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草莓棚内养蜜蜂的技术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7 15:30:48 字数作文
草莓棚内养蜜蜂的技术字数作文

篇一:大棚草莓蜜蜂放养技术

大棚草莓蜜蜂放养技术

文章来源:安徽长丰草莓网 发布时间:2012-8-21 10:09:38

冬季大棚草莓促成栽培生产,在相对封闭环境中进行的,在无风且缺少昆虫条件下,仅靠自然授粉的大棚草莓产量低,畸形果多,尤其是12月至翌年2月大棚内气温低,湿度大,易造成草莓花授粉不良。实验证明:在草莓大棚放养蜜蜂,利用蜜蜂为草莓授粉,可有效提高草莓产量和质量。但大多草莓种植户对棚内蜜蜂放养技术缺乏了解,管理较粗放,造成蜜蜂蜂惰于授粉或后期蜂数不足等现象发生,现就大棚草莓蜜蜂放养技术做以下介绍。

1、品种资源

意大利蜜蜂(称意蜂),目前我国饲养的主要蜜蜂品种之一,体大,黄色,较温顺,蜂王产卵力强,分蜂性弱,采集力强,授粉效果好。抗巢虫力强,抗蜂螨力弱。

中华蜜蜂(称中蜂),我国的土著蜂。体小,黑色,飞行敏捷,较意蜂抗低温。但蜂王产卵力弱,分蜂性强,蜜源缺乏或病虫害侵袭时易飞逃。抗巢虫力弱,抗蜂螨力强。

熊蜂,从以色列、荷兰等引进,个体大,寿命长,具有旺盛的采集力,能抵抗恶劣的环境,对低温、弱光适应能力强,驱光性差,撞撞棚膜少;专心授粉,作业时间长,很少逃逸,是替代意蜂和中蜂的优良蜂种。

2、蜂群选择

应选用上年秋季或当年春季培育的新蜂王,生命力旺盛、产卵力强。蜂群内应保持有大量幼虫和子脾, 幼虫21天出蜂,幼蜂14天后授粉,20天后授粉能力最强,冬季大棚内工蜂寿命约60~70天,要根据蜜蜂生育特性确保草莓盛花期有足数蜜蜂参与授粉。

3、放蜂前准备

一是要在放蜂前5-10天,棚室内彻底防治1~2次病虫害,尤其是虫害。蜂箱放进后,一般不能再施农药,尤其禁施杀虫剂。二是为了防止蜜蜂外飞,应在通气窗口罩上尼龙纱。

4、放蜂时间

江淮地区一般在扣棚后,开花前一周将蜜蜂引人大棚。使蜜蜂充分适应棚内环境条件,放蜂时间一直持续到翌年3月中下旬。

5、放蜂数量

蜜蜂放养数量由大棚面积决定,一般不超过100米大棚,按每棚1箱,1株草莓1只蜂蜜的比例放养。一般每100米棚配4板蜂(约8000-10000只)即可。若棚短小,可减到2-3板蜂。

6、蜂箱位置

南北走向大棚,蜂箱放在东北角,离北棚头约10米左右,出蜂口对南;东西走向大棚,蜂箱放在西南角,离西棚头约10米左右,出蜂口对东。同时保持出蜂口与草莓花在相对同一水平线上,这样充分利用蜜蜂的向光性及花瓣诱导,刺激出蜂早、出蜂多。

7、蜂群管理

(1)调控适宜温湿度

蜜蜂在气温5-35℃出巢活动,生活最适温度为15-25℃,蜜蜂活动的温度与草莓花药裂开的最适温度(13-20℃)相一致。但气温长期在10℃以下时,蜜蜂减少或停止出巢,超过30℃时,蜜蜂也停止飞行活动,注意保温及放风,创造蜜蜂适宜的活动环境。湿度在65%-90%之间,蜜蜂采集积极性高。连续阴雨天气或棚内浇水后湿度过大,蜜蜂飞行困难,棚膜上水滴多时,蜜蜂飞行易被水打落死亡。要注意及时通风换气,降低空气湿度。

(2)蜜蜂的饲养

大棚草莓的花蜜与花粉不能满足蜜蜂正常生长繁殖的需要。必须人工补喂蔗糖或蜂蜜。一般情况下每半个月喂一次, 1公斤斤蔗糖兑0.5~0.6公斤水置铝锅内熬开,待温度降到40℃以下后将溶液倒入蜂箱内的饲喂槽,并在其内放几根稻草棍,以防蜜蜂因取食不慎而被溺死。盛水的容器不要断水,防止中午温度过高蜜蜂无水可采。水里要加入5‰的食盐,以保证蜜蜂对无机盐的需要。

(3)扣蜂王处理

一般蜂群入棚前扣王,入棚后一个月左右放王,也叫“前期扣王,中期放王”。一般情况下,草莓扣棚前期花量较少,蜂王开始产卵后,蜂群开始进入繁殖时期,工蜂采集活跃,却无花可采。若在前期花量少时扣王,限制蜂王产卵,可有效制约蜂群的出勤和活动,保持和延长大量工蜂的寿命。中期以后开花进入盛期,放王产卵,可以调动较多蜜蜂出勤,从而达到了充分授粉的目的。

(4)蜂箱保暖管理

用2~4根长木棍搭起架,放在草莓两墒之间,蜂箱底垫上稍大的木板或纸板,再铺设保温物(杂草、棉垫、草帘等),低温来临后再把蜂箱的左、右和箱盖上用麻袋或棉被等包装保温。大棚内采取多种覆盖时,揭中、小棚膜要放到两边底下,不能揭一半留一半。否则,蜜蜂在到处飞行时钻到薄膜夹缝中被夹死。

