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地理老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18:29:44 优秀作文
篇一:我的地理老师
嗯,你们听我说,这地中海气候 ,瞧这节是地理课,可别恼,地理可有趣呢!瘦瘦的面庞,朴实的笑容,一副镶边的眼镜,这就是我们的地理老师。我喜欢地理,也和地理老师结下不解之缘。
我很赞美他,赞美他的执着敬业。我也很佩服他,佩服他的知识渊博。
第一次上地理课时我真怀疑地理老师是不星一个机器人,或是一本电子词典。因为他总是一口气说下来,不管我们明白不明白,导致我们有一个星期的时间一上地理课就很困,如果你坐在前面,上课时你向后一看,哇晒,所有人除了地理老师全倒了,but,现在比较好了。
我很喜欢她,喜欢他的和蔼可亲。
每次上课,现在同学们都积极举手发言,每次特都会夸奖我们几句他从来没有对我们发过火,一直对我们很好。要是谁上课不认真,他就会走过去拍拍他(她)的肩膀或摸摸他(她)的头。现在我觉着地理老师就像是我们的亲人一样
这就是我的地理老师,一个。执着敬业、知识渊博、和蔼可亲的老师。
初一:滕兆源
篇二:我的地理老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嗯,你们听我说,这地中海气候 ,瞧这节是地理,可别恼,地理可有趣呢!有一双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戴了一副眼镜,显得特别可爱,朴实的笑容。这就是我们的地理老师。,正因为一个特别的缘分让我和地理老师结下不解之缘。
曾记得刚上初中的时候,我非常的讨厌她,很不喜欢地理,由于一点一点的转变,可能是缘分吧,在上初一下半年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由烦改变成喜欢,渐渐地我发现她很好!
在上初一下半年的时候,有一次月考我考得很糟糕。成绩单排出来了,看看自己的名次比以前退后了好几名,此时好像周围的一切都在笑话着我,小草露出了它那讽刺的笑朝向着我,我在和我的朋友上厕所的路上大哭了起来把我的心声,跟她说了,朋友不断的安慰我,每当我想起的时候我的泪就会忍不住的淌出来,就在这时我上办公室给地理老师背地理,老师说: 怎么了?怎么哭了? 我说: 没事。 这时我的眼泪已经情不自禁的流了下来。老师说: 哎呀,别哭了!什么没考好? 我说: 三大主课这次都不好,都大意了。 老师说: 不要紧,在这次失败中吸取教训,下次好好考,别那么在意,没事的我相信你,下一次一定要加油。 我说: 嗯。 我的眼泪又留下来了,老师说: 乖孩子,明天再背吧。 我说: 不了,老师要不然该落下了! 老师说: 那别哭了! 我笑了笑。我在心里想,谢谢你亲爱的老师,真的没想到,您会这样,我真的好感动。我是住宿生在这半年学校新盖食堂,我们吃的不是很好,而她却给我咸菜,虽然在别人的眼里不算是什么,但是在我的眼里则是美味的大餐!她不断地帮着这我。在学校里她不断地帮助着我,我俩很是好,我有什么事都和她说!相互关心着!
她就是我可爱的地理老师,她胜似我的亲人,亲爱的老师谢谢您,不管以后怎样我都不会忘记你,你对我的好一直埋藏在我的心里,你在我的心里永远是最棒的!
