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诗】头昏眼花日(100字)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9 17:28:22 字数作文
【诗】头昏眼花日(100字)作文字数作文

精选作文:【诗】头昏眼花日(100字)作文

  早晨或是中午,

  我看到昏黄的天。

  无云却有雾,

  迷了双眼。

  路上的甲壳虫,

  缓慢地移动着,行驶着。

  闭上眼睛,

  却感到一阵头昏眼花。

  凉意丝丝,眼看着就要下雨,

  但是没有。

  听着那麻痹灵魂的克罗地亚狂想曲,

  用力呼出一口气。

    初一:伊兰十六

篇一:2、诗歌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二)

新材料作文分类审题训练(二) 三、诗歌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诗歌(包括歌词)是人们内心深处灵魂的吟唱,是梦幻对现实的超越,它们总是能激发人们思维的火花,拨响人们情感的琴弦,所以,近几年来,诗歌类材料备受高考作文命题者的青睐。

(一)【基本步骤】 诗歌类材料作文的审题,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品语义。要读懂诗歌类材料,首先要学会品语义,把握“诗家语”的一些特殊性:诗歌常对语言进行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含蓄美。

抓意象,抓关键。诗歌是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的。诗歌语言的含蓄美,也多体现在诗歌所描绘的意象中。这些意象往往具有象征性或指代性,审题时,我们可抓住诗歌的意象去联想、体会,捕捉它所包含的象征意义和寓意。这一步我们要弄清两个问题:一是诗中有什么意象,二是这个意象有什么深层意义或象征意义,可采用相似联想进行合理的推求。如果一首诗中含有多个意象,要注意分清几个意象孰轻孰重,防止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如果诗歌内容庞杂繁复,我们应该找出并理解它的关键语句,把握关键信息,以便准确把握主旨。

析主旨。顺诗中关键语句之“藤”,摸命题者的意图之“瓜”,分析它们包含了怎样的是非、善恶、褒贬等观念,并据此来立意,确定文章主旨。

抓意象——抓关键——辨倾向析——主旨——理关系——查原因——联生活 以上是针对较难理解、较复杂的诗歌材料而给出的审题步骤,核心是抓意象、析主旨,对于浅显简单的诗歌而言,往往一两步就可以到位。下面,我们以2007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目为例,来继续探讨这个问题。

(二)【审题立意训练】 【试题回放】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2007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角度。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全文不少于800字。

【示例分析】这则材料由诗句和理解提示两部分组成。“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朝诗人刘长卿所写《别严士元》中的两句诗,原诗写的是在一个春 1

寒料峭、天气多变的日子里,诗人在苏州城外惜别友人的情景,透露他仕途不得意的心情。

首先是品语义。诗句文字比较浅显,意思是不知不觉中,毛毛细雨润湿了衣服;树上的残花飘落在地上,悄无声息,展现出一片蒙蒙春雨的江南景色。

其次是抓意象和分析主旨。这两句诗包含有两个意象:一个是“细雨湿衣”,一个是“闲花落地”。“细雨湿衣”而“看不见”,“闲花落地”而“听无声”,体察极为细致,描写极为细腻,因为唯有“看不见”才显出雨之“细”,唯有“听无声”才见出花之“闲”。可是,这两句描写景物的句子,有什么深层意义或象征意义呢?由于这里忽略了上下文,也没有对原诗作任何介绍,考生无法对原诗蕴含的深层次意象以及主旨作“知人论世”之类的探究,故而,我们对这两句诗的深层含义的理解应该宽泛得多:

①由“细雨湿衣”“闲花落地”两个意象的特点,可以理解这两个意象是在赞美春天的美好品格,由此可以联想到杜甫的名句“润物细无声”,赞赏春雨默默滋润万物、闲花默默落地、“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精神。

②采用相似联想的方法进行合理推求,由此及彼,可以理解这两个意象是在寓意恬淡地做人,甘于寂寞,从而达到超然物外的境界,由此联想到当今社会上的种种浮躁现象,阐述人如果缺少一颗淡定之心,人生必将失衡。

③可以理解为这两个意象是在阐述一个哲理:“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寂寞不意味着平庸。我们要在寂寞中追求美好,需要坚忍与执著等精神。

题目已经给出了五种关于诗句主旨理解的提示,细心揣摩,这五种都是言之成理的,我们可以围绕材料中提示的某一个观点展开,也可以另辟蹊径,谈谈自己对诗句独特的个性化的体会:例如在喧哗浮躁的环境中坚守一份恬淡的品格,平凡无欲的生活自有闲适之美??

