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为什么不振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2 16:31:10
中华为什么不振
中华为什么不振
中华为什么不振
“望子成龙”—中华民族积弱不振的重要原因
尽管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人现在被分成了在政治方面几乎“水火不相容”的两个部分.但是在某些传统继承方面,又的确表现得像一条“龙”生出来的后代-惊人地一致,最典型的例子就算对“望子成龙”这个观念的态度了.居然能在海内外各种意识形态的华人中取得罕见的共识,公认为是“中国人的骄傲”,并一致“身体力行”,似乎让“二十一世纪成为中国人的世纪”的“宝”就押在这上面了.这种观念真是如此的“正确、进步”、并真正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利吗?答案其实是否定的.
首先,从历史渊源来看,这种观念出自绝对自私的所谓“光宗耀祖”的动机,而这个“祖”或“宗”,不是指的神农氏或轩辕皇帝、也不是什么传人的“龙”,最多只是某一“姓”而已.基于这样的目的,设想赵家的孩子如果“成了龙”只是让赵家风光,“钱、孙、李...”家的人,非旦沾不上、反而可能因此脸上无光而受气,从理论上就不可能获得社会的有效合作,更谈不上相互支持,不互相拆台就不错了.中国从“国父”孙中山先生起,就不断感叹中国人像“一盘散沙”,或者像外国人所指 “一个中国人像条龙,几个中国人像条虫”.究其原因,这种狭隘的、在本民族内部就“排他”的 “望子成龙”观念,不说是全部,至少也是主要成因,因为它非旦不可能成为民族“粘结剂”,反而是民族的“活性分散剂”.
其次,“望子成龙” 观念,可能成为父辈一代的干扰剂和无所作为的“托词”.一个社会的任何时期,其中坚力量都是中年人,因为他们不仅接受完毕对年轻人施以的全部教育,还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又仍处在精力充沛的阶段,应该是贡献社会和为自己积累精神、物质财富的最佳时期.但是,中国的中年人,却在这种观念,以及由这种观念进一步延伸出来的“一切为了下一代”的错误口号的逼迫下,把相当一部分精力用到了“养儿育女”方面,而本来这个任务是应该由整个社会来统筹安排的.由于大多数人并非学教育和儿童心理的,结果子女不一定能成龙成凤,自己的工作却肯定已受影响.另外,这种观念还破坏了一部分人的上进心和自我奋斗的动力,因为他们很容易就找到这“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掩饰自己的碌碌无为,却没有考虑到,即使父母的牺牲能培养出一个有用人才,就社会而言,其贡献也要被三除才行,总效益当然就低了.而所谓“一切为了下一代”更是一个不公平、不合理,甚至有点违背现代人权概念的荒谬口号.因为,“下一代”这个词和“明天”一样,是无穷尽的,难道要人类一直无休止地付出,目的只是为了那个“末代”,在 “末日”去享受吗?既然我们坚持人人平等,那我们和自己的后代,在一切权利上的享受当然也是平等的.为什么我们不能为自己去努力工作并享受成果,然后将丰富的遗产留给后代,而必须像奴隶一样仅仅是为别人(即使这别人是自己的下一代)呢?如果我们对自己的上一代有这样的要求,应该为自己的自私和贪婪感到羞愧;要是我们的下一代对我们有这样的要求,则说明他们是没有出息和不值得为之牺牲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