初二:姜媛
篇三:我的地理老师.doc
我的地理老师
我们的地理老师是一位女士,她很温柔、善良。她的名字叫张桂英,今年大概50多岁,她给七年级三个班上地理课,她从上学期就给我们上地理课,在张老师的教导下,我慢慢的喜欢上了地理课。 她有一头乌黑的头发,头发扎在脑后,浓眉大眼,脸上有几丝皱纹,中等身材,微微发胖。她每次上课都很和蔼,有时上课会给我们讲一些外国的风景,同学们都听得津津有味,慢慢的同学们都喜欢听她讲课,有时候在校园碰到张老师,她总是对我们微微的笑,让人感到很亲切。
有一次,张老师让我们在教室背书,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班的同学还能认真的背书上的重点内容,可是一会儿工夫,有的男生就开始捣乱起来,装模作样的拿着书转来转去,几个人在一边说着闲话,这时候张老师发现了,就把这几个男生叫过来,老师并没有发脾气,而是给他们讲了王冕学画的故事,只见那几个男生都低下了头,张老师就是这样,总是用小故事里的道理教育大家,所以我们都喜欢张老师。 我们的张老师多么有趣而且善良啊!如果每一位老师都能像张老师一样,多讲一些对课文有关的故事,那么同学们一定会喜欢那一节课,也会喜欢上那位老师。
篇四:回顾我的地理教师生涯
回顾我的地理教师生涯
作者:黄德芬
来源:《地理教育》2014年第02期
本人1935年出生于广州,祖籍广东梅县。1992年从所任职的广州师范学院地理系教学岗位上退休;1994年底完成主编“沿海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材的编写、实验、送审、师资培训、推广使用等一系列工作后,移居澳大利亚与儿女团聚,安度晚年。2013年秋回国返穗期间,原助手郭建老师约相见,告知《地理教育》约稿事宜,期望就我从事地理教育的情况作些报导,促使我在离开教坛20多年后回顾自己的教师生涯。
一、从小立志做教师,偏爱地理学科
小学二年级参加学校举办的演讲比赛获第一名,班主任陈磊老师抚摸着我的头说:“将来是当教师的好料子。”从小学到中学遇到许多好老师,教师在我心目中的形象非常神圣崇高,立志长大要做教师。有人论断:“喜欢当教师的人,大多数是受教师的影响。”就本人情况而言,诚然!我的童年正处抗日战争时期,1939—1949十年间,随着战乱动荡、父亲工作调动、家庭搬迁,我先后从梅县到河源→南雄→新丰→桂林→重庆→昆明等地;1944年还跟随时任中国航空公司飞行员的父亲“飞越驼峰”,到过印度加尔各答;1947年回居香港。每到一地,我都奇异地睁大眼睛观看、感受各地景色:大自然的千差万别、美妙变幻令人陶醉、遐想;各地迥异的风土人情令人好奇、感奋……从小学到中学地理课是我最爱、易学的一门课。1953年于广州广雅中学高中毕业升入大学时,如愿以偿,以第一志愿入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
1.中学教师的生涯
1957年毕业分配到内蒙古丰镇中学。1958年调回广东惠州,在惠州一中任教21年。我国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的中学地理课程体系,主要学习前苏联:初一自然地理;初二世界地理;初三中国地理;高中经济地理。那年代各年级地理课都上过。60年代我国与苏联关系恶化后,政治上反苏反修也殃及地理教育,大砍学校地理课程。1963年取消高中地理;随之初中地理课时压缩至初一、初二两个年级开设。在惠州一中除任课、当班主任,还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校园小山包上建立地理园主要配合自然地理教学以及进行气象观测、地震测报等活动。惠州一中小气象哨每天作出当地小气象预报,准确率达百分之八十以上,受惠阳地区气象局表扬、纳入地区气象哨联网。地震测报小组被省地震局评为先进群测单位。1978年编写《地震群测群防手册》由惠州市科技局编印出版。
2.难忘的点点滴滴
北京师大学习期间得益于王钧衡教授任地理教学法课程,他的启发式教学,特别强调教学过程的“活”,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在动脑、动手过程中进行学习。回顾工作可以自豪地说:我的
地理课颇受欢迎,数十年后与惠州一中的老学生相聚,还会津津乐道上课情景:老师怎样让他们学会看地图、辨方向;记住什么……带领他们上麦地山、飞鹅岭观察辨认山地、丘陵、平原、惠州的湖光山色、城市特色等。
作为地理教师,从我步入惠州就有志于惠州乡土地理考察研究。1959年大跃进年代,惠州一中地理科组编写《惠阳地理》向国庆十周年献礼。自然地理部分由我执笔,为此查阅不少地图、地志、地史等资料、实地考察惠州地区的山川河湖、土壤、植被……1980年编写《惠州西湖》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惠州西湖的形成和演变”一文1982年刊于广州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我热爱中学地理教师工作,当年报考师大地理系还受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的影响,是怀着要像电影中的女主角、优秀教师华尔华拉那样抱着地球仪走上讲台的梦想,献身祖国的教育事业。遗憾的是从1957反右到1977年文革结束,在中国大陆的政治环境下,正值精力最充沛的青年时期,不能正常工作,浪费了许多时日。