8、病虫害防治

蜜蜂的病虫害很多,必须加强预防和积极治疗。要加强蜂箱、巢脾的消毒工作,可用强氯杀菌剂或者百菌杀、菌毒快克消毒,不喂被污染的花粉和蜜糖,切实做好细菌、真菌、病毒等各类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另外,防治病虫害要选择对蜜蜂无毒或毒性小的农药,且打药或使用烟熏剂时,要关闭好蜂箱孔,或将蜂箱搬至室外,隔3-4天再搬进大棚,防止蜜蜂中毒死亡。

蜂螨。意蜂的主要害虫,一是熏蒸法,将熏蒸杀螨药片如氟氨氰菊酯(螨扑)等,固定于蜂群内,对陆续出房的蜂螨可相继杀死;二是喷药防治,可选用触杀型的杀蜂螨药如杀螨1号等按每毫升药剂加300-600毫升水的比例配制成药液,均匀喷洒在带蜂巢脾的蜂体上(喷至蜜蜂体表呈现出一层细薄的雾液为宜),然后盖好蜂箱盖,24小时内即可全部死亡。

巢虫。中蜂的主要敌害,造成蜂群大量逃亡或大批封盖蛹死亡。一是人工扑杀,被侵害的巢脾,查出隧道后,用镊子取出巢虫并杀死;二是草药防治。每箱放10粒左右的八角果,可起到防巢虫滋生的作用。三是药物防治,可用专杀巢虫的药物—“巢虫净”消灭巢虫。取5克巢虫净,加水稀释至1500毫升,取出巢脾后抖落蜜蜂再喷药,晾干后放回蜂箱。

长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贺雷风

篇二:蜜蜂养殖经验

种植草莓放养蜜蜂有两种情况:一是露天放养,如果蜂场附近有草莓,蜜蜂可离巢半径可达800—l500米,在这个范围内可以授粉。蜜蜂在野外采蜜的时间一般以上午8—9点开始,到下午3-4点为止,蜜蜂采集蜂蜜,花粉可受气温影响,在气温13℃以下,32℃以上.都不活动;二是温室大棚栽培草莓,可将蜜蜂巢箱直接放进温室大棚内,根据笔者几年来草莓大棚蜜蜂授粉观察实验结果,现将大棚授粉技术及草莓农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分述如下:

l、蜂群进入大棚的时间及放养的位置,为防止大棚草莓早期结果发生畸形果,应该充分利用蜜蜂箱助授粉,要在开花前6—8天将蜜蜂引人大棚和温室。团为蜜蜂进入大棚后(早期大棚)。由原来露天飞翔的习惯,到有局限性的大棚内,必然有一个适应新环境的过程。因以在露天越过的蜂群,冬眠几个月了,进入大棚后,温度比棚外高(大棚内中午温度),这时的蜜蜂经过提前锻炼,逐步适应进棚后变化的环境和温度。蜜蜂一般在25—26℃温度下最活跃,为使蜜蜂在较低温度下仍哉正常采蜜授粉,最好提前6—8天在棚内进行适应锻炼。 蜂群到底放在什么地方好呢?传统的蜂箱坐北朝南,或是放在大棚的中间。笔者经实验这种办法欠佳。应该把蜂箱放在靠近大棚的西南角,蜂箱巢口对着大棚的东北角,或者把蜂箱放在大棚的东南角,巢门对着大棚的西北角,这种放蜂箱的方法有以下根据:

一是蜜蜂群体有向光性;这种摆放蜂箱,蜂箱背靠太阳,减少了蜜蜂受阳光刺激,出巢活动较晚。

二是任何动物、植物都有向阳性。比如农家户院内群鸡入室,有的鸡跳起有门不走,而尽量碰击门窗玻璃,鸡误认为玻璃透光是外边空间。同样大棚里的蜜蜂箱放在大棚北面,被太阳光照射后,蜂群提前受阳光刺激,蜜蜂出巢奋力从箱口起飞,把透明塑料布误认为是空间,猛力冲撞,飞翔受阻,落下粘泥而死。

三是草莓大棚设计北高南低,如果把蜂箱放在大棚北面,蜜蜂在出巢门飞翔时习惯直立盘旋起飞,由巢门(低处)冲向上空(天空),而大棚北高南低,蜜蜂撞击大棚是理所当然,也是伤蜂主要原因之。

如果蜂箱放在大棚的西南角或东南角处,多数大棚是东西长的多,且北高南低,蜜蜂低处起飞越飞越高。加上大鹏东西长度大,便于蜜蜂由低到高盘旋上升的飞翔习惯;因此,减少了蜜蜂撞击大棚的次数,相对比之下这种放箱方法蜜蜂伤亡大大减少。

2、蜂群进入大棚后,开放巢门的时间和授粉期间掌握棚温

标准。

当冬季八----九点钟去掀大棚草帘时,先去进入大棚把蜂箱巢

门关上,暂不让蜜蜂出巢飞翔。等把大棚顶上若干个草帘掀起来后,打开大棚两侧通风口, (天暖时开大些,天冷时开小些)让阳光直晒大棚一个钟头后,等大棚上的露水落完后,这时由于太阳光照射,棚内温度已达到13℃以上时,开启巢门,放蜂出巢采集,在这时,就是有少部分蜜蜂撞击在大棚上,也不至于双翅粘水滴后不能飞翔落到地下粘土而死,这样,每天掌握开启巢门放蜂采花授粉,减少部分蜜蜂死亡。