【训练】1、(2006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星星 雷诗雁

仰望星空的人

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

晶莹,透亮,没有所取。

飞上星星的人知道,

那儿有灰尘、石渍,

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联想与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③不 2

少于800字。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2012年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照要求作文。

手握一滴水 一滴水里有阳光的谱系图

有雪的过去和未来式

有大陆架和沙漠

有人的生命??

我手握一滴水

就是握着一个世界

但一个小小的意外,比如一个趔趄

足以丢失这一切

请根据阅读全诗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诗的含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袭;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选择一题作文,不少于800字。(60分)

一位著名作家近日在自己的一篇作品中写道:“在宁夏的西海固,在贵州的偏远山区,在四川的小凉山深处,到处可以看到,大人和小孩子,只要吃饱了,就会很安详地坐着晒太阳,甜蜜地打盹,万事不挂心,目光温和得如新生羔羊。??”这位作家用很抒情的笔调描绘了一幅他很欣赏的“很穷但很快乐”的画面。

你同意这位作家的抒情吗?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谈谈你对这位作家的抒情的看法,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4.阅读下面诗句,根据要求作文。

决不害怕刹那——

永恒之声这样地唱着。

——泰戈尔

3

5、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07年广州市一模作文题)

在枫叶上

露珠红红的闪烁;

在荷花上

露珠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

6、阅读下面的小诗,按要求作文。

一面镜子,照了一辈子人

就是没有照见自己

有一天它邂逅了另一面镜子

才看见了自己的真面目

这首诗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谢?请结合自己的阅读感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且文体特征明显。

7、(2013年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

仰望着夜空,

感到一阵的惊恐:

如果地球失去引力,

我就会变成流星,

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

哦,不能!

为了拒绝这种“自由”,

我愿变成一段树根,

深深地扎进地层。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 写一篇不会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4

新材料作文审题指导(二)答案

(一)、(2006山东卷)写作提示:

这首诗说的是什么呢?

1、距离产生美。总以为星星是宝石,是因为在仰望它,和它有一段距离;没有距离了,飞上了星星,自然也就没有美可言了,看到的当然是灰尘、石渣。对人也是这样啊,在对一个人还不怎么了解的时候(特别是恋人),总觉得他什么都是好的;可我们对他熟悉了,他对我们再没有什么秘密的时候,美便不存在了。实际上,不是美不存在了,而是因为他的缺点挡住了我们的视线,使得我们看不见他的优点罢了。

2、透过现象看本质。晶莹、透亮、没有纤瑕,这是星星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现象,它的本质呢?正如诗人所说,是和地球一样复杂。这是在写星星,又何尝不是在写现实生活呢?遗憾的是,我们常常被一些纷纭的现象所迷惑,把现象当作了本质。

3、理想和现实。诗歌

下页

篇二:诗词6篇

1阅读下面这首送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踏 莎 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近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

⑴这首词表现了什么人的什么情感?(3分)

答:远行客子的思乡之情。(“远行客子”1分,写“离人”“行人”“旅人”均可,“思乡”2分,共

3分)

⑵文字以少胜多,用一字而神态毕现,境界全出,叫炼字;使思想出众,句意警人,叫炼意。

古人评诗,有“炼字不如炼意”的说法。请选出词中炼字或炼意的一个例子并作简析。(3分)

答:①“候馆梅残,溪桥柳细”中的“残”“细”可谓炼字精品,既写出了时令特点,又把满眼春

光写得凄楚动人。②“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用比喻手法把抽象的感情变成了

具体的形象,让人更容易感受到行人因路程加长、时间变久而产生的离愁;③“寸寸柔肠,

盈盈粉泪”,用叠字渲染出女性居者对男性行者的思念之深,离愁无限;④“平芜近处是春山,

行人更在春山外”,用对比、衬托手法,写出春山已远,而行人更在春山之外,将情景融为

一体,景在想象中扩大了范围,情也在想象中增加了容量,层层深入,增加了情感的震撼力

量。(找对句子给1分,分析出了句子的作用给2分,共3分)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

辛弃疾

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如雪。春正好,见龙孙①穿破,紫苔苍壁。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

唤友娇声怯。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

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

更月。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

[注]①龙孙:竹笋的俗称。

(1)“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 烟波隔。”在象征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4分)

(2)这首词与词人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属政治抒情词,在语言风格上,二者有

什么区别?(4分

参考答案:

(1)【答案】词人登高楼而远望家乡,无奈千重万叠的春山遮断了双眼,茫茫无边的烟波阻

隔了归路。(2分)此四句用春山、烟波,象征家乡被金国占领、政局的险恶、词人执着追

求的抗金恢复大业所遇到的无数艰难险阻。(3分)

