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优秀作文 > 教育资讯

关于父母问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8:25:39 优秀作文
关于父母问题优秀作文

篇一:关于父母问题

篇二:关于父母问题

篇三:关于在孝敬父母方面我提出的几个问题及解答

亲爱的朋友们,下面就是我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大家回答一下。

怎样做到成为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儿女快乐幸福的生活就是对父母最好的孝顺。 万事依顺为心

常回家看看

体谅爱护他们,自己过得幸福。 怎样孝敬父母? 人生在世,莫以善小而不为,而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我想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今天,恭喜你,你会查询这样一个经验,说明你已经具备基本的孝心。现在,80后、90后,甚至是00后的朋友们,父母承担着非同寻常的生活压力,作为子女的我们,如何去孝敬父母,甚至不能说孝敬了,如何可以让父母少操心? 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情是一个人善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这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试想,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乊恩都做不到,谁还相信他是个人呢?又有谁愿意和他打交道呢?

父母对我们的爱能数过来吗?

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永远也数不过来的,所以我们要好好报答父母。

怎样回报父母对我们的恩情?

“百善孝为先”道出了做人最基本的要求和职责。中华民族有千百年的传统文明,随人性的变化不孝者大有人在。他们视父母为累赘、是负担,觉着父母的身仹、年龄等给他们丢人,于是打骂老人,盼老人早死。这些不孝的行为让正常人听到或看到后会不由得对其予以遣责和愤慨,他们的良心哪去了?他们的人性丧尽了吗?是什么让他们成了忘恩负义的败类?说的不错,正因忘了恩才负义。凡孝者都没有忘记父母的养育乊恩,他们都记念、体恤父母生养自己的辛酸与苦涩。当我们做了父母生养儿女后,为何不回过头来深深的思索当年父母也是如此百般的呵护与照料

儿女还没来到世上父母就已经在精心准备孩子的衣物了, 又要样式,又要款式,既要颜艱好看,还要穿着舒服;走着坐着在想给孩子取个啥名字,要好听吉利的,还要独一的。孩子一到世上父母就更忙了,声。

音大了怕乱着,天冷了怕冻着,天热了怕热着……一把屎一把尿从没有嫌脏的时候;有时孩子生了病,父母急的吃不上饭睡不着觉,两个人抱着孩子舍不得放下,恨不得自己能替孩子承受,但那是不现实的,因此无奈的父母只能听着孩子一阵阵揪心的哭声;孩子稍微大些教他走路、说话、识物又要费多少心血,为了孩子的衣食住行忙里忙外,直到把儿女拉扯成人,父母将要走过多少个日夜,经历多少坎坷?但他们都忍受了,才有了儿女的今天。而成人的儿女就当将这些抛乊脑后吗?父母为拉扯儿女花费了自己近20个年华,变的苍老、力衰,就是累赘、负担了吗?尤其那些家庭条件差的父母为儿女的成长更是历尽千辛,每当看到别人的孩子穿着新衣服时,看到别人的孩子吃的好吃的饱时,看到别人的孩子上的起学时,他们的心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贫困的条件阻挡他们在人前抬不起头,他们思虑重重,付出艰辛的劳动,好不容易把儿女养大成人,若儿女把一切都忘记,反而嫌弃父母,虐待父母,该当何等报应?常言道:“受人滴水乊恩,当涌泉相报”,父母所给予儿女的恩情是用仸何物质都不给衡量和替代的,父母给予儿女生命并培养成人,让一个新生命成长需要

多少的心血和代价?儿女又当如何回报?若知恩不报道德何在?人性何在?如此大恩而不感动、不知报,还会对谁有真情?还会被别人的什么恩所打动?不孝父母乊人若说对外人好、对妻子好、儿女好纯属慌言,说奉献社会,报效祖国也是假的。衡量一个人的道德水准从孝心看起是应当的。孝敬父母不要自觉满足,也不要与有些人去比,因为父母对儿女的恩情是儿女一辈子都报答不了的。虽报答不了但要尽最大的能力去行孝,所以儿女要多多想念着父母,有什么好东西买给父母尝尝鲜,多陪父母坐一会儿,帮父母解解闷,多些成绩,让父母宽心、放心, 不让父母挂心。此外在外多做好事不要干坏事,俗话说“害人害自己”“以损人开始到害己告终”有时害了别人没感到害自己,很多时候是害了父母,父母替自己承受了。你若不信,可以从现实中找答案,看看现实中凡胡作非为的人,他们父母身体的状况及家庭状况都没有好的,为什么?老百姓常说“老人就是为孩子遮风避雨的”指的就是儿女若做了坏事,父母就得遮挡为儿女承担责仸。相反,常做好事父母也会因儿女得福。所以多干好事不干坏事也是孝敬父母的一种方式。

做人是一门很难的功课,为了我们能把这门课学好,首先打好基础以孝为先,爱对自己恩最大的人,再去爱身边的人,逐步爱众人、爱社会、爱世上的每一个人!!

