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有个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3 23:32:51 优秀作文
篇一:书中有个我
还记得从前我读《木偶奇遇记》,一次次为那匹诺曹动容。
我跟随着匹诺曹去马戏团看戏,听信狐狸和猫的话去傻瓜城种金币,在仙女家长出长长的鼻子,又前往玩具城变成了驴,看着这好吃懒做又十分挑食、天真易骗、爱撒谎又不爱学习的坏孩子,我猛然发现,我不也正是这样的么吗?
我同样很懒,不愿做家务,总是看着妈妈一个人汗流浃背地拖着地,却无动于衷。我爱挑食,只挑自己爱吃的东西吃,不爱吃的一概不碰,为此妈妈真是操透了心,为了把所有的营养都补充给我,她总要绞尽脑汁的编排食谱。我也曾为了掩饰自己的错误而撒谎,我甚至放下学习时间,坐在电脑前玩电脑。这样看来,我也和小匹诺曹一样,是个让大人头疼的坏孩子。
后来,匹诺曹在仙女和朋友们的帮助下,逐渐改掉了身上的坏毛病,变成了一个知书达理、勤奋好学、又十分孝顺、有爱心的好孩子,并且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孩子,不再是可笑的木偶。
这木偶都有这样的毅力,改掉所有的缺点,变成一个好孩子,我为什么不可以?我开始努力改变自己。我开始学着帮妈妈做家务,为她分担辛劳;我开始试着吃从前不吃的蔬菜水果,其实味道还不赖吗!我开始学会承认自己犯下的错,承担自己做错事的后果,明白了 责任 的重要性;我也开始学着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成绩也渐渐提高。
从此,爸爸妈妈再也不唉声叹气了,他们欣慰的看着我的变化,我也渐渐改掉了自己的坏毛病,成为了大人眼中的好孩子。
《木偶奇遇记》,你像一面镜子,照出了 我 ,照出了我的缺点,让我学会改正。
书中有个 我 ,它教会我成为一个好孩子。
初二:寂寞黯伤
篇二:书中有个我
题记
岁月悠悠,红尘烟雨中,唯有到字里行间,才能找到情感的归宿以及真正的自我、别样的人生。
小时候的我最爱看《红楼梦》。摇身一变,便成了那书中的林妹妹,多愁善感,内心就像一块玻璃,轻轻一碰就会落下泪珠儿。起初觉得感觉真好,就像是柔弱娇嫩让人怜爱的小仙子。但后又认为她过于忧郁,一点小事都会让她落泪三分。所以对于在树下葬花的那个 我 ,心中除了怜悯,还有一丝无奈。我同情这样的 我 。
长大了些,便沉溺在《西游记》的世界里。唐僧虽心存善念,但难免有些肉眼凡胎,总错怪悟空;八戒虽憨厚老实,但实为贪吃好色。于是我便成了最喜欢的行者 孙悟空。取经路上一边斩妖除魔,一边又保护师傅教导师弟。我是大闹过天宫的猕猴,亦是小孩子们最爱的猴哥。除了有时过于极端、脾气暴躁,这样的 我 还真让我自己崇拜。
又是一岁一枯荣,现在的我迷上了小说。韩寒笔下的世界让我渴望,郭敬明笔下的世界又让我大喜大悲,而葛婉仪的文字世界,让我为之发疯。与席慕蓉、莫言那些作家的细腻唯美不同,小四所创造的世界是如同仙境的。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们的爱情是苦涩而让人难忘的。在他的书中我不是旁观者,而是那即使平凡也会发光的女主角,我有好朋友,也有美丽而不敢轻易触碰的回忆,我也有憧憬的爱情,也有渴望中的王子。我羡慕那么幸福的 我 。
喜欢文字的我不仅喜欢那书中一个个令人向往的世界,更喜欢书中那一个个的 我 ,他们带我遨游在书的海洋里,体验另一种人生。
山西晋中祁县祁县第三中学初二:我是女神
篇三:书里有个我 满分作文
书里有个我
人生之路,曲折而又漫长,而在这漫漫人生路上,人们稍不注意,便会迷失自我。我也曾经迷失过,本想就此下去,但偶然间走进《中外经典名言》这本书,书中“人生如同一个坐标系,无论你是谁,总有一个点与你相对应”这句话使我重新鼓起了勇气,并萌发了做回自我的念头。刚迈进初中大门时,走进《哈佛女孩刘亦婷》,我心中很是激动,并立志要做她那样的人。于是便学着她的样子,每天晚睡早起,与周公相遇的时间还不到6小时,我还借阅了大量的英语书籍,以为这样就大功告成。谁知不到两天,便觉得身心疲乏,难堪重负,成绩也因此一落千丈。后来对着镜子一照,才发现自己睡眼朦胧,懒散乏力,于是恍然大悟:这不是我自己。
读初二时,我试着从书中找回真正的我,偏偏就在正要找到之时,又给迷失了。此事源于同桌那几本韩寒的书。当时的我对这位文学奇才钦佩不已,便东买西借弄回了他的几本书。“啃”了几篇文章,这才明白“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是怎么一回事。看完他的书后深受其影响,甚至文风都受到感染,开始拼命玩弄文字。谁知到后来却被文字所玩弄,写出的文章不伦不类。如今反复品读,才发现不但没学像,连自己的个性也丢掉了。这时又终于明白:这不是我自己。
这两次“书中有个?我?”的经历告诉我一个道理:读书固然重要,但真心读书,读出自我更重要。古今中外多少名人大家,都是读了许多书,但又始终坚持自我,才迈向成功的彼岸。亚里士多德的学说维持两千年之后,最终被伽利略的自信所击垮;“地心说”统治达数百年之久,而哥白尼坚持自我才提出了“日心说”;还有牛顿所开创的物理时代新纪元,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以及众多的发明与创造,都是敢于否定前人的学说,真心读书,坚持自我而创造出来的壮举。
我酷爱读书,更喜欢书里有个“自我”,在浩瀚的书海中乘风破浪、奋力前行!