【解析】作者登楼而望,春山堆叠,茫茫烟波阻隔了归家之路。结合整首词的内容,句中的

“春山”与“烟波”象征了家园被敌侵占,国家政局飘摇动荡的局面,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在匡扶

国家社稷途中的种种阻隔。

(2)【答案】①此句承上启下(1分),由描写大好春光转而写怨春归去,牵动了词人被春

归触动的满怀愁与恨,从而点明词人内心所郁积的,并不是春花秋月的哀愁,而是怀念家乡

的深沉悲痛。(2分)②全诗表现了词人因春归而想家、有家难归的痛楚;自家身世壮志难

酬的感叹;以及对国家悲惨命运的哀怨情绪,是作者一贯深沉悲壮的家国大恨。(3分)(注:

每种情感各一分。)

【解析】由前面对春天景象的描写转入作者情感的抒发,此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肠

千结”的情感丰富,在全词中包含了国土沦落的悲愤,家园难归的悲痛,壮志难酬的伤感,

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等。

二:

(1) 词的上阕写了哪些“春正好”的景象?(4分)

(2) “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参考答案

(1) 红得像着了火的樱桃,白如雪般的花朵;春笋穿破了长满青苔的土阶;春燕牵引着幼雏

飞翔,黄鹂轻啼呼朋引伴。(答出一点得1分,两点得3分,三点得4分)

(2) 拟人。(或比拟、顶真)(2分)春深子规啼,牵动词人思归之心;(2分)中原失陷,抗金收

复困难重重,词人满怀愁恨。(2分)

注释

茶蘑:亦称酴醿,以色似酴醿酒而名。落叶小灌木,春末夏初开白花。一架:荼藦枝细长而

攀缘,立架以扶,故称一架。

龙孙:竹笋的别名。紫苔苍壁:长满青紫色苔藓的土阶。

乳燕引雏:母燕引着雏燕试飞。

流莺唤友:黄莺呼叫伴侣。

肠千结:以千结形容愁肠难解。

蝴蝶梦:庄子梦见自己化为蝴蝶,后人造以蝴蝶称梦。子规:亦名杜鹃。

译文

似火樱桃,如雪荼藦,映辉斗艳。春色正浓,喜见春笋破土而出。母燕引着雏燕试飞,黄莺

呼叫伴侣。春带愁来,不带愁去,令人伤怀。

登楼望家国,有层山叠水相隔,饮烟已经被山挡住了,家在哪里呢?古今家国之恨,向谁倾

诉。乡梦恐怕难以传到千里之外了,唯闻子规啼三更月。杜鹃声声劝归,人却难以归去。

赏析:

《满江红·点火樱桃》写作年代已无法考证,也没有其他材料可供参阅,但从此词的意境推

测,可能是辛弃疾中年政治失意后的思归之作。

此词描写词人因春归而想家的悲凉情绪,它以春景为媒介,充分体现了自家身世和国家命运

都很悲惨的感叹,是一首饱含政治色彩的上乘之作。它之所以流传下来,为人所喜欢,不仅

在于它饱含深情厚意,更在于作者在写词时不是枯燥地、直通通地诉说,而在生动鲜活的意

境描写中创造了幽远深邃的抒情境界。

上片即景伤春。词人的艺术触觉是十分敏锐的:词人既欣赏江南之春的美好,又痛惜江南之

春的不久长。在词人的笔下,暮春的景致使人眼花缭乱。“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如雪”

