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2012江苏高考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9:36:27 高中作文
2012江苏高考作文高中作文

篇一:2012江苏高考作文

每一次走进 杖藜叹世者 们神圣的心灵。总是能感到有一份沉甸甸的爱躲藏在深切的忧愁之下。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以忧国忧民而名留青史的杜甫何止一个 忧 字了得!在他的每一声叹息中,在他的每一份忧愁中,爱国爱民的思想始终闪耀着最夺目的光芒。爱之深,所以忧之切。

还有那位被唐宪宗当做一块破砖随意地扔往柳州、邵州的柳宗元。面对僻远、冷落、荒凉的边境,回望那浮云遮望眼的长安,自己满腔尚未实现的抱负在忧患之中渐渐沉淀成对当地百姓浓烈的爱。

于是,他用爱来承担浓重的忧愁,他兴办学堂、禁止巫术、垦荒屯田、种树植株、推广草药,他深谙边疆的百姓更苦,边境更需要发展。几年的时间里,他在柳州做出了大量功绩。他自己甘为愚人,任劳任怨,把忧愁留给自己,把爱毫无保留地献给了柳州的百姓。

一位教育家说:生命到了最后一刻,一切才显得深刻。我不得不说,因忧而生的爱更显得深沉。因为那是饱含泪水的爱。

舒婷的诗《写给我的同代人》,唯因不被承认才格外的勇敢真诚。即使像眼泪一样跌落,仍有来自大地的点点回音。北岛、顾城、海子,这些在忧虑中前行的诗人,这些对祖国、对人民充满爱的诗人,这些甘为后来者披荆斩棘、开辟一条光明大道的贤者,因为爱,他们的忧才有了意义。

我不得不想起那位蹙着眉头,在电视荧屏上,在新闻的风口浪尖上坚持着的主持人 白岩松。他用他的睿智与机敏,责任与博爱,看得比我们更远更深,他深知社会的黑暗与落后,他深谙人心的叵测,他知道 这是一条最遥远的路。 他知道以一己之力就算粉身碎骨也不能立马改善某些地区落后的现状。因此,他将眉头紧锁,然而,在《痛并快乐着》一书中,我却分明感到有一股向上之力支撑着他,他永远不会倒下 那就是他内心深处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

耳畔依旧回响着杜甫先圣的: 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 那份不亚于青年人的担当,那一颗滚烫滚烫的爱之心,在历史的忧患之中是心里的一方晴空,千百年后酝酿成一弯七彩之虹!

推荐:

篇二:2012江苏高考作文

那是小学4年级的一天,盛老师在树下开了一堂课: 灵魂里不能没有树。 他强调 接地气 回到大地的阅读。 课外阅读,请从树读起:这棵树,就是大地的神来之笔。每棵树都依自己的特性自由伸展 用心阅读,一棵树透露给你的东西,不会比一本字典少。好,这会儿风吹过来了,你感觉了什么?

我听到了风中的树叶在说话

这一课让我终生受用。至今,童年记忆会被树打开。因为那棵树,我相信了 神灵 相信了爱,耳朵里没塞满那个时代的进行曲,却灌入不少自然的清凉,生出对大地的敬畏。也明白人可以是另外一种样子,不必是统一的枕木。

那棵树留给我的,是关于成长的记忆。

据说童年是一棵树的传奇。蓬勃的枝叶,是孩子的多项爱。可为了那年代需要的螺丝钉,树木被慢慢切削成标准件。

我14岁就上了流水线--每天用机床车出同一规格的地脚螺丝。一日发闷,把脑袋伸出窗外,忽听一阵朗朗书声。隔窗就是树木葱茏的校园!不知怎么眼泪就下来了,有一种强烈的被剥夺感。我 忧 :14岁,生命之树还没有舒展开,就栽入坚硬的钢铁丛林,憋屈着,何时还原成校园树?

大学梦在那一刻定格。

于是我拼命干活,总算评上劳动模范,被工厂推荐上大学。谁知被清洗出来,因出身不好。后听说我的名额被权力人士掉了包。

大学梦一再背我而去。

那天我写下了问号最多的日记:小树有生长的权利吗?河水有流动的权利吗?我有上学的权利吗?为什么权力能剥夺自然的权利???

那棵树回馈着我对它的爱 所有的树叶分担着我的忧!

