的不良结果作全面、辩证剖析,也能综合运用比喻、反问、排比等多种修辞方法来增强表现力,还能巧用易于拉近作者与读者距离的第二人称以增强说服力。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三)

我行若微尘,脚踏黄土,但我向往星空,因为我是个有梦的孩子。

此刻,泪水肆溢在我的脸上,我的思绪回到了小时候。

夜,如此安谧,那份乡间的回忆是现在无处找寻的。我倚靠在奶奶腿边,抬头对着星空痴痴地畅想。“傻孩子,星星再美你一辈子也摸不到,瞎看半天,又不能当饭吃!”奶奶的语调很和缓,尽管她不忍触碰孩子的梦,但因为我们生在农家,长在田里,那种对生活的无奈使得奶奶的话让很小很小的我便多了几分成熟。可我仍旧不甘心,心中仍旧留存着对星空的向往。

夜,微风吹拂着即将复苏的柳枝,奶奶拉着我在水田中为了生计劳作。禾苗是一棵棵插下的,我那时很小,只是在远处看着奶奶躬下的身子,然后仍旧时不时抬头看我向往的星空。奶奶注意到了我的举动,没有做声,只是用她沾满泥水的手刮刮我的鼻子,然后叫我低下身子看看那片家里的水田。无奈,委屈,泪水划过我的脸,滴落到水中,空灵的声音与风吹抚柳的声音我毕生难忘。也许是少年的好奇,也许是上天的安排,泪眼模糊中的我四处找寻着空灵声音的源头,突然我发现泪水打着泥水的声音就是我所找寻的

“空灵”。我止住了泪水,蓦然,我发现水田里倒映着我梦寐以求的星空。瞬间,我笑了,那种儿时的满足与温馨的感受似乎是我近来久违的。“奶奶,你骗我!原来你也喜欢星星!”我近乎疯狂地在田地里叫着,笑着??

原来星空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原来对于一个生在水田里的孩子来说,水田中就藏着他梦寐以求的星空??

也许这次考试就是为了让所有田里的娃娃找回对星空的执著。这一刻,泪水打湿了我的卷子,我只是偷偷地用衣服阻止着宣泄的感情对我梦想的阻挠??

回归生活,那份田间的记忆真的我无法再去经历。奶奶也因为儿女的孝顺住进了城市,可她仍旧在阳台上种些蔬菜。也许在城里人看来这花花草草挺好看,但我明白奶奶的意思是“人不能忘本”。星空再美,若不脚踏实地,即便我长得再高也只能仰望,课业就是我的水田,我深知在我的笔下正写着的这张试卷,正是让一个孩子真正触摸星空的机会。

禾苗,奶奶一棵棵插在水田里;字,我一个个认真写下。即便外人看来禾苗的存在让水中天不再完美,外人看来我的字体不够美观,但水田与作文一样有着农人和孩子对星空与梦的期待。

十二年在学校的耕耘生活我无悔,因为在校园中我真正做到了脚踏实地。即便我失败了,水田中倒映的星空——谁也无法从我的心中偷走。

“手把青苗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那天空中的星星很美,真的!

【给分理由】

这是一篇虚实结合、妙用类比、描写细腻的记叙散文。全文有虚有实,内容充实:就整体布局来说,前半部分虚写昔日乡间生活片段,后半部分实写今日校内拼搏现状;就具体意象而言,前半部分所写“星空”、“水田”等意象多是实指,后半部分所谈“星空”、“水田”等概念多是虚指。作者巧将农人“奶奶”的踏实插苗举动与学子“我”的踏实奋斗行为放在一起进行类比,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深化了文章主旨。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小时候的“我”发现水田里星空倒影、长大后的“我”明白奶奶种菜意思等情景,情节逼真,情感真挚。另外,文中诸如“星星再美你一辈子也摸不到”、“原来星空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等语句颇具哲理意蕴。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四)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是多么精妙的比喻。那沉湎于幻想的姿态,与贴近苦难、检阅着人们苦难的俯首深切地折射出对文学创作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后者将人民的苦难与幸福化作时代的赞歌,将文学注入鲜活血脉与真实情感,而前者的脱离实际而飘移不定的目光将预示着一场文化的浩劫!