二句,犹如彩色影片的特写镜头,园林之中灿烂的春色被推到读者的眼前。一株株樱桃,硕

果累累,红得像着了火;一架荼正盛开着白雪般的花朵,与火焰般的樱桃交相辉映,整个园

林红妆素裹,分外娇艳。“春正好”是一句简洁深情的赞语。春天好,好就好在生机勃勃。春

笋穿破了长满青苔的土阶,蓬勃地向上生长;春燕牵引着初产的幼雏,在缓缓地飞翔;流莺

呼朋引伴,娇音恰恰,就像奏响了一首首春之抒情曲。可是好景不长,恰如前人的名句“开

到荼花事了”所标示的,高潮一过,春姑娘就要回去了,想挽留也挽留不住。也许正是因为

预感到春之短暂,乳燕才飞得没有兴致,其翱翔之力“弱”了下来;那些自在的流莺,也因此

而歌声不畅,它们的啼音竟然使人有“怯”的感觉。燕之“弱”,莺之“怯”,其实都是词人感伤

春天心理的外化,辛弃疾这里则是满腹心事。对于一个政治理想落空、在现实生活中屡受挫

折的人来说,春归是象征着希望破灭。自然景观的变化和季节的无情推移,牵动了词人满怀

的愁恨,于是词人向春天发出了怨愤之语:“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这三句与词人

的名篇《祝英台近·晚春》的结拍“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用语和

含义都很相似,只是这里语调更为急促,意思更为直截了当一些。词人似在对空呼喊道:千

愁万恨,都是你春天给引出来的;如今你自个儿走得利索,却把愁留给人不管了,你可知我

已经愁肠千结,无法解开。这一串怨春之语,无理之极,然而有情之极,“肠千结”三字,尤

能夸张地表达出词人抑郁不堪的烦乱心绪。

词的下片,具体而细致地抒写这被春天触动的愁和恨。换头的四个三字句:“层楼望,春山

叠;家何在?烟波隔。”承“肠千结”一句而来,点明词人内心所郁积的,并不是春花秋月的

哀愁,而是怀念家山的深沉悲痛。词人登高楼而远望家乡,无奈千重万叠的春山遮断了双眼,

茫茫无边的烟波阻隔了归路。这春山、这烟波,象征祖国的分裂,象征政局的险恶,象征词

人执着追求的抗金恢复大业所遇到的无数艰难险阻。接下来“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二句,

愁怀浩渺,语意悲怆,英雄的孤独感拂拂生于纸面。所谓“古今遗恨”,按字面之义自然是指

从古至今的恨事,但怀古是为了伤今,因而这里的“古今”,偏重于指“今”。“今”之恨,莫过

于中原沦陷、祖国分裂之恨。

由此可见,这两句是向人们说明:词人之“恨”的内容,决非一般文人士大夫风花雪月的小恨,

而是深沉悲痛的家国大恨;而词人为雪此大恨而奋斗,响应都寥寥无几,此恨几乎无处可以

倾诉,这又是自己满腔愁恨之更深一层。紧接“蝴蝶”二句,化用唐人崔涂的“蝴蝶梦中家万

里,子规枝上月三更”一联而变其意。《庄子》上说,庄周梦见自己化为蝴蝶。后来文人就将

做梦称为“蝴蝶梦”。千里梦,指自己的想家梦。子规的叫声像是在说“不如归去”。这两句,

是就情造境的哀婉之笔,以深夜不寐的痛苦情景,来将上文所抒写的内容进一步向广阔的时

空延伸。一个“不传”,一个“叫断”,是点铁成金之语,使得这两句比崔涂原诗更为凄切地表

达出思家念远之悲。还须指出的是,从词人的生平、思想及上文的“古今遗恨”等来综合判断,

这里的所谓思家,不是思念其江南地区的寓所,而是思念远在北方金人统治之下的山东济南

老家。全阕的结拍云:“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声声”,承“子规叫断”而来,可谓

善于呼应,构锁严密。“劝人归,归难得”二语,修辞学上称为“顶真格”,其作用在于文气贯

通地倾泻自己的苦痛之怀。这里以情语结束,但由于与前面的形象描写相联系,并且语意真

挚感人,所以这个结尾仍然富有韵味,令人对这位爱国志士有家难归的痛楚油然而生共鸣之

感。

辛弃疾的政治抒情词,就表达方式而言,可分为直抒与曲达两种。所谓直抒,是指张口畅谈,

议论之声滔滔不绝,悲壮之情,慷慨豪迈之志,全盘托出,没有半点含蓄,从不凭借外物,

不依靠比兴等手法。所谓曲达,是指心里有急切想说的话,但考虑到自己处境险恶,不敢将

心中所想原原本本地畅快淋漓地说出来,而是凭借花鸟山水来抒发自己的忧愤。此词就是属

于后类.

3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纳兰性德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①。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②薄。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注]①桃花月,农历二月,代指与妻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②红冰,指眼泪。古书有言:“时

天寒,泪结为红冰。”

(1)词的上片是怎样虚实相生,以寄托词人的思亲之情的?请具体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词内容,从景与情的角度简要赏析“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上片既写边塞夜半三更,北风猛烈、大雪纷飞的苦寒荒凉的实景,又写与妻子在

一起的温馨快乐的梦境,两者虚实相生,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

(2)塞马在旷野上仰天嘶叫,在残星的余辉下,风大雪猛,军旗猎猎作响。这两句有声有

色地描绘了塞外冬夜天地空旷苍茫的景象,以健笔写柔情,烘托出了词人梦醒后内心的悲凉

寂寥。(意对即可)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淮村兵后

南宋 戴复古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1.诗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5分)