树懂得沉默。它从容站着,心思依然浪迹天涯。风中的树叶张开翅膀,带着恣意飞扬的动态,有梦从里面滑翔出来

受到暗示的我,从此多了一项爱好:下班路上会拐进一所学校,拿本书往林子里一坐,直到恍惚把自己坐成一棵树 就这么把 忧 变成了自学的动能,就这么用 爱 ,来表达对树的敬意。

此刻我身在高考考场,似乎正接近遥远的大学梦。梦里,再次出现了凝结着忧与爱的那棵树

(只有初中学历的赵翼如,1977年意外地考上了南京师范大学(微博)。毕业后在新华报业集团当记者。客串过中央电视台编导、中国文采声像出版社编辑等。现供职于江苏省作家协会,一级作家。著有《有一种毒药叫 成功 》、《倾斜的风景》、《灵魂的球场》等,其作品入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及多种语文教材。)

篇三:2012 江苏高考作文

忧与爱

6月7日,“邀请您写高考同题作文”活动,得到了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 7日上午语文考试结束后,高考作文题目《忧与爱》也随之曝光。截至7日下午7点,共收到同题作文的征文200余篇,微博体300余篇。其中来稿作者有正在读高二的学生、语文老师、大学生,也有学生家长,以及一些文化界人士及部分网友。对于这些作品,邀请了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于为苍教授给予点评。

作文1

孙梦(公务员)

在一条幸福的大道上,两个头戴纶巾的人相遇了,两人凝视、流泪,继而紧紧相拥。“终于和你重逢了,因为世人的偏见,我们竟不能结伴而行,共看烟霞恋峦、柳丝依依”,忧大哥率先打破沉默。“是啊,我们原本就是形影不离的一对,佛家曾有偈语?由爱故生忧?,正是因为有了爱才有了忧,难道不是这个道理吗?”爱小弟一肚子委屈。

“不惟由爱生忧,因忧亦生爱,甚至?忧之切,爱之深?。赵太后正是因为听了触龙?父母之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的劝告,才使幼子走出溺爱、历练成长;孟子正是因为主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才使后来人重视忧患意识事关国家存亡;孔子正是因为坚信?士忧道不忧贫?,才为普天下迎来3000年修明政治!”忧大哥满腹牢骚。

“说得好哇!历览古今圣贤,无不把爱与忧相提并论,后来者不应该如此狭隘地把我们视为冬与夏、白天与黑夜。”爱小弟附和道。

“把我们分开有什么好!陈后主?隔江吟唱后庭花?,终落得国破人亡;李煜无忧无虑游上苑,终落得?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凄惨命。罢了罢了,这些亡国君不爱家国自然不忧家国,不忧家国自然……不说了,徒增烦恼!”忧大哥欲言又止。

“远的不说,现实不也是如此吗?瘦肉精、地沟油、三聚氰胺奶粉、染色馒头、一滴香火锅、勾兑醋、黑豆芽、旧皮鞋老酸奶、毒胶囊……这一桩桩一件件的食品安全危机,不也是因为管理者不忧、生产者不爱才造成的吗?舌尖上的中国少不了忧也少不了爱,正因为?爱?美味才更要?忧?美味,反过来,也只有?忧?美味才是真正的?爱?美味。”爱小弟指点江山,爱国忧民。

“不能任由人们的肤浅再让悲剧重演下去,我们必须要并肩战斗。陈子昂不说了吗———圣人不利己,我们不是圣人,但也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忧大哥猛地一拍大腿。“对,我们要重新站在一起,即便为天下苍生所笑,也不能丢弃天下苍生不管”,爱小弟赞同道。

“北宋大儒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历代知识分子的最高担待和器识宏愿,爱与忧休戚相关,我们必须冲破世俗藩篱!”忧大哥紧紧搂住爱小弟。“我听大哥的,我们手挽手、肩并肩,再也不各敲各的锣、各打各的鼓了!”爱小弟用力抱紧忧大哥的手臂。

专家点评:94分

文章寓理于形,以寓言对话方式,阐述了“忧与爱”的关系与内涵,主题鲜明,说理生动

形象,材料具体典型,活泼的表现形式,增强了议论说理的趣味性,语言风趣幽默,杂文味浓。

作文 2

王宜山(教师)

