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怎样防雷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5 16:39:17

户外怎样防雷
户外怎样防雷

户外怎样防雷
当人体被雷击中后,往往会觉得遭雷击的人身上还有电,不敢抢救而延误了救援时间,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如果出现了因雷击昏倒而“假死”的状态时,可以采取如下的救护方法:
  1.是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雷击后进行人工呼吸的时间越早,对伤者的身体恢复越好,因为人脑缺氧时间超过十几分钟就会有致命危险.如果能在4分钟内以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让心脏恢复跳动,可能还来得及救活.
  2.对伤者进行心脏按摩,并迅速通知医院进行抢救处理.如果遇到一群人被闪电击中,那些会发出呻吟的人不要紧,应先抢救那些已无法发出声息的人.
  3.如果伤者遭受雷击后引起衣服着火,此时应马上让伤者躺下,以使火焰不致烧伤面部,并往伤者身上泼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等把伤者裹住隔绝空气,以扑灭火焰.
  遭雷击不一定致命.许多人都曾逃过大难,只感到触电和遭受轻微烧伤而已.也有人遭雷击可能导致骨折(因触电引起肌肉痉挛所致),严重烧伤和其它外伤.
  雷电伤人是经常发生的,如不躲避或避雷措施不当就会遭受很大威胁.据报道,在瑞士,每百万人口当中,每年约有10人遭受雷击;而美国,每年死于雷击事故的人数比死于飓风的人还多;在日本,1968年竟发生一起闪电击毙11名儿童的事故.因此,我们有必要懂得防雷的具体措施及遭雷击后的抢救方法.
  雷电伤人主要是强大的雷电电流的作用.它对人体的主要危险.往往不是灼伤.如果雷电击中头部,并且通过躯体传到地面,会使人的神经和心脏麻痹,就很可能致命.人受雷电电流冲击后,心脏不是停止跳动,就是跳动速率极不规则,发生颤动.这两种情况都使血液循环中止,造成脑神经损伤,人在几分钟内就可以死亡.遭雷击后抢救及时还是有可能复活的.有时即使感受不到受害者的呼吸和脉搏,也不一定意味着“死亡”.如能及时抢救(如人工呼吸),往往还能使“死者”恢复心跳和呼吸.此外,雷击可能使伤者的衣服着火,也可能会熔化伤者的金属饰物和表带.
  如果伤者衣服着火,马上让他躺下,使火焰不致烧及面部.不然,伤者可能死于缺氧或烧伤.也可往伤者身上泼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把伤者裹住以扑灭火焰.伤者切勿因惊慌而奔跑,这样会使火越烧越旺,可在地上翻滚以扑灭火焰,或趴在有水的洼地、池中熄灭火焰.用冷水冷却伤处,然后盖上敷料,例如用折好的手帕清洁一面盖在伤口上,再用干净布块包扎.
  如果触电者昏迷,把他安置成卧式,使他保持温暖、舒适.立即施行触电急救、人工呼吸是十分必要的.
  个人防雷击十大“秘诀”
  (一)应该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员应躲入建筑物内.
  (二)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
  (三)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四)避免使用电话和无线电话.手机电磁波是雷电很好的导体,能在很大的一个范围内收集引导雷电.在使用手机时,手机会发射电磁波,如遇高空向下电流极易造成雷击;在雷雨天气,手机开通电源都极易引来感应雷,而在雷击区打手机,手机无疑就充当了避雷针的角色.而且据研究,如果手机信号过强,有时连避雷针也不起作用.因此专家提醒市民和游客,切忌在雷电时特别是在地势较为空旷、周围没有高大建筑物的地方使用手机.
  (五)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不宜进行户外球类、攀爬、骑驾等运动,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寻找有防雷设施的地方躲避.
  (六)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或其他凸出物体,切勿近导电性高的物体.
  (七)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八)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电线杆、桅杆等尖耸物体.
  (九)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等工具物品扛在肩上.
  (十)不宜驾驶、骑行车辆赶路.
  发生雷雨天气时,如果在室外,应该立即进入室内,具有完整金属车厢的车辆也可以成为避雷场所.雷电期间,最好不要骑自行车、拖拉机或摩托车;不要携带金属物体在露天行走;不要靠近避雷设备的任何部分;不要拨打移动电话.如果一时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千万不能靠近空旷地带或山顶上的树木,也不要呆在电线杆和高压电线下,否则很易受到雷击.此时人们应尽量降低重心,并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即下蹲,但不能躺在地上,如果披上雨衣,防雷效果就会更好.
  遇到雷击如何躲避
  (一)为了把感应雷“扼杀在萌芽状态”,一般家庭至少安装三个避雷器;
  (二)不要靠近高大电线杆、高塔、大树、烟囱等物体,至少保持两米远的距离;
  (三)打雷时尽量不要开水龙头,更不要洗澡,游泳时应迅速上岸;
  (四)远离门窗,尽量不用或少用电话、手机或收音机;
  (五)在室外突遇强雷雨,不要许多人挤在一起.雷雨时禁用家用电器,最好将插头拔掉.
  雷击的自救
  实际上,雷电就是巨大的电火花.当闪电从地面急冲到云层或从云层急冲到地面时,是显而易见的,尽管它也可以在云层中或云层之间传递.构成风暴云层的气流,可在云层内分离出强电能.