因此脚踏实地者永远非仰望星空者所能企及。很多人都可于国家危急存亡之时视水深火热于不顾,只顾陷入无边无际的幻想,摆弄着无关痛痒的“文学”,是谓“仰望星空”之美好;只有少数人能够将文学的重任挑起。世上只有一个重量千钧的周树人,然而无足轻重的周作人茫茫何其多,前后者的本质差别便在于精神的高度:仰望星空是以追求“美”为借口逃避一个时代中文学所应担负的救世的责任,而文学的价值应在反映时代、用无情的笔戳破时代弊端中体现,应灌注时代的强音。我不相信脱离“本职”的泛滥文学的济世价值的存在,亦不知“仰望星空”除耽于幻想的快感后究竟能为时代留下何种不灭的珍珠。

相比之下,如我所坚信,作家必须无时无刻不脚踏实地,才能真正强有力地撑起文学的一方天空。脚踏实地意味着倾听人民的苦难与幸福,如杜甫般肩负起“济世”责任,倾听人民的哀号并将自己最深切的思考化入其中。这是真正有责任有道义的作家不约而同的选择,如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宁愿在大地匍匐,也不愿在云端曼舞。”一个真正的作家一想到祖国和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那心底的责任与道义便呼唤着他们折磨着他们,让他们以巨大的怜悯包容时代。更有伟大作家如托尔斯泰者预见到“脱离大地”的文学创作乃无限虚浮,甚至面临着“精神危机”,甘愿终其一生保持着“脚踏实地”的姿态,保持着“扎根于现实”的原则,回归朴实,方能使精神的源流生生不息。

然而纵观现世之文学,似有行至穷途末路之危机:糖衣炮弹、矫揉造作而无病呻吟者为多,是所谓“仰望星空”者,而真正脚踏实地“审思”时代之大器者寥寥无几。这不禁令人隐忧。是真文学,就当“脚踏

实地”般挑起时代重任,“仰望星空”般避重就轻的结果便是使文化、文学趋于浅薄。在“浅阅读”充斥于世的今天,这难道还不应使人们警醒吗?

脚踏实地,去承受文学应承受的那份重量??

【给分理由】

这是一篇论点新颖、论据充实、论证有力的议论散文。考生独辟蹊径,持“抑此扬彼”观而非“彼此双扬”观并结合文学创作态度问题去审视命题中的“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对那种专写脱离实际之缥缈文章的仰望星空式创作姿态持“抑”的态度,对那种专写贴近时代之济世文学的脚踏实地式创作姿态则持“扬”的态度,在这一“抑”一“扬”中水到渠成地提出“脚踏实地,去承受文学应承受的那份重量”这一总观点。本文论据较为充实,既有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所言这一精当的理论论据,又有文学家周树人、周作人、杜甫、托尔斯泰的所行这些典型的事实论据。在论证方面,作者既能凭借深切的济世情怀直面“现世之文学,似有行至穷途末路之危机”这一现实问题从而展示出大胆针砭时弊的气度和力度,也能妙用比喻、引用、反问等多种表现手法以增强说理的生动性并提高说理的可信度。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五)

往事如潮,心绪如丝,爱的脚步轻缓而又激越,伴着岁月的和声,穿越悠悠时空,又一次碾痛我的心灵。去年的今天,我坐在院前,仰望星空,看绿色的麦畦,和爷爷一起欢笑着,幸福着。而如今的我,又一次来到院前,纵然我望穿秋水,却再也看不到爷爷那慈祥的笑脸。

打开童年斑驳的记忆,爷爷劳碌的身影又一次浮现在眼前。我的童年是在爷爷宽大的胸怀中度过的,爷爷用他那长满老茧的粗大的手,在我童年的调色板上抹下浓重的一笔。爷爷家的院子里种满了小麦,每年冬天,爷爷都会在院子里为小麦除草,我便跟着爷爷。爷爷假装不知道,趁我不备,突然转身抱住我,用胡子扎我的脸。有时爷爷专注于小麦的除草,不理我,我便吵着闹着要摘下一棵小麦编一只小猫。这时,爷爷便会拍拍手上的土,把我抱起来,用哄孩子的语气告诉我:“你弄疼了小麦,它会生气的。”我便放下了手,眼里充满了疑惑。爷爷说,小麦是他的命,可童年的我怎么也不懂那一丛丛小麦怎么就成了爷爷的命。