古代有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位老人有两个儿子,分别从事不同的行业。一个卖伞,一个卖面。老人无论晴天下雨都担忧。晴天担忧,大儿子的伞不好卖;下雨天,担心小儿子的面被淋湿。忧从何来?源于爱。爱之深,则忧之切。

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人父母者,无不时时处处为孩子操劳,忧虑。为学业,为前程,为婚嫁……“孟母三迁”即为最好的例证。孟子小时候非常调皮,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当初,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母看到便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孩子住在这里!”于是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孟母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母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孟母为了儿子的身心健康成长,辗转搬家,可见其爱子之深,忧子之切。

在动物界,老鹰、狐狸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法也值得我们借鉴。雏鹰、幼狐小的时候,会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在爱的呵护中快速地成长,一旦到了一定大小,父母便毫不留情地把它们赶出家门。老鹰会一脚把翅膀已经长成的雏鹰踹出巢穴,让它在下坠中撑开羽翼,展翅飞翔;即将成年的狐狸也会被父母一次次地咬出洞穴。难道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了吗?不。父母担忧的是孩子的前程,一味的爱,是会毁了他的一生。无远虑,有近忧。父母知道,只有为孩子做长远设想,养成自食其力的生存本领,才是父母对孩子的最大的爱。

有些父母在为孩子忧的太多,着想的太多,事无巨细,最后,只能让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依赖品行,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被成年”,其实却是一个大小孩。

须知,爱有时也会走向它的反面。“揠苗助长”的笑话中那个急功近利的农民,因为爱自己的禾苗,希望它快快成长,便每天往上拔一拔,结果,茁壮的禾苗全都被拔死了。太多的爱,不恰当的忧,有时会成为戕害子女的毒药。

同样,忧和爱,也不是单向的,不只是父母给予子女。为人儿女,也要为父母着想,为父母担忧,感念养育之恩,反哺赡养。一个电话,一声问候,一件礼物,都会让父母快乐……最后,化用一下苏芮《牵手》里的一句歌词来作结:忧着你的忧,爱着你的爱,快乐着你的快乐,幸福着你的幸福。

专家点评:93分

文章以丰富的事例,结合生活实际,尽情地诠释了“忧从何来?源于爱。爱之深,则忧之切。”的丰厚内涵,主题鲜明深刻,材料丰富翔实,议论说理晓畅有力,以故事巧妙入题,以歌词从容结尾,结构灵活和谐,深化和升华了文章主题。

作文3

于雷(大学生)

爷爷变了!

爷爷确实变了!!

他居然把爸爸给他买的一对鹦鹉放了!!!

爷爷家在乡下,宽敞的院子前有一条小河,两岸绿荫蔽日。每天早上,爷爷和奶奶沿着河边的林荫小路晨练,看绿树流水,听鸟儿婉转,过着安乐的晚年。

去年父亲节,爷爷和奶奶来我家小住。爷爷老是嫌城市里树荫少,也听不到鸟叫,吵着要回乡下去。爸爸就给爷爷买了一对虎皮鹦鹉,又买了一些花花草草放在阳台上,这才强留爷爷住了几天,回家时爷爷把一对鹦鹉顺便带回了家。

这是一对虎皮鹦鹉。一身黄绿的彩衣,红红的爪子,尖尖的小嘴向里弯着,它们或扑楞着长长的翅膀,从下梁跳到上梁;或相互交啄吻颈嬉戏,啄食嘬水;或互相追逐打闹,引颈啼啭,为爷爷的农家小院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欢乐。

爷爷本来不太喜欢养鸟的,但自从有了这一对鹦鹉后,他的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每天早上,爷爷早早起床,清除鸟粪后,再把鸟食和水装满,在鹦鹉叽叽喳喳的欢叫中,爷爷用竹竿挑起鸟笼便踏上晨练的河畔之旅。

时间长了,鹦鹉自己竟然能用那弯弯的尖嘴把笼门啄开,在院子里,围着爷爷飞来飞去,玩后还会回到笼中。望着自由自在地飞翔在自己周围的鹦鹉,爷爷却眉头紧蹙,满脸愁容……一天,爷爷喂完鹦鹉后,索性打开笼门,放出鹦鹉,把鸟笼收进屋里。一对鹦鹉,似乎有些恋恋不舍,围着爷爷打着旋,在爷爷快乐地哄赶下,它们飞向河边的树林,飞向了自己真正的家,它们尽地情叫着,唱着……