大棚草莓进入花期后,最高温度要控制在25℃--26℃,因为草莓的花粉与温度关系密切。晴天大棚中温度升到26℃时可适当换气。(25℃--26℃也是蜜蜂授粉的最佳温度),阴天,为了使温度上升,如将大棚密闭起来,也会影响草莓花散粉和蜜蜂授粉。因此,阴天白天中午也宜通风l--2小时,这样有利于蜜蜂授粉。

3、大棚内蜂群要适当保温;注意喂水和补喂蜂蜜。

由于大棚内温度差太大,(中午高达26℃--30℃,晚上(3℃--5℃)加之阴天和和刮北风降温,棚内温差变化无常,而蜂王产子,工蜂哺育蜂儿.适宜巢温是35℃。如大棚内蜂箱不做内外包装,巢温太冷,蜂群不出巢采集,更谈不上抚育蜂子,保温防潮的方法是:把蜂用五一六层砖或四根50—60厘米长的木棍子架起,蜂箱底垫上比蜂箱稍大点的一块木板或纸板,在垫些保温物(如:杂草、棉垫、草帘等),而后把蜂箱的左、右和箱盖上用双层麻袋或棉被、

旧被套等包装保温。

把籍内空同用木隔板或纸箱隔板隔开,蜂箱空闲处在加保温物,这群,当晚上大棚内气温低箱内不冷,白天中午气温高时,由于包装好,蜂箱并不感到太热,如有时气温太高时,可扩大巢门口,余热也就散出来了。蜂巢内蜂团保持35℃,有利于蜜蜂繁殖,蜂王产子多了,工蜂采集花粉育儿积极性期对增高,从而给草莓受粉次数增多。

蜜蜂进入大棚后,巢内蜂王产卵、工蜂育儿要适当喂水,方法是:在巢箱前放上个小水槽(用木条和三合板制成)放上井水后,在放上些漂木,(用玉米秸杆和荆条剪成1~2寸长)防止蜜蜂落水淹死。喂水的方法也可用罐头瓶盛满水倒放在一块平面三合板上,出于大气压力,水只能渗在瓶口四周不能流出,供蜜蜂采水。

如果蜜蜂不去采水,可事先把木槽和罐头瓶上抹上蜂蜜,招引蜜蜂前去采水。蜂群入大棚后,要及时检查群内饲料,如果发现缺蜜要及时购买蜂蜜饲喂蜂群。如买来蜂蜜补喂,1斤蜜兑l--2两温水搅匀后装入喂蜂斗喂。如果用白糖,可一斤白糖兑5~6两水,在锅内搅匀烧开后,把糖浆放凉后喂蜂,但冬季最好喂蜜。

以上两种饲喂方法都要放上木条做漂木,防止蜜蜂落入糖浆中淹死。总之,大棚内蜂群蜜足、有水喂,蜜蜂再不因饥饿、口渴而撞击大棚,从而减少了蜂群的死亡率。

4、尽管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 因为蜜蜂在棚外可随便定向起飞,不受任何限制,可是当蜂群进入大棚后,就向犯人进入了“看守所”一样。

蜂群自然活动环境明显变化,加之棚温差太大,很不适应蜜蜂生活习性,虽然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棚内落蜂现象也在所难免,如果发现部分蜂不能回巢,落在大棚粘地结团,或单个、三一五只蜂地上爬,不能用铁制用具去捡拾蜜蜂,因铁制品太凉要冻伤蜜蜂,可行的办法是:用打针盒去掉一面纸片,在买把自马鬃蜂扫,这样即轻巧又不凉,可把蜜蜂拾回蜂箱,可以成活。

5、大棚内用蜂量和挑选蜂群的方法

笔者近三年来到草莓种植区调查了解,发现大部分农户不懂养蜂技术,管理蜂群方法不当,不懂蜂群内部发展,发育规律。比如:有人说:“我家有六分地大棚,放迸一脾蜂就足够用了”。

这样认为,起码不懂蜂群内部分工情况。那么蜂群内部是怎样分工的呢?简单说,蜜蜂是群居性的昆虫, 一群蜂通常由一只蜂王和几千只工蜂或几万只工蜂,几百只雄蜂组成。蜂王、工蜂和雄蜂在群内各有专职分工合作,互相依存。

(1)蜂王在蜂群中的雌性蜂,身体比工蜂长l/4~l/3左右,腹部约占体积的3/4,翅较短,仅盖着腹部的一半。蜂王终生职能是产卵,蜂王食用蜂王浆。可活五年,第一、二年繁殖力最强。

2、雄蜂无工作本能,专职和处女王交尾。

3、工蜂,工蜂是由工蜂房的受精卵发育而成的雌性个体,但生殖器发育不完全。工蜂担负蜂群内外各种工作,而且随日龄不同,有一定分工。出房1—3天的幼蜂负责护脾保温,四天后的工蜂负责清理巢房,调制花粉,分泌王浆,饲喂幼虫,蜂王和雄蜂泌蜡造脾。l7天左右的工蜂担任采集蜂蜜、花粉、蜂胶、水等工作,35天以后,工蜂体的绒毛逐渐脱落变为深色,发油光称“老蜂”。主要担任侦察蜜源和防御敌害等工作。

根据蜂群内部分工情况,三足框群势的蜂群大约也只有一框左右的王蜂外出采集。因此,建议用户,你的大棚面积如果5—6分地,要放4—5框蜂群,8分--1亩的大棚要放5~6框的蜂群。

因为大棚温差太大,易伤蜂,人为的大棚温度管理不当,也必定伤蜂。因为,要超定量放入蜂数,况且,如农户管理蜜蜂技术得当,出棚后还可剩余l--2框或2--3框蜂。

大棚用蜂户购买蜂群时怎样选择呢?方法是:“先看王,后看子”,蜂王的选择要选年轻(使用

期不超过一年)个大、体健、腹部长大,体色鲜艳,绒毛不脱,六肢四翅健全爬行稳健的蜂王为佳,看子,如春天买蜂,卵圈面积占子脾的80%,如果在10月1日左右买蜂,蜂王将要停产;子脾上有小部分封盖子就行了。

还要看工蜂的数量,当提起巢脾时,四个角肥满单层蜂:才算一脾蜂。要检查工蜂是否是幼年和青年蜂,是否有病或者虫害。还要看子牌上有无二斤以上的行封盖存蜜,外边蜜脾是否有三斤以上存蜜。总之,买蜂时看王好工蜂多、蜂体强健无病虫害,蜜粉足才算一群好蜂。

大棚草莓如何放养蜜蜂?