傍晚,和爷爷躺在院子的摇椅上,仰望星空,任凉风飕飕地吹在身上,听蝉与鸟脉脉地鸣叫。我静静地依偎在爷爷的怀中,爷爷总会问我,长大有什么志向,我便坚定地说:“要孝敬您!”这时爷爷总会摸摸胡须,嘱咐我:“做人要脚踏实地,要像小麦一样。”

我便好奇地看着爷爷,爷爷会把我抱紧,给我讲童话故事:“在遥远的地方,有一株永远也长不大的小麦,既神奇,又可爱。”这时,我真希望能有一双坚硬的翅膀,马上飞到那株小麦身旁。

世事如梭,我在爷爷的爱抚中一天天地长大,童年伴随着那个美丽的故事被我深深地埋藏在记忆的相册里。高中课程繁重,见到爷爷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每次回家远远地便会望见在门口等候的爷爷,脚步便不由得加快,扑到爷爷的怀里。爷爷说,六月是小麦收获的季节,他要在六月和我一同收获喜悦。他一次次地嘱咐我,要和小麦一样,脚踏实地。

往日的点滴小事在绿色的麦畦中,时光的箫声回荡在蓝色的星空下,爷爷一天天地苍老,终究没能实现诺言。爸爸说,爷爷临终前不停地嘱咐要看管好那一地小麦,又不停地念叨我的名字。医院的灯顿时间在我的眼里一片惨白。我为没能见到爷爷最后一面而内疚,内心揪扯般的疼痛令我不知所措。我为爷爷用麦秆编了一只小猫,放在爷爷墓前,静静地陪伴爷爷。

仰望天空,那一颗最亮的星星可是您?爷爷,那飘浮着的几朵白云可是您绵长的思绪?爷爷,您是不是又在给我讲那个美丽的故事?爷爷,那一地小麦如今已经长得很强壮了,她懂得了脚踏实地,她已积蓄好能量,在六月的考场上实现梦的怒放。爷爷,您的小麦哭了,您的小麦想您了,您有没有听到您的亲人的无尽呼唤。

六月的脚步终于到来,经历漫长的严冬,那一地小麦依旧释放光彩。我会替您履行承诺,在金色的六月,收获那份喜悦,一张通知书,让这美丽的故事延续。

仰望天空,采一朵白云记载我的思念,送给您远方的爷爷,我会脚踏实地,成就人生的辉煌。

【给分理由】

这是一篇意蕴丰厚、线索分明、情感真挚的记叙散文。作者用昔日的“我”立志以后孝敬爷爷、今日的“我”梦想在六月收获喜悦、今日的“我”愿采一朵白云记载思念等情节紧扣“仰望星空”,以昔日的爷爷在麦地里辛勤劳碌、小麦顽强茁壮生长、今日的“我”为在考场上实现梦的怒放而不断积蓄能量等情节密合“脚踏实地”,在扣合题旨时做到了有昔有今、有实有虚、有祖有孙、有人有物,这使全文内容充实、意蕴丰厚。作者精心设置“小麦”这一物象并以之为线索将文中的种小麦、管小麦、看小麦、学小麦、讲小麦等内容贯穿为一体;值得一提的是,在文中小麦和“我”的形象不时重合为一体,这使文章意蕴渐深、境界大开。作者用多处细节描写传达出的祖孙深情,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六)

我的亲爱的孩子:

在今天这个通讯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依旧选择这种古老的方式与你沟通,请原谅我的“迂”,唯有无声的方式使我从容。

我看到了你在博客中倒“苦水”,你说——新的环境不适应,竞争激烈;你说——学校的校训只有八个字,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你说你为此感到困惑。

但丁在《神曲》中说:“神将一对双生花播植于人间,自此黑暗不再,两朵花生生不息。”曾经我看到这句诗时甚为困惑,相信你现在对此也很困惑,同我当时一样,于是,那时,我选择了回溯??

当战火硝烟弥漫了雅典的上空,我知道,希腊战败了,自此成为了强大罗马帝国的一个藩属国,我慨叹于一个文明的建设。但是,我惊觉于希腊人的镇静,一如那静默伫立的希腊神庙中的神像,他们静默着。

在静寂中,我看到了一对双生花在废墟中顽强地盛开着。是的,我懂了。当我看到罗马士兵们贪婪地搬运着希腊神庙的雕塑,而希腊的人们只是埋首稳重做事时,我明白了。

黑格尔说:“一个强大的民族的立业之根在于其仰望星空。”是的,希腊人懂得仰望星空,明晰于自己更远大的目标——用灿烂的文明征服罗马。他们脚踏实地,甘于一时之辱,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双生花开遍山野。一个民族的文明是其最好的武器,我看到后来的罗马帝国分崩离析,希腊人在仰望星空的远大志向的指引下,脚踏实地的创造着、孕育着灿烂的文明,征服了罗马,获得独立。

我的孩子,你现在可懂得了吗?神赐予人间的双生花正是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啊!