篇四:书里有个我
2013年南京市中考作文题:
捧读一本心爱的书,我们常有走进书中的感觉:书里的故事好像就是自己的故事,书里的情感似乎就是自己的情感,书里的思考也仿佛就是自己的思考??
请以“书里有个"我"”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2)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2013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在继承联系生活、倡导读书的优良传统基础上,彰显求真的精神,引导学生“真”阅读、“真”写作。最能体现引导学生“真读书”的则是今年的作文题“书里有个"我"”。题目与去年一脉相承,以与学生息息相关的读书生活为切入点,引导并促进学生好读书,读好书。不同的是,这个作文题更加倡导“真”阅读,“真”写作,更加强调读书与自我的对话,要求读出自我,用我手写我心。读书既是读世界,读书也是读自己。读者之所以与作品产生强烈的共鸣,常常是因为在读书中发现、认识并提升了自我。这道作文题前设置了导语:“捧读一本心爱的书,我们常有走进书中的感觉:书里的故事好像就是自己的故事,书里的情感似乎就是自己的情感,书里的思考也仿佛就是自己的思考??”激发学生的读书感受,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写,有情可抒。
题中的“我”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书中的某个角色,也不能怪诞地将现实中的“我”幻化成另一个人物穿越进书本。这里的“我”就是现实生活中的自己。作为初中毕业生,许多同学在九年学校语文学习中读了不少书,有着对书籍丰富而深厚的情感,更有着在读书中成长的真切感受,因此,学生只要真的拥有一本自己“心爱”的书,真的用心读书了,就一定会写出精彩的作文。
书里有个我
人生之路,曲折而又漫长,而在这漫漫人生路上,人们稍不注意,便会迷失自我。我也曾经迷失过,本想就此下去,但偶然间走进《中外经典名言》这本书,书中“人生如同一个坐标系,无论你是谁,总有一个点与你相对应”这句话使我重新鼓起了勇气,并萌发了做回自我的念头。
刚迈进初中大门时,走进《哈佛女孩刘亦婷》,我心中很是激动,并立志要做她那样的人。于是便学着她的样子,每天晚睡早起,与周公相遇的时间还不到6小时,我还借阅了大量的英语书籍,以为这样就大功告成。谁知不到两天,便觉得身心疲乏,难堪重负,成绩也因此一落千丈。后来对着镜子一照,才发现自己睡眼朦胧,懒散乏力,于是恍然大悟:这不是我自己。
读初二时,我试着从书中找回真正的我,偏偏就在正要找到之时,又给迷失了。此事源于同桌那几本韩寒的书。当时的我对这位文学奇才钦佩不已,便东买西借弄回了他的几本书。“啃”了几篇文章,这才明白“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是怎么一回事。看完他的书后深受其影响,甚至文风都受到感染,开始拼命玩弄文字。谁知到后来却被文字所玩弄,写出的文章不伦不类。如今反复品读,才发现不但没学像,连自己的个性也丢掉了。这时又终于明白:这不是我自己。
1
这两次“书中有个?我?”的经历告诉我一个道理:读书固然重要,但真心读书,读出自我更重要。古今中外多少名人大家,都是读了许多书,但又始终坚持自我,才迈向成功的彼岸。亚里士多德的学说维持两千年之后,最终被伽利略的自信所击垮;“地心说”统治达数百年之久,而哥白尼坚持自我才提出了“日心说”;还有牛顿所开创的物理时代新纪元,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以及众多的发明与创造,都是敢于否定前人的学说,真心读书,坚持自我而创造出来的壮举。
我酷爱读书,更喜欢书里有个“自我”,在浩瀚的书海中乘风破浪、奋力前行!