来源: 发表时间:2012.01.18

利用大棚栽培的方式种植草莓可实现草莓的周年供应。但由于大棚内空气流通不良,往往会引起草莓花期受粉不良,未受精的雌蕊变褐萎缩成为无效花,或因一朵花中雌蕊受精不完全而长成畸形果。因此,应采取适当措施,促进草莓花期受粉。

这些措施包括:当大棚外气温满足草莓生长需要时,应尽可能多地开窗通风换气,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并依靠风力帮助草莓受粉;用毛笔等工具进行人工授粉;大棚内放养蜜蜂。这三条措施中,以大棚内放养蜜蜂经济效益最为显著。

1、放养密度与时间

一般以一株草莓一只蜜蜂的比例进行放养。蜂箱最好在草莓开花前4天放入大棚,让蜜蜂先有一段适应大棚环境条件的过程,然后再开始访花采蜜。若在草莓开花后再把蜂箱放入大棚,

虽然草莓的雌蕊

2、放养最适温度

蜂箱最好能在早晨或黄昏前后搬入大棚,若在中午放入,由于大棚内外温度差异过大,会引起蜜蜂骚动。据有关资料介绍,当大棚内

温度上升到15~18℃时,蜜蜂开始飞出蜂箱进行访花采蜜;20~23℃时蜜蜂活动最为活跃;若上升到25℃以上,虽然自蜂箱飞出的蜜蜂很多,但它们大多不去访花采蜜,而是聚集在蜂箱周围或聚集在大棚的天顶上,授粉效果不好。

3、蜂箱放置位置

蜂箱宜放在大棚内光照条件最好的地方,在东西走向的大棚中,蜂箱可放在大棚的西侧;南北走向的大棚中,蜂箱可放在大棚的北侧;蜂箱的出入口应朝着阳光射入方向;蜂箱安放位置距大棚顶部至少30厘米,距地表至少10

厘米,以避免蜂箱内日温度变化过大。

4、注意降低湿度

空气湿度越低,花药开裂越好,蜜蜂的访花次数也越频繁。晴天开放的草莓花,中午前后会散发出大量的花粉,分泌出许多花蜜,是蜜蜂访花采蜜的最好时刻。当空气湿度处于80%以上时,草莓花的花药就不能正常开裂,蜜蜂的访花次数也会减少。若遇连阴雨天气,大棚内空气湿度持续偏高,蜜蜂的访花次数会明显降低。因此,应注意抓紧连阴雨天气中出现的短暂无雨时机,加强通风换气,

降低大棚内

另外,若因喷洒农药或其它原因需将蜂箱搬出大棚时,也应注意大棚内外的温度差异,不要在温差大时搬迁蜂箱,以免蜂群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篇三:大棚草莓如何利用蜜蜂授粉

大棚草莓如何利用蜜蜂授粉 塑料大棚栽培的草莓一般在冬季开花,因缺乏授粉媒体而影响莓的产量和质量。1998年,溧阳市茶亭镇亳上村农民利用蜜蜂为大棚草莓授粉,取得了较好效果。他们的做法是:

一、配置蜂群

所配置的蜂群必须无病,无螨害,饲料足(每群蜂有5公斤以上的蜜糖)。一般每300平方米大棚面积需配置两框足蜂(5000只以上) 二、蜂群进棚

草莓始花后,于傍晚将蜂箱搬入大棚内(蜂箱在白天入棚会造成大批蜜蜂趋光涌出,撞膜而死),放置在大棚中部0.5米高的箱架上,巢门朝东或朝南,蜂箱内外覆盖保温材料,将巢门缩小到仅能容2~

3 三、蜂群管理

靠近蜂箱放一盛满清水的容器,清水里放一些稻草,以便于蜜蜂采水,每隔3~4天换1次水。为引诱蜜蜂采花授粉,可将草莓花或叶捣烂后加入1∶1的糖水喂蜜蜂。最好在蜜蜂入棚前防治好草莓的病虫害,并施好肥,做好通风换气工作;蜜蜂入棚后,如草莓发生病虫害必须使用农药,为防止蜜蜂中毒死亡,应先将蜂箱搬到棚外,待用过药且通风换气2天后再搬回棚内。

温室草莓蜜蜂授粉技术

温室草莓大多数的品种由于柱头的接受器高于雄蕊,仅靠自然授粉草莓的产量低,果个小,一部分果实呈畸形。实验证明:利用蜜蜂为温室内的草莓授粉,是提高草莓产量和质量的一项重要技术

一、选择蜂

授粉蜂种应选用意大利蜜蜂或喀意杂交蜂(即喀尼阿兰蜜蜂和意大利蜜蜂的杂交种),或松丹一号、二号。意在利蜜蜂是目前我国饲养的主要蜜蜂品种之一,它比较温顺,在提脾

翻转检查时,能保持安静,蜂群育虫能力强,能保持大面积子脾,分蜂性弱,采集力强,授粉效果好。而喀意杂交蜂既保留了喀蜂的安静、温顺和具有顽强生活力的特性,又拥有意蜂能维持大群的优点,且育虫能力强,适合北方植物授粉的需要。松丹一号、二号蜜蜂性情比