篇四:关于中学生与父母的沟通问题调查报告

关于初中生与父母沟通问题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1年12月6日

调查地点:靖边金桥中学

调查对象:50名初中生、50名初中生父母

调查方法:制定《初中生与父母沟通问题调查问卷》,在我校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写出调查报告。

调查人:张刘锋 吴娜

调查分工:张刘锋向家长调查; 吴娜向学生调查

作为未成年人,初中生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与父母的关系自然显得十分重要。在家庭中,子女与父母之间难免会有分歧,而且初中生与父母的分歧会更多一些。这其中,有生活方面的,如晚饭吃什么菜呀,今天穿什么衣服呀,房间怎么布置呀等等;有学习方面的,如学习时间的安排,学习计划的制定,学习方法的采用等等;还有思想认识方面的,如对某种社会现象的不同评价,对某部电视剧的不同看法等等。这些问题上的分歧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代初中生和家长的各种心态。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没有父母的爱所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有关心理学家也认为:"感情是人际关系最重要的基础,是人际关系的稳定性、深度、亲密程度的主要调节器。"初中生渴望得到爱,更渴望得到理解、信任和尊重,可现实恰恰相反,一些父母在爱的旗帜下,不约而同的推行"专制"主义。于是,两代人在爱与被爱之间发生了无休止的"战争"。

谁也不会否认,目前我们这个社会有"代沟"存在,互相不能理解、不能沟通的家庭也很多,个别家庭的矛盾还挺尖锐。但人们也都在试图解决,所以,我们觉得做这个研究很有必要。

经过对50名初中生及50名初中生父母的问卷调查,我们统计出如下结果。 表1

分析:

为什么经常与父母进行交流的同学只有8位,仅占16﹪,26位同学也只是偶尔与父母谈谈心,占到52﹪?我们认为,并不是家长与孩子能够聊天说话的 - 1 -

不多,只是交流谈心不多,这里或许有许多原因,如现在的生活和工作节奏都相对较快,学习也很紧张,大家也许因为各有自己的事情要忙着去做,所以能真正有时间坐到一起的机会自然就少;另一原因就是,不在少数的同学和家长都认为,并非所有的事都值得讨论,许多事情还是应该学会自己解决。

分析:

4﹪的同学到底为什么从不向父母亲寻求帮助,是他们真不需要父母亲帮助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这些从不向父母寻求帮助的同学当中,我们认为也许有一部分的确自理能力比较强,但总有个别同学存在心理闭锁问题,这些同学现在如不调整好自己,将来到了社会上,很有可能被大众所抛弃。

另外,经过调查,在生活中,100﹪的同学最愿意和同学说心里话,愿意找父母倾诉的只有6位,占12﹪。在回答是否愿意与父母沟通交流的问题时,14﹪的同学回答"非常愿意",多数同学只是有时愿意,占56﹪,表示不愿意的占30﹪。大多数同学觉得自己与父母亲在家关系一般,偶尔会磕磕碰碰,这样的家庭占72﹪,其次觉得与父母亲关系很好的,有24﹪,4﹪的同学觉得和父母的关系不太好。

原因分析:

100﹪的同学最愿意和同学说心里话,愿意找父母倾诉的只有6位,占12﹪,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我们认为,从大家的生活环境来看,接触到的无非是同学、老师和家长。而同学之间因为年龄相仿,自然是最有共同语言的,而家长们虽然关爱自己的孩子,却免不了对孩子的不足进行批评,甚至责骂,次数一多,用同学自己的话说就是"何必去自讨苦吃!"对于这一点,我们觉得,这只是中学生在这一年龄段的特殊现象,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自然会改变。

在50名被调查的家长中,年龄在40-45岁的有34位,45-50岁的有13位,50岁以上的家长有3位。调查结果如下:

- 2 -

分析:

68﹪的家长都认为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很有必要,84﹪的家长非常愿意与自己的孩子交流想法,90﹪的家长与孩子经常交流生活上的事情,以上情况说明家长是非常关心爱护自己的孩子的,那么孩子应该怎样对待呢?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其实大家都应该明白,父母是自己最亲的人,他们所为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我们好。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应该呼吁,愿普天下的孩子都能够真正体谅自己的父母,理解父母。

另外,对于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多数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在家比较随和,占64﹪,很听话的不多,只有4﹪,而32﹪的家长觉得孩子常常表现得不太有耐心和父母讲话。另外,70﹪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各方面表示基本满意,表示很满意的却不多,只有6﹪,另外还有24﹪表示不很满意。

结论:

我们认为孩子与父母的沟通是双向的,双方都需要互相谅解,做父母的不要总认为孩子不懂事,什么都要听自己的,在家里没有自己孩子说话的余地,动不动就是"小孩子懂什么,一边去。"把孩子想说的话堵了回去。而做孩子的也要体谅父母的爱心、苦心,父母唠唠叨叨也是一种爱,不要将父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看做是束缚自己的手脚,影响了自己的独立,他们有权利了解你在校的表现,不要把家当成“旅馆”,把亲人当成“路人”,即使功课再忙也要主动和父母亲说一说在校的学习和表现等。孩子与父母一旦架起心与心的桥梁,沟通了两代人的情感,形成了一股合力,许多问题将迎刃而解。 两代人要填平"代沟",就要互换心理位置,多替对方想一想。

通过这次调查研究,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对初中生与父母沟通的问 题有了深入的认识,对于我们今后的工作定会产生较好的影响。

- 3 -

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