2.请简要概括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6分)

阅读【答案】

1.描写的是一幅南宋时,江淮一带战乱后农村的残破景象。(2分)人已逃亡,桃花寂寞地开

着。烟草茫茫,晚鸦聒噪,围墙坍塌,水井荒废,人烟稀少;一切都已荡然无存了。(3分)

2.①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给农村带来破坏的痛心,②对侵敌的仇恨,③对战争的厌恶,④对百

姓的同情(6分,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1.小小桃树虽然失去了主人,但依然在春天里绽开了艳丽的红花;夕阳西沉以后,在烟雾缭

绕的野草间,偶尔飞过了几只乌鸦。只见有几处倒塌的房屋和院墙,围绕着被废弃的枯井;

要知道,这些原来都是住着一户一户的人家呀!刻画了战争之后村庄的荒芜。

2.刻画了战争之后村庄的荒芜,作者心存沦亡后的中原,心存流离中的百姓,反映了诗人关

心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几处败垣围故井” 只见有几处倒塌的房屋和院墙,围绕着被废弃

的枯井,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战争造成的,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

5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春怀示邻里① 北宋?陈师道

断墙着雨蜗成字②,老屋无僧燕作家,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著尘沙。

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窠趁两衙。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注]①时为元符三年(1100)春,作者落职居于徐州。②蜗成字:断墙上留有蜗牛爬过的痕迹,

弯弯曲曲如同篆字。③剩欲:即颇欲、很想的意思。

(1)诗中的那些形象的描写照应了标题中的“春”字,请分别指出来。(2分)

(2)尾联作结,照应春游未行之事,兼说今日所思所想。请结合全诗进行赏析。(5分)

答案

(1)蜗成字、燕作家、风翻蛛网、雷动蜂窠、未开花。(写对4个得2分,3个得1﹒5分,

2个得1分)

(2)“屡失南邻春事约(屡次失约,都未能与邻居同去春游赏花),只今容有未开花(现在

也为时不晚,或许还有没开的春花可供赏玩吧)”,(1分);由写以往“剩欲出门”却未作春

游,到写如今决定外出也为时不晚,诗势顿生波澜,隐约流露出诗人深沉的意愿,(2分)

若作反复吟味,可知这两句暗含有诗人认为辅政出仕为时未晚,还可以有所作为的心情。(2

分)

6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

许浑①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征衣。

凉州词

王翰②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①许浑(?-约858)晚唐诗人。②王翰,生卒年不详,唐朝开元盛世时期诗人。

1.清代学者马沅选编的《唐绝诗钞略》评《塞下曲》,说它“写得酸楚不可言”。结合全诗分

析该诗的思想内容及表现手法。

2.王翰与许浑同样写战争的悲剧,请结合王翰与许浑所处的时代分析表达情感的不同点。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难度:中档来源:河北省模拟题答案(找作业答案--->>上魔方格)

1.许浑的《塞下曲》前两句仅用十个字描写了发生在桑乾河北的夜战。后两句诗人选择了一

个战士的典型性的情节,即“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来突出牺牲战士的悲剧,表达对牺

牲者和家属寄予深刻的同情,以及对制造这场战争的统治者的无声谴责。诗歌用白描手法,

四句诗只叙事,无议论,却在典型事件中自然流露情感。平淡并不浅露,思想深刻,很耐人

寻味。【一面是征人已经血洒疆场,一面是寄托着亲人深情厚意的寒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具有动人心魄的力量。战士已喋血沙场,家人却捎来书信,寄出寒衣。人已死,衣何用?人

已死,家人犹自深深惦记。这样的悲剧、这样的悲情令人心酸,令人同情。

2.王诗虽然也写战争的残酷,但仍充满着乐观与豪迈,充盈着一股英雄气,而且这种豪迈气、

旷达气及视死如归的英雄气,还是借战士的诙谑口吻表达出来的,这与盛唐强大的国势是分

不开的。《凉州词》正是“盛唐之音”的代表。许浑身处晚唐,回纥、吐蕃经常侵扰边塞,

唐朝征战频频,且经常战败,将士百姓都有浓重的厌战情绪。这种情绪反映在诗歌中,其悲

情往往给人以一种异常酸楚与沉重的感觉,诗风因而也显得更加深沉悲凉。许浑的《塞下曲》

之所以令人黯然销魂,正因为它表达了晚唐时代人们厌战的心声。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下页 余下全文

篇三:作文所用诗词

描写秋天的诗句和词语: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浣溪沙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婉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晚 白居易