1. 授粉蜂群大小由温室面积决定。一般每亩大小的棚配一群4框蜂(约8000~10000只)即可。若温室很小,授粉蜂群群势可以减到2~3框蜂。但是群势不能太小,否则蜜蜂难

2. 授粉蜂群应选用生命力旺盛、能维持强群不易分蜂,产卵力强的优质蜂王。最好用

3. 培养适龄授粉蜂。

在草莓初花期前51天左右,即着手培育适龄授粉蜂。因为工蜂由卵到出房21天,出房后14天才开始进行采集工作,20天后,其采集力才充分发挥,成为采集花蜜、花粉的主力军。若授粉蜂群的采集蜂是成年老蜂,由于成年的老蜂习惯自由地在空中飞翔,它从巢门一起飞,就是几米、几十米甚至更远。若把成年的老蜂搬入空间较小的温室内,易发生成年的老蜂直撞塑料(或玻璃)

“嘭嘭”作响,最后大部分成年的老蜂都会

4. 授粉蜂群内应保持有大量幼虫和子脾,这样采集蜂会大量出巢采集花粉饲喂幼虫,从而增加植物

三、蜂群管理

1. 前期的管理。在草莓初花期傍晚或夜间将蜂箱搬入温室,蜂箱可以固定在温室内的0.5

授粉蜂群放置好后,不要马上打开巢门,可进行5~6小时短时间的幽闭,等蜂群安定后,再慢慢打开一个小口。小口大小为刚好能挤过2只蜜蜂。2~3天后,蜂群逐渐适应了温室内环境,再开箱检查一下。若工蜂不外出采花授粉,可以用1∶1蜜糖水浸泡草莓花朵一夜,用滤出液在巢门口喂蜂,引诱蜜蜂出巢授粉。若蜜蜂还不出巢,应割开部分封盖蜜脾,喷上

温水或用1张空脾喷上蜜水后插入蜂群当中的方法,刺激蜜蜂外出采花授粉。

草莓花期较长,盛花期比较集中,为减少工蜂负担,延长其寿命,入温室后20天左右,在蜜蜂授粉正常的情况下,可以把蜂王暂扣起来,使其停止产卵。每次扣王时间不得超过15 蜜蜂的病虫害很多,

必须加强预防和积极治疗。加强蜂箱、蜂具和巢脾的消毒工作,可用强氯杀菌剂或者百菌杀、菌毒快克消毒。不能饲喂被污染或来路不明的花粉或蜜糖,切实做到防病于未然。一旦发现蜂群染病,要分析症状,正确做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切

2. 中期的管理。养蜂员要定期查看蜂群情况并与

草莓种植户保持联系,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温室内小气候比较特殊,草莓的花蜜与花粉不能满足授粉蜂群正常生长繁殖的需要。

所以草莓种植户和养蜂员要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后,要定期开箱检查,每次检查的时间在早晨拉帘后。盛水的容器不要断水,防止中午温室内温度过高蜜蜂无水可采。给水时要加入5‰的食盐,以保证授粉蜂群对无机盐的需要。若发现群内饲料不足,应及时补喂蔗糖或蜂蜜。一般情况下每半个月喂一次,用1斤蔗糖、

0.6公斤水置铝锅内熬开,待温度降到40℃以下后将溶液倒入蜂箱内的饲喂槽,并在其内放几根稻草棍,以防蜜蜂因取食不

3. 后期的管理。养蜂员要开箱检查,做好清巢缩脾,加盖保温物等工作。对授完粉的

四、温室管理

1. 温室通气。有时温室内温度高达30℃以上,这样的高温对有些作物生长不利,所以必须开通气窗进行通气,这时蜜蜂往往会从通气窗飞出,造成授粉蜂群下降,从而降低授粉

2. 温室施药。由于温室内高温高湿,作物易发生病虫害。若已发生病虫害,的确需要施药,应尽量选用对蜜蜂毒性小的农药。并注意在施药的当天清晨,将蜂群巢门关闭,搬到阴凉处,等药效已过,再开巢门。若施用对蜜蜂毒性较强的农药,应暂时将授粉蜂群及时撤离温室,农药失效后再将蜂群搬回来。

3. 温室内温湿度。温室内温度白天最高可达39℃~42℃,夜间最低温度7℃~8℃。蜜蜂在大棚中飞行采集的温度为18℃~30℃。当温度超过30℃,蜜蜂则停止飞行活动,在巢内振翅扇风降低巢温;温室内的最高湿度可达95%,当湿度为65%~90%时,蜜蜂采集积极性高。因此,为了提高蜜蜂授粉效率,应尽量人为调节适合蜜蜂授粉的温室内温湿度条件。

篇四:大棚草莓管理配套技术

大棚草莓管理配套技术

一、栽培管理技术

1、土壤处理:一是清除田间杂草物,喷洒杀虫剂(辛硫磷)和杀菌剂(多菌灵、双联、代森锰锌),翻耘后于土表用无破洞的旧农膜严密覆盖,膜下温度提高可达65摄氏度,以达到消毒杀菌、杀虫作用。二是在清园翻耕后撒上杀虫剂和杀菌剂,淹水浸泡一周进行土壤消毒。

2、施足基肥耕翻整地:亩基施优质腐熟农家粪肥3000公斤,过磷酸钙100公斤、硫酸钾50公斤。结合翻耕园地,精细整地,做成高40厘米,宽30厘米的畦面,畦沟底宽30厘米。大棚长度以50米为限,内有60畦。