每天,爷爷还徜徉在小河边。望着清清的流水,听着脆脆的鸟鸣,爷爷幸福地笑了,甜甜的,晨练的脚步也欢快了,轻轻地。

我想,爷爷已找到他爱的真谛了。

专家点评:92分

作者从与之朝夕相处的爷爷养鸟的故事中,挖掘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忧与爱”的哲理内涵。栩栩如生的细节描绘,烘托渲染了文章意境,于娓娓描述中,自然流淌出爱的哲理内涵。作文4

张勇(公务员)

那一年,我11岁。母亲突然生病了,躺在床上浑身发热、口干发涩,一连两天没吃东西。当她稍微有点好转时,说想吃煎馍,婶婶在旁边马上说“我去做”。“不行,我只吃妮做的煎馍。”而我作为母亲的娇闺女,除了偶尔让我帮她填柴烧饭,从来没做过饭。泪水流了一脸,母亲还是坚决地只吃我做的煎馍。

没有办法,我只好盛水加盐舀面磕鸡蛋,当着母亲的面使劲地搅面,委曲的泪水和着汗水掺着面粉,很快把脸妆成了花猫。婶婶烧火,耐心地指点我浇油舀面糊摊面饼,最后还是做成了一堆散乱的碎疙瘩。当我怯怯地将面疙瘩端给母亲时,她却津津有味地吃了下去。又过了几天,母亲病愈了。她拉着我的手说:“妮呀,我有病的时候最担心的是你。在咱们农村,不会做饭不动针线,以后会受婆家的气,那时候,娘再想疼你也没办法了。你得

学做饭,再难吃,娘吃着都香。”

那一年,我22岁。通过努力,我走出农门进了城市,母亲打电话说要到城里来看我,吃吃我做的鱼。天呢,我只知道吃鱼啥时候做过鱼?没办法,看了半天菜谱,硬着头皮去市场买了条鱼,回来把鱼放进水池想刮鳞开膛,鱼儿猛地一蹦,尾巴重重地打在了我的脸上,那个疼啊。吃什么鱼!母亲来了就下饭店。一听说要下饭店,母亲急了:“天天下饭店是过日子的样子吗?怎么买房子带孩子?”母亲边说边把我拉进厨房,手把手地教我杀鱼教我配料。

又过了22年,今天,我44岁了,我的孩子也已经到了参加高考的年龄,天天给她做着可口的饭菜,她幸福地像个小公主,可是我的心里也有了当年母亲的感觉:孩子不能自立是母亲最大的忧愁!这个暑假,我也要让女儿学做饭,给她一份完整的爱!

专家点评:91分

从自己亲历入手,感悟出“孩子不能自立是母亲最大的忧愁”这一生活哲理,接着自然重任在肩:“我也要让女儿学做饭,给她一份完整的爱!”“忧”自“爱”中来,爱现慈母心。文章以岁月流逝为叙事线索,以两代母亲对女儿的爱为布局架构,语言质朴自然,深入浅出地诠释了文章的主题。

作文 5

张欣(江苏师范大学学生)

窗外的云像烟雾一样飘远,不是乌云但也不是白云。就像水墨画一样,轻轻碰到房子的尖顶又悠悠地经过。学校的梧桐树没有粗壮的枝干,更别说遮天相接了。但就是这样看起来孤零零的小梧桐,被雨水洗过的叶子绿的发亮。好像有故事要说。

今年的春天无比蹉跎地过去了。夏天来了。我不止一次这么想到,我们都长大的现在真好。初面对的时候是怎样也预料不到的,我们会做二十年甚至更久的朋友。然而此时,我们看见的再也不会是同一片风景了,不会听一样的校园广播,不会在同一个时间听见下课铃,不会在同一个时间做眼保健操,不会再说“我们学校……”

两年了。走了两年,也才渐渐明白这些时光之于我的意义已经不再是两年前那么的单一了,就好像是一条分界线,这边和那边是两个不一样的自己。常常觉得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它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刚刚好让我可以遇见你们。有时我就庆幸,甭管世界多乱七八糟,我老无所依你们几个仍是我坐上宾。