你看,在五四青年节中,在北大的学院里,温总理与学子们促膝围坐长谈的身影;你听,温总理与学生代表的一唱一和,不正是“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吗!

我想,仰望星空是脚踏实地的前提与基础。我的孩子,你关注了“北京将成为国际城市”的这个新闻了吗?中国政府仰望了星空,为北京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目标,放眼长远,放眼未来,北京的前景如浩渺星空一般灿烂、广阔。

而脚踏实地作为双生花的一支,是仰望星空的立足点。如果只一味仰望星空,没有脚踏实地作为仰望的实力与资本,便使本应初衷是极佳的仰望星空成为好高骛远的黄粱美梦。你看现今的北京,在提出国际城市的目标后不断规划,延伸西长安街至市郊,发展主体城市整体规模,不断踏实努力,与时俱进。自此,双生花开遍。

我的孩子,其实,这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双生花可开遍做人、立业的各个地方,具有普世价值,生生不息。我的孩子,你当放眼长远,仰望星空,拿破仑的“不想成为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座右铭你当铭记;你又当为之拼搏,潜心踏实做事,脚踏实地做人、做学问。

我的孩子,你看无数朵双生花正娇艳地盛开在祖国的山河中,人们的心头。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双生花不会因人的不同而有差异,关键在于你自己的争取与努力。

我将会欣慰地看到你双手紧握双生花的那一刻。

爱你的我

2010年6月7日

【给分理由】

这是一篇巧用人称、线索分明、说理透彻的书信文章。作者以致信“我的亲爱的孩子”的新颖体式表现了“民族、城市、个人等均应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的主旨,书信中第一人称“我”和第二人称“你”

篇四:2010高考语文北京卷满分作文

2010高考语文北京卷满分作文

原卷题目要求:

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0.作文(60分)

请以“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实例1]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是谁说,要有最遥远的梦想和最朴实的生活。这话讲得太好。因为梦想应该高飞,星辰般璀璨,才能使生命不枯涩;而生活应该踏地,勤勤恳恳,方能向梦想靠近。 黄土高原上,那一群陕北人便是挟着最远的梦想,脚踏实地地生活。

翻过这一座山,前方便是黄色的高原。这一方土地处在雄鸡的脊梁,却时时承受着来自风雨的最残忍的侵蚀。再也找不到一片土地,能让人如此心疼。那开裂的地面犹如终日操劳的农夫的手掌,干燥,粗糙。可是闭上眼睛,听啊,远处的山间传来那一阵响亮而尖锐的乐声,时而幽幽如诉,时而滚涌若潮,急促时是千军万马,缓和时是夕阳落日。那不正是从这黄土地上生根发芽进而开放的一朵奇葩么?那唢呐声,淌过干涸开裂的土地,淌过沟沟壑壑、崖崖洼洼,直飞向山外的世界。那是黄土地人的梦想啊!多少个夜晚,当路遥拿起手中那支伴随自己多年的笔并放眼窗外时,他从那星空里看到了黄土地的希望。他把对那土地全部的爱倾注在笔尖。孙少平的梦不也正是路遥的梦么?走出这荒芜的土地,走出这大山!黄土地也要挣脱苦难的束缚,向星空放歌!在那些响着唢呐的夜晚,多少黄土地人就那样默默地躺在土地母亲的怀抱里,仰望星空。

生命的养料不多,又有何妨?陕北的汉子可不只有梦想!没有林木,剖崖凿坡,同黄土一色的窑洞就是陕北人的温房;没有鱼米,红高粱、黄谷子、紫荞麦就是陕北人的食粮。这土地给予她儿女的太过有限,但黄土地人选择的是“不放弃”。在麦地、牧场,你会看见陕北汉子挥汗如雨;在窑洞、脚地,你会发现陕北婆姨勤快持家。而从那高原里走出来的后生,也个个勤劳朴实,在自己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地生活。路遥是在那星空下获了启发、受了鼓舞吧?路遥也是在那土地上在那白纸间不辍耕耘,才一步一步实现了自己和全体黄土地人的梦想吧?“滴血的手指才能弹出绝唱……”十几个春秋,他坐在窑洞里,就那样写着,写着,从未想过要停下,从不允许自己放弃。也是在那些响着唢呐的夜晚,多少黄土地人在星空照映下,沉默着走向温房,准备着,在第二天的破晓,继续耕耘;努力着,让梦想照进现实,让孩子走出大山,让黄土地变得富饶!