3、品种的选用:红颜、章姬、童子1号、丰香。

4、移栽:

选用通过检疫和质量认证无病、株高15-20厘米,茎粗10毫米,重20克的健壮种苗,栽苗前进行药剂浸苗(促长生根剂.嘉禾双联),每畦栽2行采用双行三角形栽植,行距25厘米,株距20厘米。每亩种植8000株,栽植时同一行植株的花序朝同一方向,使草莓苗弓背朝花序预定生长方向,苗心露出畦面,根

系平展埋入疏松土层,达到浅不露根,深不埋心的要求,及时浇定植水,并使外露的根埋入土层中。

5、扣棚前的田间管理

定植后,第一次浇水量要大,宜浇透,以后每天浇水1-2次。苗成活后只要土壤不干燥就不必浇水,促使根部向下生长。成活后,新叶展开,摘除葡萄茎和枯叶。注意防治病虫害,包括炭疽病、白粉病、红蜘蛛、蚜虫(阿维菌素,苯醚甲环唑)等。

6、扣棚后的温湿度管理

一般在10月初,当平均气温下降到15摄氏度时,即为扣棚保温最佳时期。扣棚后,通过揭盖保温层和放风来调节棚内温度。

保温开始后,容易生长过旺,要根据植株生长、气温情况进行温度和水分管理。萌芽展叶期15-28摄氏度;开花坐果期20-28摄氏度。棚温白天保持在25摄氏度以上,最低不低于20摄氏度,夜温保持8-10摄氏度以上。

大棚内适宜湿度为60-70%(超过80%利于病害发生),因此,在铺地膜时,对畦沟走道全面覆盖,不留裸地,以阻止地面水分蒸发。结合温度管理,高温时应注意通风换气,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要利用中午气温高时通风换气降温,以减轻病害,促进草莓授粉受精。

7、定植后肥水管理

大棚草莓在施肥方面,除了要施足基肥外,还应适时适量进行追肥。追肥的时间和次数大致如下:第一次追肥,定植后约20天左右,每亩施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20公斤;第二次追肥与第一次追肥相隔约20-25天,每亩施“增色油肥”20公斤;第三次追肥,当顶果达到拇指大小时每亩施“黑金将军”20公斤,注意不要在顶花开花时施追肥;第四次追肥,顶果开始采收时进行,“增色油肥”20公斤;第五次追肥,顶花序的采收盛期,每亩施“黑金将军”20公斤。(注意不能在收获期使用液肥)。以后各花序果开始采收时酌情进行,一般每隔7天左右施一次。液肥的浓度控制在0.35%以内,切忌过浓,以防肥害发生,每亩施液肥量3000公斤,氮、磷、钾配合使用。生产上还采用叶面肥进行根外追肥,草莓叶面肥以“宇农2号”、“生命护佑素”效果较好。

8、植株生产管理

1)、中耕与施肥。中耕松土,利于有机物分解。11月至12月应浅中耕3次。初花期与坐果初期各追肥1次。

2)、花芽分化前期的管理。9月上旬移栽的草莓苗,除及时补充水分外,要及时摘除枯叶、老叶及腋芽和匍匐茎,保持5-7片叶。

3)、通风操作。草莓苗生长的土壤湿度应在70--80%为宜。棚内空气湿度以60--70%为好。因此,当棚内气温超过30℃时,应通风。11月至12月应于上午10时至下午3时揭开大棚及中棚两头塑膜通风。当棚内湿度超过70%时,也应通风,以降低棚内空气湿度。花期棚内放养蜜蜂,可在大、中棚两头另做尼龙丝网,便于顺利通风。

4)、摘叶疏果管理

衰老叶制造光合产物少,而呼吸消耗大,对草莓生长和浆果发育不利,匍匐茎的无谓发生也消耗母体营养。因此,结果期对下部衰老叶要及时摘除,并及早去除匍匐茎(注意,一定要把摘除的老叶、茎及病残株带出棚外集中销毁)。另外,在开花前后疏除一定的高级次花果,不仅可降低畸形果率,也有利于集中养分供应低级次花果发育,使果个增大,提高整齐度。

5)、赤霉素处理

在大棚草莓栽培中喷赤霉素可以防止植株进入体眠,促使花梗和叶柄伸长,增大叶面积,促进花芽分化。赤霉素处进理的时间和次数与品种有关。浓度为5-10PPM。每株用量为5ML,重点喷在苗心处。赤霉素在植株50-70%现苗蕾时使用。注意:赤霉素用量不能过多,否则呈现徒长状,丛果率下降

6)、放养蜜蜂

大棚草莓养蜜蜂可以促进草莓授粉受精,减少畸型果,提高坐果率,明显提高产量。

一亩大棚可放蜜蜂3箱,放养时间在草莓开花前5-6天提早进行,以使蜜蜂在开花前能充分适应大棚内的环境,直至翌年3月。如棚内病虫害发生严重必须喷药或烟熏时,要把蜂箱搬到棚外。蜜蜂在大棚内花量少时需人工喂养。

二、综合防治病虫害

草莓的病虫害应采取综合防治的方针:一是选用抗病品种,建立专用母株园;二是严格种苗消毒和土壤消毒;三是加强田间管理,促进健身栽培植;四是喷药防治。特别是草莓病害,要以预防为主,重点在前期和发病期进行有针对性的药剂防治。注意保温、通风、降湿,全面贯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适时开展分类指导,有效控制危害,确保草

草莓棚内养蜜蜂的技术

莓安全生产。

叶斑病 又称蛇眼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果梗、嫩茎和种子。在叶片上形成暗紫色小班点,扩大后形成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边缘紫红褐色,中央灰白色,略有细轮,使整个病斑呈蛇眼状,病斑上不形成小黑粒。