可是现在大家都那么忙,为自己的事情已经焦头烂额。我们在一起的时候,说出口的常常只能是开心的话,怕自己的坏情绪影响了大家的好心情。可是,我想我们都错了。人生来就是为了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缝合一次又一次伤口的。当然我不希望在那一次又一次之后,我们都变成铁石心肠的骑士。我信忧愁是抹不去的,也信忧愁不是无时无刻的。我们都是在时间缝隙间权衡快乐的人,坚持会有更好的生活。虽然迷惘,但也要坚定信心往前走。爱的能力有限,也不能所有人都觉得我好。我性格顽固,令人痛恨。但在我这样的人心底,爱的温暖亦如阳光照耀一般,它令我回忆,给我启发。而生命始终,是一段发现爱的旅途。

时间从哪里溜走了,你告诉我? 天长地久有时尽,与君共勉。

专家点评:91分

忧与爱是一种心境,作者巧妙地寓情于景,抒写了难以诉说的纠结情怀,道出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感受:“而生命始终,是一段发现爱的旅途。” 文章写景状物抒情自然天成,“忧生爱,爱是乐”,感悟新颖深邃。

(作文3、4、5有删节)

高考作文微博版:

1.考场体

考场如赛场,冲刺比拼忙。谁怜忧与爱,唯有爹和娘!千军过独桥,万马赴疆场。爱忧一念间,前程无限量。天公知人意,陪考不凄惶!愿我莘莘子,学成题金榜!(苗磊)

2.抒情体

在我一岁时,您总是把食物嚼碎,放进我的口腔;上学时,您每天把我送到校门口再去工厂;我在考场中答卷,您在门外耐心守候,不惧骄阳;第一份工作不如意,我愁眉不展,您的来信,字里行间如叙家常;如今,您额头添皱,双鬓染霜,您的忧中写满爱,无论明天怎样,我都要说一声:“谢谢,娘!”

(张文强)

3.tvb体

呐,他出差在外你总是担忧他的冷暖担忧他的吃住,甚至半个小时不见他短信就担忧他出事,你的担忧其实是缘于对他的深爱!艾青有诗云: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不过呐,凡事有度,你也不用过于担忧。所谓吉人自有天相,他一定没事的。饿不饿?我给你煮碗面。

(乡下玉米)

4.台阶体

你,

并非,

高富帅,

却很可爱,

忧郁的眼神,

流露丝丝关怀。

那一日来到站台,

遇到端铁碗的乞丐,

众人纷纷后退欲躲开。

你二话没说打开手提袋,

百元大钞外加一包蛋黄派。

篇四:2012年江苏高考作文“忧与爱”写作指导和范文

2012年江苏高考作文“忧与爱”写作指导和范文

2012年江苏卷高考作文题:忧与爱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就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 罗兰) 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题解

试题沿用了往年提示语(材料)题目的形式,但有一些变化,材料不是对命题中有关概念的解释或解说,而是引用了古今中外有内在关联的三则材料,从中引出题目而这三则材料又有明显的提示、引导的作用,实际上降低了审题的难度

前两则材料考生都很熟悉,一是出自孟郊的《游子吟》,一是出自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第三则来自罗曼&8226;罗兰的《巨人传》

这3则材料实际上是在暗示写作“忧与爱”可以从哪些具体的角度入手,第一则讲的是母亲对儿子的担忧与怜爱;第二则讲的是对祖国对大地的忧戚与深爱;第三则讲的是伟人心灵中那种博大的忧患与至爱

忧,指担忧、发愁它是对外界事物担心的一种程度,表现为双眉紧锁、额部肌肉收缩、思维定向(只思虑他所考虑的问题,不想其他)

爱,是对人或事物亲近、关切、扶助、投入的心理取向当被某事物所感动,或者被深深地感动时,这种心理取向体现得更为强烈

“忧与爱”,之间的关系是内生性的,是一体两面的,爱之深,忧之切,忧源自于爱无论是忧还是爱,都来自于那颗滚烫的“心”,这从繁体字“憂”和“愛”的字形上可以得到启发

评析

1.“忧与爱”是中国文学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内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忧时原是诗人职,莫怪吟中感慨多”“暮年未敢忘忧爱,喜听三边奏凯音”(【宋】刘克庄诗句)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转型期,让青年学生来思考“忧与爱”的问题很有意义