烟景淡蒙蒙,池边微有风。

觉寒蛩近壁,知暝鹤归笼。

长貌随年改,衰情与物同。

夜来霜厚薄,梨叶半低红。

终南秋雪 刘禹锡

南岭见秋雪,千门生早寒。

闲时驻马望,高处卷帘看。

雾散琼枝出,日斜铅粉残。

偏宜曲江上,倒影入清澜。

题扬州禅智寺 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有美堂暴雨 苏轼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尊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秋窗风雨夕 曹雪芹

秋花惨淡秋草黄 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 哪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 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 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 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 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 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 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 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 已教泪洒窗纱湿

词语:

萧瑟的秋天、天高云淡 大雁南飞 秋高气爽 山河壮美 五谷丰登 瓜果飘香 秋收冬藏 一叶知秋

层林尽染 一丛金黄 一丛火红 秋意深浓 秋色宜人 秋兰飘香 秋雨绵绵 秋风萧瑟 春兰秋菊 春花秋月 春种秋收 秋风过耳 丹枫迎秋 枫林如火 秋风习习 秋高气爽 瓜果飘香 秋雨绵绵 春华秋实 金秋时节 景色宜人 层林尽染 叠翠流金 叠翠流金 五谷丰登 平分秋色 秋风瑟瑟 春花秋月 春华秋实 落叶枯黄 秋雨绵绵 秋风萧萧 秋风萧瑟 秋风瑟瑟 金风送爽 秋月春风 秋月寒江 红衰翠减 霜天红叶 枫林尽染 一叶知秋 霜叶知秋 秋阳杲杲 秋风红叶 秋高气肃 秋高马肥 金桂飘香 桂子飘香

描述春天的诗句和词语:

春暖花开,春意盎然,满面春风,春光无限,四季回春 绿草如荫,春风和气 春光漏泄 春光明媚 春花秋月 春华秋实 春晖寸草 春回大地 春兰秋菊 春暖花开 春色撩人 春色满园 春山如笑 春深似海 春生秋杀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春笋怒发 春蛙秋蝉 春意盎然 春意阑珊 红情绿意 花红柳绿 花香鸟语 枯木逢春 柳暗花明 漏泄春光 满园春色 柳绿花红 鸟语花香 双柑斗酒 寻花问柳 雨丝风片 莺歌燕舞 雨后春笋 有脚阳春 暗香疏影 百花齐放 姹紫嫣红 倡条冶叶 尺树寸泓 出水芙蓉 摧兰折玉 繁花似锦 凡桃俗李 纷纷扬扬 纷红骇绿 风吹雨打 风花雪月 浮花浪蕊 孤标傲世 桂馥兰香 桂林一枝 桂子飘香 含苞待放 含苞欲放 红衰翠减 春山如笑 春深似海 春生秋杀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春笋怒发 春蛙秋蝉 春意阑珊红情绿意 花香鸟语 枯木逢春 满园春色双柑斗酒 寻花问柳 雨丝风片 莺歌燕舞雨后春笋 有脚阳春 暗香疏影 百花齐放倡条冶叶 尺树寸泓 出水芙蓉 摧兰折玉繁花似锦 凡桃俗李 纷纷扬扬 纷红骇绿浮花浪蕊 桂馥兰香 桂子飘香 含苞待放红衰翠减 百花盛开 乍暖还寒 万物复苏春风拂面 阳春三月

春和景明 春光明媚 春寒料峭 春暖花开春意盎然 柳暗花明 草长莺飞 莺歌燕舞万紫千红 花团锦簇 花红柳绿 姹紫嫣红满园春色 含苞欲放 花枝招展 满面春风春光无限 四季回春 绿草如荫 春风和气春光漏泄 春花秋月 春华秋实 春晖寸草春回大地 春兰秋菊 春色撩人 春色满园

春暖花开、春风送暖、春风拂面、春意盎然、 百花盛开、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万木争春、 万象更新、万紫千红、阳春三月、乍暖还寒、 风和日丽、和风细雨、鸟语花香、气象万千、 欣欣向荣、莺歌燕舞

春华秋实 春兰秋菊 春暖花开 春山如笑 春光灿烂 春风和气 春光漏泄 春光明媚 春花秋月 春华秋实 春晖寸草 春回大地 春兰秋菊 春暖花开 春色撩人 春色满园 春山如笑 春深似海 春生秋杀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春笋怒发 春蛙秋蝉 春意盎然 春意阑珊 红情绿意 花红柳绿 花香鸟语 枯木逢春 柳暗花明 漏泄春光 满园春色 柳绿花红 鸟语花香 双柑斗酒 寻花问柳 雨丝风片 莺歌燕舞 雨后春笋 有脚阳春 暗香疏影 百花齐放 姹紫嫣红 倡条冶叶 尺树寸泓 出水芙蓉 摧兰折玉 繁花似锦 凡桃俗李 纷纷扬扬 纷红骇绿 风吹雨打 风花