防治对策:及时摘除病叶、老叶。发病初期用吡唑醚菌脂1500倍液;一点金(25%苯醚甲环唑微乳剂)5毫升/壶水、后期用10毫升/壶水;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700倍

篇五:大棚草莓的种植技术

大棚草莓的种植技术

1、大田准备

(1)田块选择 选择多年没有种过草莓的田块作为大棚草莓的生产本田。

(2)基肥 大田施足有机基肥,定植前一个月左右,一般每667平方米施商品化有机肥1500~2000千克或500千克微生物菌剂作底肥,并多次耕耙。

(3)作畦 定植前10天左右选择晴好天气,在土壤可耕性较好的情况下做畦头。筑前增施硫酸钾100千克和磷酸二铵100千克作底肥,并每667平方米施辛硫磷颗粒剂10千克,用以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 畦为南北向(与大棚方间平行)每只大棚作7畦,中间5畦每畦面宽度为40~45厘米,每畦定植2行,旁边2畦面宽度为15~20厘米,每垄高度为30~35厘米,畦垄沟深度为30~35厘米左右每畦定植1行。

2、定植

(1)定植期 9月中旬为适期,最迟不能超过10月初。

(2)起苗 在挖苗前一天育苗圃绕一次透水,以有利于带好土团,尽量减少伤根,依秧苗大小进行分棚定植,若采用营养钵育苗,则种植时随手脱去塑料钵,则成活率较高。

(3)定植密度 "丰香"品种大棚栽培株距20厘米左右,每棚种植1800~2000株,每667平方米6000~7000株。

(4)定向种植 为便于管理采用"定向种植",且能减少病害,提高果实品质。中间5畦每畦种植2行,尽量靠两旁种(行间距控制在30厘米左右),并且认清楚草莓苗的苗弓背向畦外侧定植。大棚两边的2畦则进行单行种植。

(5)定植深度 定植深度必须适度。新茎基部必需入土,以利于发生新根,但苗子心部(外叶托叶稍部分)不能埋入土中,特别要注意弱小的秧苗种植不能成活,否则容易造成死苗现象。

3、定植后管理 定植后立即浇水稳根,约10天左右成活,结合除草在株间进行松土,壅根,且经常摘除枯、老、病叶,及时做好补苗工作。

(1)铺设黑地膜 铺设黑地膜可以保持土壤水分,抑制杂草孳生,还可降低大棚内的空气温度,隔绝草莓果实与土壤的接触减少病害,保持果实色泽鲜艳、清洁卫生。 黑地膜的铺设时间一般为10月中下旬,此时草莓已基本上全部活棵,且已初步完成除草松土及培根、补苗工作,铺设方法为将黑地膜覆在垄面植株上,摸到苗株地方将地膜撕开一小孔,然后小心地掏出叶片,注意一定要把苗株的中心叶片露出,四周老叶在地膜上压住地膜孔的边缘,使其紧贴地面。

(2)薄膜覆盖 大棚覆盖塑料薄膜后为保温开始,一般在10月底至11月初开始覆膜保温。当气温继续下降至夜间低于5度时,在大棚内应加扣套棚。当夜间最低气温进一步降低至0度以下时,应在草莓垄上加盖小环棚。

(3)温度、湿度调控 草莓生长发育各时期对气温有不同的要求,大棚增温后应尽可能予以满足。 由于大棚栽培草莓开花结果连续不断、交叉进行,故在显蕾后一般白天保持24度~28度,夜间6度~8度,高于30度或低于5度都不利于草莓的开花结果。 大棚内空气湿度甚高,特别是清晨至上午或阴雨天气,相对湿度可达95~100%,有碍开花授粉,容易孳生病害,灰霉病烂果严重,故除垄畦覆盖黑地膜外,在垄沟底还应加铺稻草,用以阻止水分蒸发,晴天9时左右应进行背风向单面裙带通风,使棚内湿度下降至75%以下。 草莓果实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5~18℃,力争棚内白天温度达到25~28℃,夜间5℃以上,最低温度0℃以上。如出现32℃以上高温时,要及时通风降温。棚内相对湿度以保持70%~80%为宜,过大过小均会影响革莓根系活力和果实正常的生长发育。

具体温度可参照如下:

现蕾前:白天25~30℃,晚上15℃,相对湿度80 %:

现蕾至开花期间:白天22~28℃,晚上10℃,相对湿度70%;

开花后:白天20~25℃,晚上5℃,相对湿度70%;

结果后:白天15~25℃,晚上3~8℃,相对湿度80%。

光照管理 光照的强弱、时间长短,对大棚草莓的产量和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除了需要经常擦洗大棚膜外,还要尽量延长光照时间,在不影响温度的前提下,草苫等覆盖物要尽量早揭晚盖。如果遇到阴雪天气,要在大棚内采取增光措施,如安装电灯等来补充光照。 水分管理 大棚内气温高,土壤水分蒸发量大,应及时灌水。前期外界气温高,灌水应在傍晚进行;后期内外气温均较低,灌水在上午进行。灌水后先提高室温,而后加大放风量,降低湿度。浇水不能过勤,每次应灌透。开花前1周左右要停止浇水,开花后15天左右结合施肥浇水1次。

二氧化碳的使用,在大棚内施放二氧化碳,可有效提高光合作用,此项措施可使草莓提前8-10天采收,提高草莓果实品质,产量可增10%以上,达到增产增收效果。具体办法:用小苏打(做馒头用的碱面)兑成水溶液,加入同等量的磷酸二氢钾,小苏打与磷酸二氢钾在水溶液中反映,产生二氧化碳。