  正电流聚集在云层的下部,负电流聚集在云层的上部或地面上,就象电磁一样,正、负电相互吸引.经不断传递,正、负电流相碰,形成巨大电火花,于是形成闪电.
  由于光速比声速大约快100万倍,所以,在闪电与伴随的雷声之间,会有一定的时间差.你与风暴的距离,可通过数闪电与雷声出现的时间差的秒数,再除以5米计算,其得数就是你与风暴距离的英里数,即:你与风暴的距离(英里)=闪电与雷声出现的时间差(秒)/5(米).
  雷声是闪电成百万伏的电流碰击所造成的空气热膨胀爆炸而形成的.雷声本身无伤害作用.在雷雨中遭雷击的可能性很小,不过,雷电交加现象不能完全准确预测,所以应小心防范,减少危险.
  闪电总是蜿蜓曲折沿着电阻最小的路径行进.它在空中的路径完全取决于空中的电场和电荷分布,而通常只在离地面十几米至百米高度时,才受到地面状况的影响.一般说来,地面导电性能好,有突出的高大物体等,都易遭受雷击.例如导电性能好的金属矿物地质条件就比一般地质条件更易遭雷击,湿土的雷击机会就比干土、沙地和岩石地面要多,水面比旱地易遭雷击,高楼、烟囱这些突出建筑物就比平地易遭雷击,山地就比谷地易遭雷击.
  毫无疑问,直接被雷电击中会受伤害,但有时,即使未被雷电直接击中,由于离雷击点很近而造成事故.这是因为强大的雷电电流向地里泄放时,由于地电阻的存在,使近雷击点处的电压值要比远离雷击点处的电压值大得多.因此,人若两脚分开站立,一脚离雷击点近,另一脚离雷击点远,就产生一定的电位差,这就是常说的“跨步电压”.一部分雷电电流由于“跨步电压”而流过人体,同样会造成伤害.地表面的导电性能越差,“跨步电压”越大.
  雷雨中的安全措施
  总的原则:一是人体的位置尽量降低,以减少直接雷击的危险;二是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部分如双脚要尽量靠近,与地面接触越小愈好,以减少“跨步电压”.
  1.在雷电交加时,感到皮肤刺痛或头发竖起,是雷电将至的先兆,应立即躲避.
  2.如果身处树木、楼房等高大物体,就应该马上离开.如果来不及离开高大的物体,应该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下,坐在上面,采用下蹲的避雷姿势,注意双脚并拢.双手合拢切勿放在地面上.千万不可躺下,这时虽然高度降低了,却增大了“跨步电压”的危险.水能导电,所以潮湿的物体并不绝缘.
  3.不要在山洞口、大石下或悬岩下躲避雷雨,因为这些地方会成为火花隙,电流从中通过时产生电弧可以伤人.但深邃的山洞很安全,应尽量往里面走.
  4.远离铁栏及其他金属物体.并非直接的电击才足以致命.闪电击中导电体后,电能是在瞬间释放出来的,向两旁射出的电弧远达好几米.此外,炽热的电光使四周空气急剧膨胀,产生冲击波.这些冲击波发出的声音,就是雷声.若在近处听到,强大的声波可能震伤肺部,严重时可把人震死.
  5.雷雨时如果身在空旷的地方,应该马上蹲在地上,这样可减少遭雷击的危险.不要用手撑地,这样会扩大身体与地面接触的范围,增加遭雷击的危险.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头,因为头部最易遭雷击.
  6.空旷地带和山顶上的孤树和孤立草棚等应该回避,因为它们易遭雷击.这时如在其中避雨是非常危险的,尤其是站在向两旁伸展很远的低枝下面.但是,事物是一分为二的,如果野外有片密林,一时又找不到其它避雷场所,那么也可以利用密林来避雷,因为密林各处遭受雷击的机会差不多.这时只要不站在树林边缘,最好选择林中空地,双脚合拢,与四周各树保持差不多的距离就行了.
  7.原则上说,雷电期间应尽量回避未安装避雷设备的高大物体,如高塔、大吊车、开阔地的干草堆和帐蓬等,也不要到山顶或山梁等制高点去.不要靠近避雷设备的任何部分.铁路、延伸很长的金属栏杆和其他庞大的金属物体等也应回避.
  8.如果你在江、河、湖泊或游泳池中游泳时,遇上雷雨则要赶快上岸离开.因为水面易遭雷击,况且在水中若受到雷击伤害,还增加溺水的危险.另外,尽可能不要呆在没有避雷设备的船只上,特别是高桅杆的木帆船.
  9.如正在驾车,应留在车内.车壳是金属的,因屏蔽作用,就算闪电击中汽车,也不会伤人,因此,车厢是躲避雷击的理想地方.但是雷电期间最好不要骑马、骑自行车、骑摩托车和开敝蓬拖拉机.
  10.如在家中,应把电视的户外天线插头和电源插头拔掉.不要靠近窗口,尽可能远离电灯、电线、电话线等引入线,在没有装避雷装置的建筑内则要避开钢柱、自来水管和暖气管道,以防雷电电流经它们窜入人体.此外,室内如人员较多,相互间应相隔几米为好.如在户外,穿橡胶底的鞋或长靴有保护作用,但也不是完全保险.
  11.依古老的说法,雷电交加时应关上窗门,离开壁炉,其实这样做并无多大作用.关上窗门只宜应付球状闪电,但这种闪电极罕见,至今仍缺乏有关的可靠资料.普通闪电则不会从开了的窗户射进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