雪月 浮花浪蕊 孤标傲世 桂馥兰香 桂林一枝 桂子飘香 含苞待放 含苞欲放 红衰翠减 鸟语花香

描写夏天的诗句和词语:

赤日炎炎 烈日炎炎 骄阳似火 挥汗如雨 大汗淋漓 烈日当空 电闪雷鸣 暑气逼人 酷暑难耐 汗流浃背??火日炙人 鸟语蝉鸣 万木葱茏 枝繁叶茂 莲叶满池

诗句: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一)含“夏”字的诗句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休亭送华瞬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二)不含“夏”字的写夏景的诗句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

3.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6.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7.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8.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杜甫《绝句漫兴》)

9.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戴叔伦《题稚川山秀》)

10.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江村》)

11.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2.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描写冬天的诗句和成语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缴《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亦已绝?(陈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懦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自居易《冬至夜思塞》)??

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11.雨雪瀌瀌,见晛曰消??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曰:语助词,无实义。??《诗经·小雅·角弓》????

12.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3.??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

14.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15.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朔风:北风。劲:猛烈。哀:凄厉。??

16.南朝宋·谢灵运《岁暮》??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牖: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17.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18.??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19.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20.唐·李白《冬日归旧山》????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21.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22.唐·李白《北风行》????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回风:回旋的风。

23.唐·杜甫《对雪》????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指直:手指僵直。??

24.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无行:不成行列。

25.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26.唐·杜甫《公安县怀古》????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27.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一作张继诗)????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28.唐·韩愈《李花二首》:“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9.唐·柳宗元《江雪》????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

30.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叫:风声如吼。??

31.唐·孟郊《苦寒吟》????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32.唐·元稹《南秦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33.唐·高骈《对雪》????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34.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

35.唐·李商隐《对雪二首》????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因以呜咽来形容。吟:歌吟。??

36.唐·刘驾《苦寒吟》:“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玉龙:形容飞雪。败鳞残甲:形容雪片乱舞如鳞甲之片纷纷坠落。??

37.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元作《雪》诗????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玉:喻白雪。??元·黄庚《雪》????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清·洪升《雪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38.??【守岁】 唐·李世民??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下页 余下全文

篇四:高考作文妙借古诗文“出彩”四法

高考作文妙借古诗文“出彩”四法

写作佳苑

2009-07-31 0841 5d56b7b40100e7mw

高考作文妙借古诗文?出彩?四法 古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古典诗文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妙用古诗文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这无疑是高考作文?出彩?、?创新?的一条有效便捷的途径。那么,怎样借用古诗文来为你的高考作文增辉添色呢?

一、妙引古诗文名句出彩

这是高考作文中最常见的方式.可将引用分为局部引用和全篇引用。

1.局部引用

就是在文章的局部位置引用古典诗文名句.如文章的标题、题记、首段和末尾等。这些地方所处的位置比较突出、醒目,容易引发读者的关注.给他们留下较好的印象。

在文章标题处引用古诗文名句.能让题目显得典雅蕴藉,富有文学情趣,起到耀人眼目、催人卒读之功。如福建考生的《一蓑风雨任平生》,引用苏轼《定风波》语句,作为题目,既紧扣所选的历史人物。贴切凝练.又昭示文章题旨,写出了苏轼的豁达与超脱。可谓?一石双鸟?。

在文章开头嵌入诗词佳句.以此领起全篇.则能够使语言显得凝练精

辟.更能让阅卷者立刻?窥?到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素养,给他们留下较佳的

证而深刻地评价了曾国藩这一历史人物.实在是一记漂亮有力的?豹尾?。

2.全篇引用

既指整段之内大量引用.又指全文各段大量引用。由于古典诗文具有的深厚的文化积淀,大量、多处的引用,将能大大提升文章的文化品质和审美趣味.充实文章的底蕴。整段引用的如高考优秀作文《寂寞的意韵》

?寂寞是什么?曾几何时。有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许,寂寞便是皓月当空.好风如水,万籁俱寂时形影相吊的那种感觉吧!曾几何时.有李后主感慨‘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也许,寂寞正是深宫大院.国愁家愁人也愁的情丝纠缠吧!曾几何时.有陈子昂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也许,寂寞就是芳草依旧,天涯依旧,物是人非的空虚心境吧!于是.我问月亮.广寒宫的嫦娥告诉我。寂寞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辰’的‘碧海青天夜夜心’。寂寞到底是什么?我无法回答。?