(4)植株整理 大棚草莓保温后植株生长加速,萌发大量分蘖及匍匐茎,要及时摘除,可增大主茎叶面积,促进顶花芽及时萌发、抽生健壮的顶花序,开花早结果良好。一般一株草莓最多保留1~2个较健壮的分蘖。及时摘除老、衰、病叶。

(5)激素的处理 一般在大棚覆盖薄膜后7天左右(天气晴好情况下)进行。喷洒赤霉素等激素的目的,主要是解决草莓植株生长势较弱,呈匍匐状、矮化,叶较小、叶柄短、花序梗短等现象。以"丰香"品种为例,浓度一般掌握在7PPM左右,用药量为每一标准棚用10~12千克溶液,喷洒时应选择晴好天气进行,如果喷施后植株生长状况尚不得到明显可改善在显蕾期再喷施一次。

(6)疏蕾、疏花 草莓为繁伞花序,花很多,这些花的发育、开放过程会消耗很多养分,尤其是级次较高的花,即使座果,也是果小质差,无经济价值,故应尽早疏蕾、疏花。一般这项工作在开花后即可进行。以留下1、2、3级花为主,先疏去4、5级花蕾、黑花(受冻花)及畸形严重的果都要疏去。一般每株草莓的顶花序留果6~7只,以后各花序的留果量视生长及采收情况而定。总之前后大小果实同时着生不宜超过15只。 结合疏蕾、疏花工作随时摘除老叶及收摘完了的花序梗。

(7)追肥 大棚草莓追肥一般在定植活棵后至覆盖黑地膜前后施2~3次。大棚草莓结果期长,为防止脱叶早衰,要重施基肥,中后期多次喷肥,以满足其营养要求。在施肥品种上要掌握适氮增磷、钾。追肥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从上棚至现蕾,可10天左右冲施1次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浇1次水;开花前1周左右,要停止浇水;开花后,可15 天左右冲施1次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浇1次水。开花结果期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或硼酸水溶液,以提高授粉坐果率。中后期结合喷药,叶面喷施丰莓水溶肥料或磷酸二氢钾,以提高果重及含糖量,使果味更鲜美,商品价值高。

(8)黑花的防止 受低温冻害后会形成黑花。如在开花前7~8天的花蕾遇零下2度低温雄蕊即能受害,开花前3天至花后一周的雌蕊遇零下2度低温也会受冻形成黑花,因此在严寒来临之前要准备好内层套棚及小环棚,加强保温工作。夜间棚内最低气温保持在3度~5度,能有效地减少黑花的形成。

(9)畸形果的防止 畸形果的发生主要由气温、湿度、风力、喷药不当等多方面因素造成,总的来说是授粉不良所致。因此,通过加强冬季大棚的保温、降湿,尽可能地避免在各花序1~2级次花盛开时喷药,在棚内投养蜜蜂授粉,能明显地降低畸形果的形成。

(10)病虫害防治 大棚草莓的主要病虫害有蛴螬、灰霉病、蚜虫、叶螨、鼠害等。 灰霉病为害果实最为严重,该病的发生与天气及棚内温湿度有关,低温高湿是诱发该病的主要环境因子,因此做好保温、降湿及通风工作是防治灰霉病发生的关键,药剂防治可采用多菌灵、托布津等杀菌剂交替使用。 若发现有虫害或鼠害发生,则可采用相应的杀虫剂或灭鼠药进行防治。

草莓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草莓是一种味道甘美的浆果,在市场上很受欢迎。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县草莓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但随之病害也逐渐加重。现将草莓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一、灰霉病

1、症状。该病是草莓的主要病害之一,全生育期都可发病,尤以采收后发生普遍,果实成熟期发病症状最明显。叶片受侵染后,形成褐色病斑,潮湿情况下形成一层淡灰色的分生孢子。叶柄、果柄受侵染后,病斑环绕叶柄变褐,最后萎蔫干枯。幼果受侵染后,开始形成单个褐斑,后使果实腐烂,果肉组织变软,呈水渍状,失去香味和色泽,后期病部密生灰色霉状分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随风和水传播到其它植株上再侵染。

2、防治方法。(1)深沟高畦,实行地膜满畦覆盖。一般沟深30-40厘米,同时把地膜盖在畦面上到近沟底处,以减少果实与土壤接触发病,加快排水,减轻危害。(2)增施有机肥,适施氮、磷、钾。控制氮肥用量,防止徒长,同时要合理密植,每亩控制在8000株以内,以利通风透光。(3)适量补充微肥,提高抗病力。在幼叶开始生长时和蕾期喷施丰莓水溶肥料等。(4)早春及时清除枯叶,减少越冬病菌。⑸药剂防治,抓好早期预防,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喷雾,从现蕾开始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次。

二、白斑病:俗称"蛇眼病"

1、症状。受害叶片出现圆形病斑,直径2-4毫米,中间灰白色,边缘紫红色,似蛇眼。匍匐茎、果柄、花萼也能受害。

2、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春季撤除防寒物时,将病枯茎、叶,清除干净;适当降低种植密度,雨后及时排水,中耕除草,保证通风透光良好。开花结果期,发现病叶及时摘除,防止蔓延,病害重的地块,采果后全园割叶,集中烧毁。(2)药剂防治:在花序显露至开花前,喷保护剂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或大生M-45 等。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或40%多菌灵8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次,效果良好。

三、叶枯病

1、症状。易与白斑病相混。叶枯病发病部位是叶片的边缘,呈椭圆型或"V"字型,初为紫红色圆形或不规则型小斑点,后扩大成有轮纹的大病斑,病斑中心为褐色,边缘紫红色。

2、防治方法。同白斑病。

字数作文