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6 19:21:08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文中所写长勺对鲁国来说是什么性质的战争?从哪个字可以看出?
2.曹刿对战争的哪几个阶段进行论说?列出结构提纲.
3.结合课文内容,全面评价曹刿、鲁庄公的性格特点
曹刿:
鲁庄公: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
这是我自己编的,请指教
(二) 曹刿论战
一.关于本文
选自《左传•庄公十年》(国别体),作者左丘明.左丘明,春秋鲁国人.著有《左氏春秋》(编年体)和《国语》(国别体).主张“重人事、轻天命”.被后人称为“先儒”和“先贤”.本文原名《齐鲁长勺之战》,是历史上有名的一少胜多的战役.
二.原文
十年春,齐师伐(讨伐攻打)我.公将战(迎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指当权者)谋(谋划)之,又何间(参与)焉(其中)?”刿曰:“肉食者鄙(目光短浅),未能远谋(深谋远虑).”乃入见.问:“何以战?(=以何战)”公曰:“衣食所安(养身的东西),弗(不)敢专(独享)也,必以分人(此指臣子).”对曰:“小惠未徧(“遍”,普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只猪牛羊等祭品)玉帛(指玉和丝织品等祭品同),弗敢加(虚报)也,必以信(说实话).”对曰:“小信(信用)未孚(被信任),神弗福(保佑)也.”公曰:“小大之狱(诉讼案件),虽(即使)不能察,必以情(按实际情况).”对曰:“忠(尽职)之属(一类)也.可以(可以凭这个)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几个进军)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大败).公将驰(驾车马追逐)之.刿曰:“未可.”下(走下车)视其辙(车轮痕迹),登(登上战车)轼(扶着车前横木)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已经)克,公问其故.对曰:“夫(发语词)战,勇气也.一(第一次)鼓作气,再(第二次)而衰(衰弱),三(第三次)而竭.彼竭(竭尽)我盈(旺盛),故克之.夫大国,难测(预测)也,惧(怕)有伏(埋伏)焉(在那里).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倒下),故逐之.”
3.
(1)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曹刿的)通向问(曹刿):“当权者谋划战争,(你)又为什么(要)参与其中呢?”
(2)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回答:“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3)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鲁庄公答:“衣服粮食(等)养身的东西,(我)不敢独享,(我)一定会(把它们)拿来分给众臣子”
(4)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曹刿)回答:“小恩小惠还没有普遍,(你的)人民不会听从(你的指令).”
(5)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鲁庄公答:“猪、牛、羊、玉和丝织品等祭品,(我)不敢(对神)虚报,(我)一定会(对神)说实话.”
(6)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曹刿)回答:“(你的)信用没有被信任,神(也)不会保佑你.”
(7)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鲁庄公)答:“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我)不能明查,(但我)一定会安照实际情况(来裁定).”
(8)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曹刿)回答:“(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你)可以凭借这件事迎战.”
(9)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曹刿)走下战车观察(齐国撤退的)车轮痕迹,(又)登上战车向齐军望去.
(10)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回答:“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进军能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进军(士兵的勇气)就会(开始)衰弱,第三次击鼓进军(士兵的勇气)就会竭尽.”
(1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想起过这样的)大国(是)很难预测的,(我)怕在那边有埋伏.”
4.课文分析
(1)故事的顺序可为:战前战时战后,请见问战参战评战和迎战问战胜战评战.而战胜原因为战前取信于民和战中抓住有力战机和详查敌情,知己知彼.
(2)本文对战争只有“齐人三鼓”,“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交代,但对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写得很详细,因为本文主要写的是曹刿“论战”,不是战争的经过.从而表现出曹刿的军事才干,再以鲁庄公来衬托曹刿的杰出.
(3)文中曹刿的“不可”“可矣”简短却有力,表现出曹刿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和善于把握战机.
(4)从本文可知,曹刿的形象为有爱国热情和有政治远见的人,也有卓越的军事才干.反过来,鲁庄公的形象为目光短浅,急躁,且求胜心切,但虚心求教,不耻下问,知人善任,用人不疑.
(5)曹刿的元谋表现在战前做好准备工作(政治),战中抓住有利战机(军事)和战后品论战争打胜的原因(谋略).
(6)第一次“未可”的原因是:“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二次“未可”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性质:齐国和鲁国都是西周初年分封的重要诸侯国,又互相毗邻,在当时的动荡局面下,不免发生各种矛盾,而矛盾冲突的激化,又势必造成两国间兵戎相见的结果,长勺之战正是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2.从战前—战中---战后
3曹刿:爱国,有勇有谋,深谋远虑,有政治远见,从容镇定,有卓越的军事才能的军事家、政治家。
鲁庄公:目光短浅,鲁莽,急躁冒进,草率,军事上无知妄动但能够察纳雅言的...
全部展开
性质:齐国和鲁国都是西周初年分封的重要诸侯国,又互相毗邻,在当时的动荡局面下,不免发生各种矛盾,而矛盾冲突的激化,又势必造成两国间兵戎相见的结果,长勺之战正是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2.从战前—战中---战后
3曹刿:爱国,有勇有谋,深谋远虑,有政治远见,从容镇定,有卓越的军事才能的军事家、政治家。
鲁庄公:目光短浅,鲁莽,急躁冒进,草率,军事上无知妄动但能够察纳雅言的国君。
收起
1:反侵略 “伐”
2:战前准备→曹刿请见
曹、鲁对话
战中指挥→交代地点
攻击时机
追击时机
战后评议→夫战,勇气也
夫大国,难测也
3:曹刿:爱国、深谋远虑、细心谨慎、有着高超的指挥才能和政治远见
鲁...
全部展开
1:反侵略 “伐”
2:战前准备→曹刿请见
曹、鲁对话
战中指挥→交代地点
攻击时机
追击时机
战后评议→夫战,勇气也
夫大国,难测也
3:曹刿:爱国、深谋远虑、细心谨慎、有着高超的指挥才能和政治远见
鲁庄公:目光短浅、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秉公执法、鲁莽草率、不耻下问、虚心求教(平庸但不昏庸的国君)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