一段之内五处引用诗词名句.以此作为文章情感和义理的载体.让?寂寞?具有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既为文章增添了亮丽的色彩,也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使文章底蕴厚实.充满典雅蕴藉的诗意和丰富的人文气息。

而全篇引用的。四川省高考优秀作文《只缘身在此山中》则可称得上是典范之作了。该文以苏轼名句作为标题.非常恰切地暗扣作文话题?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紧接着引用崔护的诗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自然引出对?情感与认知?关系的认识,确立文章主旨然后紧承首段。

引用了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杜牧的《赤壁》,从几个角度来进一步阐述主旨,形象生动而不乏理性末尾再以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收结全文。综观全文.恰到好处的引用、嵌入古典诗词。使哲理思考和情感抒发传达得深刻而有底蕴.让文章拥有了较高的文化品位。

二、巧套古诗文结构出彩

古人写诗做文都很讲究章法。每一首(篇)诗文都有其完整的行文结构与写作脉络.再加上古诗文本身言简意丰、音韵和谐,套用古诗文来铺设文章的行文结构.不仅能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清晰,而且更能给人以典雅优美的感觉,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打动读者。这一点。湖南高考优秀作文《琵琶行之父母有情》做出了很好的示范。这篇作文直接套用白诗的结构形式,将《琵琶行》一诗中有关音乐描写的诗句,直接抽取出来、编织出全文的行文结构?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间关莺语花底滑?,?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座中泣下谁最多。掌上明珠双眸湿(原诗为‘江州司马青衫湿’)?。这些诗句在《琵琶行》中本身就是串连诗歌内容、编织抒情脉络的关键诗句.被引用为文章行文转换的语言标志.不仅巧妙地串起从小到大父母对?我?的关爱与教育的一些生活细节.而且使文章的行文结构放得开又收得拢.读来自有别样的韵味。

三、模仿古诗文语言出彩

语言是文章的

得体准确之外.还应该尽量地体现出个性的色彩。如果你的文言功底比较扎实的话.不妨模仿古典诗文的语言.用文言的笔法来表达现代的感悟.这无疑也是高考作文?出彩?的一记妙招.历年高考作文中都有这方面的成功例子.如南京考生的《赤兔之死》,江苏考生的《谏屈原书》,四川考生的《愚者传》和北京考生的《转折》等。

这些高考优秀作文在古典诗文语言的借鉴上.显示出了个性的写作才华和较为深厚的古文修养.以及较好的驾御语言的功力。当然,文言文毕竟是旧时代的产物,这种语言表达方式本身未必值得提倡和鼓励.本节内容只是为考生提供一种参考。要知道.这些优秀作文的成功靠得是?故事新奇?、?立意高远?、?语言老到?、?内容充实?,这些才是它们获得成功的关键.而非仅仅是浅易的文言。

四、改写古诗文内容出彩

好的古典诗文都是富于启示性的.言简而意丰。能够通过鲜明的形象和富有张力的表达唤起读者无尽的联想和想象。通过对古诗文的改写.来传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也能让自己的高考作文呈现出迷人的色彩.平添些许的诗意。当然。改写不是对古诗文的纯机械翻译。而是对古诗文的一种再创作、再提高和个性化鉴赏。江苏考生的《东坡的选择》就是采用这种写法获得成功的。这篇高考作文化用苏轼《前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意境.将苏轼一生的遭遇聚焦于一个感伤而又旷达的赤壁之夜.写出了苏轼的?心灵的选择?.既摄取了原作的神韵.又出之以新的情调。

改写可以是化用意境.再现古诗文的情景.也可以从古典名篇中寻找?空隙?,对内容加以创造性的改造.例如江苏考生的《(孔雀东南飞)新传》?活用?古典文学资源,根据话题?山的沉稳,水的灵动?对《孔雀东南飞》大胆改造而成的?故事新编?,在生动而颇具情韵的叙事中.讲述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中国式离婚?.体现出了考生独到的创新精神,和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与洞察。

实际上。以上四法并非是截然分开的.而妙用古诗文?出彩?的方法也不止是这四种。在备考阶段。如果能将古诗文的备考和作文备考结合起来.注重积累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积淀.也许你能找到更多更好的方法.写出一篇?出彩?的高考作文来。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