二、迎改革开放,为培养新一代地理师资尽力
1979年调入广州师范学院地理系承担地理教学法课程,由一名中学地理教师转化为肩负培训中学地理师资使命的大学教师。为适应新时期新教学岗位的要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高和武装自己
二战结束后国际上科学技术、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大大促进教育改革发展。而20世纪60~70年代我国教育事业遭受严重破坏,必须急起直追,尽快赶上世界水平。本人努力学习国际新教育教学理论,运用于地理专业教学工作。如学习前苏联教育改革先驱赞可夫的理论和实践后,写出“从赞可夫的教学实验看地理课对发展智力的作用”(《地理教学研究》第 一 辑,1983年);学习研究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查罗姆·布鲁纳学科知识结构学说后,撰文“试探地理学科的知识结构”(《课程教材教法》1985年第4期)等文。
2.发挥自身优势,推介国际地理教育改革
我是海外归侨,有众多海外关系;广州毗邻港澳,是全国改革前哨、对外开放窗口。国门打开之后,首先要求海外亲友尽可能提供国外有关地理教育刊物书籍。很幸运,1979年刚调入广州师院后,即得到香港培侨中学地理教师何杰老师大力相助,赠送《香港地理教学通讯》、《香港新高中地理课程》、《现代地理学》等一大批书籍,这些海外出版物主要用英语撰写。自1950年回到中国大陆,基本没有接触英语,幸亏小时在海外学习打下基础,在荒废数十年后重新捡起,还能较快上手。掌握英语优势使我能在大量阅读原始资料基础上,写出“香港新高中地理课程简介”(出席1980年中国地理学会主办“恢复高中地理研讨会〔杭州会
议〕论文,刊1981年《地理教育》);“当代地理教育的改革及其趋势”(《课程教材教法》1984年第1期、入选优秀论文集;获广东省地理学会1984年度科教论文一等奖)等文。
3.创新地理教学法课程,培养新一代地理师资
除使用当时高师统编教材外,还根据自己的学习、研究、经验、实践等,编写有关地理教学法讲义、论文,努力提高地理教学法学科的科学性、艺术性、技巧性。其著述计有:试论地理教学语言;地理学习动机培养和激发;地理学习能力培养和训练;地理课爱国主义教育运用情感教学的一些方法;国外地理游戏教学评价;地理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教学实习紧抓学生教学技能训练。教育实习是把教育教学理论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遵循技能形成规律,指导实习生实践课强调实练,要求进行预讲,直到通过才准正式上讲台。起初有些学生很反感,认为学了四年的大学生上中学一堂课有何难处,要他们反复预讲是刁难。要能上出高质量好课、做学生欢迎喜爱的老师,教学艺木及技能技巧只能在反复思考设计、实践训练过程中形成。一位当年实习被反复预讲到哭、最后深受欢迎、广获好评的学生,现已是某地经验丰富地理教研员,她为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常去听课、评课,狠抓教师课前预讲练习,也培训出一批优秀地理教师。
进行微型教学实验,提高教学评议科学性、客观性、可操控性。1985年从一些资料得知国际上把现代电化教学手段运用于师资培训中,进行微型(也有译作微格)教学。微型教学即把录像技术运用于教学形象的反馈中,特别是用于师范生教学评议中,如摄录其讲课某些片段或全过程,再通过放映课程进行评议,这比单凭听课者个人主观印象评议更科学客观,具有可操控性及自我反馈等优点。地理教学法与电教室合作进行微型教学实验取得良好效果。广州师院地理系毕业生走向社会后,普遍反映素质较高、教学能力较强,受到用人单位欢迎。
三、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开阔视野
1.密切与港澳地理教育界学术交流活动
1987年初应香港大学梁一鸣先生和香港中文大学冯以浤先生邀请赴港作学术交流并为香港地理教育界作“中国(大陆)地理教育概况”报告。考察香港地理教育,写出“香港中学地理教室的装置和设备”(《地理教学》1987年第5期)、“香港中学地理课程的发展与教学概况”(《课程教材教法》1988年第3期)、“香港师范教育考察评述”(《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第4期)。
与香港大学教育学院薛恬晨博士(Dr. Philip Stimpson英国)进行“中港地理教育比较”合作研究。考察香港地理师资培训、观摩中学地理课堂、参与课堂教学评议等一系列活动,并在香港大学举行讲座,介绍中国大陆地理教育概况。在与Stimpson博士合作研究过程中,从理论到实践学到不少东西,收获颇大,深受启发,为后继学习和研究提供条件并打下基础。