仰望星空,使陕北人生命润泽;而脚踏实地,使陕北这块土地愈加火热,愈加醉人!

[实例2]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有人在修订版《金庸全集》上市后的一次采访中这样问查老:“您为何在有了这么多成就之后再一次修改作品呢?”查老笑言:“年轻人,我的书房可以看到整个香港的夜晚,那么我难道不是站在香港的土地上么?”

此话引我深思,如查老所言,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似乎并不矛盾。

查老少时离家求学,方是时,新派武侠刚刚崛起,无数追随者争先恐后。梁羽生叹曰:“浩浩乎侠也。”当一个个前辈脱颖而出光芒四射之时,少年金庸便立下志向,他抬首望向那片群星璀璨的夜空,立志“做侠文化者”——得侠者或易而得文化者难呵!胸中振荡着梁羽生“亦狂亦侠真名士”的气魄,眼中望着的是还珠楼主笔下那浩瀚江湖,金庸仰望星空,心潮澎湃。

然,他深知凝望星空太久,会因难以触摸而郁郁,因眼睛酸涩而迷茫。于是他低下骄傲的头颅,看向那一望无际的大地。足边的泥土,承受着一步步稳稳的踩踏——

我可以想象青葱少年远离家乡于夜暮中苦研知识的寂寞。他足边的油灯一闪,映着憔悴的双颊,以及那双孜孜以求的眼睛。《史记》《国语》……在采访中的查老笑言自己少时对诸子百家的熟知时,我一时难以想象——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一个少年瑟缩于塾堂一隅,执着地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叩下了一个个深深的足印!

那方星空在前方闪耀,心中那方侠的净土无时无刻不在召唤自己。查老提起笔,绘下了胸中那抹侠的亮色——

“门半掩着,一个中年人伏案疾书,闻声抬起头寒暄几句……”亦舒眼中的金庸,在坚定望向星空的同时亦不忘咬牙进行他的长路跋涉。是的,他尝过无数次失败,文稿被退回、被嘲讽甚至在报上禁足,那片星空似乎太遥远,但他的追求如悬在案前的孤灯,用明黄的光驱赶黑暗。中年的金庸,依旧是那个扎根于泥土,一步一步接近目标的金庸,甚至,不畏于足畔一块块阻碍前进的岩石!

在无数个夜晚的奔波后,旅者抬头,繁星近得仿佛可以触及——《射雕英雄传》赢得海内外一致好评,蜂拥而来的是鲜花、掌声及数不清的追随者。海内外过亿的读者手捧其文如饥似渴,甚至有人称其为“一种现象”。此时年过花甲的金庸,在镁光灯的刺目中静静放下手中的奖章,抬首望天——

那旧日苦苦追寻的星空已不再,又是一个静谧之夜,云儿缓缓散去,一片崭新的夜空出现在眼前——

于是他懂了,在沉寂多年后又一次执起笔,细细地,在侠客的脸上多添一抹风尘,在姑娘的眉头巧绘一缕韶光。于是我亦懂了,查老足下的路还末走完,他头顶的星空依旧朝他微笑。这一刻,当查老欣喜地捧着修订后的作品时,我望见在地平线那头,最夺目的星正冉冉升起!

敬佩金庸先生,用少年、中年、老年向我们完满地诠释了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结合:我们都拥有星空,但在渴慕的仰望后能否俯下身看看路继而不懈前进呢?能否在到达某个终点后犹抬首找寻指引自己那颗新星呢?于是奋斗的一生便成了两者交替的一生,收获的一生亦是两者相融的一生。我并不奢求如查老般可以俯瞰整片夜色,只愿在脚踏实地地前进中可以欣然望见夜空中那颗自己追寻的星,并让它成为我取得成就后新的指引。

[实例3]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年少时曾拜读过川端康成先生的《禽兽》一书,对这样的描写唏嘘不已:

“少女躺在那里,母亲为她穿上和服,惨白的脸上抹了两抹嫣红,如同新娘一般美丽。” 是什么样的人用这样不带一丝叹息的语句描写出如花生命的逝去?在当时的我眼中,这一切过于残酷了。

多年之后,随着阅历的增长,我终于有了新的理解,川端先生只是仰望星空之后,发现了星空的浩瀚与大地的束缚吧。有人指责说文学家是最脱离实际之人,他们存在于幻想与虚无之中,无所事事。我认为在这个讲求“脚踏实地”、追求实际利益的年代,文学家是将梦想与实践结合得最好的人,他们仰望星空得到天穹的召唤,以梦想领航,在前进的路上,他们发现了地面泥泞不堪甚至还有铁索牵绊,于是他们放弃了实体,选择在自己梦想的路上朝自己的星空一步步走去……

在著名画家古贺春江自杀之后,川端先生曾这样说:“我不赞成自杀,死从不为死而死。”谁能指责这样的人是脱离实际,不脚踏实地,生存于虚幻的呢?我想,川端先生曾经努力尝试过,与世事相融,与时代相合,但战后社会的支离破碎,梦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那片星空的强烈召唤,这一切的一切使得川端先生放弃了我们——1979年的一个春日,川端康成

打开煤气,自杀于公寓内。这里的死亡已经不是逝去的意味了,川端先生解脱了,他无所牵挂地朝他曾经仰望的星空走去,一步一步,越来越接近……

死亡这种行为仿佛对文人有着特殊意义,屈原、芥川龙之介,以及我们今天的诗人海子、麦地……都选择了这条路,去追寻自己的星空。

世人,你还要嘲笑他们吗?你可曾想过他们也曾在你们的泥潭尝试过?你可曾想过他们才是在仰望星空之后发现大地束缚的人?你可曾想过,当你自以为脚踏实地地在这里挣扎,被利益驱使的时候,他们正在接近星空,接近梦想的地方俯视着你,看你在浑浊不见星空的地方泅游?你可曾想过他们才是坚持本真的人?

——你呢?

诚然,我并不赞同自杀这种行为,我同样坚信一个生命的逝去,必会带来缺失与遗憾。我只是想提醒你,在你自以为脚踏实地的时候,你头顶可曾真有那份你曾经坚信的天空?你是忘了它?还是已使它混浊不堪?

请记得仰望那片星空,请摆脱泥潭,真正地脚踏实地朝梦想走去。

[实例4]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我行若微尘,脚踏黄土,但我向往星空,因为我是个有梦的孩子。

此刻,泪水肆溢在我的脸上,我的思绪回到了小时候。

夜,如此安谧,那份乡间的回忆是现在无处找寻的。我倚靠在奶奶腿边,抬头对着星空痴痴地畅想。“傻孩子,星星再美你一辈子也摸不到,瞎看半天,又不能当饭吃!”奶奶的语调很和缓,尽管她不忍触碰孩子的梦,但因为我们生在农家,长在田里,那种对生活的无奈使得奶奶的话让很小很小的我便多了几分成熟。可我仍旧不甘心,心中仍旧留存着对星空的向往。

夜,微风吹拂着即将复苏的柳枝,奶奶拉着我在水田中为了生计劳作。禾苗是一棵棵插下的,我那时很小,只是在远处看着奶奶躬下的身子,然后仍旧时不时抬头看我向往的星空。奶奶注意到了我的举动,没有做声,只是用她沾满泥水的手刮刮我的鼻子,然后叫我低下身子看看那片家里的水田。无奈,委屈,泪水划过我的脸,滴落到水中,空灵的声音与风吹抚柳的声音我毕生难忘。也许是少年的好奇,也许是上天的安排,泪眼模糊中的我四处找寻着空灵声音的源头,突然我发现泪水打着泥水的声音就是我所找寻的“空灵”。我止住了泪水,蓦然,我发现水田里倒映着我梦寐以求的星空。瞬间,我笑了,那种儿时的满足与温馨的感受似乎是我近来久违的。“奶奶,你骗我!原来你也喜欢星星!”我近乎疯狂地在田地里叫着,笑着……

原来星空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原来对于一个生在水田里的孩子来说,水田中就藏着他梦寐以求的星空……