2. 材料选得好,便于考生从熟悉的材料中去窥见丰富的内涵,使不同层次的考生可以“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有利于选拔性考试拉开档次

3. 用材料的形式而不是用以往的解说命题的提示语形式,不会束缚考生的思路,有利于考生展开联想,从不同的角度切入题意

4. 这个题目甚至可以说是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个突破,它不是一味地“歌德”,它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社会、人生,体会深沉博大的情感,也符合新课标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

写作

1. 本题适合多种文体的写作,可以写作一般的议论文,也可以写作叙议结合的散文、杂文有人认为这一类带“与”字的题目,不适宜写记叙文,我不这样认为,“忧与爱”是一体两面的,爱之深,忧之切,如果考生能从《游子吟》联想开去,完全可以写出有深厚的情感内涵的记叙文来“忧”和“爱”都是情感性的,本题,也可以写作情景交融的抒情文

2. “忧与爱”,可写的内容很多,考生可从三则材料暗示的几个方面,也可从“外界事物”、“人或事物”等许多方面打开思路,作为40多万人同写一题的高考作文,要尽可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在新颖和独特上花功夫

3. 这个题目比较大,写好本题的关键是在构思时要化大为小,大题小做本题的题眼是与“爱”紧密相关的“忧”,忧的内涵很丰富,与“忧”有关的词语很多,如忧愁,忧烦,忧愤,忧患,忧惶,忧惧,忧煎,忧苦,忧劳,忧虑,忧闷,忧戚,忧伤等等,首先要给“忧”定位,是何种类型的“忧”,其次要考虑“忧”什么把“忧与爱”化小,化实,化具体,文章就好写了

4.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历史上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很多,写作时一定要注意避免“大路货”,避免“套话作文”

5. 1982年的高考试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近年也有过“忧与乐”一类的模拟题,考生一定要注意本题与这些题目的些微区别以上两题,有“先后”关系,而本题中“忧”和“爱”则不存在先后关系,“忧”和“爱”之间的关系是内生性的,是一体两面的,爱之深,忧之切,忧源自于爱,正如艾青的诗句那样,忧是流泪的爱,无论是忧还是爱,都来自于那颗滚烫的“心”,这从繁体字“憂”和“愛”的字形上可以得到启发只有理解了这一点,论述才能深刻、透彻

忧与爱

你常扪心自问: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儒生,到底要怎样才能力挽狂澜,揽将倾之大厦,护将亡之王朝?我们的问题如一颗抛入长河中的石子,激不起半点波澜,可千百年来,你的身影踏着滚滚的历史长河凛凛而来,携着无数的滔天巨浪,豪情万丈

人们都习惯将你与李白相提并论,他们喜欢尊称你和他为“李杜”,可在我看来,你的早已远不止此李白处于盛唐时期,昂着头走,看到的是碧蓝的天和洁白的云,处处好风光,写出来的诗自然浪漫与旷达兼而有之,可你不同,你经历了最苦难的时代,亲眼见证了千里繁华的盛唐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沉沦,如何跌入不见底的深渊只有流血的手指才能弹出这世间的绝唱你的诗便如你一般,记载了这个朝代的兴盛与覆亡,也记载了你对李唐王朝的忧虑,对天下百姓的爱护

书生少年,自有几分狂气凌云壮志,自在胸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渴望施展自己的抱负,大显身手,好令这个国家更加兴旺繁荣没有谁比你更迫切的希望为自己的祖国贡献出一份力量,哪怕只是绵薄之力可现实终究是残酷,好景不长,唐王朝不顾现状,肆意扩张,大举征兵,民不聊生,你一次次看到家中男丁被强行带走,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情景,对百姓的同情,对国家的热爱反反复复折磨着你的心,你既盼望着国家出兵,又不忍见百姓生活颠沛流离,你只能无奈地呐喊:“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你的忧是你最大的爱

你忧虑的那一天,终于到来了,安史之乱后,你站在高高的城墙上,春天依旧,草木凄凄,一切早已物是人非“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连供人赏