1984—1986年间,受广东省地理学会委托主编由澳门黄就顺先生资助刊物《现代地理教学》,得到港澳地理教育界大力支持。冯以浤、罗庆麟、黄就顺等港澳地理教育界元老为之供稿,对省内外地理教育产生一定影响。办刊过程中广泛联系和接触地理教育界,得到磨练,也很有收获。可惜限于各方面条件,该刊只出四期即停刊。与港澳地理教育界交往,曾写下“记几位港、澳地理教育界朋友对我的帮助和影响”一文,发表于为纪念广东省地理学会成立50周年论文集《地理学在广东发展的回顾》(2002年)。
2.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概况
1990年9月初出席国际地理学会(IGU)在香港举行的地理教育会议;随后出席10月16~19日由我国主办在上海举行的“课程发展与社会进步”国际研讨会;1993年参加香港中文大学主办“东南亚地区华人社会的课程改革研讨会”:1995年应邀参加在广州举行的国际环境教育研讨会(因赴澳未出席,提供论文“初中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以沿海版初中地理课本为例”收入会议论文集中)。参加国际学术活动,进行学术交流、相互学习、广交朋友、相得益彰。还有一些奇遇、意外的收获。一位到日本留学的学生来信告诉我,他持我的推荐信报考研究生,导师竟是我在香港IGU会议中结识的筑波大学教授Hiroshi Sasaki,当得知他是我的学生时特别高兴。当年主持香港IGU会议的主席Don.Biddle 博士是澳大利亚人,正是他70年代在香港大学工作时促进和指导香港高中地理课程改革。会议中香港朋友介绍我与他结识,告诉他是我率先向中国大陆介绍他主编的香港新高中地理教材。Don. Biddle是资深地理教育家、国际地理教育界德高望重老前辈。我到澳大利亚后与他成为忘年交,他不时提供新地理信息及自己的著述。
四、主编九年义务教育“沿海版”地理教材
1.编写教材历程
1986年受国家教委聘请,参与制定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教学大纲。1988年广东省承担编写?沿海版?九年义务教育教材被任命为地理科主编。从1988年至1994年间,率领编写组(副主编郑粤飞,组员:韩延、袁书祺、郭建——参加一、二册)按教学大纲要求先后完成供初中一、二年级学生使用的地理课本四册、配套地图册两册、练习册四册;供教师使用教学参考书四册共十四册书稿的编写工作。1990—1992年组织、指导在福建泉州地区、广东珠海等地区进行的教学实验;1992年总结、送审、通过;1992—1993年开展师资培训;1993年正式推广使用。主编沿海版地理教材是进行地理教育改革最好的实践机会。在编写、实验过程中陆续写出下列文稿:“怎样把地理课本编得使学生喜爱”(《课程发展与社会进步——国际研讨会论文选》1990年),“沿海版地理教材素质教育的功能及其特色”,此文在1992年所编教材通过审查、决定推广使用后,应国家教委要求作教材介绍。“我国中学地理课程的改革及沿海版地理教材之特点”(《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3年某期);“初中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以沿海版初中课本为例”,该文收入1995年国际环境教育研讨会论文集。主编沿海版教材,自我感觉是:迎接时代挑战,勇于改革、大胆创新,努力编写出一套颇获好评、受到欢迎的新地理教材。这是我在地理教师生涯中最后的冲剌,总算为热爱的地理教育事业做了实事。
2.海外余波——在澳地理活动及著述
结识澳大利亚地理教育界,参加澳洲新南威尔士州地理教师协会:抵澳后首先探访澳大利亚地理教育界资深老前辈杰夫·康诺利(Geeff·Conolly)教授。20世纪80年代曾在国内介绍他有关地理技能论著(《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某期)。1995—2005年十年间,我成为新南威尔士州地理教师协会会员,先后写出“澳大利亚地理教育漫谈——访杰夫·康诺利教授”、“美国的18项国家地理教育标准”、“澳大利亚2000年地理活动周的防灾减害教育”等文(刊《中学地理教学参考》、《课程教材教法》等期)。迎悉尼奥运会,写出“绿色奥运——悉尼2000奥运会场的建设”(《广州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人在澳洲,感受实地环境,在当地华文报刊发表“唯一能称洲的国家——澳大利亚”、“春月度中秋”等一些地理常识小品。多年来,游遍澳大利亚行政区划的六大州、两大领地。整理出一册册旅游册、写出“同窗结伴西澳游”、“只身参团去看大岩石”等地理游记;与陈炳协作编制出《冈得瓦纳雨林之旅》、《塔岛游》等具浓厚地理内涵的DVD音像光盘……▲
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