也许这次考试就是为了让所有田里的娃娃找回对星空的执着。这一刻,泪水打湿了我的卷子,我只是偷偷地用衣服阻止着宣泄的感情对我梦想的阻挠……

回归生活,那份田间的记忆真的我无法再去经历。奶奶也因为儿女的孝顺住进了城市,可她仍旧在阳台上种些蔬菜。也许在城里人看来这花花草草挺好看,但我明白奶奶的意思是“人不能忘本”。星空再美,若不脚踏实地,即便我长得再高也只能仰望,课业就是我的水田,我深知在我的笔下正写着的这张试卷,正是让一个孩子真正触摸星空的机会。

禾苗,奶奶一棵棵插在水田里;字,我一个个认真写下。即便外人看来禾苗的存在让水中天不再完美,外人看来我的字体不够美观,但水田与作文一样有着农人和孩子对星空与梦的期待。

十二年在学校的耕耘生活我无悔,因为在校园中我真正做到了脚踏实地。即便我失败了,水田中倒映的星空——谁也无法从我的心中偷走。

“手把青苗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那天空中的星星很美,真的!

[实例5]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我贴着地面行走,不在云端跳舞。

——题记

艺术生总有几个月抑郁、压迫、黑色的日子。

为了备战艺术类的统一考试,我们将自己囚禁于几乎与世隔绝的郊区,开始茫茫无期的美术集中训练。在那段千篇一律的日子里,我几乎不能容忍这枯燥无味的单调生活:相同的静物,相同的题目,模特们相同的造型,身边同学相同的空茫毫无焦距的眼神。艺术,不是应当绽放多彩吗?我想。为什么我们要重复这相同的训练?我迷茫。

凌晨一点,与过去的每一天一样,相同的一天终于结束。在回宿舍的路上,我烦躁地扭动早已酸痛的脖颈。一瞬间,满天耀眼的星辰映入我们眼帘。

回到宿舍,我抽出压在枕下的画集,开始放纵自我地阅读。是的,这是我一天之中唯一可以放纵精神的时光,不必沉于窠臼,不必固守陈规,不必重复那相同的事。

莫奈,晚年的那几幅《睡莲》,那深紫与青黛、赤红与泌蓝的交融。他自由地表现着光与影,那湖面反射的波光粼粼,他可以挥洒任何色彩,他多么自由!

梵高,他那如艳阳般的《向日蔡》,那充斥着光晕与繁光的《星空》,他任意地变换着眼前的景物。他的画笔便是他的世界,他可以凭自己所愿地操控,他多么自由!

毕加索,他那姿意狂草的《格尔尼卡》;马蒂斯,他那潦乱零散的装饰画;还有蒙克,一幅《呐喊》仿佛道尽他心中的苦闷。他们多么自由!

现实与想象的差距令疲惫的我无法入睡。我翻出手机,给我的导师发了一封短信。 “为什么?艺术不应当表现自己所想吗?为什么我们要受到现实尤其是身陷考试的囹圄,被封锁在灵感与创造门外?”

不一会儿,手机屏幕再一次亮起。

“戴着镣铐跳舞,有时是一种好事。回归于现实,把握住基础,才是你现在要做的。” “我不明白,莫奈、梵高、毕加索,那些大师,为什么从来没有受到限制?为什么正值青春的我却要一遍遍地重复?”我委屈地将刚刚对大师的感受一一写下,发给老师。

“大师之所以能自由地仰望星空,之所以能自由地舞蹈于云端,是因为他们曾经真真实实地脚踏实地过。因为艺术从古至今都是源于生活的。”

是的,莫奈,没有早年扎实的基本功,如何能发觉世间那奇伟瑰怪的阴晴色彩?梵高,他更是一位刻苦朴实的勤奋学子,从他一丝不苟的素描习作便能看出。至于毕加索与蒙克,他们的手法固然狂放,但其背后隐藏深意你可明白?是对战争的愤怒和对世间的无奈!他们无一例外地用自己的画笔揭露了人世沧桑!