●点评:这篇考场作文立意高远,富于思辨又饱含情感。小作者通过两次读书不平凡的经历:读刘亦婷,并模仿实践其作为,结果适得其反;读韩寒,拼命玩弄文字,结果写出的文章不伦不类。接着水到渠成地抒发“喜欢书里有个?自我?”之感慨。文章另辟蹊径,见解独特;情真意切,语言通畅;引用事例有说服力,出奇制胜,被评判为满分佳作,当之无愧。(冯汝汉)
书里有个我
一个人,一本书,一杯茶;一双脚,一条路,一个远方。
在流转飞扬的文字中,寻得一方净土,栖息情感,微闭双眸,畅游朱自清构筑的一片繁华,寻得共鸣,无畏无惧。
岁月匆匆,日子就这样流水般奔腾而去。《匆匆》中提到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作者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他不仅自我反问:“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下些什么痕迹?”我愕然,对啊,正如他所说的,赤裸裸地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
每每看到他如此反问我,我总能陷入一片寂静的沉默之中,无以自拔。他的思索何尝又不是我的。十几年来,我如同在沙地上行走,云淡风轻,没有什么足迹。春去春又来,花落花会再开,时间就是生命每次的轮回。
他的《背影》众所周知,父亲微胖而蹒跚的背影穿越时空成了父爱的经典,那背影不高大,不挺拔,是在生活重压下渐渐衰老的父亲的背影。每当“目睹”爬月台的那一幕,我总是头涔涔而泪潸潸。
仿佛那便是我的父亲,而我便是那个远去的孩子。
依然记得刚上高中时与父亲离别的场面,他将我送上公交车,千叮咛,万嘱咐,直到车子开走时,他才不舍地离去。我回眸,一个身影映入我的眼帘,越来越小,直到消失在远方。 2
从未见到如此深情而留恋的父亲。在我脑海中父亲总是用铁甲做外衣,用刺刀当武器,用最冷漠的外表来掩饰,眼测不出深度,心望不穿浮沉。然而,在离别时刻,他那铁甲、刺刀已被融化??
我被朱自清细腻的文笔、独特的视角深深吸引,依他的文章而行,总能寻到一个自己的影子。
他的文字感人肺腑,征服了我。他的书中有一个袒露心事,领略生命的快意的我。
书里有个我(吴怡文)
翻开冰心的诗集,繁星点点闪烁,春水静静环绕,心底的烦躁便轻烟般散去,留下似水的温柔。
冰心的小诗像极了她的名字,婉莹。都是一样的娴静温柔,又带着一丝愁绪,欲说还休。她对自然的感悟使我有一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恍然之感。“春何曾说话呢?但她那伟大潜隐的力量,已这般的温柔了世界了!”
嫩绿的芽儿,淡白的花儿,深红的果儿,无一不是自然的产物。而经冰心的笔后,我却终于发现自然在无形中带给我们的启示,像芽儿那样去发展,像花儿那样去贡献,像果儿那样去牺牲,这不是白板的教导,这是自然的生命力带给我们的思想宝物。我在冰心的诗里终于发现了自然的意味。
我几乎要赞叹了,这是怎样的童心才能敏锐的感知自然所赐予的一切?
“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他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
冰心眼里,孩子是天下最可爱,最纯真,最自然的。她是深切地热爱着这一个个小天使,用着最温柔的语言来描绘这份喜爱。或许,她的灵魂深处就住着这么一个小孩子,用着最自然的方式来感知这个世界。我总是觉得小孩子是天下最不能用常理推断的,他们的思想是那么的天马行空,稀奇古怪,却又是那么的纯真,散发着光芒,有时竟让人微笑地惊叹了。读着冰心的小诗,我仿佛找到了知己,与她面对面的诉说着我的思考,满心都是欢喜的。冰心的童心是她对自然有着深切的体会,对于情感的感知,便更是细腻,令人不由自主的想起自己环绕母亲膝下的情景。
“母亲啊!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我不由得想起那个冬天,冷的人心都要被冻起来,一个人的入睡更是煎熬。妈妈就总是把我拥在怀里,任我蜷缩成一团,把我冰冷的双手用温热的身子捂热。那时候,我总是很快睡着。现在想起来,在那样炽热的母爱包围之下,我竟睡的心安理得,我怎么能睡得着?读着冰心的小诗,我找回了对母爱最虔诚的感思,找到了那被我丢弃已久的愧疚。
冰心的诗是美丽的,“自然,童心,母爱”构成了一个梦想中的美好世界,令沉浸其中的我不愿离去,只愿这份淡淡的温柔一直萦绕在我的心上,让我永远住在这片星空下,看着星光点点,春水依依。
3
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