玩的花鸟也止不住你内心的哀戚与彷徨,你忧,你虑,你急,你伤,却依旧挡不住命运的脚步

在那忧虑之泪的浇灌下,在那顾惜雨露的眷怜下,竟开出了最美的一朵花:从那往后,天下儒生精忠报国皆有准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评语 本文选择第二人称展开与杜甫对话,对杜甫之忧与之爱有较好的剖析和深入的探析作者运用对杜甫作品和人品的熟悉,写出了对命题的比较集中和深入的理解但文章并没有对“忧与爱”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作更多的、更深入和更辩证的分析,使得文本略显得有点单薄判分:60分

忧与爱

我看见潇湘竹上的点点泪痕,朦胧中仿佛听见娥皇和女英的声声叹息那叹息里蕴藏着的忧思百转千回,但我知道他的缘由全在于爱意深厚忧和爱好似对恋人,总是相伴而生

爱很少因忧而起,但忧却因爱而生戴望舒在雨巷中失意徘徊,还不是因那丁香一样的姑娘?若不是应了心中的爱意,辛弃疾怎么展现那一抹柔情,在人海中寻觅“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因为心中的那一份爱的滋味,或许我们会在午后的回忆中,笑着暗问:“远方的你,还好吗?”嘴上虽是笑意,心中的忧思却充满了酸涩

家国之愁莫不源于对故土、对根的热爱子美挥一挥狼毫,写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忧思与爱倾斜于诗间;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是对时政的控诉,满含忧愁,确实因对这时代的无奈,对山河的热爱;现代的艾青发出的一声呐喊:“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是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深刻的家国之爱才是那阵阵忧叹的根由啊

对自然的情有独钟也成了忧愁的事儿难忘张岱独去湖心亭看雪,赏那专属于他的一个人的西湖雪,我们后人赞其雅士,却不知他内心对自然的恋慕、对天然的渴求相公虽痴,也是由着心里的那一点爱意,那份对知己的企盼更让我钦佩的便是相公由爱而忧却能豁达地看开、独享自然之趣,巧遇看雪的游者,但守住了爱的宁静

更不用提人们因爱情而辗转反侧了《半生缘》的爱全在曼钧的信间,却因那多

舛的命运而忧思重重;渡边彻听见《挪威的森林》而唤起的对直子的回忆莫不参杂着浓浓的爱和忧;张爱玲送别胡兰成后,“伫立涕之久矣”,其中的复杂心绪又怎好揣摩???

古时的娥皇和女英因爱而生忧,怕是古时人们第一次对忧和爱的尝试与记载无论是后来的潇湘妃子洒在潇湘竹上的点点泪痕,还是今日人们每日的忧虑,也都因对责任、对爱情、对世间万物的执着罢了

评语:本文视野较宏大,思路很清晰,如同剥笋般层层深入,从而对“忧”和“爱”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有了较为辩证的认识;但也因此使得小作者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出于一种不是十分清晰的状态,使得文章某些例子并不能充分论证分论点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求全责备判分:60分

忧与爱

洪劬颉

爱有深浅之分,忧有真假之别

“儿行千里母担忧”此担忧是真担忧,此爱是真爱但是我们必须要清醒的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忧都在表明内心深刻的爱,也并不是所有的爱都必须要用忧来唯一呈现爱与忧,犹如两个世界的两条线几乎不能存在于同一个时空之中,却因某一些机缘能够偶合于此认识到忧和爱之间的关系,不仅仅能够使我们知人,同时还能获取知人之智

无爱便无忧无目的的爱如同无缘无故的忧一样,几乎都不会存在爱谁,爱什么,为什么爱?忧什么,为何忧?没有深刻的爱,就没有深刻的忧于自己,可能是一种忧患意识;于别人,可能是一种忧思和牵念尤记得孔繁森在电影中说:“一个人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这一点被不少的共产党员忘记了,但是美国驻中国大使骆家辉在回答北京十一中学学生三个问题时,是这么回答的:“你从政的经验:替别人去想;你家庭教育的秘诀:教育孩子帮助别人;你的孩子最令你骄傲的:为别人服务”忧的是谁,忧的是什么,忧的程度有多深,往往是判断“爱”的程度的标尺

因爱未必是真忧;因忧也未必是出于真爱此道理很简单,现实往往总是以淋淋鲜血告诉我们这个道理诗人北岛的那句著名的“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即使在现实的生活中,仍然不还是随处可见大贪恶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