戴着镣铐跳舞,不要觉得自己身陷考试的囹圄。这种生活是帮助你磨砺,也是你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你当然可以仰望星空,寻找自己的灵感。但不要忘了,正是站在坚实的土地上,你才有了如此安全的归属感。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合上手机,老师的话依然萦绕耳边。我仿佛觉察到原本枯燥、单调的生活忽然有了色彩,相同的事物变得丰富。

是的,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只有脚踏实地地感受生活,才能自由自在地仰望星空。

[实例6]

史铁生说:“皈依不在天堂,皈依就在路上。”正如此岸与彼岸,彼岸遥不可及而有朦胧之美,星光灿烂而引人遐想;伸手可及的此岸似乎过于清晰、厚重、单调无味,所以我们习惯于仰望,习惯于歆羡,殊不知,此岸才是我们精神的家园。

高三的教室移到了一层,闲暇之余便常到草坪上漫步,心中总不由自主地充塞着各种蓝

图,想象着去荷兰欣赏摇转的风车,体味香草的气息,想象着逃离如今一切的束缚过童话般的生活……似乎现在的生活就是“遭受”,没有星辉灿烂,没有阳光雨露,只有沉重的步伐与日渐坚强的心志。我陶醉于自己勾勒的彼岸的星空,厌恶此岸这无趣的脚踏实地。

直到一天偶然翻到了苏轼的传记,不由得感叹这位先哲从彼岸回到此岸,从遭受变成享受的过程。他的星空便是太平盛世——一个人民安居乐业、没有斗争、没有压迫的社会。他曾执着地仰望、探寻,甚至心力憔悴,身陷囹圄,于是苏子转过身来回到此岸,与民同乐,并脚踏实地地尽一己之微力为天下谋一份福。于是,我们看到了泽被后世的苏堤,听到了“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诗篇……

或许星空本就是用来欣赏的,可以陶醉,但不能沉迷驻足于此而固执地追求彼岸,恐怕那又会失去许多此岸的欢欣了。史铁生的皈依就在这脚踏实地的行走中,对永恒的缺陷和自身限制的超越让他渴望解脱,然而他没有选择沉迷失意于仰望中,而是在此岸感受春意盎然。

他在地坛的一草一木中悟到了生命的挣扎和蜕变,在老海棠树枝杈间感受到了绚烂天空中妈妈留下的爱。他执着地拿起笔,倾尽其才地书写。他的双脚永远离开了土地,却在精神的沃土上脚踏实地地奔跑,他挥汗、超脱、高歌澎湃。他在泥泞的路上留下了最清晰的脚印,这串脚印比天空中灿烂的星斗还要动人,还要美丽。

今天的我,不再抱怨此岸脚踏实地的沉重与枯躁,这铿锵的行走本身就是一种享受。我沉静地坐在教室里,玉兰树在歌唱,阳光斜斜洒在我的上,我满足而珍惜地拿起笔,在我的路上脚踏实地行走。

斑斓的星空,遥远的彼岸能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与心的欢喜,可只有此岸才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在这里脚踏实地,步步前行,那便是皈依。

[实例7]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听过一种有趣的说法,说北大人总是昂着头走路的,因为他们要仰望宇宙、仰望星空。而清华人总是低着头快步前行,因为他们要学孺子牛,脚踏实地地做事。这俯仰之间,织成了中国青年文化的大旗,筑成了华夏大地的两所名校。

仰望星空的北大学子

一塔湖图,将燕园美景尽收入其中。试想未名湖畔,一群学子仰观星河之浩渺,畅谈时事之风云,该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看北大,看的是湖光塔影下的燕园如何诠释雅致与超逸;看的是北大图书馆如何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看的是一塔擎天的锐气与豪情。

北大学子喜欢仰望星空。他们相聚在未名湖畔,伴着舞动的柳条,拂面的清风与粼粼的波影一起,静静地陶醉于群星灿然的夜空。仰观星空,他们看到了北大的博与雅,他们看到了“指点江山”“舍我其谁”的万丈豪情,看到了超脱的逸骨、灵动的思维、广袤的思想。还有那放在岸边上、半开着的帆布书包,着实令人感动。

悠悠北大,博兮雅兮!

脚踏实地的清华学子

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校训的清华学子无疑是对“脚踏实地”最好的诠释者与躬行者。看清华,看的是一所“赔款大学”如何忍辱负重,一步步踏实走来,成为世界名校;看的是清华学子如何脚踏实地、勤勤恳恳,擎举出建设发展新中国的大旗;看的是甘为孺子牛的青年才俊如何自强不息,成为一名躬行者。

清华学子脚踏实地,自强不息是出了名的。“半个现代化中国都是由清华学子建设的”是对清华学子最大的褒奖。正是清华学子吃苦耐劳、勤勤恳恳、勇于躬行的特点才擎起了清华这面大旗。

巍巍清华,厚兮灼兮!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